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兩市小幅低開,之後維持震蕩向上走勢,題材股表現活躍,午後權重維穩,三大股指漲幅超1%。截止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050.17點,上漲34.34點,漲幅1.14%,成交額1,854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852.21點,上漲133.85點,漲幅1.25%,成交額2,996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279.55點,上漲33.66點,漲幅1.5%,成交額808億元。
盤面上看,石墨烯、增強現實等前期熱點板塊在監管層發文降溫後表現低迷,跌幅居前。貴金屬、民航機場、醫療、汽車等板塊表現活躍。次新股經過三日回調後今日表現搶眼,漲幅超1%。
消息面上,(1)監管方面,證監會狠擠定增“水分”,大股東不得通過通道參與定增;證監會副主席李超表示將堅守合規底線,服務實體經濟;(2)產業方面,民辦教育草案擬三審,產業迎利好(陜西金葉(000812)等);健康發展中長期規劃抓緊制定,大健康產業獲國家層面力挺(悅心健康(002162)、衛寧健康等);全國日發電量連創歷史新高,供需因素齊助煤價走強(西山煤電(000983)等);中國科學家利用幹細胞技術研制“人工血液”取得突破(國際醫學(000516)、中源協和(600645)等);BMI稱全球鐵礦石產量增長將停滯直到2020年,中國礦商將因價格疲軟而被迫減產;亞馬遜獲準在英國測試無人機快遞。
技術面上,大盤觸及20日線止跌企穩,但macd高位死叉尚未走好。短線看,雖然大盤連續調整了8天,其實是在有意“折磨”投資者,主力洗盤表現的異常有耐心,也的確洗出較好的效果,一方面許多人持股信心已發生動搖,另一方面,後面主力只要一拉升,很多散戶剛解套大多就會跑出來,甚至不堅定的散戶可能已經在低位開始割肉了,在這里割肉,相信主力資金後面是不會給你在更低的價位讓你再接回來的。
資金面上,中國央行公開市場今日進行13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另,今有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而值得註意的是,在人民幣貶值預期升溫以及企業所得稅清繳等因素的影響下,市場資金面再度趨緊,貨幣市場利率擡升,7月26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種上升0.5個基點至2.037%,連續第8個交易日上行,且創出7月以來的最高位。雖然“逆回購+MLF”的形式可以調劑短期流動性,但只是將流動性矛盾後延,市場的流動性並沒有增加。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特殊時期,貨幣政策在保持穩健的同時還是應該有所作為的。兩融方面,截至7月25日,兩市融資余額合計8823.1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0.4億元。
山東神光認為,跟蹤最近幾天盤面,我們發現,市場分歧仍在。上周末市場情緒發酵兩極分化,強烈看漲派和悲觀看空派,周一市場則出現折中表現,個股漲跌相間,指數小幅波動,指數重心下移還沒有確認企穩。而今天防禦性板塊開始表現,呈現出二八現象。短期內市場仍有擔憂存在,一個是企業債務違約風險,另外一個新股發行加速的壓力,再融資的分流存量資金。這也是近期市場調整的成因,我們認為市場依舊未能完全消化這些信息的利空,更多的投資者還是觀望的狀態,萎縮的量能是一個明顯的標誌。
所以在縮量上漲,同時盤面上題材沒有熱點出現,難以形成好的賺錢效應的情況之下,今天的拉升存有誘多的嫌疑,還是持有謹慎的態度為佳,若不能補量上漲,短期依舊是震蕩和反複的行情,而在面臨前高遲遲不能上攻,技術上構築成M頭的概率在提高,所以雖然行情震蕩走了那麽久,時間上的調整足夠了,但是破局還是需要一根放量中陽線,這是大盤挑戰前高的標誌。
對應在操作上,以謹慎做多的情緒為主,操作上不宜過度發力。在整體倉位控制要有回寰余地,而同時一些細分領域龍頭公司,即價值成長股或小盤真成長短期調整左側到右側的轉換可能比較快,所以需要底倉以靜制動。
巨豐投顧認為大盤自突破前期2800~2950點箱體後,場外資金借道滬股通和兩融抄底節奏明顯加快。權重股獲利回吐導致大盤連續出現調整,但大盤牢牢守住3000點整數關口和5日與10日均線,後市中小盤個股有望迎來補漲行情,操作上,建議投資者繼續逢跌買入底部籌碼,尤其是中報業績大幅預增的中小盤個股。
華泰證券則認為,在目前震蕩行情之下,主題與高景氣行業仍有較好的賺錢效應。配置上建議關註兩類品種:一類是絕對估值低的,金融、房地產等低估值藍籌股,受益於區間波動向下彈性小,配置等利率下行與貨幣政策再度放松;另外一類是新興產業中高景氣、真成長的行業與公司,尤其是受益於結構轉型下,國企改革、供給側改革等政策扶持的、實體經濟中科技突破與產業融合接近爆發點的行業,例如:具有重大政策扶持的電子、半導體等科技類行業。
就在市場人士認為股指將就此回調之時,滬深兩市股指周二在20日均線的支撐之下再度出現大幅反彈,不過成交量不足5000億元仍成為一大短板,而市場也並未出現新的熱點,仍是黃金、釀酒食品等防禦性板塊成為了領漲主力,這也使得股指能否向上突破仍存疑問,而成交量能否放大則成為關鍵。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小幅低開之後即出現震蕩上行,黃金、釀酒食品、券商、有色金屬等板塊成為推動股指上漲的主力。不過由於成交量不足,股指在最初半小時的上漲之後即陷入盤局,直到尾盤才再度放量上漲。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50.17點,上漲34.34點,漲幅1.14%,成交1855億元;深成指報收10852.21點,上漲133.85點,漲幅1.25%,成交299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79.55點,上漲33.66點,漲幅1.50%,成交809億元。
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盡管周二股指再度出現大幅反彈,但從領漲板塊來看,還是黃金、白酒這些偏防禦性的板塊,這和下半周美日央行即將召開的議息會議有關,市場情緒再度偏向謹慎的態勢並未改變。後市股指能否向上突破還是要重點觀察成交量的變化,畢竟周二這點量要想突破前期的阻力位明顯不現實,更不用說周三股指很可能就會在藍籌股休整的情況下出現回調了。
東方證券策略分析師鄒慧等認為,今年以來,食品飲料屬於一季度收益良好的絕對受益票,有色金屬受益於大宗商品的企穩反彈以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概念,也一直是強勢品種,但也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
而4月以來這輪人民幣貶值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元、日元等避險資產的強勢所導致的人民幣匯率市場的自發性調整。對於下半年A股來講,匯率不會構成影響風險偏好的主要因素;影響國內風險偏好的主要因素還是在於改革的進展與落實,以及增量資金的預期。只要匯率不是出現短時間內大幅度、被動地偏離其均衡價值,匯率的調整更像是市場自發性的自我預期的實現和調整。當前中國資本外流的節奏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把控,外匯儲備已經出現小幅攀升。未來央行是否幹預人民幣匯率還需要看短期內人民幣貶值的幅度和速度、全球金融市場的風險與波動,以及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複蘇的速度等綜合判斷。
截至目前為止,東方證券認為市場震蕩和博弈局面短期內會持續,不必過於糾結短期調整。現在這個時間點,市場還是存在繼續上行的動力和空間。從投資角度出發,繼續建議收縮與聚焦,把握確定性,不盲目追市場熱點和板塊輪動。
渤海證券策略分析師宋亦威則認為,基本面決定的市場中期下行壓力並未改變,近期針對國企的改革動作頻頻,但並未迅速點燃市場的激情,更多投資者在聽其言後,還是選擇了繼續觀其行。對於中小市值板塊而言,星美和寶碩的重組過會,顯示監管層並未完全切斷借殼和外延增長的路徑;不過,需要註意的是整體監管趨嚴的背景下,中小市值板塊外延增長步伐放緩的預期並未發生根本改變。就短期市場而言,上周市場諸多熱點依舊切換較快,板塊缺乏持續性,成交上縮量,投資者依然糾結於走與留,伴隨均線系統的逐步走向收斂,市場即將迎來方向選擇。由於指數位於3000點之上,因而上行的空間雖然存在,但幅度相對有限,所以在策略上建議場外投資者不宜盲目入場,而已入市的投資者則應在精選題材的同時收縮戰線,等待市場方向的進一步明確。
受歐美股市大跌的影響,周三開盤兩市小幅下挫,滬指下跌0.27%,報2963.21點,深成指低開0.21%,報10229.47點,創業板低開0.14%,報2110.23點。
盤面上,板塊漲跌互現,黃金、民航機場等漲幅居前,煤炭、高速、汽車板塊則表現低迷。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81家上市公司預告了今年三季報業績。其中,“預喜”公司62家;預計業績下降公司12家;另有7家公司表示不確定。預計業績增長較大的公司所在行業多為養殖、有色金屬、鈦白粉、鋼鐵、化工等。
昨日兩市共計成交3220億元,遠低於上日的4169億元。值得註意的是,在上周市場震蕩回調的背景下,證券保證金卻結束了此前連續五周的凈流出,實現凈流入168億元。分析人士認為,保證金的凈流入或許意味著部分場外資金進場。另外,昨日受臺風的影響,香港股市(包括滬股通)及衍生品市場全天停止交易。
近期A股市場持續縮量震蕩回落中,外資則出現逆市抄底現象。周一,盡管大盤呈現回調整理的走勢,但滬股通逆市獲得14.15億元資金凈流入,抄底意願強烈。此外,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7月27日,QFII總額度為813.80億美元, 7月份新增QFII額度2億美元,QFII的收益和布局情況再次受到市場關註。截至昨日,滬深兩市共有224家公司披露中報業績,QFII現身在19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其中,新進或增持15家公司、減持3家公司、1家公司持倉未變。
在個股方面,昨日開盤不久,大量買盤湧入,*欣泰再度打開跌停,最終收盤下跌6.81%,全天成交逾1.5億元。7月27日漲停當日買入第一大戶中信證券杭州鳳起路證券營業部現身賣出龍虎榜首位,賣出2655.26萬元,“帶頭大哥”疑割肉630萬離場。
對於後市,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表示任澤平認為,今年A股最大的特征是“震蕩市、大切換”;交易的指數空間非常窄,賺指數波動的錢很難;但是,今年風格切換非常明顯,從題材炒作到業績為王,部分低估值有業績的股票甚至創出新高,操作上從賺指數的錢到賺風格切換的錢。最有效的策略是:大勢研判“休養生息”,板塊配置“賣出高風險偏好的偽成長,向低估值有業績的方向抱團”。
中信證券則表示,當存量博弈遇上監管趨嚴,政策成為重要變量。首先,政治局會議“金融市場總體平穩運行”的定調下,加強金融監管,特別是規範資金運用,驅趕資金“脫虛向實”成為金融政策的重心之一;其次,政策目標變多,這加大了政策預期的不確定性;最後,短期影響更直接,值得關註的還是趨嚴的金融監管政策。在風格上大強小弱短期難以轉換的背景下,聚焦藍籌股成為了穿越調整期的關鍵,建議緊扣價格、業績、分紅三要素把握機會。
山東省人民政府8日消息,8月4日下午,山東省委副書記、省長郭樹清在省金融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認真對待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特別要重視不良貸款反彈問題;通過股權融資、改制上市等手段實現股權多元化,進一步降低企業杠桿率;降低企業過橋融資成本。
郭樹清強調,要認真對待當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過程中遇到的困難,特別要重視不良貸款反彈問題,積極研究防範化解風險的配套措施。政府要切實承擔起責任,做好對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服務,推動建立起政府、銀行、企業的互信關系,共同面對挑戰,加強協商,同舟共濟,實現共贏。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引導鼓勵企業完善資本金補充機制,優化企業資產負債結構,持續推進投融資領域對外開放,通過股權融資、改制上市等手段實現股權多元化,進一步降低企業杠桿率。加大金融債權保護力度,建立逃廢金融債務綜合防控懲戒機制,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繼續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建立金融與財政、稅務、審計等企業財務信息共享平臺,規範會計師、律師、資產評估等中介服務市場,尊重和發揮司法部門的作用,完善守信激勵機制,在全社會深入開展誠信創建活動。
會議認為,金融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要從金融資源的供給端加強改革,調整優化市場結構,抑制資產泡沫,為實體經濟提供更豐富的金融產品。加大對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擴大對城市立體交通、停車泊位、地下管網、雨汙分流、智慧城市、住房保障、集中供熱、大氣汙染防治、汙水處理、垃圾處理等“十大系統”的支持,加強對農村改路、改電、改校、改房、改水、改廁、改暖等“七改”工程的服務,增加面向教育、文化、醫療、健康、養老等民生和社會事業的金融資源配置。更加關註民營經濟的融資需求,著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降低企業“過橋”融資成本。積極化解企業間擔保鏈、擔保圈風險。加大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力度,推廣完善債權人委員會制度,提倡責任同擔,共渡難關,互相支持。對過剩行業堅持區別對待、有扶有控,實施“一企一策”,不搞“一刀切”。
盡管8月8日大漲的煤炭和航空等板塊出現小幅調整,但A股市場的反彈卻仍在繼續。8月9日滬深兩市股指再度雙雙反彈,成交量小幅增加,只不過9日領漲板塊換成了水務、公共交通、建築等二線藍籌。對於股指能否借著這波反彈突破3100點的壓制,大部分市場人士仍然心存疑慮,而成交量和政策面能否配合則成為了決定性的因素。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滬深兩市股指在小幅低開之後早盤窄幅震蕩整理,隨後即在二線藍籌板塊帶動下開始震蕩反彈,而這些板塊也正是目前地方國企改革較為集中的板塊。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25.68點,上漲21.40點,漲幅0.71%,成交1877億元;深成指報收10564.78點,上漲95.90點,漲幅0.92%,成交2756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54.51點,上漲23.92點,漲幅1.12%,成交751億元。
對於本周以來股指持續的地量反彈走勢,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表示,這一方面說明市場惜售情緒較為強烈,使得少量資金能推動股指上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資金近期集中湧入藍籌股板塊,股息率再度成為了重要的選股指標,這說明市場資金的取向還是偏防禦的,主要還是以存量資金和提前布局的長線資金為主。在這樣的情況下,結合近期IPO發行的加速,股指要想順利突破3100點的壓制難度很大,需要成交量能夠有效放大,否則股指在反彈進入區間上限之後還是會再度探底的。
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王稹等也認為,從總體上看,上證指數在M頭形態和W底形態之間徘徊,M頭的可能性正在變大,目前的反彈是指數依托於頸線區2800-2950點制造的一次反擊,保證指數仍然處於強勢區間。指數第三次反擊到下行的趨勢線A-2下方,量能持續縮減。從技術上看,上證指數創新高沖擊一次3100點以上的可能性還存在,但是很小,一種更大的可能性仍然是反彈在A-2處結束,那麽反彈空間實際上已經所剩無幾,上證指數將面臨比較明顯的技術考驗,特別是每天的10:30-11:30。而一旦再次下行並將頸線區上軌2950點跌破,下一較強的支撐位置在頸線區下軌,即2800點處。
國都證券策略分析師肖世俊則認為,A股底部韌性足但反彈動力弱。當前基本面乏味平淡、貨幣政策階段性微調放松預期升溫、改革創新或有結構性亮點、資金面供需略微改善、風險擾動因素整體緩釋,在經歷二季度後半期持續震蕩調整後,三季度前半期有望迎來情緒穩定的修複反彈行情,但若缺乏超預期的政策提振,市場自我修複的反彈力度較弱;並預計後續在貨幣政策微調放松、及深港通啟動、養老金正式入市、國企與供給側改革突破等改革創新發力雙重驅動下,預計指數整體先揚後抑,滬指波動區間3300點-2800點,創業板指波動區間2500點-1900點。
而結合央行官員再次表達“流動性陷阱”擔憂、7月底召開的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政策定調,此前市場預期的貨幣政策階段性微調放松、資金面供需略微改善,短期來看難以兌現。上述兩大預期修正或落空下,指數繼續上行阻力加大。在“抑制資產泡沫”總基調下,市場風險偏好短期承壓。
在經歷了8月15日的大幅上漲沖關之後,A股市場8月16日選擇了暫時休整,滬深兩市股指漲跌互現,不過上證指數仍堅守3100點整數位,而兩市成交量也維持在了7000億元以上的量級。市場短期強勢未改,不過以寧波銀行(002142.SZ)銀行股板塊盤中的放量下跌則讓人產生一絲憂慮,究竟是誰在大力拋售呢?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以金融板塊為代表的藍籌股集體出現休整使得上證指數出現沖高回落整理走勢,不過股指在3100點受到強力支撐。而深成指則借助萬科A(000002.Sz)繼續強勢上漲整體走勢較強,盤中創出近7個月的新高。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10.04點,下跌15.16點,跌幅0.49%,成交3085億元;深成指報收10882.95點,上漲60.84點,漲幅0.56%,成交4011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01.10點,上漲7.89點,漲幅0.36%,成交99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709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減少了415億元。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普遍認為較為正常,在周一大幅反彈之後,藍籌股有所休整也是情理之中。不過以寧波銀行為代表的銀行股紛紛出現放量下跌走勢,卻又使得很多市場人士心存一絲疑慮,認為如果這是國家隊在借機逢高減倉的話,行情反彈的高度或將嚴重受限。
盡管如此,興業證券策略分析師任瞳等認為,大盤藍籌指數大概率會延續上漲,而創業板指數仍存在潛在的調整風險,短期內市場會出現一定程度分化。主要擇時表現如下:首先,短期利率延續下行,債券牛市仍在持續,充裕的流動性對A股而言仍然是正面的影響;其次,短期金價仍處於震蕩調整,而油價反彈,國際市場投資者風險偏好上行,對A股具有提振作用;最後,針對滬深300指數的漲跌停板指標一直處於強勢區間,板塊內強勢股依然表現突出,而創業板指數無論漲跌停板指標還是凈現金流指標整體表現偏弱,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前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再次轉向藍籌價值股,市場短期呈現結構性牛市。
而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等則認為,進入8月份,一個明顯的變化在於長端國債收益率快速下行,8、9月份無風險利率下行空間再度打開,將給股市提供估值支撐。主要原因在於銀行理財產品監管收緊後,理財產品利率將進一步下降。理財利率下降後,活期存款與理財的息差縮小,儲蓄活化加劇,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規範後銀行理財對利率債的配置需求大增,將帶動長端利率挑戰歷史低點。隨著長端國債收益率、理財產品收益率、銀行資產端利率的逐步下降,社會無風險利率下移,央行下調基準利率的空間也將逐步增大。同時考慮到豬價及原油價格的回落,通脹在下半年將不構成威脅。降息的空間增大,但根據近期經濟走勢,這個時間點將更有可能往後推。
從近期中觀行業高頻數據角度看,銀河證券認為經濟表現尚可。盡管統計局公布的7月宏觀數據差強人意,固定資產投資、消費、進口增速均在下滑,尤其房地產、制造業投資持續下滑,基建投資增速也降至20%以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再度回到6%,但高頻數據顯示目前經濟尚未再度明顯下滑。六大發電集團日均耗煤量持續回升、港口煤炭庫存下降、動力煤價格持續上行,同時鋼鐵價格上升、鋼鐵產量回升、焦煤價格也開始上行。另外,受益於長江流域洪澇災後重建及PPP項目的加速落地,水泥、玻璃等原材料價格也紛紛上行,因此當前時間點政策寬松的必要性沒有那麽高。
8月17日,隨著深港通獲國務院批準消息的正式公布,A股市場也隨之開始了股市常見的利好兌現後的回落盤整走勢,滬深兩市股指漲跌互現,不過上證指數收盤還是守住了3100點整數位,兩市成交量則回落至6000億元的量級,股指的反彈之旅能否繼續也成為了市場人士最為關心的話題。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股指在早盤低開之後盡管一度出現一波快速沖高走勢,但短線獲利盤的兌現壓力使得股指很快沖高回落,上證指數盤中一度跌破3100點整數位。不過臨近早市收盤股指開始回升,傳媒、水務、鋼鐵等板塊整體漲幅居前,而尾盤的回落使得股指最後以十字星報收。
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09.55點,下跌0.49點,跌幅0.02%,成交2434億元;深成指報收10890.69點,微漲7.74點,漲幅0.07%,成交3751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208.20點,上漲7.10點,漲幅0.32%,成交94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為6185億元,較上一交易日萎縮一成多。
隨著8月16日盤後深港通獲批的消息公布,本周一股指在券商、銀行等板塊帶動下出現大幅上漲的原因也已揭曉。市場預期的政策利好的過早兌現,或在某種程度上不利於市場行情向縱深發展,而周二以寧波銀行(002142.Sz)為代表的長線資金撤出跡象,也從一個側面說明長線資金對於股指長期走勢並沒有那麽樂觀。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等認為,深港通推出後A股估值體系將進一步與國際成熟市場估值體系接軌。滬港通推出後A股估值體系逐步與國際估值體系接軌,深港通的推出將加速這一進程,將導致A股港股同一公司或可比公司的估值水平趨近。整體看,對A股大盤藍籌股有一定的估值修複作用,而對A股估值過高的小盤股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深港通利好券商經紀業務,尤其是在港券商。由於香港券商傭金費率更高,普遍在0.3%左右,高於內地券商0.07%左右,因此對於香港經紀業務貢獻更大,彈性更大。同時深港通的推出進一步擴大了不同資本市場的開放和互通,方便內地資金外出以及境外資金進入。深港通推出是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其推出能擴大境外機構的人民幣資產配置,同時擴大內地機構對境外資產的配置。低估值有業績的白馬成長股、消費股以及高股息股票更受青睞。根據港股投資者偏好,深港通正式開通後,香港資金將更偏好業績良好的白馬成長、低估值有業績消費龍頭及高股息率股票。
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羅文波則認為,從滬港通開通的過往經驗來看,由於資金額度較少,深港通的開放也很難成為驅動目前市場走勢的核心變量。考慮到深港通標的估值差異比滬港通更為懸殊,預計即使深港通開通,很有可能A股資金對港股的熱情更高。從滬港通開放以來統計數據顯示,港股通資金使用率高達 80%,遠高於滬股通的額度使用情況。類似於滬港通,深港通後市場最終可能像滬股通運行一樣,在某些事件沖擊下,資金可能呈現階段性的流入和流出,而不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兩個市場的估值相互收斂。
今日三大股指全線低開,滬指在券商、釀酒概念股的帶動下,早盤一度翻紅,但是權重股維穩不力,大盤震蕩下行,但臨近午盤企穩反彈,大盤重返3100點;而深成指、創業板今日呈現震蕩走勢,股指在紅綠盤中交替前行,截至午盤皆以紅盤報收。
滬深股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04.09點,下跌5.95點,跌幅0.19%,成交額1,402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893.82點,上漲10.87點,漲幅0.1%,成交額2,195億元;創業板指收報2,208.2點,上漲7.1點,漲幅0.32%,成交額527億元。
盤面上,鋼鐵、航天軍工板塊領漲兩市,券商板塊因“深港通”利好出盡早盤沖高後回落,黃金概念股經過三日的大漲後今日開始回調,房地產、煤炭板塊上午也呈現震蕩下行的趨勢。概念板塊中,石墨烯、3D玻璃等板塊今日跌幅居前,而次新股熱度不減,半日收獲2%的漲幅。
在資金方面,滬股通半日凈流入逾10億元而截至昨日收盤,滬股通已經連續八個交易日凈流入,累計流入金額122.07億元。A股兩融余額突破8900億,創四個月新高,截至8月16日,滬深兩市融資融券余額報8901.57億,較前一日增加98.25億。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昨日晚間深港通方案獲批,但是因市場早有預期,今日利好出盡,券商股、深港通概念股皆沖高回落。其中,深港通板塊跌幅近0.5%,券商板塊跌幅0.31%。
對於後市,西部證券指出,隨著權重板塊的回調,當所有的板塊都被資金炒作之後,大盤指數可能正在加速接近一個重要的階段性頂部。當前仍然是“吃飯”行情,但尚難判斷是一輪牛市的起點。當前投資者需關註兩個重要信號,這將決定本輪反彈強度:一是成交額能否保持在7000億元的水平,持續放量將對市場提供重要支撐;二是普漲後是否會出現新一輪的輪動,如果能形成清晰的投資主線,行情持續時間可能延長。
國信證券則表示,“深港通”獲批對資本市場意義深遠。上證指數短期在年線附近波動,藍籌類品種或有輪動表現,建議關註供給側改革標的鋼鐵等板塊;創業板指的反彈或將逐步弱化,建議適當調倉關註藍籌品種。整體操作上,今日適當減倉,年線下方可回補倉位。
早盤要聞
中金:深港通獲批將明顯提升A股納入MSCI可能性
中金公司分析師王漢鋒等人稱,盡管已有市場預期,但深港通額度的取消及投資標的擴充使港股仍將在短期受益。互通機制生效後覆蓋A股市值的81%,所覆蓋股票交易量占A股交易量的68%;覆蓋港股市值的73%,占港股交易量的90%。總額度的取消意味著大陸股票市場將實際上對所有國際投資者開放,這將是中國資本市場和資本賬戶開放的重要一步;MSCI指數體系納入A股的可能性將明顯提升。
央行主管報紙:
貨幣政策邊際效應已有所下降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經濟發展新常態和落實去杠桿任務的大背景下,貨幣信貸增長的中樞水平可能比過去有所調整,對此也需要適應。由於多種因素影響,貨幣信貸月度數據出現一定波動比較常見,應該避免對某個月的短期數據作過度解讀。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249點
為英國脫歐公投以來最強
外匯局:部分媒體報道“QDII額度遭凍結”為不實新聞;
目前QDII900億美元總額度已基本發放完畢;對符合QDII規定的機構現有的額度仍可繼續使用。
河南省確定8家國有企業作為混改試點
據河南省國資委,河南省確定8家省屬國有工業企業作為“混改”試點單位,力求形成良好的示範帶動效應。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平煤神馬集團、鄭煤集團、安鋼集團、河南機械裝備投資集團、河南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洛陽銅加工集團、洛陽單晶矽集團是此次的試點單位,它們共同存在冗員多、轉型難、包袱重等問題。
融信拿下上海新地王打破中國土地成交記錄
今日,在上海土地市場瘋狂的行情之下,位於上海靜安(原閘北)中興社區的一幅住宅地塊進入掛牌階段,起拍價46億,吸引了18家企業前來競拍。最終融信以110.1億的總價擊敗其他17家,以10萬/㎡的名義樓板價,14.3萬/㎡的可售面積樓板價,139%的溢價率,創下中國土地成交史上最貴地王記錄,未來項目售價將超過15萬/㎡。
A股市場縮量回調的走勢仍在繼續。8月24日,滬深兩市股指收盤漲跌互現,藍籌股走勢集體疲軟,而以創業板為代表的成長股走勢相對較強,成交也有所增長,但兩市整體成交量則繼續萎縮,已降至4491億元。市場人士預計股指將回補8月15日留下的上行跳空缺口,而成交量縮至地量之後可能引發新的一波反彈走勢。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股指全天呈現窄幅震蕩走勢,藍籌股走勢較為疲軟,而成長股走勢則相對較強。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085.82點,下跌3.89點,跌幅0.13%,成交1684億元;深成指報收10760.44點,上漲10.15點,漲幅0.09%,成交280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92.17點,上漲18.01點,漲幅0.83%,成交802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491億元,較前一日有所縮小。
對於這樣的走勢,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鄔月婷認為,滬指反彈至3150點附近後,出現反彈乏力跡象。之前提到年線存在較大壓力;去年8月底展開的反彈,最終受阻於年線,並在今年年初出現大幅調整。此次再遇年線,心理壓力應該不容小視;近期市場一直被年線向下壓制。另外,上周一跳空上行留下跳空缺口在3052點左右,根據今年以來情況看,幾乎所有向上缺口都被回補,因此短期突破後箱體後,底邊上移到3050點附近比較合適。而3680點以來的千點下跌,到目前也幾乎反彈到半分位了,因此3150點可能形成短期箱體的上沿。再往上多方將進入熔斷套牢區;往下則仍受到政策維穩和無風險收益率下滑的支撐。因此,大格局上看,3050點-3150點可能形成一個短期的波動箱體,等待方向的選擇。
就未來幾日情況看,市場正在向下考驗新箱體的下沿,需要等到成交量萎縮到極致後,可能會重新進入反彈周期。而投資風格上,或許會繼續飄忽不定,時而藍籌走強,時而成長走強,但兩者空間均不大。創業板指在2250點形成了巨大的阻力,而藍籌的快速上漲或許也不是各方願意看到的情形,上周二部分品種遭機構大幅賣出或許可以看出此中的端倪。總體上看,雖然重心較前期有所提高,但仍屬是震蕩格局,投資者應靈活應對。
而中期調整趨勢尚未結束,投資者可保存實力、等待機會。 2015年5178點以來的調整趨勢尚未結束,主要原因是國內貨幣政策寬松余地下降,金融去杠桿和加強監管,使得資金驅動型行情短期難以啟動。其次,經濟增速仍在下滑,上市公司盈利增速亦在下降,業績驅動型行情也難以出現。因此,股價回歸基本面仍是大趨勢,考慮到目前市場的中位數市盈率仍在相對高位,未來仍有一定回歸的空間。
中航證券策略分析師董忠雲等則認為,上證指數近期上演的強勢抗跌走勢,主要源於大資金在金融、地產、煤炭、鋼鐵等權重板塊中逆襲吸籌,這有利於為A股中長期築底後的慢牛走勢奠定基礎。預計上證指數近期仍將在2950點至3100點之間以震蕩走勢為主。操作策略上建議“輕大盤,重個股”,板塊選擇方面,預計增存量資金均將青睞銀行、保險、證券、房地產等大盤藍籌及白酒、中藥等民族品牌。
進入到炎炎夏日後,樓市成交火爆的局面仍在持續。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報告顯示,8月份,易居研究院監測的30個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228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2%,同比增長27.2%。今年5-7月份市場交易呈現逐月下降態勢,到了8月份出現反彈,且創下近7年來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在8月的最好水平。
這30個典型城市分別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石家莊、青島、南京、蘇州、杭州、福州、長春、武漢、長沙、南昌、成都、蘭州、貴陽、南寧、唐山、淮安、濰坊、常州、莆田、泉州、常德、襄陽、茂名、九江、北海。其中一線城市4個、二線城市15個、三線城市11個。東部城市18個、中部城市7個、西部城市5個。
8月份,30個城市中,有20個城市的成交量出現了環比增長態勢。其中蘇州市場環比增幅為30個城市最高水平,達到93.9%。需要註意的是,蘇州7月份市場交易陷入低谷,所以8月份的環比值會顯得非常高。從環比跌幅看,泉州、深圳和北海的跌幅較大,分別為38.5%、26.9%和21.4%。
綜合考慮環比增幅和同比增幅,並計算綜合增幅,能較好地衡量樓市交易的活躍程度。將每個城市的環比增幅賦予60%的權重、同比增幅賦予40%的權重,通過加總計算綜合增幅,結果顯示,莆田的綜合增幅為136.5%,說明莆田市場交易相對活躍。而深圳的綜合增幅為-39.7%,說明深圳市場交易相對不活躍。
分城市類型來看,8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397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0%,同比增長16.1%。8月份交易出現環比上升,受上海市場的影響比較大。上海8月份出現了收緊信貸政策的傳言,購房者恐慌性心理加重,進而推高了市場交易量。
具體城市看,北上廣深4個城市環比增幅分別為-6.4%、34.3%、2.3%和-26.9%,同比增幅分別為-11.9%、71.4%、34.2%和-58.9%。
除了上海,在一線城市一直處於價格窪地的廣州,最近以來在地王的帶動之下,無論是成交還是價格也出現了一輪補漲的態勢。例如天河奧體附近的龍湖首開天宸原著樓盤,今年前8月,以26億的銷售金額位居天河區第一、廣州第二。該項目售樓處人士告訴第一財經,一月份該樓盤主力價位在2.8萬-3萬,現如今已經達到了3.4萬~3.5萬。“有了地王支持,市中心銷售很火爆,這幾個月漲得很厲害,我們也是順勢而為。”
8月份,15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1599萬平方米,環比增長9.5%,同比增長30.0%。對比歷史同期數據,二線城市目前的交易依然是比較活躍的。
15個二線城市中,有11個出現了環比增長的態勢,其中蘇州、長沙和福州的環比增幅相對要大。而剩下的4個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環比下跌態勢,包括南京、南寧、杭州和貴陽。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說,8月份市場交易相比7月份有所上升,反映了購房者入市積極性在提高。對於購房者而言,除了擔心房價上漲以外,也擔心信貸等政策收緊,所以加快購房節奏是鎖定購房成本、規避政策調整風險的最優策略。
8月31日早間,廈門國土局在其官網上發布公告稱,廈門市自9月5日起執行住房限購政策。同月蘇州出臺的限購政策提出,非本市戶籍購買第二套住房,必須提供繳納證明或社保證明。
嚴躍進分析,從後續市場走向看,包括南京、廊坊、燕郊、天津、合肥、武漢、鄭州、昆山、杭州、福州、東莞、惠州、珠海等城市的限購可能性比較大。此類城市炒房現象比較嚴重,而且房價增幅過快,都有可能出臺各類版本的限購做法。
“此類市場邏輯在9月份會得到延續。尤其近期部分二線城市存在政策調整的可能,所以購房者在入市方面依然不敢懈怠。部分房企在9月份推盤節奏相對也會加快,這都會使得9月份市場成交繼續攀升。” 嚴躍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