📖 ZKIZ Archives


未來醫院破局艱難 院長們觀望才是痛點

兩年前,螞蟻金服旗下支付寶高調宣布打造“未來醫院”計劃,他們希望通過將醫院接入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從而解決患者在醫院掛號、繳費、候診時間過長上的問題,使得每一步都能在手機上方便地操作,提高醫院和患者的就診效率。

兩年多的時間過去,這個僅僅擁有幾十人的項目團隊碰壁了,也突破了,更重要的是,他們得出了一個結論:要依靠一己之力完成中國醫療生態的改革,很難,只有把自己變成這些醫療系統的土壤、空氣和水,下沈再下沈,開放再開放,才有可能利用“合力”來完成變現未來醫院的夢想。

而所有這些,都指向的是一個開放並且安全的基礎供應系統。

醫院“移動化”

“我們的智慧有限,我們無法親自為全國每一所醫院提供個性化的定制服務,但螞蟻金服平臺上的無數服務商可以,螞蟻金服的生態圈可以,我們希望能夠構建出這樣的一個生態,使得螞蟻金服成為這個生態里的土壤、空氣和水……”螞蟻金服醫療總經理王博這樣對第一財經記者闡述了未來醫院的願景。

對於患者而言,這樣的“未來醫院”究竟是怎樣的?

家住北京26歲的田麗(化名)率先體驗了這樣的“未來”:在她就診的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下稱“北大醫院”),所有繳費窗口都可以通過掃碼設備來支持支付寶的掃碼付款,同時,在就診時她可以通過北大醫院在支付寶的服務窗口進行掛號預約、診間繳費、報告查詢、候診提醒等一系列的動作。在就診完成後,北大醫院還提供了中藥代煎、配送到家的服務。

“移動化”的介入讓田麗的看病之路節約了接近50%的時間。而根據統計,在支付寶的合作醫院廣州婦女兒童醫療中心,門診高峰期患者現場掛號到就診平均時間為43.3分鐘,但使用“未來醫院”掛號到就診平均時間為 26.4分鐘,減少16.9分鐘。傳統就診,患者現場繳費平均耗時22.6分鐘,若患者使用“未來醫院”服務進行診間支付平均耗時4.3分鐘,節省 18.3分鐘。

而在患者的便利之外,無數的快遞服務商及醫療領域垂直商戶卻能夠基於大爺大媽們的快遞及代煎藥需求,不斷挖掘痛點,並衍生相關服務和商機。

“其實很多國內的醫院都有想做中藥代煎、配送到家的服務,病人的需求也很多,以往僅靠醫院單方面的力量很難完成物流、包裝、煎藥等一系列的過程,但我們有合作夥伴,醫院可以將這樣的服務打包傳到我們開放平臺的服務市場,這樣在其他醫院、其他地區的服務商、合作夥伴,如果你們有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的能力,就可以選擇它,雙方可以進行對接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王博透露。

醫院今後只需負責診療治病的核心業務,外圍預約掛號、付款等周邊服務由支付寶承包。而對於支付寶來說,設計這個未來醫院的場景,優勢是自己已經有包括滴滴打車、螞蟻花唄、口碑外賣、服務窗口等生活服務的多個鏈條。未來醫院的場景模式里,這些鏈條的各個端口已經實現在一個統一的平臺被打通。

“你可以設想,患者在未來可以使用掛號網先進行預約、用滴滴打車去醫院、用支付寶進行繳費、在天貓醫藥館買藥、住院的時候用外賣軟件訂餐,錢不夠了我們可以小額貸款……目前支付寶已經可以支持醫保賬戶和自費部分的分開結算,在未來你甚至可以通過手機查看自己的就診信息,更加了解自己的病情。”此前螞蟻金服公共服務事業部副總經理劉新對記者表示。

破局不易

從商業上來講,支付寶可以借此切入醫療支付領域,同時也有未來醫療服務、醫療大數據的巨大想象空間。

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此前的了解, “未來醫院”項目主要分為三大階段,第一步解決醫療行業長期存在的“三長一短”,優化患者就診體驗;第二步則破局醫保,進一步優化院內流程;最終實現全病程的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窗口前移。

從采訪來看,兩年過去,計劃已完成至第二階段:目前,通過在線支付、預約掛號等工具,支付寶在樣本醫院已成功地將患者排隊、付費時間從2個小時壓縮到了48分鐘;而隨著今年6月與深圳市人保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實現醫保移動支付與結算,“破局醫保”正在逐步實現。

“如果想真正做出一些事情,你必須把“三醫聯動”結合在一起,這里面既有醫院、醫療機構,又有藥店,更要有醫保,還要有人社,像衛計委掛號平臺這樣的主體,是不是有一張網、一個生態系統把它們全部能夠服務進來、全部能夠服務好,就顯得尤為關鍵。”王博透露,目前“未來醫院計劃”已經合作了近700家全國的三級以上的醫院。

理想豐滿,但落地也不易。支付寶想要破局未來醫院,最大的難題在於“速度”。

“醫療數據敏感,醫院和合作方如何培養信任度仍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一位未來醫院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根據螞蟻金服提供給第一財經的數據,目前完成一個醫院的進駐服務仍然需要一到兩個月不等的時間。

“在互聯網+醫院的進程里,醫院是強勢方,但是很多醫院並沒有特別強的驅動力去推動這樣的事情。”作為上海第一家進駐“未來醫院計劃”的醫院,上海第一婦嬰保健院信息科主任莊思良對記者透露,出於對處方、就診記錄等核心資源的保密需求,現在不少醫院對於“上網”還處於觀察態勢。

這樣的觀望態度出自於兩方面的主要原因:首先,接入醫院多個業務流程,需要與醫院原有的多個信息系統對接,這往往需要這些系統的開發商對移動醫療企業開放接口。而開放接口本身,對系統開發商來說並沒有明顯的好處,因此系統開發商缺乏動力。其二,這種接入也需要醫院多個部門協調配合,這讓移動醫療企業非常頭痛,因為必須找到能夠協調多個部門的關鍵人物。

一些基層的信息科人員則更直接地表示,除非“觸網”項目是由院長親自帶隊的,否則項目很難推進,會遇到人才、財務、技術、政策等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一觀點得到了來自實施方的印證,“速度問題難解,不是技術問題,純技術問題五六天就能解決,問題常常是技術之外的原因。”劉新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424

澆過一盆冷水過後,什麽才是外賣行業的未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202/160149.shtml

澆過一盆冷水過後,什麽才是外賣行業的未來?
華創資本 華創資本

澆過一盆冷水過後,什麽才是外賣行業的未來?

為什麽食品配送比人們打車困難 ?為什麽投資者仍然感興趣?為什麽投資者要支付20美元來補貼你的午餐?

本文系華創資本(微信ID:ChinaGrowthCapital)授權i黑馬發布。

為什麽食品配送比人們打車要困難的多?請看來自矽谷的“病理報告”。

在剛剛發布的《2016中國外賣O2O行業洞察報告》中顯示,截止2016年6月,我國外賣用戶已達1.5億,外賣滲透率已達21.1%,半年增長率高達31.8%,餓了麽最近決定進軍傳統物流的消息也傳得沸沸揚揚。不過在美國,一度風生水起的外賣公司DoorDash估值已經縮水了三分之一,更多的公司倒閉或者選擇了退出,那我們來看看這個火熱行業到底發生了什麽?

Tony Xu是DoorDash的首席執行官,今年31歲,該公司的外賣員按照訂單給顧客送外賣。DoorDash成立於2013,一直發展的十分順暢。據統計,最多的時候它擁有超過700名員工(不包括其承包商的司機),DoorDash是這一領域的領頭羊。

Xu從小在灣區長大,他的父母開了家小型中餐廳,但是DoorDash幾乎每餐都賠本。

在過去五年里,投資者已經投資了幾十億美元給像DoorDash這樣的外賣創業公司,希望它們發展成一個有利可圖的壟斷產業 。

最近兩年,行業內湧入了一些新的玩家:傳統的食品訂購網站(如GrubHub.com,Seamless.com和Just-Eat.com)有自己的派送員,而像Uber,亞馬遜和谷歌這些商業巨頭也開始介入這一行業。

2

似乎每一家進入的企業都想從中分一杯羹,但是結果卻並不令人樂觀。

雖然外賣可能是2014/2015年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但在2016年這種競爭程度開始降低。越來越多的外賣創業公司開始“毀滅性的營銷”,它們都采用降低價格的方式來削弱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不久之後,這個行業就經歷了第一場“慘重傷亡”:

1.外賣平臺 Sprig(曾獲投 5700 萬美元),停止了在加州帕羅奧圖市和芝加哥的運營;

2.外賣網站 SpoonRocket(曾獲投 1350 萬美元)宣布關停;

3.DoorDash(曾獲投 1.867 億美元)近 10 億的估值嚴重受挫;

4.Square 想把 2014 年以 9000 萬美元買入的送餐服務商 Cavier 賣給 Grubhub.com,但沒有成功;

5.私廚特色菜預訂平臺 Munchery 估值大規模縮水,同時 CEO 出走;

Bento 的增長魔咒

2016年不理想的投資情況是外賣公司的噩夢,《紐約時報》稱之為“按需夢的終結”,獨立科技媒體 Pando的叫法則更為形象——“食界末日”。

但這是怎麽了?一個泡沫產業沒落的如此之快?外賣只是一時的風潮嗎?

答案是複雜的,我們可以先從舊金山的一家名叫Bento的公司說起。

3

Bento的CEO Jason Demant(左一)

在2015年,盡管沒有在餐廳工作過,Jason Demant和他的聯合創始人Vincent Cardillo決定創建自己的外賣APP。該應用程序讓客戶訂購可定制的“便當盒”,這一服務將全範圍覆蓋舊金山。

他們在2015年LAUNCH音樂節上推出了APP與餐廳結合的程序Bento,由Uber投資人Jason Calacanis組織。 Bento的宣傳得到了熱烈的評價,該團隊很快籌集了20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

然而,在APP正式發布的五個半月後,Demant的會計師告訴他Bento的損失相當大。事實證明,該公司正在以12美元出售制造和配送成本為32美元的便當。在原料、廚房設備、廚師、司機和開發其應用程序和物流軟件的成本下,Bento每餐虧損高達20美元。更糟糕的是,它們每周增長15%的業務。

雖然業務增長是創業成功的通常基準,而Bento的業務增長正在加速它們的損失。 盡管多盈利一分錢都帶給他們希望,然而最終Demant還是關停了APP和按需訂餐業務。

最後,Demant和他的團隊成功籌集到額外的10萬美元,轉向一個簡單的餐飲模式。

比起Uber,外賣的利潤微薄

為什麽食品配送比人們打車困難 ?為什麽投資者仍然感興趣?為什麽投資者要支付20美元來補貼你的午餐?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很荒謬。然而,它是投資者作出的與亞馬遜,Uber和現在Postmates(第三方配送服務公司)相同的戰略。投資者提供了超過十億美元的資金允許像Uber這樣的公司賠本運營,並提供低於實際成本的產品。這有助於它們贏得客戶並擠走競爭對手,一旦建立了壟斷,它們就可以提高價格繼而提高利潤。Uber把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作為一種武器,而這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該策略對於食品配送創業公司來說非常危險,那麽是什麽使得食品配送如此困難?運輸人只是一個連接司機和客戶的簡單問題,而食品配送創業公司需要處理連接司機、客戶和廚房等額外的問題。

額外的步驟不僅增加了額外的成本,而且使得利潤更少。客戶願意花三十美元讓他們自己穿越這個城市,但不願意花在自己的三明治上。因此,盡管駕駛員成本是可以比較的,但是食品配送服務不能為他們收取同樣多的費用。

對高配送費的心理厭惡迫使配送創業公司不得不找到其他收入來源。 DoorDash參與編輯餐廳的菜單,包括隱藏的20%的加價費,而大多數其他公司只需向客戶收取固定的配送費和餐廳的傭金。盡管如此,DoorDash還是沒有盈利。

機器人送餐是救星嗎?

4

擁有大量註冊司機的Uber正在盡力用自動駕駛汽車將司機取而代之,一旦成功,無人駕駛的車隊將會幫助外賣行業填補利潤的黑洞,不但免除昂貴的責任訴訟,而且減少了招聘的成本。

相對應的是,DoorDash招募每個送貨司機的成本超過200美元,據《紐約時報》報道,這些司機通常只為公司工作三到六個月,加上支付司機的配送費,DoorDash付出的成本十分驚人。

隨著按需公司規模的擴大,它們的成本並沒有下降。 據說Lyft每月虧損5000萬美元,而Uber每季度虧損約7億美元,食品配送公司的損失更多,那麽這些公司究竟如何能夠實現盈利?

也許,這一天的到來還需要漫長的等待。一些公司已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於節省勞動力,從自動“炸玉米餅機”到可以制造和送比薩餅的機器人等等。然而,對於無人駕駛,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多法律問題和技術問題還在摸索階段。

但這並不是說,機器人在配送行業中並沒有進步:舊金山的一家創業公司Forkable使用人工智能機器人編制散裝食品訂單,它們不僅僅只處理個人訂單,同時向多個人提交大批量訂單。通過與寫字樓合作自動訂購“午餐盒”,這意味著辦公室經理不必面臨選擇食物的難題。

Forkable能得到客戶的喜愛是因為它們提供的餐點是高度個性化的,由於幫助用戶解決了挑選餐點以及等餐廳電話的麻煩,Forkable搞定了許多長期的食品配送合同。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 已經有三分之一的初創食品配送公司開始模仿Forkable的經營模式。

許多人認為創造“食品行業的Uber”就像創造Uber一樣簡單,只是加入了一些三明治,顯然不是這樣的。

盡管外賣行業遇到一些挫折,許多人對在線食品外賣仍然持樂觀態度。這些需求毫無疑問存在,但是如何獲得更多的資金?是否能及時用上無人駕駛車?或者投資者最終會厭倦等待嗎?

在外賣行業的競爭中,風險大,利潤少,競爭相當激烈。有些公司會失敗,有些公司會退出,但肯定也有最終能贏得這個價值上億美元市場的贏家。

5

未來可能出現的外賣模式

外賣 O2O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99

56只港股基金PK:誰才是真正的 “深港通”基金

12月5日,深港通正式通車,將港股通的可投資標延伸至香港恒生綜合小型股(下稱“香港小型股”),給內地投資者帶來分享香港小盤股成長的機會。

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截至目前,面向內地投資者的港股基金共有56只,包括滬港深基金、港股ETF、港股LOF、港股分級基金等等。港股基金“突破”了深港通股票50萬元的準入限制,投資門檻普遍不高於1000元。

而此次乘著深港通東風,面向內地投資者的港股中小盤基金受到了市場的空前關註,這些基金的基準指數為密切跟蹤香港中小盤股股指數,為廣大中小投資者提供了一條布局香港中小盤股的機會。

乘風深港通

盡管時間的車輪駛到了2016年的最後一個月,但市場投資熱度仍未消散。12月美聯儲議息會議震懾全球,加息預期漸濃,大批國際資金蠢蠢欲動。而眼下,中國投資者近距離看到的則是,深港通開通後內地與香港市場間南北資金加速對流。

相較內地市場,2016年的香港市場無疑是彰顯吸引力的一年。今年以來美元強勢表現得淋漓盡致,成就20年來最強貨幣。受益於掛鉤美元的聯系匯率,港元資產受到追捧。前11月,港元相對人民幣升值近6%。香港恒生指數以4%漲幅遠超A股上證綜指8.17%跌幅的同期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講,過去11個月炒港股的收益要高出A股約18個百分點。在全球低利率、資產配置荒時代,如此差距凸顯了港股市場的投資吸引力。

滬港通的通行,為香港主板藍籌帶來了可觀的增量資金,相關個股整體表現較好。待深港通開閘,眼下投資者關註焦點則落到了跨年度港股行情如何演繹、小盤股是否機會來臨等問題上。

深港通開通後,深股通包括深成指和深中小創指成分股中市值不少於60億的成分股以及深市AH股中的A股;港股通增加香港小型股中市值不少於50億及深市AH股中的H股。業內估算港股通股票池新增約100只。而深交所網站顯示,深港通對應的港股標的數量高達417只。

在國都證券看來,當下香港市場的小盤股的估值優勢較為明顯。早在一個月前,國都證券通過對比深圳及創業板市盈率和香港小型股市盈率後發現,香港小型股指數市盈率21.91倍;同期的創業板指市盈率比其大幅高出1.58倍,為56.31。由此判斷,深港通開通後香港小型股估值偏低的狀況有望改善,尤其是價值挖掘未充分的優質個股。

深港通基金一覽

盡管深港通開辟了一條相對寬廣的香港市場投資渠道,但對於普通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散戶而言,尚難介入。

很長時間以來,因股票做空機制、仙股頻出、相對容易的退市機制…等一系列客觀問題的存在,香港市場上一批個股劇烈震蕩。缺乏經驗的內地投資者一旦踩中某個地雷,便會遭遇巨額損失。

另一方面,港股投資存在較高的準入門檻。深港通下的“港股通”仍將對內地個人投資者設立不低於50萬元的準入門檻,即投資者名義開立的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其中不包括該投資者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資金和證券。

當多數投資者遙望港股之時,幾無資金準入門檻的港股基金適應了他們的配置需求。據《第一財經日報》統計,籠統而言,內地市場上投資於港股的港股基金共有兩類,一類是普通的開放式基金,基金投資港股可通過港股通通道買入;另一類是QDII基金,基金經理不僅可以通過港股通額度買入港股,也可以通過基金公司的QDII額度買入港股。

對於第一類港股基金,截至目前行業類共有38只基金,絕大多數為滬港深基金。即可以投資於A股上市公司,也可以投資港股上市公司。以安信新常態滬港深基金為例,基金契約規定,港股及A股的投資比例為基金資產的80%-95%,其中港股投資占比為0-95%。這類基金的交易方式一如普通的開放式基金,支持申購和贖回。

上海一家大型基金的副總經理對《第一財經日報》稱,這類基金有明顯的風格漂移傾向,當港股市場基本面優於A股時,基金經理會超配港股,反之基金經理則超配A股。

另一類港股基金情況則明顯不同。截至目前,行業內的港股QDII基金共有18只,其中11只可支持上市交易,另外7只基金只能像普通開放式基金般進行申贖交易。

在11只上市交易的基金中,4只ETF——華夏恒生ETF、易方達恒生H股ETF、南方恒生ETF及華夏滬港通恒生ETF四只ETF;兩只分級基金——銀華恒生H股分級、匯添富恒生指數分級;5只LOF——南方香港優選、嘉實恒生中國企業、大成恒生綜合、易方達香港恒生綜合小型股、華寶興業香港上市中國中小盤。

以上56只港股基金中,按照深港通有別於滬港通的要求,專註投資港股小盤股或者深市AH股中的H股的基金似乎才是最為典型的深港通基金。工銀瑞信香港中小盤、富國中國中小盤、易方達香港恒生綜合小型股、華寶興業香港上市中國中小盤四只基金相較而言比較貼近這一條件。

四只基金均為LOF基金。從基準指數來看,易方達香港恒生綜合小型股基金又是其中最能體現“深港通”特色的基金。它一只密切跟蹤香港恒生綜合小型股指數走勢的QDII產品。而深港股機制下的港股通範圍中,香港恒生綜合小型股成分股赫然在列。

作為LOF基金,上述四只基金其為廣大投資者可供了兩種交易方式:1、普通開放式基金的正常申購贖回模式,也能猶如股票交易般在二級市場上實時買賣。而作為跨境LOF ,相比股票它還能支持T+0運作,為投資者提供交易便利的同時,也能讓基金交易更加活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303

特朗普“大棒”沒打準 自動化才是工作崗位減少主因

說服原打算把工廠遷移到墨西哥的開利(Carrier)空調制造工廠繼續留在美國被視為特朗普促使制造業回流美國的首個成功案例。但聽起來的好消息在現實中並沒有那麽美好。

開利的母公司美國聯合技術公司CEO海斯(Greg Hayes)最近表示,公司會把在美國印地安那州投資的絕大部分資金都用於自動化和設備升級上。

“我們打算通過自動化的改造來降低成本,以確保我們持續擁有競爭力。”他說,“(自動化改造)會和把工廠搬遷到人工成本更低的墨西哥一樣便宜嗎?並不會。但是我們既然打算繼續在美國投資,就必須要讓工廠具有競爭力。因此,這也最終意味著,美國這里將會有更少的就業崗位。”

效果打折

12月初,特朗普正式宣布,已與開利公司達成協議,後者不會把工廠轉移到墨西哥,而是把大約1000個工作機會留在美國印地安那州。

英國廣播公司(BBC)引述消息人士的話稱,開利公司獲得了700萬美元的稅收減免承諾,作為交換,該公司才決定把原本準備移到墨西哥的800個工人崗位和300個總部研發崗位留在美國。

根據公司的估算,如果把這些低工資、高流動性的工作轉移到墨西哥,每年可以為公司節省6500萬美元左右。特朗普對此回應稱,按照他準備實施的削減公司稅措施,公司將會得到更大的收益。

決定將工廠繼續留在美國的同時,開利公司也計劃給該工廠投資1600萬美元。但按照開利官方最新的表態,這1600萬美元將主要投給自動化升級,而特朗普挽留下來的1000個就業崗位勢必會因為機器換人而大打折扣。

最近,特朗普在推特上聲稱將對企業實施大幅減稅和政策松綁,但與此同時將對那些把工廠搬遷到其他國家、雇傭其他國家員工、卻想把產品售回美國的企業征收高達35%的關稅。這被外界視為特朗普的“胡蘿蔔加大棒”政策。

但對企業而言,競爭力和利益最大化始終是最大目標。除了機器換人,特朗普的“大棒”也並沒有真的阻止企業外流的腳步。除了暫時留在美國的800個工人外,整個工廠共1400個工人崗位的另外600個仍將遷至墨西哥。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700萬美元的稅收減免“建立在工人招募、崗位保留和資本投資等因素基礎上”。

要怪就怪自動化

“1999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主席瓊斯(Chuck Jones)本周四公開將美國就業機會減少的根本原因指向了自動化。他說:“自動化就意味著更少的人工。我認為如果那些公司全部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工人的就業崗位就會大幅減少。”

然而,對於留在印地安那州的工廠來說,自動化生產是唯一能讓工廠保持競爭力的方式。當地的人工成本是每小時20美元(約合人民幣138元),而墨西哥工廠的人工成本是每小時3美元(約合人民幣20元),僅七分之一。

“你不可以責怪那些(美國以外地區的)便宜勞動力。”LNS Research首席分析師米克諾維奇(Dan Miklovic)表示,“毫無疑問,大量我們失去的就業崗位,尤其是在成熟的工業領域,並不是因為它們被遷移到了海外,而是自動化的生產取代了它們。我們使用了大量的機器人來生產汽車。”

總體來說,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制造業產量統計,美國各大工廠如今的產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二戰後的時期,在過去的40年里增長了150%。但是美國制造業的就業崗位卻同期下降了30%多,其中的最大原因就是自動化。

制造業領域自動化程度提升和就業減少的趨勢並不會在特朗普的“胡蘿蔔加大棒”中結束。麥肯錫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在現有技術的情況下,美國45%工人的工作任務已經可以被機器人取代,這相當於每年可以節省2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萬億元)的人工工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903

26 Nov 2016 - [紅猴語錄] 第五則 #投資策略 #變幻才是永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74

視點 | 埃爾多安:證據確鑿!美國才是“伊斯蘭國”背後金主

周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在安卡拉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烈譴責由美國領導的國際反恐聯盟才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真正的支持者。

埃爾多安稱,美國等國家此前曾指控土耳其支持“伊斯蘭國”,但實際上事實正好相反。除了“伊斯蘭國”之外,美國還支持敘利亞的庫爾德武裝(YPG)等恐怖組織。

埃爾多安表示,土方證據確鑿,掌握了相關的照片以及視頻。

目前,美方尚未給出任何回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791

特朗普狠批黑客調查報告:民主黨的疏忽才是主因

在美國情報機構公布了俄羅斯總統普京利用黑客進行網絡幹擾並幫助特朗普贏得大選後,特朗普在推特上澄清並反駁道:“該份報告並沒有列出證據證明黑客活動影響了大選的結果!民主黨的疏忽才是導致他們服務器被黑的真正原因。”

針對這份指控報告,美國國土安全局表示,大選投票機器以及其他選舉相關的數據庫作為關鍵的基礎設施,已經享有額外的保護,來自網絡的攻擊沒那麽容易直接幹擾到儀器結果。

特朗普隨後還強調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郵箱服務器被黑,他們擱不下面子才會編造出大選結果被影響的報告出來掩飾他們的尷尬。

目前莫斯科方面還沒對特朗普的表態做出回應,但早前已經否認美國情報機構所公布的報告的真實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193

動畫電影紮堆寒假檔期:IP背後的衍生品開發才是重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118/160914.shtml

動畫電影紮堆寒假檔期:IP背後的衍生品開發才是重點
數娛夢工廠 數娛夢工廠

動畫電影紮堆寒假檔期:IP背後的衍生品開發才是重點

1月上半月主要是延遲到今年的引進片,而這也為動畫電影騰出了不少排片空間

本文由數娛夢工廠(微信ID:D-entertainment)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夏清逸 

經歷了2016年的混戰,動畫電影在2017年早早迎來了寒假檔的洗禮。目前來看,1月份中正在上映的動畫電影就有8部之多,數量遠高於去年同期,其中1月28日還有國產動畫電影中的大IP《熊出沒》的最新電影上映。

寒假檔本就是動畫電影的熱門檔期,由於去年下半年動畫電影市場競爭異常激烈,一些國產動畫電影,例如《超能龍騎俠》主動選擇了延期至今年寒假檔。正在上映的動畫電影中,創下多個記錄的日本動畫《你的名字》和迪士尼最新的公主系列電影《海洋奇緣》也還未下映。再加之國產真人電影紛紛搶占月底開始的春節檔,1月上半月主要是延遲到今年的引進片,而這也為動畫電影騰出了不少排片空間。

3f76b7582f2e677ff712903477fd1780_副本

一名院線機構負責人在接受數娛夢工廠采訪時就表示:“《魔弦傳說》在國內幾乎沒有什麽宣傳,推廣沒有起到作用,同期的《豬豬俠之英雄豬少年》雖然也是有名的IP,但太低幼向受眾有限,而倒黴熊本身有IP加成,加上放寒假的初中生高中生同期沒有其他選擇,我們在排片上就會有所傾斜。”

相比去年1月的《功夫熊貓3》最終收獲10.02億票房今年,1月新上映的動畫電影票房依然沒有太多亮點。由美國萊卡工作室出品的定格動畫電影《魔弦傳說》雖然去年8月在北美上映後口碑高企,還有2017年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的光環,但如同去年的口碑獲獎之作《海洋之歌》,由於缺乏IP加成,受眾定位模糊,從1月13日上映至今僅收獲了2655.5萬元票房,排片率從周末超過10%一路走低至5%。

而同天上映的,由奧飛為新收購的IP倒黴熊推出的第一部動畫大電影《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成為了目前排片最高的動畫電影,僅次於《太空旅客》、《情聖》和《星球大戰:俠盜一號》,首周末票房達2047.6萬元。

f1d0308548f3dcde5ddb55cb61bde637

目前《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上映五天的票房超過5000萬,雖然並不高,也超過了奧飛自己的預期。“奧飛自己對票房的期待就不高,最終能接近1個億就很滿意。而機會也只有這個星期了,下周《熊出沒》新電影上映,肯定會搶走排片空間。”上述人士表示。

事實證明,目前的中國動畫電影市場,除了《大聖歸來》、《你的名字》等口碑爆棚,並配合大量宣發的動畫電影,相對賺錢的就是合家歡類型的動畫電影。當然利潤來源並不僅僅寄予電影票房,依靠嚴控成本的動畫電影,後續從而獲得IP授權與衍生品開發收益才是更主要的途徑。

動畫電影紮堆上映寒假檔

寒假是動畫電影,尤其是合家歡類型紮堆上映的傳統檔期,在沒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即使質量不盡如人意,這類影片也能爭取到一定的市場。

3D動畫電影《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是由韓國知名動漫IP“倒黴熊”改編而來。早在2014年6月,奧飛出資900萬成立控股子公司深圳奧飛貝肯文化有限公司,專門運營同年5月以700萬美元從韓國收購的“Backkom貝肯熊”。由於倒黴熊的商標已被搶註,因此不得不改名為貝肯熊。

倒黴熊誕生於2002年,被制作成系列動畫,曾在動畫已在50多個國家累計播放超過100億次。對於以近5.4億元收購包括“喜羊羊與灰太狼”在內的系列動漫品牌及卡通形象的知識產權的奧飛來說,收購“倒黴熊”的價格並不高。而在“喜羊羊”系列逐漸走下坡路的情況下,奧飛也急需開發新的針對K12青少年的動漫形象。

20b10c957238bb636eb03189d01c381d

在發行上,這部動畫由鑫嶽影視參與發行,這是一家擅長發行小眾類型片的發行公司,曾以發行驚悚片知名。去年開始拓展到動畫電影的發行,參與發行的第一部動畫就是去年上映的麥兜最新動畫《麥兜·飯寶奇兵》,而這部動畫因為定位模糊,發行資源欠缺等原因票房慘淡。

一家影城負責人告訴數娛夢工廠:“這次《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在推廣上也相對舍得投入,比如鑫嶽做了很多玩具熊發給觀影兒童,而同期《豬豬俠》就是一些文具產品,現在的小朋友對禮品的心理預期其實越來越高,普通的產品已經很難吸引他們。”

而從影片質量來看,韓國出品的“倒黴熊”系列動畫在豆瓣上獲得了8分的高分,而《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只有4.4分,已經很能說明問題。客觀上來說,倒黴熊的動畫幾乎沒有主線故事劇情,僅從形象出發創作出一部完全原創的新劇本有難度。然而,即使在名字與內容上有模仿好萊塢的痕跡,但總體仍然沒能擺脫國產動畫電影的通病。

奧飛把影片定位為合家歡式電影,與原動畫純逗樂的內容相比,加入了很多教育、親情、環保元素。然而,其劇情的簡單與疏漏很難吸引成年人,又如同絕大多數國產合家歡動畫電影一般,愛用說教與粗俗的笑點填充劇情。

IP背後的衍生品開發才是重點

《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能在同期上映的動畫電影中脫穎而出,獲得相對好的票房,很大原因還是IP加成與缺乏競爭對手的緣故。詠聲動漫出品的《豬豬俠之英雄少年豬》是該系列第四部動電影,已經形成了固定的觀影人群,IP不足以對抗“倒黴熊”。

從1月7日上映至今,共獲得了3687.5萬元票房,而其上一部電影在去年7月10日上映,最終票房為4548.5萬元。即使請來易烊千璽配音,既對低幼觀眾無效,也沒有吸引更多青少年。

《魔弦傳說》再現了進口非知名IP動畫電影叫好不叫座的情況,而《逗逗迪迪之美夢年年》與《超能龍騎俠》等國產動畫在缺乏IP加成的情況下更加無人問津。

35bd8b2e8f30525cbe4ca62910a5ca76

一些院線人士預計《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的最終票房會以接近1億收尾。奧飛沒有透露影片的具體成本。然而,無論是《喜洋洋和灰太狼》系列,還是奧飛旗下的《鎧甲勇士》與《巴啦啦小魔仙》系列,電影票房還是其次,背後的IP授權與衍生品開發才是重點。

與奧飛共同成立奧飛貝肯的深圳市漢唐韻文化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的2015年發布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奧飛貝肯在運營一年多後,僅靠遊戲授權、地面活動授權、播出授權就已經獲得了超過 1000 萬元的協議金額。奧飛貝肯還為該IP配置了動畫電影、新動畫系列和多款遊戲的開發計劃,以及打造“貝肯熊”主體樂園,預計業務收入還將大幅提升。

無獨有偶,詠聲動漫在2016年上半年的年報中也表示,“2014 年以來,公司建立了控股子公司負責衍生產品的研發和銷售。在品牌的帶動下,詠聲動漫自主研發的豬豬俠系列兒童玩具產品在各渠道單品銷售成績超越了同行業競爭對手。

2016 年上半年玩具銷售收入同比增長 123.27%。”在2016年上半年,詠聲動漫的動漫形象授權業務和動漫舞臺劇演出業務的收入同比增加了1009.54 萬元;而衍生品業務(玩具日化)板塊的收入則同比增加了1646.06 萬元。

國內一家衍生品開發公司負責人對數娛夢工廠表示:“相比《你的名字》這種二次元向的作品,倒黴熊和豬豬俠在周邊開發上要容易很多,比如《你的名字》通常就是把圖片貼在實物上,要把人物立體化對設計水準和生產工藝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制作一個倒黴熊毛絨玩具就方便很多。並且除了針對兒童的玩具,也更容易植入童裝、文具乃至餐飲這種面向全年齡人群的產品。”

動畫 IP 衍生品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07

一周大佬說 | 達沃斯論壇:全球化才是出路

1月17日,2017年達沃斯論壇在瑞士開幕。在17日至20日的會議中,英國“硬脫歐”的決定和特朗普正式走馬上任讓全球化成為了各國領導人和企業家們關註的焦點。

 

讓我們來聽聽,關於全球化這個關鍵問題,參加達沃斯的大佬們都有哪些觀點:

 

瑞銀集團主席阿克塞爾·韋伯在達沃斯論壇接受CNN采訪時,談及了英國的“硬脫歐”立場。他表示,英國現在有2個選擇,一個是與歐盟談判,而另一個選擇就是與全球其他國家談判貿易協定。在他看來,英國的出路不在歐洲,而是全球。

全球其他銀行業者也在暗示將采取行動應對“硬脫歐”。匯豐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稱,將轉移員工至巴黎,而這些員工帶來的收入為英國交易部門的五分之一。

IHS Markit公司首席經濟學家Nariman Behravesh則談到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沃斯關於全球化的講話。他認為,中國對於全球化堅定的支持令人倍感鼓舞。最重要的是,中國會更加開放,增加進口和外國直接投資。中國從全球化中獲得了發展,這也是中國支持全球化的原因。

 

1月18日,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在達沃斯接受CNBC采訪時認為,全球化不應該倒退。大型企業是經濟增長的引擎,提供了資本支出,創造了工作崗位,提高了收入。最重要的是應該享受全球化帶來的好處,而不是殺死這只會下金蛋的金鵝。傑米·迪蒙舉例表示,過去20年全球化幫助20億人脫離了貧困,今後20年還會繼續幫助另外20億人擺脫貧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414

OPPO們的專賣店成京東恥辱,或許這才是劉強東真正焦慮的地方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7/0214/161210.shtml

OPPO們的專賣店成京東恥辱,或許這才是劉強東真正焦慮的地方
俊世太保 俊世太保

OPPO們的專賣店成京東恥辱,或許這才是劉強東真正焦慮的地方

這並非誰的過錯,也非是哪家公司的恥辱,這其實只是市場和用戶的選擇。

本文系俊世太保(微信 ID:lijun_taibao)授權i黑馬發布。

這幾天京東CEO劉強東可謂是出盡了風頭,而這中間最值得爭議的內容,或許就應該是東哥那番劍指蘇寧國美的“挑釁式”言論。但拋開茶余飯後的奶茶八卦和公關口水戰後,我們發現東哥此次攻擊的對象還包含了手機廠商OPPO的線下實體渠道,而這無疑是一件非常值得推敲的事情。

手機銷售渠道下沈,這其實是京東難逃的大勢

一說到2016年的智能手機市場,相信很多人都會用“變天了”這樣的詞來形容這個市場變化。伴隨著OPPO、vivo的崛起以及小米的衰落,智能手機甚至是電產品消費者的習慣都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8d9649d6953b58c18db5cfe31eaa9ed8

        實際上,正是得益於此,OPPO、vivo等品牌在2016年手機市場取得了輝煌的戰績,銷量增長達1倍。如今只要你來到二三四線城市,就會發現OPPO、vivo等品牌的線下店覆蓋了大量繁華的街道,一個綠色,一個藍色,標示十分醒目,基本不可能錯過。

而靠近你會發現,這些店面十分活躍,每逢周末還有彩旗,充氣吉祥物等展示和活動來吸引顧客。而進入店面後,又會有專業的人士來給你介紹產品,詳細耐心並且訓練有素,這樣自然會極大的增加銷售成功幾率。線下實體店的手機市場可能從來都沒有像今天這般繁榮。

9903eea3c71f7c6a935363c2e687cbc3

但在劉強東做客央視財經頻道的《遇見大咖》節目時卻表示,“我們在宿遷市的電商占有率已經是第一,超過任何友商,但是我竟然發現國美、蘇寧的店還在哪兒呢,還有什麽OPPO,還有各種各樣的專賣店,那都是我們京東的恥辱,兄弟們!”

從任何方面來看,京東和OPPO都不會是競爭對手。作為3C品類線上最大的銷售渠道之一,某種程度上雙方應該更多是合作關系才對。但為何如此繁榮的手機市場,卻為什麽被劉強東視為恥辱呢?

其實說白了,道理很簡單,因為這些手機不是京東平臺銷售的,京東並不能獲得一分錢的利潤。而每當線下店鋪里的銷售人員興高采烈的賣掉一臺手機,這或許就可能意味著線上的電商平臺少了一個客戶,東哥心里的火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當手機廠商紛紛在開出自己的旗艦店時,京東在線上的優勢勢必將會被瓦解。OPPO和vivo的成功,也讓手機廠商轉型成為主旋律,小米更是宣布將在未來三年推出約1000家實體連鎖店。可以說渠道下沈至三四線城市已成整個智能手機市場的趨勢,這對京東的發展無疑是致命的。

我們知道,雖然京東如今在大力發展第三方平臺以及商超業務,但3C品類仍然是京東的核心優勢,手機則是其中的重中之重,這仍然是京東平臺最重要的流量來源。根據2016年第三季度財報,京東平臺上的電子與家電產品的交易總額為773億元人民幣,占比接近50%。

更關鍵的是,當京東正計劃進入農村市場時,卻發現早已遍地都是競爭對手。對京東來說,手機廠商將重心放到線下後,這不不僅僅是對小米互聯網營銷模式的顛覆,更是對京東電商渠道的一種顛覆。所以這才有蘇寧國美之後,劉強東也不忘提一下OPPO。

京東人的理想國,但這並不是四五線城市用戶的真實需求

實際上,東哥可能還是比較了解一線和北上廣用戶的需求的,但對於三至五線城市用戶的需求,從之前那番恥辱的言論看,可能還不是很了解。這里科普下,三四五線用戶對於手機的有著這樣的需求:

4ef7496b5cd7ffa4deebebfb3dcd2064

對產品功能很在意,對配置不在意,配置表意義不大;關註銷售渠道的正規性,更願意現場開機驗明真偽;在意手機的外形質感,通過現場觸摸比較篩選;願意向銷售人員詢問,了解產品的各種功能;喜歡固定的店鋪,方便售後問題時候找到商家。

這些服務,不客氣的說,都是京東不能提供的。很多涉及產品的問題,用戶在京東的自營展示頁面,都很難得到及時的解答。除了問答外,手機外形的直觀比較,材質的觸摸體驗就更是不可能完成的內容。在京東,甚至黑邊多大,也只能通過PS的效果圖來判斷,與實物可能存在辨識上的差異。

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收貨和換貨、退貨的流程。線下店的用戶當面拆封開機,檢查核對,做到心中有數,明明白白,這樣購買2000、3000元的商品才更為安心。同樣,產品使用有問題時,換貨、退貨也因為有認識的銷售,固定的門店而變得更為可靠,放心。而這些其實都是電商平臺所沒辦法解決的問題。

可以這麽說,電商渠道其實永遠都沒辦法渠道實體店。但在京東人的理想國里,三四五線用戶應該先打開電腦或者手機,然後在給出的篩選選項中,通過系統的自動排序,一個個的查找自己喜歡的機型,仔細閱讀每一個頁面,比較每一個參數,再百度一下某某型號代表的性能,當自己成為半個數碼達人的時候,果斷下單,付款購買,形成一次完美的電商購物。

而同時,這個理想國里也有很多大牌手機廠商,他們付費購買首發頻道的展示圖,或者鼓勵用戶留下好評,既看重頁面位置,又看重每一條評論,同時還可以耐心的等待京東三個月甚至更長的賬期,並最終獲得自己賣手機的所得。

但實際情況是,用戶喜歡更直接的購買,廠商也喜歡當時就收到幾千塊的人民幣,不用等賬期,而同時當地的銷售也能通過自己的講解,獲得一份不錯的收入。這種廠商、用戶、員工都滿意的銷售過程,可能只會讓一方不滿意,就是京東這樣的公司。

用戶的選擇並非一成不變,也並非針對某些渠道,其只是特定時期、特定市場的特定表現。將幾億用戶的自然選擇,說成對自己企業的侮辱,這種過於自我的觀點,內部交流還好,但放到電視上,也難怪會引起很多業內人士和吃瓜群眾的爭議。

京東希望小米這樣去掉線下渠道商的品牌能大闊步發展,因為小米依然需要京東這種線上平臺,但2016年小米的表現可能會讓京東失望,而且不止是小米,這種只有線上渠道,沒有線下渠道的手機品牌在2016年的表現都有些乏善可陳。

京東人的理想國中,所有的消費者都渴望通過互聯網電商平臺購買手機,而京東是3C品類最強勢的平臺,自然會成為大家的首選。在整個智能市場的發展紅利期,京東自然而然成為了其中的最大贏家,但當消費者更多轉向線下時,留給京東的或許只剩下望洋興嘆。

這並非誰的過錯,也非是哪家公司的恥辱,這其實只是市場和用戶的選擇。

OPPO 京東商城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3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