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三星天津工廠廢舊電池起火 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2月8日早8點多,三星天津武清區工廠發生火災,據了解是由於該廠堆放的廢舊電池起火。火災發生後,現場600名左右員工迅速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由於電池為廢舊電池,考慮到人為撲滅可能會造成更多危險,消防部門決定采取電池燃燒盡的方法。最終現場火勢於12點30分左右被撲滅。事故原因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731

讀書札記170206不統治世界(二)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2/06/%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70206%e4%b8%8d%e7%b5%b1%e6%b2%bb%e4%b8%96%e7%95%8c%e4%ba%8c-%e4%bd%9c%e7%82%ba%e4%b8%96%e7%95%8c%e5%b7%a5%e5%bb%a0%e7%9a%84%e4%b8%ad%e5%9c%8b/

讀書札記170206
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二)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
掌門執筆

〈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
如前文所述,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2008年金融風暴後施行激進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大力扶植出口工業, 因緣際會,事遂功成,中國產業終極定型為「出口導向型態」.*** 亦即今日的模樣.

今日的中國是何等模樣? GDP約10.5tril US$,名列世界第二位(僅次於17tril的美國,高於4.5tril的日本); 出囗總值佔GDP比重(ie出口依賴度)兩成 ( 06年曾高達四成,因內需擴張而持續下降.), 且出口的幾乎全屬工業製品.
中國人口13億,本身消耗的製品已然甚多, 再加出口,工業總產量自是極度龐大. 可以將當前的中國設想為一間大得離譜的「世界工廠」, 全球無數消費品訂單都下到這裡,勞動人口中很多轉行當了工廠工人, 進口極大量原物料和燃料,製造和出口極多工業製品,狂賺了很多美元. *** (中國外貿八成以美元計價,連出口亦無例外.) 這種狀況和「日本崛起」如出一轍, 中國行的不是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骨子裡是 “日本特色的資本主義”. 

這 “大件事” 在國內外造成強烈的衝擊效應:
1工廠生產首先需要原材料和燃料,單靠國內供應根本無濟於事, 於是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材料和燃料輸入國.***
中國是現今全球「大宗商品」的最大買家. 以銅為例,消耗了全球一半銅產, 為了因應中國的需求,智利(世上最大產銅國)為首的拉丁美洲國家銅產量六年間增加了兩倍半!(事實上中國本身已是第七大產銅國.) 中國需求無遠弗屆,連非洲 贊比亞的銅都為其囊括. 鐵和鋁的情況亦相差無幾. “中國拉力” 是早前全球大宗商品大牛市的主力推手.

近十年非洲成為中國的投資熱點,而對象只能是採礦業.*** 中國在非洲強力執行「睦鄰政策」,與各國執政黨友好無間. 據說各國的在野黨都攻擊執政黨 “賣國”,並且控訴遭到強國 “殖民”.  工廠耗用無量能源,中國主要依賴波斯灣石油,次由中亞輸進. 中國是石油大買家,與中東伊斯蘭諸國過從甚密,尤以仇美的伊朗為然; 亦在中亞諸國大手購貨,多所投資. 當中「稀土」類金屬最令人矚目, 中國與(其附庸國)哈薩克斯坦蘊藏世上九成稀土,令西方工業國如芒在背.

2中國也需要大量採購零部件,其中高附加值的(如電子屏幕和蕊片.)從韓日臺買進; 而低附加值的向東盟諸國購入. 至於精密生產機械則從日本和德國進口.*** 這樣一來,中國無一例外地成為東亞諸國(包括日韓臺) 的最大貿易夥伴, 在中國帶動下,東亞GDP總和已達全球四成.**** 論者有說,東亞行將趕超西方,成為全球經濟活動的主舞臺.

至於精密零部件或複雜機械製品,需要先進生產科技和大量資本投資, 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由擁有技術和資本優勢的西方集團國轉移到生產基地的中國,以中外合資方式營運.***

3最後,因為產業結構轉型,中國甚至連糧食也要從外輸進,以填補消費缺口. (尤其沿海大城市和人口密集地區,從國外進口糧食反倒較為平宜.) 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農產品進口國, 泰國大米不用說,還買了巴西出口大豆的四成. (大豆也有工業用途.) 十五年間巴西種植大豆的土地面積擴增一倍….. 亞馬遜森林有難了. 中國作興在南美國家購買大面積土地,用來種植糧食.

〈全球產業鏈的重塑〉
中國藉著無與倫比的「世界工廠」動能和體重, 重塑全球生產鏈,包攬了最下遊,即終端部位.**** 如此“奪宮”行逕,在國際經濟面造成強烈的洗牌效應:
a首當其衝,凡與中國競爭同檔次產品的出口導向型國家均深受打擊, 拉丁美洲國家是典型受害群.*** (其中墨西哥是最大受害者,經濟一蹶不振.) 「亞洲四小龍」的消費品出口工業也不例外, 香港最鄰近中國,也就受擊最重,工業盡數毀壞. 資本家第一時間把工廠全部遷徙大陸, 香港徹底轉型為金融和服務業城市,反而成為中國崛起的最早得益人.

b在東北亞,韓國是因應變局最成功的國家, “打不過你就上你的車”, 緊密配合中國終端製造者的角色,轉型為高附加值零部件生產商.(尤其在資訊科技領域, 如三星.) 目前韓國對中國出口等於對美國、歐盟和日本的加總,這在十多年前完全無法想象. 臺灣半採韓國,半採香港模式,亦順利向新形勢過渡. 日本既為中國製造精密機械,又在中國進行最大份額海外資本投資(對雙方而言均是如此.), 也藉著中國崛起而經濟復甦,走出了“失落的10+10年”.

c眾多東盟國家則扮演“幫傭” 角色, 為中國生產低附加值零部件,或提供農作物和糧食. 東盟各國多華僑,易於溝通, 近年中國沿海地區工資和地租急劇上升,中國資本有轉往該等國家設廠的態勢, 正如開放之初,港臺資本到大陸設廠一樣. 中國也向拉丁美洲國家購入農產品.

d至於生產鏈的最上遊,即原料生產方面, 近四成澳洲出口輸往中國; 中國很輕易地成為富藏原料的非洲和南美國家,與及中東石油國家的重大貿易夥伴. 中國對這類國家的外貿結餘清一色是重大赤字, 是她們的 “大豪客”.***

e中國對其他國家的「國際貿易結餘」正好反映出她在全球生產鏈所處的核心位置,**** 中國只對美國和歐盟獲取巨額盈餘, 對其他國家則近乎持平或是顯著逆差,端視乎對手居於生產鏈的若何位置, 當然是愈近上遊,逆差愈大.

透過國際貿易上的競爭和合作,中國對各貿易夥伴國內部經濟結構施加巨大的影響和壓力,***** 凡與其「世界工廠」運轉相一致者得到加強; 凡不能調適者均遭削弱(如墨西哥和南美東歐等國家.), 甚至連亞洲的經濟強國(印度除外.)亦鮮少例外. (這很有點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的味道,非常之對中國人的胃口. ) 然而從最廣視角來看,世界工廠的崛興大大加強了全球生產和貿易活動, 總體而言,諸國所得遠大於所失,*** 中國亦無所負於世界,除了汙染環境.

f時至今日,工業先進國家再無懸念, 原則上不會從事生產與 “中國製造” 直接競爭的中低檔次製品. 其上者如美國(及程度上的英德),集中資本和技術的優勢力量, 徹底轉向高端產品開發和設計(如資訊和生物科技), 與及金融和投資業務,賺錢比中國更多.*** 次者如英德法日韓,則集中生產高檔次工業製品和精密機械. 再次如意大利,最佳策略是生產頂級消費品(如名牌衣飾和跑車.)賣給中國的(暴)富裕階層.

〈毛時代的貢獻〉
頗值一提的是,本書刻意強調毛鄧兩個時代的承傳啣接, 以糾正視鄧時代純粹為對毛時代的背離和匡正之習見.*** 鄧時代達成豐功偉業的必要條件有兩:首筆資本,與及龐大而又低工資的優質勞動人口,**** 而兩者都是毛時代的遺產.

中國在毛時代實行 “勤儉建國”, 相對(其他落後國家) 更快地從農業盈餘中積累起首筆資本,用以投資工業部門. 在改革開放的起步點上,中國具有較為良好的工業基礎, 尤以重工業部門為然.

較有趣的是建國之初傾力實行的「掃除文盲」和「赤腳醫生」計劃, 令致新生人口讀書識字和體格健康.*** 識字意味著上過中小學, 除了較有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學會遵守紀律; 健康意味著能夠抵受得住苦活, 兩者對於成為優質工廠工人, 均屬不可或缺.

但最意想不到的毛時代 “遺產”, 卻是願意苦幹而又低工資的龐大勞動人口. 願意苦幹是因為實在太窮; 低工資部分原因在於嚴謹的「戶籍制度」. 該制度的建立原意是基層控制,阻截農村人口流往城市. 到了今時仍不廢除,人移籍不移, 大量流進城市工廠的「農民工」沒有戶籍, 喪失基本福利, 等同壓低了實質工資.**** 得益的是企業和政府, 本書論述「戶籍制度是一種隱藏的稅收」,確是高見.

《中國為何不會統治世界The China Boom:Why China Will Not Rule the World》(2015) 孔浩烽Ho-fung Hu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098

法拉第未來內華達工廠破土動工

在被曝出資金斷裂,拖欠合同商付款等負面消息後,樂視賈躍亭投資10億美元的位於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北部的電動汽車工廠的建設一度暫停了半年。現在終於等到重新破土動工的時候了——雖然第一期工廠的規模只占了這項宏大計劃的很小一部分。

法拉第未來向第一財經記者提供的信息稱,一期工廠的第二階段正在進入到激烈的競標流程,參與競標的有5家來自美國和其它地方的全球承包商。最初的承包商建築公司AECOM因稱法拉第未來拖欠其2100萬美元的工程款項而退出該項目。

法拉第未來的中國發言人對第一財經表示:“這項工程是巨大而重要的,分好幾個階段,每一個階段都需要穩步推進,目前項目進展順利。”她同時指出近期媒體的關於法拉第未來內華達工廠規模縮減的報道不實。

此前路透社報道稱,工廠的規模將由最初的300萬平方尺驟減到65萬平方尺,面積僅原來的不到四分之一。還有媒體Electrek報道,工廠的年產量將由最初的10萬輛縮減到1萬輛。

對此,法拉第未來的發言人稱,公司將第一期工廠的第二階段建設單獨劃分出來,是為了保證能在一個相對較小規模的生產設施環境下,盡早地率先造出第一輛電動車FF91。二期工廠才會涉及到300萬平方尺的大規模生產制造。但是她未具體透露二期工廠建設的時間表。

盡管如此,內華達州的官員們仍然對法拉第未來能夠兌現承諾感到擔憂。他們認為該公司把大量資金花在“華而不實”的產品發布上,公司內部結構又較為混亂,前景堪憂。法拉第未來的長期質疑者、內華達州財政官員Dan Schwartz已經對參與項目的競標者發出警告。他說:“法拉第未來的故事已經改寫了,你們這些考慮和他們簽合同的公司要當心了,他們的付款記錄可不怎麽讓人放心。”

在決定向內華達州投資10億美元建設工廠時,法拉第未來得到了來自內華達州多達2.15億美元的稅務補貼,盡管補貼細節並不為外界所知,但其中包括了一份公司向內華達州官員出示的法拉第未來的融資計劃。

人們對法拉第未來的質疑還來自於公司不斷離職的高層。法拉第未來前工程總監Umran Ashraf離職時就帶走了一批公司資深的技術人員,成立了專註於電動車電池技術的初創公司Romeo Power。此外,根據前法拉第未來員工透露,賈躍亭個人持有少量股份的電動車公司Lucid Motors也盯上了法拉第未來的一些資深員工,正在考慮挖人。

在上個月美國拉斯維加斯的CES(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法拉第未來的首款量產電動車FF91高調發布,引起巨大反響。賈躍亭曾在CES期間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有了融資的辦法,何時能夠開始在內華達工廠投入FF91的生產,取決於資金何時到位。”

根據法拉第未來的官方信息,在FF91接受網上預約後36小時內,訂單數量就攀升到64124輛。公司表示,其中一些預訂者已經支付了訂金,但是未透露具體支付訂金的人數。這意味著可能有很多人支付訂金,也可能一個都沒有。

現在的問題有兩個,第一,是錢到底從何而來?這也是困惑很多法拉第未來員工的問題。第二,是法拉第未來先把規模做小的策略是否能讓它獲得一個更好的市場定位。一位法拉第未來的前高層曾對記者表示:“當你決定要造一個汽車工廠的時候,規模已經不再重要,有太多需要花錢的地方,展廳、充電站、體驗項目等等。就算是特斯拉的伊隆·馬斯克,他也必須考慮盈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39

特朗普稱“中國讓美國丟了6萬家工廠 ” 外交部回應

當地時間2月28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國會發表演講時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美國關閉了6萬多個工廠。

對此,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5年中美雙邊貿易和雙向投資為美國創造了約260萬個就業崗位。我想,這一數字很能說明問題。

耿爽表示,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積極開展對外合作,不僅促進了自身外貿增長,也帶動了世界貿易增長,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一點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和贊譽。

耿爽還表示,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我們願與美方共同努力,不斷深化和拓展中美經貿合作,造福兩國和世界人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7736

一財點睛丨上海將建百家示範性智能工廠 區域內企業受益

3月6日,上海市政府官網發布通知,上海市經信委近日印發了《關於上海創新智能制造應用模式和機制的實施意見》,以加快上海智能制造發展,實施期限為2017-2020年。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我國智能制造發展成效明顯,各種關鍵技術裝備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不過,從我國當前的發展水平來看,智能制造的標準、軟件、網絡、信息安全等基礎還相對薄弱,只有標準中國化才能保證中國智能制造的世界話語權。

在智能制造“十三五“”規劃中,重點強調了對龍頭企業的示範效應,這樣,一方面龍頭企業能夠率先實現對智能制造中的技術瓶頸攻關,另一方面龍頭企業將在未來的智能制造標準和智能制造體系中將扮演重要角色。為了支持智能制造行業發展,上海還將為相關行業提供資金及政策上的支持,這將為相關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此次上海提出的智能制造應用“十百千”工程具體內容是:培育10家引領性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建設100家示範性智能工廠,帶動1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轉型。其中,建設100家示範性智能工廠將聚焦汽車、裝備、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船舶海工等重點產業。

按照智能制造產業鏈發展的順序,首先實現自動化,然後信息化,再次互聯化,最後智能化。隨著政策的加碼,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將持續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海得控制(002184.SZ)、新時達(002527.SZ)、上海機電(600835.SH)以及鋼構工程(600072.SH)等值得關註。

 

今日《點睛》您可滿意?還有更多精彩等著您~請前往App Store、安卓商店搜索“第一財經”或掃描下方二維碼下載第一財經客戶端,好內容為更好決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521

波音舟山工廠3月底開工 預計明年底交付首架飛機

據新華社報道,記者從日前舉行的浙江舟山群島新區航空產業對接會上獲悉,浙江舟山波音737完工和交付中心將於3月底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底交付首架飛機,年交付量達100架。

2016年底,波音在海外設立的首家工廠落戶浙江舟山,該工廠由波音公司與中國商飛合資的737飛機完工中心和波音公司獨資的737交付中心兩個部分組成。

其中,完工中心將開展波音737飛機機上娛樂系統、座椅等內飾安裝,塗裝以及飛機維修、維護服務等工作;而在該工廠完工的波音737飛機,將通過交付中心交付給波音中國客戶。

該基地實現完全產能時,一年交付100架飛機,並將創造2000個就業機會。

目前,舟山正積極布局航空產業,為波音工廠建設提供空域條件和基礎設施支撐。為此,普陀山機場投入7.5億元進行改擴建,加快建設國際空港;舟山航空產業園建設工作也在有序推進。

據了解,舟山航空產業園力爭到2025年全面形成航空產業鏈,實現總裝、交付、改裝各類飛機600架以上,飛行時間近4萬小時的產業規模,每年實現產值規模達到700億元以上。產業鏈帶動效益千億元以上,成為我國民用航空制造業新增長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9329

東方夢工廠陷“巨變傳聞” 股東華人文化稱將發新片

近日,據外媒報道,美國投資方計劃放棄股份,東方夢工廠裁員後再遇重挫。報道稱,美國投資方、夢工場動畫的母公司康卡斯特計劃放棄所持有的東方夢工廠45%股份。東方夢工廠是華人文化與美國夢工廠合資的公司,公司成立後,制作的最知名的影片就是《功夫熊貓3》。就在此次被傳出美方股東放棄股份外,東方夢工廠還被傳出裁員風波。因此,業內擔憂東方夢工廠能否順利運營。

對此,3月20日,東方夢工廠股東方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方面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東方夢工廠目前運行正常,制作、衍生產品等各項業務按計劃推進中,稍後將如期發布新片計劃。對於美國股東放棄股份的消息,華人文化並未正面回答,僅表示正在調整。

東方夢工廠是由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下稱“華人文化”)、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SAIL)與美國夢工場動畫公司(DreamWorks Animation SKG)共同組建的合資企業,合資項目由中方控股54.55%、美方持股45.45%,並於2012年8月成立,迄今為止最大的中外合作文化交流投資項目之一。

按照當時計劃,東方夢工廠的使命是汲取並融合好萊塢尖端電影技術與資源,結合對中國文化、市場以及消費者的的深刻洞察,攜手本土頂尖合作夥伴實現戰略共贏,協力為中國及全球消費者打造世界一流、多元創新的娛樂體驗;同時東方夢工廠深耕中國市場,致力於培養卓越的國際化本土人才,助力提升中國家庭娛樂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與影響力,並期望將“中國制造”的原創故事影響世界觀眾。

事實上,成立五年來東方夢工廠作品並不多,目前為大家所知曉的作品是《功夫熊貓3》,東方夢工廠作為主要制作方之一參與其中,然而收益表現也並不理想。一系列問題導致東方夢工廠不得不在近期裁員,隨後又爆出美方股東撤資的消息。報道稱,美國投資方、夢工場動畫的母公司康卡斯特計劃放棄所持有的東方夢工廠45%股份。如果這個計劃最終成型,那這段中國與好萊塢公司聯系最為緊密的紐帶之一將被切斷。

東方夢工廠出品的首部電影《功夫熊貓3》2016年1月29日在中國和北美首映,在國內票房超過10億元,在美國票房1.43億美元。2016年4月28日,美國娛樂和有線電視業巨頭康卡斯特(Concast)宣布,以3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東方夢工廠的美方股東——夢工廠動畫,並入康卡斯特旗下的環球電影娛樂集團。

對與股權變化傳聞,東方夢工廠的中方股東之一華人文化今日就此事向第一財經方面表示,東方夢工廠目前運行正常,制作、衍生產品等各項業務按計劃推進中,稍後將如期發布新片計劃。

對於東方夢工廠目前發展狀況,華人文化方面表示,自去年以來,東方夢工廠進一步調整和優化發展路徑,確立了“Creative Hub”戰略定位,將重點聚焦到動畫的創意編劇開發及相關制作的核心環節,對部分非核心制作工序在全球範圍內實行外包生產,同時,引進了多位好萊塢動畫創意制作的頂尖人才,並加大本土團隊核心人才的比重,全公司將繼續穩定保持百人以上的規模。

對於東方夢工廠“巨變傳聞”引發的市場擔憂,華人文化方面表示,東方夢工廠管理團隊及其股東對中國動畫產業的未來發展潛力充滿信心。

對於美國股東方放棄股份的消息,華人文化並未正面回答。不過,華人文化也從側面傳遞出美方股東出現變動的信息。“近期,美國好萊塢出現一系列結構重組,中國包括動畫在內的電影產業也在積極調整,作為東方夢工廠最重要的戰略投資者和股東方——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會順應變化,繼續開拓與國際領先的創意、制作、發行公司的跨境合作,打造優秀動畫及家庭娛樂企業的宗旨不變。”華人文化表示。

對於東方夢工廠近年來的表現,北大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向記者表示:“目前看東方夢工廠股東方組成存在一定變數,但不管股權如何變化,只要能夠繼續深入開展中外合作,問題就不會很大,並且,東方夢工廠的美方股東母公司的環球影城項目已經落地北京,雙方還可以在衍生品方面進一步開展業務。合作對雙方都會有好處,美方就算放棄股權也不大可能放棄繼續合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48

小米將在印度建第二座手機工廠 產能可達每秒1部手機

中國知名手機制造商小米公司20日宣布將與富士康合作,在印度開工建設第二座手機工廠。建成後,小米公司在印產能可提升至平均每秒制造一部手機的水平,同時工廠還將為當地提供眾多就業機會。

據新華社3月21日報道,小米印度公司總經理馬努·賈殷介紹,即將建設的這座工廠位於印度東部安德拉邦斯里市。

小米2014年7月進入印度市場,並迅速開啟制造本土化進程。2015年8月,小米與富士康合作建立的生產線落成投產,至2016年3月,小米在印銷售的手機產品,75%為印度本地制造。新工廠投產後,這一比例將上升至95%。

同日,小米在印度發布智能手機“紅米4A”。

權威市場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小米在印手機市場份額為10.7%,位列第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46

特朗普又贏了!福特宣布在密歇根工廠投資12億美元

28日據《今日美國》消息,福特汽車宣布在密歇根工廠投資12億美元,新增130個崗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315

消費升級催生高端床墊年增長16% 有家工廠1分鐘造1張

人的每一天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床上度過。隨著大健康理念的普及和消費升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註重睡眠質量以及與之相關的消費。

最新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睡眠指數》顯示,輕微睡眠困難者占總調查人群的50.3%,睡眠問題形勢依然嚴峻。一個樂觀的變化是,自2013年以來,中國人睡眠指數穩中有升。2017年睡眠指數得分為74.2分,5年來中國人睡眠指數得分第一次超過70分,比5年前增長了近10分。

與之一起增長的是和睡眠相關的配套行業。從買床贈送床墊的消費常態到專門選購床墊,床墊行業開始成為家具業領漲的細分領域。

床墊行業增長8% 高端床墊翻倍

手握兩個床墊品牌投資案例的國際投資基金安宏資本,在中國的首個項目就是入股專註於高端床墊市場的KING KOIL美國金可兒。安宏資本大中華區聯席主席李晰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大健康和消費升級的催生下,公司最近尤其關註醫療及健康領域和教育領域。

提到為什麽投資這一床墊企業,他給出了國內的數據:“床墊行業整體的增長是8%,高端床墊則是每年增長16%,中國市場的增速已經超過了美國市場。”

近日,金可兒啟用了位於上海松江的新生產基地。金可兒(上海)床具有限公司營銷總監邵堰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2013年之前,國內真正懂床墊的人並不多,這些人主要集中在酒店行業。”因此,作為定位高端市場的床墊品牌,金可兒自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以來,最初選擇以五星級酒店為切入點,目前已在高端酒店行業占據近60%的市場份額。

邵堰南表示,2013年之後,金可兒公司開始著重發力零售端,近兩年的零售端銷量保持50%~60%的增長率。

中國床墊市場規模約800億

根據邵堰南的估算,中國的床墊的市場規模高達800億元以上。

“以前的中國床墊市場不叫床墊市場,買一張床送一張床墊是必然的。如果說2006年算是中高端民用床墊市場起步的話,到2017年的發展也才十來年。”李晰安認為,軟床市場的發展潛力被很多行業研究低估。

李晰安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由於消費升級帶來的市場需求,高端床墊市場的增長率能達到16%。隨著人們消費力的快速提高,目前高端床墊產品的價格在一、二線城市已有近60%的接受度,三、四線城市的接受度也可達到30%。

正是看到這樣巨大的市場潛力,金可兒中國把在上海生產基地的產能擴大了一倍。除了目前位於成都的生產基地和剛啟用的上海新基地,金可兒還計劃在中國的南部和北部再打造兩個戰略基地,以解決床墊運輸周期較長的難題。

李晰安表示,目前中國民用的床墊行業競爭激烈,品牌分散,尚未形成寡頭。發力民用市場的金可兒希望能在2020年進入行業的前三。“目前金可兒在中國的生產銷售規模約25萬張,產值接近10個億,希望能在2020年做到20億。”

1分鐘生產1張床墊

家居一直以來都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剛剛投入使用的金可兒上海新生產基地嘗試引入更多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將汽車行業成熟的流水線生產方式與準時制生產方式(Just In Time,簡稱JIT,又稱作無庫存生產方式)結合起來,把床墊生產的過程控制拆為細化工序,並逐漸引入更多機械手臂,解放人工的同時也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生產效率。

金可兒中國執行董事王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以前一個訂單的反應周期是5天,現在是2天。就生產效率來說,每60秒就能產出1張床墊。(和以前的生產基地相比,新基地的)人均產能提升了100%。以前人均每天生產3張,現在人均每天能生產6張。”

王玨表示,中國市場受到傳統醫學的影響,存在的一個誤區就是中國人最適合睡硬床,但事實上硬床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而應該看床墊能否為用戶的脊椎提供足夠的支撐。為了培育中國的市場,像金可兒這樣的床墊企業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費用去教育消費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8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