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GDP這塊蛋糕中,長期以來是投資增速和政府收入增速高於居民收入增速,也高於GDP增速。 (CFP/圖)
在增速放緩與結構調整共存的經濟新形勢下,中國應該如何調整財富蛋糕在政府、企業、居民之間的分配,以實現經濟的長期增長。2014年大熱的皮凱蒂理論,提供了觀察的新視角。
2014年最火的財經著作無疑是法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的《21世紀資本論》,這本書通過大量的數據證明西方國家的財富與收入分配不均,即資本回報率(r)持續地高於GDP增長率(g),以至於100年來財富越來越集中,“10%的人掌握的財富從1/3已經上升到1/2”。
皮凱蒂本人2014年11月也來到中國,在京滬等地發表了多場演講,談了一堆我們聽不大懂也不大感興趣的問題,其間提到了中國。中國令“數據控”皮凱蒂感到無語,他曾試圖把中國納入自己的研究,但苦於“非常非常難拿到數據”而作罷。
這使得他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了解止於皮毛,他所知道的事大概都是我們眼中的常識:中國最近的財富收入比相對前幾年有所上升,這和房價的走高息息相關;中國與其他國家比較大的區別是公共資本在國民總財富占的比率大約是30%-40%之間;中國最近15年收入和財富不平等的現象開始上升,“但這個印象不能拿數據來肯定”。他甚至警告主張將國企私有化的學者,公共資本占國民財富的比率接近0會很危險,比如意大利已經是負的了,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接近0,都遇到了麻煩。這說明他是多麽不了解中國,顯然中國還遠沒有到該為這個問題擔憂的地步。
當然這也不怪他,皮凱蒂中國之行的主要目的還是賣書。學術男神匆匆來一趟就飛走了,留下一群中國學者繼續爭論中國財富分配問題,吵的還是那些已經吵了若幹年的問題:貧富差距大了還是小了;稅負重了還是輕了;國企做大做強還是民營化等等。
到了2014年,人們更清楚地看到,這些老問題在新形勢下的確有了重新討論的必要。所謂新形勢是指目前中國經濟增速的放緩與經濟結構調整之間的複雜矛盾。而皮凱蒂的理論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視角。
2014年前三季度中國GDP約為42萬億元,同比增長7.4%。按這一增速,2014年中國GDP將超過63萬億元。中國政府的中期目標實際是雙重的:既要把GDP的蛋糕繼續做大,還要調整優化蛋糕的分法。因此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
以皮凱蒂的理論來看中國經濟,會得出有意思的結論。在中國GDP這塊蛋糕中,長期以來是投資增速和政府收入增速高於居民收入增速,也高於GDP增速。皮凱蒂說,若資本回報率(r)持續地高於GDP增長率(g),收入和財富就會越來越集中到資本擁有者手中。
中國經濟中最大的資本控制者是誰呢?毫無疑問是政府,政府控制著金融資本、土地、自然資源、龐大的國有資產和財政收入。
若從皮凱蒂的理論倒推,是否可以從近些年國有資產越來越膨大,政府財政收入增速超過GDP增速,得出資本回報率(r)超過GDP增速(g)呢?學者給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從2006年開始一直跟蹤測算資本帶來的回報,他發現中國平均資本回報率在剔除了價格因素和折舊後,大概在5%左右;而銀行貸款的平均利率大概在7%左右,從企業角度,生產者價格指數在下降,因此實際利率可能比7%還高。換句話說,企業從投資中得到的回報低於其為獲得資金所付出的成本,當然也低於同期高達兩位數的GDP增速。
為什麽在r低於g的前提下,卻發生了皮凱蒂所言的資本擁有者之間“國進民退”的財富分化呢,可能唯一的解釋是:皮凱蒂研究的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富分配規律。而在政府之手介入市場後,市場是扭曲的。
事實也是如此。中國經濟過去30年走的是一條“雙軌制”之路。一方面產品市場幾乎全部放開,另一方面生產要素市場嚴重扭曲,如金融抑制、利率匯率管制,能源壟斷,土地供給壟斷,其結果是生產要素成本被人為壓低。
這種價格機制成就了以投資和出口拉動,消費相對疲軟的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而從財富分配角度看,它相當於30年來我們一直在變相補貼企業尤其是大型壟斷國企,同時向居民、中小企業征稅。在數據上,就體現為若幹年來投資、企業和政府部門收入在GDP中占比過大且增速快,消費和居民收入占比偏小且增速慢。
皮凱蒂沒有看到這種體制性的財富分配的複雜性,反而認為中國的財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公狀況要好於美國。但他也看到,雖然中國的稅收占GDP僅約20%,低於發達國家的30%-40%,但中國的國有資產占比更高,實際上兩者區別不大。
但到了2014年這個時點上,中國經濟結構在悄然發生變化。2014年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受制造業和房地產市場下滑的影響,進一步下滑到16.1%,這使得2014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54.4%,超過了投資的貢獻率48.5%。
實際上,即使政府還想繼續靠投資推動經濟,投資也已經難以當此重任了。
據白重恩等人測算,從1978年至今,中國各省的投資率與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之間呈負相關關系,即投資率越高的時候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越慢。其可能原因是投資太多導致的邊際效益遞減,還可能是投資結構失衡。白重恩發現,這一過程中投資在機器與設備上的投資比重在下降,而投資在房子、公路上的比重在上升。但導致生產率提高的技術存在於機器與設備而非房子和基礎設施中。
經濟長期增長的唯一源泉是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不難得出的結論是,投資結構失衡源於投資動因是政府的經濟刺激行為,這種短期行為會傷及經濟的長期增長,以及阻礙居民收入和消費的增長。
在投資式微之後,中國經濟如何實現長期增長,皮凱蒂開出的藥方是,用龐大的公共資產去提供公共服務,解決好教育與養老金等問題。這一思路與北大國發院教授姚洋和博源基金會理事長秦曉一致,他們都認為中國的國有資產應該進入二次分配,去投資人力資本,解決居民的社保、醫療、教育等需求。據秦曉提供的數據,目前同等人均收入國家在這方面的財政支出占GDP的45%,而中國僅占到35%。
這一思路如果落地,將會產生此消彼長的蹺蹺板作用。一方面,通過劃撥社保等方式,國有資產比重會下降;另一方面,居民資產會相應上升。長期來看,由於私人部門投資比重的上升、私人部門投資效率更高,財富蛋糕也能進一步向居民傾斜。
1220億元財富計算依據
因王健林的妻子林寧以及兒子王思聰在萬達體系內皆有象徵性的少量持股,為便於計算,他們的持股財富皆計入王健林名下。
新財富對王健林財富的計算規則為:如果是上市資產,按照持股市值計算;如果是非上市資產,則按照淨資產比例計算;如果無法查找到非上市業務的淨資產數據,則按照註冊資本口徑計算。具體估算明細如下(附表)。
萬達商業地產:按照48港元/股的招股價計算,該公司總市值為2148億港元,折合人民幣1695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比例54.32%,持股市值920.72億元(萬達酒店管理為萬達商業地產持股的上市公司,因而不再重複計算)。
萬達院線:還未正式招股及掛牌,具體市值未明確,根據招股書披露,預計發行不超過6000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0億元,折算為33.33元/股,目前總股本5億股,則其上市前總估值為166億元。上市前王健林最終持股比例69%,持股價值114.54億元。
AMC娛樂控股:目前總市值25.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57.36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80.03%,持股市值125.94億元。
萬達百貨:目前無法獲悉其淨資產數額,根據工商資料,其註冊資本為8億元,王健林100%持股,持股價值8億元。
萬達兒童娛樂:剛剛設立的業務,工商資料顯示註冊資本6000萬元,王健林全資持有,持股價值0.6億元。
大歌星KTV:根據萬達院線招股書的披露,大歌星KTV的淨資產為1.17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比例為100%,持股價值1.17億元。
長白山國際旅遊度假區:根據萬達商業地產招股書披露,其總資產為116.11億元,按照萬達商業地產整體資產負債率75%估算,該度假區的淨資產約為29.03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78.7%,持股價值22.85億元。
西雙版納國際旅遊度假區:根據萬達商業地產招股書披露,其總資產為54.28億元,按照萬達商業地產整體資產負債率75%估算,該度假區的淨資產約為13.57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80%,持股價值10.86億元。
大連金石國際度假區:根據萬達商業地產招股書披露,其總資產為33.85億元,按照萬達商業地產整體資產負債率75%估算,該度假區的淨資產約為8.46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80%,持股價值6.77億元。
青島萬達遊艇產業園:根據萬達商業地產招股書披露,其總資產為21.93億元,按照萬達商業地產整體資產負債率75%估算,該度假區的淨資產約為5.48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100%,持股價值5.48億元。
東營銀行:該行年報披露淨資產為34.85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7.63%,持股財富2.66億元。
華夏時報傳媒:沒有其淨資產的公開數據,由於近幾年該報都有數億元的收入,暫且估算其淨資產為1億元,王健林最終持股90%,持股價值0.9億元。
上述部分合計為1220.48億元。雖然不能將王健林麾下的資產囊括殆盡,但王健林的主要資產已基本計入。此財富計算結果中,最有可能被低估的便是萬達百貨,據媒體披露萬達百貨年收入約150億元,因而估計其淨資產應大於8億元的註冊資本。
與馬云身家相差300億元
王健林的財富數額相較於馬云究竟如何?
目前阿里巴巴市值2600億美元,馬云持股7.8%,馬云持股市值折合人民幣1242億元,略高於王健林目前的財富數額。但馬云還有另外一塊未上市資產—以支付寶為核心的螞蟻金服,此部分目前外界估值約為600億美元,此前馬云承諾在螞蟻金服的持股比例不會超過7.8%,則馬云持有的該部分股權價值約46.8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86億元。二者相加,馬云的核心財富總額約為1528億元,高於王健林308億元。
王健林的財富若要超越馬云,則萬達商業地產的股價,至少要在48港元/股發行價的基礎上上漲超過33.5%,或者阿里巴巴的股價在目前105美元/股的基礎上下跌25%以上。
相互打架的富豪榜數據,哪家准?
近來,圍繞中國首富、華人首富花落誰家,各榜單編制方可謂打得不可開交。同一個人在不同富豪榜的數額更是相差懸殊。
以王健林為例,2014年9月23日發佈的「2014胡潤百富榜」,王健林的財富數額為1450億元(約合236億美元);2014年12月中旬發佈的「彭博億萬富豪榜」,王健林的財富為157億美元;2014年12月1日發佈的「福布斯2014華人富豪榜」,王健林的財富為151億美元;最高值與最低值竟然相差520億元(85億美元)。
以上三家相較於新財富對王健林財富(1220億元/200億美元)的計算,要麼被高估,要麼資產計算不全面。胡潤百富榜9月份發佈榜單時,萬達商業地產剛剛發佈招股書,當時可能高估了萬達商業地產的市值。而福布斯與彭博對王健林財富的計算數額,基本接近於王健林於萬達商業地產的持股市值,顯然漏算了王健林其他諸多資產。
更為誇張的是,彭博將王健林財富核算為僅有157億美元的同時,卻將馬云的財富核算為286億美元,並宣稱其超越李嘉誠3億美元而成為亞洲首富。彭博的計算,馬云的財富竟然是王健林的近2倍,顯然是一個離譜的數字,馬云的財富能否超越李嘉誠也得隨之打個大大的問號。而福布斯編制的2014華人富豪榜中,李嘉誠以310億美元居首,馬云卻僅有令人不可思議的100億美元,跌出TOP10之外。
9日,李嘉誠旗下的兩家公司長實及和黃宣布合並,組成新公司長和。兩家公司的地產業務歸入另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長地,將分管地產業務和分拆出來的基建、能源、零售等業務,並分拆上市。李嘉誠同時擔任長和和長地的主席。有關交易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完成。
簡而言之,這場交易就是把長江實業資產(控股)及和記黃埔放到一起,然後再分成地產公司和一家包含碼頭、藥房等業務的多業務公司。這一做法解放了此前被困於複雜交叉持股中的價值。
投資者對這個想法非常支持。周一,長江實業和和記黃埔的股價都錄得兩位數上漲。兩家公司的合計市值上漲14%,約115億美元。
李嘉誠的重組計劃談不上革命性,不過,這種做法在亞洲地區很少見。在亞洲,集團內部複雜糾纏的業務關系是一種常態。
一位亞洲的私募經理將亞洲的家族集團比作一個永不退出的私募基金。他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或許他們無法退出,因為亞洲地區的交易市場和股票市場規模較小、流動性較差。這讓其很難找到買家。”
放眼亞洲,李嘉誠並不是唯一一個計劃對公司進行重組的“財閥”。韓國三星公司也計劃對公司進行重組。李健熙家族的三星帝國旗下業務繁多,現在,三星正計劃重組,整合業務。
一名交易人士向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這是一個主題,既然在運營上難以獲得增長,那人們就開始尋找其它創造價值的方式。”
而香港市場已經開始預測,會德豐集團和其旗下公司九龍倉將會進行李嘉誠式的重組。
受此影響,會德豐集團股價周一上漲7%,創下10年來第二大單日漲幅。會德豐持有九龍倉55%股份,兩間公司各自持有大量物業、一家有線電視和寬帶提供商、酒店以及港口集裝箱處理業務。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 ||||||
撰文‧乾隆來 高齡八十歲,已經擔任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長達二十年的納米(Ali Al-Naimi),是全世界最具權勢的石油大亨。由於他的決策,讓國際油價在半年之內腰斬,把每個月數百億美元的巨額利益從產油的波斯灣,歸還給中國與歐洲的石油消費者;更造成俄羅斯盧布貶值一半、委內瑞拉經濟搖搖欲墜,全球股市更因為油價的波動而劇烈震盪。 一出手就撼動全球 動向迂迴 跌破分析師眼鏡如今,全世界的金融市場都仰望著納米,他在二○一四年下半年所展現的力量,實際上已經遠遠超過美國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克(Ben Bernanke)或是現任主席葉倫(Janet Yellen),超過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都急著探詢納米的意旨,研擬油價下跌所造成的金融與政治大地震。 但是納米老神在在,窩在他的辦公室內,非必要絕對不見客。因為,他的決策已經做了,市場也已經反映,他撼動了全世界所有人的荷包,甚至有人要因此喪失政權,這些卻都不在他的算計之內。 他要讓油價下跌,跌到把競爭者趕出市場為止,這是沙烏地的利益;納米,只是為了沙烏地著想而已。 當大家等著納米的新聖旨,他擔任董事長的沙烏地國營石油公司(Aramco)在一月六日宣布,將會調高對亞洲客戶的供油價格,但是同步調低對歐洲客戶的供油價格。 Aramco對西歐與北歐客戶的二月供油價格,再度調降每桶一.五美元,創下二○○九年(金融海嘯後)的新低;但是對於占公司出口一半的亞洲客戶,原本每桶兩美元的折扣減少到一.四美元,實質調高了對亞洲客戶的售油價格。 納米的聖旨一出,全球的石油分析師又引起一陣騷動,報告意見分歧,摸不清楚納米以及石油王國最新的「歐洲降、亞洲漲」的油價策略,是否意味著殺價策略已經開始轉向。 就在大家還在捉瞎當口,國際油價再度下跌,由於納米調降歐洲客戶售價後,北海布蘭特原油與沙烏地原油的合約價差拉高到四.六五美元,因此造成北海布蘭特原油價格重挫,在一月九日跌破每桶五十美元的大關,當日震盪幅度超過三%,原本快速反彈的美國股市,也受牽累大跌一%。 一肩扛起掌櫃重擔 精密算計 要鞏固龍頭地位八十歲的納米,其實有個老驥伏櫪的辛酸。沙烏地阿拉伯的國王阿布都拉(Abdullah bin Abdulaziz),今年已經高齡九十歲,身體狀況江河日下,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除夕夜,還因為呼吸困難被緊急送醫。 沙烏地皇室的繼承,原則上採取兄終弟及,阿布都拉是在○五年以高齡八十歲坐上皇座;先前的法赫德(Fahd)國王從一九八二年一直做到二○○五年,與納米並肩作戰數十年,兩人共同經歷無數次的石油震盪,緊緊維繫著沙烏地石油帝國的光榮。阿布都拉顯然已經無法長久在位,排名第一順位的沙門親王也已經高齡七十八歲,而且還有早發性癡呆的疾病。 一九三二年阿齊茲國王建立沙烏地阿拉伯王國,根據《國家基本法》的規定,沙烏地阿拉伯是由阿齊茲國王後代子孫所統治的君主制國家。關鍵是阿齊茲國王與嬪妃們總共生了四十五個兒子,阿齊茲國王出生在一八七六年,他早在一九五二年過世,因此即使是最年輕的兒子也有七十歲了,整個衰老的沙烏地王室如何能夠千百年代代傳承,最重要的石油資產如何發揮永遠的影響力,艱鉅的任務就落在納米一人的肩上。 更重要的是,沙烏地阿拉伯是回教大國,人口數高達兩千七百萬人,而且與絕大多數的石油輸出國一樣,必須高度仰賴石油的收入。 沙烏地的優勢是幾乎取之不盡的石油蘊藏,高達七千四百億桶的蘊藏,可以確保未來兩百年都能穩居產油國的龍頭;但兩千七百萬人民食指浩繁,開銷極大,根據沙烏地今年的財政預算,在每桶七十五美元的油價收入下,國家的財政赤字已經高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九%,美林證券分析師沙里巴估算,如果全年平均油價跌至每桶五十美元,沙烏地的赤字占GDP比重將暴增至二○%。 同樣作為石油大國,俄羅斯因為油價大跌而發生盧布貶值一半、金融體系近乎崩潰的危機,在沙烏地並非全然免疫。 一九九八年石油價格暴跌,一度跌破每桶十美元時,沙烏地政府也同樣面臨赤字不斷飆升,債務最高突破GDP一○○%的危機;過去十年油價持續維持在高檔,讓沙烏地的國家財政快速改善,目前已經成為零負債的國家。 一場慘烈的零和戰爭 耐心等待 非得撂倒競爭者如今,全世界所有重要的人都在追著納米,但是他老人家依舊文風不動,甚至在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後也拒絕接受訪問。 倫敦《金融時報》報導,納米在會議中陳述:「我們根本不在意國際油價跌到每桶二十、四十美元,或者五十、六十美元。」「我們的策略不是為了眼前,而是未來國際原油市場的供需,我們看得很長!」納米認為,即使油價下跌了,俄羅斯也不會減產,OPEC必須維持市場占有率,堅持不減產,一直到競爭者退出市場為止。 一五年的油價戰爭,是八十高齡的納米部長人生最重要的一戰,他必須為王室與沙烏地近三千萬人民的永續鋪墊康莊大道,他必須確保沙烏地阿拉伯未來十年、二十年,乃至他身後,都能夠繼續坐莊領導產油國。 他既要迫使美國頁岩油業者退出市場,又要與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聯手打倒胡亂開採石油的普丁政權;還要讓巴西放棄深海鑽探,讓西非沒錢開採,讓已經簽約的北極海油田胎死腹中。 納米從一九九五年接任沙烏地石油部長已經二十年,如果回溯到一九八五年他出任國營石油公司Aramco總裁,他已經主導沙烏地的石油產銷長達三十年,是實至名歸全球石油業的沙皇。 納米與他的波斯灣同盟國如今有充沛的資金、零負債的財政,以及相對極低的開採成本;只要沒有意外(例如戰爭),他們矢志繼續壓低油價兩三年,直到把競爭者擠出市場為止。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納米(Ali al-Naimi) 出生:1935年 現職: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經歷:沙烏地阿拉伯石油公司執行長學歷:史丹佛大學地質碩士、 賓州理海大學地質系 一夫當關 低油價能撐多久? ──納米近期對OPEC產油政策的發言2014.11.12 與墨西哥探討天然氣議題,宣布阿拉伯將會加倍量產天然氣2014.11.27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結束後,確定不減產,被視為對抗美國頁岩油公司2014.12.18對國家通訊社說低油價只是暫時性的,OPEC國家不應偷偷減產以提升價格,否則將會失去OPEC的市占率2014.12.21認為應該讓最具效率的產油區產油,持續堅持沙國不會減產2014.12.22接受《中東經濟調查》雜誌採訪表示,不管石油的價格降得多低,一桶20美元、40美元,OPEC都不會減產 整理:吳沛璇 負債歸零 有本錢打持久戰──沙烏地阿拉伯政府負債占GDP比重1998年油價暴跌,一度跌破每桶10美元,沙國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向上突破100% 近10年來的高油價,讓沙烏地阿拉伯的國家財政快速改善,達到零負債,也蓄積了後續打價格戰的雄厚本錢 | ||||||
“創業者在創富的過程中,不要著眼於物質的誘惑,始終要有一種觀念,那就是企業每天賺的利潤,並非是等同你個人的財富。”1月24日,在由勁霸男裝和創業家聯合主辦的“勁霸·創富匯”年會上,勁霸男裝CEO洪忠信壓軸登場,做主題為“微力量,大夢想,大未來”的演講,分享了自己如何樹立創富夢想並堅持不懈專註達成的切身經歷。
情懷產生了“勁霸·創富匯”
2014年初,洪忠信和牛文文在辦公室喝茶,在談到創業觀點時,一見如故,甚至是一見鐘情,而“一見鐘情的基礎是誌同道合”。
1980年洪忠信跟隨父親開始創業,從一塊面料開始做服裝,邊上學邊跟著做,幾乎幹過所有服裝的工藝和細節。直至今日,勁霸很多的服裝工藝標準,依然來源於當時的洪忠信親自的摸索。不到20歲的時候,洪忠信基本上就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包括一線二線三線,甚至四線城市和很多的鄉鎮。每次出差洪忠信看到一些草根創富者那種孤獨前行的最真實的狀態,都深有感慨,希望能夠為他們做點什麽。正是基於這樣互相共鳴的心路歷程和價值思考,洪忠信才和牛文文得以相識“相知相愛”,並由此碰撞出了創立“勁霸·創富匯”的念頭。
不是創業的榜樣,而是一面鏡子
勁霸男裝1980年創立,起步極其艱苦,一開始每件衣服僅僅有幾毛錢的利潤,很有可能款式不對路,要賠3到5塊錢,經常幹幹停停,做完一批面料,不知道下一批要做什麽。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資訊非常堵塞,交通非常不便利。1988年,19歲的洪忠信來到上海,為了買面料在長寧區工商聯招待所住了一年,每天的房費的19元。這一年時間在上海的所見所感讓洪忠信個人的商業視野“有了前所未有的擴大”。
這期間有一次,洪忠信到上海一個廠里買面料,在友人的陪同下去了一趟古鎮周莊。到了周莊後,洪忠信感到非常的震撼,原來那麽多“全中國最有錢的商業家,全中國最著名的政治家、科學家、文學家都曾誕生在這樣個小鎮上”。而想到其時他自己創業的晉江小鎮,盡管鄉鄰們也都在風起雲湧的創富,但卻往往還要為一點錢、為一寸土地甚至一杯茶的問題斤斤計較,生出不休矛盾。後來去周莊的次數多了,洪忠信也逐漸悟出了其中的一些道理,“很大程度上是認知格局上的差異。”
就在那時洪忠信便下定了決心,將來機會恰當,條件成熟時,勁霸一定要走出企業的原生地,邁步到上海,以更大的格局觀為企業謀求更高的發展。而到2007年,洪忠信認為去上海的機會已經成熟,並和長輩、夥伴和團隊研究什麽時候去上海,怎麽去上海,去了上海怎麽做。“其間最困難的就是自我改變,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了要面向什麽,要得到什麽,未來要走向哪里。”
創業創富要簡單
洪忠信說,勁霸的品牌理念是“為創富族群提供茄克領先的商務休閑男裝,成為他們的著裝管家”,理解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為創業創富的這群人,提供帶來信任和尊重感的服裝,並給他們最適合的搭配和服務。”他指出勁霸的理念,就是做一個簡簡單單的企業,而“勁霸·創富匯”也是要做一個簡簡單單的平臺,這個也和洪忠信的情懷和夢想有關。“一個男人,一個企業、一個組織和一個品牌是一樣的,要簡單,不複雜,就是要頂天立地,說一不二。”
而結合個人的創富經歷,洪忠信在現場也特別分享了自己一直視為立身立業之本的兩句話——
第一句話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他談到,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浩浩蕩蕩洶湧而來的移動互聯網新興產業,都需要腳踏實地,都要“把商品賣給對的人,向對的人推銷自己的商品”。簡單說,就是始終研究產品和市場。
第二句話是“做人要有溫度,做事要有手感”。所謂的有溫度,就是作為創業者要有基於同理心的尊重,無論是做事業還是帶團隊,都要在簡單認真的同時保持予人溫暖;而有手感,簡單說就是創業者要有主動出手的責任感,要時刻思考如何為員工、經銷商和供應商謀取利益,讓他們更簡單的做人,更有尊嚴的做事做人。
創業創富要心無旁騖
在分享的最後,洪忠信指出創業者在創富的過程中,不要著眼於物質的誘惑,而要心無旁騖地研究自己的產品,研究自己的團隊。他與現場的創富者們坦誠,在公司遷駐上海之前,他在老家以外,沒有買過一平米的房子。而如今到了上海五年,他因為孩子上學需要,才在上海購置了一套住宅。因為他認為,作為一個創業者始終要有一種觀念,“那就是企業每天賺的利潤,並非是等同你個人的財富。”勁霸的願景是要做百年老店,這一百年中會有很多次來自於宏觀和微觀,外部和內部的危機,要有充足的儲備來為這些危機買單。“我們要有充足的資源儲備,為勁霸這輛不停奔馳的汽車留足第5個輪胎——備胎。”
心無旁騖,簡簡單單,就是洪忠信創業的信條。他認為,作為有著一定基礎和積累的所謂成功創富者,所謂的社會責任不是簡單的捐款,做慈善,更重要的是力所能及的幫助許許多多的誌同道合的年輕人和創業家,他們是孤獨、浮躁和苦悶的,要給他創業的機會,教他們自食其力。而這也是“勁霸·創富匯”成立的初衷。
關於“勁霸·創富匯”
2014年,勁霸男裝聯合著名商業財經媒體《創業家》成立了中國首個關註創富微力量的組織——“勁霸·創富匯”,該組織以“聞道、授業、解惑、維新”為宗旨,致力於匯聚具有共同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的創富群體,構建充滿正能量和夢想的創富圈子,並著力搭建一個相互交流、共同學習、資源共享的平臺,相繼在北京、廣州、三亞、合肥和西安等地開展了沙龍活動,針對性的為各行各業的草根創富者們搭建學習平臺,聘請導師傳授創富經驗,打造共同學習的“朋友圈”。創富匯”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 ||||||
年輕的朋友可能未看過王家衞執導的第一部電影《旺角卡門》,電影中張學友飾演的「烏蠅」有一句說話:「寧願做一日英雄,都不想做一世烏蠅!」不做英雄,做華人首富又如何?上週,漢能薄膜發電(566)股價急升,週四更曾創下9.07港元的高位,市值超過3,700億港元(下同),漢能大股東李河君的財富那一刻曾短暫超越李嘉誠,成為一剎那的華人首富!尋夢,向股價更高處漫溯 漢能從事製造矽基薄膜太陽能光伏製造用設備及整套生產線,是太陽能環保產品行業。漢能股價在2014年初只有0.79元,到年尾升至2.81元,上升了兩倍半;至今年2月底,再升至4.52元,上升61%;到上週收6.8元,一週上升5成。如以2014年初起計,漢能股價一年多上升了超過七倍半,單是今年頭兩個多月就上升了一倍半。漢能的股價表現自然引來一輪「尋夢」熱潮,大家不是跟風買入漢能,就是在太陽能環保板塊中尋金,故亦使到部分太陽能企業,在上週有顯著升幅(見附表)。在太陽能企業中,嘗試找來一些熱門和媒體已推介的企業做分析,當中除信義光能(968)外,其他企業仍未公布2014年業績。在業績未公布前,可看到任何優劣?比較市盈率和股價表現,選了漢能及君陽太陽能(397)和大家分享。 軟泥上的企業,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市盈率方面,若以2013年為基準,漢能的市盈率較高;保利協鑫(3800)、君陽及卡姆丹克(712)甚至是虧損。若以2014年中期業績為基準,多間公司轉虧為盈外,卡姆丹克的市盈率是最高;漢能的市盈率雖回落至82倍,但以上週漢能的「正面盈利預告」公告計算,2014年的利潤,比2013年上升55%,應達32億元,漢能市盈率應是88倍。是否太高了?看看漢能的毛利率,2012年和2013年的有71%及81%,2014年中期還升至86%,好到難以形容;同期利潤率分別是48%、63%及54%,同樣太出色了!有趣的是,漢能的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卻保持高位,2012年和2013年的應收賬周轉日數約500日和470日,2014年中期雖回落,但仍接近300日。有收入有錢賺,卻要一年或以上才收錢,原因是收入主要來自漢能的控股及其聯屬公司?漢能的商譽及無形資產也偏高,2014年中期總資產和淨資產約4至5成,但物業、廠房及設備卻偏低,2014年中期總資產和淨資產的2%。偏低的物業、廠房及設備也能賺取豐厚的利潤率?只靠關連交易及無形資產也可享高市值?漢能唯一較令人釋懷的,是2014年中期負債對權益比率只有22%。漢能的「正面盈利預告」,也公告非關聯交易產生的下游業務收入取得重大突破,佔2014年總收入約35%以上,其他一切或有待今個月揭曉。在股價表現方面,君陽一週上升83%,較漢能的升幅更突出。以2014年中期業績衡量,君陽股價雖已大升,但市盈率仍僅是5倍。不過,翻開君陽的中期報告,就不難發現君陽收入只有2,300萬元,能扭轉2013年虧損並賺1億元,主要是靠約1.6億元的「持作買賣投資公平值變動產生之收益」。如果沒有這還未變現的收益,君陽2014年上半年應約有4,300萬元虧損。張學友的烏蠅帶給他生命中第一個電影獎項:「最佳男配角」,一剎那的光輝成了永恒的紀錄。然而,大家想自己的財富只一剎那,只是一個永恒的紀錄嗎? 林智遠 Nelson Lam 執業資深會計師,會計專業發展基金主席,最愛與太太旅行,出名講 talk及撰寫大學會計書,其著作已被翻譯成不同語言。目標以淺易簡單的方法,使牛頭角順嫂也能看懂會計數字和陷阱。 |
“金融業正在進行戰略性的結構調整,間接融資與直接融資結構與比例關系在不斷優化,大量社會財富從儲蓄向投資逐漸轉移,為財富管理行業創造了巨大的需求。”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育軍3月28日在由中國證券業協會、中國期貨業協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等舉行的2015中國(杭州)財富管理論壇上發表了如此觀點。
“大力發展財富管理意義深遠,前景廣闊。”張育軍稱,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現代西方金融思想也開始引入中國,各種金融工具不斷創新,揭開了中國現代財富管理的新篇章。
在經濟快速增長的背景下,中國社會財富增長迅猛。為論證這一觀點,張育軍給出了一組數據:2014年底,中國GDP總量達到了63.56萬億元 ,邁過了4萬億美元的大關。而據瑞士信貸最新統計,截至2014年6月中國財富管理總量達到了22.2萬億美元,成年人口人均財富規模從2000年的5670美元增長到了2.13萬美元,增長了267%。同期全球家庭財產規模也從117萬億美元增長到了263萬億美元,成年人口人均財產從 3.17萬美元增長到了5.6萬美元,兩者增速分別為125%、77%。
“我國財富管理的增長速度遠快於全球增速,人均財富增長率接近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 張育軍稱,“我國財富管理行業正處於創新發展的重要機遇期。社會財富加速積累,為財富管理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社會財富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近年來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取得了豐碩成果,各類財富管理機構蓬勃發展。張育軍稱,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4年底,銀行理財規模約15萬億,信托資產規模約14萬億,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到了9.3萬億。另一方面,證監會監管範圍內的各種中介機構規模快速擴張。證券、基金、期貨等規模從2012年末的7.2萬億規模,增長到了2014年底20.5萬億,兩年增長了185%。而從最新數據來看,已經超過了23萬億。
“實體經濟向創新驅動型轉移,需要進一步發揮資本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加快資本形成與積累的作用。”張育軍稱,財富管理行業的價值不斷凸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健全社會保障網需要財富管理行業提供跨生命周期和經濟周期的全解決方案,為養老資產管理保駕護航。互聯網金融和大數據的到來為行業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平臺、技術與商業模式,構建開放型經濟、金融體制將極大推動中國財富管理的國際化進程。
本帖最後由 三杯茶 於 2015-3-29 18:28 編輯 格隆談股論金,侃天侃地之:投資之外——關於牛市、財富、泡沫與江南文化
世間本無事 最近發生了很多事。
一個曾被嘲笑“鼻屎一樣大的國家”的領導人李光耀去世,引致全球為之默哀——真正為自己的人民,為人類做出了貢獻的人,全球都是不吝於給予尊崇與掌聲的。也許李光耀沒有達到曼德拉、昂山素季、德蕾莎修女那樣的高度,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光腳行走在愛中!而多數時候,愛都比稱號、謊言和墓碑更長久植根於人心。
中國博鰲論壇正式宣布“一帶一路”細則,亞投行的成立也戲劇性地得到了多數“萬惡的資本主義”國家的捧場——貌似中國正走在恢複盛唐榮光的路上。在GDP增速連續下滑,老經濟難以為繼,新經濟可預見時間仍無蹤影的大背景下,這種廟堂層面的榮光,即便看起來與普通草民個體的局促生活幾乎沒有什麽關系,但仍能極大對沖普通中國人心中的迷惘,增加普通中國人心中的慰藉——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的陸遊家國情懷,植根於每一個普通中國老百姓內心中;
中國證監會宣布允許大陸公募基金直接通過滬港通投資港股,並同時對一批A股公司立案調查——這一進一出,無疑會讓財富的魔方開始換面,無疑會讓3400點以後進場的A股投資者內心頓生忐忑,但會讓迷惘失落的香港年輕一代看到些許財富的希望——其實財富集聚密碼遠沒有那麽複雜: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隅。格隆匯在多日前就已號召“旗幟鮮明做多港A股”,之所以敢如此不大膽地“樹旗幟”,不是因為我們掌握廟堂機密,只是因為我們的眼光一直在全球視野,而不是A股這個彈丸之地,我們見識了太多的牛熊,我們能保持必要的清醒,我們知道萬有引力定律會讓所有遠離地面的東西滾回地面,我們知道所有的彈坑與窪地在雨季都會被填平——這只是個時間遊戲而已。多數人做投資最容易犯的錯誤就是過分自信自己的能力。其實絕大多數時候,我們賺的只是一個大趨勢的錢。我們近期的收獲,不是因為你多牛叉,只是因為A股這個階段牛市環境而已。但你不能指望博傻的邏輯能一直有效,不能指望自己一直比別人聰明,能更早退出,更不能指望有源源不斷的傻瓜湧進市場為你接盤。
所以,對於那些沈醉於“每次泡沫來時,總是存在兩種人:一種人不停地指出泡沫會破滅,另一種人欣然在泡沫中遊泳。前一種人越來越聰明,後一種人越來越有錢”這種近乎精神錯亂邏輯的人,格隆只能送他四個字:自求多福。
雨潤集團董事長祝義才被紀委帶走接受調查——這個踩在畸形的政經邊界里,一度位列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8位的掌門人,以一種很突然,但又絲毫不意外的方式暫停了他的奮鬥史:他的離開,會讓多數香港市場的基金經理出口惡氣——他欺騙市場的次數實在太多太多了。財富是個很奇妙的矛盾的綜合體,很多時候,你說不清它為什麽會來,又為何會離去。但有一條是亙古不變的:走正道,賺該賺的錢。否則,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雨潤這件事讓格隆想起另外一家大農業公司:匯源果汁。這個民族品牌曾經如日中天,並在2008年9月宣布可口可樂公司以約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集團的全部已發行股份及未行使可換股債券。但該申請被商務部以壟斷為由2009年3月18日否決——這也是壟斷法實施後商務部否決的唯一個案。6年過去了,今天的匯源果汁只有61億港幣市值,並於3月18日以3.89億元向泛海香港旗艦公司中泛控股(715.HK)出讓7.9%的股份,這相當於匯源只有49億的估值——這個事情實在讓人唏噓。事實上,匯源掌門人朱新禮當時賣掉果汁,然後拿到鬼子巨額資金去做上遊果樹果園的戰略思路無比正確——既套了現,還仍然牢牢把控著上遊資源,可口可樂怎可能壟斷。但在拿著錘子的商務部眼里,看什麽可能都像釘子。到今天討論誰是誰非已不重要,我們唯有祝福朱新禮這個中國企業家中少有的,紮紮實實勤勤懇懇做實業的樸實老人好人好夢。
在全通教育把A股多頭空頭通通教育一遍開始跳水後,朗瑪信息接過接力棒再次向300高地沖鋒——英雄會陸續淡出江湖,但江湖永遠有英雄的傳說和仿效者。對於市場資金而言,這里很適用馬克思那句名言:“當資本的利潤能達到100%,它就無所不為,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當利潤達到200%時,就會有人不惜冒著上絞刑架的風險。”
一名德國飛行員日前故意撞毀空客A320飛機,導致機上150名人員無辜罹難。機上沒有中國人。貌似與我們無關,但格隆仍會很惶惑與憤懣:因為我至少知道,生命去了就不會再回,於誰都是;
如果你把世界視作一個名利場,以上短時間內發生的劇情是不是足夠跌宕?
哪些是偶然?哪些是必然?哪些是實實在在的?哪些經過時光隧道的過濾,最後發現只是又一出泡沫?
格隆想起自己大學畢業離開家鄉時,最好的一個朋友送格隆的一句話:你走,我不送你。你回,再大的風,再大的雨,我都會去接你。那個朋友叫羅進,一個洪湖水養大的錚錚男兒,我們曾經好得兩個男人真的換穿一條褲子。但十幾年過去後,這個朋友徹底從我們所有同學的世界中消失了,如同人間蒸發,沒有人知道他在哪里
唯有四季輪回與潔白的櫻花,會在每一個三月風雨無阻地守候。
江南自古繁華 偷得浮生半日閑是身處喧囂浮躁投資領域的人最渴望的享受。除了沈迷西藏,格隆骨子里有股濃厚的江南情節,每年3、4月芳菲將盡,龍井吐綠的春末,都會到一枝楊柳一株桃的杭州西子湖畔小住,一是感受南宋江蘇如臯人王觀“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的春去情結,另外也是試圖在清凈中從投資之外感受一些對投資可能有用的東西——格隆一直堅信,投資如做詩,功夫在詩外。
格隆曾經勸說一個祖籍杭州的好朋友移民海外,他回答:江南好,江南自古繁華,願世世代代居江南。在古往今來如恒河沙數般的各式地名中,最奇妙當數“江南”。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那時它主要指長江中遊的今湖南、江西一帶。“江南”的現代意義源於唐朝。唐太宗將天下分為十個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楚霸王項羽垓下被圍,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這個“江東”指的其實就是後世的“江南”核心地帶,即今以太湖為中心的蘇南、浙北區域。自千年前吳越王錢鏐之孫裂土歸宋始,江南就幾無大的戰亂,南宋偏安杭州後,江南文化與物質的富庶更是無出其右者,以致後面歷朝均有兩江膏腴,澤被天下,滿朝進士,半出江南之說!
江南最吸引格隆的地方之一是它厚重的人文文化積澱。江南花柳從君詠,塞北煙塵我獨知。與大漠孤煙酷寒荒蠻的塞北相比,江南代表的不單是富庶豐足的財富,更是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江南的魅力不單是小橋流水,草長鶯飛,有活潑俏麗的女子在采蓮,在戲水,有結著愁怨丁香一樣的姑娘,走在悠長悠長的雨巷,更有無數文人雅士生在江南,逝葬西泠的夢想,以及他們對江南傳神的文字記錄。白居易被貶期間曾在江州(今九江)、蘇州、杭州都做過官,其經典名句“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非常直白地表達了他對江南的偏好。五代時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人皇甫松的“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瀟瀟,人語驛邊橋”則是無數人夢想中的家鄉情景。晚年一直在蜀地為官的韋莊則以“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來表述他對江南的思念,這與清朝時娶浙江湖州人沈宛為妻,並長居江南的著名詞人納蘭容若在巡視遼東而撰的《長相思》如出一轍:“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 jing),雪一更(jing),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但江南更吸引格隆的是它的商業文化。從明朝開始,中國的首富就都出現在江南這塊土地上絕非偶然。早在明朝,資本主義就開始在富庶的江南萌芽,並逐漸在這塊土地上形成一種深入骨髓的商業文化——尊重契約,節儉勤勉,對財富的敏銳嗅覺與執著渴求,強烈的鄉土社會責任感,百折不回的韌性與勇氣。也正是這種文化締造了明朝首富沈萬三、清朝首富胡雪巖、近代的榮毅仁家族,以及幾年前的中國首富宗慶後,今日的中國首富馬雲。相較於很多地方的企業治理誠信問題,格隆對來自江南的企業有一種天然的信任,根本原因就在於江南的商業文化有嚴格的行為邊界,他們知道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剝離一直被廣為詬病,但其行為嚴格來說是沒有突破契約邊界的,雖然這其中多少蘊含著一些無奈與狡黠(阿里上市前後,格隆先後寫了5篇對阿里的深度分析文章。格隆自信這個資本市場能超過格隆對阿里理解的人會有,但,不會多)。
遺憾的是,這種江南商業文化始終沒有得到茁壯生長的機會。作為世界上惟一一個延續兩千多年的中央集權國家,政權對經濟的控制已經形成一種制度與文化的慣性。在中國跌跌撞撞的歷史進程中,路徑的選擇權始終在各種派別的官僚與知識分子之間交替輪轉。最為理性、穩健的工商業階層,始終被排斥在決定歷史的權力結構之外。在這種缺乏信用契約的環境中,中國特有的官僚制度,人際關系成為商業生長的必須土壤,而這種土壤註定了建立其上的商業故事最終都將是海市蜃樓。胡雪巖通過結交權貴顯要,納粟助賑而富可敵國,但最終也因權貴的倒臺而一貧如洗。胡雪巖葬在杭州西郊鸕鶿嶺下的亂石堆中,他曾經擁有的萬貫家財和浮華一生都如浮雲般消失。倒是他精心創下的胡慶餘堂,至今仍以其“戒欺”和“真不二價”的契約傳統矗立在杭州河坊街上。
崖山之後無中華。格隆經常會有一個很天真的想法:假使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全球遵循的就已是契約文化,而不是兵戈鐵馬的暴力邏輯,必不至於有落後遊牧民族對漢文明的赤裸裸摧毀。假使中國首都能一直是杭州,而不是易守難攻的北京,以中華之文明積澱與創造力,中國早已是萬邦來朝的泱泱大國吧?
中國過去改革開放,鍛造了30年GDP接近10%增長的經濟奇跡,但經濟奇跡並未催生任何一家堪稱偉大的公司。好在現在來自民間尤其是江南民間的商業力量正在蓬勃而起。如果未來這種中國幾千年積澱的江南文化能在經濟乃至政治的更大領域壯大,無疑將是國之幸,也是資本市場之幸。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每次格隆去杭州,必然要去的拜謁一個地方就是西泠橋畔孤山北麓的蘇曼殊墓,這次也不會例外。墓地很難找,但每次信步由韁最終都會找到。蘇曼殊從不容於主流社會價值觀,與投資這個事也沒有任何關系,磁石一樣吸引格隆的,可能恰是他身上的那種不見容於主流的活法:無懼生,無懼死,淡泊名利,恃才放曠,無拘無束
投資是一生,蘇曼殊,也是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