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排汙費爭議:收多少才算合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4/4769600.html

排汙費爭議:收多少才算合理?

一財網 章軻 2016-04-01 12:49:00

3月份,環保部先後給江蘇省環保廳、陜西省環保廳發文,要求說清楚江蘇高郵603元罰單的事,還特別解釋了排汙費核算等有關問題。

一個看似無可爭議的排汙費征收問題,讓環境保護部感到頭痛。

3月份,環保部先後給江蘇省環保廳、陜西省環保廳發文,要求說清楚江蘇高郵603元罰單的事,還特別解釋了排汙費核算等有關問題。

“這說明,在排汙費征收問題上,各地的認識不一,征收標準不一,存在思維和手段混亂。”一位環保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

江蘇高郵603元罰單爭議

今年2月24日江蘇省環保廳網站公布了4起環境違法案件查處情況,其中高郵市光明化工廠因超標排放廢水被處以停工整改、罰款603元等處罰。消息公布後遭到網友質疑,大部分網友認為“603元罰得太低”。

2月28日,江蘇省環保廳在官網發布通報,對罰款進行說明,認為“603元處罰金額確實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計算得出”。

據江蘇省環保廳解釋,2015年10月,高郵市環保局根據環保廳要求,對光明化工進行現場檢查。檢查發現,光明化工排放的廢水PH值為5.53,不符合6至9的標準值。

《水汙染防治法》第九條規定:排放水汙染物,不得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汙染物排放標準和重點水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同時,水汙染防治法第七十四條第一款規定:違反本法規定,排放水汙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水汙染物排放標準,或者超過重點水汙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按照權限責令限期治理,處應繳納排汙費數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同時根據《高郵市環境保護局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對該單位排水PH值超標應處以應繳排汙費的三倍的罰款。

603元具體是如何計算出來的?江蘇省環保廳解釋,高郵市環保局在調查中發現,光明化工日排水量約30噸,因此一個月的排水量達到約900噸。根據排汙費計算方法,按照汙染當量數最高的三項(最多不超過三項)指標測算。

某汙染物的汙染當量數=汙水排放量(噸)/該汙染物的汙染當量值(噸)。三種汙染物及當量數分別為PH為180、氟化物為3.348、COD為40.5。應繳排汙費計算公式為:三種汙染物當量數之和×當量值。這里的當量值是0.9。

計算結果顯示:(180+3.348+40.5)×0.9≈201元,罰款金額為排汙費的三倍:201×3=603元。

在罰款的同時,江蘇省環保廳責令光明化工立即停止環境違法行為,限期整改環境問題,限期完善水汙染防治設施,未取得環保審批及竣工環保驗收手續前,不得擅自恢複生產。

事後,江蘇省法學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河海大學法學院博導李義松教授表示,從環保法律和技術規範的要求分析,地方環保部門的處罰數額是經科學計算的,做到了依法行政。對於一個化工廠來說,停止生產、接受整改的震懾力,比罰款更大。但李義松同時表示,這一“處罰對企業沒有什麽震懾作用”,國家應當提高處罰標準,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迫使企業嚴格守法,不敢違法。

對於江蘇高郵603元罰單事件,環保部近日表示,已責成江蘇省環保廳立即調查,調查結果及時公開,發現問題嚴肅處理。

“將積極配合立法機關在《水汙染防治法》修訂過程中,提高超標排汙等違法行為的處罰標準,切實加大對違法排汙的懲處力度。”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說。

2014年排汙費入庫186.8億

3月25日,環保部就明確排汙費核算有關問題給陜西省環保廳的複函稱,《環境保護法》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定:“排放汙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排汙費。”《排汙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369號)第六條規定:“排汙者應當按照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規定,向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申報排放汙染物的種類、數量,並提供有關資料。”

複函說,環境保護主管部門根據排汙者申報的排放汙染物的種類、數量以及相關資料核算排放量、征收排汙費;排汙者對其申報的排放汙染物的種類、數量以及相關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

排汙收費制度是我國環保法律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我國自2003年7月1日起,開始按新的《排汙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征收排汙費。排汙收費制度是對於向環境排放汙染物的排汙者,按所排放汙染物的種類、數量、濃度,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收取一定的費用,其特點是運用價值規律給排汙者造成一定的經濟壓力,促使其減少或消除汙染物的排放。

據本報記者了解,排汙費征收體制為屬地征收。排汙者按環保部門所發“排汙費繳費通知單”,將排汙費繳納到財政部門指定的商業銀行代收專戶,當天由商業銀行劃入國庫,國庫部門即按當天收入額的下述比例分別劃繳:10%繳入中央國庫;5%繳入省國庫;85%繳入地方國庫,作為本級環境保護專項資金。

而為了防止權力濫用,《排汙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還規定:“批準減繳、免繳、緩繳排汙費的排汙者名單由受理申請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財政部門、價格主管部門予以公告,公告應當註明批準減繳、免繳、緩繳排汙費的主要理由。”

本報記者從環保部查詢得到的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排汙費征收開單216.05億元,比2012年增長10.73億元,增幅5.2%;征收戶數43.11萬戶,比2012年增加7.8萬戶,增幅22.2%。2014年,全國排汙費解繳入庫單位共31.8萬戶,入庫金額186.8億元。

2014年,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環境保護部聯合印發《關於調整排汙費征收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將汙水中的化學需氧量、氨氮和五項主要重金屬汙染物排汙費征收標準由不低於每汙染當量0.7元提高到1.4元,並鼓勵汙染重點防治區域及經濟發達地區按更高標準征收排汙費;同時要求各地加強對企業排放汙染物種類、數量的監測,切實提高收繳率。

2015年,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印發《關於制定和調整汙水處理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汙染付費、公平負擔、補償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則,制訂和調整各類汙水處理費用,設市城市汙水處理收費標準由原則上每噸不低於0.8元提高至居民不低於0.95元、非居民不低於1.4元,對於已經達到最低收費標準但尚未補償成本並合理盈利的,要求結合汙染防治形勢等進一步提高汙水處理收費標準;同時,明確未征收汙水處理費的市、縣和重點建制鎮,最遲應於2015年底前開始征收。

大量企業“政策性免征”排汙費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在查詢各省排汙費征收情況後竟吃驚地發現,每個省區市都有大量重點汙染企業因“政策性免征”不用繳納排汙費。這其中,不乏長期汙染大戶。

依據環保部公布的“2013年國家重點監控企業名單”,確認國家重點監控廢水企業4944家、廢氣企業4189家、汙水處理廠3581家、重金屬企業2834家、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249家(試行)。

記者首先查詢了《2013河北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第一、二季度排汙費征收公告》。被列為河北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共有713家。仔細清點後,發現“政策性免征”的有148家,占企業總數的20.76%。

此外,被列為山西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共有426家,“政策性免征”的有90家,占企業總數的21.13%。被列為內蒙古自治區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共有419家,“政策性免征”的有94家,占企業總數的22.43%。

處在經濟發達地區的重點監控企業,“政策性免征”的數量會不會減少呢?記者又查詢了經濟發達地區江蘇、浙江兩省的國家重點監控企業排汙費征收情況(2013年第一、二季度)。

結果顯示,被列為江蘇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共有973家,“政策性免征”的有331家,占企業總數的34.02%;被列為浙江省國家重點監控企業的共有909家,“政策性免征”的有236家,占企業總數的25.96%。

相比來看,經濟發達地區不用繳納排汙費的重點監控企業比例更高。

而對於排汙費的減征、免征和緩征,《排汙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有明文規定,排汙者遇臺風、火山爆發、洪水、幹旱、地震等不可抗力自然災害以及因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火災、他人破壞等遭受重大直接經濟損失,可以按照本通知規定申請減繳或者免繳排汙費。

那麽,那些不繳排汙費的企業,環境表現又是如何呢?“中國水汙染地圖”顯示,僅以河北省為例,713家重點監控企業汙染記錄與該中心數據庫12萬個汙染記錄進行比對,竟有4000多條結果相匹配,有些結果與這些重點監控企業直接對應。

有環保人員對記者說,近年來,排汙費減免成了一些地方“地方政策優惠”、“減輕企業負擔”的借口,甚至成了個別人權錢交易的“籌碼”。

《排汙費征收使用管理條例》規定“排汙者向城市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汙水、繳納汙水處理費用的,不再繳納排汙費。排汙者建成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設施、場所並符合環境保護標準,或者其原有工業固體廢物貯存或者處置設施、場所經改造符合環境保護標準的,自建成或者改造完成之日起,不再繳納排汙費。”

但2011年9月,環保部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國家重點監控汙水處理廠監督性監測結果超標名單”中,超標排放的國家重點監控汙水處理廠多達334家,約占總數的五分之一。

環保部表示,針對排汙費存在收費標準偏低、征收面較窄、征管力度不夠等問題,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稅收立法。據悉,今年環保部將對各級政府開展環境保護綜合督查,持續開展環境監察稽查和排汙費稽查。

排汙收費制度是我國環保法律規定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世界各國的通行做法。攝影/章軻

編輯:李秀中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1284

人生無常,一輩子,你賺多少錢才能自由

巴黎:

14/4日聽到臺灣Blog友KK的消息,得知Allan兄離世,後來也在facebook和另一位臺灣朋友確認, 深感哀傷。

認識Allan兄是因爲有一段時間網站和Facebook多了很多臺灣的流量,初時以爲是查理兄的介紹,後來發現流量來自一個我不熟識叫Allan的人,於是便到他的網誌看看。

在Allan兄的網站發現他並不是財務出身,和很多朋友一樣,都信奉技術分析,不過他較爲專一地推崇五綫譜,原本學價值投資我和依賴技術分析的他道不同,很難有火花,但因爲Allan兄無私的分享個人於金融海嘯不明不白損失了很多的錢的故事,和這事之後他的人生的改變,又很多文章都觸動自己,而其中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後來我也轉載了。
 一輩子,你賺多少錢才夠?

和他彼此間就開始有了一點點心靈的連結,之後我也在網站加入了他的網誌連結。
而自己在組合升值了7位數後,並沒有因此特別快樂, 反而越懷念坐在海邊看看狗狗跑,看鴨群游水的無所事事的日子.

我的覺悟 


如果有什麽大道理可以從一個受金融海嘯打擊改變成爲一個既保守又有自覺能力,有限的財務知識中又能妥善理財的聰明人口中學到的,應該就是這個:

          現金流投資法
         
個人過去一直不推崇技術分析,但感覺Allan兄的五綫譜法是較爲長綫的出入市指標,同時又不會和他第一重要的現金派息越高越買的常識條件有所抵觸,我也確信Allan兄找到最合自己的工具。

Allan兄把個人發現認爲有用的東西盡力和更多人分享,就算他不推崇買個股而只在低位買大市,也把筆者的網站介紹給臺灣最出名的財經雜誌“Smart 智富”認識,之後筆者也有幸接受雜誌訪問,並把自己的價值投資法的理念帶給臺灣的朋友.


Allan兄和我非常不同,他為人溫文,主動和熱情。使用的投資工具也和我非常不同,如果要找彼此不能成爲朋友的理由,就好像橙和蘋果的分別的一樣多,但若能細心找共通處,他對現金股息都是非常重視,又是那種很堅定學習自己認爲對的事,而又願意把它分享的人。

香港最近獲得全球最沒有笑容的城市之首,這可能由於港人常常強調和不接受彼此不同之處,而不去珍惜大家共通點。若再想到人生的無常,這種自我制造的對抗式生活太可悲啊。

Allan兄的願望是破產上天堂,顯然Allan兄的現金流理財哲學並未有讓他的破產如願,但其無私真誠的分享一定能讓他心靈平靜地抵達天堂。

Allan兄說, 自由有時是要靠自己覺悟而非物質帶給你, 或者他已經真正自由了。

也在此希望Allan兄的家人能節哀順變。
http://allanlin998.blogspot.hk/2016/04/money-2016-4.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2584

輸過多少錢才是一個好VC?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504/155579.shtml

輸過多少錢才是一個好VC?
Bill Gurley Bill Gurley

輸過多少錢才是一個好VC?

賠錢是作為一個投資者的一部分,你不可能全部都中。

黑馬說:

本文來自 USV 的合夥人 Fred Wilson 的文章。USV 一向以獨角獸的命中率高而知名,Fred 10 多年的經驗解釋了一個似乎違背常識的道理:不輸錢的 VC 不是好 VC

文| Fred Wilson

記得 90 年代中期,我習慣於得意的說:我投的任何一個 VC 案子沒有輸過錢。後來有一天,有人告訴我:“那是因為你冒的風險不夠。” 90 年代後期,在一系列史詩般的公司煙飛雲滅中,我結束了不輸錢的歷史。在某個單一投資中,我失去了大約 2500 萬到 3000 萬美金。

那些錯誤難以讓我感到自豪。他們是愚蠢的。坦誠的講, 我很羞愧。但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我的“連勝”記錄不僅僅是冒的風險不夠,同樣從中也沒有學到什麽東西。90 年代末”沖沖沖”的互聯網時代,校正了我身上的兩個問題。我冒了更大的風險,並學會了很多。

我們的第一個 USV 基金,成立於 2004 年,已被證明是我參與的最好的單一風險投資基金。我們做了 21 個投資。其中 12 個掙了錢。其他 9 個,我們基本輸掉了所有的錢。該基金表現如此出色的原因和這些輸掉的項目沒有任何關系。所有的業績主要來自 5 個項目的回報,回報倍數分別是 115X,82X,68X,30X,21X。

這並不是說,在那期基金,我們實現了全壘打。21 個投資的每一個在做出決定的時候看起來都是明智的投資決策。但是,很多沒有做出來。那期基金,我們在 40% 的投資上失去了全部或接近全部的錢。

我們募集的下一只基金,成立於 2008 年,現在已經 8 年了。我們可以開始來計算一下輸贏的比例了。我們還不知道贏家的最後當量,但已經有一堆贏家了。這將是我參與的表現較好的基金中的一個。雖然我懷疑它能達到 2004 年那期基金的表現,但這仍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基金。2008 年這期基金我們投資了 22 家公司。我們已經完全沖銷了六家公司。這些都是徹底的損失。而且,我認為等到基金真正結束的時候,還會有幾個要輸掉。因此,看起來像 14 個贏家和 8 個輸家。我們可能會在 40% 的投資上失去全部或接近全部的錢。

我與你分享這一切是想說明:賠錢是作為一個投資者的一部分。就像 Nets 遊戲里,坐在我和我的朋友 John 後面的 Richie 所說:“你不可能全部都中。”

但是,對於你的贏家和輸家,你可以做些事情來改善你的表現。

你可以做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是盡量減少你投資在輸家身上的錢。在我們 2004 年的基金,我們把 1.2 億美金中的 5000 萬美金投資了輸家。這不太好。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及早的識別我們的不良投資並且中止。在我們 2008 年的基金,我認為我們大概會把 1.4 億美金中的 3500 萬美金投資到輸家身上。因此,雖然我們按個數來計算損失的比例大約是 40%,我們按美元金額計算的損失比例會在 20% 左右。2008 年的這期基金,我們做的不錯,在輸家身上沒有分配太多的資本。順便說,大多數的輸家都是我投資的。

諷刺的是,另一個管理你損失的關鍵是花更多的時間在他們在一起,而不是更少。通過花更多的時間,你能夠更加了解你的投資,不管它是行還是不行。你可以使創始人和其他投資人更早的看到光明,從而不必浪費更多的時間和/或金錢。我信奉:愛你的失敗者。從這個意義上講,你不應該孤立他們,你應該努力幫他們獲得正確的結果。明知投資錯了還繼續給他們錢不是愛他們。

最後,想清楚怎麽處理輸家,讓他們出售或快速關閉(讓每個人都有尊嚴),從而為贏家釋放出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正如我們 2004 年的基金所顯示的,一些真正優秀的企業可以把一個基金帶到月球上。你必須確保你把足夠的時間和金錢花到那些偉大的投資上。

當我觀察合作的 VC,向 LP 推薦 VC,或者極少的情況下邀請成為我們 USV 的合夥人,我期待那些做出一定比例失敗投資的人。做出錯誤的投資是難堪的、令人沮喪的、折磨人並且耗時間的,但最重要的是,這是 VC 生意的很大一部分。我尋找那些做過不少失敗投資,但保持了優雅和尊嚴並不斷從中吸取教訓的 VC。他們是能一起工作的最好的 VC。

(譯者:戴汨,愉悅資本創始合夥人,譯文來源:Bill Gurley 個人博客)

VC 賠錢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4970

草根網紅頻現天價估值,超級大IP範冰冰在資本市場到底值多少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09/155689.shtml

草根網紅頻現天價估值,超級大IP範冰冰在資本市場到底值多少錢
嚴九元 嚴九元

草根網紅頻現天價估值,超級大IP範冰冰在資本市場到底值多少錢

從整體來看,上市公司對明星IP的爭奪,只是社會大趨勢傳導到股市的一個反映,可稱為一種必然。

黑馬說:

近來,網紅Papi醬2200萬的廣告拍賣與唐德影視給予超級IP範冰冰名下公司愛美神估值超過7億的消息引發了網友關於值不值,有沒有泡沫的激烈討論。其實,對明星IP的收購,表面上是資本行為,但本質上是趨勢行為。在這場爭奪中,戰略卡位比戰術估值更重要。

文| 嚴九元 

(一)

對人的定價往往是最難的,最近兩起大的爭議都與此有關,一是草根網紅PAPI醬的估值和廣告拍賣,二是唐德影視重金收購頭號女星、超級IP範冰冰名下公司。兩者都引發激烈的值不值、有沒有泡沫的討論。

關於網紅的分析已很多,而對於範冰冰這樣已有成熟粉絲、已被市場檢驗過的IP,應該怎麽從資本角度看?她的估值會受到現在風投趨勢的什麽影響?

3月28日,唐德影視發布公告,擬收購範冰冰名下的無錫愛美神公司51%股權。此次收購觸發唐德影視停牌,以此推斷,唐德影視給予愛美神的估值超過7億。

愛美神成立時間不足一年(2015年7月30日成立),註冊資本300萬元,目前尚未推出實際項目,雖然由當紅女星範冰冰持有,但質疑者認為唐德影視給出的收購價顯得離譜,這可能是一樁虧損的買賣。

但唐德影視則對這宗收購抱有信心,在他們看來,據此可深度綁定範冰冰這位最炙手可熱的明星IP,在“IP就是一切”的娛樂業競爭環境下,考慮到範冰冰本人所具備的價值想象空間,這宗收購是合理的。

拋開情緒上的爭議,我們來看看一些數據。

(二)

估值方法中有兩種比較常用:一是市場法,找市場中相似標的進行比較;二是收益法,對未來的收益進行預估,並折算成現值。

先從市場法角度看。

與唐德影視收購愛美神相似,近期上市公司並購明星公司已有三起案例。

去年10月,華誼兄弟宣布將以7.56億元收購浙江東陽浩瀚影視娛樂有限公司70%股權,這部分股權由李晨、馮紹峰、Angelababy、鄭愷、杜淳、陳赫等明星股東持有,這家公司剛剛成立於10月21日。

隨後11月,華誼兄弟再度宣布以10.5億元的股權轉讓價款收購浙江東陽美拉傳媒有限公司70%股權,而持有東陽美拉99%股權的正是華誼的老夥計馮小剛。

剛剛過去的今年3月,暴風科技宣布收購稻草熊影業60%的股權,交易金額為10.8億元。而稻草熊影業,正是吳奇隆擔任藝術總監的公司,劉詩詩占股20%,趙麗穎則為1%。

愛美神與這三起相似標的的估值如下:

366297245618266191

可以看出,愛美神的估值在4個案例中處中上位置。從市場法的角度,愛美神的估值並沒超出相似標的的範圍。

範冰冰最近三年都登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第一名,稱之為大陸頭號女星亦屬當然,相對其他明星會有溢價。

據媒體報道,此次愛美神的收購,有另外兩家上市公司競爭,出價比唐德影視高出數億元,範冰冰基於長期合作的基礎,選擇了與唐德影視進行“資本連結”。這家媒體還透露,範冰冰此次做了較多讓步,“給出了友情價”,未來也會與上市公司簽訂業績對賭協議。

收購價格現在還沒具體公布。此次爭議聲較大,也與唐德影視的停牌有關。唐德影視體量比較小,數億金額的收購就可能觸發停牌,這使得收購詳情的披露出現空檔期,因此引發諸多猜疑。此前華誼兄弟、暴風科技的收購沒有出現停牌,信息第一時間得到釋放。

(三)

有人認為,上述幾個上市公司的收購,有炒作概念提升股價之嫌,估值不夠客觀。我們跳出股票市場,看看更多的相似標的。

實際上IP正是當下投資領域的最大風口,一些基於粉絲和內容的標的成為資本市場上的熱門。

45641636156826242

馬東的米未傳媒,負責制作《奇葩說》,與愛美神差不多時間成立,目前估值20億。羅振宇的羅輯思維以內容+電商模式,估值13.2億。Papi醬以數十個短視頻作品,估值3億。

網絡上還流傳一份網紅的估值名單:

375069108555560495

目前範冰冰在微博上有4855萬粉絲,其演出作品和衍生活動的商業價值已獲市場檢驗,與上述IP相比,範冰冰這位明星IP的公司估值7到14億,在其中並不突出。

從整體來看,對IP的追捧和高估值,並非是股市的特有現象,而是整個投資界乃至社會的整體動向。上市公司對明星IP的爭奪,只是社會大趨勢傳導到股市的一個反映,可稱為一種必然。

IP在最近兩年價值飆升,與兩個根本性變化有關:

中國消費升級時代到來,人們解決了“吃飽飯”問題之後,精神娛樂生活成為主要需求,泛娛樂行業成為成長最快、資本最為集中的領域。需求大了,資本多了,IP的價格自然上漲。

流量的爭奪加劇,流量入口越來越稀缺,IP作為連接和影響粉絲的強勢入口,價值越來越大。

對明星IP的收購,表面上是資本行為,本質上是趨勢行為。

(四)

從另一種估值方法——收益法來看,範冰冰能值多少錢?

在這里,我們不是看明星本人能收入多少,而是從資產角度,一個公司拿到其代理權、投資權從而產生的收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把本屬於成本的明星片酬,一轉身放進新公司變成了收入。

範冰冰產生的價值可分為以下幾類:

電視劇獨家代理:

以《武媚娘傳奇》為例,僅僅是這一項,2014年唐德影視收入2.68億,2015年收入1.98億,平均每年2.33億。最理想的情況,範冰冰的電視劇每年能帶來2.33億元收入。固然,《武媚娘傳奇》的轟動效應不是年年都可複制,作保守估計,範冰冰10年出一部電視劇大作,那麽她每年為代理者帶來的收入將是(2.68+1.98億/10)=4000萬左右。

各類演藝活動代理費:

如果代理範冰冰的各類演藝活動(包括電影、電視劇、廣告表演、商業演出),一般可獲得10%-20%的經紀費用。根據福布斯名人榜的數據,範冰冰2015年的年收入為1.28億元,來自於演藝活動的收入占主要部分。按10%-20%的經紀費用比例,經紀代理商有望獲得1280萬至2560萬元。我們甚至可以預測,如果範冰冰此次與唐德影視簽訂的經紀費用比例再高一些,則唐德影視獲得的收入還會更多。

電影投資:

目前對於大熱明星的影片,各路投資者都是打破頭想往里投,但機會通常有限。如果能夠深度綁定範冰冰,影視公司將會優先獲得其主演的影視劇的投資機會。

從市場來看,投資範冰冰主演的電影幾乎就是一筆高收益、低風險的生意。從2011年到2015年,範冰冰出任主演的國產電影一共有7部,5部盈利,1部持平,1部虧損,而現在中國電影業虧損率是70%。

這7部電影里面,平均投資額是0.87億,除去發行和院線抽成,7部電影平均盈利160萬元,其中盈利的電影平均每部收益達3204萬元。保守估計的話,範冰冰每年主演一部大片,深度綁定者的投資份額若在20%-50%之間,那麽電影這一項每年帶來的收入最少為32萬(20%x160),最高為1602萬(3204x50%)。

參演真人秀節目50%的經紀費:

明星真人秀節目市場廣闊。2015年,範冰冰參加了《挑戰者聯盟》,其報酬未公開,但此前有其他真人秀節目邀請她,她開出的價格高達6000萬。按照唐德影視和範冰冰的合作,如果由唐德影視代理範冰冰的真人秀節目,可獲得50%的經紀費。假設範冰冰每年參加1-2次真人秀節目,並且把代理權交給唐德,那麽憑借此項,唐德影視有望獲得2000萬至5000萬的收入(此數字為扣除掉與前面演藝活動代理費有重複的部分)。

2015年,範冰冰參演浙江衛視《挑戰者聯盟》時,浙江臺正是通過唐德公司找到範冰冰的。唐德影視從中不但分享到範冰冰參演該欄目的收益,還直接參與欄目投資,投資額達3000多萬元,凈收益1500萬元。從投資角度審視,這是一筆非常成功的生意,這也讓唐德影視更加重視範冰冰明星IP的價值。

其他明星參與真人秀的價碼,也能為範冰冰估值做個參考。

905368843260094426

衍生品代理和投資:

圍繞某個明星開發衍生品是娛樂業的一大趨勢,此舉在於放大明星IP的商業價值。這其中可能包括範冰冰出演電視電影而衍生的DVD、服裝、攝影作品、文具用品、遊戲代言等。如果今後唐德公司在這方面能與範冰冰展開合作,每年收入預計在500萬至2000萬元。

綜上,收購方和範冰冰在各領域的合作可能獲得的收入如下:

電視劇獨家代理:4000萬-2.33億;

各類演藝活動代理費:1280萬-2560萬元

電影投資:32萬-1602萬元

參演真人秀節目50%的經紀費:2000萬-5000萬

衍生品代理和投資:500萬-2000萬

把上面的各項相加:

按照低檔估算,收購方每年可從與範冰冰的合作中獲得0.7812億元;

如果合作深度加大,那麽按高檔來估計,每年可獲得收入3.4462億元;

若取高低兩者中值,按照中檔來估計,範爺每年可創造2.1137億元的價值。

以上是一個粗略估算,雖不完全準確,但可以了解到一個大致範圍。總的來看,範爺給合作方每年創造的價值1到2億是可確定的,10倍PE就是10多億,與愛美神的估值差不多。而目前股市中影視類的PE大多為三十倍。

(五)

從市場法和收益法的角度看,愛美神的收購價有它自己的邏輯。為什麽一些人覺得其價格超過了預想,有很大部分原因是社會現實和趨勢背景變化太快,尚沒及時給人展現其影響。

概括起來,下面這些重大變化對明星IP估值造成了迅速而直接的影響:

第一,下遊環節正在發生劇變。

下遊的播放渠道,由原來單一的電視臺、電影院,增加了有大資本介入的視頻網站,一些更具進攻性的現象出現。

據媒體報道,2014年初,唐德影視當時將《武媚娘傳奇》一劇賣給湖南衛視的首播權每集為250萬元,按照當時精品劇每集100萬元至300萬元的價格,已經接近上限。

然而在隨後的兩年時間,受到網絡視頻付費市場高速增長的帶動,國內影視劇的網絡播放權售價一路上揚。

今年3月初,新片《如懿傳》賣給兩家衛視的首播權價格為每集300萬元,此前騰訊拿下的網絡獨播權每集竟高達900萬元,使該劇在國內首輪售賣單集超過1500萬元。

更高的售價,使得演員片酬上升。此前媒體報道,周迅接拍《如懿傳》的片酬高達9500萬元,刷新去年孫儷接拍《羋月傳》時的6000萬元片酬,而據稱目前一些更年輕的一線明星報價已經過億。

這一現象表明,明星IP的作品,變現渠道除了電視臺、電影院,又多了財力雄厚的網絡視頻,其代理權的價值被放大。同時,片酬的提升使得經紀費用也大為增加。

第二,IP的商業玩法出現新變化。

大資本的介入很具有顛覆性,泛娛樂領域成為重要風口之後,新的商業模式和資源變現方式層出不窮。比如Papi醬接受投資後,創造出拍賣貼片廣告的新玩法。

有相關人士評論,很多大牌的明星IP在影視產業中已不是簡單地扮演演員這樣一個單一的角色,他們可以憑其號召力和影響力幫助影視公司打通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搭建起更有能力的團隊,“他們實際上已經成為創意產業中一個有力的孵化平臺”。

以《武媚娘傳奇》為例,其導演高翊浚,就是通過這部電視劇,與唐德影視結緣,如今,高翊浚也和唐德公司簽了約。綁定了範冰冰,影視公司可以更為輕松地撬動產業鏈上稀缺的主創資源。

第三,流量入口的價值正在放大。

互聯網的影響深入到各個領域,流量決定一切成為基礎法則。明星IP在互聯網和大資本的加持下,在流量入口和商業變現上有更多想像空間。其衍生品的價值也無可限量。

範冰冰擁有超過4855萬的微博粉絲,她的一舉一動,在娛樂界和時尚領域有著相當大的號召力。

商業價值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看明星對大眾商業行為的影響。

4月30日在淘寶上搜索關鍵詞“範冰冰同款”,能找到15萬件以上的相關商品。相比較而言,2015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排名前10位的女明星,其淘寶同款的搜索量如下:

845563918039396083

可以看到,“範冰冰同款”的數量遙遙領先,是第二名“唐嫣同款”的2倍,其把影響轉換為交易的能力甚為出眾。

就目前來看,2014、2015年,一輪並購熱的結果是影視公司資本化都完成了,接下來的發展無非是要搶大明星、大導演、大IP。

在這場爭奪中,戰略卡位比戰術估值更重要。唐德影視鎖定了頭號稀缺IP,支付一定的溢價在資本市場看來是合乎邏輯的。據有此資源,唐德影視的發展才可能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猶如當年愛奇藝作為視頻網站的後來者,高價購買優質版權,不計成本猛砸內容,建立起了內容護城河,再加上百度的流量傾斜,終於逆襲優酷搜狐視頻騰訊視頻,邁入第一陣營。當年看起來令人咂舌的購買IP的投入,完全值當。

今天,唐德影視對愛美神的收購,會否重演愛奇藝的路徑,占據稀缺資源進而逆襲華誼兄弟、光線傳媒?且看市場回答。

469309985665167758

IP 估值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334

師心聲:還剩多少熱情給學生 教學現場》寫評鑑、掰成果 行政工作爆量

2016-05-16  TWM

中小學教師熱情在各種以「評鑑」、「創新教學」等為名、實質爆量的行政工作下, 幾乎消失殆盡,該怎麼尋回教學現場的活力?

周二上午七點不到,新北市國小老師黃明彥(化名)已經站在校門口執行導護,趁著早自習進行班級晨間檢查,再開始上午的課。下課時,學生爭執等狀況讓他應接不暇,往往還來不及喝水,又得站上講台。

午餐時間,他快速解決午餐之後,開始批改堆得有如小山一樣高的作業,同時心裡開始想如何回覆來自教育局處詢問「用哪個版本的教科書」、「全校洗手台數量」等問題的公文,早上問、下午就得回。

下午四點放學,工作卻還沒結束,回家以後,除了準備明天的教材,為著即將到來的校務評鑑,他開始填寫多如牛毛的表格,一路忙到晚上十二點,期間還不時接到家長打來問功課、問學生狀況的電話……。

這是黃明彥的一天,也是所有小學老師一天的縮影。

一天要處理數十封文件

「非必要」工作,分割教學時間老師,是啟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角色,但當老師的精力窮於應付各種行政庶務、處理一天數十封的文件、配合各種上級單位要求的宣導、活動,又能剩下多少教學熱情留給真正重要任務:教育學生。

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行政量過大。彰化縣三民國小校長楊恩慈寫在臉書網誌上的內容,就暴露了老師們的無奈。這篇網誌後來因媒體轉載而引發很多基層教職人員的共鳴,文中表達的重點之一,就是在教育上級單位為了督導、為了追求成果,「所有人都忙著做成果,而不是辦教育—『教育』,成了最大的輸家!」宜蘭縣教育處就曾提出:「老師除了教學、備課,還要協助學校活動、研習,各項評鑑多達七十四項,所要準備的管考公文、報表等有三、四百個表格,平均每二.六天教師便要接受一項考核或訪視,平均每位教師每日須花費一至兩小時不等處理行政工作。」事實上,學校不止因配合教育部的「統合視導」政策(編按:中央政府為檢視各地方教育政策的執行力,所設計的一套評鑑方法),增加各式各樣的行政工作,各種評鑑也讓老師疲於奔命。

「各種評鑑或是政策推動都給我『做表面』的感覺,準備紙本很麻煩,內容又可以編造,根本無法反映實際狀況。」教學年資已有十年的泰山國中老師林怡秀說。拿「觀課」來說,每學期各科必須有一位老師公開授課,被抽到的人得另外花時間預備主題式課程;觀課當天,所有教師都要到,三個小時內包含講解、觀課、討論回饋,但「一來這不是該師平常的教學方式;二來其他老師也多以讚美代替批評,不會有很深入的討論」,所以林怡秀認為,觀課沒有不好,只是如果行禮如儀,但學校平時內部沒有創意教學討論的氛圍,實質效用也不大。

「老師長期處在忙、茫、盲的教學困境裡,一邊要管理班級秩序,一邊備課、教學、參加研習;桌上堆滿未批改的作業、行政調查表,這樣的環境下,怎麼展現自己的教學熱情?」充滿教學熱情的台北市雙蓮國小老師郭俊成,任教十三年來,同時也擔任六年行政職,對於老師的困境,也有著深深無奈。

研習強制參加

小校老師十個派三個,誰授課郭俊成期待,「讓教室回歸單純的教學現場,讓老師回歸單純的教育專職者。」他認為,政府應去除教師不必要的行政負擔,才有更多熱情和時間,去為孩子的未來著想。

再者,教育部開設的各類研習課程,是否符合教學現場,也不無疑問。被教育部列為教學典範學校、南投縣長福國小教導主任廖婉雯指出,目前教育部的研習課程,以議題類為多,如性別、環境、行政等,內容規畫對提升教學「幫助有限」。

採訪前一天,教育部主辦了三場有關體育、遊學和戶外教育的研習,發文要求每所國小派人參加,但長福國小「全部老師也不過十個人,一次派三人,怎麼可能不影響正常教學?」廖婉雯表示。

認真的老師,常常在教學和行政工作之間蠟燭兩頭燒,但是反觀教學現場,尸位素餐的老師也所在多有,更缺乏監督機制改善這種狀況。

教育部評鑑的教學典範學校、新北市昌平國小校長張信務對此很有感。他曾在之前任職的學校,對兩位不適任教師提出不續聘,兩位教師仗著是資深老師,平時不參加研習課,可優先選擇要教什麼年級和課程,就選擇體育和自然等相對輕鬆的科目。然而教自然課卻不做實驗,上課照念課本,也不重視班級秩序,導致學生學習態度差、師生關係不佳,結果就是該班的學業,是同學年最落後的。

爛老師out!

讓教師接受評鑑,汰壞留好台東大學特教系教授、國家教育研究院前副院長曾世杰同樣觀察到,很多老師沒有熱忱,「上進修課時還改作業、打瞌睡」,他希望教師評鑑與待遇有關聯,「讓教學品質與薪水掛鉤,教育部要全力推教師專業成長。」目前,教育部推動的教師評鑑,尚處在自願加入的試辦階段,對於教師評鑑入法,過去曾有調查顯示近七成教師同意進行「教師評鑑」,希望以外力推動教師成長,而非僅期待教師自律、長年保持教學進步的動能。

教師評鑑的推動,其結果若不與薪資、聘任掛鉤,就失去意義。張信務主張「教師分級制」,不同等級有不同薪資,「從初級、中級、高級到教授級,以五年為一個時間點,越高階的老師,課程時數越少。」他認為,現在的教師透過如研習時數、交報告、進修學位就可以升級,容易淪於形式。

放眼英國作法,由或資深教師擔任評鑑者,主要透過教室觀察,輔以會談、評量會議等方式,每兩年一次評鑑。每學期都至少有二次教室觀察,指標則包含教師與學生的活動紀錄、學生反應、教學中的長處和弱點等,評鑑後更針對須強化的部分,進行定期追蹤。其評鑑結果和薪資、聘任、分級正相關,教學表現若良好,未兼行政職者,薪資換算最高可達約一百四十萬元新台幣。

廖婉雯雖認同教師評鑑的理念,但認為執行面還有很多可以討論。林怡秀也擔憂會再次成為「搞紙本的繁文縟節」,畢竟就她的工作來看,教學之外有行政工作,還要花很多時間處理學生的人際問題、家庭狀況,這些就已讓她加班加不完了。

如何卸下教師肩頭沉重的行政負擔、回歸教學專業,是當務之急,而教師評鑑的實質作法,也有待更多執行面上的方法討論,才能成為推動教師進修、成長的有效機制。

撰文 / 賴若函、郭淑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6198

《歡樂頌》“概念股”紅星發展3漲停 A股奇葩概念股知多少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5812.html

《歡樂頌》追完了還意猶未盡在等第二季?在心疼你家樊小妹、對華妃娘娘的演技嘖嘖稱贊?在跟姐妹們討論安迪是和奇點在一起更合適呢、還是和小包總配一臉?在心疼你的老譚怎麽就默默領了便當?或者心里的小人還在掐著曲妖精的脖子怒吼“你放開我的凱凱王”?

花癡沒什麽不可以,入戲太深也不要緊,但捕捉商機的嗅覺不能拋棄(敲黑板.gif)。

壹資本君(cbnyiziben)看到一個段子:對於廣大股民來說,在我極具特色的大A股摸爬滾打這麽久,看完《歡樂頌》如果你沒有抄底紅星發展(600367),這輩子估計也就這樣了。

所以,這里有一個仰天長嘯捶胸頓足的小編(大寫的生無可戀臉.jpg )。

《歡樂頌》同名紅星發展成新妖股

“安迪,31歲,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華爾街投資公司高管,擁有精準幹練的言談舉止,對數字極為敏感,有著超強的記憶力。性格高冷,不善與人接觸。”

在《歡樂頌》的蜜汁旁白下,我們大概知道了就是這麽一個履歷牛哄哄的、能力超乎常人的、開著保時捷911的華爾街海歸女CFO要回國幫老譚收購紅星了。

然後和劇中公司巧合撞臉的紅星發展(600367),居然從5月13日起連拉了3個漲停,今天因為股價連續三日異動而停牌了。

《歡樂頌》里居然藏著大牛股,這簡直刷新了小編對於熱門電視劇打開方式的認知,難道A股從此要多了電視劇概念股?小編去看了看紅星發展近期的公告,發現真正的情況要更複雜一些。

先看公司本身吧。紅星發展2001年在上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鋇鹽、鍶鹽和錳系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控股股東為青島紅星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際控制人為青島國資委。公司2015年年報顯示,2015年紅星發展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1.90億元。

5月13日開始,公司股票漲停,一個原因是此前市場有傳言說,如果上交所IPO不能很快通過,土豪萬達商業可能會選擇在主板借殼上市,而萬達私有化之後的借殼目標之一就是紅星發展。比如彭博的老師就曾經報道,“《彭博:萬達商業地產繼續推進私有化計劃!紅星發展值得重點關註!》”

不過5月16日晚間,公司就對此發布澄清公告了。“紅星發展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目前未與萬達商業進行磋商謀求借殼上市、收購公司控股權的事宜”,公告還表示,截至5月16日收盤,公司動態市盈率達到了434.2倍,2015年度每股收益-0.65元,提醒廣大投資者註意投資風險。

而對於近期網絡上出現的對公司錳系產品進行討論的情形,公司也表示,紅星發展錳系列產品主要有電解二氧化錳和高純硫酸錳,應用於電池行業。目前,紅星發展應用於下遊錳酸鋰和三元正極材料的錳系產品銷售收入占紅星發展總體銷售收入比例不超過3%,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

多麽實誠的一家公司啊。人家坦率地承認了自己去年業績不好,市盈率還高,錳系產品目前在銷售業務和利潤中占比非常小,也沒有傍上土豪萬達商業。畫外音就是:“我們真沒啥好炒的”。

但是這掏心掏肺的表態也抑制不住市場炒作資金體內的洪荒之力:5月17日,股票再次漲停;5月18日,公司只能因價格偏離幅度太大而申請停牌。

沒辦法,這麽看來,熱門電視劇概念股已經橫空出世了,紅星發展被趕鴨子上架擔任了這一方陣的旗手。有網友說,上市公司股價翻倍有了新途徑,熱門電視劇中的無痕植入。

那些年被瞎炒過的奇葩概念股

不得不說,大A股“易炒作”特色如此鮮明,股民沈浮多年已成精。註意,這里的股民不僅包括散戶,也包括遊資和部分機構。對他們來說,總的指導方針就是:啥熱炒啥,指哪打哪。寧可錯殺,不可放過。

這里小編不完全統計,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歡迎各位讀者在下面留言補充噢,一起聊一聊這些奇葩概念股~~

奧巴馬當選 澳柯瑪漲停

這是一個存在多年的現象了,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11月7日,奧巴馬當時成功連任美國總統。而奧巴馬那一字之差的弟弟= =亮瞎了當天市場的眼。

當天的情形是這樣的:早上開盤之後澳柯瑪股價一直跟隨大盤在震蕩下跌,但在午後重新開盤之後,連續幾筆大買單突然湧入,澳柯瑪一掃上午的頹勢,直線拉升,上漲幅度超過4%,成為一匹毫無征兆的“黑馬”。

因為當天澳柯瑪的上漲完全沒有板塊配合,所以市場人士分析認為,這純粹就是遊資的一次炒作。而這種炒作,4年前就曾經上演過一次,而且場面更加宏偉……

2008年,在美總統大選開始前的10月17~22日,澳柯瑪就連續出現三個漲停。就在奧巴馬當選的第二個交易日——11月10日,澳柯瑪再次漲停,此後11月14日、12月8日,澳柯瑪又出現兩次漲停。

囧。最近美國大選鬧得沸沸揚揚,川普(Donald Trump,美國總統競選人之一)又是個不會消停的話題主兒。大選結果揭曉的時候,不知道我大A股又會友情出演一場什麽戲,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027

網購定制別墅 30天交付 多少消費者會買單?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8908.html

還記得一度引發圍觀潮的售價39.8萬,最短6天工期就能擁有的全部混凝土結構的別墅麽?

這些由遠大住宅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簡稱“遠大住工”)一手打造的定制化工業化別墅如今被中國的電商企業搬到了網上。

2016年5月26日,必要商城推出7款由遠大住工開發的工業化住宅產品——Bhouse別墅。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此次必要商城攜手遠大住工推出的別墅產品,顛覆了傳統建房一磚一瓦的砌築方式,采用的是高度工業化的生產方式。

當用戶在必要商城下單後,別墅便開始“生產”,每棟別墅的部件——墻體、樓梯、門窗等統一在工廠生產,隨後,運至用戶需要安家的地方,就像搭積木一樣,把用戶的別墅快速裝配完畢。

而這套別墅從研發、設計、制造到安裝,采用精細流水線的方式,可實現30天精裝交付。用戶只需要提供土地,選好款式,就能坐等收房。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定制化別墅產品在日本被稱為一戶建,美國稱之為house,構件連接部分與傳統方式一樣進行灌漿和澆築,並用高強度的螺栓連接而成,抗震能力超強。

而對於買房前必不可少的實體看房問題,目前給出的解決之道是遠大住工在包括長沙、北京、天津、杭州等6個城市都有樣板房,未來,還會陸續在多個城市進行建設,用戶可以到現場參觀體驗真實的別墅。

對於用戶擔心的房屋質量問題,遠大住工集團董事長張劍表示,“我們在必要商城上線的7款別墅都進行了1:1的實體抗震實驗,分別進行模擬6、7、8度地震烈度實驗。從實驗結果來看,試驗房屋能夠承受8度地震烈度考驗,這也已經表明住宅建築工業化的產品有足夠的安全性,而且我們有成熟的售後服務體系和團隊”。

相比遠大住工此前自己的銷售平臺,性價比是必要商城這次看中的重點。

據必要商城CEO畢勝介紹,此次與遠大合作推出的高端別墅主要是看中了它的高性價比,一棟75平米的普通精裝別墅,售價25萬元;一棟208平米的美式精裝修別墅,售價65.8萬。“這個價格,在很多城市都買不了一套商品房。”

而這背後,不得不承認的是,互聯網定制住宅概念看起來不錯,但是受制於土地政策的限制,客戶必須是具有土地使用權的個人或者機構,很難面向大範圍的消費者進行推廣,而土地政策、地塊和建築條件的制約成為當下最大的阻力所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060

兩面針的隕落:一個民族品牌,多少戰略失誤?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2/156439.shtml

兩面針的隕落:一個民族品牌,多少戰略失誤?
丁潔@北京 丁潔@北京

兩面針的隕落:一個民族品牌,多少戰略失誤?

兩面針的隕落之路,代表著許多中國老品牌曾走過的路。在當下,創業大潮風起雲湧的背景之下,兩面針的案例具有現實意義。 那些被記錄下來曾經走錯的彎路,不僅是兩面針需要努力修正的,也可能是許多企業需要警惕的。

“一口好牙兩面針”,昔日的明星企業兩面針曾經第一個研制推出了中草藥牙膏,被譽為“國產第一牙膏品牌”。面對國際強勢品牌高露潔和佳潔士的激烈競爭,從1986年到2001年連續15年本土產銷量第一,替民族日化企業扛起了一面大旗。

然而,如今的兩面針,卻不得不面對業績的急劇下滑。自2007年起,兩面針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5年的牙膏收入直線下降到1.3億元,歸屬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更是滑落至-1.69億元。據2016年一季報顯示,兩面針的凈利潤為-5321萬元。

wxid_pwwkhv9ntjgz52_1465706307403_47

▲兩面針董事長鐘春彬。

為了應對業績虧損的危機,兩面針近幾年來一直在靠出售持有的中信證券的股票來彌補虧損。如今200多億元的牙膏市場份額,兩面針也只能占據不到1%的少數份額。

那麽,兩面針是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又是怎樣自我救贖的呢?

1明星隕落:腹背受敵下的品牌缺位

1980年代成立的兩面針,發展至今已有36年歷史。

它是廣西省的支柱企業,兩面針前身是柳州市牙膏廠,也是第一家研制推出了中藥牙膏,堪稱開創了我國中藥牙膏先河。2004年銷售超過五億支牙膏,僅次於佳潔士、高露潔。同年,兩面針成功登陸A股市場。2006年達到銷量最高點,銷售額達到了3.12億元。

但在2007年,兩面針年營業收入直線下降至1.78億元,也是從這一年開始,牙膏業績開始走下坡路。2008年和2009年雖然有所提升,但是提升乏力,2012年和2013年更是跌至0.77億元和0.79億元,直到2014年牙膏業務銷售收入才提升至1.06億元。

wxid_pwwkhv9ntjgz52_1465706322556_43_meitu_1

▲曾有被媒體曝光的兩面針多宗高管醜聞。

尷尬的業績也是靠每年出售中信證券的股票來彌補虧損。1999年8月,兩面針以發起人身份參股中信證券,共持有後者9500萬股,投資成本1.52億元。自2000年開始,參股中信證券獲得的投資收益,就成為兩面針利潤構成中最主要部分。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分析稱,以股票換取業績只是在延長壽命,無法挽救企業生命。

為什麽兩面針形成如此快速的隕落?

首先,是競爭導致的。隨著中國經濟駛入快車道,牙膏成為必爭之地。1992年高露潔進入中國,1996年佳潔士進入,他們不惜重金,以密集的廣告、強力的促銷和較低的價格橫掃中國市場。與此同時,國內眾多牙膏廠家也如雨後春筍般迸發,諸如知名品牌黑人、黑妹、冷酸靈等。對兩面針形成最直接沖擊的要數同為中草藥牙膏定位的雲南白藥了。

雖然第一家提出中藥牙膏的概念,兩面針卻沒有對其中草藥牙膏的定位進行深入挖掘。到2014年雲南白藥銷售額達30億元,市場份額超過高露潔。

wxid_pwwkhv9ntjgz52_1465706337224_13_meitu_2

▲主打中藥牙膏概念的雲南白藥產品廣告。

兩面針最大的失誤,可能還在於面對競爭時的品牌戰略缺位。在各大外資牙膏品牌使用掠奪式營銷政策搶占市場的時刻,沒有引起兩面針足夠的重視,它的品牌傳播力度日漸趨微,逐漸成為一個沒有升級的老品牌。

在日漸定位精準的市場上,兩面針也沒有精準定位,進行差異化競爭。在兩面針推出第一支中草藥牙膏後,它並沒有告訴消費者中草藥牙膏核心的利益點是什麽。反觀雲南白藥,其明確的的核心賣點就是預防牙齦出血或止血,讓中草藥牙膏的核心利益點落在產品上。

營銷專家肖業認為,目前兩面針逐漸從商超退出市場,客戶已很難在從市面上尋得到兩面針的蹤跡。更為糟糕的是,兩面針不僅沒有從如何提高渠道鋪貨著眼,反而轉戰旅遊、酒店。更多的時候,兩面針作為酒店的一次性消費用品出現,這為產品做高端路線設置了障礙。

2多元化之殤:主業承壓下地擴張

主業承壓的兩面針,開始了自己的多元化道路。

或許是因為兩面針是國內日化行業首家掛牌上市的企業,兩面針募集到大量資金。在眾多對手的圍攻下,兩面針選擇了資本運營作為其實施多元化戰略的突破口。

自2004年,出資2945.2萬投資揚州旅遊用品有限責任公司開始,先後投資房地產、蔗糖制造、日化、巴士、藥業種植、衛生用品、造紙、進出口貿易等產業。2007年,兩面針通過內部會議提出,“無產品經營不穩,無資本運作不富”的理念。目前,兩面針涉足的領域已包括洗滌用品、旅遊用品、生活紙品、醫藥、精細化工、制漿造紙和房地產等8大產業。

wxid_pwwkhv9ntjgz52_1465706351900_50_meitu_3

▲兩面針涉及的其他領域企業營收情況。

原本多元化經營是為了防止雞蛋全部放在一個籃子里,但兩面針卻在貿然進入眾多關聯度低的產業。除了香皂、化妝品與牙膏同屬日化用品外,其他業務與牙膏沒一點契合度。同時,兩面針在開拓新業務的同時降低了對主營業務牙膏的運營,沒有將工作重心放到如何提高兩面針的產品質量上,忽視了改進兩面針的服務與綜合競爭力,導致企業轉型失敗,在多元化經營上遭遇滑鐵盧,出現了巨額虧損。

兩面針在選擇投資的企業時,並沒有進行足夠的分析判斷。例如,投資的造紙企業成了多年來拖累兩面針業績的累贅。

wxid_pwwkhv9ntjgz52_1465706364680_98_meitu_1

▲兩面針代表性的產品中藥牙膏。

2009年3月11日,兩面針發布公告,擬以2.2億元投資組建柳州兩面針紙品有限公司,虧損累累的柳州造紙廠被註入兩面針。成立於1968年的柳州造紙廠,在收購前的2005年、

2006年、2007年,凈利潤分別為-817.2萬元、-1541.92萬元、-3364.36萬元。對於這宗資產註入,當時就有投資者公開喊話,“兩面針真正成了名副其實的‘廢品收購站’。”收購紙業企業後,財報顯示兩面針的紙漿及紙品業務虧損幾千萬元。

而從近三年銷售業績來看,兩面針加碼的多元化業務並不能給該公司帶來高利潤。2012年,兩面針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8000萬元,其中光是紙品公司虧損額度就達5309萬元,房地產業務只盈利282萬元;2013年,兩面針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虧損1.09億元,其中紙品公司虧損5512萬元,房地產業務虧損297萬元;2014年,兩面針房地產業務雖然盈利131萬元,三氯蔗糖的業務則帶來3613萬元的虧損,紙品公司的虧損更是擴大到7551萬元。

2015年財報顯示,旗下八家子公司有六家虧損。柳州兩面針紙業有限公司的虧損額最大,達到了1.12億元。鹽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虧損額為2258萬。

3再度求變:何時脫困未知

回顧兩面針的市場隕落之路,代表了很多中國老品牌在重複走過的傷心歷程。

兩面針連續十五年市場第一,但是,對品牌戰略的缺位,以及主業不振卻盲目多元化,導致兩面針走上下坡路。加之,兩面針實質上是一個國有企業,在面對消費品這一專業、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時,官方指派的領導缺乏在消費品業的戰鬥經驗。

面對陷入的困境,兩面針近兩三年也在不斷求新求變。

wxid_pwwkhv9ntjgz52_1465706379244_92_meitu_4

▲《極速前進3》開機儀式上與兩面針合作。

2013年上半年,曾任柳工集團副總裁的鐘春彬臨危受命,接替公司原董事長馬朝梅,執掌兩面針。鐘春彬將兩面針的業務核心再度回歸到牙膏業務上來,並將兩面針的總發展方向調整為:以做強做優大日化主業為核心,以扭虧增盈為重點,積極推進紙業、精細化工、醫藥、房地產板塊發展。

同時,將兩面針原有的口腔護理用品產業、洗滌用品產業、旅遊用品產業、生活紙品產業、醫藥產業、精細化工產業、制漿造紙產業和房地產業八大業務板塊,整合為大日化、造紙、精細化工、醫藥和房地產五大板塊。

2013年5月25日,兩面針在柳州舉行發布會,高調宣布其全新升級的新品—兩面針中藥消痛系列牙膏面世。這是國內市場首支消痛概念牙膏,最高售價59.9元/支。

wxid_pwwkhv9ntjgz52_1465706392647_2_meitu_5

▲以消痛為主打賣點的兩面針中藥消痛牙膏。

“對於兩面針來說,我們的品牌力是夠的,但欠缺的是一款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兩面針口腔事業部新任總經理羅懷宇說,他甚至無不樂觀地預計,兩面針此舉,“可能是一場改變牙膏市場的革命。”

自從2010年牙膏市場的新一輪消費升級之後,中藥性、植物性牙膏新品陸續上市,這些新興品牌在市場上占據一定地盤後,兩面針才開始進入高端市場,其推出來的中草藥療效,內容過於泛泛,很難給消費者留下深刻印象。早在2008年,兩面針就曾推出“禦方”高端系列牙膏,但與中藥消痛系列牙膏一樣,目前市場上也難見其蹤影。

業內知名研究專家陳曦指出,品牌的高端化具有兩個特點,首先是自身品牌已經取得了成功;其次是針對目標市場推出,而不是全渠道鋪貨,這兩個特點,實際上也可是中、低端與高端產品的區別。

今年年初,兩面針還與國內首檔明星競速類真人秀《極速前進3》合作,兩面針希望通過此舉來提升在年輕群體中的知名度,而年輕化也是兩面針品牌戰略升級中重要的一環。業內人士指出,冠名綜藝節目短期內能進行大量品牌曝光,但從長遠來看品牌能否立足,還要看產品質量是否過硬。

對於兩面針來說,戰機稍縱即逝,戰果已然大不同。

wxid_pwwkhv9ntjgz52_1465706405464_89

兩面針 轉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50

蘋果,會為中國市場做出多少改變?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7325.html

蘋果語音助手Siri要對第三方應用開放,來自中國的應用們就出來搶戲了。中國元素在本次蘋果開發者大會上頻頻亮相。比如Siri開始支持發送微信消息,AppleWatch能夠識別中文手寫輸入,甚至借助手機助手攔截惡意電話,這就像是專門為中國用戶設定的大會。

在開發者大會現場,蘋果高管現場演示了與Siri在微信上的對話。用戶可以對Siri說:“請告訴南希我要遲到五分鐘。”Siri就會自動給南希發送微信,以第一人稱告訴她“我要遲到五分鐘”。

此外,蘋果還將向支付寶開放Siri,這樣用戶就能通過Siri實現轉賬。當然,如果你對Siri說:“Siri,請讓支付寶給我轉賬100萬。”Siri的反應還需試一下才能知道。

而更新後的iOS10的地圖也將更加強大:地圖中將加入大眾點評的訂座功能,你能直接在蘋果地圖上,看到大眾點評的評論;同時,你還可以告訴Siri,幫你叫一輛滴滴專車。

而為了解決困擾幾億中國iPhone手機用戶已久的騷擾電話難題,蘋果還聯手騰訊推出“垃圾來電攔截”功能。

那麽這一系列的發布都傳遞了一個信號,那就是蘋果正在越來越重視中國市場。中國是蘋果的第二大市場,並且很快有望超越美國成為蘋果全球最大的市場。而這一系列貼近中國用戶的轉變也體現了蘋果戰略思路的變化:願意為滿足具體市場、具體用戶群的服務而與第三方開發者合作。

但是Siri進入中國是否就能俘獲中國用戶的芳心?答案似乎還莫衷一是。

今年2月初,蘋果支付ApplePay打開中國市場,寄托著對這個市場無限美好的憧憬。雖然在開始幾周綁定用戶超過百萬人,不過由於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也已經被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瓜分得所剩無幾了,蘋果支付在這個時間要爭奪市場份額也是非常困難。Gartner消費部門研究總監沈哲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蘋果95%的收入都是由硬件產生的,軟件和服務就算有三位數的增長,對營收的貢獻也是少之又少的,要靠這部分來彌補硬件的頹勢根本不可能。”

此次大會上宣布與眾多應用的合作,可以看出蘋果正在將原來封閉的iOS逐漸開放,將更多的應用滲透進iOS的生態當中,讓各平臺展現出相互滲透、共同發展的趨勢。而開放也是蘋果在硬件銷量放緩的背景下的最後一根救命稻草。在開放的浪潮中,中國市場就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早在去年8月蘋果公布當年三季度財報時,中國市場放緩的跡象就已經顯現出來,當季財報顯示蘋果在華收入同比下滑超過20%。當時庫克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雖然中國經濟高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我們相信4G的擴張以及中產階層的崛起都將推動蘋果在中國的業務繼續保持增長。”可見比起增長速度而言,蘋果更加重視這個市場的用戶群體。說到底,科技公司是以用戶為本產生價值的。

自2013年起,庫克基本每年來華兩次,其中也不乏為挽救蘋果在中國的銷售所作出的努力。2013年7月,蘋果財報顯示中國銷量大幅下滑14%,庫克訪華會見中國移動董事長奚國華,並於次年達成協議,擴大了中國市場份額,救市成功。

不過蘋果在中國市場面臨的威脅也是非常特別的,尤其是中國政府對於外資的態度和不確定的監管環境將對蘋果這樣的公司造成重大影響。就在上個月庫克訪華前不久,蘋果宣布關閉中國市場蘋果商店的iMove和iBook業務,而包括App、音樂、書籍、電影等在內的蘋果服務業務增速非常迅猛,被視為下一個重要的增長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96

說好的兌付呢? 15川煤炭CP001宣告違約 多少買盤“哭暈”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8013.html

信用債違約又添一“奇葩”案例。6月15日,四川省煤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川煤集團”)發布2015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15川煤炭CP001)未按期足額兌付本息的公告,正式宣告違約,而一周前,該公司曾“信誓旦旦”發布了兌付公告,引發了二級市場買盤不斷。

6月15日,川煤集團發布公告稱,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煤價大幅下跌、新發行債券困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資金鏈緊張,公司雖然通過多方渠道籌集資金,但截至2016年6月15日日終,公司依然未能籌集足額償付資金。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15川煤炭CP001發行總額10億元,發行期限1年,利率5.72%。

此次川煤集團違約並非煤炭企業違約的首例,但令市場大跌眼鏡的是,川煤集團在兌付一周前曾發布了兌付公告,引得二級市場買盤不斷。可出人意料的是,直到兌付日的前一天6月14日,該公司卻突然發公告表示“到期兌付存在不確定性”。

隨後,新世紀評級宣布將發債主體川煤集團的信用等級由AA/負面下調至BBB級,並將其列入負面觀察名單,同時將其發行的“10川煤債”、“12川煤炭MTN1”債項信用等級調整至BBB級,將“15川煤炭CP001”債項信用等級調整為A-3級。但在市場看來,評級機構此舉未免“事後諸葛”。

實際上,川煤集團違約也並非全無征兆。去年開始,就有評級機構對其進行了警示。中債資信在2011年12月首次評級時給予川煤集團“A+/穩定”,在2015年6月跟蹤評級時將評級調至“A/負面”,

中債資信在2015年7月將川煤集團列入《中債資信企業信用風險排查名單》中的關註類企業,後於2015年9月,將其調整至預警企業,截至川煤違約前,其連續被列入預警企業名單,多次向市場重點提示風險。

中債資信工商企業一部分析師於璐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判斷企業信用基本面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行業、經營、管理、財務及外部支持等。公開數據可以看出,川煤的經營情況、財務情況早就出現危機。

川煤集團是四川省最大的煤炭企業,為四川省國資委的獨資控股公司,煤炭業務是公司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公司煤炭資源賦存條件惡劣、礦井規模小、人員效率低,整體產能質量相對落後,生產成本較高。銷售方面,2015年省內火電煤炭需求大幅下滑,加之受下遊鋼鐵行業景氣度差的影響,下遊鋼廠對公司洗精煤需求減少,公司煤炭銷售壓力較大,2015年噸煤成本價格已倒掛。在煤炭價格下探的壓力下,公司較高的生產成本以及成本剛性的特征使其經營承壓,在當前煤炭行業的競爭中處於劣勢。

受煤炭行業景氣下行影響,近年公司營業收入不斷下降,同時人員冗余形成較大規模的管理費用,高企的債務負擔所造成的財務費用對利潤形成較大侵蝕,公司經營性業務利潤連續三年虧損,盈利能力處於行業較差水平。現金流方面,近年受鋼廠回款能力弱化以及電廠占款的影響,公司賬面應收賬款規模不斷上升,經營獲現能力較差。

近三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入略低於同期以現金形式支付的利息以及股利,反映了公司現階段資金周轉具有一定壓力,對外部融資的依賴度很高。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達到88.48%,處於行業較高水平,且仍存上升壓力。公司資產流動性較差,短期內債務以及資金周轉存在很大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87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