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由和理非走向「勇武」

1 : GS(14)@2016-03-08 15:46:41

2010年 反高鐵五區苦行


【本報訊】旺角騷亂事發一個月,政府拒調查民憤源頭,各派社運參與者回溯近年街頭抗爭,思索香港緣何從「和理非」路線走向勇武抗爭。80後反高鐵主將陳景輝認為,社運宗派內鬥促成暴力鬥爭抬頭;90後學民思潮周庭深信,非暴力與勇武抗爭可並肩而行爭取自決;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不諱言,歷史早已預告,民怨未能藉非暴力抗爭宣洩,必然更趨暴力;青年新政梁頌恆批評政府無視港中矛盾,抗爭者惟有在街頭解決。記者:王家文 白 琳



反高鐵「快樂」苦行

反高鐵運動是很多年輕人的政治啟蒙。五區苦行、斷食120小時,最後萬人包圍立法會,當年強調的快樂抗爭,跟今天以武制暴大相逕庭。過去6年,社會運動激烈化,反高鐵大聯盟成員陳景輝認為,社運界出現前所未有的宗派鬥爭,公民社會內耗,把分歧化為共同視野,才是社運的出路。反高鐵運動始於2008年底,2010年1月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前夕,80後青年手握種子,以26步一跪的方式在五區苦行;另一邊廂有團體揭破高鐵弊病、功能組別利益輸送等。


陳景輝

陳景輝:暴力抗爭非出路

當年的快樂抗爭凝聚萬人包圍立法會,其後保衞新界東北、反國教等運動,一直恪守和平、理性、非暴力原則,但這種方式逐漸被唾棄;至雨傘運動中後期,勇武派開始抬頭。「勇武抗爭有一個真實感,即係落場去同警察砌,打到頭破血流。相比起非暴力抗爭要組織大量群眾,係有好直接戰鬥嘅感覺」。陳稱鼓吹勇武背後,是加速及壓縮政治對決,但他不認為暴力抗爭是出路,「因為暴力鬥爭引伸好多麻煩問題,例如有人死,而嗰種死係基於仇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308/1952089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7208

握手輔警 和理非變勇武

1 : GS(14)@2016-09-28 04:51:34

【本報訊】佔領初期,前輔警楊逸朗為釋出善意開通添華道,還與警方代表握手,受盡千夫所指。從面對警察只懂高舉雙手捱打,到舉起盾牌主動防禦,他從和理非變成勇武派。年僅22歲的他設下抗爭底線:不傷及人命無辜,更不要變成恐怖的人,「我哋示威唔係要打死一個警察」。楊逸朗指七警案等例子顯示,當政權和警察狠下心腸,和理非示威者無法感召對方。前年11月30日學聯升級,楊赴前線舉盾牌,遭警察「打到變豬頭」。兩年後回望,他指佔領爆發前公眾無討論抗爭手法和升級;傘後他參與光復行動、驅趕廣場大媽,嘗試勇武抗爭。



■楊逸朗開通添華道後與警方代表握手,受盡千夫所指。

「好想攞番我哋嘅香港」


楊堅信以武抗暴並無不可,只要守住原則,例如不傷害無辜、對方受制後不再加以傷害。但他承認很多場面示威者「忍唔住手」,「至少你心態上有原則,有所謂嘅規矩制約自己,我會話係心理上、心態上避免自己成為一個好恐怖嘅人」。楊指旺角騷亂讓港人衝破心理關口實踐勇武抗爭,事後應反思勇武原則和武力程度,2014年烏克蘭革命勇武與和理非手法並存,值得港人參考,「目前最逼切嘅係攘外,取得勝利後再以多黨政治分勝負安內都未遲,除非泛民、本土雙方都打算專政,咁就冇辦法」。他渴望港人重拾兩年前的盼望和熱心,「好想攞番我哋嘅香港」。■記者潘柏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28/197843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3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