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立論:內銀或有短炒價值

1 : GS(14)@2017-10-09 03:09:33

中國人民銀行一聲令下,預告明年才實施定向降準,變相向市場放水3,000-4,000億人民幣,市場錢都未到手,本港掛牌中資股份已被炒高。在牛市之中,市場傾向對負面消息視若無睹(如隔夜美國拉斯維加斯發生嚴重的槍擊事件,對亞洲區股市毫無影響),正面消息卻被樂觀的投資情緒所放大。因此,要判斷市場對消息會怎樣反應,投資者必須對目前市況是處於牛市或熊市,心目有數,否則很容易會錯判形勢。自年初至今,港股對消息的反應,已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投資者,目前港股正處於牛市之中。周二港股對人行變相降準消息的反應,只是上述看法的一個小註腳。若以單日表現衡量,昨日中資股升勢的確凌厲。然而,連同昨日升幅,國企指數年初至今升幅只得20%,落後於恒指逾28%升幅。中資股最大權重為內銀及內險股,內銀股年初至今一直跑輸大市,然而,內銀股不會不受惠於大陸的經濟復蘇。絕大部份傳統本港及海外主動型基金,目前最輕倉(underweight)的行業,首位是內銀,其次是大型資源股(如三桶油)。一旦資金流向轉變,內銀股或在短時間內,追回年初至今大部份失地。事實上,人行降準的消息,亦是最有利於銀行業,昨日指數很大程度上是由內銀股所推動。


指數明年料創新高


本欄長期不看好內銀股表現,主要原因是內銀股作為中國政府的政策工具,往往要為國家利益而犧牲股東的利益。因此,即使本欄認為內銀或在短期內有投機價值,筆者亦不打算為了這些短暫機會,大幅改變投資組合的成份去作出配合。不過,過往用作對沖的國指期貨,可能因自己由原來睇淡內銀及三桶油,改為中性看法,會作出相應調整,以免在挾國指淡倉的時候,被好友所騎劫。年初至今,本欄對後市的樂觀看法,一直沒有改變過。不過,港股在今年內升到甚麼價位,則心中沒底。較大信心的看法,恒指今年內創出歷史新高的機會應該不大,但在明年內創出歷史新高的機會,則非常之大。本欄年初至今每個星期的評論文章,亦是以上述看法作為藍圖。昨日港股之升,暫時未有改變任何本欄對後市的看法。滿倉持貨的投資者,目前可說是穩坐釣魚船,只須以平靜的心情,靜候市場先生為你效勞。今天是中秋佳節,本欄謹祝各位讀者人月兩圓,和氣生財!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04/2017239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033

瑞銀瞄準亞洲市場 主席Weber:冀與內銀合作 互補不足

1 : GS(14)@2017-10-15 14:01:16

【明報專訊】如果你去過瑞士,就發現瑞銀集團如金舖,梗有一間在左近。瑞銀是私人財富管理業務及歐洲銀行中的大哥,瑞銀集團主席Axel Weber在蘇黎世接受訪問時稱,未來集團會積極發展亞洲,更想與中國內地銀行合作,扮演其跨國銀行角色,而內地業務則由其當地銀行負責,由於分工清晰,不會成為競爭對手,反而互補不足。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曾出任瑞銀(UBS)非執行董事6年,今年4月決定在瑞銀股東周年大會後,不再連任。Axel Weber在會議上強調,會找一個熟悉亞洲金融市場的賢能之士代替任志剛,顯示出集團對亞洲市場的重視。

翻查資料,Weber在2012年未接任主席時已多次出訪亞洲,在接任後2013年出訪中國內地。還記得在2015年1月在上海舉行《瑞銀大中華研討會》,大會邀請了網球壇傳奇人物、大滿貫得主李娜作嘉賓。李娜代表中國在國際上力爭上游、頑強拼搏和志在必得的精神。

中國經濟改善 料增一倍人手

在今次圓桌會議上,Weber肯定瑞銀在亞洲的策略是走對方向,作為經濟增長動力的火車頭,一定非亞洲莫屬,對瑞銀而言,相信亞洲也是一個持續增長的市場。他提及瑞銀在亞洲的策略:「在經濟成長表現遲滯的全球環境之下,亞洲顯然是一個引人矚目的亮點;對瑞銀而言,亞洲也是一個持續成長的市場。我們在亞洲的13個市場擁有將近8000名員工,展現了我們對此區域始終不變的承諾,而亞太區也持續是我們全球策略當中的關鍵焦點。」Weber續稱,展現了重兵在亞洲,亦是未來發展亮點之一,未來會在中國內地增加一倍人手,不少人擔心中國內地經濟顯著放緩,但Weber表示,中國內地經濟已較去年下半年改善,他亦可從瑞銀在中國內地業務表現看到這點。

歐央行監管收緊 控制成本具挑戰

Weber闡述在亞洲的策略是以當地銀行合作,並非以他們為競爭對手,他舉例說,曾親訪內地多家大型銀行,看到他們的客戶及資產規模實在令人咋舌。瑞銀若要與其或其他內銀競爭,也非明智之舉,不過,若該等銀行有需要尋求跨國合作,有瑞銀在歐美的經驗,相信可以事半功倍。

瑞銀是第一家在中國內地市場擁有銀行牌照的外國銀行,向內地客戶提供固定收益、貨幣和商品相關業務以及財富管理;但瑞銀以新加坡及香港為亞洲基地,進行財富管理,資產管理和投資銀行業務。

全球銀行在2008年歐債危機後被規管得更嚴格,Weber剛走訪新加坡、香港及中國內地,銀行間明白在2008年歐債危機後,歐洲央行對銀行監管不斷完善,不過,他亦坦言監管正不斷收緊,銀行成本會愈來愈高,如何平衡生意及監管是未來挑戰。

瑞銀另一高度優先事項是資本充足率,通過有足夠資金和長期的回應市場波動性。瑞銀積極增加資本水平,其普通股權資本比率為9.3%,至2018年已接近瑞士最低監管要求的10%(《巴塞爾協議III》期限)。

明報記者

[龍彩霞 理財專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719&issue=201710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492

十九大吼內銀國企改革股 會議不涉經濟政策 料對股市影響有限

1 : GS(14)@2017-10-22 14:02:49

【明報專訊】後日(10月18日)十九大正式開幕,作為中國5年一度的政治及人事重要會議,早在上月底已傳中證監下達要求,十九大期間全力確保股市平穩,加上會議不涉任何經濟措施,因此對市場的直接影響有限。不過,市場認為人事大定之後政策可期,投資者可以提前留意部分板塊,尤其是內銀及國企改革概念股。

內銀之所以被看高一線,主因是十九大召開前夕,人民銀行突然預告將於明年定向降準,大部分內銀明年起可降準0.5個百分點,部分支持中小企的銀行更可降準1.5個百分點,估計相當於放水3000億至逾萬億元人民幣不等,既是首次以預告方式降準,且力度超過市場預期。

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沈明高認為,這是人行嘗試利用貨幣政策去推動供給側改革,以「預告降準」倒逼銀行在第四季增加扶持實體經濟,達標才予以降準,比起過去更具針對性與方向,這亦鼓勵銀行更向中小企傾斜。再者,透過這方式,銀行放貸不過度集中於國企,對下一步的國企改革、去金融槓桿及企業槓桿都有幫助。

人行預告降準 四大行料受惠

從「預告降準」來看,四大行當中,工行(1398)及建行(0939)擁有較多小微企業客戶,另外中金報告指交行(3328)、中行(3988)、農行(1288)的小微貸款佔總貸款比例符合1.5個百分點的降準條件,預料這些內銀都能受惠。

或加快國企改革 軍工鐵路燃氣料先行

另一個十九大後的關注點,是國企改革的推進會否加快。沈明高表示,根據中央的方向,國企改革是要「做強做優做大國企」,至於哪些行業先行,以及怎樣「做強做優做大」,目前未有明確說法,十九大後相信會更清晰。

從發改委提出的方案來看,公用電力、油企、天然氣、鐵路、航空、電訊及軍工7個行業要在混改中取得進程,花旗料軍工、鐵路、石油及天然氣短期內會公布改革計劃。當中,母企已展開混改的中船防務(0317)、廣深鐵路(0525),以及仍未有行動的中海油(0883)較值得期待。

瑞銀:受惠環保政策 新能源或起動

除了這兩大範疇,瑞銀研究報告稱,遏制樓市泡沫、強化環保都是十九大後會延續的經濟政策。目前有部分城市試行租售同權計劃,令人關注明年會否進一步伸延至更多城市,而一線及重點二線城市繼續加強調控下,主攻二三線城市的保利置業(0119)和綠城(3900)可看好。至於環保方面,新能源車概念已率先炒起,憧憬中央將加強環保政策,保利協鑫(3800)、協鑫新能源(0451)或可受惠。

(周一投資專題)

明報記者 陳子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564&issue=201710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828

投資導航:亂市下 三中資板塊料吸金季績期殺到 內銀醫藥建材叫糊

1 : GS(14)@2017-10-22 17:21:21

十九大正召開,中港股維穩未見明顯之餘,恒指上周三更突遭遇滑鐵盧,在亂市下資金或回歸基本因素,本月底前的季績高峯結果,或會成為資金泊岸指路燈。《投資導航》今期綜合三大季績有機會報捷的板塊,分析當中潛力盈利報喜的股份,供大家參考。

內銀復蘇 農行質優追落後

四大內銀股中,建行(939)率先在本周四公佈季績,工中農則齊齊在下周一放榜,打頭陣的中信銀行(998)會在周二公佈。高盛日前發表報告,指四大內銀股上季公佈的半年度業績,早已顯示出淨利息收益率(NIM)擴闊之初步迹象,故相信內銀股盈利普遍已在第二及第三季見底,意味股價大落後的內銀有機會見到走勢轉捩點。在內銀股資產重新定價下,高盛指行內淨利息收益率已見復蘇,預測淨利息收益率在下半年按年平均可錄10點子升幅,連同貸款需求增長穩定,以及信貸成本正常化,內銀股的盈利復蘇趨勢正在展開。高盛料內銀股的淨利息收益率明年或以後仍有進一步擴大空間,即使其趨勢未來料因低基數效應褪去而轉趨平緩。


內地上游產業強勁

另外,在內地企業盈利改善下,高盛相信內銀股的資產質素可望維持良性。上游產業在傳統上是左右內銀股前景之重要因素,近期內地宏觀經濟數據不俗,高盛認為這進一步確認了內地上游產業的強勁程度。揀股方面,高盛重申對農行(1288)的「買入」評級,目標價4.5元,並同時給予工行(1398)「買入」評級,目標價6.7元。事實上,截至上周四止農行今年只升13.5%,大落後於同業,上周四大跌市亦只跟跌1.6%,四大行中企得最穩,是行業中的穩陣選擇。


受惠新國策 復星醫藥穩陣

國務院本月初下發意見,鼓勵醫藥創新及審評改革,雖會增加內地藥企競爭,但同時推動新藥審批及審評加快,市場普遍估計對行業利多於弊,加上下周一放榜的山東新華製藥(719)本月中已預告今年首三季盈利錄得70%至1.2倍增長,令醫藥股成為今輪季績高峯期不能忽略的板塊之一,抗跌能力特強的復星醫藥(2196)可看高一線。


國藥業績或有驚喜

上周四港股午後大冧市之際,復星醫藥仍逆市有4.3%進賬,成跌市奇葩。以基本因素看,復星醫藥的新藥管線多,受惠新國策之餘,早前更被大行摩根士丹利評為行業首選,因集團積極在美國收購多個仿製藥品種,同時入股中外多間同業,前景看好,預計今明兩年盈利增長有25.9%及15.1%。按計算,復星醫藥第二季盈利按季增長已近29%,倘上季盈利持平,單季按年增長已有四成,首三季則增21%,盈利有穩步增長勢頭。至於其他藥股則可留意大落後、零售業務比例高的國藥(1099),集團上月底遭自稱非沽空機構的GMT研究狙擊,指其嚴重誇大營運及現金流,但股價先受壓後回穩,但走勢持續橫行未見突破。按集團第二季表現推算,第三季盈利倘持平,首三季盈利可增逾18%,單季盈利增逾四成,若業績有更大驚喜從而令走勢突破橫行區間,即可憧憬上望40元大關。


建材股反彈 馬鋼金隅值博

鋼價持續大升,近日就季績發佈盈喜的股份中不乏明顯進入業績反彈期的建材股蹤迹,江銅(358)預告盈利大增,鞍鋼(347)估單是第三季增長料有2.9倍、累計首三季更增3.9倍,估計行業喜訊會陸續有來。除鞍鋼外,大行最看好馬鋼(323),業績隨時報喜要吼實;另水泥業回暖下,水泥股金隅(2009)亦不能走漏眼。


大行上調目標價

德銀指,基於庫存水平及行業估值,一眾原材料股中最看好鋼鐵股,行業首選為馬鋼,評級「買入」,目標價5.6元。另一大行匯證亦對內地鋼鐵行業前景正面,基於鋼鐵價格有望走高,該行將馬鋼的盈利預測與目標價雙雙上調,最新目標價看4.05元,評級「持有」。事實上,馬鋼第二季盈利錄7.4億元人民幣,倘第三季表現持平,季度盈利已按年大增1.4倍,累計三季增幅更超過2.1倍,盈利力不容忽視。另外建材亦不可缺少水泥,同時有房地產開發概念的金隅就最值得關注,在內地限產及停產等傾斜大企業的政策下,半年盈利大飆五倍的金隅,第三季單季度或有機會再下一城報捷,倘持平第二季盈利,季度按年增長亦有兩倍,升幅可觀。金隅過去年大跑輸,截至上周四止半年仍跌7%,上周四大跌市表現相對企穩只跌1.8%,在業績加持下,為可攻可守之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22/201908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065

內銀領漲港股 招行季績對辦 恒指升236點 3大行升逾3%

1 : GS(14)@2017-10-29 22:26:16

【明報專訊】建行(0939)、中壽(2628)第3季業績表現對辦,市場憧憬內銀股業績,三大內銀昨日包辦恒指成分股升幅前三甲,撐起恒指上升236點,重上10天線和20天線。接力公布業績的招商銀行(3968)第三季純利升15.58%,較市場預期好,有利內銀股下周表現。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受惠於外圍良好氣氛,恒指高開130點後持續走高。午市一度收窄升幅,至收市前才再度發力,恒指收市報28,438點,上升236點或0.8%;國指收市報11,643點,上升197點或1.7%;大市成交998億元。恒指終止三周升勢,累跌0.2%;國指連升四周,本周升0.7%。 通過港股通南下淨流入昨天增至32.27億元人民幣,主要追捧中資金融股。

工行升4% 表現最佳藍籌

中資金融股為升市火車頭,前日收市公布業績的建行和中壽分別升3.25%和2.81%,下周一公布業績的工行(1398)升4.07%,為升幅最高的恒指成分股,同日公布業績的中行(3988)和農行(1288)分別升3.05%和2.5%。昨日收市後公布業績的平保(2318)、太保(2601)和新華(1336),分別升2.23%、2.13%和1.21%。

招行昨日收市後公布第三季純利升15.58%,營業總收入升11.17%,股價昨偷步升2.44%。該行淨利息收入上升9.76%至364.89億元人民幣,惟淨息差按季降0.04個百分點至2.26%;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上升27.295至145.84億元人民幣。資產質素續改善,截至9月底,不良貸款率比去年底降0.21個百分點至1.66%。郵儲行(1658)和交行(3328)首三季盈利升17.06%和3.5%,昨收升1.98%和1.51%。招行首三季純利升12.78%,顯示第三季純利加速增長,亦勝市場預期。

汽車內房回落 吉利跌3.6%

不過早前炒高的汽車股和內房股回落,吉利(0175)下跌3.58%為表現最差藍籌,潤地(1109)跌1.65%、中海外(0688)跌1.16%。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下周一在內銀股撐起下,大市比較穩定,往後走勢需要視乎有否其他重磅股,如騰訊(0700)接力。他指出,大市上升乏力,早前28,799點已為短期高位,預料大市維持在28,000點至28,800點上落。金利豐證劵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認為,內銀可短炒業績,惟注意現時已累積不小升幅。下周二閱文(0772)招股完成後,資金未必全數回流市場,大市或有秩序調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74&issue=201710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59

李聲揚﹕大巿風險增 換馬內銀石油鐵路

1 : GS(14)@2017-10-29 22:51:15

【明報專訊】十九大圓滿閉幕,一如以往大市反應偏向負面。十九大唯一重要議題是確認習近平的地位,習近平的「親生仔」如一帶一路及雄安新區相關的板塊及股票可以留意,包括眾多鐵路及基建股、水泥股,以及河北天津的內房相關股票。

我們認為大市的短期風險正在上升,現在應是收割的時間,多於再加大倉位。當然將獲利股票沽出換馬至落後板塊也無不可。

我們早前發表報告曾指出最關心的四大風險因素,包括:(1)中國宏觀經濟;(2)美國息口走向;(3)香港資金流出;(4)投資者風險意識極低。現可再一一檢閱。

中國宏觀經濟方面,9月的數據仍算不錯。經濟增長繼續放緩,但應是健康的現象。M2貨幣增長由8月的歷史低位回升,但相信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仍會是中性偏緊,較早前預告的定向降準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其他方面,出口疲弱令人有點擔心,而內地房價的升幅似乎亦已放緩,相信第四季的經濟仍有放緩壓力。

美國明年經濟前景仍不明朗

美國息口方面,儘管12月加息無甚懸念,但2018年的前景仍然相當不明朗。下任聯儲局主席人選固然是個問題,而現任主席耶倫也提到對通脹低迷的困惑。美國債息仍在低位,亦令環球股市看似不太昂貴,但若債息急升,一切計算需要推倒重來。

香港資金流出方面,常聽見 「香港未有跟隨美國加息」的說法,其實有點誤導。不錯,香港銀行的最優惠利率多年未有調升,但同業拆息(HIBOR)則是由市場決定,供樓一族早已多付利息。HIBOR上升的幅度仍未追上美元,原因很可能是和銀行體系結餘充裕有關。但自從下半年開始,資金已見持續流出,也開始扯高港息。十九大期間港股兩次下跌均見到拆息抽升,兩者關係十分密切。

股市波幅低 債券風險溢價不高

風險意識方面,可以看到投資者普遍仍然十分樂觀。環球股市波幅極低,而各地債券的風險溢價也不高。上星期四(10月19日)大市急跌後,翌日即時見到有大量資金趁調整入市,短期數百點的波幅似乎不足以嚇怕投資者。

然而,我們認為今年指數上升的空間已不多,建議投資者換馬至較為落後的板塊,包括內銀、石油相關及鐵路基建股,另外,近期高位回落的科技股也值得留意。

星展唯高達研究部董事兼中國及香港市場策略師

[李聲揚 投資先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632&issue=201710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267

北水掃內銀沽車股 恒指升236點

1 : GS(14)@2017-10-30 00:52:36

【本報訊】隔晚美股造好,港股昨早高開130點,北水趁中資季績放榜掃內銀股,帶動大市升幅擴大。恒指埋單升236點(0.84%),報28438點;H指升197點(1.72%),報11643點。主板成交998億元。本周中共十九大閉幕,全周計恒指跌48點,中止過去三周升勢。


內房股受壓

港股通昨淨流入資金達40.9億元,為10月以來新高,北水集中買內銀,工行(1398)淨買入排第一,達13.2億元,建行(939)排第二位,淨買入達4.3億元,兩股分別升4%和3.3%。其他中資金融股全線做好,中行(3988)升逾3%,農行(1288)升2.5%,國壽(2628)升2.8%。重磅股方面,騰訊(700)和匯控(005)分別升0.2%和0.3%。吉利汽車(175)和恒大(3333)昨出現港股通淨賣出名單,金額分別達1.1億元和5,300萬元。北水掟貨拖累汽車和內房股全面受壓,吉利午後倒跌3.6%,長汽(2333)跌2.8%,廣汽(2238)跌4.2%,汽車代理股正通(1728)和永達(3669)分別跌9%和8%。內房股方面,恒大跌1.9%,碧桂園(2007)挫4.9%,融創(1918)跌5.5%。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表示,北水主導大市,買入內銀就大升,賣出內房和汽車就大跌,投資者惟有照跟。他認為北水還在輪流炒板塊,市況不會太差也不會太好,預料恒指下周在28100點至28800點之間浮動。他看好後市,但提醒美儲局下任主席人選未明朗,可能在短期內為大市帶來波動。
A股昨個別發展,滬綜指收市升9點,報3416點;深成指轉跌16點,報11444點。滬深兩市成交4,632億元人民幣。王岐山卸任中紀委書記後,內地公款吃喝常用的茅台昨再升7.4%,十九大閉幕後已累升逾14%。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28/201972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456

大行唱淡業績 內銀股近全跌

1 : GS(14)@2017-11-04 15:16:00

【明報專訊】建行(0939)上周四公布業績的業績對辦,上周五內銀股做好支撐大市,不過昨日除郵儲行(1658)微升0.22%,其他內銀股近乎全線下跌,收市公布業績的中行(3988)、工行(1398)和農行(1288)分別下跌0.74%、1.25%、1.36%。

各間大行唱淡招行(3968)業績,昨日跌4.6%收報30.1元,低於上周四收市價,為跌幅最大的內銀。野村報告稱,招行淨息差按季下跌0.04厘,資金成本上升速度高於資產生息。因為零售融資轉弱和去槓桿壓力,維持「減持」評級。美銀美林指招行估值較高,業務側重財富管理產品,核心盈利增長弱,給予「跑輸大市」評級。

民行純利升1.8% 光行純利升6.2%

民生銀行(1988)和光大銀行(6818)昨收市後宣布季績,民行第三季純利升1.8%至121.55億元,昨日收報7.49元跌0.27%;光行第三季純利升6.2%至84.94億元,昨日收報3.7元跌1.33%。

交銀國際研究部主管洪灝表示,內地房地產表現未如理想和消費貸款亦受打壓,有投資者獲利離場。此外,昨日下跌亦受內地債市下跌,10年國債收益率創3年新高,亦影響市場情緒,銀行對利息變化最為敏感。他認為三大行數據公布前已經上升,短期內需要調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70&issue=201710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11

內銀回調 累恒指跌90點 新股鎖資金 大市欠動力

1 : GS(14)@2017-11-04 15:26:13

【明報專訊】三大內銀公布業績後回調,拖累恒指在10月最後一日下跌,早上低開89點後,下午反彈一度倒升,惟臨近尾市上升乏力,在收市競價時段「嘜價」再跌70點。昨日下跌90點,報28245點,總結10月全月仍升691點或2.5%。國指收報11507點,下跌0.48%,大市成交962.78億。市場人士認為,大市缺上升動力,加上熱門新股吸水鎖住資金,已經進入調整階段。

明報記者 廖毅然、歐陽偉昉

昨日錄得北水淨買入港股14.06億元人民幣。此外,國家統計局昨日公布,10月中國製造業PMI為51.6,較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亦不及預期的52。總結10月表現,雖然大市在月中開始在高位反覆,恒指依然錄得2.5%升幅;國指升5.5%,為去年9月以來最好的月份。

白雲山A股停牌 H股升逾一成

中行(3988)第三季純利升幅遠低同業,昨日下跌3.47%報3.89元,為一個月新低;子公司中銀香港(3988)第三季淨利潤按季下跌,昨跌3.13%報37.15元;同在昨日公布季績的工行(1398)跌1.9%,交行(3328)和招行(3968)分別下跌1.5%和1.16%,皆為表現最差藍籌。四大行中純利上升最快的農行(1288)昨升0.82%。此外,前日公布季績的匯控(0005)昨跌0.85%。

昨日有多隻醫藥股上升,白雲山(0874)的A股停牌,指將有重大事項,H股昨爆升10.48%;復星醫藥(2196)前晚公布首3季業績,升11.1%,昨日收市升5.13%;中國生物製藥(1177)升6.18%,石藥(1093)升1.96%。

分析:受惠政策放鬆趁低吸內銀股

內銀股普遍下跌,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稱,中行等第三季業績並非太差,只是上半年業績有驚喜,令市場有過高期望。另一方面,友邦(1299)及匯控在季績後亦不升反跌,反映業績成為獲利回吐的藉口,而前一輪升幅較大的汽車、內房及手機設備股,近日亦相當「泄氣」,因此他預料,大市再做高的意欲不大,惟希望能守住28,000點水平。

光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研究部主管林樵基認為,內銀股可趁低吸,因預料會受惠放鬆的政策,全年業績將較正面。他指出,業績只是內銀股下跌的藉口,事實上大市已到調整階段,總結10月份恒指仍累升2.5%是相當勉強,加上近日有大型新股鎖住大筆資金,焦點都在一級市場,二級市場的資金反被抽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244&issue=201711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618

輪輪相扣:內銀季績欠驚喜 股價回落

1 : GS(14)@2017-11-05 16:39:14

中共十九大上周閉幕,會議期間A股走勢向好,上證指數曾突破3400點大關,惟破頂後有調整壓力,周初急跌,觸及50天線見支持。港股近期上升動力亦有所減弱,恒指於28000點至28800點間區間波動。資金流方面,截至周一的過去5個交易日,累計有逾2,100萬港元流出恒指認購證及牛證;同日有逾8,800萬港元流入恒指認沽證及熊證。如看好恒指,可留意恒指購28501,行使價30000點,到期日2018年4月,實際槓桿約14倍;如看淡可留意恒指沽25685,行使價27000點,到期日2018年2月,實際槓桿約14.4倍。四大內銀已公佈業績,市場關注內銀盈利、資產質素及淨息差表現。盈利方面,除中行(3988)純利僅微升0.1%之外,其他三大行純利均增長約4%,其中賺最多的為工行(1398),第三季純利增長3.35%至750億元人民幣;盈利增長最快的為農行(1288),第三季純利按年升4.78%。不良貸款方面,內銀資產質素持續改善,四大行不良貸款率均按年錄得下降,當中以中行不良貸款率最低。四大行雖然季績未有多驚喜,但淨息差表現不俗,工、中、農行淨利息均錄約15%增長,較建行(939)上周公佈的10%還高。四大行績後沽壓明顯,中行昨日跌勢最勁,收市跌3.5%,失守多條均線支持;工行跌幅居其次,跌1.9%。如後市看好中行,可留意中行購11880,行使價4.68元,到期日2018年5月,實際槓桿約9.7倍;如看好工行可留意工行購17449,行使價7.27元,到期日2018年5月,實際槓桿約9.4倍。摩根大通亞洲上市衍生產品銷售部無抵押結構性產品本資料所述之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及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筆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並未持有上述證券。本資料由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摩根大通」)編製,僅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要約、建議、提呈出售或招攬購買任何上述產品,亦並不構成摩根大通進行任何上述交易之承諾。過往表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摩根大通不保證未來事件或表現將與上述任何意見或預測一致。認股證及牛熊證乃無抵押之結構性產品。結構性產品之價格可急升也可急跌,投資者或會損失所有投資。可贖回牛熊證備有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 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ii) 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格可能為零。摩根大通並非投資者的顧問或信託人,亦不會負責决定投資該金融工具是否合法或適合任何準買家。投資者應為自己作風險評估,並在需要時諮詢專業意見。投資者應詳閱有關上市文件中之條款、風險因素及其他資料,並瞭解結構性產品之特性及願意承擔所涉風險,否則切勿投資上述產品。結構性產品於第二市場的流通量是無法預料的。J.P. Morgan Broking(Hong Kong) Limited為認股權證及牛熊證及/或交易期權的莊家及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為上述結構性產品的唯一流通量提供者。摩根大通或其聯屬公司可能作為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參與證券商或莊家,並可能於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股份中擁有重大權益,導致就結構性產品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潛在利益衝突。本資料所載的資訊及數據乃取自相信為可靠的來源而真誠地編製。摩根大通及其聯屬公司或代理人並無核查有關資料,亦不保證有關資訊、數據或分析的準確性、合理程度或完整性。任何資訊服務提供者或第三方概不保證數據的計算結果,而有關計算結果可能並不完整。如有錯誤以致有任何虧損或損失,摩根大通概不承擔任何責任。任何人士均不得以此等資料作為向摩根大通提出任何申索或訴訟之根據。摩根大通及其附屬公司於中國內地並無證券業務,亦無批准或委任任何代理機構或個人於中國內地代理本公司的產品及服務。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1/202005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377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