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Roseonly創始人總結的12條創業真經!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1/58514.html

賣花看似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用上互聯網思維的話事情就會變得不同。Roseonly這個公司最近成長迅速,i黑馬覺得創始人蒲易前途無量,快來看看他怎麽做的吧。總結如下:1. 行業選擇:容量大,無強品牌,有內在升級的需要;(相信部分傳統行業都有這特點吧)2. 行業痛點:別人的毛病就是自己的機會啊!鮮花物流一直是個大問題,但Roseonly 在北京是Mini + 帥哥送貨; 在其他9個大城市是聯邦 + 順豐,其他城市不做(有舍有得);客單價夠高,物流費用完全Hold 的住;3. 定位:一生只送一人,把專屬性,稀缺性等情感因素加進來,實現了和其他花店的差異化;從營銷的角度,6個字,簡單易記,便於傳播!4. 產品:這是產品為王的時代。蒲易總結到:Roseonly 的花是全世界最好的花,從厄瓜多爾運過來的,有最好的設計師和最好的花藝師,女孩子見到這花,基本抵擋不住。 當然,拋開炒作的成分,這種運作產品的思路是太值得學習了。能具體而不空洞的把產品的故事說清楚,加入情感的部分,不僅能賣出溢價,更可以引發用戶的自主傳播和分享!5. 引爆:一開始是找身邊的人,後來發現太慢,就想起來微博的玩法,尋找意見領袖。而時尚圈的大咖和李小璐們的親自宣傳,不正是點燃事件營銷的導火索嗎?6. 團隊:創意有了,商業模式設計好了,接下來就是執行。一開始,Roseonly 並沒有去找所謂的高管加盟,而是等銷售稍微有點起色,再去請多年經驗的明星經理人進來。7. 創始人: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人選人,建立文化。 Roseonly 的文化簡單說就是:先富帶動後富:老員工帶動新員工致富,公司帶動上下遊致富。 這個口號不簡單,員工跟你混,最基本的不就是致富嗎? 夢想,成長,只能退居其次吧。 上下遊如果跟你無利可圖,也不會願意跟你長期合作吧。8. 品牌:一個品牌負責一個定位,不同的定位要用不同的品牌去管理。Roseonly 針對另外一個時尚鮮花市場,開辟了“專愛”這個子品牌。(高端品牌往下做很容易)9. 投資:投資人看的,不僅是商業模式,也看團隊。創業者看的,不僅是VC的錢,也要看其人脈資源,行業地位。10.微信:訂閱號負責“品牌”,服務號負責“銷售”。11.電商:電商,微信等這些只是一個渠道,更重要是品牌本身!12.時機:很多東西是在創業之前就決定的了,有積累的人,加上模式和團隊,更容易成功,否則機會出現了也未必是你的。註:本文為B座12樓微信群交流整理稿件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蒲易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987

【小敗局】90後創業失敗總結:缺乏原始資本,急於貪大求成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18/58758.html

2011年我買了房,2013年我忍受不了一成不變的打工生活,將首付11萬的房子賣了開始創業。由於我們是個小縣城,2013年初房價在2800元左右,當然現在的房價是3300左右。這都是後話....

從我的世界裡永遠都是做個不平凡的人,朋友們都說我這輩子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人,若成能非富即貴不然既是乞丐不如。這話現在看來真是一點不錯.......

2013年初我賣了房子,手裡拿著8萬元開始創業,我前期的打算——房產中介,甚至我對於它的整個戰略都謀劃齊全了。註明一點:房產中介在我們小縣城是一個新興的東西。很多人還是不信任的。

首先說一下我的戰略吧:

第一步:一家房產中介起步,立足本地,將整個房產中介的管理、交易流程總結完畢,並成功實施;

第二步:建立本地的網上房產信息發佈平台,將其建立為一家實體與互聯網相結合的房產中介;

第三步:建立一手房房產團購平台。就是模仿新浪樂居(EJU.COM);

第四步:房產中介開展連鎖加盟模式

組建3位一體的,涵蓋一手房、二手房、線下實體、線上發佈的這樣一個房產中介的新型模式。

然後給大家展示一下我的實際操作方法(以大體時間為線展開):

2013年4月1日店面裝修完畢開業。當時是4名員工,底薪加提成模式,提成佔到中介費(中介費收取:總房款1.5%)30%,底薪是800元,一般情況下在我們本地一個月賣一套房子每個員工大概能拿到2150元左右。

2013年4月、5月兩個月一直都有跟進的單子,但是遲遲都是拿不下,我們中間也總結了很多經驗,其中5月我公司來了一位重量級人物,這位重量級人物是我的一個房產局的哥們。不得不承認他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熱情、效率,改進了我們的工作方法。終於在2013年6月、7月前期跟進的單子開始集中爆發,我粗略的算了一下,那兩個月的我的純盈利是2.4萬元,我指的是拋去員工開支,我的純盈利。

註明一下,房產中介在5月份我已經開始涉足一手房了,而且整個流程我能摸得非常清楚,這中間包括我看了很多房地產開發與銷售方面的書加上我們需要經常踩盤瞭解房價走勢。6月份我就接到了一個鄉鎮的社區開發的無產權的樓盤代理,當然我自己是沒有資金操作的,我就借助關係開始尋找銷售代理商,後來盤也接下來了,我每平方抽取5塊錢,按照這個算法我能獲得7萬元收益。但是最可悲的是那個樓盤操作的一塌糊塗,主要原因不是沒人買而是小產權無法辦理按揭貸款,代理商算上裝修,以及營銷開支總共損失了大概20萬左右。我現在感覺真是挺對不住人家的。

2013年8月,我的壓力還並不大,因為這個時候我還是非常有信心的,畢竟中介是賺錢的,自己也清楚的明白,只要好好操作中介我今年肯定能賺錢,明年就更沒問題了。

不幸的事情發生了,2013年8月由於我性子太急,感覺這樣賺錢太慢急於賺大錢,一心想做房產團購,加上前期我做的一個本地的房產信息發佈平台沒推廣好,我就一心想做成,上半月我寫房產團購網的企劃書,寫了2多頁,每個細節戰略我都認為安排的還能好。下半月就開始建站,花了1萬多塊錢,9月中旬,終於上線了。這個時候我就開始按照前期營銷方案開始準備做網站推廣。由於我手頭資金有限,網站推廣的難度隨之增加,經過分析我決定尋求開發商合作,本人是91年的,即沒有家庭背景又沒有資金,純靠自己闖,最後弄的焦頭爛額還是無濟於事,這個時候我手頭只有不到一萬塊錢了,房產中介那幫員工也開始軍心渙散,我一邊得穩住員工一邊還得尋求出路。事已至此我還是抱著最後的一絲希望打了兩期本地傳媒和兩個月的本地最有名的一個網站的首頁廣告花了3600塊錢,做完這些之後我一邊開始等待一邊開始重新分析我的網線,最後得出結論,團購網站的本身是一個非常好的項目問題就出在定位上,原因介紹:第一小縣城本身對於網絡的應用度不夠,第二針對與一個縣城單推房產團購是必死的因為房產不是快銷品,它的商品性質就注定了他不能成為大眾所耳熟能詳的平台,第三缺乏形式上的優勢,本地房地產還沒到需要整合營銷渠道的節點。

於是,我決定做第三個網站,前兩個分別是本地房產發佈平台,本地房產團購平台,總結了以上教訓我打算做本地的團購網站,我又借了兩萬多塊錢,開始我今年的第三個項目,我打算運用本地的團購網站把我的房產團購平台托起來。

大概是2014年11月初,中介由於沒資金運轉已經停了,我分析那時候自己也是鬼迷心竅了,網站開始籌備建設,就是找個普通程序員做個網站這個時候我和那位程序員已經很熟了不過還是收了我4000塊錢,也沒多少錢了,網站上線用了接近一個月,不過有一點我是很肯定自己的網站上線開始招商我們團隊6個人用了不到一個月商戶數量就達到200餘家。招商結束後,網站開始運作,第一個月的營業額破萬,廣告投入了接近兩萬,註:這個時候我已經開始負債了。網站團隊員工還需要工資,至元旦前我總共投訴3要多塊錢就單單本地團購網站這一塊。我的收入我說一下,我們抽點是5%,10000*0.05,也就是說我才賺了500塊錢,如果事情就這樣慢慢的發展也到無所謂,慢慢的就正常了,關鍵是這個時候我們的競爭對手出來了,本地一家門戶網站,論技術不相上下,我的還做了手機客戶端,主要問題是他的網站本身就是大眾所熟悉的這樣競爭起來我們就敗了。後來這家網站老闆找我說,其實這個本地的團購網站,根本無法維持一個公司的正常運轉,這是實話!而且我調查了一下,網站現在的銷售額大有下降趨勢,我們的廣告反而成了美團的廣告,由於我們的支付方式麻煩不夠靈活,缺乏技術支持,申請支付方式處處受限,導致支付方式「狹窄」。很多消費者和商家明白過來之後反而都轉戰美團。其實按照我最初的思路我是想先做本地團購再做本地網上商城的~~前功盡棄了。

創業失敗總結:

1、急於貪大求成。如果我能踏踏實實的做房產中介儘管賺錢速度不是這麼快但是決不至於現在的負債。

2、所做事業與自己原始資本不符。原來總以為操作個網站投資少,彙集資金速度快,其實不然,尤其是在小縣城,大眾對於網絡的認知、認可程度遠遠不濟,這主要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第一,有知識的青年朋友們都在大城市;第二網站推廣費用遠遠高於多數人所想,推廣的費用高的離譜而且還不能硬推。其實我想過這個問題,宣傳推廣的最高境界就是輿論氛圍,是一種風氣的製造。這是推廣的核心。

3、鋪的攤子太大,資金難以集中發力。當然這個主要原因也在於缺乏原始資本。

4、創新型行業創業引導為主。過程是很緩慢的,所以網站我現在就打算「養」起來。傳統行業雖然雖然賺錢慢但是成功率遠遠高於創新型行業。想急於通過創新型行業賺快錢是不現實的。

5、網絡創業試點地要選好,起步很重要,舉個例子吧,如果我的網站是在一個市級城市做推廣,推廣方式以網絡推廣為主以地面宣傳為輔可能就不是這麼慘。所以「平台」很重要。

現在事情發展到這一步,我能做的就是堅持穩住這個網站,只要還能留住它我就會堅持留住它,現在網站維護都是我一個人,光桿司令,僅需要晚上辦公就可以。所以白天我要找份工作,重新開始尋找機會等待創業的時機謀劃更好的項目。

給所有將要創業的夥伴們的幾點提醒:

1、不要急於求成,穩中求進,做事情一定要順勢而為,尤其是下坡路的時候儘量不要擴大投資。商戰不是不可以賭,但是要有價值的賭。

2、選擇好合適的項目不要頭腦發熱,不要把自己放到項目裡,要把自己的用戶放到項目裡,不要自己矇騙了自己,有些事情理想都是豐滿的,但是現實還是很骨感的。

3、少看大企業的一些發展規劃,當然戰略還是要學習的,不過創業者其實最該學習的東西,大佬們是真的無法教會的,這個也是教不來學不來的。其實很多黑馬人物,最缺乏的就是資本,很多人也都會運作資本,但是恰恰很缺乏資本,這一點只能依靠自己。

4、屌絲、菜鳥尤其是很多像我一樣缺乏原始資本又沒有條件融到資的創業者不要貪圖大,不要貪圖自己的宏偉大志,一定要記住要從小做起,要學會穩,其實如果你真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按部就班的做,你總會成功的。

5、網上看到很多大佬們追求百年企業,其實我們想一下哪有多少百年企業,紅頂商人胡雪巖,當年鋪的攤子那麼大,堪稱商業帝國,負面新聞一出不是也引起擠兌潮,倒閉了嗎;當年史玉柱不也是因為流動資金導致企業問題,最後別人欠他的錢都收不上來了;摩托羅拉、諾基亞,N年前我們看著他們堅不可摧不也是逐漸淡出商業舞台了嗎,企業越大風險越大。我看現在的支付寶就面臨這個問題還有微信支付,這些都存在大量隱患。

6、網絡是一個可以「暴富」的行業也是一個極具風險的行業——知名度高並不意味著財富多並不意味著大更不意味著安全。

7、網絡終究是個媒介、服務的載體,這是他永恆的定義。由此可見,對於互聯網創業永遠要記住兩條:第一,文字和圖片是至關重要的兩環;第二服務的便捷,是其成功必備的砝碼。網絡缺少便捷甚至比線下還要發雜就不要做網絡。

以上是我2013年創業失敗的全部過程以及總結。失敗並不可怕,關鍵是我們要吸取其中的經驗教訓,所以我拿來和大家分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35

我眼中的國資改革(國資討論碎片化發言總結) 見薇知築

http://xueqiu.com/4092336327/27876637
我一直很羨慕釋老毛,能寫出那麼悠揚、令人拍案叫絕的文字。我一直也想定期的碼一碼字練習一下寫作水平,但是發現看得越來越透而能寫下去,且不讓自己反感的卻越來越少。所以,整理了一下自己在碎片哥的國資改革群的發言,眾位權且看看吧,輕拍磚頭。

其實國改吧越是央企,越是大,越是眾目睽睽,如果老大想撈名譽比如傅,越是敢動手。因為不涉及個人表面的經濟利益而拍的是上面的馬屁。如果涉及到地方國企,歸根到底,涉及個人利益。等於董事長自己寫方案把多少股權賣給自己,這樣誰都不好意思或者說不知道多少尺寸為好,生怕留了傾吞國有資產的名聲,所以我們都看到,各個集團都狂開改革討論會統一思想,為以免未來出現問題可以賴上群體決策推脫自己的責任。

但是十八屆三中全會討論出的方案,就是土地財政到頭以後,社會轉型的財政從哪裡來的問題。央企基本上都是各家的地盤,而真正通過股權混合制持有,提高管理層持股比例,促進整體效益,一定是地方的國企。這其中又特別複雜,有些國企股權直接賣,劃轉入資本運作公司,然後在二級市場或者戰略投資者直接賣掉,就是兌現了國資價值。而30%上繳財稅,長期來說是需要能對財政產生長期收益的。這樣一定是不賣,給管理層股權混合所有以後的效率提升帶來的長久的現金流。如格力直接賣給戰略投資者,這是一次性收益,但國資整體提高效率,才是長久的標的。基於此,我個人比較看重即使在現有國資體制下,已經表現出管理活力,未來通過國資整合,提供給管理層廣大權限和整合資源的公司。只要管理層的利益和國資一致,釋放出的動力,會造就中國的雀巢、卡夫。因為未來很長時間都是有中國特色的私有化過程。

說到市場走勢,未來會怎麼樣,很難說。但是我看到的是,十八屆以後,保險公司請了基金管理人去掌舵投資,保險公司的權益類投資在放開,新農保和城鎮居民保在對接,為了走私有化道路保住整個階級的既得利益財富,上面反腐並且開始支付社會保障對價。而我們能參照學習的道路只有美國,所以我認為我們現在處於美國70年代養老年金還沒有開始入市的轉折點。反腐和社會保障對價明顯是從本屆開始的。我個人認為,出現這種結果,和個體區別並沒有關係,而是社會各個層面都表現出要崩盤的特徵,導致最高層認識達成了一致——妥協,然後本屆才被賦予了深耕國內民生的使命。!@#$%^&*() ......綜合種種,讓高層打成了一致意見,妥協,深耕國內民生,同時混合所有制提高效率,為后土地財政時代轉型搞錢。

在石化央企改革第一炮之後,地方國企才剛開始,地方國企的管理層的猶豫、試探、徘徊,都很正常。但是混合所有制,私有化率的提高導致效率的提高是必然的。所以在A股下跌那麼多年後,如果有好的還在底部的具有品牌護城河和一定活力的消費品企業,我覺得值博率非常高。預期整個市場的水位會隨著效率的提高而整體提高,也就是所謂牛市。具體品種,由於本人隸屬的投顧公司管理著雪球私募工場的陽光私募基金,不方便討論。但是可以說明的是,統計顯示,牛市最後漲的最多的,一定是市值小、價位低的股票。通過效率提升,資產注入,管理層利用集團的資源,為自己也為國資和我們其他股東的股權謀福利。尤其對於那些管理層沒有利益,導致那麼多年坑蒙拐騙致使上市公司常年利潤很差股價常年下跌、但是並不會折損現金流的本源體的企業,感覺能夠很簡單的確定邏輯,長期就能獲得超平均水平的收益。

最後,青海 新疆 西藏等偏遠地區的老大們都比較懶、比較楞,但是搞起來都比較貪比較猛,喜歡超額收益的朋友不妨關注。

另外,雪球私募工場和我們同期啟動的陽光私募不少,提示下以後的監管越來越嚴格(會裡新成立的三個處都不是吃乾飯的...),合規性要求越來越高,大家必須遵紀守法,才能基業長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31

2014-3-14 工作總結 Emil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fom.html
當前,在發達國家,硬質合金刀具已佔刀具主導地位,比重達70%.而高速鋼刀具正以每年1%~2%速度縮減,目前所佔比例已降至30%以下。因此,今天完成了以硬質合金為主的鎢產品行業概況及相應公司分析,以便從另一個角度為分析天工國際作出補充。
鎢行業產業鏈條較長,中遊冶煉、制粉,下游則用於製造硬質合金、鎢鋼、鎢材和鎢化工,其中硬質合金的佔比在50%以上。中低檔硬質合金及鎢材的利潤水平相對較低,而下游高精度、高性能刀具等高端硬質合金的利潤水平相對較高。但是我國相關的企業僅停留在中低檔硬質合金及鎢材加工的水平,具體來說,雖然我國已佔全球鎢產品總供給的80%以上,其中最主要的硬質合金佔40%,但在硬質合金切削刀具等高端產品市場份額較低。根據世界刀具協會2010年統計數據,山特維克、肯納金屬、伊斯卡、三菱綜合材料四家跨國企業所佔據的全球切削刀具市場份額達到80%,形成寡頭壟斷的市場競爭格局。中國多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佔比僅為14%,其中,高效刀具佔比更是僅為全球的2%。
通過具體分析我國兩家行業龍頭企業株硬公司和自硬公司瞭解到:
1.株硬公司作為中國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企業,多年來切削刀片、礦用合金、耐磨零件產品在國內市場的佔有率始終保持第一,2012年市場份額分別為39%、18%、28%。但是近三年公司主要產品產量及銷售淨利率卻逐漸遞減,2012年銷售淨利率僅為3.81%。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較高,約為66%。
2.2012年自硬公司切削刀片產量672噸,佔全國的15.64%,國內行業排名第二;硬面材料產量708噸,國內行業排名第一。與株硬公司類似,近三年公司主要產品產量及銷售淨利率卻逐漸遞減,2012年銷售淨利率甚至為-0.25%。同時公司資產負債率高達77%。
總的來說,即使是龍頭企業,也面臨經營狀況不佳、經營風險較大的問題,所以,雖然硬質合金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但是國內目前的發展形勢卻不容樂觀。短期內國內硬質合金產品對高速鋼產品帶來的威脅比較有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27

工作總結 2014-3-19 Cind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ifv.html

天開始看食品飲料公司,主要是幾家在港股上市的:中國旺旺、康師傅、統一企業、天喔國際。

 

中國旺旺:

公司歷史:旺旺之業務可追溯至台灣宜蘭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1983年與日本三大米果製造商之一的岩冢簽署了技術合作合約,共同開發台灣米果市場,並迅速取得市場領導品牌的地位。1992年,正式拓展中國市場,旺旺產品廣告在大陸電視台首播。1996年,旺旺曾以旺旺控股公司名義,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掛牌上市,但因交投反應不好,又被私有化。2008年,旺旺再以「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名義,轉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當時每股招股價為$3港元。

 

財務數據:截止2013年末,公司資產總計43億美元,其中貨幣資金20.6億美元,負債24億。營業收入38億美元,淨利潤6.87億美元,其中乳製品佔52%,休閒食品和米果類佔23%左右,整體毛利40%左右。杜邦分析:ROE為35%,淨利潤率為18%,總資產周轉率0.88,槓桿為2.23.

 

公司管理層:現任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的蔡衍明1977年即為集團總經理,現任高管中蔡氏家族的人較多。他的大兒子蔡紹中、二兒子蔡旺家,十八歲高中畢業後,就跟在他身邊。現在蔡紹中二十八歲,在旺旺集團擔任幕僚處經理,也進入董事會擔任執行董事。另外公司董事中,有日本留學背景人數較多。

 

其餘內容下一步再分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598

工作總結 2014-3-18 Cind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hsz.html

今天的工作集中在房地產和產業整理上,基本結束整理內容,明天再整合一下。

 

廣州房地產:

廣州房地產2013年全年銷售金額排名為保利房地產、廣州市敏捷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富力地產,成交金額分別為142億、108億、103億,萬科位居第七(65億),中海位居第八(59億);從銷售面積上看,廣州房產銷量前三為碧桂園、廣州市敏捷投資有限公司、越秀地產,銷售面積分別為93、92、66萬平方米,萬科位居第七(38萬平方米)、中海位居第十(28萬平方米)。

 

廣州2013年產業變化:

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420.14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增速較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第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完成增加值228.87億元、5227.38億元和9963.89億元,分別增長2.7%、9.2%和13.3%。其中,第三產業發展迅速。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速比GDP快1.7個百分點,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70.6%。其中金融、交通運輸、旅遊保持較快增長。民間金融街進駐機構102家,國際金融城啟動建設,金融業發展成效明顯。12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33838.20億元,同比增長12.1%;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22016.18億元,增長10.4%,其中中長期貸款增長8.2%。交通運輸業持續較快發展,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保持快速增長,增速分別為19.6%和41.2%;港口貨物吞吐量和機場貨郵吞吐量分別增長4.8%和5.7%。旅遊業平穩發展,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萬人次,達5246.42萬人次,首次躋身全球「五千萬級」機場行列;全年旅遊總收入達2202.39億元,增長15.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599

工作總結 2013-3-14 Cind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ftw.html

今天被一些雜事耽誤比較久,比如恢復損壞的文件,以及圖書館尋找財富雜誌。事後想想,耽誤的時間是可以避免的。注意存檔和備份的習慣還沒有很好養成,過於信賴電腦,在突如其來的崩潰前就功虧一簣。整理雜誌也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到了圖書館不知從何找雜誌,之後才開始摸索如何整理。如果之前做過充分準備,細節上多留意,今天效率也可以更好。有備無患,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廣州城市研究:

工業園區佈局特徵

 

在全市範圍看,

工業園區主要分佈在原舊城區外圍、

沿珠江後航道,

沿主要

交通幹道兩側,大多數集中在在城市東部、南部、北部(黃埔、海珠、白雲、芳

村等區)

,其他工業用地分散在城市北部和中部地區。目前廣州中心城區較多工

業企業向東部地區和周邊的區、縣(市)搬遷轉移,在外圍的中心鎮大都是重點

工業鎮。

 

目前廣州市區擁有工業企業相對集聚、

發展相對成熟且有較為高效完善的基

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的工業園區(不包括村級的工業園區)

59

個。

(見表

)但應

該指出,相當一部分尤其是級別較低的工業園區佈局較為散亂,隨意性較強。

工業園區佈局特徵

 

在全市範圍看,

工業園區主要分佈在原舊城區外圍、

沿珠江後航道,

沿主要

交通幹道兩側,大多數集中在在城市東部、南部、北部(黃埔、海珠、白雲、芳

村等區)

,其他工業用地分散在城市北部和中部地區。目前廣州中心城區較多工

業企業向東部地區和周邊的區、縣(市)搬遷轉移,在外圍的中心鎮大都是重點

工業鎮。

 

目前廣州市區擁有工業企業相對集聚、

發展相對成熟且有較為高效完善的基

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的工業園區(不包括村級的工業園區)

59

個。

(見表

)但應

該指出,相當一部分尤其是級別較低的工業園區佈局較為散亂,隨意性較強。

工業園區佈局特徵:在全市範圍看,工業園區主要分佈在原舊城區外圍、沿珠江後航道,沿主要交通幹道兩側,大多數集中在在城市東部、南部、北部(黃埔、海珠、白雲、芳村等區),其他工業用地分散在城市北部和中部地區。目前廣州中心城區較多工業企業向東部地區和周邊的區、縣(市)搬遷轉移,在外圍的中心鎮大都是重點工業鎮。 目前廣州市區擁有工業企業相對集聚、發展相對成熟且有較為高效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服務體系的工業園區(不包括村級的工業園區)59個。其中,國家級5個,市級10個。

 

週末繼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600

2014-3-13 工作總結 Emil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f44.html
今天完成了高速鋼、模具鋼和鈦合金產業鏈及競爭格局分析。
1.高速鋼:上游產業為鐵礦石、冶金焦行業、其他金屬(鎳、鉻、錳、鉬等)行業,下游產業為高速鋼切削工具,高速鋼切削工具的下游產業為汽車業、機械製造業、航空業、化學加工及電子工業。當前高速鋼的全國總需求預計為8-10萬噸,全國總產能為8萬噸左右。
高速鋼業務主要面對中國國內高速鋼供應商的競爭,國內高速鋼製造行業呈寡頭競爭格局,目前天工國際、江蘇飛達、河冶科技三大企業幾乎壟斷國內高速鋼市場,其餘企業的市場參與度有限。按全國總產能為8萬噸左右計算,天工國際市場份額為50%左右,江蘇飛達市場份額為25%,河冶科技市場份額為12.5%左右。天工國際作為中國營業額最高、產量最大的綜合高速鋼及高速鋼切削工具製造商,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
2.模具鋼:上游產業為鐵礦石、冶金焦行業、其他金屬(鎢、鉬、釩等)行業,下游為模具製造,其中熱軋模具鋼用於發動機等熱澆鑄產品的模具製造,冷軋模具鋼用於車門、外殼等模具的製造,塑料模具鋼用於輕工產品的模具製造。當前模具鋼全國總產能為60萬噸左右,其中20%為進口高端模具鋼。
天工國際目前已經位列中國五大模具鋼生產商之一,年產能為5萬噸。2010年,公司模具鋼銷售單價1.66萬元/噸,毛利率29.2%,噸毛利4855元/噸。相比國內競爭對手(寶鋼特殊鋼分公司、東北特鋼集團、舞陽鋼鐵、長城鋼鐵),主要是民企機制上比較靈活、對客戶需求響應較快、激勵制度更好,成本控制更嚴。相比於國際競爭對手(德國S&B、奧地利百祿鋼廠(BUAG)),主要是成本優勢,主要原材料鎢、鉬等稀有金屬國內出口有關稅、配額等限制。
3.鈦合金:上游產業為鈦冶煉和鈦熔鑄行業,下游產業包括航空航天、工業、醫療等。目前國內鈦合金的供給狀況為:2012年我國海綿鈦產量約為7.1萬噸,鈦錠產量約為7.4萬噸,鈦粉產量約為0.1萬噸,鈦加工材產量約為6.1萬噸;需求狀況為:我國鈦合金產品的消費量在近三年呈現平穩增長趨勢,2011年海綿鈦的消費量為5.6萬噸,同比增長2.1%,到2012年消費量增加至5.9萬噸左右;2011年鈦加工材的消費量為4.5萬噸,同比增長24.9%,到2012年消費量增加至5.1萬噸左右。從鈦合金的消費領域來看,主要用於鈦設備製造,鈦設備主要用於化工行業,其鈦消費量佔比達到55%,其次是航空航天,消費量佔比為8.3%,冶金和電力的鈦消費佔比分別為:5.5%和6.6%。
目前我國較大的鈦合金生產企業主要包括寶鈦、五環鈦業、中北鈦業、寶鋼股份特殊鋼分公司,2012年鈦合金產量約佔市場總量的52.5%。相比之下,在產品種類方面,天工國際目前主要以生產鈦錠、鈦棒等初級產品為主,然後賣給拉管廠加工;在產量方面,2012年,全國鈦錠產量64927噸,鈦材產量51557噸,按天工國際最大2000噸產能計算,其市場份額只佔不到2%;在市場推廣方面,雖然鈦合金最大下游市場是航空、海洋、醫療等,但這些領域要求很高,短期內進不去,現階段主要是在民用的體育器材、消費電子及工業管道材料等要求相對較低的領域拓展。因此鈦合金雖然屬於較有發展前景的業務,但是天工國際在短期內不具備較強的競爭能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602

2014-3-12 工作總結 Emil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ep9.html
今天充實完善了之前做的天工國際模型,同時完成了對經營數據、業務結構等分析。
1.經營數據分析顯示:
(1)償債能力:公司流動比率約為1.2,資產負債率維持在55%左右,償債能力一般。
(2)營運能力:存貨周轉率較低,為2左右,存貨可能存在積壓;應收賬款周轉率為2左右,較低,款項收回存在不確定性;同時,近六年公司固定資產周轉率保持在1.5的水平,綜合考慮認為公司的營運能力並不太好。
(3)盈利能力:除2008、2009年受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以外,公司利潤率逐年上升,主要是由於公司對於成本和費用的控制比較有效,這也顯示公司目前盈利能力較強。
(4)成長能力:在公司淨資產逐年上升的情況下,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和淨利潤增長率均有明顯下降,2012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僅為0.21%,表明公司成長性有限。
2.業務結構分析顯示:
(1)按產品分類:公司最初主要以高速鋼及高速鋼切削工具為主,現在則轉變為高速鋼與模具鋼業務並重、鈦合金業務發展勢頭良好的情形。公司近年來大力投資於模具鋼生產設備,使其逐漸發展為天工國際的第二大主要產品,2012年模具鋼佔收入總額的34%,僅次於高速鋼的36%。並且模具鋼的毛利率(30%以上)遠高於其他產品,優勢明顯。2011年投產的鈦合金也佔據了營業收入10.9%的比例,前景良好。相比之下,高速鋼業務發展較為緩慢,營業收入佔比從2007年48.59%逐漸下降至2012年36.07%,高速鋼切削業務更為萎縮,營業收入佔比從2007年38.11%逐漸下降至2012年18.73%。
(2)按地區分類:天工國際業務以中國、北美、歐洲、亞洲(中國除外)為主,其中中國市場最大,佔其營業額的50%以上,北美和歐洲市場需求逐年下降,約佔10%左右,亞洲(中國除外)的需求自2010年後有較大提升,約佔20%。
另外關於天工國際的存貨周轉率有個問題,雖然存貨周轉率較低,但公司解釋是由於垂直一體化生產,並且特鋼的生產工序有幾十道,生產線很長,有庫存是很正常的。庫存當中,在產品佔45%到50%,產成品佔30%(因為品種規格特別多,因此庫存不算多),原材料的庫存才佔20%,因此公司的庫存實際並不高。這種解釋是否合理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603

工作總結 2014-3-11 Cindy 信璞上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3453d220101gdz1.html

廣州城市研究

 

交通--地鐵:廣州市目前運行中地鐵8條,共270km左右運行路線,期望在2040年左右建成500千米左右的地鐵,地鐵軌網由20條城市線、1條旅客自動輸送系統、1條聯絡快線和11條城際線組成,軌網總里程為1041千米,其中城市線里程為761千米。

 

醫院:全市十一區共有56家三級甲等醫院,其中越秀區20家、海珠區10家、天河區10家、荔灣區7家,分佈集中在市中心地帶。周邊區域三甲醫院密度較小。

 

商圈:將廣州分為內、中、外三圈,內圈層將發展成為凸顯現代消費、現代服務、高級商務及綜合會展功能的核心商圈;中圈層依託地緣優勢,發展物流園區、批發市場園區和大型零售業態,使中圈層發揮「承內啟外」的作用,形成商業發展厚實、輻射功能強大的商圈;外圈層將借助港口、機場、陸路交通網絡,積極發展物流園區、批發市場園區和零售商業功能區,壯大外圈層商業實力,進一步擴大商貿中心城市的輻射力。

內圈商圈集中,其中天河城、北京路較為高檔百貨為主,農林下路以步行街為主。

 

教育:廣州市有高校40餘所,其中國家985工程2所、國家211工程4所,市政府以巨資興建的廣州大學城也在2004年投入使用。初高中省一級學校以上級別有42所,教育資源豐富。

 

房地產為下一步重點分析對象,另外,增加一個新的學習內容:整理Fortune20世紀80年代主要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6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