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把產業做美

2016-06-20  TCW

一個月前我在本專欄提到,「台灣多數的設計工作者欠缺一種美學史觀……,」在中部某科技大學任教的朋友關心聯繫,「你不是這個領域裡的人,這樣寫恐怕會得罪很多人,何不多寫一些好聽的?」他這樣提醒。

小孩子是我們的未來,年輕人承當代動力,中年人居經濟中堅。我們希望自己到了當家做主的關鍵時刻遇到事情,是「不說」還是「敢說」?當「不說」變成一種禮貌、一種自保,「敢說」是否就是箭靶、災難?社會學家說,大人的行為就是孩子的人格縮影,我懂這道理,於是選擇「敢說」。

終身教育不分境界。我以為台灣最有機會脫胎翻轉的契機,是每個人都願意迎向以美學掛帥的教育方式,當彈丸海島得靠出走廝殺,才能換得活泉潤口已成事實,「美」自然而然就該是出門時的包裝。歷史因緣把我們雜拼成多元文化的宿命,「美」也是融合彼此最無副作用的介質:「史觀」兩字放在美學的後面,無非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資訊害人迷亂膨脹,史觀有助專心篤定,如果「美」是帆,「史觀」就一定是舵。

五月十六日,我在對岸一個巨大的文創聚落裡,看著被植物草汁染成的一件件高級成衣,吊掛在宛如精品店的設計空間裡搖曳生動,手帕、圍巾外加洋裝、寬帽精準布陣,無一不成系統。連動輒破萬人民幣的背包與草鞋,都毫不含糊的用天然色料染著成主題,猛抬頭,店內的燈器也是麻編布包,層次不一渲染著初夏的風采。店裡不時飄來農地的味道,是他們把搗爛取汁後的植物纖維,曬乾磨粉取一小撮燒燃,讓家鄉的田野風味流竄。

他們說:「創業四年『才』開六十家店,本該更多,但手染

快不起來!」

台灣很早就有人在研究推廣「自然染」,幾十年後它還停留在文創、藝術的「手染棉」,別人則已系列產品條條整齊,以自然時尚的信心出征倫敦和紐約,目睹那種美學大整合、產業真決心,我是感動的。一個產業能發展到什麼向度,多半是當事人現在選擇的決定,那叫價值觀,價值觀持續重複就清晰了產業的命運。美無法主宰一個人的品味,美的產業卻能幫助品味提升,你可以自由心證解釋什麼叫「美」,但「美學產業」毫無疑問要臣服在產、銷、人、發、財等,和企業管理融會貫通才能成全。

台灣走掉這麼多菁英,還有人能靠搖扇談美就贏得一席之地,真算是奇蹟,但奇蹟可遇不可待,我想,把產業做美會比等待奇蹟容易些!

(本專欄由沈方正、何炳霖、江榮原、謝榮雅輪值)

撰文者江榮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06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