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百度收購91 誰鬱悶誰高興 風險投資李

http://xueqiu.com/1939858867/24448508
1,91創始人熊某,07年開發91助手,2個月後10萬元連人帶軟件賣給網龍,09年左右離職,今天百度19億美元收購91助手。6年114000倍,應該排名宇宙鬱悶帝第一人。
2,創業教父李開復大大,當年偷偷塞給熊某一筆錢,挖出來搞了一個山寨版本91助手外號同步推,為了怕網龍抄襲,還頗費心機。早知道如此還不如當年連人帶團隊和產品一起挖,這次可是折了夫人又陪兵,當屬鬱悶第二人。
3,馬云搞菜鳥風風火火,佈局實體兩不誤;企鵝威信漸入佳境,第一階段領先已經無疑問了。唯有百度看到船開了還沒有船票急得亂了步伐,本次天價收購91助手看得出是真急了。網龍當年自己說如果91助手分拆上市估值8億元,19億美元。嘿嘿,只能說百度是鬱悶第三人。
4,最高興的還屬於紅衣教主周鴻禕,360助手是啥?就是當年搞了91助手源代碼的山寨版,這說明這個產品輕輕鬆鬆值幾個億美金了。股價還得漲不是?還有91是啥,是盜版軟件大本營啊大本營。百度這種正人君子肯定買了還要慢慢去盜版化,哎,相當於百度自己花錢幫360消滅了一個對手。
(以上信息都是取材於公開網絡資料~不代表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03

中國經濟最大風險圖解彙總(一):信貸泡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357

如今,似乎全世界的投資者和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要進行改革、冷卻房地產市場,代價就是經濟增長的放緩,而隨著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金融債務龐大,許多經濟學家甚至擔心中國經濟會遭遇硬著陸,一旦經濟增長降到5%以下,就會引發失業率飆升和社會不安定。

步入2013年,硬著陸的說法似乎已經漸漸淡去,但中國的信貸問題是否會演變成超級大泡沫、房地產市場的熱度以什麼方式收場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等問題日益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來自摩根士丹利、渣打銀行、瑞信、美銀美林等華爾街大牌投行的經濟學家已經針對中國的經濟風險提出了許多警告和分析。

以下內容來自全球各大投行,用圖表和分析的方式表達了其對中國經濟風險的擔憂:

1)私人部門槓桿水平存在讓中國陷入信貸危機的風險。

瑞信表示:

「中國目前私人部門槓桿水平比趨勢水平高出17%,而據國際清算銀行分析稱,如果這一數字達到10%,就會有信貸危機風險。」

2)中國國有企業的資產負債表比美國垃圾級公司還要糟糕

摩根士丹利表示:

「最近幾年中,在企業槓桿水平增加方面,中國並不是特例,這個現象在亞洲其他地區、美國以及一些新興市場國家都很普遍。但是這一槓桿水平擴張的速度之快和規模之大使得中國的問題尤為突出。公司方面的數據表明,槓桿水平激增主要是因為國有企業的槓桿增加,過去5年中,這些國有企業平均槓桿翻了3倍,資產負債表槓桿水平要比美國非投資級別的公司還要高。

「而私人部門的債務也非常高。以房地產企業為例,這些企業過去的銷售量一直居高,信用等級也比較穩定,穩定性要高於深陷產能過剩問題的資本貨物部門。」

3)中國的槓桿公司數量居全亞洲之首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

「中國的企業是槓桿程度最高的,面臨最大的償付能力方面的挑戰。」

4)中國信貸增速也居亞太地區首位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表示:

「槓桿水平的上升使得中國的問題凸現出來。」

5)信貸增長連續五個季度超過了經濟增長水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法興銀行經濟學家姚煒表示:

「今年第一季度,中國的總信貸增長(包括銀行貸款、影子銀行信貸以及公司債)同比激增20%,是GDP增速的兩倍還多。從2012年初開始,這個差距就在不斷擴大。」

6)法興銀行經濟學家預計中國償債比率佔GDP比例高達驚人的29.9%

法興銀行經濟學家姚煒表示:

「從宏觀層面來講,我們估計中國的償債成本已經遠遠超過了其經濟增長水平。這樣一來,債務的雪球越滾越大,而不能投入到實際的生產活動中去。這也正是中國『消失了』的那麼多錢的去處。

「債務負擔飛速增長對於經濟而言,意味著要麼就是不斷惡化的經濟增長效率,要麼就是居高不下或者飛速增長的償債成本,在許多情況中,二者皆有。現在的情況清楚地證明中國正在經歷這上述兩種困境。

「我們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原因主要可以總結為兩點:1)產能過剩導致的投資低下;2)日益被邊緣化的私人部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37

中國經濟最大風險圖解彙總(二):硬著陸風險幾何?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374

如今,似乎全世界的投資者和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要進行改革、冷卻房地產市場,代價就是經濟增長的放緩,而隨著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金融債務龐大,許多經濟學家甚至擔心中國經濟會遭遇硬著陸,一旦經濟增長降到5%以下,就會引發失業率飆升和社會不安定。

以下內容來自全球各大投行,用圖表和分析的方式表達了其對中國經濟風險的擔憂:

請參看本系列其它篇章:中國經濟最大風險圖解彙總(一):信貸泡沫

中國經濟最大風險圖解彙總(三):房地產泡沫

7)股票價格下沉,違約風險激增

摩根士丹利表示:

「目前,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極為悲觀。要想證明這一點,不妨看看中國主權債務CDS保護的投標價最近的交易中,中國5年期國債這個指標已經達到150個基點,開始接近2011年金融危機/硬著陸/房地產市場崩潰擔憂正勁時的峰值。」

8)短期利率波動性急劇升高

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提供了下面這張圖表,顯示出中國回購利率和銀行間拆借利率(Shibor)最近令人吃驚的攀升。

9)即使是評級最高的公司,發債成本也激增

摩根士丹利表示:

「在去槓桿化、利率上漲的環境中,受衝擊最大的就是增長迅速、槓桿化程度高的部門。過去3周內,AAA評級公司的1年期債券收益率急升140個基點。償還舊債的再融資壓力以及不斷增加的利率成本,將對這些高增長公司帶來巨大衝擊。」

10)監管部門一直在出台措施收緊政策,這意味著利率激增帶來的衝擊不會得到太大程度的緩解

摩根士丹利總結了2012年至今中國監管部門推出的各項收緊措施:

11)與此同時,人民幣持續走強,出口競爭力逐漸減弱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表示:

「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和規模,將對中國出口商造成進一步挑戰。最近,人民幣的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雙雙觸及新高。名義有效匯率(NEER)比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1.2%,比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8.9%。而中國的CPI水平也略高於其主要的貿易夥伴,這使得人民幣的實際有效匯率(REER)比過去5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3.5%,比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高出23.4%。」

12)就業增長陷入停滯

渣打銀行還指出,中國的就業增長也開始陷入停滯階段。

(more to com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38

中國經濟最大風險圖解彙總(三):房地產泡沫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464

如今,似乎全世界的投資者和經濟學家都認為,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時代已經成為過去。

要進行改革、冷卻房地產市場,代價就是經濟增長的放緩,而隨著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金融債務龐大,許多經濟學家甚至擔心中國經濟會遭遇硬著陸,一旦經濟增長降到5%以下,就會引發失業率飆升和社會不安定。

步入2013年,硬著陸的說法似乎已經漸漸淡去,但中國的信貸問題是否會演變成超級大泡沫、房地產市場的熱度以什麼方式收場以及中國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等問題日益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來自摩根士丹利、渣打銀行、瑞信、美銀美林等華爾街大牌投行的經濟學家已經針對中國的經濟風險提出了許多警告和分析。

以下內容來自全球各大投行,用圖表和分析的方式表達了其對中國經濟風險的擔憂:

請參見本系列前兩個篇章:

中國經濟最大風險圖解彙總(一):信貸泡沫

中國經濟最大風險圖解彙總(二):硬著陸風險幾何?

13)中國房價虛高

據IMF統計的全球各城市房價/工資比率,中國一線城市的這一比率要比發達國家還高。圖中紅色代表中國大陸幾個城市的房價/工資比率:

14)而且房價一直都在上漲

下圖為搜房網統計的中國百城平均房價走勢圖:

15)中國家庭負債與房地產泡沫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王志浩提供的下圖顯示,中國的家庭負債基本上全部都來自於房屋貸款,抵押貸款佔家庭負債比例要遠高於其它國家:

16)人口情況變動趨勢也將成為經濟增長的阻力

摩根士丹利的圖表顯示,中國工作年齡人口占比正在縮減,而老年人口占比開始膨脹,這正是計劃生育的一個結果。

17)更糟糕的是,食品價格還在飆漲

野村證券分析師表示:

「通脹水平的上漲限制了政策寬鬆的空間,這也更印證了我們的觀點:信貸和貨幣增長幅度將在未來數月內持續下降。

「我們預計中國第三季度CPI增長還將保持在2.7%左右,並在第四季度攀升至3%以上的水平。這將限制中國央行下調基準儲蓄利率的能力,目前這個利率為3%。

「此外,豬肉價格的激增也對中國通脹製造了進一步的上行風險。」

18)瑞信總結了中國經濟增長動力的情況

簡單來看,中國經濟所有的增長動力都在衰減,比如,勞動力增長率正在縮小;加入世貿組織的益處越來越小;房地產市場的膨脹;實際資本成本的上漲;債務槓桿的高水平;人民幣升值以及政策方面的不利因素。

(The En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39

內銀的系統性風險 艾薩 Isaac Sofaer


2013-07-18  NM  
 

 

談及內銀,聰明的分析員和經濟師同樣認為,中、小型銀行的風險較四大國有銀行高;不過,依我之見,這是錯的,實情是所有內銀都十分脆弱!它們埋下了中國有史以來最巨大的銀行危機,一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表外業務「有毒」

一方面,內銀少報了許多問題貸款,資金成本上升,毛利持續受壓;另一方面,銷售高息的理財產品,其「有毒」程度與○八年觸發美國次按危機的債務抵押債券(CDO)不遑多讓。銀行透過表外(Off balance sheet)業務,隱藏貸款,誇大資本充足率。簡言之,內銀「烏煙瘴氣」!

今時今日,銀行並非借錢給信用良好的企業,貸款透過理財或信託產品由表內流到表外,去到融資有困難的人手上。銀行從中收取比官方規定的更高利率,以為自己是贏家,但可能純屬一廂情願,事關這些產品內容不詳,欠缺透明度,抵押品又不清不楚,假如出問題,金融業前景暗淡。

另一邊廂,投資者對銀行銷售的高息產品趨之若鶩,縱使這些產品涉及借錢給「手緊」的房地產公司,又或給地方基建項目做融資,例如在遙遠的邊境興建道路。在某些例子,這些貸款完全沒有條款保障債權人,既無抵押品,就算有,通常只是個人擔保,估值又存疑。或者,投資者並不關心條款,他們認定共產黨會「包底」,充當銀行和投資者的「提款機」。不過,「提款機」總有感到厭煩的一天,最終捨棄他們。

政府未必「埋單」

歡迎來到膨脹中的中國影子銀行體系!終有一天,這個泡沫會爆破,即使是造物者亦不屑收拾這個爛攤子!銀行將被狠狠地教訓一場,被迫以社會維穩之名,向投資者補償損失,股東資本因而遭到蠶食。所以,賣掉內銀股吧!同時,減少房地產股的持倉比例,只持有最好的。資源股同樣「大鑊」,事關他們受到產量下跌及商品價格下降的雙重打擊。更甚者,許多公司負債過高,又或資不抵債,最終會被迫還債,對資產價格構成下跌壓力。

我很抱歉的說,恒指成分股內有十五至二十間公司,以及約十多間其他上市公司,已無能力償還債務。年報顯示,它們的債務不斷高速擴張,財政狀況持續惡化。出奇地,銀行卻不斷借錢給他們,即使眼見債務逐漸逾期;與此同時,他們在債券市場以高息借短錢「應急」,又或發明想像豐富的理財工具「吸水」。事實上,只有貪婪的投資者才會上當,他們餓得像多日無進食的流浪狗!

我的感覺是,有些投資者似乎喜歡「倒錢落海」,又或者對於自己身處的境地,懵然不知,直到警鐘響起,為時已晚,他們才向政府申訴。雷曼債券的投資者能取回本金,並不代表香港或內地政府永遠會為出事的金融產品寫「包單」。因此,我的忠告是,堅守業務實在、透明、穩定的公司,每年賺取百分之八的回報,總好過一夜間失去一半的本金!

祝君好運!

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

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394

David自由之路:低風險投資帶來高收益 陶然

http://xueqiu.com/8043349831/24559717
可轉債到底是什麼?下有保底,上不封頂的安全暴利工具?雪球上關注可轉債和低風險投資的球友可能都認識@DAVID自由之路 。David在雪球介紹過諸多包括可轉債在內的低風險投資方法。而他本人的投資收益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這種投資方式。

關於低風險投資和在雪球的感受,我們和David徐大為先生做了一點交流。
查看原圖(感謝David提供的本人靚照)

雪球:您一直關注低風險投資,也在雪球普及了很多低風險投資的方法。最初接觸到低風險投資品種是個怎麼樣的機緣?
David自由之路: 最早接觸低風險投資品種是在和訊網,那個時候專業投資的網站剛起步,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發現了和訊網,在和訊網的基金論壇和債券論壇,我知道了封閉式基金和可轉換債券這兩個低風險品種,通過論壇看到很多投資高手非常好的投資理念,以及部分熱心人無私的數據分析。
那個時候,我突然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我發現以前自己買股票太傻了,原來通過買封閉式基金間接買入股票能夠打5折,2005年到2006年,封閉式基金的折價率很長時間內接近50%。

雪球:在這之後就開始專注投資低風險產品?
David自由之路:2005年,大盤指數逼近1000點,我計算封閉式基金折價50%,相當於500點的價格買指數,長期持有無論如何也不會虧損,正是基於這樣的心態我將所有的錢都買入封閉式基金,並且每月發工資後,馬上買入封閉式基金,就這樣迎來了2006-2007年的大牛市,獲取了大約5倍的利潤。
由於從未經歷過這麼大的牛市,我在3000點以上賣出了封閉式基金,並錯失了後面100%的利潤,短期內盈利太多,心裡的壓力也會很大。
既然3000點以上清倉,2008年避免損失也是理所當然,通過倉位控制,2008年我的實盤損失很少,但這又不可避免的造成2009年跑輸大盤,誰想到中國股市會這般的大起大落呢?
2010年以後,股市進入3年熊市,我的收益率也不大理想,2012年接觸了量化投資的理念,讓我的投資理念有了第二次的昇華,在低風險投資方面,我有了自己的投資模型和完整的體系,並在2013年得到不斷的完善。

雪球:那麼你投資低風險產品的收益如何?
David自由之路:我對投資的迷戀,最早源於《窮爸爸富爸爸》中財務自由的理念,通過大約9年的投資之路,可以說我們家已基本實現了財務自由的目標。

下面是截至2013年7月19日的投資收益率
2005年收益 18.49%
2006年收益 175.49%
2007年收益 63.14%
2008年收益 -4.26%
2009年收益 78.24%
2010年收益 7.52%
2011年收益 -14.74%
2012年收益 25.79%
2013年收益 7.63%
總收益率 1028%
9年平均年化收益率 30.89%

去年7月至今,投資收益率是22%,今年的投資收益率是7.63%,去年主要盈利靠銀華金利和工行轉債,今年主要盈利靠中行轉債,目前主要持有中行轉債,並加了正回購槓桿,大約140%的倉位。

雪球:為什麼會特別偏向低風險產品的投資,有沒有嘗試過其他的投資方式?
David自由之路:低風險是一種的穩健的增長,像巴菲特這樣的價值投資者,每年增長率也不高,但是穩定下來就很高。比如我每年做30%,八九年就是十倍,十幾年就是二十倍。如果投資高風險產品,像08年那種情況,可能花個六七年我都回不來。我一直認為低風險投資是低風險高收益。

雪球:未來如果有特別看好的公司,還會堅持這種操作方式嗎,不考慮直接買入正股嗎?
David自由之路:我現在還沒有能力判斷一個企業的成長性,這個還不屬於我的能力圈範圍。(對我來說)有賭的成分,對未來十年做出判斷還是很難的。

雪球:您概括自己的投資就是找到「不同金融衍生品之間的價值扭曲」,在中國市場,這種價值扭曲普遍存在嗎,投資機會多嗎?
David自由之路:多,非常多。就舉個最近的例子吧,比如說有人去買滬深300ETF,指數投資。但如果他眼界放寬一點,會發現買滬深300股指期貨,股指期貨8月合約和滬深300指數貼水貼了30多個點。滬深300現在是2200多點,貼水30多個點的話,大概就是折價1.5%。那就是說如果我想持有滬深300,那就應該買8月合約。
還有,滬深300你100萬投進去就動不了了。8月合約只需要保證金。剩下的錢,最差我再買個逆回購,可能還能再賺一點錢。

雪球:一般您都是通過關注哪些信息來發現這樣的投資機會?
David自由之路: 會關注幾種標的,主標的和衍生標的。譬如股票是主標的,股指期貨是衍生標的。我就是找到這種主標的和衍生標的價值的差。總之去買折價的東西,是不會虧的。

雪球:會通過跟別人的分享來發現這種價值差嗎?
David自由之路:這類品種很多嘛,譬如基金幾百支,可轉債幾十個,跟大家分享可以視野更寬一點。

雪球:嘗試過哪些平台做投資交流?
David自由之路:早期我一直混和訊網論壇,但由於後期和訊網論壇充斥大量的廣告貼和灌水貼, 2010年以後我就離開了和訊論壇,一次很偶然的機會知道了雪球,然後就註冊了賬戶。目前主要在雪球、鼎級網、集思錄三個網站做投資交流,相比而言,雪球的影響力和內容更加豐富一些。

雪球:在雪球看到過印象深刻的文章是什麼?
David自由之路@東博老股民@處鏡如初 等人對銀行股的分析深度,讓我很佩服!

雪球:雪球上的內容,還是以公司基本面分析為主。這些內容對你發現低風險投資機會有什麼具體的幫助嗎?
David自由之路:雪球上面一些對估值方面的分析,還是很好的。套利的時候也會考慮估值,像目前的點位做這種正向套利我就很放心。但有些時候譬如估值很高,我可能就不會做正向套利,會換成別的方式。估值是低風險投資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安全邊際、倉位管理和價值扭曲,這些是低風險投資不可或缺的方面。
比如說,我買中行轉債,肯定會關心中國銀行正股。雪球上@初鏡如初 說中國銀行20%多是境外資產,看到後我去查還真是,然後還持有66%的中銀香港的股份,在國外銀行是十倍PE,我們這一合併就變成五倍PE了。這樣就更增加我的信心了,這種信息還是很重要的。

雪球:南方基金維權的事情,有什麼特別想說的嗎?
David自由之路:南方基金維權,以前也專門寫文章講過(具體文章地址:http://xueqiu.com/5819606767/23614846),這個要特別感謝雪球,網絡降低了普通人的維權成本。

「我以前在雪球網上寫過幾篇文章,在雪球網也積攢了些粉絲,而且茅台酒塑化劑事件,就是從雪球網發酵出來的,我當時的想法,如果在雪球網能把這個事情炒作起來,也許能吸引到財經記者,這個事情還是有相當的新聞價值……」
                                                    ——David自由之路 《南方300ETF維權始末及感受》

雪球:在你的投資生涯中,有哪些重要的個案?
David自由之路:比較成功的是2005-2007年的封閉式基金,2008-2009年的長安B,2012年的銀華金利,是我比較成功的個案,希望下一個是中行轉債;也有一些失誤,2007年過早賣出封閉式基金,錯失後面100%的利潤,2011年盲目較大倉位買入中國平安,造成了最大的年收益率回撤。

雪球:目前有新的標的嗎?
David自由之路:可轉債、封閉式基金、折價套利,所有低風險品種,哪個性價比高買哪個,積小勝為大勝。

雪球:您認為在中國做低風險投資的人群有多大?
David自由之路: 還是小群體,但我覺得也在不斷壯大。有的人風險偏好低可能只做信託,有的人風險偏好高只做股票。這中間的衍生品,做的人不多,有時候這上面確實有機會。

「低風險投資不是無風險投資,是指以很較低的風險,獲取合理的利潤率,下面談談低風險投資的幾個階段。1、小學生階段(貨幣基金和債券);2、中學生階段(打新股+逆回購);3、高中生階段(可轉債,有現金選擇權的股票);4、大學生階段(正回購、股指期貨+股票基金);5、 博士生階段(量化投資+預測)……」
                                                             ——David自由之路 《低風險投資的幾個階段》

雪球
:這種低風險投資,你覺得相對來說學習成本高嗎?
David自由之路:有一定的學習成本。首先需要一定的知識積累,另一方面收集信息沒有那麼簡單,還是很耗神的。有些機會不是一直存在的,我都是自己寫軟件,從不同的價格中去比較,及時去發現差價。

雪球:這是不是和你的專業背景有關係?
David自由之路:有一定關係,我是做IT的,本身也是數據分析這方面的。跟這些還是蠻像的,也算是用上了這部分的知識,把數據分析用到了投資上,來分析股市上的這種價值扭曲。

雪球:您個人比較關注哪方面的信息?愛看什麼書?
David自由之路:關注金融衍生品,包括封閉式基金、可轉債、股指期貨等,並尋找價值扭曲和錯配,基本每天關注上交所和深交所發佈的信息。
最早看過《窮爸爸富爸爸》系列,也看過一些經濟類的書,例如《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

雪球:可不可以總結一下你的投資風格
David自由之路:立於不敗之地求勝,通過尋找不同金融衍生品之間的價值扭曲,來獲取相對收益率,並通過安全邊際分析和倉位控制,在市場價格低估時重倉甚至加槓桿,市場價格高估時輕倉套利,追求穩定的年化30%的收益率。

雪球:你曾經談過希望通過財務自由實現對生活和工作的主動選擇權。你現在實現這個目標了嗎?有沒有新的人生規劃?
David自由之路:經過9年的投資之路,初步實現了財務自由,也讓我相信通過低風險投資,能夠穩健獲取合理的收益率。
未來計劃轉到金融領域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寫一本低風險投資方面的書,期望能成立一個低風險投資的私募基金,不過這還只是一個想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897

高盛CEO談風險:最壞的絕對會發生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181

Blankfein此番言論,是7月25日在澳大利亞公司董事早餐會上發表講話時說的。

Blankfein說:

大多數風險控制實際上就是先進的應急計劃,以及訓練自己意識到以下這點:只要時間夠長,可能性非常小的事件不光有可能發生,而且絕對會發生。無限期的定義是,只要你等待足夠長的時間,一切都會發生。

Blankfein認為,金融風險的主要問題是,普通人指望著他們最害怕的事——如房地產價格的崩潰——不會發生。

Blankfein說:

一旦你認為某事不可能發生,其他人也會這麼想,人們會調整他們的行為,這樣這些事兒可能性就增加了。

Blankfein還說:

每個人都認為這麼多人在房地產上違約是不大可能的,但這就給房地產違約創造了更大的可能性,因為很多資本流入了這個領域。

Blankfein稱銀行沒有用最好的方式來處理其與廣大社會階層之間的關係:

我們在應對房地產價格崩潰的風險時候做的更好,好於我們管理銀行與更廣大社會之間關係的工作——這項工作並沒有得到完美執行,這麼說可能還算保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668

William Bernstein的忠告:別讓表面風險變成了深層風險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287

上週早些時候,道瓊斯指數達到15567.74,再一次刷新紀錄。今年以來,道瓊斯指數收盤點位創新高的次數已經高達28次。

將一路高歌的股票和債券、黃金等其他資產相比到底哪個風險更大?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如何定義「風險」。Efficient Frontier Advisors的投資經理,同時也是一系列投資和金融歷史書籍的作者William Bernstein指出風險能夠被分為兩個最簡單的形式——表面風險和深層風險——瞭解其中的差別可以幫助投資者鑑別到底他們該害怕什麼。

Mr. Bernstein所謂的「表面風險」指的是資產市場價格的暫時下跌;幾十年之前,投資分析大師格雷厄姆也曾提到過這類暫時的下跌,稱之為「市價虧損」。

表面風險就像天氣一樣無法避免。除了現金之外,我們大概找不出另外一項不會出現價格暴跌的投資標的。

所謂的表面風險,並不是指虧損不會擴大或不會持續很久,而是指風險並不是永久性的。

與之對應的是「深度風險」,則是指本金發生了無法挽回的實際損失

在其將要出版的新書《深度風險:投資組合設計的歷史之鑑》中,Bernstein統計了幾十年來的金融數據和全球金融發展史,試圖找到深度風險究竟如何產生,最終他總結出了四個原因:通脹、通縮、政府徵收、災難

「這些力量會導致資產損失大部分價值,並且永遠不會再恢復。」

想像一下,假如你擁有一套房子且每年有固定的保險支出計劃:如果你住在像堪薩斯這樣幹燥的地區,那麼你的大部分保險支出可能會是颶風險和火災險;如果住在南加州,那麼你可能會優先投保地震險和火災險;如果住在沿海地區,則水災險肯定最先考慮。

很明顯,選擇如何規避基於我們對於風險發生的概率和嚴重程度的判斷。

災難——比如戰爭和無政府狀態——可能會帶來極其糟糕的結局,但遺憾的是我們幾乎對此無能為力。

「如果真的到了世界末日,你真正需要的既不是黃金,也不是美元,而是一艘宇宙飛船。」

Bernstein如此描述災難。

與災難相比,政府徵收——比如大幅提高稅率,或者是像塞浦路斯發生的那樣政府強迫儲戶承擔損失——顯然要常見的多。對於這種風險,Bernstein認為最好的規避方法是將自己的部分資產轉移到國外,因為政府極少越界徵收國民在國外的資產。

通縮,在現代社會變得非常罕見。得益於各國央行的瘋狂印鈔,除了日本以外,全球的其他國家都極少受到通縮的威脅。

應對通縮的最好方法無疑是購買長期政府債券。此外,配置一部分資產在國外股市也是個聰明的選擇,因為所有國家都轉入通縮的概率實在太小了。

如果說債券能規避通縮風險,那麼也可能把我們帶入另外一個深度風險,那就是通脹——這可能是所有的深度風險中最常發生的一個。根據Bernstein的說法,通脹能夠在四十年的時間裡吞噬一個債券組合80%的購買力!投資者在通脹最嚴重時期發生的損失,可能窮其一生都無法再挽回。歷史上,1940-1979年間的法國、意大利和日本都曾處於這樣的時期。

對於通脹的應對方法,Bernstein認為最好是將投資組合分散在全球股市,並且提高黃金和自然資源類上市公司的配置比例。除此以外,有通脹保護條款的證券、價值與生活成本掛鉤的債券也都是能夠選擇的標的。

但是,持有股票雖然能夠規避深度風險,卻可能導致表面風險在短期內迅速提高。

因此,有些人就不可避免的將自己推入深度風險的深淵——因為他們實在無法忍受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心理折磨,除非他們有足夠的現金和勇氣。

Bernstein如此表示。

回首過去,我們應該正視2008-2009金融危機期間當股票價格腰斬時我們的所作所為。有時候,恰恰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將表面風險轉化成了深度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549

中俄暫停進口新西蘭奶粉 新15%出口存風險 紐元跳水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1987

上週六,新西蘭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商恆天然集團宣佈,該公司旗下工廠生產的三批次濃縮乳清蛋白(約38噸)可能感染了足以導致消費者食品中毒的肉毒桿菌。

使用這類濃縮乳清蛋白的約500噸恆天然產品已銷往新西蘭、澳大利亞、中國、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沙特阿拉伯七個國家的八家企業。

恆天然聲稱,並未發現任何受污染乳清蛋白相關的病例,但中國與俄羅斯上週末均已暫停進口新西蘭奶粉。
中國是新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這次事件對新西蘭無疑是沉重打擊。彭博報導稱,新西蘭產89%的牛奶都用於供應恆天然。

高盛指出,2012年全年,新西蘭乳製品出口額126億新西蘭元,佔出口商品額的27%,其中奶粉約69億新西蘭元,佔出口總額比例15%。

而去年中國進口新西蘭奶粉約21億新西蘭元,約為新西蘭奶粉出口額的三分之一。但乳清蛋白佔新西蘭乳製品出口額比例很低。

新西蘭貿易部長 Tim Groser表示,現在就預測恆天然產品事件對新西蘭的經濟影響還為時過早,

我們的乳製品全球銷售額135億新西蘭元(合105億美元),其中32億新西蘭元來自對華出口,這是我們迄今為止最大的市場。

是否這個市場都存在風險?單單從理論上說是的。

匯豐駐悉尼的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經濟學家Paul Bloxham認為

近期內,這無疑可能對新西蘭的前景是相當重大的事件,可能短期內影響新西蘭元和新西蘭的市場。

高盛也認為,初期很難確定潛在的經濟影響。

最好的結果是,恆天然能查明受污染產品,重新讓外界今後相信其產品的品質。

新西蘭的外貿可能就會迅速恢復正常,或許對新西蘭貿易差額會在很短的時間內有影響,經濟影響會很小。

這也是高盛的基準預測。

最壞的結果是,如果中國的禁令不只持續幾天,而是幾週,那麼新西蘭乳製品的影響就會波及其他國家。

這顯然會對新西蘭的貿易餘額和國內經濟信心帶來強烈的負面影響,其後果更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最大的擔憂將是新西蘭食品安全的聲譽。

8月4日,新西蘭元兌美元跌至近三個月最低點。恆天然股價跌幅8.7%,跌幅為去年該公司分紅與收益開始交易以來最高。受其影響,新西蘭NZX50股指跌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54

Dalio首度調整全天候基金投資策略,風險平價理念遭質疑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3159

6月晚些時候,當債券市場經歷了連續兩個月的驚濤駭浪後,Ray Dalio召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Bridgewater的客戶,告訴他們旗下旨在應對各種市場情形的全天候基金(All Weather)的策略對於利率變動過於脆弱。

據當時的參會者向彭博透露,Bridgewater在會上引述其數月的研究,表示其全天候基金所持有的不同資產對利率波動的敏感性被低估,正在採取措施降低風險。據披露的數據顯示,到了6月底,Bridgewater已經拋售了足夠的美債和Tips,使得該基金對利率最敏感的資產減少了370億美元。

這一舉動對於Bridgewater是非常罕見的。正如名字所顯示的那樣,全天候投資策略本身就是為了能在絕大多數經濟環境下產生回報,避免在經濟前景變化時調整資產配置。據客戶表示,全天候基金二季度8.4%的虧損主要來自於其560億美元的Tips持倉。

關於全天候交易策略的全面介紹,詳見華爾街見聞「逆天的Dalio——全天候交易策略」系列。

全天候基金與類似基金的下跌,包括Cliff Asness的AQR資本和Invesco,顯示出Bridgewater引領的「風險平價(risk parity)」策略會讓投資者暴露在利率走高的風險之下。而Tips的拋售潮更讓一些基金雪上加霜,包括債券之王格羅斯所管理的Pimco Total Return Fund。

華爾街見聞近日報導了瑞銀對風險平價策略的質疑,瑞銀全球資產配置分析師Ramin Nakisa認為:「這只是未來的預演。」他認為6月份的美債和Tips拋售潮只是一次「帶妝綵排」,顯示美聯儲真正開始收縮其購債計劃時所出現的波動性。

知情人士稱,Bridgewater6月份拋售美債和Tips並非是對市場的應激反應,而是長期研究的結果。此次變化是Bridgewater自1996年使用全天候策略以來首度對其作出重大改變。這次修正將在不影響該基金收益目標的情況下,在未來3-5年時間內減少基金約20%的波動,全天候基金的回報目標是超過現金回報5到7個百分點。

據Bridgewater5月份披露的數據,全天候基金自1996年6月啟動以來到今年3月,其平均年化收益率為9.3%。

但如GMO的Ben Inker等一些傳統派的基金經理認為Bridgewater引領的「風險平價策略」的成功主要歸功於30年的債券牛市,因為執行這一投資策略的基金會將大部分資產投資於債券和相關的工具。Inker在2010年3月的GMO白皮書中表示這一策略所帶來的「低風險和高回報」基本上「是錯覺」。

Clifton Group的投資經理Thomas Lee認為,多年來,對於風險評價策略最大的質疑就是其過度的利率風險。

而Bridgewater的聯席CIO Robert Prince在今年一月回應這些批評時表示利率走高基本上是由於經濟狀況改善或者通脹走高,在這種情況下,全天候基金在債券上的損失能夠被商品和股票上的收益所抵消。

Prince認為,例外情況可能是諸如美聯儲導致的流動性極端收縮或金融體系崩潰帶來的所有資產下跌等小概率事件。這些事件的影響是短期的。

自伯南克表示美聯儲將逐步退出QE後,美國的股市和債市在5月和6月同時遭遇拋售。

據5月公佈的數據,Bridgewater的全天候基金在美債和其他名義債券上的敞口相當於其淨資產的48%,對Tips的敞口達到70%,這是由於其槓桿操作所致。該基金在2010至2012年間收益於其Tips持倉,獲得了16%的年化收益。知情人士稱,這促使Bridgewater在今年初啟動了一項研究,分析為何基金收益高於預期,這一研究的成果讓Dalio得出基金對於「真實」收益率的風險敞口過高。

Sorensen向彭博表示:「(Bridgewater)開始對沖的時刻並非是風險真正存在的時刻。如果你一開始就對股票和債券對利率變動的高相關性作出完全的對沖,那你就不可能賺那麼多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356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