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鏈家深圳1天開店1家 房產中介硝煙再起?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77028.html

鏈家深圳1天開店1家 房產中介硝煙再起?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8-25 22:11:00

深圳鏈家幾乎實現了“1天1家門店”的速度,在不到4個月內共開出了100家新門店。鏈家的二手房業務可以不賺錢,可以通過理財、資產管理等業務“反哺”。

雷厲風行的鏈家進入深圳5個月後,開出了100家新門店,打響了深圳中介爭奪戰的第一槍。它的目標是要將深圳的門店數量擴張到1000家,成為深圳中介老大。

8月25日,中聯鏈家正式更名為深圳鏈家,原中聯地產在深圳的160家門店招牌正陸續更換成鏈家標識,預計將在8月底更換完畢。

深圳鏈家總經理張海明對《第一財經日報》在內的媒體表示:“深圳中介的競爭還不夠激烈。目前深圳第一大中介的市占率只有約20%,即便前幾大中介加起來的市場份額也只有40%多。而在北京,鏈家就占據了50%多的市場,所以深圳的市場空間還很大。”

這讓做了“老大”好多年的深圳中原倍感壓力,前不久,中原集團主席黎明楷在博鰲房地產論壇上對外說,因為看到對手利用資本搶占市場,不得不考慮多年擱置的上市計劃。

速度與規模

5月1日,張海明正式履職深圳鏈家總經理,這位以鐵腕著稱的鏈家經理人做了幾件大事。

第一是給迅速為中聯體系註入鏈家基因。這要從3月18日的聯姻說起,那一天,鏈家宣布與中聯地產完成股權置換,具體股權置換數量並未向外界披露,但從最新發展的情況來看,鏈家擁有絕對話語權。

張海明一方面在中聯內部開展了為期2個多月的系統培訓,另一方面則從鏈家全國各地招募了一大批子弟兵空降深圳。

市場消息是指鏈家空降了1500名子弟兵來深圳,不過這個數字並未得到張海明的核實,他說具體到了多少人還不清楚,但還有很多人想調過來。

這種大規模空降的做法的一個目的是推動兩家企業的迅速融合。張海明說,兩個企業文化肯定有差異,他把調過來的鏈家經紀人與中聯經紀人混合在不同的區域和門店中,一通過鏈家團隊為中聯帶來更多鏈家的基因,二則可通過中聯更加了解深圳市場。

在管理架構上,張海明對中聯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比如撤銷總監的辦公室,撤銷原有的業務總經理崗位等等,但他表示融合很順利,中聯平均每月的流失率為4.57%,而行業的平均數據是8%左右。

空降的第二個目的是為了迅速擴張,這也是張海明當前最重要的目標。

“我希望鏈家能已比較快的速度發展,純粹內部培養的話太慢,我需要大量的人才,空降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張海明透露,在他的帶領下,深圳鏈家幾乎實現了“1天1家門店”的速度,在不到4個月內共開出了100家新門店。

按照張海明的計劃,今年年底的“打底”目標是將門店擴張到300家,明年會上500家,並希望盡快開到1000家。

在深圳1000家門店是什麽概念?目前深圳中介老大中原的門店數量才350家。

如何做到如此快的擴張速度?張海明透露了“秘訣”——重新分區,將中聯原有的分區打亂,範圍縮小,精耕細作,在新劃分的新區中再見縫插針開新店。

據了解,除了中聯之外,深圳還有2家老牌中介公司加入了深圳鏈家。

硝煙再起?

中介擴張必須要有大規模人才支撐,除了空降之外,深圳鏈家向經紀人拋出了高薪計劃。

7月初,深圳鏈家推出了“高保障、高激勵”的績效制度,毫無經驗的大學畢業生可享受每月5000元的底薪;優秀的經紀人則享受4000元至6000元的保障薪資、提傭比例高達50%-85%。

相比之下,中原、美聯等深圳中介的薪酬績效要低得多。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鄭叔倫告訴本報記者:“我們經紀人的底薪是按照業績考核評定,在2000元到10000元之間,今年上半年的提成平均約30%。”

在鏈家之前,深圳中介Q房網也曾為了爭搶經紀人拋出高薪計劃,遭到了本土中介集體抵制,最後在深圳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的協調下才得以平息。

在很多中介公司看來,鏈家、Q房網等提出如此的薪酬計劃不可持續。

而張海明回應稱,鏈家的二手房業務可以不賺錢,可以通過理財、資產管理等業務“反哺”。

“家樂福、沃爾瑪等超市的零售業務是不怎麽賺錢的,但它們可以通過金融手段盈利。鏈家也一樣,今年鏈家的交易額會超過4000億元,越大的交易額意味著越多的賺錢機會。如何做大交易額,就是要把二手房的利潤更多分享給一線的經紀人。”張海明解釋,50%-85%的提傭比例的薪酬體系將一直持續下去。

據了解,目前鏈家的理財業務在今年已經流入了56億元的資金,理房通支付流入資金則為325億元。

張海明的理想很豐富,不過他也將面對強勁的對手。中原集團已經宣布將考慮重啟上市計劃,一旦啟動,將會加大對各項業務的投入與宣傳力度。

黎明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中原有自己的優勢,但絕不會只吃老本,無論是互聯網、金融還是其他業務我們都在不斷推動員工去創新。”

深圳中介硝煙漸起,誰能不能保證自己能笑到最後。

編輯:胡軍華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968

內地冒牌名表不稀奇 深圳現山寨版投行高盛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08-28/942181.html

這家名為高盛(深圳)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的企業,無論是中文名還是英文名,都和總部在紐約的投行高盛無異。

1440682550802.thumb_head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

港媒稱,電影、手提袋、名表、轎車……在內地,山寨貨的種類可謂是數不勝數,無奇不有。最近,這個山寨的名錄又增添了一個新成員——國際投行高盛(GoldmanSachs)。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8月27日援引彭博社的報道稱,這家名為高盛(深圳)融資租賃有限公司(GoldmanSachs(Shenzhen)FinancialLeasingCompany)的企業,無論是中文名還是英文名,都和總部在紐約的投行高盛無異。這家公司的網站聲稱,這間“高盛”是深圳最大的融資租賃公司之一。

該公司接待處在接受查詢時表示,這家“高盛”和美國的“高盛”並沒有從屬關系,她也沒有就公司為何取名“高盛”提供任何解釋,但強調公司名字包含“深圳”二字。

她還說,這是第一次她被問到這樣的問題。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這家公司法定代表人是“張鎮邦”,成立於2013年5月13日,註冊資本為2億港元,類型為港資獨資經營,登記地址位於深圳前海,其中註明入駐深圳市前海商務秘書有限公司。

投行高盛在香港的發言人ConnieLing證實,這家公司和該行沒有任何關聯。該行目前正在調查有關事件。

報道稱,這起投行被“借名”事件,和這個月稍早一宗山寨事件相比,顯得是小巫見大巫。新華社報道,一名39歲的男子在山東開了一家中國建設銀行分行,後被證明是一間假銀行,但這間假銀行里面以假亂真的配置,包括櫃臺、各種指示等,都足以讓人為之震驚。

這間位於深圳的高盛公司為人所知,是因為美國一個賭場工會向中國官員發出了一封信。該工會表示,這間深圳公司的控制人,是和美國高盛無關的一個常駐在香港的黃金商人。

目前這間深圳公司的官網已經無法登陸。

香港品誠梅森律師事務所的PaulHaswell說,一直以來都有一些和上述情況類似的案子,自這些案件中,一些中國人或團體在國內以已經存在於海外的商標註冊公司。

但根據過往的經驗,投行高盛如果要求這間深圳公司改名,成功的機會並不大。

報道稱,最為人所知的“撞名”品牌之一可謂是體育品牌喬丹。這間公司的名字和美國籃球明星邁克爾·喬丹的名字一模一樣,後者曾經起訴前者侵犯姓名權,但最終敗訴。

在另外一個例子中,蘋果向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案達成和解,前者向後者支付6000萬美元。

PaulHaswell表示,海外企業就商標侵權說服中國法庭,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盡管如此,慣例仍然是誰先註冊就是誰贏。

  • 參考消息網
  • 李語涵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241

股市暴跌拖累深圳樓市 8月二手房成交量降3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707.html

股市暴跌拖累深圳樓市 8月二手房成交量降30%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9-02 11:00:00

金九銀十是傳統旺季,成交量會相比七八月將會有所上升,不過價格方面應該不會漲太多,畢竟過去半年的房價漲幅實在太大,開發商也會更加理性定價。

8月股市暴跌,深圳樓市也隨之繼續降溫。

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監測,8月深圳一手住宅成交5643套,環比下降12%,成交面積為57.72萬㎡,環比下降14%。二手住宅下跌更為嚴重,成交11206套,環比下降高達30.3%。

“8月的備案巔峰大幅下滑,反映市場明顯受到了金融市場風險疊加的沖擊。”深圳中原研究中心表示,由於二手過戶備案的滯後性,8月數據仍未能完全反應市場趨勢,預計在9月份,深圳規土委統計的二手成交量將繼續下滑。

近兩月樓市成交量轉冷,再加上股市財富效應的消退以及銀行信貸的有所收緊,使得一手房訪客量持續放緩。

從深圳中原新房訪客量指數來看,6月以來訪客量快速下滑,從5月167的峰值急速下跌至68。隨著股市走好,訪客指數和客戶情緒在8月有所回升,但是隨著股市再次跌破前低,客戶信心也隨之再降。8月訪客指數最高位87,但在8月最後一周劇降至75,目前仍維持下行態勢,客戶心理呈現較為脆弱的走勢。

深圳某樓盤銷售人員則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由於股市暴跌,購房者資金被套牢,我們項目出現了多起退房案例。”

與此同時,開發商推盤也變得更為謹慎。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監測,8月供應樓盤個數及總套數基本跟上月持平,但供應面積明顯減少,約38萬平住宅推出市場,較7月大幅減少40%。

在此前樓市上漲的余溫下,一二手房價仍然處於上升態勢,但是升幅已經有所收窄。8月份的成交均價為36159元,環比上升3.8%。

不過,根據深圳中原研究中心每周監測的實盤成交數據,目前價格較高的項目面臨一定的去化壓力,有部分定價過高的樓盤推售當日僅可成交5~6成。

深圳中原二級市場董事總經理玉家雄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深圳近兩個月樓市降溫的另一原因在於,過去半年房價漲幅太大,購房者的心態會有所遲疑,同時深圳以剛需客為主,房價上漲過快之後,一些剛需客手頭的首付款可能一下子就不夠了,買不起房。

即將進入金九銀十,深圳樓市是否會隨之好轉?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認為,此前深圳暴漲的根本邏輯是超預期的信貸寬松以及A股市場火爆帶來的股樓互動效應。目前這兩個因素都在弱化,股樓互動自不必說,社會融資總量的增速也在下降,所以,下半年再次走出暴漲行情的可能性極小。

不過,玉家雄認為,金九銀十是傳統旺季,成交量會相比七八月將會有所上升,不過價格方面應該不會漲太多,畢竟過去半年的房價漲幅實在太大,開發商也會更加理性定價。

而就在8月的最後一天,多部委亦聯合推出了公積金貸款新政策,使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降至兩成。業內普遍認為,這個政策對於全國樓市的短期成交會帶來一定利好。

但對於深圳來說,公積金新政的影響可能比較有限。深圳中原研究中心分析,一方面,該政策規定北上廣深地方政府對該政策有自由裁量的權力,暴漲後深圳政府未必會落實該政策。另一方面,公積金貸款雖然成本較低,但是消耗時間較長,可貸的額度也有限,且一套公積金房貸早已降至兩成,對市場的刺激作用有限。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11

深圳交委定性專車屬非法運營 研究出租車改革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0225.html

深圳交委定性專車屬非法運營 研究出租車改革

中國證券網 2015-09-01 16:01:00

據了解,目前深圳市交委客運管理局已啟動出租車行業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將盡快制定出臺深圳網絡約租車的相關管理辦法。

繼7月滴滴、優步等專車平臺被北京市八部門約談後,8月31日,滴滴打車、優步深圳、易到用車3家平臺首次被深圳市交委約談。另據了解,目前深圳市交委客運管理局已啟動出租車行業改革方案的研究工作,將盡快制定出臺深圳網絡約租車的相關管理辦法。

據南方都市報9月1日消息,客運管理局認為,按照已查取的證據材料、現有法律和國家交通運輸部規定,私家車接入互聯網平臺參與營運,實質上是以贏利為目的、為非特定對象提供運輸服務的非法營運行為,屬違法經營行為。該局要求各平臺企業要依法依規經營,自查自糾、立即整改,否則將根據有關法規處罰相關平臺。

另外,市交委還表示,下一步將加強對深圳市互聯網預約用車服務的執法監管力度。通報指出,對於非法營運行為,無論其表現形式如何,交通部門都將本著“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的態度進行查處。

與此同時,市公安公交分局要求,各平臺企業要限期將接入平臺的車輛、駕駛員信息報送公安部門備案。

據市交委介紹,約談之後,各平臺企業表示,將全面配合,認真自查自糾。昨天下午,南都聯系到滴滴打車等平臺負責人,對方表示,以交委及公交分局的指示為準。

編輯:羅懿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8730

深圳樓市交易慘淡 “買不起”一族轉追小產權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82721.html

深圳樓市交易慘淡 “買不起”一族轉追小產權房

第一財經日報 王玉鳳 2015-09-09 06:00:00

深圳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農村的城市,聚集了大量的小產權房。公開數據顯示,小產權房約占全市住房總套數的一半,深圳也由此成為全國小產權房問題最突出的城市之一。

近日,深圳一個小產權房小區公開對外出售的消息引起了外界的關註。

深圳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農村的城市,但是城中村密集。在這些密密麻麻的城中村里,聚集了大量的小產權房。公開數據顯示,小產權房約占全市住房總套數的一半,深圳也由此成為全國小產權房問題最突出的城市之一。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走訪發現,上半年深圳樓市價格迅猛上漲、交易火爆之後,不少購房者轉向價格相對低廉的小產權房市場。到了七八月份,雖然正規商品房的交易量下滑,但是小產權房市場受到的影響不大。

監管難題

小產權房一般是指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設,並向集體經濟組織之外的人銷售的商品住房。在我國,小產權房屬於不合法建築。但全國通行的“小產權房”概念並不適用於深圳。深圳在經過農村城市化改造後,農業戶口已經全部轉為城市戶口,深圳不存在通常意義上的小產權房,不過這一說法早就廣泛應用於市場。

1992年和2004年,深圳分別經歷了兩次農村城市化改造,農村集體所有制土地全面轉為國有,農業戶口人員轉為城市居民。因此深圳官方認為,該市農村城市化歷史遺留違法建築不屬於小產權房,但小產權房這一說法早已約定俗成。

小產權房包括村集體土地所建的統建樓或集資樓、企業拿地投資所建建築,以及村民用宅基地合作自建的農民房。

上述小產權房小區百世瓏庭是村委統建的小區,位於光明新區公明街道上村長春北路與公明河交匯處。只要在該小區購買一套小產權房,即可獲得30分的入學積分,與正規商品房持有者享受同等加分待遇。在政策的推動下,該小區600余套房迅速被搶購一空,而那些剛達到入學積分標準的外來務工者子女的入學名額被刷下。外界質疑該小區搭上了教育政策的便車。

光明新區公共事業局教育科相關負責人對當地媒體表示,該區外來人口急劇膨脹,商品房供應量不足,成熟商品房小區更屈指可數,且多數務工人員無力購買,導致“小產權房”、統建樓等房產市場很大,相應積分入學政策是出於區域自身實際的內部考量。

近年來,深圳一直在查處小產權房的建設和銷售行為。深圳市規土委也曾多次表示,購買小產權房難以獲得小產權房產權,甚至拆遷時不能獲得賠償。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遊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對本報記者表示,深圳對小產權房的監管力度正在加大,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還有執行不到位的情況。一些偏遠區域的小產權房開發商通過多種渠道繞過政府的監管和打壓,同時由於小產權房的數量龐大,政府監管起來有難度。

小產權房漲幅高達“三成”

本報記者走訪中,部分地產中介表示,公司已經規定暫時不代理小產權房交易。小產權房更多是通過廣告單或是混跡於各個QQ群和論壇來發布信息。

在寶安區西鄉農批市場附近密密麻麻的小產權房中,四棟整齊一致的統建樓格外引人註意。走進去發現,不同於老舊的小產權房,該統建樓有一個花園,不過面積很小,大概能停十幾輛小汽車。

現場銷售人員張先生介紹,該小區一共700多套,均價1.2萬元/平方米。2010年開賣,2011年賣完,但是其中70套租給了一家航空公司做宿舍,今年下半年合同到期後簡單裝修了一下往外出售。開賣20多天,頗受市場追捧。

他出示的記錄本上,下面劃了黃色粗線的戶型表示已經出售,粗略估算大概有30多套已經賣出。正在賣的戶型主要分成兩種:38平方米左右的1房和80平方米左右的2房。“1房九成以上是買來投資的,2房則是自住的多。38平方米的空房每月能租到1800元。開始賣的時候房價不過6000元,現在已經漲了一倍。”

上半年當地樓市交易火爆,小產權房的價格水漲船高。西鄉農批市場附近的小產權房價格去年年底是9000元左右,今年差不多漲了三成,張建林說是這幾年以來漲幅最大的一次。本報記者在周邊走訪下來發現,附近的商品房單價已經接近5萬元,小產權房的單價約是商品房的1/4。

小產權房漲幅大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在龍崗區大芬地鐵站附近,兩棟小產權房正在開賣,均價也已高達1.1萬元。

附近的地產中介介紹,去年該地偏遠一點的小產權房單價在5000元上下,地段好點的在七八千元,而現在分別漲到八九千元和1萬元出頭了。

二十多歲的陳東去年六月在距離大芬地鐵站步行約15分鐘的地方買了一套65平方米的小產權房,單價近7000元。今年上半年他以每月2700元的價格空房出租了。“現在單價漲了三四千元。當時不想買,但是要結婚,家里人催著買。”

購房者轉向小產權房

宋丁分析,深圳正規商品房供應量不多,每次商品房價格一上漲,小產權房就跟著上漲。此外,上半年價格漲得太快,投資者的逐利空間縮小,無力購買的剛需人群也會增多,他們都可能會拋棄商品房市場,而轉向價格便宜的小產權房。

深圳市規土委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深圳8月成交新房5643套,環比下降12%;二手房共計成交11206套,環比下降30.3%。

由於二手過戶備案的滯後性,8月的數據並不能完全反映市場趨勢。而根據部分地產中介的數據,七八月份的商品房市場更為暗淡。

美聯物業深圳及惠州區董事總經理江少傑告訴本報記者,7月份深圳二手房的成交量比六月份跌了一半,8月份前三周的成交量在7月份的基礎上又跌了30%,但是8月份最後一個星期國家出臺刺激樓市的政策後成交量有所回暖。二手房的價格平穩,個別區域有所下滑,特別是上漲幅度厲害的區域,比如龍崗和龍華下降了5%~10%。

深圳寶安中心區美聯物業一位地產中介稱,七八月份他所在的門店代理的新房一共只賣出了十幾套,二手房成交量更少。七月份一個豪華小區的某個業主將單價從7.2萬降到了6.5萬,而在八月份二手房零成交。

8月底,多部委聯合推出了公積金貸款新政策,二套房公積金貸款首付降至兩成。業內普遍認為,該政策對已經暴漲過一輪的深圳樓市影響有限,房價趨向平穩。不過上述美聯物業的中介稱,在9月初的3天假期中,二手房成交了2套,市場有擡頭趨勢。

陳冬準備在明年上半年租賃合同期滿之後,將租金提高到3100元,或是轉手賣掉,湊點錢買套正規的商品房,這樣有保障。

編輯:一財小編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71

深圳預期總價地王遇冷 龍光地產112.5億元“鯨吞”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0248.html

深圳預期總價地王遇冷 龍光地產112.5億元“鯨吞”

一財網 記者 吳斯丹 實習記者 吳雨儉 2015-09-23 21:40:00

​9月23日,深圳土地市場上演了兩個意外劇情:原本有望刷新深圳地王新紀錄的龍華地塊遇冷,僅一家房企報價;而這家房企居然是年銷售額才133億元的龍光地產(03380.HK),以112.5億元拿下該地塊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鯨吞”。

9月23日,深圳土地市場上演了兩個意外劇情:原本有望刷新深圳地王新紀錄的龍華地塊遇冷,僅一家房企報價;而這家房企居然是年銷售額才133億元的龍光地產(03380.HK),以112.5億元拿下該地塊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鯨吞”。當天下午15時,龍光地產以112.5億元的底價,競得龍華新區民治辦事處A811-0319 號宗地的土地使用權,樓面地價約1.95萬元/平方米。在深圳房價飛速上漲的背景下,緣何龍華地塊遭遇意外的冷場、無緣新地王?而龍光地產又將怎樣撬動這一巨無霸地塊?

無緣“新地王”

龍光地產競得的地塊位於龍華新區紅山片區,用地面積8.7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57.8萬平方米。這是一塊商業用地,主要以辦公用房、商務公寓為主。

由於靠近深圳北站商務區,業界預計該地塊溢價率將達20%-30%,成交價將在135億元~145億元之間。這也就意味著這塊地的競拍有極大可能刷新2014年1月兆華斯坦與深圳前海國際能源金融中心聯合以134.1億元拍下前海所創造的深圳總價地王紀錄。不過,9月23日競拍現場並沒有上演激烈的競拍,僅僅只有龍光地產一家報價,直接底價成交。

有意思的一個細節是,競拍前一天,碧桂園、中糧地產都參與了報名,最終卻沒有出現在競拍現場。而龍光地產似乎早有準備,現場竟然發起了新聞通稿。

深圳中原地產二級市場董事總經理玉家雄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地塊沒有成為預期中的“新地王”,一方面是因為112.5億元的起始價比較高,將諸多開發商擋在了門外;另一方面,整個項目主要以商業為主,如辦公樓、商務公寓、酒店、購物中心等,不包括住宅,這些物業中相當一部分無法進行快速套現,因而對於開發商的資金要求比較高。

“此外,深圳在核心區域的辦公樓供應量還是非常龐大,而龍華、龍崗等原關外地區的辦公、商業屬性尚不成熟,開發商們尚處觀望態度。”玉家雄分析。由於土地用途主要供應於商業用地,本次競拍價格對於對於住宅產品的價格並無直接影響。玉家雄認為,該地塊對一些非核心區域的寫字樓有指導性意義。以本次1.9萬元/平方米的單價成交計算,預計未來售價要逾5萬元/平方米才能有比較合理的利潤空間。

 

龍光“鯨吞術”

龍光地產似乎是有備而來。當天,龍光地產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拿下的項目定位為“快速開發、快速銷售”,通過“快周轉模式”進行運營,目前未計劃作為持有性物業,相信兩年內項目的不同產品將會推出市場。這並不是龍光地產第一次在龍華拿地。去年10月22日,深圳市拍賣的2014年首宗居住用地——龍華白石龍地塊,龍光地產力挫保利、中海、中信、萬科等房企,以總價46.8億元、樓面價逾2.5萬元/平方米競得,溢價率83.35%,成為深圳龍華區新地王。需要註意的是,龍光地產的現金流並不足以支付巨額地價。截至6月30日,龍光地產持有現金及銀行結余(包括有限制及已抵押存款)也只有66.5億元,即便加上近期發行的40億元公司債,也不到110億元。

那麽,龍光地產如何支付112.5億元的地價?答案或許是引入合夥夥伴。去年10月,龍光地產以46.8億元拿下深圳龍華白石龍地塊後,便引入了平安。2014年12月17日,龍光地產發布公告稱,深圳金駿(龍光地產全資子公司)、深圳龍光房地產及平安大華業已訂立註資協議,稱平安大華同意對深圳金駿註資人民幣20億元。註資完成後,深圳金駿的股權將由深圳龍光房地產及平安大華分別持有51%及49%。

這是否意味著龍華紅山地塊也將引入平安這樣的合作夥伴?龍光地產相關負責人沒有給《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明確答複。無論如何,敢於冒險的龍光地產又將為自己的土地儲備註入龐大資產。截至6月30日,龍光地產總土地儲備約為1,293萬平方米,其中51%位於珠三角地區。龍光地產方面表示,此次拿地將進一步擴大龍光地產在深圳房地產市場的影響力,提升在深圳區域的市場份額,對公司深耕一線城市核心區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也是龍冠地產深耕區域精準布局、為公司未來3~5年業績增長繼續累積充足資源的重要戰略舉措。

 

編輯:王佑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759

普宅被“豪宅” 化 深圳上調享優惠政策普宅價格標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9/4691706.html

普宅被“豪宅” 化 深圳上調享優惠政策普宅價格標準

一財網 吳斯丹 2015-09-27 13:00:00

只要實際成交價低於上述標準,同時滿足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本數)以上、單套住房套內建築面積120(含本數)平方米以下,或者單套住房建築面積144(含本數)平方米以下,就可視為普通住房,享受營業稅、契稅等稅收優惠政策。

在經歷了房價的快速上漲後,深圳許多普通住宅因總價飆升而被“豪宅”化,必須按照豪宅標準繳納契稅。鑒於此,深圳將於10月1日開始執行新版的“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房價格標準”。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從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委員會官網獲悉,《關於深圳市2015年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房價格標準的通告》(下稱《通告》)已於9月25日正式公布,相比此前的舊版標準,全市的普通住房價格標準將平均上調28%,從而擴大享受普通住房稅收優惠的政策範圍。

根據《通告》,新標準將按十個區來劃分,每個區享受優惠政策的普通住宅價格標準為:羅湖區每套總價390萬元及以下;福田區每套總價470萬元及以下;南山區每套總價490萬元及以下;鹽田區每套總價330萬元及以下;寶安區每套總價360萬元及以下;龍華新區每套總價320萬元及以下;龍崗區每套總價280萬元及以下;光明新區每套總價250萬元及以下;坪山新區每套總價200萬元及以下;大鵬新區每套總價230萬元及以下。

只要實際成交價低於上述標準,同時滿足住宅小區建築容積率在1.0(含本數)以上、單套住房套內建築面積120(含本數)平方米以下,或者單套住房建築面積144(含本數)平方米以下,就可視為普通住房,享受營業稅、契稅等稅收優惠政策。

這是時隔兩年後,深圳對普通住房價格標準首次做出調整。

上一次的享受優惠政策普通住宅價格標準是從2013年9月1日開始執行,當時規定福田區、南山區每套390萬元及以下,羅湖區、鹽田區為310萬元及以下,寶安區、龍華新區為240萬元及以下,龍崗區為210萬元及以下,光明新區為190萬元及以下,坪山新區、大鵬新區為160萬元及以下。

《深圳特區報》報道稱,深圳市規劃與國土資源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解釋,此次標準的調整是政府的一項例行管理工作,是根據上年度住宅市場價格變化情況測算得出的,測算時新房和二手房的價格都要納入統計和測算。通過對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的稅收優惠政策,降低剛需、改善性需求購房者的購房成本,滿足合理住房需求和擴大住房消費。

2015年以來,深圳房價出現了快速上漲,尤其是在“330”新政之後,連續多月領漲全國。最新數據顯示,深圳8月一手房成交均價36159元/平方米,二手房成交均價為40346元/平方米,與4月相比分別上漲了37.1%、12.3%。其中部分片區的房價上漲幅度高達40%。

這使得許多普通住宅被“豪宅”。以龍華新區為例,位於白石龍的某二手樓盤價格從年初的3萬元/平方米上漲到了4.3萬/平方米,以70平方米建設面積計算,年初總價210萬元符合普通住宅標準,但後續總價已上升到300萬元,以舊版標準的240萬元來看,就成了豪宅,無法享受普宅住宅稅收優惠。

調整後,享受普通住房稅收優惠的政策範圍得以擴大,剛需、改善性需求購房者的購房成本將有所降低。

目前,深圳市執行國家現行有關普通住房的稅收優惠政策:個人將購買超過2年(含2年)的普通住房對外銷售的,免征營業稅。對個人購買普通住房,且該住房屬於家庭(成員範圍包括購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唯一住房的,減半征收契稅。對個人購買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且該住房屬於家庭唯一住房的,按1%稅率征收契稅。

還是以上述白石龍某樓盤為例,如果購買70平方米住房,且是家庭唯一住房,調整前需要按照3%稅率征收9.03萬元契稅,調整後可按照1%稅率征收3.01萬元契稅,可節約6.02萬元。

業內分析,這將有利於深圳樓市更加穩健發展,引導中小套型、中低價位普通商品住房的開發建設,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應。

編輯:吳狄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2263

直擊深圳居民用氣價調整聽證 兩套方案均影響有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950.html

直擊深圳居民用氣價調整聽證 兩套方案均影響有限

一財網 王玉鳳 2015-10-30 10:35:00

10月29日,深圳召開居民生活用氣價格調整聽證會,這座全國首家建立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城市再次迎來了變革,未來當地居民用氣價格將小幅上漲,不過新制定的兩種方案價格調整幅度都不大,受影響人群有限。

調整價格

實施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引導居民節約用氣,促進天然氣市場可持續健康發展,是國家深化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的重要內容。

此前國家發改委出臺文件,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已通氣城市均應建立起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其中,已經實施階梯氣價的城市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

上述文件也規定,居民用氣量分為三檔,第一檔用氣量按覆蓋區域內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氣需求;第二檔用氣量按覆蓋區域內95%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體現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合理用氣需求;第三檔用氣量為超出第二檔的用氣部分。

深圳早在2008年就在全國率先建立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但只設置了兩個階梯檔次:每年5月~10月每戶每月用氣量35立方米內,每年11月~次年4月每戶每月用氣量45立方米以內部分氣價位3.5元/立方米;超出部分氣價為4元/立方米。

深圳分檔氣價比價安排與國家現行要求也不完全一致。國家要求各檔氣價按照不超過1:1.2:1.5的比例關系確定,實行超額累進加價,而深圳第一檔與第二檔的氣價之比僅為1:1.14。

此外,深圳市價格認證中心也認為,有兩項新增成本需要考慮:一是民用燃氣流量表更換費用,二是天然氣調峰與儲備庫建設增加的成本費用。

兩套方案

上海已於去年9月正式實施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陜西、蘭州、杭州等地已陸續召開了居民階梯氣價聽證會。

深圳周邊不少城市也已開始行動。10月15日,佛山召開聽證會,氣價有望下調,從3.65元/立方米降到3.4元/立方米。

深圳新制定出的兩套方案均分為三個檔,其中第一檔的氣價不變,均為3.5元/立方米。如果按照方案1實施的話,80%處於第一檔的用戶燃氣費支出不受影響,處於第二檔的15%用戶年均增加45.24元,剩下5%的居民進入第三檔,年均增加298.2元;如果按照方案2實施,第一檔和第二檔共97%用戶燃氣費用支出不會增加,剩下3%處於第三檔的用戶年均增加186.72元。

顯然,方案2更能減少用戶的支出。當天參加聽證會的共有22人,一半代表消費者,其他代表分別來自政府部門,或是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3名經營者。

支持方案1的代表認為燃氣企業需要資金以可持續發展。來自深圳市市政研究設計院的專家代表顧建良表示,深圳的天然氣主要是通過西氣東輸和從澳大利亞進口來的,資源稀缺,理應提高價格培養消費者的節約意識,“而且深圳很多燃氣管道老舊,需要資金去改造,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後果會很嚴重。”

深圳燃氣集團總裁歐大江稱,深圳為海濱城市,戶外管道腐蝕性強,需要大量資金來改造。此外,當初他們募集了40多億元資金到深圳來建設管網,如果將這個算進去,成本會更高,作為上市公司必須維護股東的利益,如果長期虧損,將沒有資金投入建設。

按照深圳市價格認證中心的核算,在方案1的情況下,深圳燃氣集團居民用氣年銷售收入預計增加2547萬元,但由於成本上漲,預計年虧損4.7萬元;在方案2情況下,居民用氣年銷售收入預計增加660萬元,但在刨去成本後,預計年虧損1888萬元。

一共有13位代表支持方案2,其中大部分來自消費者,他們質疑收費較高的方案1是否能真正起到節約燃氣的效果。消費者代表劉承暉說:“燃氣與水電不同,每戶居民用量和需求沒那麽大。市場上的部分燃氣具雖然節能,但是作用有限,遠不如節能燈那樣節電。而且,燃氣是危險品,居民不會浪費。”

人大代表王文若也表示,身邊的朋友每月燃氣費在五六十元左右,即便是在冬天,因為天氣不冷,用氣量也不可能超過50立方米,不會超過第2階梯的範圍,不會無端浪費天然氣。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55

直擊深圳居民用氣價調整聽證 兩套方案均影響有限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0/4704950.html

直擊深圳居民用氣價調整聽證 兩套方案均影響有限

一財網 王玉鳳 2015-10-30 10:35:00

10月29日,深圳召開居民生活用氣價格調整聽證會,這座全國首家建立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的城市再次迎來了變革,未來當地居民用氣價格將小幅上漲,不過新制定的兩種方案價格調整幅度都不大,受影響人群有限。

調整價格

實施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引導居民節約用氣,促進天然氣市場可持續健康發展,是國家深化資源型產品價格改革的重要內容。

此前國家發改委出臺文件,要求2015年底前所有已通氣城市均應建立起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其中,已經實施階梯氣價的城市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

上述文件也規定,居民用氣量分為三檔,第一檔用氣量按覆蓋區域內80%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氣需求;第二檔用氣量按覆蓋區域內95%居民家庭用戶的月均用氣量確定,體現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合理用氣需求;第三檔用氣量為超出第二檔的用氣部分。

深圳早在2008年就在全國率先建立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但只設置了兩個階梯檔次:每年5月~10月每戶每月用氣量35立方米內,每年11月~次年4月每戶每月用氣量45立方米以內部分氣價位3.5元/立方米;超出部分氣價為4元/立方米。

深圳分檔氣價比價安排與國家現行要求也不完全一致。國家要求各檔氣價按照不超過1:1.2:1.5的比例關系確定,實行超額累進加價,而深圳第一檔與第二檔的氣價之比僅為1:1.14。

此外,深圳市價格認證中心也認為,有兩項新增成本需要考慮:一是民用燃氣流量表更換費用,二是天然氣調峰與儲備庫建設增加的成本費用。

兩套方案

上海已於去年9月正式實施居民生活用氣階梯價格制度,陜西、蘭州、杭州等地已陸續召開了居民階梯氣價聽證會。

深圳周邊不少城市也已開始行動。10月15日,佛山召開聽證會,氣價有望下調,從3.65元/立方米降到3.4元/立方米。

深圳新制定出的兩套方案均分為三個檔,其中第一檔的氣價不變,均為3.5元/立方米。如果按照方案1實施的話,80%處於第一檔的用戶燃氣費支出不受影響,處於第二檔的15%用戶年均增加45.24元,剩下5%的居民進入第三檔,年均增加298.2元;如果按照方案2實施,第一檔和第二檔共97%用戶燃氣費用支出不會增加,剩下3%處於第三檔的用戶年均增加186.72元。

顯然,方案2更能減少用戶的支出。當天參加聽證會的共有22人,一半代表消費者,其他代表分別來自政府部門,或是專家學者、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3名經營者。

支持方案1的代表認為燃氣企業需要資金以可持續發展。來自深圳市市政研究設計院的專家代表顧建良表示,深圳的天然氣主要是通過西氣東輸和從澳大利亞進口來的,資源稀缺,理應提高價格培養消費者的節約意識,“而且深圳很多燃氣管道老舊,需要資金去改造,否則一旦出現問題,後果會很嚴重。”

深圳燃氣集團總裁歐大江稱,深圳為海濱城市,戶外管道腐蝕性強,需要大量資金來改造。此外,當初他們募集了40多億元資金到深圳來建設管網,如果將這個算進去,成本會更高,作為上市公司必須維護股東的利益,如果長期虧損,將沒有資金投入建設。

按照深圳市價格認證中心的核算,在方案1的情況下,深圳燃氣集團居民用氣年銷售收入預計增加2547萬元,但由於成本上漲,預計年虧損4.7萬元;在方案2情況下,居民用氣年銷售收入預計增加660萬元,但在刨去成本後,預計年虧損1888萬元。

一共有13位代表支持方案2,其中大部分來自消費者,他們質疑收費較高的方案1是否能真正起到節約燃氣的效果。消費者代表劉承暉說:“燃氣與水電不同,每戶居民用量和需求沒那麽大。市場上的部分燃氣具雖然節能,但是作用有限,遠不如節能燈那樣節電。而且,燃氣是危險品,居民不會浪費。”

人大代表王文若也表示,身邊的朋友每月燃氣費在五六十元左右,即便是在冬天,因為天氣不冷,用氣量也不可能超過50立方米,不會超過第2階梯的範圍,不會無端浪費天然氣。

編輯:劉菁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7258

深圳燃氣牽手螞蟻金服 加速智能燃氣平臺落地 0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5-11-22/964326.html

深圳燃氣董秘辦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後,支付寶繳費業務將全面覆蓋深圳燃氣20余個異地管道燃氣項目,未來雙方還將在燃氣信貸和氣費代扣等新型業務方面合作。"

每經記者 歐陽凱

在涉足"互聯網+石油"、"互聯網+電力"概念,先後與中石油、深圳供電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螞蟻金服又將觸角伸到了天然氣領域。

11月20日,深圳燃氣(601139,SH)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螞蟻金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在支付與金融、移動互聯網服務、大數據精準營銷運營、渠道共享、征信業務以及其他領域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有效期為三年。

深圳燃氣董秘辦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後,支付寶繳費業務將全面覆蓋深圳燃氣20余個異地管道燃氣項目,未來雙方還將在燃氣信貸和氣費代扣等新型業務方面合作。"

擬搭建私有雲平臺

根據協議,此次雙方合作內容包括:生活繳費渠道、支付寶服務窗產品、支付與代扣服務、信用體系共建、雲通知合作、公有雲合作等。深圳燃氣方面表示,此次合作有利於公司依托燃氣客戶資源,充分發揮公司行業優勢,創新業務模式,提供精細化服務,挖掘客戶數據價值並開展增值業務,進一步加快推進平臺戰略的落地。

上述深圳燃氣董秘辦相關人士表示,早在2013年4月,公司便與螞蟻金服合作為深圳的管道燃氣用戶開通了支付寶繳費業務,並在支付寶開設了服務窗,可以在線繳費、查詢氣費賬單、氣價和營業網點,還能自主上報燃氣讀數,預約辦理燃氣業務等。

在業內人士看來,深圳燃氣與螞蟻金服合作的最大看點在於征信和存款,未來還可在保險、定向廣告等方面深入合作。"繳費是否及時用於征信,征信用於合同、追款,而用戶安全檢查數據可以用於保費清算。"燃氣從業人士彭知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螞蟻金服旗下品牌除了支付寶、余額寶、招財寶外,還有螞蟻微貸、芝麻信用、網商銀行等。此次合作特別提到,螞蟻金服將結合芝麻信用的信用模型,分析、輸出用戶消費數據,將燃氣用戶消費記錄納入芝麻信用分數的計算模型,或可定制信用體系,出具信用報告,建立老賴名單。後續根據支付寶反向輸出給深圳燃氣的用戶的信用等級數據,作為深圳燃氣用戶分層的標準之一,根據用戶的不同等級提供差異化服務。

此外,螞蟻金服還將協助深圳燃氣提供觸達用戶的能力,將甲方的賬單數據、催費數據等,通過大數據匹配,精準地觸達響應用戶,未來也將嘗試將非核心系統部署到阿里雲,阿里雲協助其搭建私有雲平臺。

行業標準待完善

在深圳燃氣之前,螞蟻金服在今年7月先後和中石油、深圳供電局達成戰略合作。同深圳燃氣一樣,與中石油、深圳供電局合作主要集中在移動支付、大數據、小額信貸、雲計算技術等方面。

彭知軍表示,相比其他行業,燃氣還是一個微不足道的版塊,行業規模小、產業鏈短且相對簡單、硬件構成和運營管理也較為簡單、用戶數量有限和消費方式單一,其燃氣產生的數據也有限,但燃氣又和城市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也必須與時俱進,積極擁抱"互聯網+"。

據記者了解,目前出於行業或企業自身利益考慮,城市各類燃氣管網處於各自為政狀態,管網數據還處於保密狀態。

彭知軍表示,站在安全和效率的角度,這種管理方式存在極大浪費和風險,如果可以建立一個類似管網數據互聯網公司,百度、阿里、騰訊等建立類似平臺,吸引燃氣、電力、通信等公司上傳數據,再結合GPS,足以滿足安全運營要求。2014年8月,中國城市燃氣協會便與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北鬥衛星導航精確位置服務全面支持燃氣物聯網體系建設,提升城鎮燃氣企業的地下管網安全管理水平。

不過,目前國內的"互聯網+燃氣"更多集中在用戶終端,燃氣企業利用雲服務提高用戶效率並降低成本。

彭知軍表示,未來燃氣企業可以利用終端數據進行氣量管理,包括中短期預測、貿易調度、運營管理等,此外,日漸興起的智能家居業務也會給燃氣帶來更多挑戰和機遇,未來或可將燃氣表具與一款通過WIFI連接安全家居雲平臺的智能燃氣報警器關聯,實現燃氣、一氧化碳探測和分析等。

"目前都在探索,關鍵是現在沒有技術標準,智能燃氣網或者說"互聯網+天然氣"是將燃氣的生產、運輸、儲存、交易和利用聯合成為生態系統,數據平臺建設的標準極其重要。"彭知軍坦言。

  • 每日經濟新聞
  • 趙橋
  • 歐陽凱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021-60900099轉688讀者熱線:4008890008

每經訂報電話: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或 028-86740011 廣州:020-89660257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9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