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7小技】新Home鍵手感大不同 Cap Screen有秘訣
1 :
GS(14)@2016-09-30 08:09:45不知大家是否習慣使用全新iPhone7的Home鍵,以震動形式取代了傳統的按鍵,手感大為不同。雖然振動幅度設有三個等級,第三級的震動亦頗為明顯,但是始終缺乏了傳統按鍵的手感。而全新設計的Home鍵最大的缺點相信是使用螢幕捕捉影像時比以往的實體按鍵困難,經常會把螢幕解鎖至主畫面或者進入了Siri的功能,大為不便。其實使用iPhone7螢幕捕捉影像畫面也有一些小技巧,一如以往需要同時按著Home鍵以及鎖機鍵才能成功捕捉頁面的影像。而大家可能也習慣了實體Home鍵,變相會先按下了Home鍵然後才按到鎖機鍵,這樣很容易讓螢幕解鎖或者進入了Siri模式。其實決解方法相當簡單,只要把次序交換先按下鎖機鍵一秒才按Home鍵,你便會發現其實螢幕捕捉影像也不是太難的。記者:翁怡富
iPhone7的Home由實體鍵改為震動模式。
先按下鎖機鍵一秒才按Home鍵能提升螢幕捕捉影像的成功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930/19786675
【排隊秘訣】邊條隊最快?數學家話有數得計
1 :
GS(14)@2016-10-12 07:53:19美國作家David Andrews曾在作品《Why Does the Other Line Always Move Faster?》中指出:發現旁邊的隊快過自己,其實只是心理作用。
排隊是香港文化之一,去超市入貨要排,櫃員機提款又排,快餐店買飯都要排。當你推着一車子貨品來到收銀處,用5秒評估了六條隊的人數,以及車上貨品數量,選了一條你以為會最快的排隊。等着等着,竟發現旁邊隊跟你同一時間開始排的人,現在居然比你走前了兩個身位!
美國作家David Andrews曾在作品《Why Does the Other Line Always Move Faster?》中指出,這一切其實只是腦袋的錯覺。排隊等候時,我們就會特別留意其他隊的速度,錯以為另一條隊比自己排的快。數學家和心理學家就以科學方法,提出五個排隊致勝小貼士:
1.避免排特快收銀隊
這些特快隊,通常只限買少量貨品的顧客使用。然而,排隊快慢視乎人數多寡,不是貨品數量。數學家Dan Meyer計算過,打招呼、掃條碼和收錢平均需要41秒,每處理一件貨品再要花3秒。因此,我們計計數:如果隊中有4個人,每人買20件貨,就要花上接近7分鐘。反而如果只有一個人,即使他買100件貨,都只需等大概6分鐘。
2.排在貨品全部一樣的人後面
收銀機都是一部電腦,假如前一個人買的是10個杯麵,收銀員就可以掃描一次,然後按「x10」。這樣一來,當然會比10件不同貨品,需要逐次掃描,掃描10次快。
3.選排男收銀員
聽起來有點性別歧視,但其實有根有據的。美國《Psychology Today》中,曾有研究指出,女人一日平均講7,000字,男人一日平均只講2,000字,所以男人比女人少口水,收銀時就爽手得多了。
4.排隊排左邊隊
同樣地,別以為這是歧視右撇子的講法。世上大多人是右撇子,因此,排隊時你的「敵人」大多是右撇子。根據美國《Scientific American》的研究,右撇子會在潛意識下多向右行、轉右,或選擇右邊隊伍,所以聰明的你,當然要突破盲腸,轉向左邊,排左邊較少人的隊伍!
數學家Dan Meyer提出五個排隊致勝小貼士:1.避免排特快收銀隊;2.排在貨品全部一樣的人後面;3.選排男收銀員;4.排隊排左邊隊;5.果斷排隊,或選排一條隊排全部收銀台。
5.果斷排隊,或選排一條隊排全部收銀台
排隊都要考慮這麼多因素,有選擇困難症的真會煩死!作家David Andrews以過來人經驗建議大家:「別再想太多!直接選最少人的隊排必定沒錯!」而數學家Dan Meyer更提出一個相對公平,大家又不用苦惱的排隊方法:「最好一條隊排全部收銀台,哪個收銀台有空檔就叫下一位。」這樣大家就不用選擇了。記者:黃凱婷攝影:梁栢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1012/19797824
印度120歲人瑞:禁慾係養生秘訣
1 :
GS(14)@2016-12-11 14:12:42印度一名聲稱已120歲的僧人身體仍十分健康,他分享長壽秘訣--就是禁慾、做瑜伽,以及進食不添加香料的食物。希瓦南達(Swami Sivananda)的護照顯示他於1896年8月8日出生,今年已經120歲,可能是全球最長壽的人,較目前健力士紀錄保持者木村次郎右衛門的紀錄116歲還老。木村次郎右衛門已於2013年去世。希瓦南達雖然年破百歲高齡,但看上去比實際年輕得多。他今年才因為人生首次頭痛,在弟子建議下接受自出生以來第一次身體檢查,結果顯示他只是有高血壓問題。他一直過着簡單而有紀律的生活,每天睡地板、用一塊石磚作枕頭,長壽的原因是每天做瑜伽、吃清淡食物和沒有性生活,「控制你的需要,是生命中最大的收穫……自律的人可以征服任何飲食習慣、運動和性慾」。希瓦南達目前有不少弟子聽他講授長壽秘訣,他說應弟子要求正申請健力士世界紀錄,確認他是全球最長壽的人。英國《每日鏡報》/《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1/19862083
要成功+富有+快樂10個簡單秘訣你要學
1 :
GS(14)@2016-12-18 11:04:13人人都想發達,成為富豪,英國學者沙哈(Vikas Shah)訪問多位億萬富豪,歸納出10大致富要訣,原來並非完全是「不可能的任務」。找出你的熱忱大部份億萬富翁當初都沒想過「發大達」,他們只是找到非常熱愛的事物,再遇上適當時機而獲得成功。夠強韌你必須擁有不屈鬥志,無畏挫折,要準備好接受失敗,亦要準備好走出舒適的溫室。別追求財富大部份億萬富豪創業時,都並非為了追求財富,只是想發明革命性技術、解決問題、改善生活等等,他們希望改變世界,這是他們的動力。注重健康外界誤以為富豪都是工作狂,但其實很多富豪都十分注重健康,他們睡得好、吃得好、注意休息,確保自己處於最好狀態。思考如何幫助別人大部份富豪都極具愛心,不但積極改善生活,亦會致力做善事,覺得這是道德上迫切要做的事情。要有長遠眼光很少億萬富豪只放眼目前,他們大部份都會想著如何令自己的事業即使在他離開後仍可持續發展。懂得如何執行創意很重要,但即使你極具創意,並不代表你能妥善執行,一名億萬富翁曾說「有偉大創意確實好,但你必須執行」。注重團隊精神每一個億萬富豪都將自己的成功,歸功於他的團隊,要賺到大錢必須有一支出色的隊伍,憑藉自己的眼光推動及帶領團隊,因此你必須擁高情緒智商。持開放態度尋找導師每一個富豪背後都有一個導師、指導或一個密友,讓他們能完全信任,沒有人可以無所不曉,保留空間接受挑戰很重要。做自己不要嘗試模仿其他人,要做回自己,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信(Richard Branson)形容自己「我是一個討厭領呔的冒險家、慈善家和麻煩製造者,相信可把意念變成現實」。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18/19869336
台灣新星勇闖百老匯傳授紐約試鏡秘訣
1 :
GS(14)@2016-12-24 10:42:33「紐約有接不完的戲,這裏永遠在缺演員,只要你願意,一定會有製作公司願意用你,只怕你不敢!」今年27歲的方嗣維(Nick)剛從紐約電影學院畢業,目前作為自由職業演員的他一直有着表演夢:「在紐約不論高矮胖瘦、是美是醜,只要你有能力符合劇組需要,這裡總有你的舞台。」駐紐約記者:王筱辰洋
Nick表示,從家鄉台灣來到紐約後,發現這裏拍戲的機會比台灣更多,因為紐約隨時都有作品在發表,永遠有劇組在招人,只要去試鏡,得到角色的機會很高,他說:「在紐約有許多試鏡網站可以讓你瀏覽各個大小製作,甚至都能看到Marvel、時代華納或其他大製片商所張貼的通告。」相比之下,進台灣的演藝圈反而比較困難,Nick表示,作為新人甚至是素人,在台灣幾乎很難有接戲的機會:「除非透過經紀公司、製作公司發消息,或找關係引進這個圈子,否則想要在台灣踏進戲劇圈非常困難。」他說台灣市場相對較小,製作公司面臨資金籌備問題,在票房方面要求比較高,因此啟用演員方面相當謹慎。然而在紐約,情況則完全不同:「這裏有很多非盈利的影視、劇院組織,他們不會太在乎票房成績,更注重口碑與能見度,因此機會更多。」他說,與自己搭戲的很多演員同時兼職兩三份工作,同為「追夢者」,彼此之間不會感受到很大差異:「很多人都是早上端盤子,下午就來拍戲,有時一站就是12個小時!」他也認為,在這裏因為壬族群的多元化,也能為戲劇帶來更多的聲音:「我最快的一次試鏡三分鐘導演就敲定是我了,亞洲人在這裏反而更容易找準自己的位置。」他笑稱自己不是「高富帥」,但稚氣未脫的外表時常被導演塑造為喜劇角色。不過在紐約雖然接戲很容易,但想要參加「大製作」,競爭也非常激烈。Nick說,在美國,演員分為「工會演員」與「非工會演員」。工會演員除了能獲得穩定的收入和一定的生活保障,也會優先得到一些製作單位的試鏡機會,而非工會演員只能位列其後,作為後補。雖然還沒有進入工會,但Nick也表示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有一次我提前一個多小時去試鏡,到現場已經有一百多個工會演員在排隊了。」他表示,美國現在每年有約8萬人競爭申請加入公會,而真正被錄取的不到五人。雖然Nick在自己最新的一部戲中上鏡只有短短三分鐘,一天就拍攝完畢,酬勞只有350美元(約2,730港元),但他自己卻非常自信:「茱蒂丹契(Judi Dench)在《寫我深情》(Shakespeare in Love)中,只演了6分鐘就拿到了奧斯卡影后,我覺得表演不在於時間長短或薪酬多少,只要觀眾喜歡,就是最大的收穫!」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3/19874793
What we are reading:刻意休息:少勞多得的秘訣
1 :
GS(14)@2016-12-25 13:15:16在工時長度和貧富懸殊同時領先全球的香港,誰還相信「多勞多得」?不過,「一萬小時定律」經《異數》廣傳之後,「成功須苦幹」似乎更根深蒂固。其研究被Gladwell引為定律的Ericsson在本欄推介的「Peak」中更指出,成大器者還須深諳「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之道。屈指一算,除開周末和假期,十年磨劍萬小時,等於每天只須「刻意練習」四小時。沒錯,無論是人類技能專家對各行業菁英的研究,或是科學史學人Alex Soojung-Kim Pang透過古今傑出人物生平所見,偉大的成就並非只靠整天埋頭苦幹。在聖誕前剛推出的新作《Rest: Why You Get More Done When You Work Less》中,Pang分享「少勞多得」的秘訣:10,000小時「刻意練習」以外,傑出的創造有賴12,500小時以上的「刻意休息」。我們自小耳濡目染,深信勤有功戲無益,休息只是「公餘時間」才容許的必要之惡,成功人士竟然會刻意地休息?筆者閱讀「Peak」時注意到,Ericsson雖然只着眼刻意練習,但亦有提及頂尖音樂學生目標清晰及專注,但練習時間並不特別長,反而睡眠更充足及有小睡習慣。Pang在《Rest》,研究更多卓越名人的史蹟,發現很多共通之處,包括早起、工作四小時、散步、小睡、知止。這些作息習慣都有助持之有恒地「刻意休息」,在書中各佔一章。Alex Pang近年「研究人和科技,以及所創的世界」,深明歷史文學記載不可盡信,除了重溫成功作家、藝術家、科學家以至矽谷創業者的生平事蹟,更引援各種心理及腦科學的研究成果,佐證古今成大業者的均衡生活習慣並非只為消除身心疲累,而是激活創造力的必要條件。近年腦科學家發現,大腦有一個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DMN),即使在休息時依然持續活躍,所耗能量和專注工作時相比,相差不過百分之幾。散步時得到靈感,一覺醒來難題迎刃而解等經驗,並非村上春樹獨有,DMN可能就是大腦在背後運作的關鍵。我們停止工作時,潛意識依然帶着問題運轉;身心在漫不經意的遊蕩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往往比強行闖關更有啟發性。所以作家散步時必有記事簿隨身,科學家附近總有寫滿公式的信封和餐巾。積極的休息和創造力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原來有科學根據。但若只顧埋首工作,連基本睡眠也不足,遑論休息,生命力只能以burnout告終。
Pang認為,成功人士除了養成刻意休息的日常習慣,還需要各種定期維修。一個長期研究發現,頂尖科學家都有一門特長嗜好。Alan Turing是業餘長跑好手,Lisa Randall是爬石專家,Richard Feymann善於打鼓。專業上無甚建樹的同儕,則很多是悶蛋。村上春樹的長跑不但是他的創作之源,還成為創作的一部份;蔡東豪行山出哲學,周潤發出沒山林常被活捉捕獲,運動是刻意休息的最重要一員。嗜好甚至可以反客為主:一位版權局職員公餘的物理發現改變了世界,另一位史學家的虛構遊戲演變成《魔戒三部曲》。新世代預期壽命過百歲,最重要的人生大休將是gap years。作者成書後受訪說,明白了工作目的是賺取休息,自此更加珍惜時間,懂得說不。《Rest》在聖誕前夕推出,希望有助讀者立下新年決心,不再浪費生命。
TC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5/19876047
【動畫】家族100年來首誕女媽媽生女秘訣有啲乜?
1 :
GS(14)@2017-02-05 10:39:35英國埃塞克斯30歲孕婦霍利(Hollie Allen)去年年尾誕下女兒,她的丈夫興奮不已,因為女兒是他家族逾100年來首個誕下的女嬰,霍利最近更披露自己打破「宿命」生女秘訣--做愛時「不能有高潮」!霍利誕下重8磅3安的女兒瑞秋(Rachel),是他丈夫艾倫(David Allen)家族四代以來首個出生的女嬰,家族自1915年迎來女嬰後,先後誕下6個男嬰,不少家族中人都開玩笑指打不破「不能生女」的宿命。本已育有一個兩歲兒子雅各布(Jacob)的霍利於是自行研究,希望利用科學打破這個「宿命」。她最後決定採用「謝特斯方法」(Shettles Method),那是美國醫生謝特斯博士於上世紀60年代提出的一種幫助選擇嬰兒性別的懷孕方式。謝特斯認為,含Y染色體(Y chromosome)的「雄性精子」,較含X染色體(X chromosome)的雌性精子游動速度較快,但生命周期則較短。因此男女在排卵前兩至三天做愛,由於「雄性精子」較快死亡,故生女機率提高。霍利更認為,女性若在做愛過程中很享受及有高潮,有可能較早釋出卵子,因此「沉悶性愛(生女)機會最大」。最終她成功懷孕,懷孕20周時檢查發現有可能懷有女嬰,但始終未能百分百肯定。「直至她(瑞秋)出生,他們說『是個女孩』,我們問『真的嗎?』,很震驚。家人欣喜若狂,因為根據家族歷史,我們以為又會生仔。」32歲的艾倫稱,能夠打破生男嬰的「宿命」實在興奮,因為自妻子誕下雅各布後,玩笑便一直持續,他又強調自己即使添丁一樣高興,他說:「我們已做足一切可以做的事,如果不能如願,我們也會為生了一個健康孩子高興,這本來就值得慶祝啊!」英國《太陽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3/19916760
【飲食籽】不銹鋼鑊不黐底秘訣 水滴成珠先落鑊
1 :
GS(14)@2017-05-06 11:39:28水珠滴在夠熱的不銹鋼鑊上會自動聚成一起。
【飲食籽:入廚貼士】不同的鑊各有特性,像傳統生鐵鑊傳熱力強,一開火即熱,然後保持溫度,很適合快炒餸菜。而現代廚房常見的不銹鋼鑊則傳熱均勻,比較適合煎食物,當然亦適合炒餸,用途全面。惟明明看着廚師用不銹鋼鑊好好的,自己用了無數次還是會黐底,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黃韻思,人稱米太,信興廚藝中心導師,曾獲「2016 Panasonic蒸煮料理大比拼冠軍」,擁有個人臉書專頁「米太廚房手記」,分享中西及各式烘焙食譜。
入廚多年的黃韻思,指經驗豐富如她,用不銹鋼鑊也不能大意。「想不銹鋼鑊不黐底,鑊一定要夠熱才可以下油去煮,當它像焗爐般需要預熱去用。」米太笑說很多人也愛擺手在鑊上來感應溫度,這招只對大廚或非常有經驗的人才有用,如果不太熟手便不要試。米太說平日所用的不銹鋼鑊,出廠時有建議要加熱三分鐘才落料去煮,她一直遵守指示,事關有次疏懶沒計時便立即出事,「肉都黐在鑊上幾乎沒了三分之一。」從此她便索性校定三分鐘計時器。如果已經丟失了出廠說明書,可利用少許水來做測試。像米太放半湯匙水滴入鑊中,發現了水的狀態和鑊面溫度之間的微妙關係︰如果鑊面未燒熱,滴水至鑊中會即時蒸發,這時落肉會黐底;直到水滴在鑊中形成大顆水珠,便代表夠熱。這方法米太曾在不同的不銹鋼鑊上試過,結論是熱鑊時間需時約三分鐘,之後才落鑊煮。「肉多數都會乾身落鑊,總之保持水份不太多。煎豆腐也是可以的,但豆腐水份多,要印到好乾身。」由於不銹鋼鑊傳熱需時,食材落鑊後毋須心急去翻轉,要煎一會大概半分鐘,才需要提起鑊晃動一下,會移動便表示已可以反轉。如果真的不幸黐底,落醋到鑊邊位置,再加三分之一隻鑊的水,然後煲滾,用軟抹布去刷便可清理。這方法是米太跟大廚學來的,相當實用。
不銹鋼鑊水滴試溫
鑊未夠熱時,水滴入鑊中會散開。約三分鐘後見水滴成珠,以這時的溫度煮餸剛剛好。
肉放入鑊中不能立即翻炒移動,不然會黐底。
不銹鋼鑊夠熱的話,蛋一放入鑊已會滑動,非常易反。
不銹鋼鑊開鑊要用醋
不銹鋼鑊買回來要先用醋滾一滾才用。
宜用軟抹布來洗不銹鋼鑊表面,千萬不要用鋼絲刷。
頭一次用的不銹鋼鑊,在浸完醋後可加油再燒滾一次,洗乾淨便可如常的用。
記者:謝翠玲攝影:劉永發編輯︰黃世恩美術︰孔文彬場地:信興廚藝中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506/20011882
黑客思維:做頂尖10%的秘訣
1 :
GS(14)@2017-05-21 13:13:50怎樣才可以做到頂尖的10%?有人說首先你要是個天才,有人說經驗很重要。當聽到有人說自己有十多年經驗,我不以為然。10年經驗能代表甚麼?只是時間長度而已。一個人的功力深厚與否,不一定與年資有關。進步快的人同樣可以幾年間追上十幾年經驗的前輩。同樣時間,有人可以進步神速,有人會十年如一日。天資或者有關係,但更大分別是心態是主動還是被動。被動的人,要有外來因素才會進步,例如經理安排你做一個項目,你從中學到很多從前不懂的事,這種是自然進步(natural growth),可遇不可求。主動追求進步的人,不會等其他人為他安排,因為他會很熱衷地想進步多點,他會時刻留意自己不足之處,然後想辦法變厲害,可能是每星期安排特定時段做練習,這種就是刻意的進步(deliberate growth)。以Elon Musk為例,Nasa從來沒叫過他做火箭,沒有人指導他,但他自己會有遠大的目標,想做可以普及讓一般人乘搭的火箭,就算他對航空業本來了解不多,他都會令自己快速進步,在過程中不斷尋求突破。要做到deliberate growth,需要很有熱誠,絕對不需要其他人迫,因為有熱誠的時候會視那為「life's work」,即是就算到了退休年齡你都想繼續做的事、做一世你都覺得不夠的事。為了做好它,你會花很多心思,令自己不斷進步,就算花很多時間都不會覺得辛苦,因為你知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如果要做好,單靠上班8個小時並不夠,你一定要利用台下的時間,去磨練自己,去尋求突破。回應一開始的問題,要做頂尖的10%,其實最需要是deliberate growth。第一步是要有很高的自我意識,經常留意自己哪些地方不足,然後重點有策略地改善那些地方。有良師固然好,可以幫你指出盲點和傳授秘訣,但即使沒有良師,只要有如此心態和付儲行動,都可以令自己不斷進步。
Leon Ho
Lifehack創辦人
http://lifehack.org/care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21/20027782
【大廚秘技】滑蛋蝦仁要熄火炒 秘訣係…唔反?
1 :
GS(14)@2017-06-25 10:12:13滑蛋蝦仁是家常小菜,但難做得好,不是炒出水,就是炒得過生似蛋糊多過滑蛋。「鳯城酒家」老闆譚國景入行超過六十年,炒過滑蛋蝦仁無數,他也說要炒得好還是要看功夫。
菜式的材料很簡單,蛋和蝦,可配青豆點綴一下。蝦仁剝好後,一定要經過醃製才會爽口。景叔說,醃蝦仁一定要加鹽,蝦才會變得爽脆。蝦仁洗乾淨抹水,下鹽,可加少許糖、麻油、胡椒粉,再加幾滴花雕酒拌勻。蝦仁要醃起碼十分鐘,醃三十分鐘至四十分鐘亦可。至於蛋,一道菜炒下來,通常以四人份量來計算的話,四兩蝦仁配六至八隻蛋。
食譜卡
蝦仁要先醃過才會爽脆。
炒蛋前,要先把配料煮熟。青豆烚熟,蝦仁另外炒熟,才放回蛋漿中,接下來便比較好炒。把鑊燒熱,加油,再燒至非常熱,景叔便把爐火關掉。原來炒蛋不能一直開火!景叔說炒蛋時,火爐是開開熄熄去控制溫度。「落油後燒至大熱便要熄火,因為鑊夠熱燙,放蛋漿後看到蛋邊起泡開始煎熟,直到蛋邊的泡開始平復,便可以開一開火,又立即熄火。」這時不只要留意火路,還要留意炒蛋手勢,要由底打平炒上面,一層一層的往上叠,當鑊涼便開火,直至蛋漿熟。炒的時候切忌把蛋底反轉炒上面,那蛋就會炒過老,成不了滑蛋,會變老蛋炒蝦仁了。
炒蛋時要由底打平一層層的往上蓋,不能反轉炒。
鳯城酒家老闆譚國景師傅
記者:謝翠玲攝影:徐振國、劉永發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
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23/2006533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