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行政立法關係難改善

1 : GS(14)@2016-09-06 22:15:46

【拆局】今屆立法會選舉結束,70名新一屆議員亦全部誕生。有現任立法會議員及政界人士認為,雖然泛民兩大黨民主黨、公民黨,仍然佔非建制陣營過半議席,但兩大黨均有不少新血,再加上本土、傘後新世代進入議會,政府要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游說立會支持政府或更困難,拉布等抗爭行為不會減少。


政府游說更困難


有現任立法會議員指出,新一屆立法會多了不少年輕世代,他們與政府官員沒有交情,想法也和上一輩議員有別,「佢哋好受社交網影響,唔會好似上一輩議員,答應支持政府就唔會變,可能有人facebook鬧,佢哋就改變立場」。所以他認為,日後政府官員要改善行政立法關係、游說非建制議員支持政府,將會更加困難,「一方面因為泛民碎片化,要逐個一人黨游說,另一方面亦好難保證唔會轉軚,可能今日答應支持,聽日就改另一立場」。另一政界中人稱,雖然黃毓民無法連任,「可能粗口少咗,但議會抗爭只會有多冇少」。他指新當選議員中,不少是本土、傘後新世代,「佢哋可能比毓民斯文,但對抗爭立場完全一樣」,加上非建制控制直選過半議席,立會難修改議事規則剪布,預期日後拉布等抗爭行為,「只會越嚟越多,絕不會越嚟越少」。■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6/197619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712

泛民研改善超區選舉部署

1 : GS(14)@2016-09-07 08:06:22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中,泛民陣營在超級區議會議席打棄保牌,再加上雷動計劃動員選民進行策略配票,令民主黨候選人鄺俊宇取得逾49萬票,但另一民主黨候選人涂謹申僅以1萬票贏工聯會王國興,險守泛民3席。民主黨及公民黨均認為,日後泛民在超區選舉部署可做得更好。


促雷動交代操作方法


今次超級區議會選舉中,公民黨超區候選人陳琬琛在投票前棄選,令民主黨可以取得超區最後1席,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在昨日該黨記者會上多謝陳以大局為重棄選,打亂中聯辦部署,令超區可力保3席。他說公民黨一向按民主運動大局行事,形容陳琬琛的犧牲是正確及有價值,又特別向支持陳的選民致歉。民主黨超區當選人鄺俊宇在民主黨記者會上感謝港人,亦多謝涂謹申冒極大風險扶持他。負責選舉部署的單仲偕被問到黨內配票策略是否出錯,單強調民主黨不是魔術師,現實上配票十分艱難,再加上有其他人的配票行動影響選情,所以令民主黨配票與原本部署有落差,他們在選舉日傍晚已作出糾正,為涂選情告急,最終也令涂險勝。涂形容自己可以當選是奇蹟,但有信仰的他覺得是「上帝畀我嘅考驗」。對於不少泛民候選人批評,雷動計劃發放的策略配票指示打亂選情,單仲偕強調雷動計劃不是民主黨提出,民主黨亦沒有參與,他們只是受該計劃影響的政團,他希望雷動計劃可自行向公眾交代如何操作,收集數據及訊息發放的方法。梁家傑認為雷動計劃是市民為對付不公義選舉,自發的配票行動,他相信日後學者會再作研究,又建議日後是否可考慮以公眾集資方式,做一個有更多數據的民調供選民投票參考。對於外間指公民黨港島區當選人陳淑莊是雷動計劃受害者,陳認為該計劃只是初試啼聲,是否再進行應由學者研究,她亦感激市民仍支持她。■記者陳雪玲、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7/197630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904

周博賢倡改善投票制度

1 : GS(14)@2016-09-09 05:36:54

創作人周博賢和陳心遙為ifva短片拍攝比賽任評審,昨日周博賢在北角記者會上,對立法會功能組別選舉中落敗給馬逢國,他說:「收到好多鼓勵,參選人要去謝票,好多人謝返我轉頭。」陳志雲曾提出投票制度要改善,周博賢亦認同,指很多前線從業員冇票。周博賢正構思未來計劃,會積極做好團體授權的要務,和曾在參選期間倡議過的事情。至於四年後會否再戰議會,周博賢說:「呢段期間學到好多嘢,未諗住,有時間都瞓吓先。」周博賢直指馬逢國絕對不能勝任,政治取態親中,質疑未能為業界帶來福祉,覺得對方講完當做完。採訪、攝影:卓寶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909/197648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363

傅惠賢:妥善運用貸款 改善現金流

1 : GS(14)@2016-09-23 08:01:09

【明報專訊】今時今日,貸款服務在香港無處不在,買車買樓固然能享用低息按揭貸款,大部分商店購物亦能享有信用卡分期付款服務。即使是投資,也有不少銀行及金融機構會為客戶提供借貸作槓桿投資之用。貸款像把雙刃刀,能善用當然好,投資者能以有限及合理成本早點擁有心頭好,但若然一不小心,自制力欠奉的朋友卻有機會墮進「利息還不完」的陷阱裏。

從組合流動性着手

王先生從事資訊科技行業,收入穩定,也沒有家庭負擔,投身社會後就只有置業這目標。他於2006年成功「上車」,可惜及後頓然缺乏儲蓄目標,理財變得沒有規律,支出無度,往往使用信用卡消費卻只繳付最低還款額,加上王先生對貸款利息不以為然,漸漸導致現金流也不再健康。最近王先生更經過銀行電話銷售,借入了一筆40萬元貸款作股票投資,無奈事與願違,股票價值到現時已下跌了10%。王先生向筆者表示,自己也察覺問題愈趨嚴重,他希望重新規劃自己的財務狀况,先重點處理一團糟的現金流情况。筆者了解過後,發現王先生因受惠樓價升幅,其淨資產已漲至約400多萬元,可惜流動淨資產(現金、股票、基金)卻呈負數,故筆者認同他要先把組合的流動性推至健康水準。筆者現建議如下:

1. 量入為出

筆者相信王先生其實已經具備這個能力,否則以往又怎會有能力儲錢置業?只要他重新習慣量入為出,花錢前先想想購物出於需要抑或想要;另外,他亦應戒掉用信用卡分期的方式去購物,避免自己容易「使大咗」。

2. 盡快清還高利息貸款

信用卡利息高昂,以利息30%為例,就算沒有新加簽帳,若然每月只清還最低還款額,舊結欠動輒要二三十年才可還清。與此同時,王先生向銀行借入的循環貸款年利息為6%,以這麼高的成本來投資股票,實屬不智。筆者還發現王先生自10年前置業到現在,從來沒有向銀行爭取把利息跟大圍環境同步下調,按揭利息一直維持在每年3.75%(現行利息約2.15%)。

重新規劃按揭 爭取低息

筆者建議王先生重新規劃按揭貸款,一方面既可爭取低息,又可一併處理高息貸款,一舉兩得。王先生可向現有銀行申請「加按」,又或「轉按」到其他銀行,把原有的150萬元剩餘按揭加至220萬元,從而套取現金70萬元,把信用卡及循環貸款還清。「加按」或「轉按」後,利息降至2.15%,假設剩餘供款年期不變(15年),每月供款額將由11,000元增加至14,000元,雖然支出多了3000元,卻能立即省卻每月的14,000元的循環貸款及信用卡還款及相關高昂利息。與此同時,王先生的現金流及應急儲備也將會變得健康,每月盈餘由2000元增至約13,000元;銀行現金儲備由5萬元增至18萬元(70萬-40萬-17萬+5萬),萬一王先生有需要,這筆現金也足夠支援他約6個月的開支。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營銷策略及業務拓展總監

[傅惠賢 理財信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88&issue=20160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633

蒲眉蓬出錢出力改善民生

1 : GS(14)@2016-10-18 08:15:18

【贏盡民心】泰王蒲眉蓬(圖)得以獲全國子民奉為父親,除適時介入國家紛爭的那些耳熟能詳故事,以及極力推崇「民族、宗教、國王」三位一體精神的國家某程度對他的神化,最主要還是他勤政愛民的作風贏盡民心。蒲眉蓬幼承母訓,會把一部份錢儲起送給窮人。他登基初期年輕時,一年總會乘越野車走5萬公里,率領工程師、醫生和農業科學家車隊,探訪各地偏僻地方,並與王后詩麗吉派發數以萬計的毯子毛巾、衣服和校服。泰王雖無實權,但蒲眉蓬在位70年,有財力發起逾4,500個王家發展項目,在農業、水利、醫藥和科研等改善民生。而有文藝復興式全才修養的蒲眉蓬,喜歡親力親為做研究,最有興趣是水利,經常用無線電與當局保持聯絡,構思水利計劃,多個水利和人工降雨技術專利都歸他名下。他亦曾研究把日皇明仁送贈的尼羅羅非魚用於大量養殖,為農民改善生計,這些工作令他得到「人民的國王」美譽。泰國《曼谷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8/198038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558

港台後生仔想獨立學者說化解民怨靠改善經濟

1 : GS(14)@2016-11-06 15:49:05

香港、台灣兩地青年「獨立」呼聲愈見高漲,在香港中文大學及美國維珍尼亞大學教授政治經濟的林夏如認為,大陸對港台的經濟政策無效,不能加強青年身份認同感之餘,更加深三地矛盾。這名在台灣長大、前高盛證券銀行家建言,蔡政府加強施政改善經濟,是舒緩青年民怨的唯一辦法。駐紐約記者:鄭柏齡無論是「太陽花」還是「雨傘」,「獨派」還是「本土派」,皆反映台港青年,對中國政府的不滿情緒愈來愈高;另一方面,中國大陸青年愛國情懷高漲,林夏如舉出一個在香港教書時遇到的有趣情況,「課堂內,中國學生往往是最認同西方民主自由價值的一批,但提到台灣時,他們便說『不成,她們是個別例子』」。林夏如在華爾街工作10多年,是科網巨企阿里巴巴最早一批投資者,「當了10多年銀行家,印象最深刻是,中國國企投資一處地方,不會為股東著想,往往另有所圖」,林夏如說,台灣學生「反服貿」,若單純從經濟角度分析,外人很難理解,「他們反的是中國企業,因為中國生意政治經濟不能分開」。2003年,香港遭沙士肆虐,中港兩地隨即簽署一系列合作協議,「經濟很快振作起來,但為甚麼香港人對中國的身份認同感愈來愈低呢?」林夏如說,香港貧富懸殊愈來愈嚴重,小生意亦難以生存,「青年感到社會不公,源頭皆來自中國」,而中國人身份認同感則創出新低,情況有惡化趨勢。這名在中大教授全球政治經濟碩士課程、現時旅美的學者說,兩岸三地關係、在青年層面最緊張,是中國政府從未遇過的,亦對兩地政府管治帶來考驗,「對政府不信任、對大企業不信任」;即使獨立呼聲高漲,但林夏如相信中國不會武力統台,「代價太大,中國內部已有很多問題,台灣情況由『最重要』,褪變成『其中一個重要問題』」。另一方面,她亦不認為中國會推動民主化,拉近兩岸三地價值觀,「起碼短時間內不會有變」。林夏如指,無論台灣還是香港,舒緩青年民怨,做法只有一個,「政府改善施政及經濟,增加青年向上流動機會」。緊貼選情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06/198245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235

多項指標改善 港上季GDP增1.9% 勝預期

1 : GS(14)@2016-11-12 05:25:19

【明報專訊】受惠外部需求改善及內部需求提速,本港第三季經濟增長(GDP)按年上升1.9%,比第二季的1.7%及市場預期的1.5%為佳。經季節調整後按季比較也有0.6%增幅,連續兩季正增長。考慮到首三季本港GDP達到1.4%及第四季可望進一步溫和增長,統計處修訂全年GDP目標,由1%至2%改為1.5%的中位數,基本及整體通脹率輕微從2.2%和2.3%,上調至2.3%及2.4%。

明報記者 陳子凌

按政府新修訂的全年GDP增長目標1.5%推算,本港第四季GDP只要有1.6%增速便可達標。從細項來看,上季GDP續向好與多項指標改善有關,當中,上季服務輸出跌幅從-4.6%大幅收窄至-1.8%,主因環球需求靠穩為香港出口帶來支持。

同時,上季本港IPO較多及去年同期股災,基數低影響,令金融及商用服務輸出跌幅由-7.6%收窄至-0.7%,旅遊服務輸出方面,在訪港旅客跌勢開始見緩和之下,也由第二季的-9.8%略收窄至-9%。

私人消費開支增長重上1.2%

在股市見好、樓市熾熱,加上就業及收入平穩之下,帶動私人消費開支重拾增長動力,由第二季的0.5%重上至1.2%;環球經濟相比年初的嚴峻情况略為喘定,企業信心轉強,令有關機器、設備及知識產權產品的投資更從第二季的11.2%負增長改善至上季的6.1%正增長。

展望未來,政府經濟顧問陳李藹倫認為,要關注美國加息臨近、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分歧、美國新政府會否出現金融及貿易政策轉變,英國「脫歐」事件延續等外部不明朗因素;內部則着眼訪港旅客跌幅會否進一步緩和,為服務輸出帶來更多利好因素。

分析:外圍不明朗仍具下行風險

恒生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表示,本港第三季表現比市場預期好, 因之前數季消費放緩及投資收縮,導致基數較低。短期而言,外圍環境不明朗仍然是本港經濟的主要下行風險。該行同時宣布調高本港全年經濟增長預測,由1.3%增至1.4%。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則表示,基數效應支持外貿逐步回穩,不過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帶來外貿新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特朗普對加息的態度,以及新辣招下,本港樓市若受到抑制,對私人消費的負面影響需要關注,慶幸的是,本港整體失業率仍維持於3.4%的低位,除非經濟明顯轉壞,否則就業穩定可為本港經濟提供緩衝。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117&issue=201611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121

吳卓林盼改善母女關係

1 : GS(14)@2016-11-20 23:52:10

吳卓林(圖)、曹星如及鄧穎芝等前晚出席銅鑼灣潮服新店開幕派對,今日17歲生日的卓林,願望是大家開心,更明言要學習如何令母女關係更進一步。卓林已計劃後年到外地升學,她說:「要同媽咪再傾。」問卓林有冇人追?她說:「我唔會知,而家讀書先,而家拍拖都未必結婚,唔好浪費時間。」採訪:馬建華攝影:陳慧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9/198384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286

盼制度改善 上市委被削權無所謂

1 : GS(14)@2016-11-21 23:54:32

【本報訊】市場熱議上市架構改革,上市委員會成員麥若航(John Maguire)現身說法,糾正上市委權力並不如想像般大,亦不認為小組決策是大倒退,自言相信改革後制度會進步,即使上市委因此權力被削亦無所謂,「我想市場得到最好」。反對者擔心在新制下,由市場領袖組成的上市委員會將被架空,麥若航認為外界「誤會了我們審批新股是全能的(all powerful),事實上,帶來不少難題的創業板新股輪不到我們管,上市部(職員)可以接受或拒絕,主板申請亦可由他們拒絕」。


「我想市場得到最好」

至於新設僅6人的「上市監管委員會」將會接手處理具爭議性的新股申請,反對者批評是現制(28人上市委員會)的大倒退,指「收買6個人難,定係收買28個人難」?麥若航認為,小組由上市委正副主席和證監會人員坐鎮,「這些都是認真的人,可以坦誠討論,上市委的聲音亦會透過正副主席轉達,這不是兩全其美嗎」?面對大部份成員反對,麥若航謂:「看這份文件時,我只問自己一句:制度有進步嗎?有。我想市場得到最好,如果這表示上市委權力被減,我無問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21/1984048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480

馬士基料尾季盈利改善 稱受惠韓進破產

1 : GS(14)@2016-11-23 07:36:58

【明報專訊】全球最大航運企業馬士基表示,預計韓進海運(Hanjin)的破產將令公司今年第四季度的盈利略獲改善,惟由於短期內難以終結全球嚴峻的貿易環境,預料航運業未來一段時間仍將延續「略有改善後再次回落」的趨勢,但相信行業整合將有助於穩定衰退局面。

料第四季運費收入回升

韓進海運宣布破產後,全球航企紛紛入替以求分得一杯羹。馬士基此前亦宣布於泛太平洋航線增加運力,調配6艘運力達4000標準箱(TEU)的班輪以承接受韓進破產牽連的客戶需求,惟早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財務數據卻較市場預期遜色一成,純利按年下滑44%至僅有4.38億美元(約34億港元)。

馬士基北亞區首席代表兼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施敏夫(Tim Smith)坦言,公司今年連續兩個季度業績不盡人意,但韓進破產已令公司於第三季度受惠,預期第四季度乃至明年整體運費收入亦會因此略有提升。

對於此前傳出馬士基有興趣收購韓進資產,施敏夫表示市場現時不需要額外運力,公司看重韓進的客戶網絡,惟韓進現時已出售大部分資產,不少客戶亦已尋得他法渡過難關,故不確定韓進現時有何剩餘價值。

暫無意收購韓進

惟他續稱,馬士基不會放棄任何有可能的收購機會,並預計中期內船企再度整合將有助於航運業恢復穩定。

不過,法國航運研究機構Alphaliner執行顧問陳河毓卻認為,船公司過分追求合併及搶奪市佔率,並未能有效解決運力過剩問題,未來一年運力增長仍將大於需求增速,歐亞與泛太平洋地區緩慢的需求增長仍將是業界的關鍵挑戰。

分析:港反壟斷例沒約束力

對於香港競爭委員會早前未對班輪協會遞交的有關交換定價訊息的自願討論協議(VDA)頒予豁免令,施敏夫表示,馬士基仍在積極與機關機構爭取豁免,不希望監管機構做出有害於行業發展的決定。

陳河毓則表示,香港的地方性反壟斷條例對船公司並不具實質約束力,現時亦未見本港作出任何實質性轉變,以挽回逐漸流失的市場份額,對未來香港的航運業地位感到悲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15&issue=20161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65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