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到最後:掟磚都驚 實輸畀索羅斯
1 :
GS(14)@2016-02-15 18:02:23一個投資者,如果經歷年初一旺角騷亂後,至今仍覺得好驚好恐慌、「班暴徒好暴力」,見到身邊有人炒股票但有呢種心理質素,大可以勸佢賣晒啲股票,將錢存入銀行定存,從此安安份份咁過埋下半世。因為年初一場騷亂,既係可預測,級數亦都唔高。投資本身就係一場預測嘅遊戲,所有股價都係反映緊世事嘅轉變,投資者本身都應該對世事有一定洞察力,至低限度都估到有啲危機會發生。以香港為例,主權移交之後,一般文書電話表達意見已經冇用,輿論同議會壓力政府又唔太理,所有「和平+合法」渠道失效。結果2014年佔領行動,測試政府究竟對「和平+犯法」會唔會有反應,最後都冇下文,自然會有人反思「和平」手段成效,再加上2001年特首董建華曾頒大紫荊勳章予「暴動之父」楊光,象徵「暴力+犯法」手段曾得到港府加許,隨後兩任特首都冇異議,令人以為效法楊光便可令政府回應訴求。
心靈脆弱勢被淘汰
以上並唔係乜「藉口」,而係預測,社會演化就係咁:政府冇反應,示威者就「加大力度」!戴定頭盔先,高明喺2015年2月10日專欄都講過「香港已有暴動嘅種子,只爭在有冇第一個人自我引爆」,剛好一年前講過,同樣發表過類似意見嘅投資者,印象只有孫柏文,不過佢賣埋樓準備移民,佢威啲。倒番轉諗,佔領之後,如果冇意識過香港會有機會發生騷亂、暴動,對社會了解都唔會太深,好打有限。至於覺得騷亂「好恐慌好暴力」嗰批人,高明真心建議你,唔好投資。香港係國際主要投資市場,你嘅對手全部都係世界級。加埋舊年股災後散戶死晒,主要對手就係索羅斯,佢今年真係嚟亞洲沽股市滙市。索羅斯1930年出世,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你認為佢會唔會覺得旺角「好暴力」、香港好危險?索羅斯係匈牙利出世嘅猶太人,佢同好友梁恒講過,細個行山,咁啱撞到納粹德軍,如果被發現割過包皮就死梗,因為割包皮係猶太習俗,最後佢扮鎮定行過冇事。香港投資者嘅對手係呢種心理質素嘅高手,如果見掟嚿磚仔都心靈脆弱成咁,被大鱷一啖食清唔出奇,定存可能係唯一出路,不過,一旦第日美帝行負利率,呢班人啲錢可能要搬去床下底。高明
https://www.facebook.com/bigricetea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215/19491032
索羅斯美股持倉勁減37% 增持黃金蘋果股份添防守力
1 :
GS(14)@2016-05-19 02:04:45【明報專訊】1992年狙擊英鎊而聲名大噪的「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旗下的Soros Fund Management在監管文件披露首季大舉增持黃金資產,並把持有的標普500指數認沽期權合約增加了1倍。截至3月底,其基金減持美國股票組合37%至35億美元,突顯其看淡大市。他上季減持了Alphabet、facebook、Amazon,且不再持有阿里巴巴認購期權,不過增持了蘋果、Fitbit、Netflix、Nike、星巴克及雅虎。
85歲的索羅斯早前曾警告,中國經濟無可避免硬?陸,環球經濟正重蹈2008年金融海嘯的覆轍。根據其家族控制的基金管理公司披露的資料,上季其持有的標普500指數ETF認沽期權,按季增加了1倍至210萬份。美股昨晚初段亦下跌,今早零時跌89點,報17,622點。
曾稱黃金「終極泡沫」
雖然曾聲言黃金是「終極泡沫」,索羅斯上季卻買入105萬股SPDR黃金信託的認購期權,涉及金額達1.235億美元,是其3年來首次購入黃金ETF。他同時又購入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商Barrick Gold的1900萬股股票,涉及金額為2.64億美元,相信他可能押注資金避險推升金價。
保爾森沽黃金信託基金獲利
今年首季金價急升,創下近30年來最大單季升幅,金礦業股上漲,索羅斯購入的Barrick Gold,股價曾逼近2014年9月以來的高位。索羅斯的前首席策略師Stan Druckenmiller也看好黃金,他本月表示黃金是他最大的貨幣組合。
這有別於黃金「大好友」、著名對?基金經理保爾森連續兩季?持SPDR黃金信託基金的持倉,相信他在沽貨獲利。
能源及原油設施相關股票則成了索羅斯的沽貨對象,上季沽出了油管巨擘Kinder Morgan、油田服務公司Baker Hughes及能源生產商Penn Virginia的股份。他另撤出對一隻石油及天然氣勘探和生產的ETF投資。截至去年底,索羅斯基金曾購入相關ETF的大量認購期權。
此外,索羅斯又沽出多個旅遊相關網站的股票,沽清了Expedia和TripAdvisor及多家航空公司的股票,儘管它購入美國聯合航空的母公司United Continental Holdings的小量股票。他上季另出售了Level 3電訊、陶氏化學(Dow Chemical)及Endo製藥控股的股份。
主力沽能源相關股份
在美國管理超過1億美元的股票資產,需要每季結束後的45天內提交表格,列出所持有的股票、期權和可轉換債券。整體來說,截至3月底,索羅斯的投資組合價值跌至45.3億美元,較去年底跌25%。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18/news/ec_ecm1.htm
索羅斯賭金價升美股跌
1 :
GS(14)@2016-05-24 05:05:21【明報專訊】股神巴菲特以價值投資聞名,往往持有某一股票數十年,等待股價長線升值。另一位國際知名投資者索羅斯,則擅長以全球宏觀(Global Macro)策略捕捉短線投機賺錢機會,他在1992年沽空英鎊勁賺20億美元更是成名作。究竟這位「金融大鱷」有何最新部署?索羅斯在首季除了斥資2.64億美元買入全球市值最大金礦股Barrick外,亦買入黃金ETF認購期權,又加碼買入標普500指數認沽期權,顯然是對賭金價升、美股跌。
明報記者 葉創成
英國將於下月23日公投,決定是否退出歐盟,英鎊匯價未來一個月料會更加波動。這令不少人聯想到1992年9月15日的「黑色星期三」。當日索羅斯大舉沽空英鎊,迫使英倫銀行一天內兩次宣布加息,試圖以息差優勢捍衛匯價,但仍難阻資金外逃,要動用269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接貨」,惟仍然失敗告終,任由英鎊貶值。在其後4個月內,英鎊兌美元匯價大跌近三成,索羅斯亦大賺20億美元,並且贏得「打垮英倫銀行的人」的美譽。
事隔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後,索羅斯又有何新部署呢?根據美國證監會的申報資料,旗下Soros Fund Management於3月底美股組合按季減少37%至35億美元,當中包括拋售去年納指領先股「FANG」(facebook、Amazon、Netflix及Google,Google集團重組後現已易名為Alphabet)的其中3隻,僅增持Netflix,換言之,他錯過了Amazon於本季的強勁升浪。惟比較成功的是,他期內買入全球金礦龍頭股Barrick,該股上季平均價約11.6美元,本季以來已勁升56.9%。
低買高沽黃金往績佳
除了美股外,該基金亦涉足認股期權,今已不再持有阿里巴巴認購期權,而持有標普500指數ETF認沽期權,而且持有量按季?C升1倍至210萬份;另購入105萬份SPDR黃金ETF的認購期權,涉及金額逾1.2億美元,是3年以來首次持有黃金好倉,換言之,他避過2013至2015年金價的漫長跌浪後,已重新看好黃金後市。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國英指出,索羅斯早於數年前已開始看淡美股,若投資者當時根據相關決定而沽出美股,就錯過了升浪(編按:Soros Fund Management在2014年2月18日公布,其於2013年第四季按季大增標普500沽空期權倉位1.5倍至13億美元;惟標指於2014年餘下時間不跌反升,升幅達11.9%)。他反而認為,根據往績,索羅斯買入金礦股及黃金ETF認購期權的部署較值得重視,故旗下基金於上周亦曾增持黃金。
負利率利金價 年底望1400美元
摩根大通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全球固定收益、貨幣及大宗商品部主管Solita Marcelli接受訪問時則表示,目前在外匯、債券及大宗商品中,她最看好金價。她解釋,由於持有黃金並無法收取利息,反而涉及儲存成本,故黃金一向被視為負利差(Negative Carry)的投資工具,惟隨?央行先後推出負利率政策,有關國家發行的主權債券已屬負利率(見另稿),故對於歐洲及日本投資者來說,持有黃金對比負利率債券,已屬正利差(Positive Carry),提高前者的吸引力。
美國一旦持續加息,美元轉強,金價難免受壓。惟Marcelli卻認為,由於美國人口老化、債務高企,故料當地GDP未來10年平均每年僅增長1.7%,而且目前聯儲局用以量度通脹指標的個人消費支出(PCE)增長率僅約1.6%,尚未升越2%的加息警戒線,因此她預測聯儲局於年底始會加息一次,即在未來約半年的加息真空期,金價可望上試每盎司1400美元。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523/news/eb_ebb1.htm
索羅斯投資總監 上任8月請辭
1 :
GS(14)@2016-08-14 12:04:31【明報專訊】據外電報道,金融巨鱷索羅斯家族基金首席投資官(CIO)Ted Burdick在上任僅8個月後就辭職,公司目前正在尋求接任者,這是索羅斯基金離任的第6位首席投資官。該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250億美元(約1940億元)。
Burdick為索羅斯工作超過15年,知情人士表示,他仍會繼續留任直至找到繼任者,然後轉而管理公司另一組風險資產,索羅斯基金對繼任者的條件是具有宏觀經濟投資經驗。索羅斯發言人對此未予置評。
管理1940億家族基金
這將是索羅斯從2000年4月明星交易員Stanley Druckenmiller和Nicholas Roditi離開基金以來,第7次委任該職位。
實際上在Ted Burdick接任上屆投資總監後,索羅斯就愈來愈多參與到家族基金的操作。今年6月英國脫歐後,索羅斯曾警告脫歐對金融市場的衝擊將堪比2008年金融危機。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635&issue=20160814
索羅斯基金再換舵手
1 :
GS(14)@2016-08-14 14:15:15【本報綜合報道】國際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上周五生日當天,旗下家族基金首席投資總監Ted Burdick請辭,是該基金自2000年以來第七次更換首席投資總監。彭博報道,資產規模達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索羅斯家族基金前日傳出人事變動,指首席投資總監Ted Burdick請辭。Ted Burdick今年1月躍升至首席投資總監,任職期只有八個月。據悉,45歲Ted Burdick跟隨索羅斯超過15年,今次辭去首席投資總監一職,但將繼續留在基金工作,轉為負責管理信貸投資組合。86歲索羅斯近年轉趨活躍參與家族基金操盤,今年英國脫歐公投前傳索羅斯沽空英鎊,惟最後否認。德國傳媒報道指索羅斯趁英國脫歐期間斥1億歐元沽空700萬股德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4/19735351
索羅斯加倍沽空美股
1 :
GS(14)@2016-08-17 07:31:08【明報專訊】美股三大股指繼上周四後,周一收市再次齊創新高。美股持續向上,美國證交會(SEC)的文件卻顯示,「金融大鱷」索羅斯的基金管理公司在第二季加倍沽空美股。索羅斯基金持有的追蹤標普500指數ETF認沽期權,由首季的210萬股,倍增至次季的大約400萬股。多名著名投資者及基金經理也看淡美股押錯注,伊坎(Carl Icahn)、Jeffrey Gundlach和David Tepper等,也在次季削減美股長倉。
美股空倉回補達600億美元
繼上周四後,美股三大股指周一再度同日錄得收盤紀錄新高,令淡友損手。巴克萊研究稱,3月以來流入美股的空倉回補資金已高達600億美元;目前的空倉餘額比約2%,金融危機前僅略高於1.6%。索羅斯近期一再警告新一場金融危機即將來臨,預言中國經濟問題可能觸發新一輪危機,他本人在兩個月前親自操盤。他上季再減持與中國相關資產,並減持商品類股份。
沽出大量黃金資產
看淡美股可能令他有一定損失,不過他次季趁金價大漲,沽出大量黃金資產套現。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首季持有價值2.637億美元的全球最大金礦開採商Barrick Gold Corp.的股票,成為該公司最大股東,至次季卻減持了這金礦股的94%股票。Barrick 上月股價由3年高位下滑。索羅斯次季另減持了77%黃金EFT持倉套現。今年上半年金價急升25%。截至6月的12個月,Barrick股價升幅達169%,是歷來同期最大升幅。分析認為,索羅斯未必是看淡黃金,只是先行獲利的策略。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499&issue=20160817
索羅斯轉軚 押注中資股
1 :
GS(14)@2016-11-16 05:19:13【明報專訊】金價近期回軟,「金融大鱷」索羅斯旗下的索羅斯基金管理早在第三季已賣出黃金ETF(交易所買賣基金),並投資中國重磅股,與其長期「唱衰」中國資產立場背道而馳。曾形容航空業為「投資者的死亡陷阱」的「股神」巴菲特也一反常態,斥12億美元購入美國四大航空公司股票,是他20年來首次再沾手航空業,刺激四大航空股昨早段升0.5%至2%。
過往不時警告中國危機
索羅斯過往不時警告,中國將成為下一場金融危機的中心,看淡中國經濟及股市。不過索羅斯上季持有價值約2400萬美元的iShare中港重磅股ETF,主要投資本港上市的金融和電訊服務等類型的股票,包括騰訊(0700)、建行(0939)、聯通(0941)、中行(3988)等。他上季又購入WisdomTree日本對冲基金和iShares MSCI 新興市場ETF,另增持了近期偏軟的美國科技股,包括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Netflix。
巴菲特的投資旗艦巴郡則披露,截至第三季持有價值7.97億美元的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股票、2.38億美元的聯合航空母公司聯合大陸控股(United Continental )股票和2.49億美元的達美航空(Delta)股票。在巴郡披露持倉資料後,巴菲特又向CNBC補充,在第三季之後又購入了西南航空的股票,免外界誤以為「四大股航空股只有西南不在巴郡購買之列」有何玄機。
巴菲特20年來首沾手航空業
不過巴菲特拒談論購入這些股票的理由,也沒有說明這些交易是由他本人拍板,還是由巴郡另外兩名基金經理Todd Combs和Ted Weschler決定。巴郡今年擴大了投資範圍,包括購入價值10億美元的蘋果,儘管巴菲特較少投資科技股。巴郡的新部署令市場大感驚訝,因為巴菲特不僅長期迴避航空股,更強烈批評航空業競爭激烈、勞動力成本高、燃油價格波動,導致多次破產潮。在2013年的巴郡股東大會,巴菲特曾批評航空業是「死亡陷阱」,說過去100年的投資者購入航空股都慘淡收場。
巴菲特曾在1989年出手挽救全美航空,並為此撇帳。他對其他航空股的投資基本上也是蝕錢離場。不過航空股近期再獲市場青睞,市場憧憬疲軟的票價在明年有望提升,提振盈利。
(綜合報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19&issue=20161116
年初曾唱淡中國經濟 上季掉頭入貨索羅斯掃中資股ETF
1 :
GS(14)@2016-11-16 05:39:33【本報訊】「國際大鱷」索羅斯掃港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文件披露,索羅斯第3季買入iShares安碩中國大型股ETF(指數買賣基金),這個ETF十大權重股均是在本港上市的中資股。索羅斯這次大舉買入中資股,一反他過去對中國經濟的悲觀看法。記者:賴俊達 余倩敏
據SEC文件顯示,索羅斯上季售出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黃金ETF,並增加對日本、中國及新興市場ETF持倉。根據資料,索羅斯買入63萬股iShares安碩中國大型股ETF、240萬股安碩MSCI新興市場基金及WisdomTree日本對沖股票基金。
專家:大戶持倉只宜參考
翻查資料,iShares安碩中國大型股ETF成份股比重側向港股,10大權重股均是在本港上市的中資股,當中騰訊(700)以9.06%比重名列榜首,建設銀行(939)以8.76%比重位居第二,而中國移動(941)則以7.91%比重排行第三位。索羅斯今年初對全球經濟發表悲觀看法,並大手買入黃金ETF及金股。現貨金今年上半年累積漲25%,惟第3季錄得0.3%跌幅。一般投資者應否借鑑「大鱷」手影?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認為,散戶跟隨大戶的投資策略較困難,因為當大戶對外持倉時,持倉變化早已完成。他又解釋,不少外資對內地的看法在第3季轉趨樂觀,故索羅斯上季增持中資股屬正常,但不知道他第4季是否仍看好中國。「市場變化很快,若見形勢不對,大戶可以很快減持,故索羅斯持倉只適宜參考」。索羅斯第3季大舉增持中資股,有可能是他改變了對中國經濟前景的看法。今年上半年,索羅斯數次唱淡中國前景,他先於1月發表「中國經濟硬着陸在所難免」的言論,後於4月指中國面臨如美國2008年金融海嘯的危機。
股神買入美國3間航空股
今年中,市傳索羅斯「重出江湖」,親自指揮其家族基金的交易活動。證監會資料顯示,索羅斯近期多次派遣人手進駐香港,他旗下索羅斯基金管理(香港)最近獲得曾於泰國總理辦公室任職的Kasedith Vardhanabhuti「加盟」。另外股神畢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巴郡公佈,其已購入美國3間航空公司股份。根據公告,巴郡持有市值7.97億美元的美國航空股份、2.49億美元的達美航空股份及2.38億美元的聯合航空股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116/19835201
「特朗普升市」累索羅斯輸78億
1 :
GS(14)@2017-01-13 08:09:50【本報綜合報道】特朗普連累索羅斯輸78億元!據《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引發的美股牛市,令「國際大鱷」索羅斯損失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不過,該名消息人士表示,1992年與「國際大鱷」索羅斯一起狙擊英鎊的投資大師德魯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卻成功預計近期美股漲勢,而錄得不俗回報。道指自11月8日美國大選以來累積漲逾9%。
平部份淡倉免虧損擴大
去年索羅斯看淡全球經濟前景,故重返索羅斯基金管理,為其家族管理約300億美元資產。索羅斯去年11月開始對市場持謹慎態度,而自特朗普出乎預料當選美國總統後,索羅斯旋即看淡市場前景,結果導致自己損失近10億美元。消息人士又透露,索羅斯已調整持倉組合,去年底平掉不少淡倉,以免虧損擴大。不過,索羅斯基金管理去年整體投資組合仍錄得5%回報,因其在金融及工業方面長期投資於大選前後均有所獲利。然而,德魯肯米勒大選前數日預料,若果希拉莉勝出的話,美股會「先升後跌」,若特朗普贏得選舉,美股則「先跌後升」。不過,美國大選當晚,德魯肯米勒在電視上公開表示,他已退出所有淡倉,例如沽出黃金,唱好股市個別板塊,沽空全球債券,及預計美元兌歐元上揚。由於德魯肯米勒目光精準,其旗下Duquesne Family Office去年賺逾10%。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3/1989526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