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廣東今年將劃定發布海洋生態紅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321.html

今天(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同日發布的《2015年廣東省海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5年廣東省海洋災害公報》顯示,廣東近岸海域海水質量基本保持穩定。

公報顯示,2015年廣東省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年均值約為63.5%,近岸海域海水符合第一、二類海水水質標準的面積比例年平均值達到88%,水質劣於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海域面積比例年平均值為3.97%。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陸超華表示,2014年,廣東省近岸海域約89.4%的海域符合第一、二類,約3.2%劣於第四類,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年均值為68.6%,可見2015年與2014年相比,近岸海域海水質量基本保持穩定。

陸超華還提供了一組數據,“十一五”期間廣東省近岸海域達到《海水水質標準》第一類、第二類的海域面積為81.5%,劣四類的海域面積為8.0%,到了“十二五”符合第一、二類的近岸海域面積增加到86.0%,劣四類的海域面積縮小為5.9%,“說明水質是變好的,劣四類海域主要集中在珠江口海域”。

在主要入海汙染源方面,2015年,廣東全省實施監測的74個各類代表性入海排汙口中,有28個入海排汙口超標排放,超標率(超標排放的入海排汙口數量占實施監測的入海排汙口數量的比例)約37.84%,較2014年減少7.28%,主要超標因子為化學需氧量、氨氮和總磷。

值得註意的是,實時監測的39個市政汙水入海排汙口中,有20個排汙口排放的汙水超標,超標率為51.28%,這一數字遠遠高於排汙河以及工業廢水,且超標排放的市政汙水口主要集中在粵西地區。

陸超華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這是由於相對於珠三角的地市,粵西等欠發達地區的財政實力有限,即使汙水處理廠建起來了,配套的管網設施卻建設滯後,導致超標排放。

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副局長何少青透露,今年將重點推動大亞灣汙染物排海總量控制試點。此外,今年還要劃定並發布廣東省海洋生態紅線,制定紅線監管措施,將重要的海洋生態功能區、敏感區、脆弱區劃為海洋生態紅線區域。

目前,環渤海三省一市(遼寧省、河北省、天津市、山東省)已按照國家要求建立了渤海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國家海洋局此前也提出,要在全國全面建立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開展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試點,建立健全海洋生態損害賠償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繼續推進入海汙染物總量控制制度試點。

另據公報,2015年,廣東省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約28.77億元,死亡(含失蹤)人數6人,相比前兩年總體災情偏輕,但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仍居全國第二位。

海洋災害以風暴潮、海浪災害為主,赤潮、海岸侵蝕、海水入侵與土壤鹽漬化、鹹潮入侵等災害也均有不同程度發生。

此外,2015年廣東沿海海平面較2014年下降30毫米,比常年(1975-1993年的平均海平面)高75毫米。海平面上升等因素也加劇了廣東沿岸臺風風暴潮、海岸侵蝕和鹹潮入侵的影響程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