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新西蘭置業 先注意人口 移民趨升 利好樓價

1 : GS(14)@2016-09-09 05:18:22

【明報專訊】個多月前,有報道稱新西蘭南島的小鎮凱坦加塔(Kaitangata)缺乏勞動力,推出130萬港元即可買屋買地的優惠,引來世界各地超過5000個查詢。移民住屋需求加上低息環境,令新西蘭住宅的需求一直有增無減,目前住屋供應僅足以應付未來14周的銷售需求。然而,買樓人士要留意新西蘭人口分散,各個地區樓市走勢各異。

明報記者 蘇樂恩

新西蘭近年吸納移民,加上目前低息的環境,造就了不少的置業需求。新西蘭房地產網站Realestate.co.nz行政總裁Brendon Skipper表示,「全國平均而言,如果沒有新供應的話,以目前的銷售速度,全個新西蘭的物業將會在14周內賣完。」雖然新西蘭的物業求過於供,但各個地區的樓價表現與走勢也有所分別。

當地樓市研究機構Quotable Value Limited本周二發表新聞稿表示,新西蘭8月住宅物業價格較去年上升14.6%,更較2007年年底、上一個住宅升浪的高峰價格高出47.8%。在全國各個地區之中,奧克蘭(Auckland)屬人口最多的地區,樓價較去年同期上升15.9%,平均樓價更突破100萬紐元(約569萬港元),遠高於全國平均約61萬紐元(約347萬港元)。與此同時,奧克蘭是唯一住宅庫存與去年相比有所上升的地區,可見當地的供求平衡正在慢慢改善當中。

奧克蘭樓價按年漲15% 升破500萬

新西蘭素來「羊口比人口多」,即使人口一直隨着出生率及移民增加而上升,根據統計部門數字,新西蘭人口僅約450萬,每平方公里平均人口為17人(香港的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超過6600人)。由於人口密度低,投資新西蘭物業需要特別留意地區分佈。

人口分散 地區樓市走勢迥異

新西蘭分為17個地區,其中人口最多的3個城市分別是奧克蘭(超過100萬人)、威靈頓及基督城(各有逾20萬人)。即使土地供應充足,但近年建屋速度未能跟上移民及自然增長人口,令樓價增長迅速。與7月份比較,新西蘭8月平均住宅價格升幅為4%,與年初相比升幅則為9.3%。雖然樓價增長明顯,但不同區別的價格走勢相差甚遠:8月份表現最好的區為奧塔哥中部及湖區(Central Otago/Lakes),樓價升幅達10.3%。但表現最差的馬爾堡(Marlborough)同樣位於南島,跌幅達14.9%。作為海外買家,留意新西蘭房地產時,即使部分地區樓價升幅驚人,也要留意該城市過往樓價走勢及供求平衡情况。如果置業主要作收租之用,人口最多的奧克蘭及首都威靈頓,似乎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新西蘭的海外置業買家並不多,根據新西蘭土地資訊部門的資料,今年4至6月的住宅銷售當中,僅3%的買家以海外居留的稅制註冊。新西蘭房地產學會(Real Estate Institute of New Zealand)表示,自去年開始,新西蘭政府規定物業買家需要提供於新西蘭的銀行戶口以及新西蘭稅務局的稅務編號,才能夠於當地置業。這個新規定隨着「黑白線測試」(Brightline Test)一同推出,而「黑白線測試」同時向兩年內進行買賣的物業徵收額外稅項,打算購買作短線投資的海外買家需要留意。

兩年內買賣物業須繳額外稅項

匯價方面,紐元作為少數仍然高息的已發展國家貨幣,近月兌港元一直呈上升趨勢:自去年紐元兌4.86港元,一直反覆向上至目前接近5.7水平,累計升幅逾17%。面對美國加息步伐緩慢,美元料維持現有水平的情况下,新西蘭物業除了本身價格上升,持有紐元資產亦可受惠於紐元相對升值。

總括而言,新西蘭居住環境良好,移民人口推高住宅需求,令樓價反覆向上。雖然當地政府推出政策,不鼓勵短期炒賣,但作為海外資產,新西蘭物業勝在有貨幣優勢,值得進一步留意各地區樓市狀况,列入置業考慮範圍之內。

(海外置業錦囊 - 新西蘭篇)

[蘇樂恩 海外置業錦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27&issue=201609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248

菲移民局職員偷拍護照放上網小澤瑪利亞遭羞辱

1 : GS(14)@2016-09-18 10:51:45

日本曾經紅極一時的前AV女優小澤瑪麗亞早前到菲律賓移民局辦理工作簽證手續時,竟被職員拍下其護照及證件相,放到網上分享道:「我敢打賭你一定認識這女孩」,讓她極為憤怒及失望。現年30歲的小澤瑪麗亞目前在菲律賓馬尼拉經營酒吧,她去移民局申請為工作簽證續期數天後,朋友指她的證件及照片遭局方職員轉貼到facebook。除了配上輕佻的相片說明,還加上兩個爆笑表情符號,而這樣做的相信是一名女職員。小澤在fb回應指:「我不知道我應感到氣憤還是哀傷,我實在無法相信……這實在非常離譜,移民局應是一個民眾可以信任的地方,放心提交私人檔案及資料等,但看看她對我的私隱做了甚麼好事……竟將它們放上她的社交網。」小澤坦言,如果由朋友發佈,她會當成只是玩笑,不過如果是移民局職員發佈實在不能接受。不過,她與經理人決定暫不採取法律行動追究,因犯錯的只是其中一名職員,而非整個移民局;局方就指正調查事件,強調今次只是個別案例,局方一直很重視民眾私隱。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8/19774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563

倡反移民失猶太人支持

1 : GS(14)@2016-09-27 08:02:05

猶太人口在美國總比率不多,但其選票可在一些關鍵州分左右勝負。目前猶太選民當中,希拉莉所得支持足足是特朗普的三倍。特朗普此時與內坦亞胡會談,又大放厥詞支持以色列,被指是想修補與猶太人關係。


女婿是猶太人

在最近的民調中,61%猶太裔成年人支持希拉莉,特朗普只有19%,差距是近40年來最大。學者指,傳統而言猶太選民支持民主黨與共和黨的比例為2比1,如今希拉莉得到更大的優勢,證明她受猶太人歡迎。而特朗普主張反移民,失卻不少猶太人支持。猶太人口只佔美國總人口約2%,但在爭持激烈的賓夕凡尼亞州佔約6%,在佛州佔15%,再加上猶太人投票率一向都高,在選舉人票採取「勝者全取」制之下,足以左右勝負,猶太人捐款亦是候選人重點爭取對象。特朗普與以色列其實頗有淵源。他的女婿庫什納就是猶太人,女兒伊萬卡婚後也隨夫信猶太教,但特朗普自己經常失言惹禍。他早前用大衞之星諷刺希拉莉貪錢,被指影射猶太人都貪錢;而他去年在猶太團體活動上又指:「你們不會支持我,因我不要你們的錢」,暗批猶太人用錢操控政客。以色列《國土報》/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7/197830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233

不滿政治環境 四成人想移民

1 : GS(14)@2016-10-12 07:48:35

【中大調查】【本報訊】特首梁振英上台後,本港社會撕裂加劇,不少港人萌生移民念頭。中文大學最新調查發現,38.9%受訪成年市民表明如有機會就會移民或移居外地,當中10.9%已付諸行動做移民準備,熱門地點依次為台灣、澳洲及加拿大。調查又發現,多達67.1%受訪者不滿本港政治環境,11%更表明不滿特首、高官或政府施政都是刺激移民因素。



去年移民人數增1.4%


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向710名市民進行電話訪問。有打算移民港人當中,10.9%已正做移民或移居外地準備,佔整體受訪者數目約4.2%。刺激港人逃離香港原因大多涉政治因素,包括不滿港府施政差或特首及高官(11%),政治爭拗多(10.3%)、政治不民主(7.7%)、及對中央政府欠信心(5.9%)等。調查分析,多達40.1%受訪者對香港歸屬感只是普通程度,更有15.5%稱對本港歸屬感細或非常細。本港各項發展中,多達67.1%表示對政治環境感不滿,對本港居住環境及教育制度不滿的受訪者,分別有45.6%及43.6%。調查結果顯示,年紀輕及高學歷受訪者,打算移民或移居比例較高。移民顧問關景鴻指,近期移民查詢數字相對平穩,每天約4至5宗,較佔領運動後的10宗少。他指,選擇移民港人大致分兩類,包括為下一代教育及發展鋪路的家長,或年輕曾在外國留學的高學歷人士,普遍對香港政治環境及教育制度感不滿,移民目的地亦以先進國家為主。保安局表示,去年估計有7,000名港人移民,按年增加1.4%,最多人移民地點為美國、澳洲及加拿大。另參考其他國家及地區移民部門資料,今年移民加拿大及台灣港人亦有增加趨勢,今年上半年有558名港人申請移民加拿大,較去年同期增4%;台灣移民署網頁亦顯示,首8個月批准762名港人到當地定居,接近去年全年的85%。■記者鄭啟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012/197983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623

【雙十慶典】僑領批執政黨「無法治」中國移民:台灣不屬於中國

1 : GS(14)@2016-10-12 07:52:26

台灣民進黨今年再次入主總統府,在雙十歡慶政黨三次輪替後首個國慶日。《蘋果》走訪三藩市唐人街,發現除高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整個周末都有遊行慶典;但另一邊廂,歷史悠久的中國國民黨駐美支部更是對於執政黨「酸味」濃。而移民美國的中國移民則對《蘋果》直言「台灣不屬於中國」,但盼兩岸維持和平現狀。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百多年前是台灣國父孫中山革命海外同盟會的中國國民黨駐美國總支部,在雙十國慶舉行慶祝大會。面對傳媒,一群老僑領提醒海外同胞毋忘國民黨建國事跡,國民黨中央委員趙川三說:「中華民國百多年歷史中,有90多年都是國民黨帶領着前進。」他除表示面對國民黨在今年年初敗選,會檢討失去民心的原因,吸納年輕人入黨,又借機批評台灣的法治狀況及太陽花革命:「台灣不只要談民主和自由,法治也很重要!大家看青年竟可佔領行政院和立法院,而且林全(行政院院長)一上台就把他們放了!」不過他呼籲為了大局着想,大家應該團結一條心,「我們對現在台灣有民主而沒有法治當然痛心,但是要尊重老百姓的(投選民進黨)的選擇,我們中國國民黨有勇氣下次再來!」而就台灣總統蔡英文於首次雙十講話提到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維持「九二共識」等,三藩市居民陳先生就對《蘋果》表示:「蔡英文經常被人稱作『空心菜』,作為政治領袖她的能力還是有待提升,但我不擔心台灣的現況,因為連中國大陸的青年現在也有一股『回歸中華民國』的浪潮在奮起。」於海外熱衷台灣前途的不只是台灣人。如果現場有「最佳服飾選舉」,得勝的相信會是穿一身台灣國旗T恤的毛小苓。她1947年出生於中國大陸後走難到香港,之後到台大讀書後就種下一輩子的寶島情意結,甚至表示自己「身份認同不來自共產黨」。來美多年她除了於台僑活動做義工,也於本地的中文學校教新一代的「ABC或ABT(美國出生中國人或台灣人)」認識台灣。不過她不認同完全的「去中國化」和台獨,希望兩岸保持和平現狀。由深圳來美數年的新移民Edwin也表示,對比以往在中國生活時,現在更關注台灣事務,現在更有多一份「換位思考」,不會像以前「盲目認為台灣就是中國的」:「我現在可以理解台灣人為何想要獨立,因為他們有自己的一百多年歷史,體制一直都跟中國行的不同,想去捍衛是正常的,但我也不想看到兩岸打仗收場。」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2/197985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682

調查:港人移民首選台灣

1 : GS(14)@2016-10-15 12:00:17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最新電話調查發現,約四成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前三位最多受訪者提及的移民目的地為台灣(16.3%)、澳洲(15.2%)與加拿大(13.8%)。


是次調查成功訪問了710名18歲或以上市民,38.9%的受訪市民表示,如有機會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年紀較輕的市民,表示如有機會會打算移民或移居外地的百分比較高,例如30歲或以下人士為57%,而51歲或以上的只有26%。至於教育程度方面,具大學或以上學歷的市民移民的意願最高,為53.8%。移民主要推動因素包括對本地政治環境不滿、對本地居住和生活環境不滿和對本地經濟前景不樂觀等。外地居住生活環境更好、家庭因素以及外地的生活壓力較小等,則是移民的主要因素。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5/1980100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087

不能靠買房移民當地

1 : GS(14)@2016-10-15 12:00:18

■台灣置業的法規與香港有明顯分別。



台灣物價低廉、生活節奏輕鬆,是不少港人首選移民地。於台灣買房手續簡便、需時短。一般即日簽署買賣合約後,即可處理代書,等待兩星期領取稅單;支付稅款,送往地政事務所辦理過戶後,便可辦理交屋事宜,過程約兩個月內完成。



須繳契稅 印花稅等

台灣置業的法規與香港有明顯分別,台灣房屋計算建築面積,以坪為計算單位。在購買物業時,海外和本地人士稅項基本一樣,包括契稅、印花稅、代書費和登記規費。持有的物業亦需每年繳付1.2%房屋稅、0.2%地價稅、住宅火險及地震保險費用等。香港購買第二套房或投資物業須繳雙倍印花稅,海外買家則有買家印花稅,台灣方面為壓抑樓市炒賣風氣,個人海外買家出售當地物業時,也會被徵收「所得之房地合一稅」,一年內出售,扣除房屋修繕費用後,須支付樓價增幅45%的稅項;持有一年或以上,則減至35%。需留意的是,港人買台灣房屋不被視為投資,即不能買房移民。另外,有地產代理提醒,台灣的租金回報未必如香港般「和味」,海外買家承造按揭,最高按揭成數介乎五至六成。每年到台灣置業的海外人士平均約1,200至1,500宗。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5/198010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089

【移民有理】香港衣食住行貴台北76% 全球第四高

1 : GS(14)@2016-10-18 08:15:58

不少人認為香港生活逼人,數據亦顯示香港的生活成本相當高。 資料圖片



Google前軟件工程師Mladen Adamovic開發的網站Numbeo.com,按世界各地民眾上載的各項數據,分析和比較各地物價、租金、污染問題、罪案率等不同數字,每半年大規模更新一次,最新分析的是截至2016年上半年的數據。反映物價、並未計算房租或物業按揭的「生活成本指數」(Cost of Living Index),香港在全球123個國家或地區中,排行第14位,連同租金一同計算的「生活成本連租金指數」(Cost of Living Plus Rent Index),香港更位列全球第4,反映香港物價及樓價都非常高。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的一項電話調查發現,台灣是最多港人選擇的移民目的地,我們就以台北與香港比較,看看衣、食、住、行四方面的使費差距。



衣:以港幣計算,牛仔褲(台北售$653.15,香港售$667.86)、H&M等連鎖服裝店的裙(台北售$298.87,香港售$284.81)、Nike跑鞋(台北售$650.92,香港售$638.64),等貨品價格差距不大,但男裝皮鞋的差距就相當明顯,台北售$762.79,香港售$1,015.88,香港比台北貴33.18%。食:去過台灣旅行都知道,夜市和餐廳的食物價錢比香港便宜得多。根據網站,這的確是事實。以港幣計算,普通餐廳每份餐點台北售$29.36,而香港則售$50.00;中價餐廳二人餐,台北售$195.73,香港售$350.00,貴78.82%。不過,如果要自己下廚,在台灣其實隨時比在香港貴,如白米(每公斤台北售$21.26,香港售$15.56)、蘋果(每公斤台北售$25.75,香港售$21.58)、生菜(台北售$11.69,香港售$8.88)及其他蔬果等等,香港比台北便宜一至三成。住:至於住屋,其實大家都心裏有數。不論你是租樓還是買樓,香港都比台北貴得多,價錢可以有3倍差距之多。一房單位月租,台北$2,691.28,香港$10,782.27;三房單位月租,台北$5,920.82,香港$21,979.24;買樓平均呎價,台北$3,966.35,香港$11,503.85;900呎單位每月水電煤雜費,台北$503.98,香港$1,444.53。行:交通方面,一般交通工具單程票價,香港平均$10,而台北則只需$4.89。就算自駕,台北的油價也比香港便宜不少,每公升汽油台北售$6.26,香港售$14.71,差距超過一倍。綜合衣食住行幾方面,香港的生活租金成本比台北高76.12%,難怪台灣是最多港人想移民的地方。註:所有價格為網站按所收集的數據計算出的平均價格。資料來源:numbeo.com記者:李煒汯


numbeo由Google前軟件工程師Mladen Adamovic開發,2009年起運作至今。

在全球123個國家或地區中,香港的生活成本連租金指數(Cost of Living Plus Rent Index)位列全球第四,反映香港物價及樓價非常高。

香港的生活成本(衣食住行)比台北高76.12%。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的一項電話調查發現,台灣是最多港人選擇的移民目的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8/198039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605

【動畫】移民火星不是夢 現實條件爭啲乜?

1 : GS(14)@2016-10-19 05:50:23

在電影《火星任務》中,主角飾演的太空人成功在火星溫室裏種薯仔維生。 劇照



香港地少人多,可憐到連新界棕地都輪不到我們住,所以當大家上周聽到熱愛太空任務的美國總統奧巴馬,承諾2030年後鐵定要把人類安全送上火星時,似乎真的,安慰一下我們絕望的心靈。



如果你以為奧巴馬在發神經,那還有一個跟他一樣有份量的猛人也有這個想法,這人甚至要比美國太空總署(NASA)更快殖民火星,他就是SpaceX火箭計劃的創辦人Elon Musk。這位老哥也是Tesla的老細,他上月誇下海口,要十年後把人送上火星,然而你問火星環境惡劣,要怎樣才能住人?首先火星資源少,吃的選擇又少,真係搵條菜都冇。火星土壤污染不好種菜,不過科學家認為可以在火星上興建溫室種菜,像飾演太空人的麥迪文在電影《火星任務》中種薯仔維生那樣。不過你想吃肉可能有點難度,除非自己運上去,否則別奢望有肉吃。有見及此,NASA老早就設計百個素食餐單給未來的火星人民享用。火星也不愁沒有飲用和種菜的水,因為近年也在火星的南、北兩極以及地下發現有水。火星最大的挑戰反而是空氣稀薄,那兒九成都是二氧化碳,得0.1%是氧氣,無氧氣裝置絕對是死路一條。不過有科學家有條絕世好橋,把二氧化碳變回氧氣,有的更妙想天開,認為把二氧化碳結成的乾冰轉化為固態氧,再放回大氣層就行。據NASA資料顯示,已經委託哥本哈根大學成功研發出一台喚作MOXIE的機器,可將二氧化碳分解為氧氣,將來火星就有供氧系統起碼解決到。
Elon Musk說話雖然言之鑿鑿,不過猶記得SpaceX於9月試射一台火箭時發生故障爆炸,新聞片段依然歷歷在目,我猜就算地球生活多困苦,暫時大概沒有人想自告奮勇,爭着上去開荒。參考資料:
Michael Greshko,"SpaceX Wants to Go to Mars. Here’s Why Humans Aren't There Yet." National Geographic. Sept27,2006.
Terada N"Atmosphere and water loss from early Mars under extreme solar wind and extreme ultraviolet conditions." Astrobiology.2009 Jan-Feb;9(1):55-70.記者﹕陳以恒



太空總署委託哥本哈根大學研發出MOXIE,把火星二氧化碳轉造氧氣。 互聯網圖片

火星(右)跟地球(左)自轉的轉軸傾角相近,也有四季季節變化。 互聯網圖片

Elon Musk上月矢言要十年後派人上火星,暗中和NASA較勁。 互聯網圖片


貴為Tesla和SpaceX老細的Elon Musk,是新世代企業家,曾登《時代》封面 互聯網圖片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9/198051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740

投資移民愛爾蘭 資產須近1700萬

1 : GS(14)@2016-10-28 05:59:29

【明報專訊】愛爾蘭政府2012年首次開放投資移民,但投資物業不在指定投資類別之內,主要包括4種其他方式:慈善捐款、投資企業、投資基金及房地產信託基金,此前包含的投資移民債券及混合投資則暫時不適用。

買物業不屬指定投資

企業投資對象可以是移民申請人註冊的新企業,或現有愛爾蘭非上市企業,金額需在50萬歐元(約423萬港元)以上,投資期限至少3年,可集中投資一家企業或分散投資多家企業;基金投資的對象必須是愛爾蘭中央銀行管制的機構。

通過投資房地產信託基金移民的門檻則較高,為200萬歐元(約1693萬港元),申請人必須持有該房託基金3年,3年後可沽出不超過50%股份,4年後可沽出另外25%股份,5年後則可自由買賣。無論在首3年期間房託基金價值是升是跌,投資者都不能減持股份。

慈善捐款門檻為50萬歐元(約423萬港元),但若有5個申請人共同投資,門檻會下調,合共為200萬歐元,即每位申請人最少投資40萬歐元,投資對象須為愛爾蘭社會福利團體,並須惠及大眾藝術、體育、健康、文化或教育領域。

每年只須逗留1天

愛爾蘭投資移民申請人必須為年滿18歲非歐洲公民,須提供200萬歐元(約1693萬港元)以上的資產證明,並證明其合法來源。申請人的配偶和18歲子女可一同申請,若子女依然在學或未婚,仍要依賴父母供養的,可延長標準至24歲。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愛爾蘭毋須坐「移民監」,每年只須去愛爾蘭一次(1天)即可維持永久居民身分。另外,申請會在3至6個月內獲批。愛爾蘭總領事館香港及澳門總領事韋宏達表示,自項目啟動以來,港人申請案例未有明顯增長,去年有12宗。

[環球樓市]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31&issue=20161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73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