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專題籽】英人自資30萬修村屋 執「垃圾」建文物館

1 : GS(14)@2016-12-27 12:32:53

英國人Paul Mushy愛在香港村屋執垃圾,收收埋埋好多文物,更在荔枝莊開設民族文物館,免費供遊人參觀,但發展商已收回他租的兩間屋,文物館現已關閉。



【專題籽:易零壹綠】酒埕、石磨、農具,眼前一些舊式日用品,都是一名英國人Paul Mushy,在香港不同村屋拾回來,很多人覺得他瘋癲,執執埋埋多達幾百件「垃圾」,他卻笑稱:「這些垃圾可保留文化。」並興致勃勃地向記者展示其中一件:「這是個陷阱,應是捉野生動物用。」雖未必了解它們屬於哪年代,但無損他探究文物用途之好奇心。



荔枝莊位於新界東赤門海峽東南岸,關於這地方的歷史記載甚少,這裏有一條逾二百年歷史的客家村,原居民主要姓許及李,現時住了數人,都是非原居民,包括五十多歲的Mushy。他把這些「垃圾」放在其中一間村屋,成立民族文物館,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村傳統文化。香港人如此走寶,外國人這麼識貨,他語帶體諒回答:「可能外國人有不同視野,用不同方法欣賞事物。相反對待自己的文化,當我在英國,我也會覺得這些東西一文不值。」他欣賞客家人工作勤勞,農具造工精細,驚嘆客家人從前用石頭建屋,蘊藏無盡智慧,「他們謀生遠走他鄉,留下這些村屋,我住在這裏,要做一些事表達對他們的尊敬之情。」


租屋修復 花費不菲

Mushy在24年前來港,曾於中文大學水上活動中心工作,當時常常往荔枝莊玩水上活動,喜愛這裏環境優美,決定遷居至此,還多租一間屋作為文物館,共花了五年復修。為了保留原建築特色,遇到不少困難,「房子已倒塌,屋內有很多白蟻,我要搬走舊屋頂,保留瓷磚,我找中大學生協助洗瓷磚,再用新的木頭及舊瓷磚砌屋頂。」建築材料及運費等,都花費不菲,復修兩間屋共花三十萬元,遠超出預算,他後來遇上嚴重交通意外,也阻礙了民族文物館的復修。除了自己的家,Mushy更向政府成功爭取,改善鄉村周邊設施,包括於馬料水碼頭增設郵箱,倡議修建小路及修復山泥傾瀉的斜坡,真是出心出力。


暫存於粉嶺聯和市場

竭力的守護,也敵不過發展商的魔爪,Mushy租的兩間屋,已被業主收回,兩間屋及這幾百件文物何去何從?他表示曾聯絡康文署,而他們沒興趣接收文物。現在Mushy已回英國,照顧年事已高的母親,幸好他的朋友早前召集了40多位義工,替他把文物搬往粉嶺聯和市場暫存,日後讓文物館重生。香港一些客家村,因五十至七十年代,很多原居民移居外國謀生空置多年。有外國人像Mushy復修客家村,安居村內。例如白沙澳下洋,1918年興建的京兆世居是一級歷史建築。英國人Toby租住部份大宅,三十多年來復修工程從沒間斷。諷刺的是,我們的文化要借助外來勢力才能保存,身為香港人,要懂得珍惜他們的心意,亦應努力保存及傳承自己的文化。



另一英國人Toby三十年前搬往白沙澳下洋的京兆世居居住,並進行復修。

他撿回來的文物包羅萬有,包括農具及石磨等。

Mushy租了荔枝莊村兩間村屋,共花了三十萬元復修,費用由他一力承擔。


龍舟教練胡梓康幫忙把文物從荔枝莊搬運至粉嶺。

這個生了銹的工具,估計是從前農民捕獸或野豬時使用。

Mushy家中的灶頭,保存良好,但煮食已改用現代人的煤氣爐。

記者:梁慧琳攝影:劉永發編輯:劉曉丹美術:楊永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227/1987750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2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