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夫睇《X Factor》受刺激英港移民第二代遭斬甩頭

1 : GS(14)@2016-03-19 22:15:39

英國去年發生的一宗華裔女子遭夫斬頭案,殘殺妻子的英國男子承認誤殺,周四被判無限期入住精神病院。案發於去年8月,40歲被告艾倫(Timothy Allen)在劍橋郡住所割傷自己喉部後,將譯音姓何(Samantha Ho)的39歲妻子殺死。死者被襲期間報警,但警員到場時,發現艾倫滿身鮮血,不斷持刀刺向所養的寵物犬,附近見到死者被斬去的頭。案情指,艾倫與妻子看電視真人騷《X Factor》時突然精神病發作,企圖自殺不遂,轉而襲擊妻子和狗。艾倫其後表示,以為節目中的舞蹈員是被木偶師操縱的木偶,怕木偶師會煩擾他與妻子,令他們「永遠入地罰」,決定殺妻和自殺以避之。醫學報告顯示艾倫2004年電單車禍後開始有精神病。法官認為他對公眾構成威脅,判他入精神病院,直至不再構成威脅。死者在英國出生,父母是香港移民,在當地經營中式外賣店。死者在一間生物科技公司研究治療糖尿病的細胞分析技術,與艾倫在大學認識。英國《太陽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9/195364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490

水怪也移民?泰晤士河驚現巨黑影

1 : GS(14)@2016-04-12 18:16:04

尼斯湖水怪來了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度假?一周內兩度有網友在河面拍到一個黑影在水中游動,其中一次更是「近距離接觸」。網友Lea K上載短片到YouTube,短片全長18秒,可見河中心有一個巨大黑影,形狀似黑影的頭部一上一下,有規律地游動。「每個人都正在看彩虹,故無人在意,認為只是垃圾而已。」而本月5日,女網友Penn Plate在格林威治附近乘坐纜車時,亦在車廂內高空拍到類似的黑影,在河中載浮載沉,「泰晤士河出現鯨魚?還是奇怪的潛艇?」過去亦曾有海洋生物誤闖泰晤士河,2006年1月一條北瓶鼻鯨游到泰晤士河並逗留數天,引來民眾圍觀,但牠後來返回北大西洋途中迷路,最終不幸死亡。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12/1956798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73

巴基斯坦移民 父駕巴士平凡「公屋仔」變市長

1 : GS(14)@2016-05-08 14:44:32

由平凡「公屋仔」成為倫敦市長,薩迪克.汗的經歷是現代童話。他1970年出生前不久,父母才由巴基斯坦移居英國,一個駕巴士、一個在家做針線工幫補家計,將八條「化骨龍」拉拔長大,一家十口住在南倫敦一個公屋三房單位,排行第五的薩迪克.汗直到24歲離家獨立前一直睡「碌架床」。薩迪克.汗自小受不少歧視,與人爭執打架是常事,他上的貝文書院亦非好學校:「貝文仔」是頑劣的同義詞。但他學業不錯,更立志做牙醫,老師卻覺得他「牙尖嘴利」愛駁嘴,建議他考慮讀法律,終令他走上人權律師之路。



撐同性婚姻受死亡恐嚇

1994年薩迪克.汗成為地方議員。他自小深信工會運動的力量,15歲加入工黨,因父親參加工會「人工和福利都不錯」,而媽媽只能自己爭取,待遇差得多。貝文書院當時有全英首位穆斯林中學校長,亦令他明白「膚色和背景無法阻止你爭取成功」。憑着這信念,他成為律師行合夥人,2005年當上國會議員,在白高敦政府任運輸國務大臣,是首個開內閣會議的穆斯林官員。自認開明的他,不諱言喜歡修甲,卻因曾投票支持同性婚姻,受伊斯蘭激進分子死亡恐嚇,令他一度考慮僱保鑣保護妻子和兩個女兒。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08/196024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039

移民美國老闆變打工仔攝影師十年記錄華人辛酸史

1 : GS(14)@2016-05-21 17:49:35

美國總統大選將至,參選人紛紛「出招」搶票,在寸金寸土的三藩市主打可負擔房屋(Affordable Housing)等居住議題;不過,不少低收入華人的居住情況欠佳,當中的辛酸,局外人未必能切身體會。一名資深記者特定舉辦攝影展,以十年以來記錄下的震撼場景和影像,講述一名散房居民的故事。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攝影展的主角是66歲的散房(單人房宿舍,SRO)屋主趙偉雄,他原籍廣東省珠海斗門,2006年攜太太移居美國。和很多人一樣,他起初以為「美國夢」就此啟航,卻發現這裡的生活更艱苦——他在家鄉擁有數間店舖,來到三藩市,他僅靠打散工和在街上賣花維生。趙偉雄夫婦住的散房面積僅80呎,擺放家具後就寸步難行。展覽會地上將他的家一比一間隔圖還原,讓入場人士體會住在這個狹小空間的感受。攝影者黃偉江(David Huang)是灣區的資深記者,巧遇趙偉雄後,用了近十年透過鏡頭追蹤他的生活足迹。「他學習英語的獨特方式最吸引我!」原來窩居雖小,但趙偉雄在牆上貼滿一堆紙皮,寫有2,000多個英文生字。趙偉雄這十年來曾到市立大學(CCSF)上英文課,不過沒學懂國際音標,他閒時會以「自己方式」,融合廣東話記生字,非常有趣。黃偉江讚嘆:「教人敬佩的是他的學習態度,每次出發上課都西裝筆挺,更花錢買正版原裝教材,非常尊重知識。」多年苦讀後,趙偉雄最終獲得一份當地雜貨鋪的工作。趙偉雄在美故事的新一章,以這次展覽「3650/衣錦還鄉」慨括,因為他今年終於買下十年來首張回鄉的機票,回家與離別多時的母親、子女和孫兒團聚。可惜的是,太太因工作未能一起返鄉。他回來後會繼續打拼,朝着開雜貨店和花店的目標邁進。展覽策劃人王雅嬌(Maria Wang)表示:「我們於展覽中以『趙先生』,而非他的全名稱呼他,是因為我們想帶出在唐人街,不少的散房戶都有着這樣的奮鬥故事。『趙先生』只是其中之一。」主辦單位中華文化中心基金會期望,是次展覽可以一洗在美華人的陳腐印象,尤其老一輩,證明不少華人正積極闖出一片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19/196186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713

【美國大選】桑德斯北加州拉票講移民政策搶華裔票

1 : GS(14)@2016-05-21 18:29:42

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Bernie Sanders)以53%勝出俄勒岡州初選後,馬不停蹄到北加州拉票。周三抵達南灣聖荷塞,被至少5,000名擁護者熱情包圍。他希望加州市民展現「全美最前衞之州」的精神,讓他可以在這民主黨票倉贏下多達475張的黨代表票,一起加入政治改革行列。駐美國記者:王欣儀 聖荷塞直擊桑德斯在演講中再次提及美國已失去功能的社福制度、腐敗的經濟和富人壟斷的選舉機制,除了大力批評大型企業和富人不繳稅回饋社會,把財富藏在避稅天堂,也點名抨擊特朗普(Donald Trump)以及出錢出力來挺他的金沙集團(Las Vegas Sands Corp.)董事長艾德森(Sheldon Adelson),「當億萬富翁互相支持,那不叫人民作主,那叫寡頭政治」。一向被批評「社會主義」的他如常拋出照顧弱勢、全民的社會福利牛肉,「我真的已厭倦看到貧困,沒有人應該一星期工作40小時,卻還深陷貧窮的泥沼」。因此,他開出的競選承諾包括將聯邦最低工資提升到每小時15美元、為學生減輕貸款、及公立大學免費等。「很多年輕人問我,為甚麼他們循社會期望去接受高等教育,最後卻搞得一身債?」不過他也自嘲,「反對我的人都叫我『聖誕老公公』」,並接着解釋,會要「華爾街上的那些人結賬」,表示「我讓華爾街不開心,但我不在乎」。桑德斯也跟華裔、拉丁裔眾多的加州選民拉關係,他以父親為移民的經驗,一再強調「不要拆散家庭」。他指美國目前約有1,100萬無身份移民,他們經常受僱主剝削,一輩子擔驚受怕。他說一旦當選總統,將行使行政權,確保國會通過移民改革法,並廢除目前的遣返條例。他更稱,加州擁有多元的、族群的特色,呼籲民眾正視如此的特性,「這是美國的力量所在,美國人民也了解,團結才能打倒企圖製造分裂的力量」。不少華裔民眾都因桑德斯照顧少數族群、相信草民力量的政策,故選擇支持,包括在Google打工的33歲杰茜卡(Jessica Tan),她說桑德斯不斷炮轟富商、大型企業,澄清他的立場是認為問題出在現有制度,科技界只是代罪羔羊。她以灣區為例,「不是(大公司)造成社區高檔化(gentrification),也不是(大公司)造成種族隔離,是社會制度,而桑德斯批評的就是制度的不健全,和金字塔頂端的貪婪」。她十分讚賞桑德斯的正義和對大眾的關懷,也認為他是最有遠見、敢說話的參選人,「他的遠見是超過時代上一般所能接受範圍:同性婚姻、提高最低工資、支持女性問題,這些以往都不是受歡迎的立場」。另一位莊先生(Bob Jung)是第三代移民,他認為桑德斯能從根本帶來改變。「這不是希拉莉和桑德斯之爭,而是桑德斯與現狀的對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520/1962036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836

保守黨今選黨魁 拿移民前景作籌碼文翠珊不排除遣返歐盟公民

1 : GS(14)@2016-07-06 07:58:09

■文翠珊在保守黨內支持度高企,是黨魁大熱人選。



【英國脫歐】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今天將舉行首輪投票,以內政大臣文翠珊(Theresa May)呼聲最高,她前天卻提出具爭議立場,指難以保證目前在英國生活的歐盟公民不被遣返,被批評拿移民人口前景做談判籌碼,競逐黨魁的對手隨即乘虛而入。



■移民議題在英國脫歐談判中極為關鍵。資料圖片


目前歐盟約有300萬名公民居於英國,英國亦有約120萬人在其他歐盟國家生活,他們很多都已落地生根。隨着英國公投決定脫歐,這批移民人口的命運亦引起關注,不論留歐派還是脫歐派,都促請朝野雙方及保守黨黨魁角逐者,保障他們的居留權利,不被遣返。文翠珊前天在英國獨立電視台(ITV)訪談節目上,亦表示希望移民能繼續現有生活,「我們仍是歐盟一員,現階段沒有改變」,但日後難免將問題納入跟歐盟的談判中,「在保障在英歐盟公民居留權的同時,亦得為在歐盟各國的英國公民爭取」。工黨影子內政大臣庫珀批評文翠珊的言論令人焦慮;自民黨黨魁法倫直斥令人髮指;文翠珊競逐黨魁的主要對手司法大臣高文浩(Michael Gove)立即把握良機,指「移民的居留權不應被質疑」,願意作出保證;另一對手能源及氣候變化大臣利德瑟姆(Andrea Leadsom)亦作類似表態,認為應給予歐盟移民保證。



恐脫歐前大量移民湧入

接近文翠珊消息人士透露,文翠珊立場含糊,是基於「一旦如今承諾保障,在脫歐前來到英國的歐盟公民亦應得到同等保障」,恐怕在脫歐前出現大量移民湧入。文翠珊的另外兩名對手,還有就業退休保障大臣郝智恒(Stephen Crabb)及前國防大臣霍理林(Liam Fox)。保守黨國會議員今舉行首輪黨魁選舉,五名候選人中得票最低的會先被淘汰,兩日後再進行第二輪投票,下周二第三輪,直至只餘兩名候選人,9月9日再供保守黨約15萬黨員投票選出黨魁。目前文翠珊支持度最高達60%,排第二的高文浩只有10%,利德瑟姆以6%排第三。昨天文翠珊獲得一支強心針,得外相夏文達表態支持。



患糖尿日打四次胰島素

除了政治,文翠珊早前接受《星期日郵報》專訪時,亦鮮有剖白私人生活,否認自己是控制狂,又認為患上糖尿病而每天須接受四次胰島素注射,並不妨礙她處理首相職務,「只是生活一部份,很多企業高層都有這情況」。感情生活方面,她坦言跟結婚逾卅載的丈夫都渴望要孩子,可惜膝下猶虛令二人相當沮喪,「我們當然受到打擊,尤其看着朋友都生了孩子,但得接受生命無常,少不免有突如其來及事與願遺」。英國《獨立報》/《泰晤士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05/1968152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532

【馮仁昭四圍超】洪朝豐移民巴黎教打坐

1 : GS(14)@2016-07-09 06:36:07

洪朝豐今個月12號離開香港定居巴黎,前晚佢喺觀塘招開記者會,一邊揮手一邊講拜拜,佢喺兩個星期前決定移民,一入紙就通過面試:「去到嗰邊我想唱歌、玩音樂同教打坐,因為我係打坐老師,嗰邊係一個好龐大嘅市場,今次係用一個藝術家身份移民,冇簽任何公司,係自己一個人過去。」洪朝豐又提到精神病嘅包袱,喺香港受到歧視,喺法國可以拋開枷鎖。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707/196840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919

移民遭排斥 致走向極端

1 : GS(14)@2016-07-17 15:33:30

法國18個月內三度遭遇嚴重恐怖襲擊,頻率冠絕西方國家。分析指當地北非移民社區遭到隔絕,孕育了一群對主流社會恨之入骨的恐怖分子。



法經濟短期難復蘇

有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前人員指,法國的北非移民法律上是法國公民,卻不為主流社會接納。這批移民大多來自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利比亞、突尼斯等地,部份於法國落地生根,甚至子孫都在法國出生,但他們仍然不會自視為法國人。之前發生的兩次大型恐襲,令阿拉伯人被警查截機會增,或令他們進一步走向極端激進。有法國情報人員認為,恐怖分子今次選擇在國慶日襲擊尼斯,「無論地點或時間都絕非偶然」。尼斯是歷史上貴族的度假首選地,當地人口約35萬,當中不乏伊斯蘭社區。位處沿海位置,更令尼斯一度成為歐洲人前往敍利亞效忠「伊斯蘭國」(IS)起點之一。連串襲擊令法國旅遊業界擔心影響生意,更指法國已進入非一般恐襲狀況,經濟不可能在數月內復蘇。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6/196973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894

刀手倫敦街頭亂斬 1死5傷索馬里移民 疑有精神病

1 : GS(14)@2016-08-07 02:03:30

■工作人員將遇害婦人的遺體移走。 美聯社



英國倫敦市中心街頭前晚發生斬人案,一名19歲挪威籍索馬里裔青年在大英博物館附近的羅素廣場(Russell Square)胡亂斬人,造成1死5傷,死者為美國女公民。警方初步調查相信他精神有問題,一度不排除恐襲可能,調查後未見他跟極端宗教主義有關。



■法證專家分析相信是兇器的利刀。


「起初大家都以為是交通意外,但後來見到他持刀亂斬都驚叫四散,跑到博物館去,很嚇人!」當地前晚10時半左右,羅素廣場突然傳出女子尖叫聲,附近店舖員工與遊客都不以為意,22歲法國遊客里歇特「當時在買啤酒,見到一名女子邊跑、邊喊、邊被男子追着,以為她被搶手袋而已」,當再次到酒吧外吸煙時,「就見到消防、警察,還有一具屍體被布掩蓋着」。




警用電槍制服兇徒

死者是一名60來歲美國女公民,目擊者見到「她背部不停淌血,朋友抱着她」,臨終前用最後一口氣喊「他仍在,他仍在」勸身邊人快走;另外5名傷者有英國、澳洲、美國及以色列人,當中3人昨天已出院。警方很快趕到現場,六分鐘內以電槍制服兇徒。目擊者形容他體形魁梧,到廣場後一言不發、見人就斬,被制服時沒太大反抗,「好像知道一切都完了似的」。雖然場面瞬間受控,但31歲女途人愛德華茲坦言「感覺超現實,讓我想起11年前七七爆炸案」。當年的連環恐襲造成逾50人死亡轟動全球,羅素廣場正是眾多襲擊目標之一;而去年12月倫敦地鐵萊頓斯通站以利刀割喉傷人的男子,亦同樣是索馬里裔,聲稱犯案是為了敍利亞。蘇格蘭場兇案小隊在反恐人員支援下展開調查,「初步迹象顯示(疑犯)精神狀況是本案重要因素」,疑犯昨天出院後涉嫌謀殺正式被捕。挪威外交部證實,兇徒早於2002年已由挪威移居英國,並表示會向英國提供所需資料協助調查。歐洲過去數周接連發生受恐怖主義煽動的孤狼式襲擊,上月法國國慶日的尼斯襲擊,駕貨車撞向人群的突尼斯裔男子布萊是短時間內被極端思想洗腦;上周日德國巴伐利亞州露天音樂會外的自殺式炸彈襲擊,警方細查後找到兇徒宣稱效忠「伊斯蘭國」的影片。



恐襲級別維持「嚴重」

事後倫敦恐襲威脅級別維持為「嚴重」,意味「非常可能」受襲;蘇格蘭場昨天加派警力到地標及公共交通工具巡邏,羅素廣場有持長槍警員戒備。倫敦市長簡世德呼籲公眾冷靜及提高警覺,有任何異樣應通知警方。路透社/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5/197235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538

文翠珊不支持移民計分制

1 : GS(14)@2016-09-06 22:50:47

【英國脫歐】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David Davis),本港時間昨深夜到國會首次公開政府的脫歐計劃,稱脫歐將是「歷史性及正面的」,為英國帶來新自由和新機遇。首相文翠珊(圖)則表明不支持脫歐後採用移民計分制度。英國脫歐後對歐盟關係,核心問題是如何收緊對歐盟邊境控制之餘,可繼續進入歐洲單一市場。包括外相約翰遜等5名內閣成員,都主張用計分制,以學歷及技能等因素審核移民資格,限制歐盟公民入英。在中國出席G20峰會的文翠珊,指計分制難以管理不可行,重點是英國對移民審批有控制權,她不排除歐盟成員國日後有移民優先權。文翠珊亦暗示英國或會分擔歐盟的財政預算,換取進入歐洲單一市場。這些取向都跟脫歐陣營在6月底脫歐公投宣傳的主張不符,或惹脫歐派反彈。文翠珊昨稱英國脫歐後會成為「全球自由貿易領袖」,在G20印度、墨西哥、南韓和新加坡領袖,都對她說歡迎跟英國商討撤除貿易壁壘。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6/197617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7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