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中石油10年资本运营启示录:A股话语权缺失之痛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20090101/02525709424.shtml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997

混乱凸显秩序缺失 Barrons

http://blog.caing.com/article/10863/

 蒙牛与伊利,腾讯与360,这些毫无道德底线的乱战,在一片混乱中其实凸显的是秩序的缺失。由于没有公平、公正、有效的法律作为保障,竞争走入了极端,受伤的却总是消费者。       市场经济本身就充满了竞争,优胜略汰是市场的法则。但是,正因为竞争无处不在,而且激烈异常,才需要法律来保证良好的秩序。毫无道德底线的丛林法则绝不 是成熟市场经济的标志。只有成熟、公正、公平的法律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法律才能保证在市场中胜出的是真正带给消费者好处的优秀公司,而不 是下三滥手段炉火纯青的黑道公司。      在公正公平的法律真正建立之前,混乱还将继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989

日本缺失 左丁山


2011-4-4  AD




 

天真許問左丁 山:「日本呢次點樣自救?」左丁山唔係日本專家,為之考起。日本遇上空前天災人禍,人民鎮定如常,關西處變不驚,基本上展現咗日本人守紀律、有禮有節嘅一 面,令人敬佩。但與此同時,東京電力之福島核電廠發生大事故,輻射外洩,日本政府與東電至今似乎束手無策,拖延時日,禍延全球,又令人懷疑日本大公司之危 機管理能力以及佢地嘅核電應急,毫無章法。

日本式管理一貫注重並引以為傲嘅,就係注重公司榮譽、紀律、忠心、終身僱用。工人及僱員就因為有 終身僱用制而對公司效忠,絕不搵工跳槽,好處係公司上下人員經驗豐富,合作慣熟,有西方公司無法子追得上嘅團隊精神。在經濟起飛、成長、興旺階段,日本公 司憑呢套方法,打敗無數西方公司,在消費電子及汽車業方面,稱霸全球。

但日本自己製造嘅地產股市泡泡在八九年末爆破之後,日本就走入一個下 旋循環,二十一年來無法恢復,究其原因,世界經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走入互聯網、微型電腦世紀後,日本嗰一套優點變成了大缺點,終身僱用制必須尊重資深 (seniority),講究論資排輩,變相排斥新人與新思維。管理層不斷老化,難以追上潮流,享有盛名嘅新力突然面對MP3(之後更勁嘅iPod)嘅挑 戰,一事無成,Walkman就此成為歷史。在手機市場、電腦市場方面,日本閉關自守,國際上遠遠落後於美國南韓。新力被迫用英國人做CEO,終身僱用制 開始成為公司負擔不起的奢侈,大量衞星公司解體,只有東京電力呢類公司因國內收入穩定,先至能夠沿用舊制。呢,現在日本傳媒批評東電20名董事加埋超過 1200歲,高層管理老朽,正是終身僱用產生嘅產物,在日本公司,唔夠五十五歲有乜資格進入董事局呀!肥仔K向左丁山慨嘆,呢次天災人禍同時間揭露了日本 最優秀與最敗壞嘅一面,日後假如日本式管理仍然唔能夠大改革,前途不許樂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80

感情缺失 左丁山

2011-10-16  AD

唐英年感情缺失事件,講到異常熱烈,人人有意見,一批老友兼蘋果讀者睇到蘋果日報「蘋論」大駡唐英年不是男人,大感驚奇,以為作者盧峯係明光社蔡志森嘅化身筆名,佢地話:「蘋果日報噃,你估係教會校園報呀?」
左 丁山連日與不同人士傾偈,話題總會提及唐英年,一位馬場朋友講:「有人話此乃黑材料,講畀北京聽嘅,如果係咁就錯到離晒譜,會俾北京領導人斥駡㗎,孫中 山、蔣介石、毛澤東……以至當代,有邊個領袖冇幾個以上女人㗎?」唔,此乃過去式,畢竟現代中國人好假道學者多,總不能公開地出現一個貝盧斯科尼,雖則暗 地裏就多到數唔晒。總括嚟講,左丁山聽到嘅就係,男士多數認為冇嘢,擁唐派男士指此事不值一提,擁梁派嘅就認為係唐之污點,但梁兄哥都講咗佢手上冇黑材料 手榴彈,佢地私底下猛咁唱,但在公開場合就一定不提。
女士又點?嘩,呢日見到一位 50後女士,大駡唐英年,佢話成班閨中密友都唔抵得,認為從政者應道德無瑕,行為要乾淨乾淨好乾淨,否則冇資格做特首。但同日見到呢位女士嘅 80後姪女,自外國畢業嘅,問佢點睇,姪女話:「唓,關我地鬼事咩,唐太肯接受,原諒老公,你地仲有乜好批評,姑媽嗰代太古老嘞,我班同學、朋友,不分男 女,一致認為唐英年嘅私事與我地無關!」

 

後來又問一啲 60後媽咪,佢地話關心仔女讀書、升班搵學校,唔理得邊個有婚外情。問另一位捧唐定捧梁,估唔到有尖銳意見,一位話:「我記住梁振英㗎,我老公九七買樓變 成負資產,我地捱到舊年先至脫苦海,哼,多得佢啦!」唉吔,原來將八萬五後遺症記賬於梁振英身上,抱怨至今;但另一位女士嘅態度就完全唔同:「嘻哈,我就 多謝梁振英呀,唔係佢,我老公點會喺 02年買到層樓呀。」又係記住八萬五,喂,點解唔講吓唐英年?兩位媽咪諗咗一大輪,先至講:「紅酒啦。我地有三位表弟妹在紅酒商、紅酒倉庫做事,佢地話多 謝唐先生推動本港成為紅酒中心,創造職位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08

蜜餞事件曝來伊份內控缺失 前發審委員稱過會幾率小

http://www.21cbh.com/HTML/2012-4-28/zOMzA4XzQyNTgzOQ.html

這一次,一度引無數PE競豔的來伊份真真切切地撞在槍口上。

4月24日晚,「毒膠囊」事件不斷發酵引得全民追問「食品安全」隱患之時,一則來自於央視有關「蜜餞」行業食品安全問題的揭露,將兩個工作日前剛進行IPO預披露的來伊份推至風頭浪尖。

IPO最忌諱陷入食品安全風潮並被捲入其中成為主角,但來伊份卻污點均霑,IPO能否順利前景頗不樂觀。

「從上市要求的硬性數據看,『毒蜜餞』事情對於以商貿模式為主而非食品生產商的來伊份而言,似乎影響並不大,但卻反映其對於供貨商渠道的把控和內部治理問題存在較嚴重的內控風險。」4月25日,一位證監會前任發審委員向本報記者坦言。

4月24日晚,有關蜜餞存在嚴重食品安全問題的消息一面世,來伊份立即發表申明表示將嚴查有關問題,但似乎時機已晚,局面很難挽回。

「對於來伊份而言,其被捲入食品安全問題並非意外。」4月25日,浙江一家PE機構負責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但令其意外的是,「來伊份怎麼這麼容易就被食品行業的潛規則撂倒?還在食品安全問題最敏感的時刻。」

說其並非意外,是因為以零售多種類休閒小食品為主的來伊份,近年來,雖然其門店擴張火熱,生意門庭若市,但有關其銷售的食品質量問題似乎就從未間斷。

2011年1月22日,青島一家媒體便接到舉報,稱來伊份山東路家樂福店購買的蠶豆佈滿蟲眼,仔細一看,上面還有數條白色蟲屍。

對此,來伊份有關負責人回應表示:「不能保證蠶豆百分百都是好的。」

或許,如果沒有幾天前央視對來伊份有關蜜餞生產過程的曝光,沒有親見在鏡頭下那一個個骯髒不堪的環境下生產的蜜餞,恐怕多數人會認為上述傳聞誇大其詞,但往往現實比傳言更可怕。

如果說上述對於來伊份的食品安全問題僅停留在生產環境和保質日期,那麼就在此次蜜餞含有超標添加劑前不久,其就已被爆涉嫌出售食品檢測不合格的產品。

據2011年底青島早報報導,市民發現其在來伊份購買的手撕肉條生產廠家剛被當地工商行政機關查處。據公開資料顯示,為來伊份生產手撕肉條的龍海市桂珍有限公司因其生產的牛肉絲日落黃、大腸菌群超標,被溫州市工商部門列為食品檢測不合格企業名單。

2012年初,其還以其獨特的經營模式為賣點,向國內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2012年4月19日,來伊份招股說明書(預披露)顯示,擬公開發行5000萬股。

此前數日,隨著「毒膠囊」曝光,食品安全問題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作為涉及食品行業的企業,來伊份不可能不知道因『毒膠囊』引發的食品安全討論大潮。企業預披露前就大概知道IPO安排時間,這家食品安全問題重重的申請IPO企業一旦預批,自然是公眾關注焦點。所以如果來伊份稱對『毒蜜餞』事件頗感意外,是說不過去的。」北京一家公關公司項目負責人士坦言。

「目前看,發審委認定其從食品安全的事件反映出的內控問題缺失較為嚴重,單就這一點其IPO過會幾率就比較小了。」上述某前任發審委員坦言,但關鍵還是要看其上會時如何向發審委解釋。

雖然之前多宗投訴和曝光,沒有讓來伊份引起足夠重視,但這次在其IPO當口再加上食品安全問題引得口誅筆伐之時,來伊份的反應可謂迅速,4月24日曝光當晚便在官網發佈申明表示會核查到底。

「但如果證明『毒蜜餞』並非是其『特例』,那麼任何申明都很難被信服。」上述某前任發審委員坦言,這一定程度說明其要麼放任不安全食品流入,要麼就是其內控管理長期缺失。

「對於擬上市公司而言,如有涉及行業潛規則問題時,應在上市前做好規避糾正準備,隨著新股發行制度進一步改革,有關信披制度的進一步完善,潛規則的東西將越來越容易被搬上上市公司的檯面。」深圳一家券商投行負責人感嘆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73

制度缺失 企業債難成優秀投資標的 機器喵

http://xueqiu.com/1340904670/25432521
2013-09-26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陳嘉禾

最近幾年,隨著一些理財產品的延期支付、債券基金的淨值波動,投資者開始意識到,債券類投資也是有風險的。事實上,在成熟市場中,單個企業發行的債券可以有很高的風險,甚至不輸於股票。當然,高風險也就意味著高收益,因此美國債券市場才會有人獲得過「垃圾債券之王」這樣的稱號。

企業債的價格由收益率決定,收益率越高則價格越低。那麼企業債的收益率是由什麼決定?現在的企業債券是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整體來說,企業債的收益率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基礎收益率,即同期限的國債收益率,二是信用利差。

從基礎收益率來看,當前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經過一波急速調整,已經突破了4%,處於歷史收益率水平的中上部。不過,考慮到通脹仍處低位,則4%的基礎收益率是否見頂,債券價格是否見底,仍然難下定論。

另一方面,信用利差是國內債券投資者較少關注的一個問題。在理論上,企業債與國債之間的收益率之差即信用利差,應該和經濟走勢負相關。即經濟越好,信用利差越低,反之越高。在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和信用利差這兩項指標,在長期即呈明顯負相關關係。

但是,國內債券市場的投資者對信用風險的認識十分缺乏。這種缺乏是典型市場選擇的結果:公開交易的企業債券直到目前為止,從未出現過實質性違約。這也就導致在國內企業債的信用利差與經濟景氣度、PMI之間,很難找到明顯的負相關性。

那麼國內企業債的信用利差的變動由什麼決定呢?主要由稅收和流動性溢價決定,前者是由國債免稅、企業債收稅造成的,後者是由國債的流動性相對更好,而企業債的資質較不統一所以流動性較差造成的。

舉例來說,如果稅收和流動性帶來的10年期企業債溢價要求是20%,那麼當國債收益率是2%的時候,企業債收益率理論上要達到2.4%,信用利差為0.4%。而當國債收益率是5%的時候,企業債收益率理論上要達到6%,信用利差是1%。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當信用利差由稅收和流動性因素而非企業信用風險決定時,信用利差理論上應該和國債收益率呈現高相關性,而非和PMI呈現高負相關性。同時,不同信用等級的企業債的利差不應受經濟景氣程度影響:這正是多年來國內債券市場數據所展現的。

但是,這種企業債的信用風險有一天終將反映到市場價格中來,建立在制度和市場規則缺失之上的價格壁壘注定難以長久維繫,在經濟下行和體制改革的階段尤其如此。這也就意味著,在基礎收益率仍然存在上行空間的現在,從長期大類資產配置的角度考慮,企業債仍然難以成為優秀的投資標的。

(作者單位:信達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789

三論梁杰文: 「分拆上市」遺漏之資料及缺失(更新)

筆者已有2篇文章,談及他3篇文章的問題,包括談及他手上「可換股債券財技」、「殼股現實」及「殼股誘惑」文章上的問題。前兩日再看過他這篇「分拆上市」的文章,發覺仍有錯漏及忽略。今日再次指正他的錯誤。

(1) 最近港股迎來一片分拆潮,多家上市公司有意分拆旗下業務獨立上市,單計9月份先後6間公司宣佈分拆計劃,包括電能實業(006)、新世界發展(017)、眾安房地產(672)、嘉裡建設(683)、信義玻璃(868)及利福國際(1212)。若全數成功上市,已接近去年全年7宗數目。

筆者按:
其實這個事實是有忽略及遺漏的。如果9月份來看,視乎你在甚麼基準看,但如果他包括了新世界發展、信義玻璃及利福國際的話,其實他們早在2013年9月之前公佈了分拆的計劃,只是有部分之前是告吹了,或者早已發過公告正在進行中。

以下指出這些公司的問題:
1. 新世界發展分拆酒店業務,其實早在2013年3月已公告上市,在6月10日發了初步招股書,後因估值問題告吹,最近才捲土重來
2. 信義玻璃早在2011年已公佈信義光能上市計劃,在2011年11月曾招股上市,但因估值過高失敗,在2012年引入基金投資者,2013年2月已經發出公告上市,但最近才成事。但最近正美豐業(8135)的上市,他是第二大股東,如果他指這樣,也大致成理。
3. 利福國際分拆方面,其實這項消息不是9月發出的,是2012年10月已經出現,但由於物業高度限制的問題,所以才延至上月才正式可以上市。

但就算這樣,以他這樣廣的定義,其實還有很多上市公司在9月公佈上市計劃,包括但不限於:
已成事的:
1. 皇朝傢私(1198,前中意控股): 分拆其為大股東的家夢控股(8101)上市。
2. 華夏醫療(8143,前泓迪應用環保、泓迪有限公司): 分拆旗下藥業連鎖惠好集團為萬嘉集團(0401)上市。
未成事的:
3. 花樣年(1777): 分拆管理業務為彩生活上市。
4. 盈信控股(15): 分拆建築業務為怡益控股上市。
特別例子:
5. 中國香精香料(3318): 中國綠島科技(2023)股東之一為這公司。
6.
匯財軟件(8018): 前身業務是匯盈控股(821,前亞洲網上交易科技,創業板編號8101)的軟件業務、後來轉至新濠國際(200,前澳門電力)的業務,之後轉回前新濠環彩(8198,前威發系統)控股股東陳錫強之手再上市。

這部分故事,筆者有時間會再提及的。所以可以說,其實最少有10間以上進行分拆計劃,超過上年的7間。

2. 惟凡事無絕對,2月永利控股(876)以介紹形式分拆從事物業投資業務的永利地產(864)上市,集團以實物形式,每股獲分派一股新公司股份。分拆前永利控股股價上漲,高見2元,市值達6.5億元。半年後,現時永利控股及永利地產市值各約2億元,共4.2億元,分拆可謂「弄巧反拙」。

筆者按:

其實該公司早已在2012年8月31日公佈分拆計劃。當日市值約3.3億。現在永利控股發行股數320,525,879股,每股64仙,市值2.05億,永利地產發行股數386,175,758股,每股59仙,市值2.28億,合計市值大約4.33億元。那是不是弄巧反拙? 如果要舉一個實例,其實可以舉僑威國際(1201)分拆出來的宏創高科(8242),當年上市價80仙,現在只剩下28仙,跌幅65%。這個故事我也想分享一下。

3. 今年4月,同仁堂科技(1666)落實分拆從事中藥產品研製,並於香港及海外市場經營零售及批發分銷業務的同仁堂國藥(8138)於創業板上市。同仁堂國藥共發行2億股,其中1億股用於優先發售。同仁堂科技股東可優先參與股份發售,每1,000股將獲分派170股保證配額,雖然每手獲分的保證配額不多,但股東可額外申請其他股東放棄認購的保證配額。
當時發售反應一般,不算踴躍,部分同仁堂科技股東放棄認購其保證配額,1億股中,6,400萬股撥歸申請超額股份的認購人,分配比率10.51%至100%。同仁堂國藥首日掛牌,升勢如破竹,較配售價3.04元高約一倍,隨後股價表現亮麗,短短幾個月升至14元,當初積極參與認購新公司股份的股東,獲利豐厚。

當時發售反應一般,不算踴躍,部分同仁堂科技股東放棄認購其保證配額,1億股中,6,400萬股撥歸申請超額股份的認購人,分配比率10.51%至100%。同仁堂國藥首日掛牌,升勢如破竹,較配售價3.04元高約一倍,隨後股價表現亮麗,短短幾個月升至14元,當初積極參與認購新公司股份的股東,獲利豐厚。

筆者按:
這段東西又錯了幾個地方:
1. 公司最早的進行是分拆在2010年12月,公佈是在2011年2月,落實是4月5日,上市是5月7日
2. 公司最終分配的是6,410萬股,不是6,400萬股
3. 公司收市價是6.53元,較配售價3.04元,是高逾114.80%,不是只有約1倍,是逾1倍。

希望編輯們做事要清楚一些,不要再犯一些基本事實性質的錯誤,若果編輯不懂這些資料出自何處,做細心的分析,用專業的言語寫出不認真的資料,確實會鬧出笑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13

贏了官司要不回錢:租賃企業討租難背後的機制缺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6844.html

贏了官司要不回錢:租賃企業討租難背後的機制缺失

一財網 王琳 2015-03-17 14:10:00

租賃行業面臨著更多的違約風險,債款催收問題更加嚴峻,風控成本攀升,難度也在加大。行業都希望能見到有效的登記制度和征信機制,來保護租賃企業的合法權益。

日前,未能對江蘇徐工工程機械租賃有限公司(下稱“徐工租賃”)履行判決書規定還款義務的25名被執行人,被列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但即便如此,徐工租賃收回租金欠款已基本無望。

徐工租賃贏了官司拿不回錢的案例並不鮮見。近年來,由於動產登記制度和征信體制的不完善,致使出租人權益難以得到良好保障的例子不在少數。

租金久難收回 贏了官司也沒用

“徐工融信聯合之家”微信公眾號稱,該批25名失信被執行人被勒令“在乘坐交通工具時,不得選擇飛機、列車軟臥、輪船二等以上艙位;不得在星級以上賓館、酒店等場所進行高消費;不得購買不動產或者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等消費舉措,將最大程度的影響其消費、置產、貸款、出境等行為,直至其履行完畢所有義務,由公司律師向法院申請將其從最高院失信人名單中撤銷。”

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律師陳寶姝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在租賃合同糾紛案件審理中,由於個人和小型企業作為承租人,無論是信用還是財產抵押保障方面,和大型承租人都無法相比,很容易造成租賃公司即使勝訴,也無法最終追討回租金和租賃資產的結果。最高人民法院對於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裁定結果、惡意拖欠租金的被告人,將其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對其作出一系列的限制規定,以此來幫助債務人回收租金,也是一種保障機制。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根據徐工租賃提供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登錄“中國裁判文書網”和“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查閱梳理材料發現,這些諸多最早於2012年就經由江蘇省雲龍區人民法院判決的民事調解案件,雖然都已經做出了最終判決,要求承租人在規定期限內,支付對徐工租賃的欠款、罰息、保證金等,並協助徐工租賃將由承租人對外轉讓的租賃物重新辦理過戶手續。但直到2015年,所涉9起民事糾紛案件的所有被告方,均未履行任何法律文書中所述的義務。本報記者根據徐工租賃披露的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登錄“中國信息公開網”逐條查詢,發現除了“黃建軍”一人無法獲取任何信息外,其余失信人在“失信被執行人行為具體情形“一欄中,全部描述為”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而在2015年1月,這9起租賃合同糾紛案件的最終執行裁定書中,無一例外都被江蘇省雲龍區人民法院裁定,被執行人無可供執行財產,終止案件的執行。

中國環球租賃有限公司租賃事業部高層工作人員本報記者表示,目前租賃行業中,還鮮有租賃企業由於租金和租賃物無法回收,將承租人列入高法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的。廠商系租賃公司由於租賃資產幾乎全是動產,還有很大比例是機動車,面臨更高的違約風險和信用風險。徐工租賃面對大量的租金難以回收,長期催債無門,幾乎是“被逼迫”著做了行業里很少做到的地步。這樣做的同時也意味著租金要回來的概率肯定是零了。

仲信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營銷部門管理人員也對本報記者稱,租賃業務是長期持續的往來行為,承租人發生信用違約如果不是在不可抗力的層面下,一般租賃公司不會去冒無法回收債款的風險,將承租人列入失信黑名單的。

徐工租賃表示,“在下一步,徐工租賃公司將繼續加大法務案件的執行力度,采取各種手段,動真碰硬,不舍晝夜,全力整治,讓違約行為受到懲戒,讓沒有信譽之人寸步難行,最大程度的維護國有資產安全。”

行業風險走高 登記制度缺失

本報記者根據公開裁定文書梳理,徐工租賃此次發布的消息共涉及自2012年至2014年間的9起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涉及欠款達630余萬元人民幣,除了租金逾期、拖欠債款,公開可查的裁判文書中也透露案件中涉及租賃車輛登記混亂、租賃標的物被隨意拆卸、損毀等問題。北京市匯融律師事務所主任張稚萍對本報記者表示,缺乏有公示效用的登記制度和尚未全面實現公平公開的征信系統已經成為融資租賃行業亟待解決的兩大法律隱患。

“目前我國的征信機制只對少量的金融租賃公司開放。大量商務部監管下的內資試點融資租賃公司和外資融資租賃公司沒有辦法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統。且在目前由於沒有可靠的、有公示效應的企業征信系統,很多承租人的信用狀況無從得知,一些企業多方惡意欠貸的記錄也無法獲取。信息的不透明造成融資租賃企業在對承租人進行風險評估、簽訂合同時面臨更多的違約風險。”張稚萍說。

浙江匯金租賃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俞雄偉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建立統一的、有法律效力的動產登記制度是保障我國融資租賃行業健康穩健發展的必要條件。目前我國融資租賃企業可以通過中登網“融資租賃登記公示系統”辦理融資租賃企業和租賃物登記,但該登記尚不具備強制執行力。且目前我國動產登記有多頭監管的問題,作為租賃資產的飛機、汽車、農機等分屬不同的機構如民航局、車管所、農機安全監理機構登記,中國人民銀行和商務部也都有自己的系統來針對租賃動產進行登記。多頭登記的現狀極容易造成同一設備在多個系統中重複登記、抵押、轉讓。

陳寶姝表示,登記制度的缺失一直都是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發展上的硬傷。近年來出現大量的租賃合同糾紛案件涉及動產轉租、出質的案件。出租人多以融資租賃合同規定租賃物不轉租、出質等為由起訴至法院要求承租人確認出質行為無效。但根據我國《物權法》規定,除承租人和質權人故意侵害出租人的情形,人民法院均認定出質行為合法有效,因此導致的損失由承租人向出租人承擔賠償責任。而承租人由於信用和財產問題,往往無法履行法院判決,導致租賃公司權益受損。目前我國的征信體系下,個人的信用租賃企業無法查詢,而企業的信用體系平臺也只有一些很基本的公司信息,且缺乏法律強制性。

上述環球租賃的高層工作人員表示,在目前我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租賃行業會面臨更多的違約風險。債款催收問題更加嚴峻,風控成本攀升,難度也在加大。行業都希望能見到有效的登記制度和征信機制,來保護租賃企業的合法權益。

值得期待的是,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張紅力呼籲建立全國統一的動產登記制度,建立起“動產財產的唯一標識碼”體系,便於通過該“唯一標識碼”及時跟蹤動產權利變動情況,保護出租人合法權益。本報記者采訪的多名融資租賃專家和從業人員均稱對2015年出臺有公示性的動產登記制度表示樂觀。

編輯:孫汝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390

【專項巡視】國機集團被爆海外工程監管缺失、權力尋租突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33580.html

【專項巡視】國機集團被爆海外工程監管缺失、權力尋租突出

一財網 張國棟 2015-06-17 16:56:00

類似的國有資產流失很多都發生在海外,但這似乎不是國機集團或者中石油一家企業的問題,而是中國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在海外投資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

6月16日晚間,中紀委監察部官網又公布了9家央企被中央巡視組巡視情況的反饋。其中巡視組認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國機集團”)存在海外工程項目監管缺失,采購、分包環節不規範,項目許可和融資環節權力尋租問題突出等。

今年2月28日至4月30日,中央第十巡視組對國機集團進行了專項巡視。

目前,國機集團旗下有40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10家上市公司,180多家海外服務機構,主營業務包括機械裝備研發與制造、工程承包、貿易與服務三大主業,在機械、電力、冶金、航空航天等國民經濟重要產業領域均有涉足。

中央第十巡視組向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反饋巡視情況(來源: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成立於1997年的國機集團,用近20年時間編織出龐大的產業體系,成為一家中國機械工業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業務鏈最完善、綜合研發能力最強的大型中央企業集團。但是,這家業內享有盛譽的大型央企,由於缺乏有效的內部管控,腐敗問題滋生。

在海外工程方面,國機集團主要提供設備成套、EPC、BOT、BOO等為主要方式的工程建設服務,內容涵蓋工程項目開發及投融資,工程規劃、勘察、設計、施工,設備成套、運維管理等。腐敗就發生在其中的環節上。

業內公開的秘密是,企業設立在海外的一些投資服務公司、辦事處等,不少都存在一些違規違紀做法,比如將利潤截留在海外,成為某些人的“小金庫”。尤其是與海外工程項目關系緊密的招標、采購等核心環節,更是腐敗嚴重,成為部分人用來大撈油水、中飽私囊的地方。

此前有媒體就曝出,中石油的海外業務存在大量腐敗問題,尤其是低品位油田承包、配額劃撥、物資采購、工程招標等環節,“前些年還有很多不是以公司名義而是個人代持的,公司名下的海外項目本身就存在著問題,代持的項目更是問題嚴重,有的時間長了甚至整個項目投資都進了個人的腰包”。

6月17日,一位熟知國企海外投資的行業資深人士曾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類似的國有資產流失很多都發生在海外,但“因為國資委對央企海外資產管理是失控的,基本上沒辦法實施審計”,導致相似的問題頻發。

這似乎不是國機集團或者中石油一家企業的問題,而是中國國有企業特別是央企在海外投資領域普遍存在的問題。

據國資委主管的《國資報告》調查統計,目前,境外國資總量已不少於12萬億元。但國企海外內部監督缺位現象依然很嚴重,原因有三:第一,這些在海外的國企雖然形式上采用了現代企業制度,但距離規範化還一定的距離;第二、由於“天高皇帝遠”,加之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人治”現象仍比較突出;第三、一些國企在海外設置的監督部門掌控在被監督對象手中,缺乏獨立性,難以實施有效監督。

根據巡視組披露,巡視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些其他突出問題,主要有:集團黨委、紀委落實兩個責任不到位,重經營輕黨建,對領導人員監管不力,對違紀問題執紀不嚴;有些企業財務管理混亂,賬務弄虛作假;有些企業考核指標不合理,業務人員獎金畸高;有的領導人員紀律觀念和規矩意識淡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時有發生;選人用人不夠規範,有些企業存在“親親疏疏”問題。

對於國機集團的突出問題,中央第十巡視組組長胡新元代表巡視組已經提出5條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國機集團應加強管控水平,完善傭金支付、招標采購、工程分包等監管制度,對重點項目加強內部審計,全面加強廉潔風險防控;再就是要加強財務監管,嚴格財經紀律,完善對重大投資的事前審查和事後監督,規範薪酬分配,杜絕違紀違法問題發生。

此外,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國際集團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及國務院國資委等有關部門處理。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0023

聶軍:私募最大硬傷為風控缺失 絕對收益投資需取長補短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698548.html

聶軍:私募最大硬傷為風控缺失 絕對收益投資需取長補短

一財網 趙星巍 2015-10-18 19:27:00

步入10月,A股市場人氣逐漸回升。10月16日,兩市放量強勢走高,滬指收漲1.60%逼近3400點,大盤也創下了股災以來最大單周漲幅6.54%。隨著市場的逐步回暖,前期因為期指新規而受到束縛的對沖基金和絕對收益概念重回公眾視線。

在10月17日召開的中國絕對收益投資管理協會(簡稱“協會”)第五屆年會上,協會理事長聶軍表示,對沖基金投資和絕對收益投資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更為穩健的良性回報;同時對於私募機構來說,不看重風控是行業最大的硬傷,采用絕對收益投資策略則可以幫助私募機構有效地進行風險管理。

絕對收益投資優勢明顯

絕對收益投資和對沖基金更加穩健的特性可以從一組數據比較中看出來。

首先就絕對收益投資和傳統投資相比而言,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私募證券投資中心的統計研究指出,以股指期貨作為風險管控工具的量化對沖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業績在六月份大多保持平穩獲得正收益,而沒有采取股指期貨作為對沖工具的私募基金的業績則在六月出現大幅下降,平均收益為負。格上理財數據顯示,市場巨幅調整的6月-8月,采用對沖手段的相對價值(市場中性)策略的平均收益分別為3.56%、0.87%、-3.55%;同期普通股票類基金的平均收益為-5.40%、-7.53%、-5.07%,穩健性遠不及相對價值策略。

此外,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還顯示,中國A股市場過去10年業績的夏普指數為0.44,而對沖基金同期的夏普指數為1.02。從長期來看,對沖基金可以為投資者帶來更為穩健的良性回報。而將中國的對沖基金和全球及亞洲其他地區進行比較可以發現,中國對沖基金的整體收益較全球水平要高,但與此同時波動率和回撤也較高,風險控制因此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

自去年四季度牛市啟動以來,陽光私募行業迎來了一輪迅猛的擴張。中國基金業協會近日公布的私募登記備案月報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已登記備案各類私募基金認繳規模為4.51萬億元,其中私募證券管理人管理的私募基金規模為16756億元。

規模不斷擴張的同時,行業公司良莠不齊、風控缺失等短板和硬傷卻日益明顯。6月中旬股市開啟深度調整,陽光私募經歷了最嚴大考,清盤潮讓行業在陣痛中完成洗牌。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今年以來提前清盤的私募基金產品達到了1372只,其中未到合約約定而提前清盤的數量高達446只,占總清盤數字的32%。7月和8月是提前清算的高峰期,共有206只產品提前清盤。

在聶軍看來,與公募相比,私募的突出特點是約束較少;然而不看重基本建設和整套風控系統,確實是私募的最大硬傷。“很多新成立的私募尚未組建完整的團隊便已經發行產品,他們所謂的投研團隊和風控體系更是處於籌建狀態。”

聶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打鐵要靠本身硬,要防範風險,你就得花功夫建好基金公司的基本建設,當你專註照顧好投資的下行風險時,投資回報就會照顧好他自己。與傳統投資策略相比,對沖基金投資策略是取長補短。對沖基金要找出我們擅長的東西,規避不擅長領域的風險。在擅長領域適當的放杠桿,用衍生品,在長處做多、在短處做空。基金公司的風險管理首要的是運營風險,一定要保證所有操作合法、合規、和有力的自律約束。”聶軍同時強調,私募基金公司一定要從“三部馬車”來完善基金的投資、運營(靜態風險管理)、動態風險管理,尋求真正的穩健投資。

市場機制仍需不斷完善

除了對穩健投資的強調,聶軍還表示有必要從股災中發現中國資本市場存在的問題並加以修正,使資本市場健康發展。聶軍告訴記者,每一次危機其實都有共同的特點,比如伴隨著市場情緒瘋狂、杠桿水平高、往往導致資金鏈斷裂、失去流動性、失去信心、出現恐慌,最後發生踩踏。“我管這次股災叫高蹺市效應,中、小、創被人利用漲停板、“t+1”等機制生硬地踩上“高蹺”,形成堰塞湖”,而倒下的時候又因跌停板機制而使“非流動性風險也會波及其它板塊一同跌到。發生高蹺式股災的原因,包括機制上的一些問題,比如漲跌停板、”t+1”、衍生品的缺乏等。”

而具體到機制建設方面的改進,聶軍提出了6條建議:首先是取消漲跌停板,用熔斷機制來取代,並且主板、中小板、創業板設置不同的熔斷點;其次,取消股票T+1,改為T+0;第三是全面放開個股做空機制,但融券規模不超過現貨賬戶的50%;第四是全面放開個股期權,鼓勵機構用期權進行風險管理;第五,盡早恢複IPO,並允許新股可以做空,但限制新股發行方(IPO公司或者主券商)6個月之內不許賣股票;最後,針對每個行業構建行業指數並發行相應的股指期貨,使多空力量趨於平衡。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9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