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蘋果照相機】選舉現實

1 : GS(14)@2016-11-10 07:57:28

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攝影師每日以相機拍下千百萬張照片,將一些大家看似熟悉的東西,以用不同的觀點與角度,讓你重新細看。【蘋果照相機】為大家呈現新聞重要時刻,以細膩照片,分享鏡頭背後的甜酸苦樂。蘋果攝記fb:http://bit.ly/1OlyZxX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0/198292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793

【讀書好】充滿現實感的中美戰爭:《幽靈艦隊》

1 : GS(14)@2016-11-11 08:10:59

【讀書好×果籽】「中美終需一戰!」在大陸互聯網憤青言論到官媒評論文章,這句說話不知聽了多少次,彷彿強國人都渴望這場戰爭來臨,然後一舉擊潰美軍,自此中國世紀來臨,雄霸全球,成為民族偉大復興的最終章。中美一戰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但究竟這場戰爭會如何發生,以何種方式進行呢?美國兩位軍事戰略顧問P.W. Singer及Augusr Cole去年攜手寫了一本以2026中美決戰為主題的軍事小說,在美國成為話題作,今次在台灣出了中文版。P.W. Singer現任新美國基金會戰略研究員,此前曾在布魯金斯學會21世紀安全和情報中心做主任,專注於未來戰爭的研究。另一作者August Cole為大西洋協會資深研究人員,曾出任《華爾街日報》軍事國防記者。


事實為本的虛構

軍事小說要成為話題,首要條件是「講到似層層」,即是有根有據的虛構情節,完全不是作者個人幻想。這類型最經典自然是Tom Clancy的作品,當年處女作《追擊赤色十月》描述蘇聯核潛艇變節,差點觸發大戰,海軍內部及潛艇指揮的細節描寫,扣人心弦。由於《幽靈艦隊》作者兩人的軍事背景,對中美兩國下一代新武器研發有深度認識,小說建基於現實世界的調查研究及訪談,書中的戰爭技術、武器科技,到中美雙方主人翁的說話內容,都是可以在現實世界中找到根據。作者選擇中美俄三方做主角,是對比前兩次世界大戰,他們認為「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裏,戰爭可能意外點燃,如由兩艘戰艦為一處甚至航海圖上都未標識出來的島礁交惡而引發;或是矛盾逐漸積聚,在2020年末期隨着全球體系的重組而爆發,這一時期的中國軍隊建設步伐堪比美國。」他們認為中美雙方為爭奪西大平洋資源而走向戰爭,同一般人認為因南海爭奪引發戰爭看法有別。


共黨崩潰後

資源爭奪的展開是2026年前中國共產黨因經濟崩潰,在政變中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少壯派軍人與企業組成的「執政委員會」,新政權更得人心,走的是極端技術官僚路線,這時才是真正的強國崛起,從而引發中美之間新一波的能源競爭。中國偷偷探測關島附近的美國專屬經濟區裏,發現海溝蘊藏着大量天然氣,為了實現中國崛起夢,稱霸全球,中國乃與俄國合謀,偷襲美國。美國本來是科技大國,有先進武器,為何中國會偷襲得手?當中涉及未來戰爭的兩大領域:太空戰及網絡通訊戰。在戰爭爆發前,中國已經利用手機進入美國情報機構的電腦,更改軍方的電腦程式及導航系統。當戰爭爆發,中國就成功癱瘓美國網絡;同時發動太空戰摧毀美國的衞星;從太空擊沉美國在太平洋的戰艦及潛艇。仿效二戰日本侵襲珍珠港,以貨櫃船偷運地面部隊佔領夏威夷。在美國擅長的空戰中,因為戰鬥機裝了中國製電腦芯片,結果成為中國飛彈的導航器。中國在短時間內已取得太空、網絡及海空控制權。美國當然不是省油的燈,雖然面對中國奇襲,日本與北約國家都袖手旁觀。美國緊急徵召矽谷高科技人才及黑客,摧毀中國衞星,進行網路反攻;並重新動員退役的老舊船艦,即所謂「幽靈艦隊」,進行絕地反擊。結局當然如《天殺:地球反擊戰》等荷李活電影橋段,上下一心打敗入侵者中國。小說這種寫作類型,優點在於能夠穿越現實限制,將未來的可能性作出預測,將建基於事實的推論發揮到極致,從而吸引讀者聚焦思考。好的小說比起沉悶的軍事及國際關係研究報告,有更大的衝擊力及啟發力。香港人年青人,不妨以中美2026大戰為背景,加插外一章,寫香港人如何把握時機,實現獨立。



此書出版後,深受美國軍方重視。

《追擊赤色十月》一書曾改編成電影,由辛康納利主演。

兩位作者即是軍事專家,受Tom Clancy影響。

撰文:劉細良編輯:劉曉丹美術:黃創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111/1982936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06

【動畫】現實版「瘦身男女」減肥結緣半個月閃婚

1 : GS(14)@2016-12-10 03:45:18

「莫非可終生美麗,才值得勾勾手指發誓...」15年前港產電影《瘦身男女》,驚現真實版!男女主角來自四川成都,雖不似華仔與Sammi在電影中那麼傳奇,卻分別因為體重逾240磅嚴重影響健康,決心到醫院減肥,成功去掉百多磅肥肉;兩人還因而邂逅,相戀不足一個月閃婚,給予對方「自信與地位」,並計劃明年5月舉行婚禮。這對「瘦身男女」,分別姓王及姓林。今年34歲的「肥哥」王先生,體重一度達242磅,現時已下降至127磅。至於「肥妹」林小姐,今年27歲,原來體重也有246磅,現時僅138磅。兩人本來互不相識,從事廣告業的王先生,去年到成都一所醫院進行袖狀胃切除手術,因而與林少姐結緣。王先生說:「我以前不認識她,只是聽過她的名字,她是屬於醫生口中的『反面教材』,她手術以後和我一樣,喜歡吃,各種醫生說的不能吃的東西都在吃。手術兩個月後,我感覺身體好些了,燒烤這些都在吃。感覺大家都是『反面教材』,我也想看下這個『反面教材』究竟長啥子樣子。」據悉,王先生和林小姐均加入一個近50人的切胃手術康復微信群。病友經常在群裡發放照片,交流手術後的情況。長期「潛水」的王先生,終於看對林小姐的樣子。「第一次看到她發照片,真是沒有其他多餘的想法,主要是看她術後的恢復效果,有沒有肥胖紋之類的,目的真的很單純。」上月,兩人在一次聚會中見面,就「看中對方」,之後發展神速,相戀近一個月,兩人在上月27日註冊結婚。林小姐說:「登記那天,因老公身份證照片還是200多磅時的樣子,兩人在填寫登記表格時,婚姻登記處的工作人員還多次要求他抬起頭,核實是否是同一人,所以我們打算去把所有的證件照片都換掉。」王先生說,手術前他除上班外幾乎足不出戶,因為要回到四樓的家中,以他的身體狀況需要十幾分鐘,關節負重過大,還出現膝蓋痛和腰痛;而林小姐,以前上街的時候還是會在意路人的目光,衣服也只能去外貿店買大碼。她說:「我們都不喜歡運動,我的運動就僅限於飯後散步,但是我現在不會再暴飲暴食,稍微有點脹,就不吃了。」至於王先生,現在只吃五分飽,因為「還得留一般肚子和她一起吃零食。」王先生又說:「目前我們最近的一個計劃是明年5月的婚禮,再準備出去耍(減)一圈。」四川在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9/198601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892

【叮噹暗黑版】高登仔改編叮噹70萬like 藍橘子:現實奇幻冇人理

1 : GS(14)@2016-12-18 11:12:56

藍橘子改編叮噹漫畫作《我是技安,今天我出席了大雄的葬禮》。



叮噹漫畫改編故事《我是技安,今天我出席了大雄的葬禮》,一連七集在facebook連載完了,內容奇幻離地,但寓意真實,上月底上載第一集後即風靡中港台,連日本都有網站轉載故事,兩星期吸like逾70萬,更有網民自行繙譯成日文,相當巴閉。作者藍橘子是個香港人,自稱怪人,這次專訪讓大家了解一下他有多怪。八十後的「藍橘子」今年剛滿30歲,有一份非常普通的船務文員正職工作,不經不覺投身社會已十年,小時候只會打機及看漫畫,最愛《全職獵人》及《JoJo奇妙冒險》,也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年輕人會做的事。後來,因覺得漫畫《通靈王》故事爛尾,不如自己重畫結尾,開始嘗試改編,但立即有感天資不在畫畫,於是轉為自己動筆寫文。2011年開始在高登講故台以奇幻為題材寫文,後來還有出版社為他出書,包括《時黑漩渦》、《就算愛很苦》、《漂黑》等等。他最喜歡的《漂黑》,卻銷情慘淡,藍橘子苦笑說:「出書後到書局找不到自己的書,於是膽粗粗問店員,但他卻回覆指這些書新出都不會入貨。」



他把現實塞入永遠都停留在十歲的叮噹故事裏,用現實崩壞大家的童年。

技安改變不了結局,仍決定將叮噹送給大雄,希望他每日生活都存有希望。

有讀者不滿他的奇幻現實破壞原著,但他更奇怪讀者面對奇幻現實卻沒有反感,反而慢慢接受。

現實就是如此殘酷,為迎合市場他轉寫愛情潮文《千祈唔好帶女朋友……》系列,輕鬆搞笑內容儲了一班支持者,於是,他放膽重寫自己最愛的奇幻文,把現實塞入永遠天真、永遠都停留在十歲的叮噹故事裏,用現實崩壞大家的童年。大雄被車撞死,70後到00後都嚇到了。這情節正是銅鑼灣有的士鏟上行人路撞倒途人後,司機下車先查看車身一幕。很多讀者說討厭他用現實破壞童年幻想,但他更奇怪讀者面對奇幻現實卻沒有反感,反而慢慢接受。「我本身是想寫香港的境況,就是想寫給香港人看,但我發覺香港不太多人看。政治事件也是,第一次很轟動,但同一件事發生四五次就開始無人理,現在社會就是這樣。」藍橘子無奈。藍橘子最鍾意技安,覺得他的性格本質才最真實,大長篇故事中,每次有外來敵人,他都會挺身而出,絕不會出賣朋友。他認為人的本質是好,只是現實太殘酷,「即使你渾渾噩噩或真的有夢想,你不理會現實,現實都會逼過來。」就像結尾技安改變不了結局一樣,最後仍決定將叮噹送給兒時大雄,就是希望他每日生活都存有希望,也是藍橘子對生活的看法。藍橘子facebook:@BlueGodZi場地提供:小時光Scoool記者:鍾溥敏攝影:陳健邦周旭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18/198688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9516

【讀書好】政治現實主義者的忠告 讀克萊格回憶錄

1 : GS(14)@2017-01-07 00:29:36

【文化籽:讀書好】香港政局變化在即,對於梁振英不能連任,港澳辦及中聯辦一連串人事調整,想信不少香港人都有山雨欲來之感。由於操盤手遠在北京,香港人只能如瞎子摸象,憑一兩個所謂消息人士的放風作推敲,當然估錯機會好大。梁振英陣營及幕後支持勢力猶如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希望換人之後仍繼續主宰香港政局,於是大力宣傳甚麼「換人不換路線」。如果中央對梁的管治手法是滿意,理應排除萬難支持他幹多五年,徹底誅滅港獨分子。所謂梁振英路線,不是反港獨或八三一框架,眾所皆知這是中央的旨意,梁管治手法一言以蔽之:「鬥爭為綱」,凡視為反對政府政策者,一概視為敵我矛盾,用盡政治方法消滅對方。整治傳媒、知識分子、學生、法律界,四方樹敵,八面威風,結果終於釀成港獨及分離意識抬頭,此乃香港自八四年中英聯合聲明後所未見之敗局,試問北京如何容忍?



北京先有治港政策改變,才有放棄梁振英之舉,那麼究竟會如何改變?香港從政者又如何應對呢?梁因鬥爭為綱政治掛帥而下台,因此估計治港政策會由左擺向右,由強硬調整成溫和。張德江七月來港時,會見泛民代表,容許泛民當面數落梁振英。當時泛民提出兩點要求:梁下台及發還回鄉證,北京某程度上已經做了,下一步就是拉攏溫和派,將激進派邊緣化。在政治鬥爭為綱的局勢下,泛民是比較容易定位,只要逢梁必反、站在政治原則道德高地就成,但當局面改變,像當年董下曾上,泛民就會搖擺於反對派與支持建制之間,對是否加入成為建制猶豫不定,心怕失去原本支持者,於是出現了否決2005政改的情況,而曾蔭權最後也全面倒向親北京政黨。


對抗民粹的現實主義者

今天同樣面對這個選擇,要麼站在政治道德高地,堅持公民提名,寧願投白票或投給沒機會當選者,以保持政治純潔性,要麼支持一個北京接受,但又距離梁振英路線最遠的候選人,換取影響下屆政府組成及政策綱領,甚至爭取加入下屆政府。今天我介紹一本英國政壇新鮮出爐的回憶錄,香港人不愛寫,也不愛讀政治人物的回憶錄,我建議大家有機會看看英國前副首相及自由民主黨Nick Clegg克萊格最近出版的《Politics Between the Extremes》。2010年他帶領小黨自由民主黨與保守黨組成聯合執政內閣,卡梅倫出任首相,他當副首相。這次經歷在政治上是以失敗告終,去年五月大選,自由民主黨失去了四十九個議席,只餘下八席,克萊格問責辭去黨內職務。這本回憶錄正是回顧2010-2015年聯合執政期間的得與失,他首先肯定從政者要掌握權力的重要性,當自由民主黨不把握聯合執政機會,選民反會質疑他們是否認真從政,而這五年間重大的決定最後都是由他與卡梅倫二人拍板。但自由民主黨也為此付出重大政治代價,就是無止境的政治交易與妥協,例如黨議員都曾向全國學生組織承諾反對任何增加大學學費措施,但最後政府照樣推行,小黨聯合執政也要為大黨決策背書,受到千夫所指,而小黨因本身立場多靠近社運及壓力團體,一旦出現違反承諾,會比大黨受到更激烈指摘。雖然如此,克萊格認為在民粹政治當道的時代,要用理性對抗煽動怨憤的政治潮流,就如脫歐公投一役,贊成留歐者被誣陷為不愛國,造成嚴重傷害。社交媒體興起,傳統政黨碎片化乃大勢所趨,未來會出現更多聯合執政,但同時追求意識形態純潔性的民粹組織也更多,如何以務實妥協的方式,建立政治聯盟,堅守自由主義者立場,推動政治理性,正是全球政治的挑戰。



2010年兩位政壇靚仔攜手入主唐寧街十號。

董下曾上,泛民否決2005政改方案,將原本較中立的曾蔭權政府推向建制派政黨,最後演變成西環治港。

撰文:劉細良



編輯:劉曉丹美術:孔文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106/198874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671

離開大台回歸現實劉俐做sales賣化妝品

1 : GS(14)@2017-01-14 12:25:38

「藍莓」劉俐喺2014年同大台約滿,消失咗一段時間,佢去年年頭簽咗新公司佐敦薈,希望搞個跳唱女子組合,但原來已經無聲無息解咗約。到底佢中間咗邊呢,現時又點呢?原來佢中間做過幕後化妝師,又賣化妝品。問到佢係咪自己開舖,佢就話:「喺朋友鋪頭幫手,除咗sale嘢,仲要學吓點埋數,點入貨、包裝,幕後back up嗰啲,所以好有滿足感嘅。」原來喺呢間舖喺銅鑼灣同旺角都有分店,佢仲話:「我要增值自己,有人覺得sales有乜好增值,但對我嚟講好唔同,我無掂過呢瓣,可能將來開鋪,雖然未知做咩都好,但學都係自己嘢。」而最近佢又幫朋友搞網上買賣生意o添!至於當年點解唔同大台續約,問到佢係咪心灰?劉俐就話:「完咗合約好耐,唔可以咁講,其實合約完咗都轉咗幾次唔同合約,有試過management,以部頭計一年一騷,有少少底薪。其實灰係覺得自己做得唔夠好,呢個世界公平,如果你做得好,佢一定畀機會你。」咁係咪識諗咗?佢就話:「正路住好方面諗,唔可以一直stay喺、活喺嗰個唔開心嘅環境。要向好方面諗。」問到當時佢係咪冇收入,劉俐仲話原來佢當時返過上海一陣,之後再返嚟香港,而呢份工仲係返港後第二份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14/198964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642

《飛越瘋人院》現實版醫生帶走64名精神科病人

1 : GS(14)@2017-02-06 07:27:54

《飛越瘋人院》翻版重演?貴州貴陽貴航醫院上周六在官網發出聲明,指醫院的精神科主任楊紹雷,在未有通知醫院的情況下,將精神科64名患者帶到其他醫院,除了一名103歲肺部感染的腦退症患者外,全部帶離醫院。貴陽市衞生計生委昨天發出通報,64名患者中,現有4人已返回貴航貴陽醫院,其餘60名患者在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接受治療。所有患者情況穩定。醫院聲明又指,患者目前情況不明,而該醫院則有4名醫生、7名護士離開工作崗位。該院指責該舉動是一宗有計劃、有組織,嚴重侵犯監護人知情選擇權、惡意違反醫務人員執業操守的惡性事件。院方表明,不排除採取法律途徑,追究楊紹雷等醫務人員相關責任,維護醫院權益,同時凍結楊紹雷等醫務人員的薪酬及執業資格,直至法院作出裁決。貴航醫院報警後,當地警方確認病人全部被帶到貴陽市第六醫院,第六醫院的負責人則稱,所有病人都是自願轉院,並且有轉院申明書,稱「鑑於貴航貴陽醫院實際情況,為了病人健康,經仔細權衡對比,我們決定即日將病人轉移到貴院繼續治療」。貴航醫院有值班醫生坦言,貴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的工資待遇比貴航醫院要高,而且醫療和住院環境也有大幅改善,如男女患者分層居住、設有獨立廚房等等。這就是醫護人員「跳槽」、患者更換醫院的主要原因。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6/199196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41

不能把虛擬和現實混淆了 周顯

1 : GS(14)@2017-07-09 03:43:44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main/67977
我常常幻想,假如我是超級富豪,將會怎樣怎樣豪花,又將會是一件多爽多爽的事,但當然了,這幻想只是在無聊時份,想想好了,因為這非但不會在現實出現,甚至連講出來,也會被人恥笑。

在香港,以前查實有人把自己的幻想,在現實中照單執行,就是九龍皇帝曾灶財,他在整理祖先遺物時,發現清朝政府曾經把九龍城封了給他的祖先,因此他自稱是「九龍皇帝」,經常在家中附近塗鴉,以「宣示主權」。

如果把這種幻想放大來看,其實看小說、看電影,往往也有把故事的角色混入現實裏頭,假設自己就是超級英雄,浪漫愛情故事中的主角。心理學說,這種「移情作用」,是人類作為最高級的生物,所獨有的能力。又說,當我們作出了「移情幻想」,也是一種發洩,會把壓力放鬆,這好比希臘人看悲劇後的「karthasis」,意即「洗滌心靈」。

到了今日,虛擬世界並不止於心靈,網上世界也提供了另一個和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空間。網上隱身、鍵盤戰士,往往和真實的身份完全不同,這也是一種心理上的發洩。

最有趣的例子是,梁頌恆和游惠楨兩人因宣誓事件,端的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問題在於,「支那」一詞,在網上虛擬世界,尤其在年輕人熟悉的一些網站,本是極流行、所有人均接受的潮語,為甚麼在現實中、在公開場合上講出來,非但並沒得到大部分人的拍掌,反而被打成為過街老鼠呢?

一位高登仔說出了玄機:「其實高登仔要負責任,成日開口埋口支那,梁游又咁向左走向右走on勁喺大庭廣眾度用支那一詞。除咗喺高登,我真係無見過人喺正式場合用支那一詞,除咗有個日本仔,不過人哋嘅身份地位都有番咁上下,講完都無事。梁游就鸚鵡學舌、沐猴而冠。」

在這個世界上,在不同的場合,要講不同的話,這正如粗口不妨在朋友間大講特講,但在公開發言,就要慎言了。梁游是連這樣簡單的道理,也搞不清,因而把私下大講特講也無妨的話,作為公開場合的宣言,以為這可招來拍掌,卻反惹禍上身。

當然了,暗中講不恰當的話,也可能會自招麻煩,例如鄭松泰議員,被錄音一段侮辱選民的話,又是另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本文的主題,並非勸告讀者要現實一點,我從來不會勸人放棄理想與幻想,只是勸告大家,現想和幻想,在有需要的時候,必須與現實分開。我空閒時,也喜歡幻想,幻想自己是來自光之國的鹹蛋超人,幻想地球明天便要末日,幻想時光倒流,諸如此類,但我當然不會像曾灶財般,把幻想當成真實,更加不會效法梁游……我碰到憎恨的人,絕對不會當面罵他的娘親,只會在背後大講其壞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527

惠利、柳俊烈改寫《1988》現實交往中

1 : GS(14)@2017-08-17 08:12:29

韓國tvN人氣劇《回答吧!1988》於去年1月播出大結局時,劇中惠利情定朴寶劍,未有跟扮演其青梅竹馬的柳俊烈一起,當時令很多劇迷為柳俊烈大嘆可惜。不過現實中,23歲的惠利跟30歲的柳俊烈才是一對,二人多次被影到甜蜜拍拖,昨日更大方認愛。韓媒《Dispatch》昨日公開柳俊烈及惠利的拍拖照,先影到3月時二人戴上口罩及帽,包到冚在蠶室石村湖約會,當日二人坐在湖邊談心,惠利似乎心情勁靚,更一度甜挨男友的膊頭。之後惠利又被影到多次晒腿現身柳俊烈位於玉水洞的寓所附近,戴上口罩的惠利,先駕車在附近的商舖停車,再行去男友家,而柳俊烈出入時均戴上口罩掩人耳目,全程小心翼翼。



Viu《K1頭條》圖片

■惠利上周五飛返韓國後,即趕去見男友。Viu《K1頭條》圖片


新片破902萬人次

雖然柳俊烈及惠利各自因為工作而非常忙碌,不過都盡量抽空拍拖。上周五惠利於歐洲完成工作回韓後,第一時間帶同紅色購物袋去柳俊烈家,似是趕去為男友送上禮物。照片公開後,柳俊烈及惠利均大方認戀情,表示最近由好朋友發展成為戀人,正小心翼翼地交往中,對於戀情突然曝光一事向粉絲致歉,同時希望大家給予祝福。而柳俊烈拍攝《1988》除了結識到惠利外,更憑劇人氣上升,近年密密拍戲,他跟影帝宋康昊及劉海鎮主演的韓片《逆權司機》月初於韓國上映後聲勢浩蕩,票房持續上升,累計觀影人次於前日已速破902萬,有望於本周突破一千萬,成為「千萬電影」。而電影上映兩周以來,更一直穩守單日票房冠軍。撰文:梁雯迪


■柳俊烈於《1988》中讓愛給朴寶劍(左),但於現實中與惠利一對。

■柳俊烈昨日賀《逆權司機》破900萬人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817/2012347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082

【西遊記】《2020》的電影與現實

1 : GS(14)@2017-10-09 00:02:34

【文化籽:西遊記】放心,執筆時,還未看《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2049),就算我為人賤格到喜歡搶先一步劇透,也沒有辦法,只可重溫35年前的《2020》(Blade Runner)。



1982年,我得四歲,總無可能自吹自擂到話自己去過普慶戲院購票入場。應該是九十年代中,因為《X檔案》(The X-Files),又或者因為《今日睇真D》解剖外星人,突然對科幻電影充滿熱情。走去租大量錄影帶日煲夜煲。最喜歡的,當然是《星球大戰》(Star Wars),無黑武士無白兵得個冼樸的《星空奇遇記》(Star Trek)完全被比下去。其次是Steven Spielberg的招牌絕技,將溫情與科幻合二為一,炮製出《第三類接觸》(Close Encounters of the Third Kind)與《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催淚程度直逼《搭錯車》級數。《2020》跟《2001太空漫遊》(2001:A Space Odyssey)一樣,悶到抽筋,我情願看多幾次《猿人襲地球》(Planet of the Apes)。
Stanley Kubrick在1999年過身。我看完《大開眼戒》(Eyes Wide Shut)之後,不服氣,將大師的作品由頭到尾翻看一次,才漸漸明白《2001太空漫遊》有幾厲害。可能人老了,就像欣賞女性,也會開始在注重外表之餘抽點精神關心一下內涵,終於懂得欣賞Ridley Scott在《2020》的哲學和前瞻性,根本就啟蒙了後來的《未來戰士》(The Terminator),甚至再後一代的《廿二世紀殺人網絡》(The Matrix)。如果,《2020》的人造人,似Arnold Schwarzenegger,又或者可以彎腰避子彈,只需要加少少噱頭,電影肯定賣座得多,也不會等到35年後才有續集面世。再一次翻看《2020》,就似翻看《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楚原導演,白燕與張活游主演的粵語長片。有一幕,童星馮寶寶說要發明一部可以隨身攜帶的電話,以便隨時聯絡到父親。開口中,就似《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的預言紛紛實現。我們的現在是以前的未來,《2020》描述的2019年世界,近在咫尺,對照一下,感慨萬千。飛天車、聲控技術、視像通話,有些成真,有些仍未實現。奇怪就奇怪在1982年的人類,創作者如何天馬行空,也無法想像電視螢幕會由厚變薄。對我來說,最搶眼的,卻是整個未來城市的場景設計。1982年,日本盛世,電影出現的洛杉磯街頭,出現很多日文字,男主角聽不懂日文也要幫襯街邊檔連吃四碗拉麵,建築物外牆的巨型廣告螢幕,參照新宿、涉谷。1982年,在期望中,日本式的先進,是未來。香港的邵氏電影公司有份投資,令《2020》也出現中國元素,設計人造人眼睛是位中國科學家,唐人街又神出鬼沒,仲有好多中文字街招,是繁體字。對照現實,35年後,投資荷李活電影的最大外資商,變成中國大陸;澀谷、新宿偶爾還會於荷李活電影出現,但肯定不及上海、北京的曝光率。繁體字理所當然被簡體字取代。中國科學家只負責設計人造人眼睛咁小兒科?中國科技勁到一手一腳拯救世界呀!



Harrison Ford的接戲眼光實在無出其右。

想像與現實總有出入。電影《2020》與現實2020,保持不變的,大概只有Harrison Ford的演技。不到你不佩服,Harrison Ford的演技或者不是最出色,但接戲的眼光實在無出其右。在《星球大戰》,扮Han Solo,演完老人版後,後生版又被獨立出來拍成外傳;在《奪寶奇兵》(Raiders of the Lost Ark)扮Indiana Jones,由1981年拍到2020年,仍然拍到落去;連《銀翼殺手2049》都要找老人家出手相助。某程度上,顯老的Harrison Ford,比永遠年輕再演雷洛的劉德華,更神奇。



Profile:方俊傑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
facebook:方俊傑



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06/2017357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81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