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丸子地球:一群海外導遊的“分享”值多少錢?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025/147165.html

2014年9月,小豬短租高調宣布創業至今在線交易金額已經破億。這個數字,被Airbnb的中國學徒認為是個劃時代的節點——而小豬的“同學”丸子地球,也在這個月宣稱獲得北京五嶽天下千萬人民幣的pre-A輪投資。

\似乎最慘烈的年代已經過去:這兩家企業與Airbnb一樣,承受過“分享經濟”紮根市場的陣痛期。丸子地球目前正在積極尋求下一輪融資,這意味著他們對自己的估值信心非凡。關鍵之處在於,有沒有資本與丸子地球觀點一致。

據丸子地球創始人宋海波介紹,這家公司專註於為中國出境自由行遊客安排“海外中文導遊地接服務”。用戶可以通過該平臺與目的地的向導對接,並由向導提供個性化的陪遊服務。

“撮合交易”是丸子地球在這個過程中要做的事情,它的收入源於導遊成功接單後的傭金。

這個市場有多大?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出境遊人數達到了9800萬人次,為全球旅遊經濟貢獻了1290億美元——據相關機構預測,今年出境旅遊人數將達1.16億人次。宋海波告訴記者他看過一份海外的統計報告,在出境遊人群中有20%的消費者“需要導遊”。

體現“分享”的地方,在於丸子地球的海外地接主要是“非專業人士”——一批兼職導遊活躍在這個平臺上,他們包括留學生、海外定居的華人等形形色色的人群。熟悉當地、熱愛旅遊,並且願意分享自己的閑暇時間是他們的標簽。

宋海波舉了個例子來說明這種樂趣:一位定居土耳其的考古學家成為了丸子地球的導遊,他願意分享自己的考古學識,以及帶你穿梭於歷史真正發生過的地方。

目前丸子地球平臺上的導遊,已經超過500人。這意味著你至少有500種生活方式可以體驗——並且無一雷同。旅遊的驚喜,也可以源於遇見“對的人”。

如果不想把驚喜變成驚嚇,丸子地球要做的還有很多。與眾多主打“分享經濟”的公司一樣,“信任與安全”是平臺得以運作的關鍵。

宋海波告訴記者,早期的導遊與丸子地球的團隊成員——大多數有過國外生活的經歷——基本都是朋友或親戚關系。是熟人社交構建了第一批海外導遊,此後丸子地球建立了一整套對導遊的評判體系,並且在海外都設置了員工,對新加入的導遊進行培訓。

事實上Airbnb與小豬短租也是這麽做的,很難想象一個不靠譜的分享者對平臺的傷害,所以這個過程接近嚴苛。

正是因為難度很大,最初丸子地球似乎在避免走上這條路。2012年8月,拿到蘇河匯幾十萬元的種子投資的丸子地球,想做的是個“把旅行者和地陪連接起來”的旅遊社區——宋海波的團隊要做的只是維護而已,但流量如何變現一直是困擾他們的難題。

直到丸子地球確定了旅行者樂意為此買單。“跟團遊就像公交車,便宜、省事但是不自由,而自助遊就像自駕,什麽都好但你得會開車。”宋海波告訴記者,他認為丸子地球在做的事情與前兩者都不同。“海外地接就像打車,你可以不會開車但依然自由自在。問題只是價格會貴一點。”

2013年9月,丸子地球轉型成為專註於中高端出境遊市場的地接服務平臺。社區運營的經驗,讓宋海波對解海外導遊這種“非標準化的個性產品”有了相當的理解——在度過倚重人工服務的拓荒期之後,丸子地球在試圖憑借這份理解讓海外導遊變得標準化。

這種嘗試讓丸子地球真正活了下來。宋海波告訴記者,近期丸子地球每月的營收在以環比20%的速度增長,10月份的流水已經超過百萬。他認為丸子地球確實創造了價值:讓尋求海外地接變得方便而高效,並且找到了願意買單的用戶。“最高的一次,客戶給我們付了20萬元。”

宋海波認為這是一種後勁很足的生意,但爆發還需要對市場的培育。“你不能再拿對互聯網社區的要求來衡量我們。”與小豬短租一樣,宋海波對Airbnb的例子津津樂道:這家公司是在第三年才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截止今年10月它的累計融資總額已經達到8.01億美元。

對於未來,宋海波也給出了更有想象力的商業模式:以導遊為入口深度挖掘國人出境的需求——旅遊之外的需求。“你出國可能是為了商務合作,也可能是治病或購物,甚至是買房子,這些五花八門的需求會在你選擇導遊的時候體現出來。”

丸子地球已經在考慮做一做海外地產經紀人的生意了。也許,這家公司的野心早已超越了“旅遊”二字。


中國高鐵海外第一單風波:墨西哥將補償中企 允許參與新一輪招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398

在取消中國企業的高鐵招標結果後,墨西哥政府稱將補償中國企業,且允許他們參與新的高鐵招標。

路透社7日報道,墨西哥政府稱,在取消招標後將根據法律補償中國鐵建。預計高鐵重新招標將在11月末開始。高鐵新的招標將持續更長時間,以便所有感興趣的公司都能夠參與進來。中國鐵路建設集團能夠參與該國新的高鐵招標。

此前法新社報道稱,墨西哥政府7日決定撤銷授予中國企業的37億美元高鐵大單。消息公布後,昨日滬深股市高鐵基建板塊大跌。

墨西哥交通部長Gerardo Ruiz Esparza告訴Televisa network稱,墨西哥總統Enrique Pena Nieto撤消了中鐵建財團11月3日的中標結果,並決定重啟投標程序。

墨西哥交通部稱,取消中標是為“避免對投標過程的透明度和合法性出現任何質疑”,因為只有一家公司競標。

但是中鐵建今日晚間稱,到目前為止並沒有收到高鐵項目中標被取消的官方通知。

墨西哥總統Pena Nieto將在三天後出席北京APEC會議,並對中國展開為期兩天的訪問。

墨西哥取消合同消息後,鐵路基建板塊大跌。中鐵建A股股價大跌5.5%,港股大跌5.2%。

QQ圖片20141107144545

此 前,中國鐵建牽頭的中國財團作為唯一投標方,中標墨西哥高鐵建設工程項目,成為中國公司首個基建與裝備聯合出海的鐵路項目。

該高鐵項目計劃全長210公里,將連接首都墨西哥城和克雷塔羅,最高時速達到300公里,墨西哥政府希望每天客流量達到2.3萬人。

墨西哥政府周一表示,該項目總成本為508.2億比索(37.4億美元),包括建設成本和6.6億美元的五年運營成本,該項目85%的長期融資來自中國進出口銀行。墨西哥政府稱簽訂合同後,這一數字將會根據通脹率、匯率和其他可變因素進行調整。

在中鐵建本周中標之前,有十幾家公司對墨西哥高鐵項目感興趣,最後只有中鐵建在截至日期前提交標書。

路透曾援引西門子公司鐵路業務負責人報道稱,該公司以及同樣對這一項目感興趣的加拿大龐巴迪公司和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曾要求墨西哥政府給它們更多時間準備競標, 但被墨西哥交通部所拒絕。

在周一中鐵建中標後, 墨西哥交通部長Ruiz Esparza表示,只有一家公司投標高鐵項目“並非不正常”,因為從全球看一般這類項目平均只有兩家公司投標。

彭博新聞社此前報道稱,墨西哥反對黨National Action Party指責說,只有中國鐵建所牽頭財團參與的這次競標最終確定的項目建造價格太高,並且墨西哥政府沒有給予其他有興趣競標的公司足夠的準備時間。 但墨西哥通信與交通部部長 Gerardo Ruiz Esparza稱,最終核定的建設成本要低於政府最初定下的預算,而且墨西哥政府去年11月就通知有興趣競標這一高鐵項目的公司進行準備了。

據華爾街見聞網此前報道,即使拿下了墨西哥高鐵項目,中國鐵建也面臨很大的財務風險。2009年,中鐵建承建了沙特的輕軌,因工期延誤虧損了41.53億元。

如果說工期是發包方出的難題,價格戰就是中國鐵路公司自己選擇擠的“獨木橋”。低價是中國鐵路企業海外拓展貫用的“必殺技”。中國最大的鐵道設備制造商之一北車能拿到波士頓地鐵項目,也沿用了這一絕招:北車報出了超低價,比競爭對手龐巴迪的出價低一半。

之所以主打價格牌,是因為中國的確有成本優勢。據世界銀行的報告,要建設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中國的成本在1700萬至2100萬美元,歐洲要花2500萬至3900萬美元,而美國加州要高達5600萬美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彩生活拓展海外市場 購新加坡物業公司68%股權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4-11-07/874437.html

每經記者 區家彥 發自廣州

隨著國內房企紛紛掀起出海潮,國內最大規模的物業服務公司彩生活(01778,HK)也宣布進軍海外市場。公司於日前發布公告稱,將以662萬港元收購新加坡一物業公司68%股權,這也是彩生活首度進入國際物業管理領域。

彩生活總裁唐學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展開收購以拓展客戶群是公司在上市後最重要的策略,但此次收購公司更寄望於學習並引進發達國家物業服務經驗,以及吸納國際性人才壯大公司實力。

在輝立證券房地產分析師陳耕看來,隨著國內房企紛紛走向海外,通過此次收購彩生活有望能提前積累海外發展經驗,未來將借助這波房企出海潮加大在海外市場的布局。

彩生活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與Steadlink Asset訂立協議,同意以109.2萬新加坡元(約662.23萬港元)的總代價購入後者3.4萬股股份,占Steadlink Asset於該協議日期已發行股本的68%。

據悉,Steadlink Asset於2006年3月14日在新加坡註冊成立,主要在新加坡從事物業管理。彩生活表示,此次收購意味著公司進入國際物業管理業務,使集團取得海外物業管理的經驗,擴大其線上服務平臺,以及為集團的未來擴展吸引及挽留更多物業管理人才。

“雖然新加坡的房地產企業規模比不上國內房企,但是在專業化管理、輕資產營運的能力可謂是遠遠高於國內房地產企業,典型的如凱德集團。”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師朱一鳴告訴記者,物業服務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用戶粘性,但目前國內的物業管理與服務仍存在許多不足,客戶滿意度普遍不高,因此吸收發達國家先進經驗提升服務水平對於彩生活建立競爭優勢尤為關鍵。

作為國內首家完成上市的社區服務商,彩生活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9%至1.63億元,毛利率同比增長12.1個百分點至66.1%,歸屬股東凈利同比增長超過2倍達6200萬元人民幣。

業績增長背後,跑馬圈地式的並購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最主要動力。半年報顯示,彩生活於今年上半年通過收購和全委拓展的形式,已將管理服務項目增至1037個,管理服務面積達到1.62億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了68.6%和76.8%。

“物業管理面積的增長是未來2~3年內公司業績增長的最重要推動力。”陳耕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百強企業在管物業面積只占到城鎮居住總面積的6.32%,行業極其分散,整合的空間較大。因此在完成上市後,通過加強行業兼並收購,從而實現物業管理面積快速增長是推動彩生活收益增長的最關鍵因素。

“彩生活必然會拓展至更多的海外國家。”唐學斌向記者表示,前期公司希望先在新加坡等熟悉的地區紮根,在熟悉當地市場並完成經驗積累後,彩生活會尋求向更多華人聚集的國家擴張,如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

不過,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指出,由於物業服務是典型的人力密集型行業,對人力成本的敏感度很高,在工資水平較高的城市,物業服務的回報率或許比國內更低,這反而會拉低公司的整體毛利率。


複星增持國際房產 中企加速布局海外地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72

BN-FM519_1111fo_M_20141111132525

複星國際正在尋求增持海外房地產資產,成為中資企業加速布局海外地產的一個縮影。

該公司在過去的一年中有一系列搶眼的行動,包括以7.25億美元購買紐約第一大通曼哈頓廣場,以及對倫敦金融城勞埃德錢伯斯大樓的6450萬英鎊(1.02億美元)收購交易。

負責複星國際地產業務的複星地產總裁徐曉亮說,現在,在銀行貸款和保險商資金的支持下,複星國際正在洛杉磯,巴黎,漢堡,法蘭克福,里斯本和悉尼等地尋求更多房地產交易。他表示,公司已經接近結束一筆在洛杉磯的交易,有望在年底的時候完成。

他還表示,“在國外的大城市里,還有很多資產的價值被低估。“複興正在尋找寫字樓,酒店和住宅資產,不但對完成的建築有興趣,也有意購買開發中的項目。他還說,考慮擴張中的經濟和成熟的監管框架,美國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市場。

複星國際還在考慮房地產服務企業。5月的時候,公司購買了在東京的房地產管理企業IDERA資本管理公司。雙方都沒有披露具體的交易金額。

複興地產表示,名下的資產規模有望在2020年之前從目前的1400億人民幣增長三倍以上,至5000億人民幣(817美元)。公司還計劃將海外物業在投資組合中的占比從目前的21%提高到50%。

加速布局海外

實際上,不僅是複星,萬科、萬達、綠地、安邦保險和泛海控股等中企巨頭紛紛瞄向了海外市場資產項目。

普華永道10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國企業海外並購市場繼續保持活躍勢頭,交易總數為176宗,較去年同期上升31%,創歷史新高

以下是近期一些頗具代表性的海外收購:

11月6日晚間,泛海控股公告披露,公司境外間接附屬公司泛海控股國際有限公司與Promising Land及Uptalent Investments簽署了《股份買賣協議》,據此,泛海控股國際以38.23億港元收購和記港陸71.36%股份。

今年10月,安邦保險以約120億元收購華爾道夫酒店,開源控股以3.45億歐元完成了位於巴黎香榭麗舍大道唯一的五星級酒店萬豪酒店的收購,公司對外稱以吸引赴法高端中國遊客的增長。 

今年6月,萬達集團耗資2.65億歐元從西班牙國際銀行手里購買了馬德里市中心的地標性建築西班牙大廈。

房地產服務企業高緯環球在近期的一份報告中說,很多中國買家近期的海外投資並不太受到利潤的驅動,而是希望嘗試海外市場。地產資本分析和高緯環球提供的數據顯示,海外房地產資產的中國機構投資規模在2014年上半年是51億美元,遠高於2008年同期的7520萬美元。

地產咨詢公司仲量聯行表示,中國進軍海外一定程度上讓人想起了日本在1980年代對外國寫字樓,酒店和高爾夫球場的瘋狂采購。仲量聯行的東亞區董事經理Anthony Couse說,“但是這一波來自中國的采購興趣更加持久。我們看到動機上的不同。”

Couse指出,日本投資者通過舉債大規模提高國內地產價格,以此獲得資金收購海外資產;而中國的買家傾向於多元化、全球化運營。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滬港通首日上海股市看漲 海外資金料踴躍入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49

1398062270993

下周一,11月17日,對於中國規模4.2萬億美元的股市而言,註定會是個非同尋常的日子。

滬港通將在這一天正式啟動,在使全球投資者以前所未有的機會進入中國內地股市的同時,也將使新的交易系統經受考驗。瑞銀預計海外投資者這天將可能用完滬港通規定的日投資額度。交銀國際預計上海股市將上揚。

中國一些本地投資者揣測政府基金也可能入場,以確保滬港通啟動首日股市上漲。

自從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月份披露滬港通方案以來,市場期望已將上證綜指推高18%,使得上海股市成為繼印度和日本之後,全球表現第三佳主要股市。只要海外投資者開設香港證券帳戶,他們就可以進入有24年歷史、原本只對少數外國投資者開放的上海股市。他們每天凈買入上海股票的最高限額為21億美元。

“這將是一個重大轉折點,”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行政總裁MarkAusten接受彭博電視采訪說。“我們非常非常興奮。”該協會的會員包括貝萊德、高盛資產管理等。

滬港兩地交易所本周末將進行滬港通啟動前的最後一次交易系統測試。兩地交易所都將舉行儀式慶祝滬港通開通,香港將從啟動首日取消香港居民每人每日2萬元人民幣的兌換限額。

資金蜂擁而入

證券商一直在加班加點為首日開通做準備,部分券商減免傭金,或者以其他獎勵來吸引客戶。匯豐昨天表示,將在最多六個月內,免除通過滬港通進行大陸股票交易的傭金。

瑞銀駐香港策略師陸文傑表示,他們近期收到許多海外投資者的咨詢,那天上海市場交易量預計會非常大。

滬港通將讓海外基金經理可以把資金從原本同時在滬港上市的金融股撤出,配置到其他行業股票上。

據滬港通方案,海外投資者獲準買入的內地股票包含上證380指數成份股,其中工業和非必需消費類股占最大兩塊。相比之下,恒生中國企業指數中,金融股占64%權重。

最大受益股票

交銀國際駐香港策略師洪灝預計,基建、軍工等未在香港上市的行業股票有望成為最大受益方之一。

滬港通拓展了外資進入內地股市的通道,但他們還是要受到總額3000億元人民幣(490億美元)的限制。這個金額相當於上證380指數和上證180指數市值總和的約2%。這兩個指數的成份股在外資可以購買的股票清單之內。

中國對滬港通交易的稅收政策尚不明確,投資者擔心上海賣出股票規定,可能抑制下周的市場參與熱情。稅務法規、資本控制和不允許T+0交易等,是MSCI明晟6月份拒絕將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時引述投資者所說的理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形勢】中企海外投資路線圖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5584

中企海外投資路線圖 (JZ多媒體解決方案/圖)


嘗鮮海外地產「REITs QDII」待破題

http://www.eeo.com.cn/2011/0528/202330.shtml

趙娟

醞釀已久的中國REITs(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仍在襁褓中,國內基金就已經盯上了海外成熟市場REITs,有望海外「嘗鮮」。

5月27日,諾安、鵬華兩家基金公司均收到證監會的新產品受理函,涉及的兩隻新品分別為5月19日上報的諾安全球收益不動產QDII基金以及鵬華美國房地產QDII基金。

海外REITs是什麼

本報瞭解到,上述兩隻新品的設計都是醞釀已久,而監管層經過長期慎重考慮才接受上報資料,目前兩隻產品在基金部的創新通道中等待審批。

接近證監會人士透露,監管者一度擔憂投資者甚至其他監管部門對這類創新產品可能會產生誤解,目前國內正值房地產調控大周期,國內REITs的推出也受到限制未有新進展,QDII基金是否存在為國外房地產融資的「嫌疑」,不過,最終這一顧慮還是被逐漸打消。

鵬華以及諾安基金相關產品設計人士都坦言,海外REITs的確對普通投資者而言是個新事物,可能存在推廣上的一些困難,但發行這類產品正是要填補這類空白,為國內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機會。由於擔心認知問題,上述兩隻產品的名稱中都沒有出現「REITs」一詞。

國際統稱的REITs是一種以發行收益憑證的方式彙集特定多數投資者的資金,由專門投資機構進行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並將投資綜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的一種信託基金。

鵬華基金國際業務負責人介紹,與國內理解的房地產信託主要發揮開發融資功能不同,國外大多數REITs主要從事商業地產後期的運營,很多是開發商通過物業轉型而來,多從事的是不動產經營、管理業務,較少從事房地產開發。

具體而言,REITs涵蓋了住宅地產和商業地產的各個領域,包括寫字樓、工業廠房、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住宅和酒店式公寓、酒店及度假中心、倉儲、養老院、健康醫療設施等等,基本上都屬於商業地產;重要的一點是,REITs在稅收上享有上市公司沒有的優勢,不用支付企業所得稅和資本利得稅。

「簡單講,REITs相當於股票,美國上市交易的REITs都在美國三大交易所掛牌,其實,在美國標普500指數中有14只成分股是RE-ITs,而目前美國房地產行業上市公司的絕大部分證券都是REITs。」上述負責人稱。

他介紹,REITs最大的屬性是股息分紅,一般情況下REITs的分紅比例超過90%,目前美國REITs能獲得的股息率為6%-8%,這樣的定期分紅收益是能夠戰勝通脹的;另外,投資REITs還能獲得資本利得即REITs持有不動產物業的長期資本增值,這則取決於GDP增長、就業率、利率水平等宏觀經濟情況以及物業所處地段、物業管理水平等。

「通過分析歷史數據可以看到,持有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是最好的抗通脹投資品種之一,其收益遠遠超過美國的通脹率,過去35年,新華富時美國房地產協會發的權益性RE-ITs指數的年化收益率為13.98%,超過了同期美國標普500指數的11.17%。」上述鵬華基金負責人稱。

目前,世界上有600多只REITs產品,最大的市場為歐美市場,亞洲則主要集中在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美國市場共有REITs約153只,市值3900億美元左右,佔到了全球REITs總市值的40%以上。

據瞭解,海外REITs的主要投資者都是大型機構投資者如主權財富基金、退休養老基金和大學捐贈基金等,近幾年,美國、歐洲也開發了投資REITs的公募基金和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REITs投資的資產質量、現金流的穩定性以及管理層能力等指標是分析REITs投資價值的主要參考因素。

嘉實基金在2005年就開始著手研究發行REITs,由基金公司募集資金,接管一些管理不善的物業或收購一些商業地產,並以物業資產的租金等收益為來源定期向投資者派發紅利,但國內對於基金公司作為REITs的發行主體還存在爭議。

抄底房地產?

鵬華美國房地產QDII基金的投資標的是美國和加拿大的REITs和房地產相關上市公司,並且將是一隻主動管理型的股票型基金定位在「美國房地產」。

諾安基金則強調「不動產收益」,其投資標的主要是歐洲、美國、澳洲、新加坡、日本等海外發達國家的REITs,不投資相關股票,也是一隻主動管理型產品,更強調在不同經濟週期,不同類不動產會有不同的表現。

諾安基金產品部負責人介紹,在經濟發展較好的時候,房地產、酒店租賃公寓的收益表現比較好,而在經濟弱週期中,醫院、養老院、護理中心等不動產的收益相當穩定。

鵬華基金認為,從2006年7月份開始,美國住宅地產下跌超過三分之一,2007年2季度美國商業地產見頂後,到目前最大跌幅也達40%,美國房地產目前的估值水平和收益率都處於合理的範圍。

根據美國地產經紀商協會的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已開始在美國抄底購置房產,截至今年3月份的12個月內,交易額已超過400億美元。

記者瞭解到,諾安、鵬華基金的兩隻新產品都沒有聘請海外投資顧問,均是靠自有團隊進行主動投資。


海外最大單:中鐵建獲尼日利亞120億美元鐵路大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65

0,,17879724_303,00

中國鐵建中非建設有限公司與尼日利亞交通部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正式簽署沿海鐵路項目商務合同,合同總金額119.7億美元,創下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歷史上最大單體合同金額。

今年5月,中國總理李克強出訪尼日利亞,雙方就該項目達成框架協議。

沿海鐵路項目成功簽約,標誌著中國鐵路將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走向海外。本月早些時候,墨西哥政府撤銷了授予中國鐵建的37億美元高鐵大單。

尼日利亞沿海鐵路項目西起拉各斯,東至卡拉巴,橫跨尼日利亞10個州,貫穿尼日爾河三角洲產油區。全長折算單線里程達1402公里,設車站22座,標準軌距,設計時速120公里。

沿海鐵路項目全線采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項目實施將帶動施工機械、機車車輛、鋼材、機電產品等近40億美元中國設備材料出口。項目建設期間,可為尼日利亞提供近5萬個直接就業機會、15萬個間接就業機會;運營期間還可提供2至3萬個固定就業崗位。

沿海鐵路項目既是尼日利亞“三縱四橫”國家鐵路幹線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西非共同體“互聯互通”鐵路網主要組成部分,建成後對拉動整個西非地區經濟發展、建設沿海經濟走廊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在過去10年間,中國國企在尼日利亞及全非洲投資巨額資金,建設包括石油和電信設施在內的基礎設施。盡管許多人對中國大舉投資非洲表示贊賞,但也有人認為,這實質上是一種利益交換。中國投資非洲以換得非洲的石油、礦石等自然資源。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發揮個人優勢投資海外巿場的一點經驗和建議 巴黎的價值投資

來源: http://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4/11/blog-post_19.html

巴黎:


Blog 友呀明兄幾日前有一個留言詢問關於IBM和買美股事宜,筆者在這��試作補充。

関於IBM,這兒有一個臺灣朋友的分析,是有關IBM從2008年後一直至2014的盈利情況可拱參考。http://onesky.pixnet.net/blog/post/30524524
網誌內說的是盈利,但IBM年現金流較其公佈的盈利更平穩,差不多只有多無小。股神說過如果你的資金每年能給你10%現金,己經是非常利害的投資,IBM正是此一類投資。

買賣美股稅務問題,要考慮的是居住地或個人國籍國有沒有與會美國簽署一些雙邊稅務減免。技資者可向居住地相熟的經紀行和銀行查詢,而一般都是資本所得稅和股息稅兩項。

任何一個市場興旺,總會讓人有進入的衝動,但筆者並不建議投資者去買賣自己生活上從來沒有關連的東西。因居住地丶工作丶興趣丶朋友丶生活上有関連的股票或物業,投資人會多一份熟悉,較易找到有用的重要資料,這些資料會決定一個買賣的成與敗。而所謂熟悉,不一定是對整個地區,如若朋友在中國工作的機構的美國客戶是IBM的主要競爭對手,從他口中知道IBM的資料,都是很好的硏究切入點。

例如筆者對匯星印刷因過去的工作上有一點了解,某一天在報章上閲到匯星收購了一個澳洲媒體公司的銀行債項,便特別留意這兩間公司,上網看這虧損的媒體公司年報顯示銀行借息十幾厘,這種交易非常有趣和有投資機會,過了幾天,澳洲公司股價大幅上升。雖然筆者對澳洲股票毫無認識,但有了第一個熟悉的切入點就能跳到下一個。

有一句說話是「海外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和你個人有關連的應就是你的朋友,而了解有多深就決定能否成知己,更多的誌不同道不合的泛泛之股票,也不及一個知己帶來的益處。投資最終都是為囘報,到那裏其實也沒関係,又每個人的註意到機會的能力都是有限,也不應單為投資海外而買外國股。

每個人都有其個人獨有的人生經歷和感覺,如果能充分利用在投資路上,便能有一種只有他個人獨有而其他人不能模仿的優勢。








海外上市福音:融資款匯回不再需要審批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1111

中國企業將不再需要國家外匯局對境外上市外資股項下境外募集資金調回結匯進行審批,此舉將鼓勵更多企業進行海外融資。

根據中國中央政府網今天登載的國務院10月23日的公告,國務院決定取消和下放58項行政審批項目,取消67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其中第四條為取消境外上市外資股項下境外募集資金調回結匯審批,該審批原由國家外匯局及其分支局實施。此舉意味著中國企業的境外融資派回國內時將不需要審批。

取消境外上市外資股境外募集資金調回結匯審批或將鼓勵更多國內企業到海外上市,緩解國內上市的排隊壓力。根據中國證監會網站數據,目前國內排隊上市的企業達到603家,是今年完成上市企業數量的五倍多。

“中國正在進一步簡化行政手續,”卓亞資本駐香港首席中國顧問Ronald Wan接受彭博新聞社電話采訪時說。”過去,許多公司將在香港市場募集的資金匯回內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中國證監會數據顯示,目前排隊的企業中有262家申請在上海上市,341家申請在深圳上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