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眾誠保險母公司廣汽集團的一則公告顯示:眾誠汽車保險擬發起設立壽險板塊,暫定名為眾誠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廣汽集團第四屆董事會第 25 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眾誠保險發起設立眾誠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議案》,該議案顯示:同意控股子公司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眾誠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暫定名,公司設立等事項還需保監會審核批準),註冊資本為 20 億元,其中,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按 20%股比出資 4 億元,全資子公司廣汽資本有限公司按 5%股比出資 1 億元,資金來源由企業自籌解決。
而壽險板塊也將成為廣汽目前正在構建的汽車互聯網O2O生態圈的重要一環。
6月8日,眾誠保險與廣汽集團、樂視控股共同宣布合資成立大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成立後主要利用股東方的資源和眾誠保險在專業汽車保險服務上的資源,建設“車生活平臺”、“整車平臺”、“車聯網平臺”和“汽車互聯網創投平臺”,推進汽車、保險、互聯網的跨界融合。
眾誠汽車保險總裁吳保軍表示,在汽車互聯網O2O生態圈中,將進一步發揮保險功能,為客戶提供包括車險、壽險在內的服務。
“通過借助電商公司的車聯網平臺,眾誠保險將收集和利用海量客戶信息,運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對客戶的差異化特性、風險取向、駕駛習慣、用車情況等進行研究,基於客戶差異化特征和不同需求研發推出更個性化更契合客戶需求的新型保險產品。”他說,例如,根據客戶的性別等屬性、駕駛時間長短、駕駛里程、駕駛習慣偏好、用車環境等度身定做相應的風險管理方案,這樣,駕駛風險較低的客戶將享受更低的保費。
未等到本周三舉行“+互聯網”聯合發布會,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238.SH,下稱“廣汽集團”)就忍不住先“劇透”:將與樂視牽手打造汽車互聯網生態圈。
6日晚,廣汽集團發布第四屆董事會第25次會議決議公告,拋出重磅消息,該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關於調整廣汽集團汽車互聯網生態圈項目的議案》,同意汽車互聯網生態圈項目調整投資方,調整後項目首期投資仍為 14億元,首次註冊資本金為2億元,項目資金來源由廣汽集團及投資企業出資調整為由廣汽集團、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及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資。首次2億元出資, 其中廣汽集團出資9000萬元,持股 45%,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出資8000萬元,持股40%,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出資3000萬元,持股15%。
其實,早在2015年7月31日,廣汽集團就發布公告,董事會審議並通過了《關於廣汽集團汽車互聯網生態圈項目的議案》,同意廣汽集團汽車互聯網生態圈項目實施,建設包括整車電商平臺、車生活平臺、車聯網平臺和創業投融資平臺等四大平臺。
而作為勇闖造車領域的“門外漢”,樂視則曾挖過廣汽集團的墻角,其中去年出任樂視超級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的高景深,在加盟樂視超級汽車項目之前曾是廣汽豐田高管。但是,不是冤家不聚頭,在今年3月23日廣州市政府召開關於共謀廣州電動汽車提速戰略會議上,廣汽總經理曾慶洪拉上了加入樂視不久的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丁磊、青島特銳德董事長於德翔等一幫玩生態圈的人,討論未來汽車的發展。
曾慶洪在這次會議上指出,解決困擾當前絕大多數城市的擁堵、汙染等交通發展難題,需借助“智能+網聯+綠色出行方式”方案,智能網聯電動車則是該方案的最佳載體。廣汽集團未來將努力打破封閉的產業思維,圍繞電動汽車產業構建生態系統,創新基於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智能化車載產品的“汽車共享出行”交通業態新模式。
距廣州市政府召開的這次會議不足三個月,作為國內第六大汽車集團的廣汽集團就迅速調整原有生態圈投資方,成功邀請到樂視加盟。樂視擁有內容、渠道、流量、運營等多方生態體系,並在推進造車計劃。而此次三方合資中,另一出資方眾誠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則是廣汽集團控股子公司,擁有汽車保險服務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經驗。三方結盟,被認為或從汽車電商領域開始合作。
“一帶一路”上究竟是一個什麽樣的生態景象?“六大經濟走廊”的生態環境能否支撐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15年度報告》6日由科技部對外公布。國家遙感中心總工程師李加洪介紹,2015年度報告選定“一帶一路”沿線區域生態環境狀況和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兩個專題開展了遙感監測分析。
李加洪介紹,此次遙感監測分析利用2014年國內外衛星遙感數據,系統地生成了監測區域陸域與海域現勢性較強的土地覆蓋、植被生長狀態、農情、海洋環境等方面的31個生態環境遙感專題數據產品,對陸域7大區域、6個經濟走廊及26個重要節點城市的生態環境基本特征、土地利用程度、約束性因素等,以及12個海區、13個近海海域及25個港口城市的生態環境狀況進行了系統分析,並在區域、廊道與節點城市規劃建設中,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關建議。
“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專題主要基於多源遙感與氣象數據,對2015年度全球農業氣象條件、糧油作物種植與脅迫狀況、全球糧食產量與供應形勢進行了遙感監測和分析,並對2016年全球糧油生產形勢進行了展望。
遙感監測分析發現,“一帶一路”沿線陸域自然地理條件複雜,森林、草原、農田等生態系統多樣,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區域差異大。
2014年“一帶一路”陸域監測區森林總面積為1279.33萬平方公里,占全球森林總面積的35.10%,占監測區域總面積的24.07%;草地總面積1234.42萬平方公里,占全球草地總面積的34.88%,占監測區域總面積的23.22%;農田總面積1159.77萬平方公里,占全球農田總面積的53.28%,占監測區域總面積的21.82%。
六大經濟走廊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重要載體,走廊沿線區域的生態環境條件對“一帶一路”建設有重要影響,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對各經濟走廊的生態約束性因素分析表明,不同經濟走廊及每個走廊的不同分段其主要生態約束性因素不盡相同,主要的生態環境約束因素有幹旱、荒漠、高山、嚴寒和珍稀生物生境保護。
“中蒙俄經濟走廊”嚴寒區段總計長約2300公里,山地區段長約650公里,荒漠區段長約400公里,且自然保護區廣布;“新亞歐大陸橋”全長超過10000公里,其中中亞段有長約1800公里的生態敏感地段;“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的中國-中亞段2240公里穿越荒漠區、360公里穿越天山山脈,西亞段820公里穿越荒漠區、1400公里穿越山區;“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北段約700公里穿越海拔高於2000米的區域,南段有各類自然保護區259個;“中巴經濟走廊”全長約3000公里,其中北段約940公里穿越海拔普遍高於4000米的喀喇昆侖山脈和帕米爾高原,南段的巴基斯坦南部全長約490公里穿越幹旱和荒漠區;“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全長近4000公里,中緬段長約1500公里,穿越雲貴高原和緬甸北部山地,印孟段孟加拉灣地區降水多、洪澇災害頻發,沿線自然保護區分布廣泛。
2003-2014年,12個海區透明度總體呈增高趨勢,水質環境總體好轉,呈現近岸低、外海高的空間分布格局。
為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充分體現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國家遙感中心在區域、廊道與節點城市規劃建設中提出三項建議:
東南亞區、南亞區、中東歐及俄羅斯遠東地區生態條件良好,生態資源豐富,經濟發展潛力大,是“一帶一路”倡議實施中應重點關註的區域。但是,在這些區域中,東南亞區和南亞區熱帶雨林與亞熱帶山地森林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歐亞大陸高緯度地區的亞寒帶針葉林生長緩慢,自身恢複能力差,一旦破壞難以恢複。因此,在規劃和建設中應特別重視這些區域的生態保護問題。
主要經濟走廊的建設對沿線區域的經濟將起到重要的帶動作用,同時也會對走廊沿線的生態環境構成新的壓力。如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穿越中國新疆、哈薩克斯坦、伊朗等幹旱區,水資源嚴重匱乏,荒漠生態環境極其脆弱,要以水資源承載力作為約束條件制定區域產業的優化布局方案。因此,在經濟走廊及其節點城市的規劃建設中應加強科學論證,充分評估建設活動的生態環境影響。
部分封閉的海域,因臨近大江大河河口和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汙染,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較大,如鹿特丹、迪拜-阿巴斯-多哈、卡拉奇等港口的臨近海域海水透明度低、葉綠素含量偏高。因此,在“一帶一路”倡議實施過程中,需要重點關註相關海域的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問題。
李加洪介紹,在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專題研究方面,遙感監測分析發現,2015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產量達27.65億噸,增產476萬噸,同比增長0.2%。其中,全球小麥產量為72432萬噸,同比增產249萬噸,增幅為0.3%;全球玉米總產量為99032萬噸,與2014年基本持平;全球水稻總產量為74200萬噸,較2014年減產111萬噸,減幅為0.1%;全球大豆產量為30879萬噸,同比增產296萬噸,增幅為1.0%。受強厄爾尼諾的影響,印度尼西亞水稻、南非玉米、埃塞俄比亞玉米和小麥產量顯著下降,但全球大宗作物產量仍與2014年持平。
2015年中國糧食總產量為56808萬噸,較2014年增產431萬噸,增幅為0.8%。其中,夏糧總產量為12570萬噸,較2014年增產216萬噸,增幅為1.7%;秋糧總產量為40726萬噸,同比增產242萬噸,增幅為0.6%。強厄爾尼諾以及病蟲害未對中國大宗糧油作物產量造成顯著影響。
2016年,澳大利亞、巴西和阿根廷三個南半球小麥主產國預計小麥總產量為4296.6萬噸,相比2015年度將減少137.8萬噸;受嚴重旱情影響,南非玉米平均單產同比下降16%,玉米種植面積同比大幅下降34%,預計2016年南非玉米總產量將下降到732.1萬噸,同比減產588.6萬噸,降幅高達44.6%;,中國夏糧產量受單產下降和種植結構調整雙重影響,預計將下降至12177萬噸,降幅為2.9%,其中冬小麥總產量預計為11121萬噸,較上一年度減產2.0%。
“一帶一路”主要空間走向示意圖
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在世界海洋日(6月8日)到來之際表示,必須妥善處理好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實現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王宏說,健康的海洋是確保海洋事業科學發展的基礎,也是建設海洋強國的應有之義。
我國是海洋大國,岸線漫長,港灣、島嶼眾多,資源豐富,管轄海域遼闊。海洋所蘊藏的巨大潛在資源和能力,是我國實現發展崛起的重要物質條件,是解決當前資源環境問題的主要出路,也是實現未來更大發展的戰略新空間。
國家海洋局介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海洋事業發展迅速,海洋開發對沿海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據《2015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2015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64669億元,比上年增長7.0%,海洋生產總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6%。
但海洋事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經濟規模偏小、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不高、發展方式比較粗放、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等矛盾和問題。
特別是一些地方過度、盲目、無序的海洋開發,以及對海洋資源的掠奪式占有,造成近海漁業資源枯竭、海洋環境汙染、物種銳減等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制約了海洋經濟的健康發展,影響了海域的綜合開發效益,已成為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
據《2015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依然嚴重。河流排海汙染物總量居高不下,枯水期、豐水期和平水期,77條河流入海監測斷面水質劣於第V類地表水水質標準的比例分別為58%、56%和45%。陸源入海排汙口達標率為50%。監測的河口、海灣、珊瑚礁等生態系統86%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綠潮災害影響面積較上年有所增加。渤海、黃海和東海局部濱海地區海水入侵和土壤鹽漬化加重,砂質海岸和粉砂淤泥質海岸侵蝕嚴重。
“建設海洋強國,當前突出的瓶頸制約是資源環境,突出的短板也是資源環境。”王宏說,必須妥善處理好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和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的頂層設計,加強對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宏觀把握,實現海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王宏表示,“十三五”將建立和完善基於生態系統的規劃、制度、監督評價、試點示範等海洋綜合管理體系,統籌海洋開發與保護,實現人海和諧。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構建有利於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長效機制,推進集約節約用海,建立健全海洋生態紅線等制度規範。強化技術創新,大力發展海洋環保新技術,積極培育綠色、循環、低碳的海洋新興產業。
同時,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確不同海洋區域的主體功能定位,破解海洋產業結構不合理、區域布局同質化、部分產業產能過剩的難題。將“生態﹢”思想貫穿海洋管理各方面,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並重,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在海洋生態修複、海洋垃圾治理、海洋防災減災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王宏表示,“十三五”將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公共服務,興建海洋公園、治理海洋垃圾、打造親水岸線,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海洋的美麗。充分調動公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和科普活動,使愛海護海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
海洋所蘊藏的巨大潛在資源和能力,是我國實現發展崛起的重要物質條件。攝影/章軻
生態文明最高獎頒發 16省區市正建設生態省
記者 章軻 發自北京
“六·五”環境日之際,我國生態文明最高獎“生態文明獎”5日在京頒發。在當日舉辦的“中國生態文明獎表彰暨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表示,生態文明建設事關民生福祉和民族未來。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沈躍躍說,“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關鍵進展的重要機遇期。她說,應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建設美麗中國為目標,以正確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為核心,以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推動全社會深入持續地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
“‘十三五’要堅持依法解決生態環境保護的突出問題。”沈躍躍表示,要堅持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入推動資源環境領域法律貫徹實施,加強汙染防治重點領域立法和監督,強化環境執法監管,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著力解決大氣、水、土壤汙染等突出環境問題,為人民群眾提供清新的空氣、幹凈的飲水、安全的食品。
沈躍躍說,解決環境問題,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堅持堅持社會共治,形成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多方參與、全民行動的工作格局。建立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讓每個人都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建設者、監督者,推動全社會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生動局面。
中國生態文明獎經中央批準設立,由環境保護部主辦,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具體承辦,每三年評選表彰一次,此次為首屆,評選面向生態文明建設基層和一線。
獲得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表彰的有19個先進集體和33名先進個人,包括江蘇省張家港市、浙江省安吉縣、四川省洪雅縣、北京林業大學林學院、南京市江寧區副區長陸蓉、西藏環境保護廳生態處處長普布丹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娜仁等。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在座談會上表示,生態示範創建為增強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探索生態文明具體實現形式、積累生態文明建設經驗提供了重要載體和平臺。
據環保部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已有16個省(區、市)開展生態省建設,1000多個市、縣、區正在建設生態市縣,133個地區獲得生態市縣命名。
陳吉寧表示,“十三五”期間,環保部將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妥善處理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把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為推進環境保護的路線圖和施工圖。要深入實施《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分解落實“十三五”目標任務;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形成保護環境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和內生動力;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推進生態文明示範創建提檔升級,發揮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強化生態環保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生態文明意識。通過不懈努力,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生態產品。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攝影/章軻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攝影/章軻
中國生態文明獎表彰暨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現場。攝影/章軻
中國生態文明獎表彰暨生態文明建設座談會現場。攝影/章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娜仁發言。攝影/章軻
獲得首屆中國生態文明獎表彰的19個先進集體代表。攝影/章軻
新台幣五十萬元,是多還少?算算連買輛一千五百CC的國產車都不夠,卻有人能以相同的金額,購入兩座海島,蓋起一房每晚新台幣二萬四千元起跳的度假村,坐擁私人生態保育區,而且拿下許多旅遊獎。 什麼?你也想學買小島賺大錢?那麼,先花兩年撿八萬噸垃圾,願意嗎? 二○○五年,二十出頭的勞瑞•杭特(Rory Hunter)和太太瑪莉塔(Melita Hunter)離開家鄉雪梨來到金邊,勞瑞從事廣告業,瑪莉塔則是室內設計師,當時柬埔寨內戰已結束七年,整體環境依然簡陋,即使首都金邊也不例外,「路燈、汽車、柏油路、提款機,全都沒有。」瑪莉塔回憶,可是在愛冒險的兩人眼中,這些完全不是問題。「勞瑞原本要被調到紐約,出發前幾天,一個去金邊開廣告公司的機會找上門,於是我們決定先到柬埔寨探索一年。」一年過半,當地進入急速發展階段,「年輕人散發正面積極的能量,像是要用力擺脫黑暗的從前。」順著這股趨勢,兩人在二○○六年成立地產公司,專做殖民時期舊洋房的翻新與買賣,對未來無限憧憬,「我們徹底愛上柬埔寨,期待創造一些特別的事情。」樂觀至此,瑪莉塔坦承,那時候和勞瑞「只是邊做邊看,沒有長遠計畫」。不過,天公總是疼憨人,不久後一趟兩週的海上假期,將看似白日夢的心願,成為真實。 柬埔寨西臨暹羅灣,四百四十三公里的海岸線,雖遠不及東南亞近鄰的海灘出名,但由於開發較晚,外海六十一座島嶼,除了漁民,鮮有遊客駐足,「我們租了一艘漁船,航行五小時,到達瓜隆群島海域,接著就是一連串造訪漁村、無人島,以及從船上跳進海裡的行程。」返家前一日,一名小島主人感嘆起漁獲銳減,生活艱難,聊著聊著,話題就變成「那你們要不要買我的島?」根據瑪莉塔描述,當時對方是「隨口說說」,事實上,人家一定早發現這兩個澳洲人愛死柬埔寨了,才趁機推銷。結果當場成交,隔週,準島主帶著一只裝滿現金的牛皮紙袋,在海防與律師見證下,一手交錢一手交島。就這樣,新台幣五十萬元,勞瑞和瑪莉塔買了頌莎島(Song Saa Private Island),總面積約八座足球場大。 頌莎(Song Saa),柬埔寨語意指「甜心」,由老公島(Koh Bong)與老婆島(Koh Ouen)組成,夠浪漫吧?別忘了,原島主有提醒,這裡狀況不佳。瑪莉塔還原十年前「甜心」的模樣,「漁船每天排放污水,珊瑚礁快死光了,山坡野草叢生,雨林全部改種椰子樹,累積二十年的垃圾淹過腳踝,夾雜著豬和雞的排泄物。」但他們並不後悔,首先,夫婦倆保證,不會有任何人被趕走,然後詢問大家最需要什麼?瑪莉塔強調,「我們想幫忙,同時也很清楚自己沒有權利在別人的國家,指責人家的生存方式。在做任何改變之前,得花時間了解和溝通。」他們學習理解在地文化,比方說,其實,漁民們是喜歡海洋的,但迫於環境,加上缺乏教育,不明白可永續的捕魚法,不用拖網、魚炮,才有更多魚可以抓。成立由專家帶領的團隊,劃出範圍兩百公尺的海洋保育區,進行物種調查與測試水溫,並安置人工礁石,讓珊瑚慢慢重生。 瑪莉塔說,「當初漁民覺得這兩個瘋子最後一定會落跑,為了證明誠意,只有用心做。舉例來說,教居民垃圾分類,做堆肥循環再利用,解決最棘手的垃圾問題;雨季時物資較難獲得,我們給僧侶米、油和供佛用香,代表尊重傳統。若居民有需求,我們會做前導計畫看看成效,再帶著專家與志工,和居民討論什麼應該繼續下去。」瑪莉塔稱這種互動為:「溫和有機的信任關係,得靠時間醞釀。」或許你會想,因為要蓋度假村啊,取得當地人信任,日後才好做事,似乎沒啥了不起。但是,這時候,勞瑞和瑪莉塔壓根還沒想過蓋度假村的計畫。 瑪莉塔解釋,「本來我們只專心於復育海洋生態,後來碰上政府計畫開發外海,要我們想辦法讓這裡變得有經濟價值,我和先生考慮半天,才決定做度假村。」不料生命迎來一次大轉彎,二○○八年,金融風暴來襲,投資人全數退出,更糟的是,瑪莉塔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他們回到雪梨,瑪莉塔切除了子宮,但是拒絕接受化療,「我選擇參加癌症營,保持飲食正常,心情愉快。」或許正面思考真是良藥,半年後,癌症痊癒了。隔年,夫妻倆回到頌莎,在缺乏外援的困境下繼續耕耘小島夢,「我們所擁有的,就是兩座島和彼此。」問起毫無旅遊業經驗的勞瑞和瑪莉塔一路上遇到的挫折,包括建材沒辦法運到島上、要自己造駁船、如何招聘和訓練員工等,瑪莉塔總是笑著一語帶過,倒是講起頌莎基金會,她格外起勁,「基金會做了很多計畫,包括紅樹林和雨林復育、海龜工作坊、建學校、蓋教師宿舍,也在漁村設學堂,教導村民耕種有機蔬菜。三年前啟動的希望之船(Boat of Hope),也為更遠的漁村提供醫療和教育服務,改善更多人的生計,是政府和其他非營利組織未曾達到的目標。」在台灣,知道頌莎的人還不夠多,可是在國際上,她已闖出名號,二○一四年,摩納哥親王造訪,以他為名的基金會亦成為頌莎的合作夥伴,二○一五年,勞瑞名列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至於具聲望的旅遊獎項,是多到這裡寫不下了。「我和勞瑞從來不想做酒店大亨,而是建立一種經營模式,讓度假村在生態保育的原則下,協助資源匱乏的海島居民,並與其共榮共生,如果把這些前提拿走,我們就不會做這行了。」瑪莉塔堅定的說,眼神閃著光芒。 好的度假村究竟該具備什麼條件?因為頌莎,全球旅遊業又添了一個新的高標。 勞瑞•杭特 學歷:哈佛商學院管理學程碩士經歷:上奇(Saatchi&Saatchi)廣告紐西蘭分公司業務總監,2015年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G20雪梨會與會講者現職:頌莎私人度假村董事長兼執行長、 頌莎基金會共同創辦人 瑪莉塔•杭特 經歷:空間與景觀設計師,擅長利用有機與永續性材質。 現職:頌莎基金會共同創辦人暨總監頌莎島 Song Saa Private Island 網址:songsaa.com 電話:+852 23-889-750 撰文者趙敘廷 |
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同日發布的《2015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5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顯示,廣東近岸海域海水質量基本保持穩定。
公報顯示,2015年廣東省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年均值約為63.5%,近岸海域海水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面積比例年平均值達到88%,水質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例年平均值為3.97%。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陸超華表示,2014年,廣東省近岸海域約89.4%的海域符合第一、二類,約3.2%劣於第四類,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年均值為68.6%,可見2015年與2014年相比,近岸海域海水質量基本保持穩定。
陸超華還提供了一組數據,“十一五”期間廣東省近岸海域達到《海水水質標準》第一類、第二類的海域面積為81.5%,劣四類的海域面積為8.0%,到了“十二五”符合第一、二類的近岸海域面積增加到86.0%,劣四類的海域面積縮小為5.9%,“說明水質是變好的,劣四類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海域”。
在主要入海汙染源方面,2015年,廣東全省實施監測的74個各類代表性入海排汙口中,有28個入海排汙口超標排放,超標率(超標排放的入海排汙口數量占實施監測的入海排汙口數量的比例)約37.84%,較2014年減少7.28%,主要超標因子為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
值得註意的是,實時監測的39個市政汙水入海排汙口中,有20個排汙口排放的汙水超標,超標率為51.28%,這一數字遠遠高於排汙河以及工業廢水,且超標排放的市政汙水口主要集中在粵西地區。
陸超華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這是由於相對於珠三角的地市,粵西等欠發達地區的財政實力有限,即使汙水處理廠建起來了,配套的管網設施卻建設滯後,導致超標排放。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何少青透露,今年將重點推動大亞灣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此外,今年還要劃定並發布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制定紅線監管措施,將重要的海洋生態功能區、敏感區、脆弱區劃為海洋生態紅線區域。
目前,環渤海三省一市(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已按照國家要求建立了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國家海洋局此前也提出,要在全國全面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開展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試點,建立健全海洋生態損害賠償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繼續推進入海汙染物總量控制制度試點。
另據公報,2015年,廣東省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28.77億元,死亡(含失蹤)人數6人,相比前兩年總體災情偏輕,但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仍居全國第二位。
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災害為主,赤潮、海岸侵蝕、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鹹潮入侵等災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
此外,2015年廣東沿海海平面較2014年下降30毫米,比常年(1975-1993年的平均海平面)高75毫米。海平面上升等因素也加劇了廣東沿岸臺風風暴潮、海岸侵蝕和鹹潮入侵的影響程度。
“生態平臺化”是家裝o2o大勢所趨。
文 | 舍予兄
200年前,當第一艘蒸汽動力輪船出現時,大家認為這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對於當時的海運公司來說,它沒有什麽意義,因為它看上去太弱小了,還不怎麽靠譜,但人們很快發現蒸汽船有一個優勢,就是可以逆流而上,改變了人們幾千年來只能借助風力順流而下的現實。沒幾年,它就讓所有的風帆運輸公司都消失了,這是《必然》中揭示的一個給我們啟發的技術顛覆的例子。
工業時代的技術發展是機械性的,但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卻是生物性的,在互聯網的環境下,無數行業就像某個生命體為了適應環境,生存壯大,不斷優化進化自身一樣,這種特征在家裝行業近幾年的發展中也有所體現。所以我們今天要梳理的就是從Version 1.0 到Version 3.0,家裝行業是如何在互聯網的環境下進行自我進化的。
貫穿家裝O2O行業的三個演變階段
家裝1.0時代,信息鴻溝與撮合交易時代
從大趨勢上來說,包括BAT在內,十多年前的時候都沒有線下業務,你會發現BAT最初的主流業務也都是只做線上信息的整合。其中阿里要解決資金擔保的問題,所以它的出現和發展比百度和騰訊慢上一些。
家裝的1.0時代一般指的就是十年前這個階段,1.0時代最大的特征是跨越信息鴻溝,看誰能解決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性。無論是線上流量的對接,還是線上報名、線下團購的組織,主打一塊就能夠快速擴張自己的模式。在家裝領域,業內比較老牌的家裝O2O平臺,都在這個時代相繼誕生。
1.0時代里,傳統家裝行業活的還算滋潤,因為長期以來用戶流量的分散,大多的裝飾企業認為在做口碑上的成本遠大於做營銷的成本,傳統家裝在1.0時代里依然遵循著以往的轉包業務,用戶雖然有所不滿,但也無可奈何;而同時代的互聯網家裝雛形已經開始出現,但對於行業的改變,還停留在信息服務上。
所以這就顯露出家裝1.0時代的遺留問題,用戶的決策痛點沒有被解決,在1.0時代里,用戶並不滿足於信息服務,而1.0時代的互聯網家裝,能提供的往往是信息,除了信息中介的作用,一些更深入的互聯網家裝項目可能會為用戶提供家裝公司的口碑信息,此時的互聯網家裝正在逐漸發展壯大,通過積蓄規模成為最早的家裝行業線上流量入口。但是在1.0時代,互聯網對家裝行業對用戶痛點的改變還處於表面階段,由於信息鴻溝的存在,家裝1.0時代里,早期選手們都在追求獲取流量的能力,並且希望能對行業有更深入的改變。
家裝2.0時代,擔保服務與產業能力時代
從2012年到2015年初,屬於家裝2.0時代,由於用戶對家裝行業的決策痛點一直存在,驅使各種家裝O2O模式開始走向了擔保服務模式。2.0時代的互聯網家裝開始通過各種技術和手段,提升自身的服務標準化程度和擔保能力。
由於家裝行業,屬於O2O中的超重決策,所以用戶會在搜集大量信息後,在各家平臺和裝修公司間進行比較,這時候,誰能給出更多的擔保服務,往往就可以成為用戶最終的選擇。在家裝2.0時代,由於各大互聯網家裝平臺已經逐漸形成了規模效應,對於線下的服務鏈把控能力也有了大量上升。通過對服務鏈和供應鏈的改造,能有效地給予工地質量一定的保證,在2.0時代,我們列舉了一些互聯網家裝對行業服務改造的四種模式。
1. 獨立監理服務——土巴兔、有住網
設置平臺的第三方監理團隊,通過環節驗收檢驗裝修工地質量。
2. 裝修款托管服務——土巴兔
推出“裝修保”的類支付寶裝修款托管服務,配合節點驗收,通過後裝修公司才能收到節點款項,嚴格把控工地質量。
3. 標準化套餐模式——愛空間、有住網
愛空間推出699元/㎡裝修套餐,帶動了整個互聯網家裝的套餐風潮。
4. F2C模式與供應鏈建設——土巴兔
通過互聯網家裝的入口優勢,連接業主與上遊建材家居廠家,實現了從工廠直接到業主家工地的建材家居輸送,免去了中間環節。
產業能力是2.0時代最重要的能力,產業能力包含了服務鏈和供應鏈的能力,由於家裝行業涉及的產業鏈極其複雜和專業,對很多創業者來說,產業能力是一個非常難過的坎。這也是2015年出現的很多小型互聯網家裝公司沒有度過下半年寒冬的原因。因為這些小公司大多做的其實只是營銷層面的創新,所以這也是為什麽當新美大宣稱要進軍家裝,並不被業內看好的原因,因為新美大試圖在2.0的時代,複制家裝1.0的業務,模式上已經落後了。
在家裝2.0時代,誰率先整合了產業能力,誰就有機會成為獨角獸公司。2015年初開始,土巴兔通過 去中介化對社會化的設計師、工長、工人的直接調度管理,實現了信息流、現金流、供應鏈產品流的完整閉環交易,並且獲得了由58同城、經緯、紅杉聯合投資的2億美元C輪融資,是距今為止行業內最大的一筆融資。
2.0時代對家裝行業來說,就像是工業時代,但家裝產業很快就不再滿足於傳統的服務供給模式,在解決了擔保問題之後,行業開始自我進化邁入一個新的階段。
家裝3.0時代,生態平臺與科技創新時代
隨著消費升級潮的出現,用戶開始渴望更具體驗的家裝服務,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過去的建材家居團購展銷會的模式逐漸走不通了,85後、90後的用戶變得越來越懶,且更多地希望服務流程能夠線上解決。
同時,用戶也不再滿足於舊有的服務與品質,城市里新中產階層並不缺乏購買力,他們更為關註整個家裝過程中的體驗,而消費升級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在C端,也存在於B端,作為家裝上遊產業的家居建材行業,以及家裝公司和裝修工人,都需要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如何在存量市場中切入,然後進入增量市場,解決產業信息不對稱的方法主要是基於存量市場的供給轉移。比如UBER最開始在美國啟動的時候,供給始終比需求重要。原來就在美國開專車的人,是 UBER 最重要的供給。
這樣的現象同時也適用於龐大的家裝市場,行業內一方面需要淘汰落後的病態的裝修供給,同時用戶需求上又呼喚更多的高效優秀裝修服務供給出現供選擇。同時,用戶需求也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的特征。
家裝3.0時代的四個必然
1.家裝“內容”開始受到歡迎,IP化開始顯現
2.共享經濟到來,手藝人解放勢不可擋
3.殊途同歸,大部分家裝O2O未來必然是“生態平臺化”
4.未來家裝平臺必然是全面落地F2C和智能家居的唯一入口
1.家裝“內容”開始受到歡迎,未來必然會逐漸IP化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怎樣花最少的錢提升出租屋的格調”收獲了全國數千條答案,其中有一條一位女生改造了一個帶露臺的小房間,把它變成高大上的閣樓別墅的過程的答案收獲了高達37K的“贊同”,這還僅僅是關註“租房裝修”這一小眾需求的人群在一個社群上的體現。事實上,即使是蝸居在北上廣出租房里的80、90人群也非常註重的概念,但是目前業內的普遍情況是描繪家的好的UGC(用戶原創內容)非常稀缺,從好的UGC最終會發展為達人裝修的家裝IP,在3.0時代,家裝的IP和內容將迎來一次大的爆發。而內容的進化也會逐漸深入,順序分別是,1.裝修問答 2.裝修口碑 3.裝修日記 4.達人案例 的形式逐漸拓展。這也是很多大型家裝O2O平臺很早都在做的。
2. 共享經濟到來,唯有手藝人解放才能提升產業效率
Uber和Airbnb是共享經濟的典型代表,兩大企業分別給出租車行業和酒店行業帶來巨大革命,也讓“共享經濟”一詞迅速火熱。從這兩家公司的概念和例子中不難看出,共享經濟的本質是產能的效率重置。而類似工長平臺的重度垂直服務的效率永遠高於傳統裝修公司的中介模式,這也是為什麽舍予兄在這里判斷愛空間未來也有很大可能會成為“工長平臺”的原因。因為無論是自有工人還是裝修公司模式,都不是最終的效率重置。
發生共享行為的另一個前提是平臺需要做好的就是第三方做擔保,除了我們前面提到的資金擔保,還有口碑體系, 比如Airbnb 利用用戶的實名制社交賬號來判斷個人的信譽度,支付寶推出的芝麻信用分是普及大眾的一個信用評價指標,而在家裝行業,土巴兔目前正在打造一條全國包含設計師、裝修公司、工長、工人等家裝服務者和單位的身份管理和口碑體系,未來行業服務者將會有自己的“誠信身份證”。一旦這條身份口碑體系打通,毫無疑問,可以極大地解放國內家裝行業的服務者,完成家裝服務鏈的生態建設。
3.殊途同歸,大部分家裝O2O未來必然是“生態平臺化”
長久以來,關於家裝O2O,存在一個較為明顯的認知誤區,比如家裝O2O分為“家裝平臺型公司”和“垂直型互聯網家裝公司”,事實上,提出這個觀點的人對於家裝整體的服務鏈缺乏深入的了解。
家裝服務的主體是人,無論是平臺還是垂直公司,其實都是同樣的一批服務者,區別只在於對服務鏈深入的把控力有所不同。舉個例子,比如過去,外界普遍認為土巴兔是“平臺”,而近期土巴兔推出的工長模式,已經開始涉及“垂直”的裝修業務,這就是家裝3.0時代特征之一,而過去作為垂直小而美代表的愛空間,也在擴張壓力下積極尋求連接上下遊產業鏈,向“平臺化”靠攏,未來不排除成為工長裝修平臺的可能,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最具產業效率的肯定是Uber式的手藝人模式。
所以家裝O2O的各種模式的最終型態,肯定是殊途同歸的,“生態平臺化”是大勢所趨,最終會生長出一家匯集了全國最優質的裝修公司、優質工長、優質工人,多層次優質供給的家裝巨頭。
4.未來家裝平臺必然是全面落地F2C和智能家居的唯一入口
智能家居系統和自動控制系統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其實早在90年代末就開始啟用了。但進入中國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中國是公寓房,而美國都是獨棟別墅。獨棟別墅自然會考慮到安防系統、門禁系統,包括里面的一些選擇自然都會配套,而且技術也比較成熟。國內智能家居目前發展還在早期階段,隨著智能手機漸漸出現,09年中國正式提出感知物聯網的概念後,才漸漸得到了重視。
而2014年被稱為中國的智能家居元年。目前智能家居的發展也在逐漸深入,未來不會僅滿足於安防,門禁,電器管控系統,那麽這里就遇到了一個矛盾,那就是,智能家居的安裝和布局,必須從硬裝階段開始,這也是國內像京東的JD+平臺,海爾的U-home系統、小米的整個智能家居的生態等,都急切地尋求互聯網家裝合作的原因,未來只有互聯網家裝才能實現智能家居和物聯網的全面落地。
就像凱文凱利所說,要成長為新的物種,就要經歷所有你不會再扮演的角色。我想這句話能給現在的家裝行業做一個最好的定義,十年之後,家裝O2O將不再是泥腿子行業,而會誕生出真正的科技巨頭。
6月26日,第十屆夏季達沃斯新領軍者峰會在天津開幕。在早上舉行新聞發布會上,本屆聯席主席逐一亮相,對中國創新環境、工業4.0以及近期脫歐問題發表自己看法。
作為本屆新領軍者峰會聯席主席,全球租車平臺Uber創始人兼CEO Travis Kalanick在會上表達了自己對於中國創新環境的贊賞。“中國政府堅持打造開放平臺讓中國企業能夠更好的擁抱創新,‘互聯網+’給傳統行業註入了新的活力,更好幫助產業創新轉型。5年後,中國的創業生態,尤其是在北京,將比矽谷還要繁榮。”Kalanick說道。
Kalanick到過中國很多城市,但是第一次來到天津。本月,Uber宣布獲得了來自沙特主權財富基金的35億美元“大單”。包括賬上高達90億美金的現金儲備和20億美金的信用額度,Uber目前有高達110億美金的可動用資源。完成G輪融資之前,Uber估值達到了625億美元。
融資完成後,Uber將對中東市場投資2.5億美元發展業務。但同時,Kalanick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不會影響其目前在中國的策略。“我們還會持續對中國市場投入,現在我們已經在中國許多城市開展服務,我們的團隊做的非常好,這也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市場。”
近年來,依托分享經濟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租車平臺崛起。去年,國內一站式租車平臺滴滴CEO程維作為聯席主席出席第九屆新領軍者峰會,在會上公布了當時最新一輪的融資信息。在本屆達沃斯上,Kalanick將有那些精彩發言,第一財經將持續關註。
物聯網時代,拼的是生態。
6月23日下午,海爾宣布開放U+智慧生活平臺的SDK軟件包,它為開發者搭建的開放的開發平臺“海極網”2.0正式上線,以整合更多的生態資源。
海爾U+推廣總監鄒峘浩表示,智能家居概念在前兩年被爆炒,熱度爆棚,如今隨著行業關註度轉向VR和AR,“智能家居行業進入一個相對冷靜期”。這促使海爾思考如何能真正解決用戶的痛點。
從硬件走向應用
在23日下午的線上發布會上,海爾家電產業集團CTO、副總裁趙峰介紹說,海極網是海爾基於U+智慧生活平臺、為開發者搭建的交互入口,希望能夠通過開放更多的技術能力和資源,來推動智能家居行業的健康發展。
趙峰坦言,目前智能家居行業依然存在諸多挑戰,在盈利模式和互聯互通方面,還有待探索實踐。現在,超過70%的用戶關註度和不到20%的用戶使用率形成了巨大反差,整體良性的生態環境尚未形成。
主要原因是,“現在行業大部分都圍繞智能家居的物理連接開展工作,體現出來的是‘智’。而消費者關心的是智能家居能帶來什麽應用場景,是消費者與智能家居交互後能夠體驗到的服務,體現出來的是‘能’。”趙峰說。
他認為,服務的提供需要生態圈,由生態圈提供豐富多樣的服務才能吸引用戶,因此需要有龐大的生態資源加入,取長補短,讓用戶的服務得到延伸,場景得到閉環。所以,海爾希望通過開放、共贏的平臺,形成生態圈。
圍繞智能家電交互,進而搭建生態圈服務,海爾從如下幾方面進行構建:一是U+APP,它是用戶交互的聚合入口;二是U+大腦,促進服務與聯網家電的智能交互;三是生態圈平臺,提供服務;四是資源開放平臺,致力於生態資源的引入和共享,開發者可以通過“海極網”對接;五是U+雲平臺,銜接大數據、互聯工廠等。
加快整合生態資源
在海爾U+推廣總監鄒峘浩看來,經過前兩年的熱炒,如今隨著行業關註度轉向VR和AR,智能家居行業已進入一個相對冷靜期。這促使海爾去思考,如何真正能解決用戶痛點,解決智能家居從業企業的痛點,從而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作為思考的一個階段性成果,海爾針對智能家居創新企業提供物聯接入服務的平臺,就是全新上線的海極網。
鄒峘浩說,U+開放平臺目前針對智能家居的合作夥伴開放了多種能力,包括雲服務能力、人工智能交互能力、設備互聯互通能力,以及數據分析能力。
“目前這些能力有的已經比較成熟,比如互聯互通能力,海爾能做到不同品類設備互聯互通,而且配網成功率能達到99%。其他,例如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海爾通過與微軟等合作夥伴的共同研發,也在逐步成熟和開放的過程之中。”鄒峘浩說。
智能家居相關的從業企業可以通過海極網加入U+平臺,成為U+平臺合作夥伴。海極網是U+平臺的一個主要服務入口。鄒峘浩說,“通過登陸網站註冊開發者賬號,合作夥伴可以下載U+平臺技術資料、獲取SDK軟件包和示例代碼。同時也可以自己創建欲接入U+平臺的智能硬件產品、APP,或者H5輕應用服務,提交平臺審核通過後,獲得平臺的相關服務。”
無獨有偶,今年華為也加快智能家居平臺的開放步伐。在今年5月19日舉行的深圳智能家庭博覽會期間,深圳市睿祺智尚科技有限公司的市場總監曾鑫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隨著風投的關註點轉向VR(虛擬現實),智能家居從前兩年的熱潮中轉向冷靜期,但是這也有利於促進行業優勝劣汰、加快整合。睿祺主要做智能的照明、開關、安防、紅外監測、門磁、窗簾等設備,目前已加入華為的智能家居生態。他認為,“未來將是剩者為王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