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二房東迎來翻身解放,租房市場“大B化”勢不可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5/156556.shtml

二房東迎來翻身解放,租房市場“大B化”勢不可擋
李星 李星

二房東迎來翻身解放,租房市場“大B化”勢不可擋

長租市場創業者要想突破中國式租房困局,唯有借力打力、順應房源大B化趨勢。

文 | 李星

據住建部房地產市場監管司介紹,當前我國租賃市場涉及人口在1億以上,年租金已突破1萬億。與旺盛的租房剛需相比,房源存量嚴重不足,增量遠落後於城市新增人口速度。因而,住房居住市場是典型的“賣方市場”,租客的話語權比較微弱。

長租市場的房源主要包括:(1)把自有房屋出租的個人房東,被稱之為“C端房源”;(2)為租客提供住房租賃服務的職業二房東,被稱之為“小B”;(3)集中出租整棟標準化房源的公寓管理公司,被稱之為“大B”。小B和大B屬於廣義的“二房東”範疇。

所謂“得房源者得天下”,過去二十多年,中介不斷囤積C端房源而獨大;如今,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及人們消費主權的複蘇,房源開始向B端集中,在多重合力助推下,一場“去中介化”大幕正悄然拉來……

中介在市場博弈中占盡上風

租客要租到滿意的房子,要麽找房東直租,要麽通過中介或者二房東轉租。然而多年以來,中介 、房東、二房東、租客之間相互博弈,使得中國式租房陷入剪不斷、理還亂的重重困局之中。

傳統中介擁有星羅密布的實體門店,以及以門店為據點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房產經紀人,他們遊走於房源和客源兩端,本應是租房市場的服務者。在PC時代,中介在58同城、搜房網等媒體平臺批量發布C端房源信息,形成了一套組織多人帶看,催促租客簽定租賃合同的打法,其成交速度比房東招租更快,因而所囤積的C端房源越來越大,競爭優勢也淩駕於租客與房東之上。

一些個人房東傾向於把住房租賃業務交給信得過的二房東全權打理,而不是任由中介公司處置。二房東是住房租賃業務的經營者,是 “代理房東”,被平臺視為自帶貨源的“商戶”(B端)。二房東同樣需要囤積C端房源,是制衡中介滲透和擴張的主要力量,以昌平區天通苑為例,大約500個二房東控制了當地80%的可出租房源,該地區的房屋租金要比中介壟斷房源的其他地區低廉很多,因而成為北漂的重要聚集區之一。

近些年, 58同城收購安居客,搜房轉型房天下,鏈家、我愛我家等中介公司自建房產O2O,愛屋及屋等互聯網中介異軍突起,租客通向房源的流量入口被中介壟斷,房東和二房東不得不依賴中介平臺發布出租信息,並向中介繳納大筆傭金;這種畸形的市場局面也助長了虛假房源泛濫、黑中介坑蒙拐騙等亂象的囂張氣焰。

眾望所歸,二房東漸成“去中介化“主力

國務院在2016年6月初印發的《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幹意見》罕見地把“住房租賃企業”作為首要的市場主體,其次才是“房產開發商”、“中介機構”及“個人房東”,並強調要“通過租賃、購買等方式多渠道籌集房源,提高住房租賃企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形成大、中、小租賃企業協調發展的格局”。

對政府而言,在房價高開高走的形勢下,鼓勵民眾租房而非買房無疑是務實之舉。政府希望看到,租房市場逐漸從C端房源過渡到B端房源占主導,以便進行有效的監管,並可以向住房租賃企業征收稅費。

對於租客來說,二房東比中介更有誠信、更加穩妥。二房東為租客提供的是持續的全天候、多維度的租賃服務,而中介經紀人的頻繁流動也不能保證租客在住期間的服務,更像是一錘子買賣。這也是由各自經營性質所決定,二房東的收入主要來源自房屋租賃(含居住)服務,而中介則主要以交易傭金謀利。

小B化的職業二房東、大B化公寓管理公司正迅速成為突圍中介把持的租房市場的希望,而長期以來被中介邊緣化的二房東終於迎來“翻身”機遇。

那麽,二房東如何另辟蹊徑獲取新的免費流量入口呢?移動互聯網不斷進步也為B端房源線上化積蓄了足夠的勢能。以去中介化的房屋租賃B2C+C2C全價值鏈管理技術平臺房總管在企業端的運營為例,小B化的職業二房東或大B化的公寓管理公司貨源多,把B端房源成批量的上線,平臺的貨源問題迎刃而解;即便在單次成交後,二房東的使用仍然非常高頻。在其用戶版則按“滴滴模式”搭建租客與房東純直租平臺,由於單個房東的房源有限,產品的使用黏性、用戶忠誠度比企業版稍弱一些。

政府的大力支持、百姓的呼喚、再加上移動互聯網提供的技術和流量保障,讓二房東盼來崛起的大風口。

二房東在“大B化”中的困難

據統計,一些發達國家的長租公寓產業占據約占整個租房市場份額的50%,而我國公寓占有率不足10%,發展潛力巨大。國內房產開發商開拓住房租賃業務直奔“大B”租房,一些中介公司也在加緊布局B端房源,成立公寓管理公司變身“二房東”。

鏈家的自如友家、我愛我家投資的相寓都推出了小戶型、標準化的精裝公寓;青年YOU+、寓見等長租品牌公寓贏得資本垂青。這些新興公寓多地處繁華地段、上班便利,有專門“公寓管家”提供長租服務以滿足新中產年輕人對居住品質的追求。由於定位於都市白領單身公寓,原則上要求每戶入住不超過2人,無形中把帶小孩、老人的家庭用戶擋在門外。

要想真正充分滿足大眾的長租剛需,還得寄希望於“小B”逐漸成長為“大B”。一些有商業頭腦的職業二房東正朝公司化、品牌化方向運作,以服務口碑穩住客源,強化對“一房東”的議價權和續租能力,兼並一些經營不善的二房東,成為初具規模的住房租賃企業。

租房市場的競爭越充分,資源越向優勢方聚集,最終形成新的B端房源壟斷新局面,而在房源“大B化”進程中,肯定會有一批二房東跟不上形勢被迫淘汰,具體存在以下三大困難:

(1)落後的管理手段:不少二房東仍然事無巨細進行手工記賬,既不便查詢,也容易遺忘出錯,一旦進入高速擴展階段,房源量和租客量劇增將帶來繁重的工作量,主觀經驗管理已經落伍;

(2)高額的推廣費用:無論是整租房,還是合租房,房源的閑置都意味著可變現資金的流失,二房東往往要不斷付費置頂導入客流,據了解,僅上海市場職業二房東在58同城及其他中介平臺的年推廣費用就高達5億元;

(3)單一的資金來源:房東的資金來源於租客傭金,然而需要提前大筆墊付給房東,資金周轉成為職業二房東的“命門”;在二房東之間兼並之戰中,誰出的租金高、墊付金額大,誰就在整合房源中更有優勢,不少二房東因資金鏈跟不上而出局。

SaaS平臺和消費金融是二房東的兩大推手

想要攻克上述的難關,職業二房東既要強化租賃管理“內功”,又要大膽引入金融“外援”。

目前房產開發商和中介公司旗下公寓管理公司都有ERP系統,職業二房東要想實現“彎道超車”,必須把將SaaS(軟件即服務)嵌入到租房業務方方面面之中,實現租房業務的數字化、智能化管理躍變。

SaaS平臺要想做到簡便實用,就得把租房業務場景與移動互聯網技術友好結合,譬如在SaaS工作平臺即時提醒二房東將閑置房源出租並予以發布;通過移動端可以與租客在線溝通;所有“帶看”記錄可在移動端查詢;與租客在線簽訂電子版合同,並支持移動支付轉賬;催繳租金以短信通知租客;退租的押金自動返回等功能一鍵完成。據國內首個純移動端房屋租賃管理SaaS系統房總管創始人、CEO林當清(超大型ERP系統“新中大”軟件聯合創始人)介紹,SaaS為商戶的房源管理、發布房源、租客管理、合同管理、財務管理提供了一個閉環平臺,此外,平臺基於租房的交易大數據還可以衍生買房、裝修、家政等業態服務。

如果把SaaS平臺比作二房東的“武器”,那麽消費金融則是租賃市場的“糧草”。針對剛走向社會租不起房的年輕人,平臺可以接入“螞蟻金服”的征信系統為租客提供的“分期貸”服務。房產是居民最大的固定資產、金融屬性極強,尤其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房屋租賃業務的回報相當穩健;目前“魔方金服”就把公寓的“經營性預期收益”打包成理財產品放在平臺購買,贏得投資人的追捧;而將小B房源的“預期收益再證券化”成為緩解職業二房東資金周轉難題的可行出路。

而讓職業二房東習慣基於SaaS平臺開展業務,鼓勵二房東利用金融杠桿盤下更多的房源,需要一批專業的服務人員和線下地推團隊深耕長租市場。

4erfangdong

鑒於過去租房市場糟糕的服務體驗,本文認為理想的住房租賃商業模式需回歸用戶本位,在C2B端(租客to二房東)利用SaaS閉環平臺提升租賃管理效率,以消費金融激活租賃市場市場潛能;在C2C端(租客to房東)釋放移動互聯網“連接”優勢,讓租客與個體房東借助免費平臺自主直租,形成C2C+C2B良性循環。

租房是人們生活常態,也是關乎民生的大事,長租市場創業者要想突破中國式租房困局,唯有借力打力、順應房源大B化趨勢,以移動互聯網的普惠助推二房東們走向歷史前臺,才有望重塑人們的租房體驗,改寫萬億級住房租賃市場的競爭格局……

二房東 租房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565

全球科技界迎來今年最大IPO Line宣布東京紐約兩地上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745.html

6月10日,日本即時聊天軟件運營商Line在日本股市收市後宣布將於下個月在東京和紐約兩地上市,公司將在東京募集資金超過10億美元,這項IPO將不僅成為日本今年以來規模最大的IPO,而且也是今年全球科技企業最大規模的IPO。

據彭博社報道,Line公司宣布,將於7月14日在紐約上市,7月15日在東京IPO。該公司將在東京募集1127億日元(約合10.5億美元)的股份。另據《華爾街日報》報道,Line將於東京和紐約各發行1300萬和2200萬新股。東京證交所和紐交所均已在周五批準了Line的IPO,此次IPO預計也將使得Line的估值超過50億美元。

彭博統計數據顯示,這將是今年以來全球規模最大的科技企業IPO。2016年,即使有超過160家企業上市,募資總額10億美元,但還沒有一家科技類企業通過IPO募資超過1.5億美元。

不過,50億美元的估值比起Line在2014年夏天首次考慮在東京IPO時的估值幾乎低了一半,當時的IPO估值超過100億美元,隨後公司兩度推遲IPO。估值縮水一方面表明了投資者對市場的胃口大不如前,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公司在擴增用戶基數和開拓新市場方面面臨的挑戰。

Line為韓國公司Naver所持有是目前日本最流行的即時聊天軟件,功能類似與微信。憑借饅頭人、可妮兔、布朗熊等萌萌的表情包,Line火爆亞洲多地。用戶可以免費打電話或者發送即時訊息。其它盈利還來自於衍生品、遊戲和廣告的收入。近幾年來,Line還將業務擴展到流媒體音樂服務以及打車服務等。

Line三分之二的活躍用戶分部在日本、臺灣、泰國和印度尼西亞。不過對於這家每月活躍用戶數量已經達到2億左右的即時聊天軟件運營商而言,如何擴大用戶規模引發業界擔憂。Line過去一年美國市場的新增用戶僅1300萬。盡管如此,2015年Line的全年收入仍然超過1000億日元。

為了產生新的收入來源,今年3月,Line又宣布推出一系列新服務,比如低價移動運營商服務,以及擴大手機支付等等,使得用戶數據變現。Line在亞洲最大的競爭對手微信的每月活躍用戶數量為6.5億。而在美國市場,Facebook旗下WhatsApp的每月活躍用戶更是高達10億。

Line的CEO出澤剛(Takeshi Idezawa)一直致力於塑造該公司在亞洲即時聊天市場的領導地位。而此次IPO也與這一計劃相一致。

然而,Line此時上市的時機頗具挑戰性,因為當前市場環境並不理想。今年以來,日股已經下跌超過13%,日本今年IPO數量同比暴跌75%,總計募資僅15億美元,創2009年以來最低。Line的上市反響可以說是對日本投資者信心的一種試探。

另一方面,Line的IPO也將成為繼去年11月份日本郵政上市以來的最大一單IPO。去年11月,日本郵政IPO募集資金120億美元。而今年日本市場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IPO是日本地產投資信托公司LaSalle Logiport REIT,今年2月,LaSalle Logiport募集資金超過9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626

限遷政策將取消 二手車電商或迎來新爆發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3/156834.shtml

限遷政策將取消 二手車電商或迎來新爆發
李根 李根

限遷政策將取消 二手車電商或迎來新爆發

取消限遷政策,除了直觀上影響二手車的流通,打破異地交易障礙,還將進一步反作用於二手車電商的發展,進一步實現“互聯網+二手車”。

據汽車流通協會內部權威人士消息透露,本月末二手車限遷政策將會在各地強制執行。這意味著二手車市場將再迎政策利好。此外,隨著異地限遷的解禁,傳統車商和二手車電商的整合也將加快,二手車電商或將迎來新一輪爆發。

二手車限遷政策已施行8年

二手車限遷解禁主要依據今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幹意見》(簡稱國八條)。其中要求各地不得制定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的政策,除了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9個城市以外,已經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的地方,要在2016年5月底前予以取消。

實際上,二手車限遷在解禁前已實行8年之久。當初為迎接2008北京奧運會,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對外地遷入北京地區的二手車輛設置了嚴格準入門檻。此後,河北、上海等省市紛紛效仿,這一政策最終幾乎在全國普遍推行。

不過2008年情況來看,中國的汽車保有量數額總體不大,影響也較小,但隨著中國汽車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二手車大市場也隨之逐漸形成。限遷弊端開始逐漸顯現:車主利益受損、消費者無車可買、全國市場無法形成、影響了新車銷售等。

為鼓勵二手車市場發展,今年兩會期間,《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了“活躍二手車市場”。此後,國務院辦公廳也印發《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幹意見》(簡稱國八條),要求各地不得制定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的政策。

強制取消將動地方稅收“蛋糕”

不過,在政策規定強制取消的5月底前,真正為落實“國八條”政策出臺文件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的省份,只有貴州、四川兩省,城市則為伊犁、蘭州、大連、撫順、葫蘆島5個城市。

為何國務院明令做出的政策,卻未得到地方積極施行響應?

業內分析人士稱:地方不推行落實國八條主要是出於對稅收和環保的考慮。

稅收方面,根據現行稅收政策,二手車的交易對於各地政府來說,基本上沒有稅收收入。與此同時,二手車交易量的擴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地新車的銷售,進一步影響了當地的稅收。

國稅總局的數據顯示,2005年-2012年,車輛購置稅收入由558億元上升至2229億元,增加了3倍,年均增長21.80%。而二手車方面,我國二手車交易額達到5500億元,而為國家貢獻的稅收僅為1.5億元,但從多方研究機構披露和預測的數據來看,二手車是目前最為被看好的“萬億級”市場之一。

此外,分析人士還稱,地方對取消限遷政策落實不利,一定程度上可能也是環保標準的考慮。誰先放開了限遷政策,就可能率先導致低環保標準的流入。

限遷取消利於“互聯網+二手車”

然而,二手車限遷政策已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二手車市場的發展。隨著二手車電商的火熱,二手車信息不對稱、流通效率等問題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諸多二手車電商項目紛紛獲得巨額融資,一片爆發在望的態勢。2015年,行業還出臺了二手車市場銷售將達1000萬輛的預期。然而,最終只有941.71萬輛,業內諸多評論將此結果歸結於異地限遷政策。

因此,取消限遷政策,除了直觀上影響二手車的流通,打破異地交易障礙,還將進一步反作用於二手車電商的發展,進一步實現“互聯網+二手車”。將會加速傳統二手車車商的互聯網轉型,而二手車電商企業將迎來新發展。

不言自明的是,一旦限遷政策消除,互聯網的傳播渠道和交易渠道將比傳統車商渠道更加廣泛而高效,特別在獲取用戶信息和精準分析用戶需求等方面,互聯網更是有天然優勢。因此,二手車電商極有可能隨著限遷政策落實迎來新機遇。

2015年以來,國內多家二手車電商分別完成了多輪巨額融資,B/C2B模式的優信二手車、車易拍,B2C模式的車貓網,C2C模式的瓜子二手車、人人車等,都希望在這場二手車電商競逐中斬獲先機。

二手車限遷 二手車電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672

“脫歐”公投在即 英國也將迎來“特朗普時刻”?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2254.html

英國“脫歐”(Brexit)最近才在“對別國事務不熟悉”的美國引起熱烈討論。

而美國公眾知道英國“脫歐”的起因居然是,即將代表共和黨競選美國下一屆總統的特朗普在被記者問到有關“Brexit”的時候一臉茫然,似乎從未聽過也不知道這個詞。在被主持人兩次提醒之後才回答說,他支持英國“脫歐”。

在距離英國“脫歐”公投只有不到24小時的時候,特朗普坦誠表示,他確實只是“傾向於英國脫歐”,但是“任何人都不應該聽我的,因為我其實沒太關註這個問題。”

然而,有美歐問題專家認為,英國“脫歐”的相關議題其實和特朗普競選有著驚人類似的地方。

就連英美兩國選民對政治現狀的不滿,對如何作出選擇的茫然都非常相似。

獨立黨領袖堪比特朗普

在移民議題上。作為“反歐盟”,“反移民”代表的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奇 (Nigel Farage)在英國的“話題性”地位堪比特朗普在美國的“爭議性”,兩人的移民觀點也有著驚人的類似,並且在各自國家的年長白人藍領階層都有著很高的支持率。

“我要奪回我的國家!”法拉奇在上月的一次競選活動中如此表示。而他所說的“國家”就是之前的那個以白人占絕大多數,移民數量很少的英國。

“我們需要建一座墻,並且要盡快建。”特朗普在談到美國的邊境和移民政策時表示,一旦當選為美國總統,他將大規模遣返美國境內的非法移民,並將把那些想來美國的“壞人”都擋在墻的那邊。

在有關貿易的問題上。支持英國“脫歐”的力量都認為,在歐盟體系中存在大量把貿易協議搞砸的“官僚主義”,因此只有“脫歐”,英國才能重新和其他國家協商那些長期被擱置的貿易協議。

從宣布競選美國總統開始,特朗普就一直表示,美國的經濟處於這樣糟糕的狀態,原因就是“愚蠢的政客談出來的都是愚蠢的貿易協議,美國也因此遭受了上億美元的損失”。所以,特朗普表示,只有他當了總統才能改變這種狀況。

“偉大論”擁躉

同時,“偉大論”在“脫歐”力量和特朗普的競選中都是核心理念。“脫歐”派普遍認為,只有脫離歐盟體系,英國才能像當初獨立的時候那樣,“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一直批評“美國已經不再偉大”的特朗普的競選口號就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特朗普還指出,他當選為美國總統的話,美國會比以往都更加偉大。

此外,“脫歐”運動的推動者和特朗普的競選都帶有強烈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將自己描繪成拯救各自國家走出困境的唯一希望。

唯一不同的是,特朗普的情況可能還更糟糕一些。因為他在有關穆斯林以及移民議題上所發表的出格言論不僅在美國國內遭到強烈抨擊,更招致英國議會提出考慮是否應該對特朗普頒發英國旅行“禁令”,因為之前英國曾有一百萬人聯名上書英國議會,要求“不讓特朗普走進英國一步”。

而英國的退歐運動也鬧劇不斷,除了包括獨立黨等在內的政黨“不停發表攻擊性的言辭外”,更多的時候包括獨立黨領袖和倫敦前市長等政客的言論更被批評是在“長篇大論但全是胡言亂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52

【夏季達沃斯】服務業優勢顯現 旅企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新領軍者年會(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於6月26日~6月28日在天津舉辦。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論壇上談到,中國經濟正在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和創新驅動轉變。這釋放出一個信號,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優化,經濟增長模式由投資驅動型轉向消費驅動型,旅遊業將成為中國最有發展前景的行業之一。

第一財經記者6月28日采訪獲悉,攜程、途牛、藝龍、同程、驢媽媽等旅遊企業優勢凸顯,有望迎來高速增長。更有業者認為,未來,中國將誕生全球化旅遊企業。

旅遊是“幸福產業”

在達沃斯論壇這個重要場合,旅遊被列為“五大幸福產業”之一。

李克強在講話中指出,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的優勢在不斷顯現,智能通訊、手機、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消費迅速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快速發展,既拉動了消費增長,也促進了消費升級。

近年來,旅遊消費已經成為整個社會最重要的消費之一。

國家旅遊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國內旅遊突破40億人次,旅遊收入過4萬億元人民幣,出境旅遊1.2億人次。中國國內旅遊、出境旅遊人次和國內旅遊消費、境外旅遊消費均列世界第一。大眾旅遊時代所形成的巨大消費市場,必將拉動巨大的生產與供給,旅遊業將成為助推經濟增長的新引擎。而作為旅遊業中最具優勢的領頭羊,攜程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中國旅遊業發展紅利的主要受益方。

分析人士認為,除了消費者因素外,旅遊成為“幸福產業”有其“必然性”。

“現在中國經濟面臨嚴重過剩,增長放緩等問題。”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梁建章曾解釋,但“旅遊業是個特例,旅遊業是個長期短缺的行業,又是一個市場化程度很高的行業,瓶頸卻是人們的時間。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意識到,讓白領員工度假所造成的效率損失有限,反而適度的放松和度假可有助於效率和創造力的提升”。

享受旅遊業“紅利”

“我們觀察到,旅遊又一次成為經濟‘消費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攜程相關負責人坦言,“對於OTA從業人員來說,這是一件幸事。一方面,這意味著,未來,攜程等企業,將迎來更大的機遇期;另一方面,在機遇期之下,OTA們也要進行更多思考:怎麽在挖掘潛力的前提下,真正地做好服務、技術,解決消費者出行中遇到的‘痛點’。”

 “中國人均旅遊次數還只是發達國家的幾分之一,未來旅遊會有幾十年的大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梁建章此前直言,“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很多創新和創業的機會。我相信中國的旅遊業者,也能憑借世界第一的市場,開發出世界領先的產品和技術。”

“互聯網正深刻改變旅遊行業,伴隨著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互聯網+旅遊’想象空間巨大,中國將誕生全球化旅遊企業。”途牛旅遊網創始人兼CEO於敦德表示,互聯網正深刻改變旅遊行業,伴隨著線上線下加速融合,“互聯網+旅遊”想象空間巨大。

創新是“標簽”

創新,同樣是OTA(在線旅遊代理商)們繼續向前發展的動力。

比如,攜程提出的“拇指+水泥”的創新理念、“全站搜索”、“互聯網+外幣兌換”、“微領隊”等互聯網的創新業務和技術,成為了攜程為用戶提供服務的重要保障。

值得註意的是,攜程獲得了達沃斯論壇的2016年“全球成長型公司”稱號。這意味著,攜程有機會與更多的國際頂級企業交流,並進一步展示攜程在國際化領域的布局和姿態。

攜程聯合總裁兼COO孫潔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下一步攜程的目標就是“要實現全球化”,也會建立起全球化的合作夥伴。

根據預測,攜程2016年第二季度凈營業收入年增長率約為70%~75%。

梁建章表示,預計到2020年,攜程整體交易額可以達到1.2萬~1.4萬億元,這一水平對應2015年的3500億元,這意味著未來幾年要達到30%的年複合增長率。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旅遊業正值戰略、市場、技術、產業發展戰略期,在這個風口之下,攜程的萬億夢並不遙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778

中行董事長田國立:銀行業國際化迎來30年未有之三大機遇

“中國銀行業國際化迎來了30年未有之三大機遇,值得關註。”中國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在“2016中國銀行業發展論壇”上表示,這三大機遇即:中國對外開放新格局;“一帶一路”為主軸的新市場;人民幣國際化帶來新商機。

三大機遇

田國立認為,未來五年仍將是銀行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同時銀行業面臨著30年未有之三大機遇。

第一個機遇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的貿易國,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大國。“預計到2020年中國對外貿易的總額將超過5萬億美元,對外的直接投資額將超過2000億美元,比2014年要翻一倍。”

第二大機遇是“一帶一路”為主軸的新市場,“一帶一路”的願景提出以來,國際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大局已經打開。2016年前5個月,中國在沿線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合同達到391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總額的51.8%。未來中國銀行業海外拓展將獲得更為廣闊的空間。

第三大機遇是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新商機。截止2016年5月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規模累計已突破26萬億元,1~5月人民幣直接投資同比增長89%,隨著人民幣正式加入SDR貨幣籃子,有利於中資銀行以人民幣業務為切入點,拓展更為廣闊的國際市場。

同時,也要正視新形勢下銀行國際化發展的兩個差距。

首先是海外服務能力的差距,中資銀行的海外金融服務仍以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為主,雖然設有眾多的非商業銀行子公司,但國際化競爭能力仍然偏弱。目前還沒有一家邁入國際化的銀行和國際保險公司。此外,中資銀行已經出現了“成長的煩惱”,海外利潤率偏低,資本和資金來源過度依賴於集團,零售業務一直難以取得突破,有的銀行在監管合規領域面臨較大挑戰等等。

四個著力點

中國銀行業國際化轉型如何突破?田國立認為有四個著力點。

第一,服務國家戰略,適應大國崛起的跨境金融需求。田國立表示,中國銀行業要主動擔當歷史責任,助推發展中大國在全球的崛起,穩步推進機構的國際化。

第二,堅持差異化的發展,形成國際化發展的梯隊。“要堅持差異化的發展之路,避免過度競爭。海外發展如同釀酒而不是快餐,往往需要幾代人的積累和努力,才能真正地做到可持續發展。”田國立稱。

他認為,銀行業應在堅持市場化選擇和政策引導共同作用的基礎上,形成一定的國際化發展團隊。大型銀行堅持綜合化發展,在國際化程度和區域分布上適當地有所區別;中小銀行充分發揮自身特色,與大型銀行互相支持,共同發展,在業務上彼此合作。

第三,理性安排推進的節奏,保證國際化業務穩健發展。田國立表示,從發達國家銀行業的經驗看,國際化發展會出現周期性波動,與本土發展存在著明顯的互溢效應,可能會對銀行經營形成巨大的沖擊:一是本土根基不穩,導致國際化的收縮,比較典型的是日本的經濟泡沫以後,日本銀行業被迫收縮海外業務;二是國際化擴張過猛,沖擊本土金融業的穩定,英國當時重塑四大清算銀行,跨國並購整合不力,零售業務虧損,最終均被收購。

第四,加強能力建設。綜合服務能力是基礎;風險控制能力是保障,強化對國別風險、操作風險的有效監控和對商業機構的及時提醒;運營管理能力是關鍵,從公司治理、組織架構、企業文化等方面將全球集約化管理落到實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616

實體書店頻傳利好 線下書店迎來“第二春”?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實體書店開始受到巨大沖擊,網上購書,以及電子書的發展都給實體書店造成沖擊。然而,相比以往不絕於耳的實體書店倒閉消息,近日,實體書店卻屢屢傳來擴張的消息。

7月7日,“新三板實體書店第一股”京廣傳媒掛牌;7月8日,建投集團出巨資在上海北外灘附近打造建投書局正式開業。與幾年前實體書店集體唱衰、身陷“寒冬”的狀況不同,近兩年來,重慶等地的實體書店也一家接一家地開業。在行業寒冬下,經過了一輪大洗牌,實體書店開始各自探索著轉型升級之路,或牽手商業地產,或主打特色營銷,進行多元化發展。

實體書店之困

縱觀移動互聯網發展的這些年,也是實體書店遭受沖擊的悲慘歷程?

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趙曉馬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隨著線上書店的興起,線下書店受到不少沖擊和影響,由於線上書店沒有店面水電的成本,可以低價出售圖書,它們還有越來越完善的流通體系,能夠給予消費者很好的消費體驗。電子出版物的攜帶方便、更新迅速以及環保的理念也正在侵蝕原有傳統書店的市場。而且,線下圖書的銷售既是微利商品又是限價產品,正常情況下,一本書的出版成本約占書價的35%~40%,加上管理和發行費用,到了分銷手里上升到60%以上。對於書店來說,85折就已經是不賠不賺了。價格戰、折扣戰等惡性競爭使線下圖書的銷售與利潤都在下降。

與實體書店深陷困境不同,線上書店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趙曉馬認為,線上書店的發展,過去主要是受惠於線上消費者人口基數的增加,也就是消費量的增加。相信之後會進入到一個相對平穩的發展期,主要的驅動因素應該是人均消費量的進一步提高,以及人均消費水平在電子閱讀物的多樣性,以及質量的提高,為了滿足進一步的消費體驗的提升。這其實也能促進電子閱讀行業供給側的發展改革。

實體書店開啟“第二春”

那麽,實體書店是否沒救了?其實不然。

近日,中宣部等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為助力實體書店發展帶來重大利好。《意見》涉及工商審批、項目補助及獎勵、公建配套等方面提出扶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業突出、多元經營”的實體書店發展格局。

其實,近年來實體書店有“回暖”跡象。“回暖”或緣於國家政策扶持、書店改造升級、營銷活動的增加以及多元經營方式。據統計,實體書店零售市場繼2014年實現3.26%增長後,2015年繼續保持正向增長,同比增長0.3%,規模達到344億。但與此同時,網上書店零售市場規模也保持高速增長,2015年同比增長33.21%,實體書店目前總體生存狀況依然堪憂。

不管如何,實體書店在遭受互聯網蒙頭一棍之後,漸漸開始醒過來,逐漸找尋到自己發展路徑。隨著實體零售業的升級改造,目前市場上有不少不只賣書的書店,甚至其在圖書上的營收占比低於如咖啡、簡餐、文創產品銷售等周邊業態的營收占比,已不是人們傳統概念中的書店,而更接近於一個零售業的綜合體。

對於這類多元經營的新型書店會否受到政策支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參與《意見》起草的人士向媒體表示,只要經營者的行為有助於推廣出版物的發行以及“全民閱讀”理念,國家都予以鼓勵和支持。扶持政策包括免征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不管是國有書店還是民營書店,不管是傳統意義上的書店還是多元經營的新型書店,都能從中受益,享受稅收優惠。

書店多元化經營的“誠品經驗”

趙曉馬也表示,同質化嚴重,以及缺少消費體驗和品質的線下書店會逐漸消亡。這也是隨著人們閱讀和購買習慣向線上遷移以及消費升級要經歷的一個必然過程。有以下特質的一些線下書店應該能夠存活下來:能夠給讀者帶來閱讀體驗和品位的書店,能夠結合線上資源以及能夠做好線上線下相結合營銷的書店,適當進行多元化營銷,能夠帶來更多收入源的書店,例如圖書相關產品或者空間和閱讀體驗消費的產品。

在多元化運作方面,誠品書店一直做得很好。趙曉馬表示,誠品書店的不少運作模式值得借鑒。

誠品書店誕生於1989年,本著人文、藝術、創意、生活的初衷,發展為今日以文化創意為核心的複合式經營模式。誠品書店的發展策略,打破了傳統的經營模式,先由品牌的文化創意核心奠定了基礎,然後推動市場、書店與零售的“複合式經營”,使書店不只買書,而是包羅書店、畫廊、花店、商場、餐飲的複合組織。

“傳統的誠品值得借鑒的是大量參考了快消行業的營銷推廣方式,包括客戶引導、熱點推薦、動線設計等,以及各類POP看板、堆頭陳列、促銷形式等都帶著明顯的快消品基因。關於熱門事件的營銷,采用的是總部統籌,門店落實的方式,因此聯動措施非常及時而有效,基本能做到半日響應。誠品在這些店上的用心就是為用戶營造出一種融入式的生活氛圍中,在這里你能找到自己生活訴求的對撞點,這點其實很類似宜家的做法。”趙曉馬表示。

其次對於書區來說,誠品也做到在用戶體驗上的精益求精。

趙曉馬表示,收銀區參考了西方的集中過道分布結賬式樣的收銀隨時開啟收銀通道而不會發生用戶換通道的形式。在門店各個位置都有查詢終端,可以隨時便於查詢商品。查詢點、收銀點、會員服務點分開設置,便於用戶的分流。書店其實不只是個“零售終端”,買書人消費的也不止是作者或文字,墨香和觸感,還包括對書籍的挑選過程和在書店中體驗到的寧靜和關懷等。誠品書店之所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很大一部分歸結於誠品的核心經營策略――經營顧客。實體店的發展最大亮點是抓住人心,細化服務。誠品書店不只買書,同時經營書店、畫廊、花店、商場、餐飲等多項內容,顧客來這里可以讀書、購書,還可以喝咖啡、品茶,參加活動,享受文化項目等。這樣既彌補了圖書價格上的不足,又帶給了顧客不一樣的購書體驗。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735

在線旅遊493起投資僅3個IPO 創業公司或將迎來倒閉潮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08/157278.shtml

在線旅遊493起投資僅3個IPO 創業公司或將迎來倒閉潮
潛力股平臺 潛力股平臺

在線旅遊493起投資僅3個IPO 創業公司或將迎來倒閉潮

盡管未來隨著在線旅遊行業的快速發展,會有更多企業成長起來,但這些企業未必會獨立IPO,更有可能被像攜程、阿里巴巴這樣的產業投資者所並購。

作者 | 徐祥君

作為潛力股發布的系列投資退出研究文章之一,本文要談一談中國在線旅遊行業的投資退出情況。在本篇之前,潛力股曾對國內的社交網絡和團購行業的投資退出情況做過相應的分析與研究,並發布過相關文章。

潛力股所整理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至2016年6月,國內在線旅遊行業的投資案例有493起,總投資額接近260億元人民幣。其中,天使輪融資案例255起,A輪167起。但,通過IPO退出的項目只有3家。盡管未來隨著在線旅遊行業的快速發展,會有更多企業成長起來,但這些企業未必會獨立IPO,更有可能被像攜程、阿里巴巴這樣的產業投資者所並購,投資者退出的途徑越來越窄。

隨著消費升級的熱潮,國內旅遊行業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

近些年,隨著收入的不斷提高,國內消費者在旅遊上的消費也逐年增加。根據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的數據,2015年全年,國內遊客4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0.5%,國內旅遊收入34195億元,增長13.1%。

在線旅遊約占整個中國旅遊行業的12.5%。2015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交易規模預計超過4300億元,預計未來5年,其交易規模還將保持2位數的增長。

1AEA.tmp

數據來源:艾瑞咨詢,潛力股整理

資本大量湧入,2015年達到頂峰

根據潛力股的統計,2009-2016年共計發生融資事件493起,其中2015年國內在線旅遊的投資案例為188起,創造了紀錄。比2014年所創造的122起紀錄,增加了54%。但進入2016年,投資事件急劇下滑,2016年上半年投資事件僅為57起。

18E9.tmp

數據來源:IT桔子,潛力股整理

旅遊行業共計融資260億元,IPO僅3家

根據潛力股的統計整理,從2009到2016年的6月份,總共在在線旅遊行業的投資案例為493起。投資總額為259.92億元人民幣。要高於社交網絡的40億美元融資額,遠低於國內團購行業的69億美元投資額度。

從投資階段上來看,在線旅遊行業和社交網絡、團購行業類似。早期的投資項目很多,但到了中後期,能夠存下來的項目就寥寥無幾了。

從下面的圖表可以看出,天使輪和A輪的項目總共有422例,占總投資案例的85%。進入D輪和E輪的項目才只有11個,IPO的項目只有3個。在新三板掛牌的7家企業中,只有1家進入了創新層,5家還是協議交易,流動性不足。

953B.tmp

數據來源:IT桔子,潛力股整理

1

數據來源:全國股轉系統公司,潛力股整理

產業投資成為在線旅遊資金的重要來源,被投企業不一定會單獨IPO

不論從行業交易規模的發展增速,還是從投資案例的增速來看,今後幾年仍是在線旅遊行業投資高速增長的時間。但,通過IPO退出的項目卻不一定會增加。潛力股從投資在線旅遊行業的機構這個角度給大家分析出原因。

272F.tmp

從圖表中可以,與其它行業不同,投資在線旅遊行業的機構,除了常規的投資機構之外,還有很多產業投資機構。如,攜程、眾信旅遊、騰訊、阿里巴巴。單純從投資案例的數量上來看,這些產業投資者已經占據主導的位置。

他們投資的目的並不是財務回報,而是協同他們的主業,產生協同效應。如果是這樣的話,所投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不一定會單獨IPO,很有可能通過股票換股權,實現公司變相上市。

2

阿里巴巴所投資的項目還包括湖畔山南資本所投資的項目,因為湖畔山南資本的合夥人本身也是阿里巴巴的合夥人。

除此之外,已經IPO的4家在線旅遊公司,攜程、藝龍、去哪兒、途牛、眾信也進行著以攜程為主導的行業整合。可以相信,除非在某個垂直領域,否則不太會有OTA類的在線旅遊公司獨立IPO。

3

創業公司或迎來倒閉潮

2015年以來,隨著競爭加劇,資本趨冷,越來越多公司因為行業毛利低、資金消耗快、持續融資能力差而不得不宣布倒閉。有業內人士指出,2016年開始,在線旅遊行業將可能迎來創業公司倒閉潮,投資者進入該行業需更為謹慎。

4

總結:

1. 在線旅遊投資在2015年已經進入頂峰期,後續融資狀況將更為嚴峻。

2. 財務投資者在該行業的投入會越來越謹慎,產業投資者或將成為該行業的重要整合者, 這些投資將不僅僅發生在一級市場,還會更多的發生在二級市場。如攜程對藝龍、去哪兒、眾信的投資。

3. 從退出角度來看,過去旅遊行業給投資人帶來的回報並不樂觀;現階段早期投資的風險在加大,綜合性的旅遊服務平臺可能很難再有投資機會,在十分垂直細分的領域可能存在少量機會,但難以獨自長大成為潛在上市公司。

投資途牛,戈壁創投通過股權轉讓提前鎖定收益

目前最近的一次在線旅遊行業項目IPO退出還是2014年5月份的途牛在NASDAQ上市。潛力股把途牛IPO退出的情況整理一下。這個案例再次驗證了,潛力股所提倡的觀點,適時退出,鎖定收益,可大大提高IRR,降低風險。

途牛網A-D輪的投資情況:

7DE8.tmp

數據來源:途牛網的招股說明書,潛力股整理

(1)按照招股說明書B輪融資的總額及每股價格計算,與招股說明書中B輪優先股總數有出入。這里采用總價、單價計算值所得。

(2)招股說明書披露C輪有4家機構投資者進入,同時,在招股說明書中,只能確認3家。高原資本是通過新聞稿得知的,還要確認。

2014年5月9日,途牛在NASDAQ上市,發行價為$9/1 ADS,1 ADS = 3股普通股。IPO之前所有股東所持有的普通股和優先股均按1:1轉換為Class B普通股。

5A0.tmp

數據來源:途牛網的招股說明書,潛力股整理

(1)這里采用招股說明書中,所標明的DCM所持有的股份數,而非其通過投資總額、單價計算得到的。

戈壁創投在A輪和B輪共投資350萬美元,在IPO之前通過股權轉讓收回現金1500萬美元,還剩接近1800萬股股票。通過股權轉讓,戈壁創投提前收回了成本,鎖定了收益,並且有富余資金投資到其它項目中。

由此可以看出,提前賣掉部分股份,對於知名項目,知名機構來說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在線旅遊 資本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783

繼撒切爾夫人之後 英國迎來第二位女首相

據BBC報道,英國首相卡梅倫宣布,Theresa May(特蕾莎·梅)將是下一任首相,她將獲得我的全力支持。

卡梅倫說,他將在7月12日主持最後一次內閣會議,英國將在7月13日深夜之前迎來新首相。

此前,英國國會議員Leadsom已宣布退出英國執政黨保守黨領袖的競爭,這也意味著Theresa May成為該職位唯一候選人,極大提高了其接替卡梅倫成為英國下任首相的可能性。

相關閱讀:

英國第二位鐵娘子首相呼之欲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516

情侶應用“小恩愛”迎來收割:月交易額達3000萬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14/157415.shtml

情侶應用“小恩愛”迎來收割:月交易額達3000萬
dan dan

情侶應用“小恩愛”迎來收割:月交易額達3000萬

近日,“小恩愛”創始人黃宇韜向i黑馬透露,其情侶服務平臺目前已實現月交易額3000萬人民幣,主要構成是遊戲、禮物電商、愛情保險盒等。

i黑馬訊  近日,“小恩愛”創始人黃宇韜向i黑馬透露,其情侶服務平臺目前已實現月交易額3000萬人民幣,主要構成是遊戲、禮物電商、愛情保險盒等。這是小恩愛自2011年成立以來,首次宣布其實現大規模的變現。“去年我們還不賺錢,今年一月份交易額開始迅速增長。”其中主要原因,是電商業務實現快速增長。

“去年趟了一個坑,自己做電商。”黃宇韜告訴i黑馬,吸收了自營電商的教訓後,他們開始轉型,並開啟導購商業模式,做“輕”了之後便跑得更快了。他認為,相比其它社交軟件,情侶互動這類特定場景的軟件更容易使用戶產生付費行為,如情侶間購買禮品、約會吃飯、度假旅行等。而增加用戶使用粘性的,則是小恩愛一系列的應用工具,如“測距離”、“提醒起床”、“紀念日提醒”等,目前新版還增加了“小姨媽”、養寵物的情侶遊戲等功能。

據悉,小恩愛是國內較早涉水情侶應用的APP,目前已融資三輪,最近一次為2014年拿到了光信資本的1000萬美金A輪融資。“我當時做的時候,國外是沒有的。”正因如此,小恩愛當時在國內並不被看好,但黃宇韜堅定認為,中國大量18-25歲的年輕情侶需要這樣一款產品,去實現他們對彼此的關註與響應,以及表達戀愛中的種種情緒感受。

黃宇韜告訴i黑馬,目前APP總用戶數已超8000萬,日活達到250萬,平均每月還有200萬的新增用戶。而在用戶增長情況上,小恩愛也曾遇過瓶頸期,之後的扭轉發生在2014年中旬的某天,當天系統後臺突然湧入大量新增用戶,後查實才知是有幾個QQ空間的大V給他們做了推薦。而這些大V,平均每人都有3000萬的粉絲量。這次“導流事件”也證明了小恩愛和QQ空間的用戶重疊度很高。“現在還有一些熱門的網絡偶像劇也會植入小恩愛,比如最近有一部都市情感劇《幸福又見彩虹》就是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植入了小恩愛。”

在未來發展上黃宇韜表示,公司成立五年來,一直重在做運營工具和社區服務,今後戰略將升級為給情侶們提供深層的消費服務上。

以下來自i黑馬與黃宇韜的對談,在下文中,他談及了開發小恩愛軟件的始末,目前的商業模式以及對未來的暢想。

i黑馬:你們做小恩愛的初衷是什麽?

黃宇韜:最開始就是為了給我和女朋友用。早期的雛形只有純文本和照片。朋友們看到後覺得很新奇,建議我做成產品,而且身邊的情侶都願意來嘗試,於是我想到可以做情侶這個人群的品牌,況且當時沒有一家是定位情侶互動軟件的,我覺得有機會做成第一。

i黑馬:你們的優勢在哪里?

黃宇韜:我們把很多中國人正向的情感價值觀融入了軟件。它不僅僅是個工具,其實還有很多情感元素,比如我們開發了勸架、遠程鬧鐘等功能,後者現在則成了標配 。

i黑馬:你們是如何做到月均3000萬交易額的?

黃宇韜:我們的用戶基本上都是確立了關系的情侶,屬於沖動型消費人群,商業價值比陌生交友要高。他們可選擇的商業型活動非常多,而現在我們又把定位升級到了情侶的深層消費服務,比如涵蓋了養寵物的遊戲、電商等,用戶的打開頻次和使用周期慢慢就拉長了,自然營收也增加了。

i黑馬:戀愛保險盒聽起來很有趣,是個怎樣的模式?

黃宇韜:它其實更像一項專屬的愛情祝福。比如小恩愛用戶、一個男生花299元買了一份戀愛保險盒送女友,如果兩人在三年以後、十年以內結婚了,我們就會送給他們一枚價值一萬元的鉆戒。

i黑馬:哪個時期是用戶增長的爆發點?

黃宇韜:大概在2014年中旬,用戶呈爆發式增長。我們當時發布了一個新版本,就有幾位忠實的老用戶,大概十七八歲,在他們的微博和QQ空間上進行傳播,他們個人粉絲都有3000萬了,那段時間我們用戶數呈大量增長。現在小恩愛也成了一個戀愛IP,影視劇也會植入它。

i黑馬:怎麽看待用戶流失的問題?情侶玩膩了怎麽辦?

黃宇韜:這是正常現象,所以我們的業務也一直在更替。現在有了遊戲、電商、保險等,內容和服務場景越來越豐富。接下來整個生活服務都會圍繞情侶間的高頻消費場景展開,比如電影院、主題餐廳等,我們會做篩選,提供精品推薦和攻略等;此外,還有主題酒店、情侶寫真、定制旅行等。

情侶應用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501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