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台灣投資銀行祖師爺 返台壓寶

2009-12-28  今周刊





十二月十七日晚間七點,台北市信義路五段上的新光傑仕堡的法樂琪餐廳內,精業集團董事長黃宗仁作東,邀請包括裕隆集團副執行長徐善可、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德意志銀行台灣區總經理吳均龐……等九位客人餐敘。

這場餐會的主客,叫作郭炎。

郭炎,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台灣媒體版面,是他九月中被媒體拍到與新任閣揆吳敦義在香港碰面,曾是中國政協委員的他,被立委指稱是兩岸密使。

第二次出現,則是傳言他涉入中信金購併南山人壽案,是促成中國中信集團與台灣中信金合作的幕後人物。

郭炎究竟是誰?

戰績一:發行亞洲第一個可轉債

「郭炎其實是個道地的台灣人。」當天的東道主黃宗仁說,「二十年前,永豐餘成功發行全台灣第一筆可轉換公司債,背後靈魂人物就是郭炎。」

二十年前,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投資銀行還沒登台,郭炎帶領的信孚銀行可說是台灣投資銀行界的祖師爺,協助永豐餘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就是打響其知名度的第一炮。

越南華僑出身的郭炎,台大商學系畢業,認識了小他一屆的太太,成了台灣女婿。擁有三個碩士及一個博士學位的他,在美國信孚銀行台灣區總經理任內,培養的信孚子弟兵,如徐善可、吳一揆、吳均龐……等人,有六位是台灣企業界的總經理。

「現在發可轉換公司債沒什麼了不起,但是在二十年前,企業完全沒有法源。」當時擔任永豐餘財務長的黃宗仁回憶,政府不允許企業在「沒有股票」的情況下,怎麼可以先發行可以「換股票」的債券?

郭炎奔走拜會政府相關單位,拜訪了當時財政部金融局副局長陳冲 ,想出以當時永豐餘子公司華紙股票,做為永豐餘可轉債的抵押品,才突破了難關。

子弟兵之一、現任瑞士信貸私人銀行行政董事李翊說,「我們幫永豐餘做的全台灣第一個可轉債案子,是亞洲第一、也是台灣第一個登上《歐元》雜誌的案子。」

郭炎隨後再與永豐餘合作成立永信證券,成為外商銀行在台灣拿到的第一張外資券商執照,將信孚轉成投資銀行架構。但隨後他調回香港總部,就消失在台灣金融圈。

「現在台灣哪一家外商投資銀行的架構,不是照當初郭炎的想法進行的?」德意志銀行台灣區總經理吳均龐回憶,郭炎最常掛在嘴邊的話,只有兩件事:創新與信任。

二十年前郭炎認為外商銀行在台灣拚放款,比不過本土銀行,只有朝投資銀行走,以創新的金融商品才能走出自己的格局。

戰績二:第一家投資中國的私募基金

郭炎不僅這樣教育自己的子弟兵,他也用自己的職業生涯告訴吳均龐:他創造第一檔台灣可轉債、第一家台灣外商銀行券商執照,以及一九九四年成為第一家進軍中國投資的私募基金美商新橋資本合夥人。

「十五年前,私募基金在亞洲完全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中信金總經理吳一揆說,過去幾年一缸子投資銀行家往私募基金跳槽,但早在十五年前,郭炎就早已經歷過了。

「宋學仁、杜英宗靠的是『高盛』的光環,沒有『大行』光環的郭炎,靠的是他博取人信任的能力。」一位郭炎子弟兵形容。

李翊指出,跟著郭炎拜訪客戶,他有八○%的時間在談人文、歷史與生活,只有二○%的時間談公事,郭炎從不讓人覺得他是上門做生意的,而是來交朋友的。

因此,黃宗仁即使已離開永豐餘,郭炎也已二十年不在台灣做任何生意,但郭炎與黃宗仁的交情一直延續至今。而他的子弟兵們,每年都要與他聚會。

郭炎處世的這兩大原則,給自己一個賺進身價百億的機會:成為中國國企中信集團的海外投資操盤手。

早在一九八三年,郭炎的第一份工作在美國Crocker銀行的香港分行,當時中信集團員工不到二十人,要進行珠海啤酒廠的投資計畫,找不到銀行願意貸款給他們。

郭炎幫中信集團做成三千萬美元的聯貸,當時負責這個案子的人叫作王軍,兩人的關係開始建立。

一九九五年,王軍升任為中信集團董事長。

隔年,中信集團第一次跨足海外,合併香港的嘉華銀行,成立中信嘉華銀行,王軍延攬郭炎成為中信嘉華主席兼行政總裁。

但不到一年,「我跟大陸人做事的文化不合,就決定離開。」郭炎向王軍據實以告,決定放棄高薪,維持雙方的信任感,郭炎也應中信要求簽下競業條款,休息一年。

一九九八年,重新復出的郭炎,眼光放遠的他不再從事金融業,改與朋友共同出資港幣兩億元,買下香港上市公司東南亞木業,從事木材等原物料的投資買賣。

戰績三:幫大陸中信搶下重要油田

隨後中國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確認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政策,隸屬中國國企的中信集團開始執行政策,向海外投資擴張,因當時中信集團不擅海外投資,信守承諾的郭炎,成了王軍最信賴的不二人選。

郭炎創辦的東南亞木業,就轉型為中信集團的海外投資公司,中信集團增加東南亞木業持股,隨後並將其改名為中信資源控股公司。

二○○三年中信集團正式入主,由郭炎擔任主席,台灣人郭炎,正式成為中信集團進軍資源產業的操盤人。

郭炎最成功的一役,是在二○○六年以十九億美元,從加拿大石油公司National Energy手中,買下石油儲量達五億桶的哈薩克油田,讓中信資源成了繼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及中國海洋石油之後,中國第四大石油公司。

當時油價每桶七十美元,之後一路狂飆,中信資源市值也不斷攀升,當時擁有七%持股的郭炎,身價達新台幣百億元。但中信資源本益比已達一百六十二倍新高,全球股市亦漲到最高點,郭炎感到不安而決定退場。

二○○七年八月底,全球正面臨美國第一波次貸風暴後的股市大修正,郭炎同時辭去中信資源所有職務,一路賣光他手中的中信資源持股。累計過去十年,郭炎從投資東南亞木業的一億港幣以來,投資報酬率近三十倍,並累積新台幣百億身價。

二十年後,低調的郭炎再度現身台灣。「我已經退休了,正打算回台灣長住,也在尋找好的投資機會。」郭炎接受《商業周刊》專訪時說,不滿被外界指為大陸人,郭炎拿出台灣身分證給記者看,一一回答外界的質疑。

為什麼跟吳敦義碰面?

開玩笑自己是「有命必算」的郭炎說,那一天吳敦義的小兒子臨時想算命,但是事前未預約,「我跟鐵板神算很熟,所以朋友找我幫吳敦義的兒子插隊,你如果要算命,我也可以幫你插隊!」

至於外傳的中信金與大陸中信集團幕後的牽線人,郭炎講得更白:「辜濂松認識王軍(中國中信集團前董事長)二十幾年了,他們每年都會打海峽盃高爾夫球,還需要我牽線嗎?」

眼光放得遠的郭炎,比別人更早進入中國,比別人更早懂得在投資市場上見好就收,才能賺進如今的百億身價。

今年四月份,當中國移動投資遠傳案一發生,曾經連任三屆中國政協委員的他,已嗅到兩岸的氣氛已大不相同,決定回台發展,在友人建議下,郭炎早在五月底就辭去政協職務,準備回台灣。

「郭炎的動向,是一個指標。」吳均龐說,「郭炎的投資布局腳步總是領先別人三到五年。現在他要回台灣投資了,也許代表台灣未來將有三至五年的大好機會來了。」

延伸閱讀:台灣6個總經理是郭炎子弟兵

人名:徐善可 現職:裕隆集團副執行長 人名:吳一揆 現職:中信金控總經理 人名:吳均龐 現職:德意志銀行台灣區總經理 人名:詹翠芳 現職: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 人名:高蓬雯 現職:華新麗華前總經理 人名:李 翊 現職:富通銀行前台灣區總經理

延伸閱讀:篤信密宗,在拉薩砸五十三億蓋旅館

從中信資源賺得百億身價的郭炎,現在最大的興趣就是喝紅酒、蓋飯店。

郭炎在法國投資八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二億六千萬元),擁有一家歐比頌酒莊(Chateau Haut-Brisson),名列知名紅酒評鑑家派克(Robert Parker)的全球百大酒莊中,唯一華人全資擁有的紅酒酒莊。

身為密宗信徒的郭炎因為經常進出西藏拉薩,發現拉薩沒有像樣的飯店,而投資人民幣一億元,蓋了擁有一百零一個房間的拉薩福朋喜來登酒店,裡面擺滿了他的各式西藏古物蒐藏品。郭炎在拉薩投資人民幣五億的第二間飯店,聖瑞吉(St. Regis)酒店將在明年十月開幕。

郭炎的第三間飯店,投資人民幣五億元的威斯汀酒店(Westin),位在西安市的大雁塔觀光區的正對面,未來這個飯店瞄準外國觀光客,在這個飯店的地下室,將設立西安第一個壁畫博物館。他笑說,他的第三間飯店是一個「為了醬油,而買隻雞」的決定。

原 來,因為拉薩位處高海拔地區,中國大陸規定在拉薩飯店工作的員工為了身體安全,最長只能待三個月,就得下山。郭炎為了讓他兩家拉薩飯店的員工下山有地方 去,只好再開第三家飯店,讓員工能夠輪替。算一算他在三家飯店砸下的投資金額,就高達新台幣五十三億元,他在紅酒與飯店的投資就超過五十五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681

讨论:现在可以投资银行股吗? laoba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0j31i.html

无论什么样的意见,都能拓展我们的视野,让我们的判断越来越接近于事实。 每一个人的观点也许都有可取之处,任何人都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是一定谁说服谁。思维的碰撞总会带来有益的启迪,理越辩越明。

 

渔夫

当股市跌到现在,如果还在为估值犹豫发愁,应该反省一下,性格是不适合价值投资。重温一下,天堂与石油的故事:
一个石油商死后上了天堂,结果圣彼得说:实在抱歉,我知道您在世时行为正派,做了很多善事,但是天堂里已经饱和,实在住不下人了。这个石油商说,不要紧, 我有办法,他对天堂的大门大喊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啦!马上从大门里跑出一大堆人,要赶到地狱去。圣彼得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说:现在你可以进天堂了。不料 石油商说:“不,我想去地狱,说不定这个消息是真的呢”。
当恐惧袭来时,只有“常识”才是克服恐惧与贪婪的利器

发现到影响中国经济风险的因素,才能在关键时刻,做出制胜决策。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原动力,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当这个动力出了问题,经济一定出问 题。
近期考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能否“真正”遏制房价。否则,房价又将像脱缰的野马,冲到又一个新高度。一切将无法挽回。社会问题,该发生的将一定会发生。 所以,我们应乐观的看到房价会得到遏制。
当然,“大的隐忧”正静悄悄的一步步的向我们走来,当中国一旦犯了“知识的诅咒”的错误时,我们自己应如何决策?
价值投资者就是应该在大雾迷漫时能够看透迷雾中的目标。

 

sitem00n

我的观点是低估高估也是和折现率有关的。现在有多少人认为银行业绩会在未来年份衰退么?一个简单的假设就是,如果未来10年银行业绩0成长,那么目前的 PE值是否合理?
工行目前PE是8,连续10年零成长下,还有12.5%的收益率,我想这已经是很好的回答了。金融业是万业之母,如果金融业10年零成长,中国经济会如 何?中国社会会如何?覆巢之下安得完卵,那时候别说持有股票,连持有人民币都是错的。
A股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对于已经很高PE的股票,依然过度乐观。对于已经很低PE的股票,还过度悲观。所以A股提供的双击双杀的机会很多。

对于很多A股投资者而言,年复利12%是一个低的离谱的收益率,所以对于任何价值投资者讨论的所谓“确定性收益”,他们都不屑一顾。原因就是这种确定性收 益“太低”。
这个是很幽默的。我姐夫炒股多年,我问他想赚多少,他说不多,每年能有个30%-40%也可以了。然后我问他,过去10年他平均收益率是多少?他说,大概 没亏,估计打平。
然后我再问他,既然你过去10年收益率几乎是0,你凭什么认为今年你可以赚30%-40%呢?
很多人都是这样,他们只是“想”赚很多,不是“确定”要赚很多。所以如果给他们一个建议可以让他们每年安全的赚12%的收益,他们是不会要的。我们买的是 股票,人家炒的是心跳。

 

新浪网友

完全同意楼上的分析,现在的银行无需增长即可提供10%左右的年收益率,别以为中国的银行都跟花旗似的,看看富国银行就行了。《股市真规则》里提到美国银 行股的PB在2.5-3.0倍之间,中国现在的银行比这还低,何贵之有?当然,如果中国经济崩溃了,银行股会比这惨的多,不过32年美国大萧条时,别的公 司的股价也没看出来好过银行,一样的惨,当然,那时候生存都会成问题,还是准备上山打猎吧!我们都会成为原始人的,股市也会关闭的,一切都会去见上帝的。

 

一枝春

本质上,银行股的估值高低,和投资者的估值高低一样。这是用钱赚钱的高风险行业,管理者的水平高度,决定了估值的高低。股市菜鸟的估值能和股市老手高手的 估值一样么?即便是高手,譬如股神,我们可以给他很高的估值么?可能很快的,他输得连裤叉都没有了,你会发现有些过去的股神,现在估值很低,譬如但斌,譬 如李驰,譬如林园,你就投资他们的信托吧。所以我说,这种高风险行业,本来就不该给它高的估值,它不过是垄断、经济高增长(银行),或者牛市(投资)时赚 了许多钱罢了,并不能据此就认为目前它们低估了,因为或者拐点(经济增长,牛熊转换)正在到来。许多人并不明白银行是个很特别的行业,却在大谈PEPB 的。请问,作为投资者的你,PBPE又是多少,能根据去年的业绩,认为目前你自己已经被低估?!

 

fanwy

关于银行股:现在是1.6~2倍PB,如果未来2~3年的利润能覆盖未来坏帐出现的计提,这个价就是低估的,如不能覆盖,或是无底洞,那就是是高估低估的 问题了,而是存亡的问题。而不管当坏帐爆发时的PE是多少。前提是中国在未来20年里,平均GDP能否保持6%以上的增长。
 
      对长期投资者来说,至于估值,也没那么玄乎。
 
      企业存有的意义,就是产生利润,企业的可续寿命越持久,可享受的 估值应该是越高。在这个前提下,ROE/PB已可充分的估值。值在于5%~10%者,毫无疑问应该买入。别忘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创业失败还是大多数,实 体资产长期看能保持10%的收益率亦是不错的了,资本市场能有这样的投资机会,是幸运。在90%的时间里预测大盘,等于算命。
 
      长期投资者的成败在智慧,找到未来5年,10年,20年可持续盈 利的企业以合适的价钱买入是关键。
 
      关于宏观,如果信国家,那就持有;关于世界,如相信人类,那也是 持有, 如果不想信,那还谈什么投资呢!!!

 

投资僧

对同一事情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就是投资者的差异。
房地产行业会有很大的风险?银行业会有很大的风险?我认为有这种观点的投资者一定是受到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得出的结论,说白了还是恐惧的受害者或跟风 者。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和银行业和美国发生问题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码事,本质说一个是需求超过供给;一个是供给超过需求。这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且还会长期 存在,同时决定着以此生存着的企业的命运。我就是以此来决定我的投资的。我曾经考问过自己无数次,这样的结论对吗?回答是肯定的。你的对你的结论承担责 任,因为结论后面是实质的投资--如果只是说说另当别论。

 

peoplechqd

上面的一些讨论都涉及到高增长,未来几年是否能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我持谨慎态度,中国的银行业板块市值已经是非常大非常大的一块,这样高的市值下,是否着他 们还能翻番?翻番后是否意味着称霸全世界?持怀疑态度。
关于所有行业持续高速发展也持怀疑态度,倒是对未来内需行业保持乐观。
为什么大家对苏宁看好?只是一个销售平台而已,国内的平台太多,苏宁与国美没本质上的差别,也和市场上的大家电市场没多大的区别,构成不了很好的防火墙。

 

股民老k

市场低估没低估不知道。某些企业尤其是银行股肯定是低估了。
安全边际为1折的说没低估,安全边际为5折的说低估了。
个人所设的不同安全边际不应拿来等同企业价值。

芒格这次在股东年会上说富国银行股价低估的时候,大家可以去查查当时富国银行的市净率。富国银行的规模也已经非常大了。
富国银行代码:WFC

 

zhaohuazone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它所拥有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民所拥有 的财富存量,而不仅仅是当期新增加的财富。经济增长质量不高会导致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导致财富存量的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财富存量不能与经济增长率保 持同步增长,从而GDP不能准确地反映财富的增长。
这段话同样适合公司,那些能持续的高质量的稳健增长远远胜过短暂的不可持续的高增长。只能维持几年高增长后就戛然而止的那不叫增长。

 

新浪网友

银行股再下跌40%那才叫低估呢,现在马马虎虎而已。
2倍的PB,觉得叫低估呀。
地方抵押贷款危机一爆发,市盈率马上就到30多倍。

 

lee的投资

最近老巴说了一句,希望引起我们的警惕,未来的时间货币将快速贬值。没看原话,应该是这意思吧。看看今年的各种价格,蔬菜也都已经进入元时代了。
再想想我们地方政府的巨量债务,怎么解决?靠地方的财政收入?养活公务员都成问题。只有央行多放出货币,让钱越来越不值钱,借的钱也就好还了。记得10几 年之前,政府说什么赤字财政,很多专家还很担心中国政府怎么解决?现在看看那时政府发行的那点债算什么啊。看一看这些年银行资产的增加倍数,就知道社会的 货币资金增加了多少倍。
基于这种想法,我觉得银行对外的贷款没那么可怕,发生坏帐不会那么严重。相信伟人的话: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如果现在让它还款,当然是两败俱伤。大家都缓一 缓,等社会上的钞票更多一些的时候,再来还贷款。就可以实现双赢了。政府兑现了承诺,银行收回了贷款。这些年不都是这么做的吗?
所以,在货币贬值的时代,把钱存在银行,将是最失败的事情

 

新浪网友

未来宏观政策方向似乎只能由粗放性的“高财税宽货币”朝“轻财政严货币”方向探索了,理论上金融行业也逐渐失去宽松的货币环境背景了(依赖经营“规模”提 升业绩的空间极其有限),如果大有之,那一定是“台日泡沫”伺候了;基于这些,中国内地金融票(包括地产汽车等等产业链条行业)估价确实需要谨慎保守了。

 

丁丁

我认为不管房地产今后会如何发展,即使房价下跌60%,像招商银行等仍然不会倒闭,最多损失一年的利润。而且中国的银行都大到不能倒。眼光放长远来看,中 国的经济会持续不断的增长。正像巴菲特所说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来自于人的潜能的提升,而且中国还没有达到技术的前沿,可以复制发达国家的技术,再加上低廉 的劳动力成本,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是不容置疑。既然中国经济会增长,银行又不可能倒闭,长期来看利润肯定会持续增加。也许现在买入一半银行股,如果房地产 泡沫真破裂再买入另一半可能是比较好的办法。

 

新浪网友

目前市场中按照我的估值体系,只有银行,保险等少数行业处于低估区间,但不是砸锅卖铁的程度,很多行业处于合理区间,挺多的,至于中小板等自不必说,泡沫 还很多,而且很多股票从来就没有真正低估过,所以总体来说,目前可以开始买入,但要循序渐进,起码可以分享到价值成长的收益。

 

穿越历史

银行板块就只能从做股市的战术需要上去考虑.估值这个东西,高了还有更高,低了还有更低,完全是资金战略做多一个市场与做多一个市场的需要,决定做空了, 没有彻底撤离之前,还有更低.没达到战略做多的目前,还有更高.
只有资金增量基本均衡的情况下,考虑估值才有意义

做空的低点,完全在于成本.估值不是最重要.当然,如果你觉得估值很低了,几年后肯定能赚,现在买亏点无所谓,那也可以.

假如买股票是门生意,那你买它干吗?当然是为了盈利,假如说这个股票价格就横在那里不动了,那你买它图什么?因为它能赚钱,赚了分红给你嘛,分的红超过你 原始投资,红利的贴现比你现在买入的价格低嘛,但如果要100年才收回你的投资,那肯定就不买了.所以就希望有价格差的收益啊,那你怎么知道买入了一定涨 啊,或者多少时间才涨啊,所以有短线和长线啊,所以老巴就喜欢长线嘛,因为他知道一门生意从宏观角度看,为来几年肯定能涨,因为未来几年有市场人士喜欢的 故事在这个股票上发生,大家到时都会去买罗.就象高盛,他还在坚信,当然了,人类社会总体来说经济体量总是上升的,所以货币的发行也是上升的,所以未来同 样的东西未来价格总是会上去的.所以关键投资还是看能否胜过钞票发行的速度了,通胀率嘛!

 

昆仑山下的农夫

对银行还是要谨慎。为什么呢?第一,目前,国内银行业还是息差为主,受政府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如果中长期低迷,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通胀持续,国内经济不排除 面临滞涨局面,那么非对称加息会压缩银行息差,这是我不看好银行的主要原因。第二,国内银行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周期,去年大量放贷,房地产贷款,基建贷 款,地方政府贷款,未来有多少无法收回,目前连中央恐怕都没有底气。第三,国际银行监管机构对银行贷款减值准备计提等会计政策正在出台,这可能会导致银行 会计利润不好看,盈利下去了,估值还得降低,到时候就是戴维斯双杀了。

 

新浪网友

我倒是赞成对冲基金经理休·亨德利(Hugh Hendry)的观点,中国要出现崩盘,原因有二:一,房地产就不用说了,二,地方融资,今年我 们这个小小的地区有两条高速要开工,以前一个二级公路都还没建完的项目,就要上马高速公路了,这些都要地方配套资金,地方政府还得靠贷款,这样的不产生坏 账才怪。

 

一枝春

有一件事情很奇怪:东亚的市场,除了香港原在英国管治外,日本、台湾都没有走出逐波向上的趋势行情,这是因为投资者过分投机,还是ZF过分管制?我想原因 都有,其实是股票制度的水土不服问题,也就是郎咸平说的信托责任问题。所以在中国,离开市场本身来纯粹投资企业,恐怕有些难。而国人本身又有缺乏理性、头 脑发热跟风的历史基因和现实强化,所以就形成中国市场和中国社会一样的折腾文化,不断高换手投机,不断大幅波动的习性。但是,折腾久了,加上经济现实的变 化,总有消停的时候,危机迟早会出现,这是不以谁的救市政策和意志为转移的,不想付出任何代价的度过调整期间、转型期是不可能的。而投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 就是:一个不顾现实,继续保持原来的多头思维,无视形势的变化,更不会想到全流通后、股指期货出台后市场资金和盈利模式的变化;二是以为只要自己拿着“伟 大”的企业,就可以无视价格,无视大盘估值的变化。

 

雷声滚滚

很多看好银行的朋友们不知是如何估值的,真的算算PB、PE就行吗?30年的高速成长使得我们很容易在趋势外推的参数选择中偏于乐观,即使以略偏乐观的的 估值,银行也只能说估值合理或者说略微有所低估(这种低估远谈不上有什么安全边际),也就意味着以目前价格买入者能获得大约年10%左右的复合收益,如果 只想对抗通胀,在10年的周期里如此选择还是可以的,但若想获得超额收益,失望的机会不小。

 

新浪网友

现在这个阶段头脑发热比脑袋冰凉强,因为他的心拔凉拔凉的,不过现在我周围的人绝大多数都跟一枝春的观点差不多,甚至有不少人比他还悲观,这很符合人性

 

新浪网友

一枝春认为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合理的,你自己去看看美股很多小型科技企业的股指比中小板还高。还有就是过度看空股市本身也是一种贪婪的表现,因为你想以很低 的价格买而已,我还想5毛钱买工行呢,可能吗,现在的经济规模市场不可能跌倒2000点以下

随风而去

整体市场的估值无疑是重要的。且不说趋势的力量,但说基本面分析,也要参考整体估值。基本面分析有很多无效性:  信 息的不完备。我们了解的信息和实际情况的差距       专业 知识的欠缺,我们不可能成为行业专家。从概率上讲,整体市场低估的时候,个股低估的机会更大。
关于银行,本人已经持有。过去的估值经验认为银行已经低估,如果背后有更深层次的东西,承认自己的失败。但是如果不相信自己的估值体系,还相信什么呢?还 有一个信念是银行不可能倒,银行倒了,人民币的整体市场经济体系就完了。

 

新浪网友

现在当然是低估阶段,如果你对未来中国发展有信心的话。不排除股市还会下跌,但以5-10年的角度看,根本不是问题。现阶段最值得买的还就是地产股和银行 股,看看苏宁、民生、万科,如果对它们都没有信心了,我不知道应该对什么股票有信心,难道是对50-60倍市盈率的所谓确定增长的医药股、消费股?该卖掉 的是它们

 

穿越历史

谈估值低还是高了,谈价值投资,认为现在低了,即使现在跌了,买了,以后就还能涨起来的.所以暂时的涨跌就不要去计较了.那这个涨未来会是多少长?半年, 一年,几年?十年?你怎么知道未来的世界经济如何发展?你知道改革开放三十年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背后的社会要素是什么?未来10年这些要素是否还存在,是否 还能支撑中国经济的增长?还能否支撑银行规模的扩张,利润的增长率?这些社会要素都搞不清楚,还谈价值投资?整天坚信经济能增长多少多少?那这个就低估 了,就可以买了,买了不怕.你怎么知道经济能增长多少?先把中国改革三十年经济增长的社会要素弄明白,再来谈经济能否增长?再来谈价值投资,来谈估值吧. 巴菲特可每那么傻.在这里吵着低估的人,估计能持有半年以上的没有.

 

新浪网友

不赞同一枝春的某些观点,如果"出来混的,总归要还的",那我就不出来混了,如果中国未来真的出现一枝春所说的那些极端情况,那钱在国内投在哪里都是个问 题.

银行股目前来说应该是个比较安全的投资标的,梦想高收益的奉劝别买,较安全又有可能出现相对不错收益的可以考虑苏宁电器,海油工程,想暴利的时刻关注地产 股.........

 

sitem00n

巴菲特最近自己就一直在买银行股,我不知道为啥巴菲特信徒不会买银行股?
另外,穿越同志开口闭口国际形势经济发展,请问你能判断出未来中国10年年均GDP成长率么?专家说不准,我们说不准,难道就你能说准?你全篇都是问号, 只是我一样没看见答案。
对于买银行股的,应该都假设未来中国10年GPD零成长。经济零成长下,投资其他也没啥好结果,这时候还能有每年12.5%,我觉得挺不错的。

 

穷光蛋2004

买入的标准,是股票是否便宜了,而不是还会不会下跌。有的人以价值投资自居,但是却总在做短期内预测市场走势的事情,实在是可笑。如果你觉得还会跌,你的 理由?更可况,你的理由即便是100%正确,市场也并不一定非要这么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55

美股評論:投資銀行時代的終結

http://news.imeigu.com/a/1321543260897.html

導讀:本月正值安然醜聞十週年,MarketWatch主編卡拉維(David Callaway)撰文回顧了金融服務行業的成長歷程,以及近年來眾多華爾街醜聞的發展軌跡,得出的結論是,投資銀行業很可能正走在盛極而衰的道路上,他們的時代即將結束。

以下即卡拉維的評論文章全文:

這位大學生提出的問題是那麼真誠,但卻又是那麼令人震驚。

「我們在學校研究安然崩潰有關的課題。那時候的情況你比較瞭解吧?」這位學生提問時的態度是那樣直接又那樣單純,似乎是在研究某個歷史問題,比如越南戰爭或者人類登月之類。

事實上,安然的崩潰到現在也不過是十年。十年前,我不但已經在從事媒體行業,而且已經在MarketWatch這裡了。對我提出的正式問題是,我是否覺得安然相關醜聞已經改變了華爾街做生意的方式。唉,我必須承認,我是有過這樣的感覺,但那只是很短的一陣子。

十 年過去了,一切已經非常清楚。安然其實只是若干年來我所目睹的若干醜聞清單上的一筆而已——從當年的Drexel Burnham Lambert,直到幾週之前的MF Global。我所經歷的,就是這樣一個時代,屬於風險、貪婪、槓桿手段,以及愈來愈危險的金融產品的時代。

記 得安然崩潰的時候,高管被送上了法庭,政治家們就如何改進監管措施展開爭論,散戶投資者則因為雷伊(Ken Lay)、斯基林(Jeff Skilling)和法斯托(Andy Fastow)等人的貪婪、自以為是和膽大妄為而深感震驚,他們一度成為了企業界貪慾的象徵,成為了午夜節目說不厭的談資。

當然,這些名字現在已經離我們愈來愈遠了,讓位給那些導致貝爾斯登、雷曼兄弟、美國國際、MF Global……出現狀況的名字。清單上的下一個會是誰?或許會是來自一家崩潰的歐洲銀行吧。

記 得歐洲危機的濫觴,最早是來自冰島,而後穩步東進,逐漸席捲大陸,現在已經威脅到一些歐洲最大的銀行,威脅到單一貨幣體系,乃至威脅到全球金融系統的健 康。一個又一個爆炸性的大字標題讓市場心驚肉跳,步履蹣跚,只是看上去,無論最後發生的是什麼,我們都將繼續生存下去,直到某一天,我們看到自己記憶中驚 心動魄的一幕又成為了某位大學生的研究課題。

不過,說起來也有一件事情發生了變化。今日的大眾比當初更加憤怒。公眾的憤怒不僅僅是針對美國國際或者是安然這樣的具體公司,而是整整一個階層,一群特權者,他們持續上下其手,花樣百出,而他們的做法本身就決定了不時爆發的危機是必然的結果。

安然規模是不小,但算不上一家全球化企業。Drexel確實很大,但是威脅不到整個系統。即便1995年無良交易商利森(Nick Leeson)搞垮巴林銀行,也只是暫時威脅到了歐洲和亞洲的金融機構。

直到雷曼兄弟崩潰,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崩潰終於發展到全球性危機的水平,大眾開始意識到,這些銀行究竟能夠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未來造成怎樣的威脅。現在,我們又一次被推到了懸崖邊,大眾的憤怒爆發了。

當然,任何一場危機都會過去的。經濟將會復甦,投資者將會再次得到利潤。可是,目前正處於自己十字路口的佔領運動,已經讓憤怒得以昇華,從自覺發展到自發,發展到某些滲入我們頭腦的理念。我們已經知道,他們是正確的,整個系統是不公平的,那麼該怎麼辦呢?

幾年前,我們幾乎每年夏天都能夠聽到希臘或者意大利,又或者是法國社會動盪的消息。現在,這更是幾乎每個大城市都司空見慣的事情。或許,這不會最終轉化為又一場法國大革命,但是抗議者們已經獲得了成功,因為他們已經改變了全球的談話內容,改變了選舉的走勢。

記得我在紐約的青少年時代,我的朋友當中沒有一個的父母是銀行家或者投資銀行家。他們有的是飛行員,有的在食品公司工作,有的是媒體人,有的是廣告商,有的是汽車銷售商,有的是醫院的工作人員。整體而言,醫生是最受尊敬的職業。

然 而,就在三十年左右的時間當中,金融服務業爆炸性地成長起來了。對賺錢的強大慾望發展為一個全球性的行業,有了數以百萬計的員工。金融行業的爆炸又刺激了 金融媒體行業的大發展,催生了MarketWatch、彭博、TheStreet.com等公司的出現,我們的前輩們寫的是滾石的音樂會,而我們所寫的則 是意大利債券的收益率,但是新聞筆法卻是一樣的。這些變化提供了無數紐帶,將整個世界連接在了一起,而這紐帶本身也是利弊互見,一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好處, 一方面也是有很大破壞性的——正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這樣。

考慮到公眾目前的反應,危機或許是正在一個轉折點上。銀行家和貨幣兌換者總是存在 的。可是,屬於投資銀行家的時代或許正在逐漸走向衰落。之所以這樣說,並不僅僅是因為今年秋天,花旗和瑞銀華寶等機構都在成千上萬地裁員,關鍵在於,那些 位置可能會永遠消失,留下的空檔將由其他更加重視幫助這個世界,而非只賺錢的事務來填補——比如保護自然資源。

由於綠色組織的行為方式常常為人所不喜,「環境」這樣的字眼在某些圈子看來,似乎還是有毒的樣子。不過,能源行業的成長,以及中國等強有力的希望積累資源的國家的興起,就意味著諸如水、食品和採礦等相關行業在未來幾年將會迎來繁榮。資源不僅需要開發,也需要交易。

簡而言之,未來某一天,那些重要的企業可能會更像是安然,而不像是高盛證券或者摩根士丹利的模式。這難道不是件值得大學歷史課本收錄的事情麼?(子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12

未來一兩年也許是投資銀行的好時機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wil.html
 在我兩年前寫的文章中曾提到:「銀行是高度依賴宏觀經濟的行業,世界和中國經濟經歷金融危機後,經濟恢復需要一個較漫長的過程,而且中國的經濟轉型更增加了不確定性。銀行盈利現在處於歷史高位區域,前兩年天量貸款後未來新增貸款可能會呈現下降趨勢,而利率市場化、天量貸款帶來的潛在壞賬等因素也使銀行未來重新進入盈利高峰期的時間被延長並撲溯迷離。估值修復能帶來一定的投資收益,但想獲得較高的長期回報率則需要行業重新達到景氣度高峰期,這一過程的時間極不確定,三年、五年還是八年,沒有人會知道。」

   現在繼地方債問題漸漸浮現和部分房地產商出現倒閉後,利率市場化也進入啟動階段,另外世界和國內經濟的的下滑加速,銀行一直高歌猛進的業績增速顯現出拐點的苗頭,銀行一個個重大負面因素正在逐步兌現過程中。

   除非倒閉,否則無論什麼情況任何企業基本面最爛的時候,基本就是最好的投資時機。現階段的銀行無疑蘊含著一個較好的投資機會,但是按週期性行業的投資原則,最壞的情況尚未真正出現,銀行的估值是很低,但估值並非最好的投資時機選擇依據。

   如果壞賬的兌現,利率市場化使銀行競爭激化,經濟下滑等等負面因素逐一進入後期,從而使銀行業績發生較大幅度的下降,就是真正的好時機,也許就在未來的一兩年內出現。基本面惡化越快時機會越早出現。

抓住最重要的東西:

1、會不會倒閉。2、預期中最壞情況什麼時候大部分兌現。

其他細節基本可以忽略了。

 

補充一點:利率市場化,金融改革創新,金融脫媒,中國經濟轉型,未來銀行的產業環境將會發生巨大的變化,投資機會大部分主要來自於估值修復,不能再期望其如前十年那樣業績突飛猛進。當然遠期零售和其他業務範圍的拓展會成為銀行的另一增長動力。

 

梁軍儒201206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17

總結投資銀行股的整體思路 laoba1梁軍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5a73c90102dz5b.html
 

等待三年多,終於買入了銀行股。整理了這段時間的一些微薄討論,總結這幾年跟蹤銀行股的整體思路,為以後投資週期性企業提供參考。

   很多人喜歡極端化,非黑即白,非此即彼,實際上很多事情的常態都並不會在極端,而是處於持續動態的轉換過程,投資者應理性地評估正反兩方發生概率的高低,然後選擇概率較高的一方。

   股價足夠低總會有上漲的機會,即使垃圾股、st股也一樣。銀行股不是能不能投的問題,而是什麼時候投才合適。週期性企業選時的邏輯很簡單,就是要在行業景氣度處於低谷區域才能買入,這也是彼得林奇投資週期性企業的策略,他也認為選時是投資週期性企業的關鍵。三年前銀行如日中天,所有銀行動輒30-50%的增長,一定不是買入的良機。現在行業增速已經大幅下降,明年甚至可能出現部分企業負增長,因此行業接近或進入買入時點。三、四年前對銀行的判斷屬於戰略性問題,現在買入時機的選擇則是戰術性問題,買高或買低百分十以及買入後的短期漲跌對長期投資最後的結果影響都不大。

   一個多月前曾希望等待銀行部分重大負面因素的兌現,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和不同渠道的深入瞭解,部分我關注的銀行資產質量向著樂觀的方向發展,業務結構與資產質量使它們對幾個重大負面因素具有部分的免疫力或能通過其他業務進行彌補,即使有一些波折也能被逐步化解,因此決定提前動手買入銀行股。基於未來行業競爭趨於激烈,來自業內業外的壓力漸大,各銀行發展戰略差異化,資產結構也開始嚴重分化,競爭力差距開始拉開,以前同起同落的粗放式增長不再,若長期投資銀行仍需謹慎選擇標的。

 

備註:

1、前幾天銀行股的上漲很可能只是一次正常的波動,未來仍可能下跌。

2、本文為行業研究,並非股票推薦,銀行業仍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及風險,個體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據此買入後果自負。

 

補充:投資週期性行業最重要的是清楚行業處於週期輪迴的那個階段,以及企業會不會倒閉,會不會出現巨額損失,股價反而不是最關鍵的判斷基礎,若前述因素判斷大致正確,買入價格也就八九不離十,行業接近谷底股價自然對應底部區域,反之亦然。所謂的估值基準基本憑經驗,其本身就不一定正確,因此單純盯著股價買反而可能變成沒有基準。銀行十倍PE兩倍PB已經覺得很便宜(根據經驗的確是歷史性低位),它還能到4倍PE和1倍PB。下一個輪迴出現0.5PB一點也不稀奇,08年美國的銀行就如此。週期為因,股價是果。

 

梁軍儒201212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291

價值投資和理性的狂妄——投資銀行股背後的認識論問題 釋老毛

http://xueqiu.com/6146070786/23235247
@ThinkingReed:雪球上聊銀行很熱鬧,也來湊個份子談談自己對銀行的一點感受。自己曾經在一家外資銀行,08年金融危機時蘇格蘭皇家在亞洲做不下去了,國內後院失火就想賣了亞洲業務,當時東家起了收購的念頭,我就被派去看他們的賬目,所謂盡職調查。怎麼調查呢?債務端基本是不用太費心的,存款等比較容易弄清楚,主要就在資產端,就是貸款,尤其是貸款的質量和未來的風險。當時蘇格蘭皇家的出售部分的企業貸款業務大概有百來號企業,大多為中小企業(大企業尤其大國企和跨國企業貸款質量好不出售的),我需要一個個貸款卷宗的看,來判別這個貸款質量,然後按照東家銀行的信貸風險標準來估計未來的減值可能性以及如果減值後的損失程度。100來個企業要每個企業都按照行業、企業信用、貸款抵押、財務分析等綜合判斷風險還是很勞神的,大概忙活了兩個月這個事情,其中又和海外銜接匯報工作,確定集團對風險的要求,和管理壞賬的部門溝通,看對歸為壞賬的企業貸款能變現多少抵押物。好幾個月的忙碌,我們在最後皇家蘇格蘭要求報價的截止日報上了對中國部門的價格,按當時領導的原話,這個價格只反映了我們對皇家蘇格蘭存款的報價,幾乎對其貸款沒有給予任何價值。因為東家可以自己去獲得這些客戶,同時東家覺得原有客戶很挫,基本就是雞肋。

這段經歷讓我對銀行估值形成了一個認識。按理說,我能夠把一個小銀行的賬目隨便翻閱,然後還有國際銀行的風險控制體系來進行估值,我應該對最後估值的工作結果比較有信心了吧。但是我其實對最後皇家蘇格蘭中國部分到底值多少錢沒有太多信心。為什麼?雖然做了很多excel表,這算那算的,其實都是紙上談兵,這100多個企業我一個都沒有去過,他們的財務報告雖然看過,但是實際經營情況是否如此只有天知道,上市公司這麼多股東盯著財務都可以作假,中小企業由不知名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報告有多靠譜?質押抵押,比如土地廠房我也不能每個公司去清點核算,裡面有些誇大貓膩也很正常。要知道貸款的時候業務經理背著各種指標,真是刮地三尺找企業然後美化給信貸審批人員希望能夠做成業務,這些書面上的卷宗都是經過企業和業務經理雙重美化後呈現到銀行信貸審批部門的,透過紙面能看到幾分真實?而只要款貸出去後在到期之前不斷息,銀行都把貸款當做正常,但是期間企業經營發生了多大的變化不會反映到銀行賬目上。至於銀監會要求的貸款五級分類和銀行自己的風險分類標準,都是到最後標準自己拿捏,任何銀行對劃分不良貸款從上至下其實都是極為抗拒的,只會到了最終貸款逾期確實難以追回才會劃分為不良,而逾期斷息之前往往一直良好一點異常都沒有。抵押物價值基本都是高估的,很多抵押物完全無法變現,比如船隻、鋼材庫存等,銀行不能運營職能折價快速處理。這些當時在銀行裡的感受總結就是銀行的財務報告不能反映當下真實的運營情況,特別是貸款質量絕非是我們平常看到的幾個數據可以概括的。要深看觀察貸款比例,以及觀察到不良的遷移速度等。再往深裡說,企業現在真實的運營情況,資金鏈是否緊張,付息覆蓋和可變現資產覆蓋是否充足,看到這些地方才能對當下貸款質量有很好把握。可惜的是,幾乎沒有任何銀行能夠做到這點,哪怕是整天和企業打交道的業務經理,也不可能對後面的情況非常瞭解。往往是看著看著一兩個極度財務報表難看下去,突然就斷息了,然後就逾期了。正是因為東家銀行很清楚這些情況,其實也信不過別人的貸款資產,乾脆就殺價到底,愛理不理。

總結下來,在二級市場銀行估值我的觀點是,幾乎沒有多少人能夠對銀行進行令我信服的價值投資分析,一是銀行的數據因為利益經過粉飾同時層級過多導致阻隔,因此極度不反應當下的真實經濟情況,二是在上述的情況下導致銀行的業績是非線性變化的,今年30%增長明年可能就是-50%(Lehman就是這樣)。這個不像喝酒吃藥逛商店大家可以對實際情況既有感性認識又可以深度調研,而且業績變化大致線性。因此用5~10年以上的觀點看銀行,每年盈利增速如何如何,然後估值的方法,我認為過於簡單,只要中間有個經濟危機這種方法都沒用,哪怕最終10年後的確業績和當時預測的差不多,中間的經濟危機足以讓股價掉到谷底把大多數當時想堅定持有的人震出來。

至於從去年底到今年初的銀行行情,認為是一個估值修復行情,錢賺了當然是王道,但是說到長期投資,深度上銀行成千上萬貸款的質量沒有人哪怕是董事長能夠搞得清,時間上5年10年的經濟情況也沒有人預測得準。我個人認為銀行是最難研究透的一類型公司,買賣銀行特別在中國市場是宏觀call,買銀行就是短期就是賭宏觀經濟、長期就是賭國運,個人覺得和價值投資真的沒有啥關係。至於巴菲特為什麼買銀行,巴菲特2008年買富國從第一筆投資算可以說研究了將近20年,而且他能進董事會,能拿到更多的信息,就算這樣,巴菲特也只買了兩家長期瞭解的銀行,我們買銀行股做好了類似的研究了麼?

一點自身經歷帶來的想法,歡迎拍磚。

@東博老股民@鐘達奇@zangyn@雪無痕@處鏡如初@南迦巴瓦1999@sailholder@O_Livia@老曾阿牛  @看好股市的新人@不明真相的群眾@天涯路@釋老毛@舒顏@forcode
------------------------------------------------------------------------------

感謝網友@ThinkingReed 提出了一個好問題,這也是大多數價值投資者對銀行股的疑惑。我提出我的答案吧,順便談談價值投資背後的哲學問題,在認識論上,人類到底是有知的,還是無知的?

是的,樓主說的很對,銀行業的複雜在於資產端的無法準確判定價值和風險,不要說投資者,就算財會人員、公司高管都未必清楚,因為具體每筆貸款、每個客戶的資質如何,任憑誰也無法一筆筆核算清楚,談何估值?美國次貸危機的根源就是金融業的資產端裹著毒藥,而大家沒有及時發現和防範。這是個黑箱,我們只能通過間接數據,例如風控制度、企業文化、管理層誠信、宏觀風險、壓力測驗等方面獲得一個大概的模糊判斷。巴菲特投資富國銀行,也就是跟蹤了20年的年報,掌握了大量的間接數據對黑箱做出了評估,他也不可能把富國的每一筆貸款摸清楚。

同樣,基於世界的不可知性,銀行的特性在任何行業都是存在的,消費行業也不例外。難道投資者到超市做做草根調研,到京東數數出貨量,到公司參觀參觀廠房,就能摸清企業的真實狀況和未來趨勢?這顯然只是一劑安慰劑而已!而且正是因為大家都認為消費行業是穩定的線性增長,所以一旦出現一點不確定性,就會出現預期落空,導致股價雪崩。幾年前誰能想到李寧、安踏、雨潤、霸王會跌去90%?(寫到這,英國股神安東尼波頓哭了[哭])去年又有誰能預測出來白酒的塑化劑、禁酒令和行業拐點?(寫到這,中國股神但斌瘋了[诅咒])誰能想到,最安全的消費股滅掉了這麼多資本大佬呢?但這一切都客觀發生了,當發生之後大多數投資者才知道,當我們知道時已經晚了!所以,用一個穩定的模型能夠認知和預測經濟、行業、企業的未來趨勢,這是人類理性的自負和狂妄!(原來世界上沒有神啊![哈哈]

既然事物我們是無法準確知道的,是不是銀行股就不能投資了呢?否!這個特性反而使銀行股投資變得極為簡單,成為散戶的最佳投資工具。否則為什麼香港股民要「聖誕鐘,買匯豐」而不是「聖誕鐘,買李寧」呢?因為我們只要相信一個歷史上誠信謹慎經營、業績記錄優秀的銀行,在宏觀經濟增長時,必然會分享相當一塊增長成果。知道這一點常識,買銀行的理由就足夠啦!買銀行,就是看好宏觀經濟,就是買一個宏觀經濟的看多期權,而宏觀經濟永遠是波動向上的。如果宏觀經濟不向上怎麼辦?總理悄悄說,發貨幣把它催上去,唉,苦逼的銀行又成最大的受益者了!

在宏觀經濟正常運行的條件下,沒有理由不相信銀行公佈的財報數據,而去相信社會流傳的各種鬼故事。特別是中國兩會明確宣佈,今年GDP增速7.5,這是國家信用的背書,最高權力已經告訴我們放心大膽的投資銀行業吧![鼓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414

紅十字與郭美美案」的投資銀行破解 吳沖Allan

http://xueqiu.com/8898133752/23672724
郭美美到底賺了誰的錢?這個問題不回答清楚,所有的質疑都是一頭霧水。

筆者作為前投資銀行家、現公益從業人員,根據網絡披露資料和投資銀行基本常識,作出如下推斷:

1、商業紅會副秘書長王樹民的私人公司王鼎諮詢,利用與紅會的一紙授權合同從2007年到2008年間開展私募融資,最終與郭美美乾爹王軍所在的深圳物華成合資成立「中紅博愛公司」的協議換取價值數千萬的乾股。

2、這個合同的核心價值是可以打著紅會「博愛小站」的名義在各個城市社區建立2萬個無需支付地價的連鎖小店,總建築面積達到30萬平方米。連鎖店收入目前主要來源於分租給保險公司作為營業網點,同時發佈廣告,規劃中還包括連鎖藥店業務。這份授權的隱性價值可能超過10億人民幣。

3、這個項目的北京業務由中國人壽獨家買斷,向中紅博愛支付大額諮詢費或廣告費使參與各方獲利。

4、郭美美只是導火索,很可能與此案實際關聯不大,最多是替權利資本收錢而已。

5、此案中的問責關鍵是權利資本:1)誰授權向王鼎諮詢批出這項授權? 2)王鼎諮詢背後的實際利益人究竟還有誰?3)中國人壽作為最後的買單者有無決策人員參與利益分配?

 大幕拉開,讓我們先從2007年一則香港上市公司的公告說起:

2007年9月,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認可」的北京王鼎市場營銷諮詢公司在和香港上市的民豐控股合資成立了一間合資公司從事紅十字會的「博愛小站」項目,計劃投資30億在中國建立2萬個「博愛小站」,王鼎諮詢憑這個「認可」佔有這個項目30%的「乾股」。

以下是香港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截圖
查看原图
THE BUSINESS OF THE JV CO

The major business of the JV Co will b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tering into

Communities by the Red Cross Programme」「紅十字萬站進社區活動」 which covers the entire

China. The programme is implemented by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Commercial Industry

Branch「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and promoted by the National Office of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中國紅十字會總會」. The programme targets to set up initially 20,000 various stations in

the entire China tentatively named as 「民豐博愛小站」(「Freeman Station(s)」) to provide various

health,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related services to the local communities, including:

(1) First Aid and Health Services;

(2) Sale of Health and Hygienic Products;

(3) Provision of Health Management Card Programme;

- 5 -

LETTER FROM THE BOARD

(4) Financial Services;

(5) Insurance Services;

(6) Advertising and Media Services; and

(7) Such other relevant services.

(together, the 「Freeman Caring Businesses」)

The JV Co, with the assistance, support and resources allocated from the Red Cross Society,

will operate and manage the Freeman Stations to promote and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recommended

by the Red Cross Society of China 「中國紅十字會」. Each Freeman Station will be wholly owned

by the JV Co which will be solely responsible for the ope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network

of the Freeman Stations. According its proposed corporate constitutional documents, the JV Co

itself is profit-making in nature.

           ——以上內容引自民豐控股(代碼279)在聯交所備案的交易披露文件

http://hkstock.cnfol.com/070906/132,1357,3321309,00.shtml

請注意:王鼎市場諮詢不是商業紅會的控股企業(而是認可機構,股權結構圖上用虛線標出,關係為「認可機構」),它的股東是誰,憑什麼得到這個認可?這個問題很關鍵,因為這個股東就是有可能從30億的公益項目中獲得收益的人。據報該公司Email和天略北京公司是一樣的(26日,網友「溫迪洛」在新浪發微博說,中國商業系統紅十字會所留的電子郵箱13701302525@sina.com跟北京天略盛世拍賣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王鼎市場營銷諮詢有限公司以及北京中謀智國廣告公司在網上留的聯繫方式都相同。中國商紅會沒有註冊,也不具法人資格,但卻接受捐贈,同時商紅會副會長王樹民和副秘書長李慶一都在北京王鼎市場營銷公司工作,王鼎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彥達也是中謀智國廣告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而該郵箱的另一個使用單位北京天略盛世拍賣有限責任公司則是被廣泛質疑與郭美美炫富事件有關聯的天略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

  在2008年8月這個合資公司項目突然被取消了,與此同時(2008年6月20日),一間叫做「中紅博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成立,獨家「投資、運營、管理」「紅十字博愛服務站」(以下截圖是該公司的招聘廣告和工商信息)

查看原图
查看原图
廣告中稱「博愛小站」是紅十字會和民政部共同推行的大型公益項目。與此前和香港的合資項目一樣:投資依然是30億元人民幣,依然是要建2萬個「博愛小站」。號稱要覆蓋中國10%的人口。

「中紅博愛」稱自己為「中國紅十字會的關係企業」,我們並不知道是什麼關係,但是與香港合同相比,項目內容基本未變,30億的利益主體變成了中紅博愛。(因此我們甚至可以大膽猜測一下:股權結構可能依然是北京王鼎30%,另一個私人企業70%?)

中紅博愛成了30億投資的執行主體,但這個公司並沒說這30億投資是從哪裡來的?有網友說是不是從紅會的捐款中來做這個生意?我認為不會;那麼是不是中紅博愛的私人投資股東出資建設?我看也不可能。

那麼到底誰會因為什麼原因投資這30億呢?我們首先要看看「博愛小站」的商業實質是什麼——請參看以下報導截圖:

查看原图
說白了:所謂「博愛小站」就是以便民為名義的,建設在社區裡的小型商業鋪面。由於是公益項目的招牌無需支付地價,那麼建立店面的成本就僅僅是廂式車的成本。這個店面可以賣廣告(郭美美號稱的生意),更重要的實際是一個保險公司在社區落地的分支櫃檯(上市公司的報告裡明確指出了這一投資的要點是保險銷售,從中紅的招聘廣告看未來還可能包括藥品銷售)。

以每個「博愛小站」佔地15平米計,2萬個小站共可獲得30萬平方米的社區內不需要交地價的商業物業,按照底層商舖10000元樓面地價計算,這個合約的潛在價值大約30億人民幣,即使按照3000元/平米,合約價值也超過10億元。



這樣整件事情就符合商業邏輯了:



1、中紅博愛拿到一份合同——在中國的2萬個社區裡建立一系列店面(博愛小站),

2、一紙合同,就換來2萬個店面可以賣給保險公司……

3、首期在北京1000個社區開博愛小站,就是在北京的黃金地頭開了1000個平均佔地15~20平米的連鎖店。這1000個店省下來的地價最少就是2億。

4、中國人壽取得了這1000個店的「獨家合作」,在所有店裡派了自己的保險推銷員,相當於人壽在北京1000小區開了營業部。看看下面這個人壽為博愛小站招聘「站員」的網頁,「博愛小站」的工作人員,要求有保險經紀資格,這充分說明「博愛小站」的本質是保險公司的銷售網點。商業利益昭然若揭。

查看原图


5、可以肯定中國人壽向中紅博愛至少支付了至少數千萬的費用(人壽是上市公司,即使是分期支付,這個資料審計的過程中一定有蹤跡),可能是以諮詢費、廣告費或其他方式,但其本質是買斷了以公益項目為名無償(免地價)開出1000個連鎖店的權利。長遠看是在全國開出20000個連鎖店的權利,價值在10億以上。

上述這個商業模型也可以解釋為什麼「博愛小站」都建在北京這樣的高地價區域而不是偏遠鄉村。在這個商業邏輯下,整個故事實際就是紅十字會給了私營企業王鼎市場營銷一張特許合同,而王鼎用這張合同尋找投資(投行的術語叫做「合同權益融資」,通俗的說法就是「炒批文」)

好了,「博愛小站」這門打著公益的旗號,做社區土地套利的生意邏輯已經講清楚了,那麼而是誰給了中紅博愛(更根本地說,是王鼎諮詢)這個獨家權利呢?



從香港公司的資料看,是商業紅十字會(包括紅十字總會)給予了王鼎公司這個獨家權利,換言之,紅十字會把一項價值數億元的合同贈送給了王鼎公司,然後又間接給了中紅博愛,而王鼎的大股東(80%股份)是紅商會的副秘書長王樹民(相信背後比這個還要複雜,沒有人可以吞獨食,你懂的……),咱的副秘書長的私人公司就拿這個去融資,最後中國人壽買單支付諮詢費(或廣告費),所有參與者大賺一票!



上述整體的商業邏輯的推演,說明此案需要關注的核心是權力資本套利——誰是這個授權的批准者?誰是王鼎的實益股東?中國人壽作為最後的買單者,這筆交易的決策者有無幕後利益?若放棄追蹤這一列核心問題而去圍繞一個炫富的年少輕狂的小丫頭,以獵奇或仇富的潛台詞吸引和轉移公眾的眼球,那將是中國慈善公益的大不幸。



當然,有關美美,本文也有一點點推測(這一段純屬虛構,邏輯遠不如上面的內容嚴謹,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G美美可能是上述交易中的一環,但其實挖掘G登峰的價值可能比郭美美還大。理由有二:

1、G美美幾乎不可能是什麼重要人物的情人,一個有錢的老男人不可能容忍自己的小情人滿處和帥哥合影、和處長調情。不管是官人的太太還是情人,要是混到這個份上,是活膩了。

2、事發之後,G美美首次飛北京被媒體圍堵,上飛機時原說G登峰和G美美都在,但接機時只有G美美。G登峰哪裡去了?據說是起飛前有旅客臨時下機,是否就是G登峰?為什麼G登峰躲了,G美美卻出現在眾目睽睽之下吸引炮火?這說明登峰比美美在這個局中的地位更重要……同學們冷靜,讓領導先走。

美美在此案中角色最多不過是代人收錢。至於是代誰收錢?肯定不是王軍的物華,人家一個民營企業,當然可以光明正大地收錢。最大的可能是兩個——代表權力資本的交易雙方之一:紅會(批准授權的人),或者是人壽(最後買單的人)。

當然,鑑於王軍本身就是成功的商業人士,上述推測總體顯得牽強。我還是傾向於美美在此案中不過是個打翻醬油瓶的龍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818

【連載 2】第1章 投資銀行概述 黃嵩

http://xueqiu.com/8738577412/23853990
1.4投資銀行部

投資銀行的投資銀行部負責幫助企業在公開資本市場和私募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對已有資本進行風險管理,或完成一項併購交易。此外,某些機構的投資銀行部逐漸通過直接投資於企業權益與債務證券或貸款給企業客戶來提供融資。最後,這個部門還可以幫助政府機構融資和管理風險。在投資銀行部工作的人被稱為「銀行家」,他們會被分配到某個產品組或者某個客戶關係組工作(見圖1-2)。兩個主要的產品組是併購和資本市場。在併購產品組,銀行家會按照行業來劃分(在有些投資銀行,他們會在某個行業群組工作)。在資本市場組,銀行家通過其在債務資本市場或權益資本市場工作來進行劃分。客戶關係組銀行家一般都會被安排到行業群組,主要集中在以下行業:醫療保健、消費、工業、零售、能源、化工、金融機構、房地產、金融發起人、傳媒/電信、技術和公共財政以及其他(見表1-6)。專欄1-4總結了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部的產品群組。


查看原图———————————————————————————————————————
專欄1-4

                                          摩根士丹利的產品群組

併購

摩根士丹利的併購部門為最具挑戰性的客戶業務設計並實施具有創新性和個性化的解決方案。併購團隊的國內和國際交易活動包括收購、資產剝離、兼併、合資、企業重組、資本重組、資產分拆、交換收購、槓桿收購、收購防禦和股東關係處理。摩根士丹利利用其在全球行業、地區和金融產品方面的豐富經驗幫助客戶實現短期和長期的戰略目標。

全球資本市場
摩根士丹利的全球資本市場部(GCM)針對客戶對資本的需求為其提供市場決策和建議。無論是首次公開發行、債務發行還是槓桿收購,GCM都能彙集銷售、交易和投資銀行部門的專家,為客戶提供無縫對接的建議和精緻的解決方案。我們生產、設計並發行一系列公募和私募證券:權益、投資級別和非投資級別的債券以及相關產品。GCM憑藉其嶄新的思維模式和分銷能力,幫助客戶在每個主要市場上將交易價值最大化。GCM還不斷致力於開發資本市場解決方案以幫助客戶降低戰略、操作、信用和市場風險。

證券化產品部
證券化產品部(SPG)在世界範圍內開展大量的業務活動,包括建構、承銷和交易抵押證券。SPG能夠活躍市場並在現金市場和綜合市場上的資產支持證券、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商業貸款支持證券和擔保債務憑證等全系列交易中佔據獨有地位。此外,SPG還通過融通渠道和貸款購買交易發起商業住房抵押貸款和住宅貸款,並為客戶提供證券化機會建議。SPG集中了摩根士丹利固定收益和投資銀行部門的融資、資本市場、交易與研究專家,為客戶提供最優質的證券化金融服務。

資料來源:Product Overview ServicesMorgan StanleyWeb25 Aug2009
———————————————————————————————————————
1.4.1客戶關係銀行家

行業團隊要求其銀行家必須成為瞭解特定公司戰略目標和融資目標的業內頂級專家。這些銀行家幫助首席執行官(CEO)和首席財務官(CFO)解決諸如如何提高股東價值等企業戰略問題,這有可能會引起客戶出售公司或收購其他公司的併購交易。這些銀行家還幫助企業達到最優化的資本結構,使其在資產負債表上保持合適的現金和負債。在此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發行權益或債務,或回購發行在外證券等資本市場交易。簡而言之,客戶關係銀行家在深入瞭解客戶企業存在的問題和目標(在企業自身行業環境下)後,全面利用投資銀行的資源以幫助客戶。他們是關鍵的客戶關係管理者,為投資銀行的企業客戶提供了一個集中的溝通點。

在為企業客戶執行融資或併購交易的時候,客戶關係銀行家和產品銀行家通常會進行合作。客戶關係銀行家可能還會為企業客戶介紹其他投資銀行服務,包括風險管理、與利率相關的對沖顧問、能源或外匯風險管理、信用評級顧問和公司重組顧問等。在這些產品領域中(與資本市場和併購相比,這些領域是個較小的收入來源)都有相應的產品銀行家。有時,如果一項交易與客戶最優利益相衝突時,客戶關係銀行家的作用就是鼓勵客戶放棄這項交易。銀行家的使命就是成為客戶信任的顧問,完成合適的交易以最大化股東價值且最小化企業風險。

為了給企業客戶帶來幫助,銀行家應先與企業的CEO和CFO建立良好關係,繼而與企業的發展部門和財務部門建立關係。企業發展部門一般向CFO匯報工作,但有時會直接向CEO匯報。他們的職能就是識別、分析和執行諸如併購或資產剝離等戰略交易。企業財務部門會向CFO匯報工作,致力於達到並保持合適的現金,最優化企業資本結構,並對企業的資產負債表進行風險管理。這個部門同時還負責企業與信用評級機構的關係。圖13總結了客戶關係銀行家為企業客戶提供投資銀行產品和服務的模板。

有時,投資銀行的客戶更喜歡讓工作地點離他們近的銀行家為他們服務。因此,一些客戶關係銀行家會根據地理而不是行業來分配。每家投資銀行都會為了滿足客戶偏好和提高銀行運營效率而對行業關係和地理關係的銀行家進行協調。


查看原图
1.4.2資本市場組

資本市場組由專注於權益資本市場或債務資本市場的銀行家所組成。銀行可能會將資本市場組劃分得更細,例如,增加一個與債務資本市場不同的槓桿融資群組。 在有些投資銀行,這兩個工作組會互相協作,並向同一位主管所有資本市場交易業務的人匯報。而在另一些銀行,這兩組人員分別向不同的人匯報,且彼此之間獨立運轉。資本市場組要麼是投資銀行部與交易部組成的一個聯合部門,要麼是投資銀行部下屬的一個獨立部門。當發行人需要融資時,通常會與一個由客戶關係銀行家和資本市場銀行家組成的團隊合作。資本市場銀行家聯合交易部門的專業銷售和交易員通過決定交易價格、交易時間、交易規模和其他方面事項開展融資。銷售和交易員負責設計符合投資客戶需求的產品(見圖1-4)。
查看原图1.權益資本市場

權益資本市場(ECM)由那些專門從事普通股發行、可轉換證券發行和權益衍生品的銀行家所組成。普通股發行包括首次公開發行,首次公開發行後公司重返資本市場發行普通股的後續增發,為希望出售「大宗」普通股的公司主要股東進行的並且發行收入歸屬出售股東而不是公司的二次發行以及私募配售(無須在監管機構註冊)。可轉換證券(參見第3章和第9章)通常是可以轉換(強制轉換或投資者要求轉換)成一定數量普通股的債券或優先股,其中,普通股為同一發行人發行的股票。權益衍生品是指公司通過期權或遠期合約等籌集或贖回權益資本,或對沖權益風險的金融工具。

權益資本市場銀行家與客戶關係銀行家密切合作,為這些權益相關產品確定合適的企業目標。在幫助企業客戶確定權益融資之後,ECM承擔執行交易的主要責任。為了確定客戶群(包括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的投資期望,還需要與交易部門的銷售和交易員緊密協調合作。實際上,ECM必須協調投資銀行部期望以最高價出售證券的發行客戶和交易部期望以最低價買入證券的客戶之間的關係。這也給ECM銀行家一個很大的挑戰,即必須謹慎、靈活地平衡利益衝突並設計最優的權益證券。

在開始一項交易之前,權益資本市場銀行家和客戶關係銀行家需要和他們的企業客戶共同考慮很多問題,諸如對信用評級的影響,投資銀行是否會「購買」新股(銀行的轉售價格風險),通過中介出售(發行人的價格變動風險)等。此外,他們關注資本結構影響(包括資本成本)、稀釋後每股收益、對股價的可能影響、股東的感受、募集資金用途。如果新股是「公開發售證券」且發行人是美國公司,還需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要求註冊。要完成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市場動態和監管者可能提出的其他問題。

2.債務資本市場

債務資本市場(DCM)的銀行家主要關注企業和政府機構的債務融資。可以將他們的客戶群組分成兩個類別:投資級別發行人和非投資級別發行機構。投資級別發行人的信用等級應至少由一個主要信用評級機構評級並處於較高水平(穆迪Baa或更高評級,標準普爾BBB-或更高評級)。非投資級別發行人的信用評級比較低,其發行的債務有時會被稱為「垃圾債券」或「高收益債券」。

債務資本市場銀行家處在企業或政府機構發行人(投資銀行部的銀行家保持關係)和投資者(由交易部的銷售員提供服務)的中間位置。他們的職能就是在促進溝通和執行交易的同時,尋找發行人和投資者在目標價格矛盾之間的平衡點。

債務資本市場銀行家與客戶關係銀行家密切合作,為企業客戶和政府機構發行人設定合適的目標,幫助客戶確定債務融資的時間、到期日、規模、協議條款、提前贖回和其他方面。最重要的是確定債務發行對企業信用評級的影響和投資者的可能反應。

在美國,DCM通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的債券或基於144A規則的私募交易(僅限於合格機構投資者)幫助客戶進行債務融資。他們同時提供銀行貸款擔保的管道服務、債務風險管理服務(通過衍生品)和債務發行對信用評級潛在影響的顧問服務。

1.4.3併購團隊

在有些投資銀行,併購(M&A)團隊是獨立於客戶關係團隊的,但在另一些銀行中,二者是合併的。不管是何種模式,大部分銀行家都是某個或多個行業的專家。在一些銀行,資本市場團隊由投資銀行部和交易部聯合運營。與資本市場團隊不同,併購團隊通常隸屬於投資銀行部。

併購團隊的主要服務包括:①「賣方」交易,包括整個企業的出售、兼併,或者企業某個部門(或資產)的處理;②「買方」交易,包括整個企業或企業某個部門(或資產)的收購;③重構和重組交易,有時是為了增加股東價值而對企業業務進行分拆,有時是為了避免破產或促進出售交易而對企業資本結構進行重大重組;④惡意收購防禦顧問服務(見表1-7)。
查看原图併購銀行家都具備高超的估值分析和溝通技巧,他們經常同企業的CEO、CFO以及企業發展團隊共同工作。但一般只有在交易成功完成的情況下,併購銀行家才能取得相應的收入(儘管在作為買方、進行重組和防禦顧問服務的情況下,併購可能會在服務期間向客戶收取一定的前期費用)。

1.5交易部門

交易部門主要負責:①所有與包括金融機構、投資基金、企業和政府機構資金管理部門在內的機構投資者進行投資相關的業務;②在固定收益和權益產品、貨幣、大宗商品和衍生品中持有頭寸;③交易所的做市及清算活動;④直接的或通過所管理基金的直接投資。該部門主要運營三個不同的業務領域:固定收益、貨幣和大宗商品,權益,直接投資。在某些投資銀行,直接投資由其他部門執行。交易部門還為投資客戶提供宏觀經濟、固定收益、大宗商品和權益方面的研究(參見第6章有關研究職能和監管歷史的內容)。

1.5.1固定收益、貨幣和大宗商品

固定收益、貨幣和大宗商品(FICC)進行政府債券、企業債券、住房抵押貸款類證券、資產支持證券、貨幣與大宗商品(以及所有與這些產品相關的衍生品)的做市和交易。在某些機構,FICC也參與特定企業和政府機構借款客戶貸款條款的制定(配合投資銀行部的工作)。FICC的業務還涉及相同產品領域的自營(非客戶)交易。在FICC客戶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一般是為產品定價並持有風險頭寸的交易員,或是為了促進產品購買和出售而向投資者提供交易建議並告知投資者交易價格的銷售員。

1.5.2權益

權益部門在銀行客戶相關的活動中進行權益、權益相關產品與衍生品的做市和交易。這個部門在全球股票、期權和期貨交易所從執行和清算客戶交易業務中取得手續費收入。權益部門還在相同的產品領域參與自營交易(非客戶)。同FICC一樣,權益部門客戶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均是交易員或銷售員。

一般來說,投資銀行還有一項大宗經紀業務,為對沖基金客戶和其他現金管理者提供諸如融資融券(提高槓桿效率)、資產託管和交易清算與結算等捆綁式服務。大宗經紀商為基金管理人進行證券結算、報告和融資提供了一個中心彙集點,同時基金管理人還能夠與其他經紀人進行交易。儘管大宗經紀業務在設立之初以權益業務為主,但隨後已經將業務範圍擴展到許多其他類別的資產(這與對沖基金採取的多元化策略一致)。大宗經紀業務收入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權益銷售和交易的執行與清算,其他收入來自融資和借貸活動所得。第5章對大宗經紀業務及其服務進行了更為詳盡的討論。

1.6非客戶相關交易和投資

1.6.1直接投資


除了作為投資客戶的中介這個重要角色以外,大型投資銀行也會用自己的賬戶對證券和房地產進行投資。例如,高盛的直接投資部門就會對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進行直接投資,這與KKR(一家大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的投資方式相同。常見的方式如:高盛及其投資夥伴提供權益,高盛或其他銀行提供貸款,高盛在資本市場承銷債券,利用上述資金收購上市公司。這種以公開交易目標公司為標的的收購過程被稱為槓桿收購或「上市公司私有化」。在2008財年末,高盛直接投資的權益和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超過217億美元。除控股外,高盛還購買了一些公司的少數股權。例如,高盛持有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ICBC,中國最大的銀行之一)價值超過50億美元的普通股,持有日本三井住友金融集團(SMFG,日本最大的銀行之一)價值超過10億美元的優先股。專欄1-5總結了高盛直接投資的情況。
———————————————————————————————————————
專欄1-5

                                                   高盛的直接投資

查看原图(1)包括34.8億美元的利息,以及2008年11月由高盛管理的投資基金所持有的43.0億美元。所投資的在中國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工商銀行普通股的公允價值包括國際匯兌重新估值的影響,對此保留了一個適當的現金對沖頭寸。

(2)下表列出了除中國工商銀行和三井住友金融集團以外的直接投資,包括交易部門和直接投資部門中的直接投資部分。
查看原图
———————————————————————————————————————
1.6.2自營交易

除了上面描述的長期非客戶相關的直接投資外,大部分投資銀行還會用自己的賬戶在證券、大宗商品和衍生品上進行短期非客戶相關的投資。投資銀行自營交易與對沖基金的投資十分類似。實際上,投資銀行的自營投資正在全球與對沖基金在投資和對沖機會中展開直接競爭。

2005年和2006年,投資銀行的自營交易為交易部門的收入增長做出了很大貢獻。而2007年和2008年,同樣的自營交易活動卻給一些銀行帶來了重大損失,例如2008年第四季度,德意志銀行的債務相關自營交易損失了10億美元,權益相關的自營交易損失了5億美元。包括瑞銀和美林在內的其他投資銀行的損失更多。在經歷了2007年和2008年自營交易造成的重大損失後,大部分投資銀行都相應地縮減了這些交易活動。然而在2009年上半年,自營交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暖。

根據每家銀行合規政策的不同,投資銀行的自營交易員有時可以成為本機構客戶相關交易業務的客戶。這些交易員有機會(但無義務)與機構指定的內部交易員進行交易。交易對手同時也包括其他機構的交易員,這些本機構的交易員與競爭機構進行交易,以取得最優的交易價格並執行。自營交易員必須在一系列規則的基礎上與內部銷售員進行交易,並且嚴格保密。機構有嚴格的合規準則,將自營交易員與客戶相關部門所能獲得的某些信息相隔離。一些機構的規定更加嚴格,要求完全隔離自營交易員與客戶相關部門銷售和交易員的內部聯繫。

有時,外部客戶會擔心投資銀行的效率和潛在利益衝突問題。因為在不造成過度競爭的情況下,不可能使所有的投資客戶達到統一的「最佳投資理念」。投資銀行謹慎監控類似的情況並遵守所有外部法律和內部規定,努力尋找外部和內部客戶之間的利益平衡點。

在一些投資銀行,自營投資活動是銀行收入和利潤的一個重要來源。而在另外一些機構,自營交易活動則比較少。第5章對特定自營投資活動及其相關機會和風險進行了更為完整的描述。

1.7資產管理部

資產管理部為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提供權益、固定收益、另類投資(例如,私募股權投資、對沖基金、房地產、貨幣和大宗商品)和貨幣市場的投資產品和服務。投資一般以共同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或獨立管理賬戶的形式進行,並且有時會與銀行自己的投資一起進行。收入的主要來源是投資者按管理資產額一定比例支付的管理費用,並根據資產種類的不同而不同。有時,當投資收益超過預定目標時,投資者會給投資銀行一筆激勵費用。絕大部分投資銀行會在資產管理部中設立私人財富管理業務,並向同一個主管匯報工作(見圖1-5)。負責私人財富管理業務的專業人士為投資者擔任顧問,幫助客戶決定如何將自己的資產進行投資。在大多數情況(並非所有情況)下,投資顧問會建議投資者投資其資產管理團隊所管理的基金。然而,投資顧問有受託義務幫助投資者投資最能滿足其風險和收益目標的基金(內部或外部)。第6章對資產管理業務進行了詳細討論。
查看原图
聯合投資於資產管理部的基金

投資銀行會對資產管理部管理的基金進行直接投資。在這個部門的「另類資產」投資領域,投資銀行會投資以下類型的內部管理基金:①私募股權投資(槓桿收購和其他控股投資);②對沖基金類投資;③房地產。投資銀行通常也會將自己的資金投資於這些高淨值個人和機構客戶投資的基金(也會根據管理資產額收取管理費及業績費)。這已經成為某些投資銀行的主要業務。例如,2009年1月1日,在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中,其中兩個分別由摩根大通和高盛的資產管理部管理(見表1-8)。
查看原图
———————————————————————————————————————
習題


1.觀察表1-3所列出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這些曾是「純粹」投資銀行的槓桿率。為什麼這些機構作為投資銀行可以在如此高的槓桿率下運營,而作為銀行控股公司就不行?

2.目前,美國公司依據美國公認會計準則報告財務狀況。許多歐洲公司則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報告財務狀況。現在全球所有公司都有向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轉移的趨勢。當這種趨勢變成現實,這對於美國公司的槓桿率會有怎樣的影響?

3.與「純粹」的投資銀行相比,為什麼一家綜合型銀行在併購以及其他投資銀行業務中更具競爭力?

4.投資銀行的客戶可以分為兩大類:發行人和投資者。這兩類客戶的目標通常是衝突的(發行人要以儘可能高的價格發行股票,而投資者要以儘可能低的價格購買公司股票)。投資銀行的什麼人員(部門)負責平衡這種利益衝突?

5.在公司債務發行中,決定發行成本和其他事項的關鍵考慮因素是什麼?為什麼這個因素如此重要?

6.為什麼投資銀行更願意參與賣方併購而不是買方併購?

7.許多投資銀行都有直接投資部門,對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進行直接投資。這類業務的開展可能會帶來哪些利益衝突?

8.投資銀行的自營交易部門與其他部門之間可能會產生哪些衝突?

9.如果投資銀行同時擁有資產管理業務和私人財富管理業務,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衝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511

【連載3】第2章 投資銀行業監管 黃嵩

http://xueqiu.com/8738577412/23898344
2.1引言

投資銀行的活動影響著全球經濟,尤其是對資本市場的穩定運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鑑於其重要性,投資銀行業受到政府如此多的監管也就不足為奇了。本章討論投資銀行業的監管環境。第一部分,討論美國投資銀行業的發展歷史及監管。第二部分,討論近期發生的事件及監管。第三部分,對英國、日本和中國的監管環境進行闡述。

2.2美國的投資銀行業歷史及監管

2.2.1早期的投資銀行業


投資銀行承銷業務的核心是扮演發行人和投資者之間的中介,使發行人能夠獲得資本,同時投資者可以實現財富保值增值。承銷業務對於美國的建立和發展至關重要。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在1789年上任,此時聯邦政府負債達2 700萬美元,州政府負債達2 500萬美元。亞歷山大·漢密爾頓,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說服國會和總統承擔各州的債務並通過發行債券來為這些債務籌資,儘管這遭到了托馬斯·傑斐遜的強烈反對。投資銀行在債券的發行條款和條件的談判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承銷業務在美國革命後的那段時間裡迅速發展。那些現代投資銀行的前身被稱為「貸款合約商」,其任務就是保證發行人的證券能夠成功發行,並將其出售給投資者,以期獲得利潤。貸款合約商的業務主要由投機者、商人和一些商業銀行共同完成。另外,拍賣專家通常擔任投資產品的銷售中介,將證券出售給出價最高的競標者。最後,一些私人銀行家和股票經紀人也扮演了現代投資銀行的角色。

隨著這個新建國家版圖的擴張,科技創新在如火如荼的工業革命中被引入。規模經濟帶來的收益使大型項目的建設成為必然並且有利可圖。新技術的大規模運用使自然資源的大量獲取成為可能,於是,火車在城市之間輸送人力和資源勢在必行。所有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本,但是並沒有哪個個人或企業可以單獨承擔這些資本。於是,現代意義上的投資銀行業發展了起來,為需要資本的企業和想要創造財富的個人之間搭起橋樑。通過承銷證券,投資銀行聚集投資者的財富來滿足一個正在成長的國家的資金需求。

工業的發展催生了一批新的實業家和銀行家。在此期間,投資銀行家的業務處於監管真空地帶,並且可以自由地改變市場力量,由此形成的慣例也帶給他們操縱力和影響力。1879~1893年,美國鐵路里程翻了3倍,鐵路債券和股票的融資從48億美元上升到99億美元,投資銀行家忙於承銷新發行的證券。與此同時,其他工業的發展也使得擁有有限資源的家族企業通過合作來獲取更多的資本,這促進了投資銀行業務數量的持續增長。這一時期,資本的需求和供給都增加了,就連外國投資者的資本也從1870年的14億美元增長到1890年的33億美元。

2.2.2投資銀行業的發展

投資銀行業在1890~1925年進一步擴張。在此期間,銀行業高度集中,整個行業基本由JP摩根、庫恩-洛布、布朗兄弟和基德-皮博迪等幾個寡頭壟斷。當時,美國並沒有要求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分離,這意味著商業銀行的存款資金常常以內部資金供給方式提供給投資銀行承銷業務。

1926~1929年,由於越來越多的企業喜歡權益融資而非債務融資,股票市場快速發展,股票發行額從6億美元劇增到44億美元,而債券發行有所減少。

2.2.3有限監管

20世紀前30年,投資銀行業的環境可以描述為:監管缺乏、證券需求旺盛、競爭激烈,這種環境導致銀行的內部控制薄弱。儘管試圖自律,但這並不能阻止醜聞的發生。為了應對日益加劇的指責和社會對行業監管的要求,銀行業在1912年成立了美國投資銀行家協會(IBAA),該協會隸屬於美國銀行家協會。美國投資銀行家協會的理念之一是:無論投資者是誰,交易規模有多大,都不能實行價格歧視。儘管在1929年大蕭條前聯邦政府對投資銀行的監管十分有限,但銀行必須遵守州證券法,又稱為「藍天法」。第一部藍天法是1911年堪薩斯州通過的。它規定,任何證券的發行都需要通過州銀行委員會的准許。1911~1933年,47個州(除內華達州以外所有的州)制定了類似的監管證券發行的法律。20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聯邦政府也制定了相應的監管法律,不過州法律仍然有效,當時的聯邦法律主要是複製並拓展了藍天法。除了反欺詐調查之外,1996年國會通過的《全美證券市場促進法案》將州政府對投資銀行監管的權力收回。

1929年10月28日,史稱「黑色星期一」,這一天股票市場急速下跌。儘管發生了1929年的大崩盤和接下來的經濟蕭條,總統赫伯特·胡佛並沒有對金融市場實施任何新的監管舉措。而1933年成為總統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採取積極的行動應對經濟困難,通過了一系列規範金融部門的監管法律,尤其是針對投資銀行業的監管法律。在羅斯福的敦促下,國會通過了7項對投資銀行業產生重要影響的法案。

其中的3項法案,即《1933年證券法》、《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1934年證券交易法》,徹底改變了投資銀行業的環境。本節接下來的部分將詳細介紹這三項法案中的監管要求。另外4項對投資銀行業有影響但程度較小的法案將簡略帶過。本節最後討論最近通過的法案,包括《格雷姆-裡奇-比利雷法案》和《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以及應對貝爾斯登、雷曼兄弟倒閉和2007~2009年金融危機的監管措施。

2.2.4《1933年證券法》

《1933年證券法》出台的目的是為了穩定資本市場,防止證券交易中的操縱和欺詐行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稱1933年法案主要有兩個目的:「滿足投資者獲得公開發行證券的財務及其他重要信息的要求;禁止證券銷售中的欺詐、信息誤導以及其他欺詐行為。」為了達到這些目的,1933年法案要求投資銀行披露其所承銷證券和企業的大量相關和重要信息。在此之前,投資者能夠獲得的有關投資信息是極其有限的。新的法案規定了所提供的信息底線,並且所有的潛在投資者都可以獲得發行人的相關信息。

1933年法案對投資銀行業監管的內容主要有四部分,分別是: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註冊申請書;向潛在投資者提供招股書;承擔信息披露的民事和刑事責任;在公開銷售前有一段時間的等待期。

1.註冊申請書

在美國,證券銷售之前必須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向投資者和監管者披露有關發行人和證券的信息。專欄2-1列出了註冊申請書中包括的關於發行人和發行的簡要信息。

1933年法案對註冊要求也有一些豁免,包括:如果證券只在一個州發行,該發行只要遵守州法律即可;證券由市政府、州政府、聯邦政府發行;發行價值低於某一界限;發行是私募或者發行給少數投資者。總的來說,1933年法案的豁免情形主要是針對發行的證券類型和發行的方式。
———————————————————————————————————————
專欄2-1
                               1933年法案規定的註冊要求提供的信息


■ 摘要信息、風險因素、固定費用收益比率

■ 募集資金用途

■ 股份稀釋

■ 證券持有者獻售(如果有)

■ 分配計劃

■ 準備註冊的證券描述

■ 聘請的專家與法律顧問的利益

■ 註冊公司的相關信息
○ 業務描述
○ 經審計的財務信息
○ 產權描述
○ 法律訴訟
○ 普通股的市價、股息及相關股東事宜
○ 管理層對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的討論和分析
○ 會計和財務信息披露上與會計師的不同和分歧
○ 市場風險的定性和定量披露
○ 董事會及執行層
○ 執行層薪酬
○ 公司治理
○ 特定受益人和管理層的證券持有情況
○ 關聯交易

■ 重大變化

■ 遵守證券法保證的信息披露

資料來源: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

2.招股書


公司要求向投資者提供招股書,包括註冊申請書中的部分信息。只有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後的證券才能對外銷售。任何對重大信息的錯誤陳述或者隱瞞是一種犯罪行為,發行人和承銷商必須對投資者承擔法律責任。

3.新的責任

在1933年法案之前,並沒有針對投資銀行家的額外法律要求。在1933年法案出台之後,如果因為「重大事項」在註冊申請書中被隱瞞而使投資者遭受損失,則投資銀行家將承擔法律責任。如果發生此種情況,投資者有權起訴投資銀行,讓其以原價購回股份並且撤銷交易。由於投資銀行作為投資者和發行人的中介,比投資者擁有更多關於企業的信息,因而承銷商的責任範圍更大。為了減輕自己的責任,如果發行人的材料錯誤陳述或隱瞞,投資銀行會要求發行人對其進行賠償,由此,向投資者提供完整準確信息的責任將由雙方共同承擔。專欄22 給出了承銷協議中常見的賠償條款。
———————————————————————————————————————
專欄2-2
                                            承銷協議中賠償條款示例

賠償條款

公司同意發生以下行為時對承銷商或者個人進行賠償以免受損失:如果有違反證券法第15款或交易法第20款之內容對承銷商進行控制而造成部分或全部損失、負債、索賠、損害以及支出(包括律師費用;部分或所有涉及訴訟、威脅等的調查、準備和辯護費用;涉及本條款子條款中的索賠,所有或部分為瞭解決索賠或訴訟的支出);或者違反證券法、交易法、其他聯邦或州要求遵守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而提供的招股書基礎資料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或有誤導性,或違反招股書、承銷協議或其他有關協議,或違反陳述與保證,或故意違約抑或嚴重疏忽違約等,最終導致承銷人的損失、負債、索賠、損害以及支出。

資料來源:Jenner & Block LLP
———————————————————————————————————————

該法案的影響之一就是嚴格區分了承銷商和分銷商或銷售團隊成員。一般地,承銷商是指直接與發行人接觸,同意購買新發行證券的一方。分銷商是指與投資者直接接觸,銷售承銷商所承銷證券的一方。這些職能最初是不分開的,但是由於在1933年法案下分銷商沒有責任,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將這兩種職能分開是為了明確各主體的法律責任並減少發生民事訴訟的可能性。

4.盡職調查

盡職調查是為了減少風險而對發行人信息進行核查的行為。盡職調查在大多數證券發行、併購和許多其他的交易中都會發生。為了避免在註冊申請書中由於信息披露的錯誤或誤導而承擔責任,承銷商必須進行調查以「合理地核查與理性謹慎的投資者利益相關的所有信息」。信息是否恰當取決於每個即將發行的證券實際情況且事後才可判定。專欄23概括了承銷商在盡職調查中的六個事項。專欄24概括了法院在審查承銷商盡職調查時考慮的因素。
———————————————————————————————————————
專欄2-3

                                             承銷商盡職調查的六個事項


■ 承銷商是否收到註冊申請書並對其中涉及的可能被質疑的事實和情形進行合理的調查,這些調查包括:該註冊申請書中是否有對重大事實有不真實的陳述,是否故意隱瞞重大事實而導致申請書有誤導等。

■ 承銷商是否就註冊申請書中的信息與申請註冊方的管理層(至少要和首席財務官或總會計師)進行了溝通,首席財務官是否保證已經核實了註冊申請書,確保其中不包含可能導致誤導的對重大事實的非真實陳述或對重大事實的忽略。

■ 承銷商是否收到來自發行人審計師的SAS 100安慰信函。

■ 承銷商是否收到來自發行人法律顧問10b5的消極保證。

■ 承銷商是否收到自己僱用的法律顧問對註冊申請書出具的10b5的消極保證。

■ 承銷商是否聘請研究員並要求:
○ 在發行開始前是否對發行人及其行業進行長達6個月的跟蹤。
○ 在發行開始前12個月內,是否對發行人或其所屬行業出具過報告。

資料來源:Morrison & Foerster LLP.
———————————————————————————————————————

———————————————————————————————————————
專欄2-4

                            法院審查承銷商盡職調查時考慮的因素


■ 審核註冊申請書的合理依據(如,經審計的財務報表)。

■ 關鍵信息的調查,包括獨立的核實(管理層訪談,實地調查,客戶電話訪談,發行人、發行人法律顧問、承銷商法律顧問和審計師的書面證明,對發行人所在行業的熟悉程度,發行人內部文件審閱,獨立審計師訪談)。

■ 在發行過程中及時更新信息,包括發行人針對《交易法》要求所做報告中的信息。

■ 盡職調查的文件材料。

資料來源:Morrison & Foerster LLP.
———————————————————————————————————————

5.搶跑規則


在1933年法案中,證券發行被分為3個階段。

(1) 提交註冊申請書前階段:從開始決策發行到提交註冊申請書這一段時間。

(2) 等待期:從提交註冊到註冊生效之間的時間。

(3) 註冊生效後階段: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佈註冊生效開始。

2005年改革之前,在等待期(也稱為「靜默期」),禁止發行人口頭和書面報價。現今,在靜默期可以做出口頭或書面報價,但不能銷售,而書面報價必須使用符合1933年法案要求的招股書。這類招股書被稱為「非正式招股書」。違背這些基本限制被稱為「搶跑」,可能導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實施「冷卻期」,取消公開發行時作為購買者的起訴權利以及其他法律權利。

2005年的證券發行改革為註冊申請書提交前的溝通提供了超過30天的安全港,主要是為了「真實商業信息」的監管要求披露以及對於發行人來說的「前瞻信息」。對於某些只要滿足最小規模限制,被專業投資者和研究人員追隨的大型發行人(被稱為知名成熟發行人或「WKSIs」),允許在註冊申請書提交前沒有口頭和書面報價的限制並且不被認定為「搶跑」行為。提交註冊申請書後,所有的發行人,允許通過任意補充招股書,披露在招股書中沒有披露的信息。這避免了當新信息需要被披露時要提供更正式、更耗時的補充,或者對註冊申請書的修訂。總之,自1933年以來,雖然有對WKSIs的例外處理,發行過程也由於科技進步和資本市場的變化而趨向於簡單化,但是對信息傳播的監管制度基本保持不變,所以發行人必須在發行之前和發行過程中謹慎溝通,以免其行為被認為是左右市場(見專欄2-5)。
———————————————————————————————————————
專欄2-5

                                                 1933年法案小結

《1933年證券法》

通常稱為「證券的真相」法,主要有兩個目標:

■ 滿足投資者獲得公開發行證券的財務及其他重要信息的要求;

■ 禁止證券銷售中的欺騙、信息誤導以及其他欺詐行為。

註冊目的
■ 完成上述目標的一個主要方法就是通過證券註冊來披露重要的財務信息,這些信息能夠使投資者而非政府做出關於是否購買該證券的決策。儘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信息準確,但它並不確保信息的準確性。投資者如果購買證券而遭受損失,且他們可以證明是由於信息披露不準確或不完全所導致的,那麼就有權挽回損失。

註冊過程
■ 一般來說,在美國出售的證券必須經過註冊。企業在註冊過程中提供必需的信息可以最小化其遵守法律的負擔和成本。一般來說,登記需要披露以下信息:

○ 企業所有權和業務的陳述;

○ 即將發行出售證券的描述;

○ 企業管理層的信息;

○ 由獨立會計師審計的財務報告。

■ 註冊申請書和招股書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後不久即公開,美國企業提交的註冊材料,可以在wwwsecgov網站的EDGAR數據庫中查到。註冊申請書要求滿足信息披露要求。並不是所有的證券都需要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豁免包括:

○ 對個數有限的個人或機構的私募;

○ 發行規模有限;

○ 州內發行;

○ 市、州、聯邦政府證券。

資料來源: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

2.2.5《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

另一個應對1929年股票市場崩盤和無數銀行垮台的立法是1933年6月16日簽署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將投資銀行與商業銀行分業,並且產生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確保在銀行違約時存款人資產不受損失(最初的保險金額為2 500美元,目前為250 000美元)。這個法案對投資銀行業有著重要影響,該法要求投資銀行業改變業務操作和結構,改變分銷和承銷證券過程,切斷承銷新證券的關鍵資金來源。

在大蕭條期間,超過11 000家銀行倒閉或合併:1929年存在的銀行有1/4在1934年不再存在。在《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之前,並沒有要求承銷、投資和儲蓄業務的分離。銀行可以通過(也是這樣做的)活期存款賬戶獲得資金,投資於其承銷的證券。在這種情況下,儲蓄者的資產安全受到質疑,尤其是在沒有聯邦存款保險的情況下。《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的出台正好可以應對這種不穩定的環境。

1.私人銀行分離為儲蓄和投資銀行

在《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之前,私人銀行既可以接受存款,又可以從事投資銀行業務。這個法案要求私人銀行只能選擇成為私人儲蓄銀行和投資銀行的一種。

2.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的分離

商業銀行和私人銀行類似,都接受存款,且從事投資銀行業務。《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通過之後,商業銀行可以從事的投資銀行業務減少了,承銷能力也受到嚴格限制。商業銀行只允許承銷債券和代理市、州、聯邦政府的證券發行。那些選擇商業銀行業務的機構要分離投資銀行業務或大幅裁員(例如,JP摩根1935年決定從事商業銀行業務,並將其投資銀行業務分離成立了摩根士丹利)。另外,商業銀行在證券交易方面的利潤被限制在總利潤的10%以內,但不包括承銷政府債券的利潤。

3.證券機構與商業銀行的董事和高管分離

《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規定,證券投資相關機構的合夥人和高管不能擔任商業銀行的董事和高管。

以上所有這些變化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保證存款人的資金不會在不知不覺間置於風險中。然而,《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被1999年的《格雷姆-裡奇-比利雷法案》顛覆了,該法案再一次允許銀行可以同時從事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活動,前提是這些活動必須是在控股公司架構下進行。

2.2.6《1934年證券交易法》

作為對《1933年證券法》的補充,《1934年證券交易法》是羅斯福任職總統期間重塑投資銀行業的第三部也是最後一部法案。這部法案也被稱為《交易法》。該法案在1934年6月6日通過,主要涉及對新發行證券的報告要求和對交易行為的監管。該法案通過最低申報要求和編制交易規則,極大地改變了二級市場。另外,要求交易被自律組織約束。紐約泛歐交易所和納斯達克是美國最大的兩個自律的交易所。

另外,《1934年證券交易法》催生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來負責監督資本市場,包括對投資銀行的監督。為了完成這項任務,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有權針對交易所、投資銀行、經紀公司和交易員制定並實施相關條例,以保障證券業的安全和良好運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負責《1933年證券法》的執行,監管交易所中的活動並制定交易的規則和程序,禁止洗售和對敲等市場操縱行為,並針對賣空和止損交易制定了嚴格的規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作用不能被誇大。在推進資本市場有效性的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不斷調整先前的規則和條例來最小化不公平承諾的出現。另外,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會保持靈活性,以應對新型的證券、金融產品(比如,擔保債務憑證)和投資操作(比如,股票報價系統由分數變為點數)的改變(見專欄2-6)。

———————————————————————————————————————
專欄2-6
                                           《1934年證券交易法》


根據這部法案,國會成立了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這部法律授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監管整個行業,包括註冊、監管、審查經紀商、過戶登記機構、結算機構和自律組織,包括紐約泛歐交易所和納斯達克等證券交易所。

這部法律也確定並禁止市場上的一些特定行為,提供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監管對象執行紀律的權力。

這部法律也授權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要求公開交易的公司定期提供信息。

公司報告
該法案主要監管新證券發行、持續的報告要求和交易行為。資產超過1 000萬美元且股東超過500人的公司必須每年或者定期通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EDGAR數據庫向公眾提供報告。其他公司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定期報告。

代理請求
證券交易法也對為選舉董事會或批准其他公司行動而舉行的年度或臨時會議向股東請求材料的披露進行監管。這些信息都包括在代理材料裡,必須事先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保證遵照披露規則。無論是管理層還是股東的請求,都必須披露所有關於股東投票表決事項的重要事實。

重要所有權和要約收購
證券交易法要求,任何通過直接購買或要約收購獲得超過5%公司股權的人都必須披露重要的信息。要約收購一般都是期望獲得公司的控制權。如同代理規則,要求股東在這些關鍵事件上做出決策。法案也要求持有一定數量公開發行股票的股東定期提供報告,使無關聯的股東知曉可能的所有權變化。

內幕交易
法案禁止任何有關出價、購買或銷售證券中的欺詐行為。這項規定是許多處罰的基礎,包括對欺詐性內幕交易的懲處。內幕交易是指內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獲取內幕信息的人利用內幕信息從事證券交易活動的行為。

資料來源: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

以下4項法律是1935~1940年通過的。這4項法律沒有以上3項的影響力大,但還是對投資銀行業有一些約束。

2.2.7《公用事業控股公司法》

1935年通過的《公用事業控股公司法》(PUHCA),允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監管公用事業控股公司和投資銀行的關係。該法限制投資銀行持股公用事業控股公司,認為投資銀行持股會減少競爭,導致壟斷行為。這項法律被2005年的《能源政策法案》所替代。這項法案將使公用事業控股公司的監管權力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轉移給聯邦能源管制委員會,並且放鬆了對公用事業控股公司併購活動的限制。

2.2.8《錢德勒法案》

1938年通過的《錢德勒法案》將新增的第10章納入《國家破產法案》。此前,公司破產過程限制政府參與,主要受私人機構影響,這容易導致對小投資者的歧視。該法案使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成為參與所有公司重組活動的一方,給投資者額外保護,避免不公平的重組計劃。《錢德勒法案》也對上市公司破產重組中投資銀行的作用進行了限制。在《錢德勒法案》通過之前,銀行作為「非利益相關方」受到懷疑,認為其犧牲了投資者的利益而獲取額外收益。將投資銀行從破產程序中分離出來的法案到2005年被《破產濫用防治和消費者保護法》(BAPCPA)取代。投資銀行不再自動被排除在參與破產重組的過程之外,只要滿足專欄2-7中的標準,便允許投資銀行參與破產重組過程。

———————————————————————————————————————
專欄2-7

            依據《破產濫用防治和消費者保護法》修訂的對「利益無關方」的定義


第101款(14)「利益無關方」是指:

(1) 不是債權人、股東或內部人;

(2) 在提交申請前兩年內不是董事、高管或者債務人僱員;

(3) 直接或間接與債務人相關,沒有任何實質上不利於債權人或股東的利益。

資料來源:Bankruptcy Abuse Prevention &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of 2005.
———————————————————————————————————————

2.2.9《瑪隆尼法案》

1938年通過的第二個相關法案是《瑪隆尼法案》,該法延續了自律的慣例。《瑪隆尼法案》規定,自願加入自律組織的成員可以享有業務優先權。另外,它要求場外交易市場(OTC)的經紀人和自營商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這使得投資銀行家會議轉變成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NASD)。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成為證券市場自律組織,監督場外交易市場,制定專業慣例標準和公平交易準則。所有股票、公司債券、有價證券期貨和期權交易都由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來監管。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給證券市場參與者頒發執照,制定監管規則,監管參與者檢查會員是否合規。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授權下,懲罰違反聯邦證券法和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規章的會員。2007年,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與紐約證券交易所執行分支合併,更名為美國金融業監管局(FINRA)。

2.2.10《1940年投資公司法》

《1940年投資公司法》規定了投資公司的構成,區分了投資銀行和投資公司的職能。《1940年投資公司法》規定了可以作為投資公司董事的投資銀行家數量,限制投資銀行和投資公司之間的交易(見專欄2-8)。

———————————————————————————————————————
專欄2-8
《1940年投資公司法》


該法案主要監管的是公司組織,包括共同基金。監管那些主要從事投資、再投資、證券交易的公司和公開發行證券的持有方。監管的目的是最小化由這些複雜操作產生的利益衝突。該法案要求公司在最初銷售證券及其後定期向投資者披露財務狀況和投資政策。該法案的目的是向公眾披露基金信息、投資目的、投資公司的結構和操作。最重要的是:該法案並沒有允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直接監督投資決策、公司活動或者評判它們的投資活動。

資料來源:US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686

以中國為圓心、全球為半徑的第六次併購潮到來 「我們面對的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資深投資銀行家王世渝談海外併購

http://www.infzm.com/content/93057

由於新興工業體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全球產業鏈與價值鏈的原有邏輯正在被打破。因而,全球工業化優勢向中國轉移已成不可阻攔之勢。

早期我們以市場換技術,招商引資把該招的都招來了,現在產業升級還能把人家招進來嗎?搞騰籠換鳥,籠子騰了,鳥卻沒有進來。真正的問題在於,第二次工業文明到頭,你要招的鳥飛不動了,而我們要做的是抓鳥進籠。

在很多海外併購案例中,我們以弱小落後的身份併購了先進企業,很容易以暴發戶心態去駕馭、管理、整合。例如提出債務自己解決、拆分對方業務,卻更像是在肢解第二次工業文明。

我的做法是提供全鏈條的服務。首先,組建海外基金,有好項目,就用這個基金收購。我把收購後的企業拿回來找中國同行,用先進企業反過來收購中國落後企業,我稱之為「三明治模式」,最上層是中國資本,中間是國外優質企業,下面是中國企業。

2013年,是王世渝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第22個年頭。從海南順豐、萬通萬盟到德隆友聯、飛天集團、光彩49等,他參與了上百家企業的改制、投資、重組、併購、上市的過程,熬成了中國本土最為資深的投資銀行家之一。

走過22年的投行生涯,王世渝認為中國正面臨著一個千年難逢的機遇,他將其稱為第六次併購浪潮。「過去五次跟中國沒關係,這次是以中國為圓心、以全球為半徑的併購浪潮,這是一個國家面向全球的併購,不是簡單的甲方對乙方,也不是簡單某個產業的整合,而是產業鏈和價值鏈在全球範圍內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的一種配置方式和技術。」

在他看來,中國企業過去歷次海外收購多有失敗的原因在於,「從商業邏輯上就是錯的,三歲的孩子不能併購二三十歲的大人」。他總結出「全球併購、中國重組」的邏輯——資本先行,在海外併購之後,再回頭整合中國企業,而非被中國企業整合。

2013年7月28日,北京同鑫會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世渝接受南方週末記者專訪,詳述其海外併購思路。

「很難找到好的買家」

南方週末:你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海外併購的?

王世渝:我在《中國重組》一書中寫到,1993年和范日旭(資本市場「泛亞系」控制人——編者注)去英國,最初是想併購一家英國房地產公司,當時我們沒想清楚,自身條件不具備,沒有做成。

最近十年,最早在海外實行戰略性併購的中國企業是德隆。

我聽唐萬新(「德隆系」控制人——編者注)詳細介紹過一個案例,德隆併購美國莫瑞——一個有著百年歷史,做垃圾車、掃雪車等通用機械的企業。當時考慮到,過去這些掃垃圾、掃雪的事在中國都是人工做,但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對這類機械的市場需求會起來。2000年德隆花了3億多美金,做了研究,收購莫瑞然後做整合,計劃把產能從美國這樣一個高成本地方轉移到中國來。但2003年政府才批准這樁交易,而當時德隆已經出事,做不了了。

這種商機,在那時候已經有了苗頭,但是中國很少有人看到。

南方週末:後來你還做過哪些併購案例?

王世渝:2006年左右,我嘗試過「全球併購、中國整合」的模式,就是在海外尋找合適的項目,然後在國內找買家。

譬如,曾經有一個美國發電輸變電設備在線監測的公司,可以提前監測電路問題,避免忽然故障。公司有90年歷史,家族第二代想賣掉。我們覺得這種公司不應該賣不出去。可是所有可能的公司都找了一遍,都沒有人要。國企已經有一套自己的套路,不想買,買來了會帶來工人下崗。民營企業沒有這個實力。

很多東西我們覺得很好,可是找不到買家,時機不成熟,後來停止了。2011年我做過一件我覺得絕對應該幹成功,但是沒做成的事。

一個香港朋友告訴我,有一個很大的併購機會,標的是烏克蘭國家農業公司。烏克蘭被叫做「歐洲的面包籃子」,全世界黑土地最豐富的地方。但因為勞動力不足、機械不足,三十多天沒有收割完的糧食就被大雪廢掉了,守著這麼多土地浪費這麼多糧食,聯合國糧農組織希望他們提高糧食生產效率,加大投資。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上任後,決定為烏克蘭國家農業公司引入投資者。

做了大量工作後,我代表興邊富民首席合夥人、我那個朋友代表香港公司,和烏克蘭國家農業部部長在烏克蘭中國大使館簽署框架協議,大概動用18億美元資金(動用金融槓桿),分三期收購烏克蘭國家農業公司約60%的股份。

為什麼買這個呢?我覺得中國有糧食安全威脅,巨大人口對糧食有巨大需求,糧食成本很高,如果能控股這個公司,就能夠利用他們的資源。這個涉及一百多萬公頃的土地面積,約佔中國耕地面積的3%,等於是增加國土面積的3%。

中國每年可以組織很多人、農機去收割,然後把糧食賣到中國來。更重要的是,收購後,中國可以做期貨交易,套期保值,提高中國資本在全球糧食期貨市場定價權,與美國抗衡。這個戰略意義更加重大。

我在前期準備時想,中國不做這個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的。所以我代表基金啪一下就簽了。我相信我能找到錢。

但簽完之後,我找了中國所有涉農機構單位談,中糧、中國農業發展集團、全國供銷社、北大荒、山東、重慶糧食集團,甚至中投,都因各種各樣的原因被拒絕了。幾個月找不到合適投資人,很可惜,這個機會就沒有了。

「我們要做的是抓鳥進籠」

南方週末:與過去比,中國企業現在越來越多地走出去,這些併購對中國製造的意義是什麼?

王世渝:2005年以後,我們看到一些海外併購案例,趕上了全球第五次併購的末尾,TCL併購法國湯姆遜,聯想併購IBM PC業務。

這個時期,中國出了一項國家戰略——走出去,但是整體看下來,這個戰略主要侷限在資源方面,中國增長受資源瓶頸制約太大。這個走出去的戰略是對的,但是相對比較簡單,說白了就是買資產,叫對外投資,雖然買的也是公司,跟我們傳統意義的併購不一樣,叫做併購有些牽強。

2008年開始的金融危機,傳遞到歐洲,形成歐債危機,導致美歐日經濟不景氣,大家更多地理解為資本主義週期性經濟危機,認為要開始復甦,你看美國已經復甦了,歐洲是不是也快了?我不這麼認為。

我認為這是第二次工業革命走到了盡頭。現在美國能恢復,在於第三次工業革命開始了,焦點轉移到了新能源、新材料、移動互聯網新技術等領域。美國可能會恢復,但不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延續,而是新生。

雖然至今全球領先的工業文明成果仍然控制於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等少數發達國家,但由於新興工業體尤其是中國的崛起,全球產業鏈與價值鏈的原有邏輯正在被打破。因而,全球工業化優勢向中國轉移已成不可阻攔之勢。發達國家在掌握著大量核心技術、品牌、渠道、管理的同時,正在失去市場的優勢與成本的優勢。

而中國花了三十年時間,實現從「中國加工」到「中國製造」的提升,現在中國製造被頂住,上不去了。中國經濟總量上來了,成本升高了,勞動人口紅利吃得差不多了,最早進來的產業一個個倒掉或轉移到東南亞。

早期我們以市場換技術,招商引資該招的都來了,現在產業升級還能把人家招進來嗎?搞騰籠換鳥,籠子騰了,鳥卻沒有進來。真正的問題在於,第二次工業文明到頭,你要招的鳥飛不動了,而我們要做的是抓鳥進籠。

當然也有人在提自主研發,但自主研發有兩個問題,時間和知識產權瓶頸,一研發就觸碰專利權。

底特律破產了,很多人跑去底特律買房子。那麼多零部件、汽車服務、配套企業、汽車生態鏈裡那麼多企業,為什麼不去買?其實都可以買,只是我們不會買。

「三歲孩子不能併購 二三十歲的人」

南方週末:中國企業也有過很多海外併購案例,但大多以失敗告終。你認為他們犯了什麼錯?

王世渝:最近十年的海外併購,國企很少,他們要麼買不到,要麼不想買。兩邊都有原因,賣方覺得,我私有財產憑什麼賣成公有財產?這是西方世界不容易接受的產權制度衝突。而中國國企會覺得,併購弄好了也不是我的,不好了還有一堆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最核心的問題是,三歲孩子不能併購二三十歲的人。我們用十年時間走人家一百年的路,有很多差距。我們兩三歲,人家二三十歲,怎麼去併購人家?

中國以往開展的全球併購主要以產業資本為先導,以落後的中國產業資本去併購先進的產業資本,不符合整合邏輯。

中國製造業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從技術研發、生產工藝、原材料上下游,我們積累太少。過去我也幹過製造業,當過工人,現在我們跟海外企業差距很大。譬如,外資企業上市不上市的,只要簽了合同保密協議,人家釋放資料拿出來的東西清清爽爽,中國企業東西都拿不出來,這也不透明那也不透明。我要購買西方企業,它馬上可以報價,但是中國企業談判價格懸殊很大,不知道什麼價格是合理的,要瞭解的什麼都不知道,還講很多歪道理,憑什麼要這麼多錢?

水平低很多,憑什麼收購人家?怎麼去管理?你派出去當總經理的人,連人家一個中層幹部都不如,怎麼管理?

譬如,吉利收購沃爾沃就有很多問題。你是需要沃爾沃成功,而不是吉利成功,是用沃爾沃的成功帶動吉利的成功;是要讓沃爾沃整合吉利,而不是吉利去整合沃爾沃。李書福能想明白這點,他就成功了。

在很多海外併購案例中,我們以弱小落後的身份併購了先進企業,很容易以暴發戶心態去駕馭、管理、整合。例如提出債務自己解決、拆分對方業務,更像是在肢解第二次工業文明。如果我做這個事情,絕不會這樣做。

「三明治模式」

南方週末你認為正確的併購邏輯應該是怎樣的?如何實現?

王世渝:我提出的思路,總結起來就是兩句話——資本(金融)在前,產業在後;整合在前,併購在後。

過去全球五次併購浪潮跟中國沒關係,這次迎來了以中國為圓心、以全球為半徑的併購浪潮,我把它叫做第六次併購浪潮。是一個國家面向全球的併購,不是簡單的甲方對乙方,也不是簡單某個產業的整合,而是產業鏈和價值鏈在全球範圍內以中國市場為核心的一種配置方式和技術,這是中國面對的一千年難遇的機會。

我的做法是提供全鏈條的服務。首先,組建海外基金,有好項目,就用這個基金收購。我把收購後的企業拿回來找中國同行,用先進企業反過來收購中國落後企業,我稱之為「三明治模式」,最上層是中國資本,中間是國外優質企業,下面是中國企業。

人家房子要倒塌了,我們給他修一棟別墅去住。我們首先是增資改善財務狀況,第二給你帶來中國市場,經營管理根本不派人。不僅救了你,還給你帶來中國市場。

但面對這麼大一個機會,沒有工具,很可惜。2012年,我和上海國際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上海國際全球併購基金,就是想要資本在前、產業在後去併購,但這只是一個基金,解決不了一個鏈條的事情。做了一半,那個體制我受不了。我們也不止做顧問,併購、整合、退出是三個專業,三撥人組織到一起,我還必須要創建一個高水平的交易性投資銀行,這是一個新的業態。所以現在創辦了自己的平台。

比如我們正在做的一個案例,併購加拿大一個新材料加工行業第一名的公司。這種新材料主要用於汽車輕量化,上游全在中國——礦和冶煉,但是下游壓鑄加工中國不行,而這家公司有全世界最好的技術。

我們做的是一個鏈條,「併購-整合-退出」,這個模式有三次價值提升機會,第一個「併購」環節不會體現併購利益,如果體現了我們就是壞人做了投機,也就是說我們併購海外企業,然後賣給中國上市公司,不能溢價。找上市公司來融資,既解決了資金問題,又解決了證券化問題。對我們來說,真正創造價值的地方是在「整合-退出」環節,價值在最後實現。併購、證券化,三年後退出。

我們先設計了項目的交易結構,然後再來找錢。你投多少錢,什麼時候退出,退出時候你可以賺多少錢,道理是什麼,都很清晰。

接下來會不斷做這個邏輯的案例,我們就是扮演一個基金管理人角色,把整個鏈條拉通,併購、整合、證券化。

南方週末:現在你做「海外併購、中國整合」,主要有哪些困難?

王世渝:第一,缺工具、手段。併購誰來出錢?第二,缺國家戰略。第三,金融服務缺失。所謂併購貸款,國開行、進出口行、工商銀行等的海外機構我都打過交道,都需要拿東西來抵押,還是傳統併購貸款的思路,但我是基金拿什麼抵押?海外的一個5億美金項目,銀行直接提供60%低成本槓桿。中國金融槓桿就沒有。

第四,審批。發改委憑什麼審批?哪一個併購項目不是中國需要的?商務部做反壟斷調查,外管局批外匯額度,一審就是幾個月,全球最慢速度。我們很著急,但是沒有辦法,這個時候感覺像是赤手空拳。人家形容我是義和團對抗八國聯軍一樣。

鏈接:歷史上的五次併購浪潮

第一次併購浪潮的高峰在1898年到1903年之間,在這五年中,美國的工業結構發生了重要的變化,100家最大的公司規模增長了400%,並控制了全國工業資本的40%。這次以橫向併購為主的浪潮推動了美國工業化的發展,並為企業產生了巨大的壟斷利潤。

第二次併購運動發生在20世紀20年代,以1929年為最高潮。本次重組浪潮由無線電和汽車工業的發展為載體,它加強了第一次併購浪潮的集中,也加強了企業之間的競爭程度。其模式由縱向併購為主,主要達到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協同效應目標。

第三次企業重組的高潮發生在"二戰"以後的整個20世紀50-60年代,流行的併購形式為混合併購,人們對股票市場的良好預期是促使本次重組高潮持續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四次併購浪潮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持續到80年代末,以1985年為高潮,以"垃圾債券"為代表的新型融資工具推動了這次戰略驅動型資產重組。

第五次全球戰略併購浪潮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持續至今。全球化,信息技術,金融創新及產業整合要求企業做出迅速調整,這一浪潮在2000-2001年高技術領域的併購浪潮中達到了高潮。

(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07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