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26家證券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624.72億元人民幣

中國證券業協會9日公布了證券公司2016年上半年經營數據。126家證券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570.79億元,當期實現凈利潤624.72億元,117家公司實現盈利。

各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559.76億元、證券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241.16億元、財務顧問業務凈收入71.43億元、投資咨詢業務凈收入23.33億元、資產管理業務凈收入134.34億元、證券投資收益(含公允價值變動)244.86億元、利息凈收入169.04億元,當期實現凈利潤624.72億元,117家公司實現盈利。

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30日,126家證券公司總資產為5.75萬億元,凈資產為1.46萬億元,凈資本為1.18萬億元,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含信用交易資金)1.74萬億元,托管證券市值29.92萬億元,受托管理資金本金總額14.78萬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07

華夏銀行上半年實現凈利98.26億元 同比增6.08%

華夏銀行10日晚間發布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26 億元,同比增長6.08%;實現營業收入312.05億元,同比增長10.16%。

報告期內,該行實現中間業務收入74.64億元,同比增加15.53億元,增長26.27%;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0.46%、8.02%;成本收入比34.87%,同比下降1.73個百分點。1

報告期內,該行的凈利差2.34%,較去年同期收窄0.11個百分點。凈息差2.48%,較去年同期收窄0.15個百分點。截至6月30日,一級資本充足率(並表)9.94%,較去年末上升1.05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並表)8.56%,較去年末下降0.33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不良貸款余額181.4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8.4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56%,比2015年上升0.04個百分點;關註類貸款余額495.5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5.45億元,關註貸款率4.26%,比上年末上升0.05個百分點。

報告期末,集團總資產規模達到22,505億元,比年初增加2,299億元,增長11.38%,比去年同期快7.84個百分點;貸款總額11,642億元,比年初增加950億元,增長8.89%;存款總額13,818 億元,比年初增加301億元,增長2.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77

浦發銀行上半年實現凈利267.7億元 同比增11.99%

浦發銀行10日晚發布半年報,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821.72億元,同比增長16.2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7.70億元,同比增長11.99%。截至報告期末,集團資產總額為53,712.93 億元,比2015年底增加3,269.41億元,增長6.48%。

報告顯示,報告期浦發的平均資產收益率(ROA)為0.52%,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為8.59%。報告期內,實現非利息凈收入270.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2.34%;成本收入比率為20.36%,較去年同期上升0.15個百分點。

報告期,該行的凈利差為1.99%,較去年同期下降0.23個百分點;凈利息收益率 2.14%,較去年同期下降0.28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集團後三類不良貸款余額為403.36億元,比 2015 年底增加52.82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65%,比2015年底上升0.09個百分點;不良貸款準備金覆蓋率為208.30%,比2015年底下降3.10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撥貸比)3.43%,較2015年底提高0.13個百分點。

截至報告期末,該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1.96%,較年初下降27個百分點;一級資本充足率為9.29%,較年初下降9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為8.43%,較年初下降5個百分點。

此外,對於經營活動(支付)/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上年同期的2106.93億元減少至-1340.49億元,同比下降163.62%的原因,浦發給出的解釋是:報告期客戶貸款及墊款支付的現金增加。

報表還顯示,截至報告期末,由於買入返售票據規模減少,該行買入返售金融資產報告期末較上年同期期末下降94.08%至65.24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78

中航機電上半年實現凈利1.36億元 同比增582.91%

中航機電11晚發布半年報,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4.13億元,同比增長10.6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6億元,同比增長582.91%。

公司預計,由於今年航空產品的交付好於去年同期,2016年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將在2.26億元至2.82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至5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905

國管公積金提取手續簡化 9月起實現“零材料”辦理

8月17日,據央視消息,從今年9月1號起,國管公積金的提取流程將進行簡化,今後繳存國管公積金的職工,提取公積金將更方便、更容易。其中,占業務量60%的購買北京地區二手房公積金提取,職工只需通過身份驗證即可實現“零材料”辦理。

@央視新聞微博截圖

中央國家機關住房資金管理中心介紹,這次國管公積金提取新規定,是以“職工誠信承諾+信息共享比對”為基礎,從9月1號開始,職工在辦理住房公積金提取業務時,首先需要填寫《住房公積金提取承諾書》申報信息並作出承諾。之後凡是可以通過相關部門獲取信息進行聯網審核的,就不再要求提供相關證明材料,這樣一來更方便單位和職工提取住房公積金。

對於退休職工提取公積金的業務,也在流程上做了簡化。如果職工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並且單位已經將職工的住房公積金賬戶封存,那麽不需要提交任何材料就可以辦理公積金提取業務。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次的手續簡化工作中,“瘦身”程度最大的是北京。今後繳存國管公積金的職工如果在北京購買二手房,只需要通過身份驗證就可以辦理業務,不需要提交其他材料。

此次提取流程簡化,涉及到多種情況,總的來說今後職工在提取公積金的時候,可以減少80%的材料量。此外,資金中心加大了對騙提套取住房公積金行為的懲戒力度,一旦發現,將終止職工的提取行為,並要求在規定期限內退還所提取的金額。不僅如此,從發現違規的日期算起,該職工三年內將不能夠辦理公積金提取業務和貸款申請。對於涉嫌違法犯罪的,將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國管中心表示,對於其他需要公積金提取的情況,如購買北京地區新建商品房、自住型商品房、限價商品房、經濟適用住房等,中心將繼續推動與相關部門信息的互聯互通,從而進一步簡化這類業務的提取手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0803

夏普新任CEO戴正吳:將實施大規模重組以實現盈利

8月22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夏普新任CEO戴正吳在周一表示,公司將實施大規模重組以實現盈利,恢複夏普作為全球創新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商的品牌形象。

作為富士康收購夏普交易的一部分,戴正吳成為了夏普新任CEO。“作為夏普的領導者,我的使命是帶領這家公司實現複蘇,不能再有一點延遲,”他表示。

戴正吳在周一稱,夏普將在研發上投入大筆資金。同時,富士康將為夏普的零部件采購和生產提供支持。他還表示,重組是必要的,將采取包括裁員在內的一系列措施。郭臺銘曾反複表示將裁員,夏普公司的高管此前也稱,他們將列出需要裁減的數千個崗位,這些崗位主要在海外工作地點。

另外,在出售給富士康前,夏普已經出售了一些權利和資產,包括以夏普品牌名稱銷售消費電子品的權利。戴正吳表示,他希望取消這種授權協議以提升夏普的品牌價值。

日本夏普公司8月12日在官網宣布,其已接受鴻海精密3888億日元註資,正式成為臺灣鴻海的子公司。與之相伴的還有人事等層面的磨合,而鴻海寄予厚望的OLED面板投產仍存時間差。

由於與蘋果業務的高關聯性和依賴性,鴻海最近業績並不好。鴻海最新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營收下滑5.2%至294.5億美元,凈利潤同比下滑21%至5.66億美元,凈利率為1.92%,創12個季度以來最低。而此次收購,將有望幫助鴻海擺脫對蘋果的依賴。收購後,鴻海的業務布局將不僅限於手機、電視等消費電子領域,甚至將擴展至汽車車載系統等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473

一試就靈:廣東九成投資實現備案制 民間投資增速遠超全國

作為國家發改委批複的首個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的試點省份,廣東從2015年3月1日開始全面實行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備案,截止到2016年7月底,全省共辦理備案項目1.32萬個,項目總投資3.21萬億元。

廣東省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改革以來,備案項目數量占全部企業投資項目數量的比例從2011年的60%提高至目前的90%左右。

“備案效率的大幅提高,還促進了我省投資的增長。2016年1—6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60.53億元,增長13.5%,比全國投資增速高4.5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完成8591.07億元,增長19.6%,比全國增速高16.8個百分點”,該負責人說。

僅極少數重特大項目保留環評作為前置審批

2013年,廣東印發《廣東省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方案》及4個配套文件、《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管理分類改革目錄(暫行)》等,取消省管權限內企業投資項目核準,規定除需報國家核準的項目外,廣東省核準權限內的28類項目將進行分類改革,其中不涉及公共資源開發利用的項目一律取消核準,改為備案管理。

2015年,廣東省政府又發布了《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實行清單管理的意見(試行)》以及企業投資項目準入負面清單、行政審批清單、政府監管清單三份清單。

這三張清單各有用途,準入負面清單就是按照“非禁止即可行”的原則,進一步放寬各類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以外項目區分不同情況實行承諾準入備案和告知性備案,負面清單內的核準準入類項目,實行核準制管理。行政審批清單,就是規範政府審批權責和標準,優化企業投資審批流程。政府監管清單,就是按照“各司其職、依法監管”的原則,加強企業投資活動事中事後監管。

企業只需登錄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網上備案系統後,上傳相關證照並填報項目信息就可完成備案。最快的幾分鐘就能完成,一般數小時就能辦結,大大低於5個工作日的規定期限。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信息部部長鄭宇劼此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項目審批時間長,主要是因為大量的前置審批和串聯審批,而廣東不僅僅是實行投資項目備案制,而且壓縮了很多前置審批事項,許多項目審批流程也由過去的“串聯”變為“並聯”。

據上述廣東省發改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負面清單內的核準準入類項目,廣東已經取消了18項屬於企業經營自主權範圍的前置手續,一律不再作為核準前置條件。“同時,除極少數重特大項目保留環評作為前置審批外,只保留規劃選址、用地預審兩項前置手續,其他手續與項目核準實行並聯審批,待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修改後即可付諸實施。”

走出簡政放權“一放就亂”的怪圈

2015年2月,時任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李春洪曾說,廣東的企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將建立一種新的企業管理體制,避免走入以往簡政放權“一放就亂,一亂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再放”的惡性循環怪圈。

而第三份清單就是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做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內容是構建協同監管機制,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據悉,廣東制定了《廣東省創新投資管理方式建立協同監管機制工作方案》、《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監督管理辦法》、《廣東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實施方案》等,明確監管主體、監管內容、監管方法、監管程序和處罰措施。

上述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省級企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平臺已經建設完成並開通運行,並實現了發改、經信、國土、環保、水利、交通、住建等14個省直部門和中山、惠州、佛山3個試點市的聯通,並與國家平臺聯通,實現數據對接。

此外,突出了信用監管的地位,企業一旦失信,將處處受限。廣東目前基本建成覆蓋全省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統,歸集了37個省級部門、14個地市共2.5億條信用數據,初步搭建了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重點人群數據庫。建立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歸集170萬“老賴”身份信息,限制失信被執行人擔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目前,省科技、民政、司法、國土、環保、交通、水利、稅務、質監、海關、安監、食藥監、人行等近20部門在管理事項中使用信用記錄和信用報告;工商、食藥監、稅務、環保等近10個部門將嚴重失信主體列入黑名單並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該負責人說。

該負責人還補充道,廣東試點一年多來的經驗表明,在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清單管理改革過程中,必須同時註重相關改革的協同推進,比如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市場監管體系和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以及全省統一的網上辦事大廳等等。

推進投資項目建設全周期在線審批監管

不過,該負責人也坦言,廣東省企業投資項目清單管理雖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在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

比如,部分市縣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的標準化仍未完成,同一審批事項在各地的審批權限劃分、審批流程、申報材料要求等差異仍然存在;部分市縣的投資項目審批監管平臺仍未建立,只有中山等試點市已實現投資項目網上全流程辦理。這使得投資項目網上全過程監管的推進受阻。

另外,法律法規和部門權責規定,決定了對投資項目的監管,是各司其責、依法監管,地方、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需要進一步加強;各地各部門對投資項目的管理,仍然偏重於項目審批上,事中事後監管沒有完全跟上,同時監管手段和方式也需改進和創新。

“為此,我們將進一步清理規範審批事項,保留和整合的審批事項,要按照行政審批標準化要求,編制辦事指南和業務手冊並向社會公布;除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涉及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事項外,均要精簡申報材料,縮短辦理時限,便利企業辦事”,該負責人說。

行政審批標準化方面,下一步廣東將統一事項名稱,明確辦理依據、受理範圍和標準、申請條件、申請材料、審批標準和流程、審批時限等內容,壓減自由裁量空間。同時,將涉及投資項目立項、報建、施工、竣工驗收等各環節的審批事項,納入平臺統一管理,通過投資項目統一編碼,關聯各環節審批事項和相關審批、監管(處罰)、建設實施進展等重要信息,實現投資項目建設全周期在線審批監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30

王興:除外賣外 美團其他業務已實現整體盈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826/158420.shtml

王興:除外賣外 美團其他業務已實現整體盈利
王興 王興

王興:除外賣外 美團其他業務已實現整體盈利

海外有很大的市場,中國的企業應該往海外走,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應該往外走。

i黑馬訊 8月26日消息 今日,亞布力夏季高峰會閉幕,美團點評CEO王興發表演講。他透露,除了外賣業務之外,美團點評其他業務在7月份已經實現了整體盈利,美團和大眾點評已經完成初步融合。

以下為美團點評CEO王興的演講內容,經i黑馬編輯整理:

在工作人員幫我換有僅有2頁PPT時,我向下面的陳啟宗(香港恒隆地產董事長)表示感謝,他除了給我們帶來演講,6年前美團剛剛開始創業,我有幸參加清華企業家園年會,那個年會上陳先生也做了演講,其中一句話記得非常清楚,我想把陳先生這句話轉述給各位。他當時說“尊重這個事情你不是要來的,更不是求來的,是必須賺來的,尊重和錢一樣,要不來,必須賺來。”這句話給我印象非常深刻,6年來通過我和團隊的努力,最終把美團和點評在激烈競爭、非常辛苦的行業里不斷往前推,所以非常感謝陳先生。

今天主題是詩和遠方,我想起這句話,雖然我不是詩人,但我們面臨這樣複雜的環境,無論國際環境還是產業環境情況下我們需要做點努力,把非常複雜的環境盡可能縮減成最簡單的,容易理解,而且對解決問題有幫助的詞語上面。我想來想去,我想說的這個詞就是“下半場”,接下來我會分兩部分解釋,為什麽我認為是下半場?以及下半場是什麽意思?另外下半場我們應該做些什麽事情?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

我們從四個方面講下半場。第一,公司自身。我畢竟是公司創始人兼CEO,美團點評等待下半場的開場。有些同誌知道,我們美團是2010年成立的公司,大眾點評是2003年成立的公司,去年10月份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並成為美團點評,現在我們是國內最大服務業互聯網平臺。過去12個月有2.2億人在上面消費過,我們是中國前三大電商平臺。每年除了2.2億人消費,我們還和400萬商戶合作,我們做互聯網平臺,我們和全國1100個城市400萬個餐廳、電影院、酒店以及各種本地生活服務商合作,通過互聯網幫他們帶去客人,通過互聯網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公司合並後,我們經過三個季度的努力,我們終於到了新的起點,7月份我們除了依然高速增長需要大力投入的外賣業務外,其他業務實現整體盈利。外賣業務以每個月20%的速度增長,給越來越多人帶來便利,帶來健康的美食。完成合並和融合在下半場開始。

第二,這不僅美團點評下半場開始,也是中國O2O到了下半場,過去幾年有非常多的資金砸入市場,從2010年開始,那時候有百團大戰、千團大戰,我們燒了很多錢,但直到2014年滴滴快的紅包大戰開始,我們才知道那些錢是九牛一毛。2014年到2015年滴滴、快的不停地燒錢,最終合並,這個月初又和UBER中國合並,所以我認為中國O2O也到了下半場。過去4-5年時間無數創業者湧入這個市場,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無數資金砸進來,美團點評合計融資55億美元,滴滴、快的、UBER合並融資超過100億美元;無數人湧進來,他們非常辛苦的夜以繼日的工作,希望用互聯網真正把O2O線上線下融合找到新的模式。

通過市場整合O2O也到了下半場,經過整合有一些公司跑出來,但是這些公司需要進一步證明自己,證明自己過去大量的消耗、大量的投入,積累的核心競爭力能夠持續為消費者和客戶創造價值,也能夠為投資人帶來價值,我認為已經到了O2O的下半場。

第三,我認為這不僅是O2O的下半場也是中國互聯網的下半場。昨天發言中很多嘉賓提到,之前互聯網發展很多靠人口紅利,今年正好是中國互聯網民用20周年,1994年中國開通國際專線,1996年開始,互聯網20年發展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變化除了創業者、投資人投入外,人口紅利起到重要的作用。每年1月和7月中國網絡信息中心CNIC都會發布中國網民報告,前幾年會不停關註,今年中國網民數增速趨緩。最簡單的常識也知道,中國只有13多億人,人數超過一半時指標再無法翻番,最激動人心人口紅利已經過去。

智能終端手機紅利也已經過去。前幾年IPHONE、安卓手機每年出貨量急劇增長,但是到2014年2015年已經不是翻番的增長,連40%-50%的增長無法維持。每年智能手機出貨量10%的增長,今年估計是個位數或者10%的增長。之前互聯網人口紅利和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已經基本消失。再往後不需要依賴紅利,需要依賴技術和服務,需要新的經濟增長模式,這也是中國互聯網下半場的開始。

第四,現在不僅是中國互聯網下半場的開始,也可能是中國經濟到了下半場,過去兩年政府提了很多“新常態、供給側改革”,都是告訴我們過去增長模式難以維續,需要新的模式。GDP增長從兩位數到8,再到7,再到6。過去各位享受很大的紅利,陳啟宗先生說他是非常幸運的一代,我覺得我也是非常幸運的一代,我和中國改革開放基本上完全同齡的人。1978年12月18日改革中國歷史進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正好兩個月之後,1979年2月18日我出生,我自己非常幸運趕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三十幾年,但是現在新常態、供給側改革,這一切都要求我們有新的方式推動新的增長。是否能夠逃脫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需要所有的努力,需要政府的智慧,也需要在座所有企業家的共同努力,這個角度中國經濟也到了下半場。

中國企業需要走向“遠方”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大歷史”,我還講另外一個可能的問題,就是IT。

大家知道很多變化底層是有核心邏輯,現在是2016年8月,到明年的1月份IPHONE發布十周年,這是多麽驚天動地的事情,今天無數的事情,手機、IPAD、微信以及整個O2O,如果沒有IPHONE發布,以及谷歌跟進模仿IPHONE發布了安卓,這些都不會發生。但是這十年已經過去了,更底層的一個核心驅動力是摩爾定律,1965年inter,半導體的芯片每18個月翻一番,過去52年的時間,摩爾定律非常持續的生效,從大型機、小型機、手機、IOT、物聯網,如果沒有IT化的不斷進展,其他很多事情都不會發生。在很大的情況下,摩爾定律給整個經濟增長、技術進步提供了驅動力。

在過去幾年,摩爾定律是不是到瓶頸,後來屢次證明是“狼來了”,一次又一次被突破,很容易讓人想起“狼來了”。最後真的來了,摩爾定律到現在真的到增長的瓶頸和極限,到後面是否依賴摩爾定律整個的IT需要有不一樣的增長模式,這可能是一個新的歷史節點。為什麽我認為是一個下面半場,不光對我們公司、互聯網+、O2O,對整個中國經濟都是一個歷程。

我們怎麽看待下半場,我們沒有中場休息時間,無外乎一個角度:

第一個角度是各位嘉賓提到的持續研發投入,越來越多的做高科技、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包括剛才提到的中國制造2025年這里面需要做很多的努力,高科技解決問題,但是不簡單期待在高科技上能夠完全的獨霸全球,因為我們始終還是有一個正確的世界觀,我始終認為,有兩種世界觀各自是兩個不同的圓,一個圓是中國,另一個圓是外國,這是一種世界觀。另一種世界觀,大的圓是世界,里面有小的圓,中國被包圍在中間。無論哪一種都應該選擇世界觀,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們聰明人再多不會比整個世界多,一方面推動世界的發展。一方面發展另一方面是合作。

另外有兩種:一種是互聯網+,是我們公司在大力推進的事情。很有趣前天我正好看澎湃新聞,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到上海廣播電視臺,視察互聯網條件下的媒體轉型。我覺得他說的一句話非常好,只有深度融合才能整體轉型,這個話不光是對媒體行業所,我認為是對整個互聯網行業,尤其是對互聯網+行業說的。因為我們剛才提到互聯網行業在中國發展二十年,移動互聯網不到十年,帶來了很多變化,這些變化很多停留在表面,傳統經濟有很多產業,互聯網是信息產業,影響是媒體,互聯網最早十年把媒體給互聯網化了,新浪、搜狐、網易這大門戶把參考文摘、報紙搬到網絡上,當然媒體互聯網化有很多空間,包括今日頭條。但是經濟中除了媒體還有很多需要互聯網化。零售也互聯網化,京東、當當。過去有很多金融也互聯網化,雖然現在P2P新規出來政策空間有很多的縮減,但是金融原來在中國的發展是不足的,是有互聯網化的機會。所以各行各業都需要互聯網化。

第二種,美團點評作為最大的互聯網參與平臺,以前做得薄,把本地生活服務事業引流,這是比較薄的一次。服務好他們不光需要引流,要幫他們提高效率,怎麽通過ERP幫助中小商戶提升人員效率,怎麽幫助他們提高采購的效率?大家知道商業地產,最重要的是地段,一個店最後是否賺錢,開的位置選在哪里非常重要。通過美團點評有非常豐富的大數據,開一個店應該在那里,到底是應該開火鍋,還是烤魚,有很多數據可以幫助商戶去做。這些發生作用需要深度融合才能轉型,而不是通過簡單的互聯網導流。

最後說說跟題目相關的遠方,我覺得遠方,提到遠方很容易想到全球化、國際化,正好上半年關註這個問題,去了以色列、柏林、東南亞的雅加達。因為中國再大、人口再多,但是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中國企業要國際化,要全球化,對互聯網企業應該用什麽角度,我想提出自己的觀點,我認為互聯網+可能是中國企業全球化互聯網化的機會,原來在國內有BAT,後面有很多企業不光是滴滴,還是美團點評、今日頭條,需要面對很多束縛,需要做一些苦活累活。從全球來講,美國世界是世界互聯網的BAT,亞馬遜、Google、Facebook,他們掌握了全球互聯網最底層的資源,微信現在有8億的活躍用戶很大,但是微信不能很好的拓展海外,用戶就不能很好的發展,但是Google和Facebook有接近20億的用戶。中國企業作為後進者,第二波的企業我們能夠找到機會,正確的策略和當年的華為一樣:一方面高科技、一方面要接地氣,因為互聯網本身需要技術含量,如果不接地氣,做的非常高、非常薄(走不遠),坦率說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和美國的互聯網企業有很大的優勢,比愛立信、朗訊,用中國人力成本優勢,而且中國擅長用苦活累活的優勢去擴展市場。海外有很大的市場,中國的企業應該往海外走,中國的互聯網企業應該往外走。一方面要高科技、一方面要接地氣,才有機會利用中國的優勢拓展全球的市場,獲得遠方的市場。

這就是我今天講的“詩和遠方”,我的下半場。謝謝!

美團 下半場 盈利 王興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049

廣汽集團上半年實現凈利增長127.49%

廣汽集團8月26日發布半年報,該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約為 214.29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 87.15%;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為 39.81 億元,每股收益約為 0.62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 127.49%。

報告稱,期內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是,自主品牌廣汽乘用車產銷量持續高速增長,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132.84%和143.47%,傳祺 GS4 成為自主品牌的明星產品;合營企業漢蘭達、繽智、自由光等車型持續熱銷,帶動整體銷量增長,促使業績穩步提升;受自主品牌及合營企業銷量的提升,產業鏈上下遊的金融服務、汽車部件及商貿服務等配套業務也相應擴大,促進業績增長。

董事會建議向全體股東派發中期股息為每10股0.8元(含稅)的現金紅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099

國家標準委:實現內外銷產品同生產線同標準同質量

到2020年,中國的重點領域主要消費品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提升到95%以上。這是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給出的三個定量目標之一。

2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質檢總局黨組成員、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稱,根據統計分析,目前我國在家用電器、照明電器、紡織品、服裝、家具、玩具、鞋類產品、鐘表、紙質品、洗滌用品等主要行業,國際標準的轉化率基本都超過了80%。

這里的國際標準主要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標準,包括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這兩大國際標準組織所制定的標準。

作為標準化工作改革創新的工作之一,國內外標準的比對分析也在積極開展。從2014年10月開始,國家標準委聯合有關行業部門、地方共同實施了消費品安全標準“築籬”專項行動。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開展首批消費品安全國內外標準的比對工作。比對工作側重在12個重點消費品領域,與770多項國際或者國外的技術法規和標準進行比較,對這些技術法規標準中3800多項技術指標逐一進行了對比。

田世宏稱,因為標準主要是技術指標的一些規定,所以在標準對比的時候都要具體到每一項技術指標的對比,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技術過程。從這3800多技術指標對比來看,我國消費品安全標準中有3000項左右技術指標與國際技術法規和標準要求能都保持一致性,占到79%。有一部分消費品的安全指標比國外略高,比如在儲水式電熱水器的防電墻要求、電壓力鍋和豆漿機這些液態加熱器的安全要求、紙質品的衛生要求等方面,不低於國際標準,甚至領先國際標準。再有,像煙花爆竹這樣的傳統優勢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中國主導國際標準的制定。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消費品標準化和質量工作加快推進,現有消費品國家標準和已經備案的行業標準近6000項,消費品標準體系逐步建立。其中家用電器、紡織服裝、家具、玩具、鞋類產品等行業的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80%以上,消費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十二五”期間增長了1.8個百分點。

但是,消費品標準和質量還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呈現出較為明顯的供需錯配,消費品供給結構不合理,品牌市場競爭力不夠強,消費環境有待改善,國內消費信心不足,制約了國內消費增長,造成消費外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促進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增加“中國制造”有效供給滿足消費升級需求。會議指出,以先進標準引領消費品質量提升,倒逼裝備制造業升級,是實施“中國制造2025”、推動“中國制造”邁向中高端、夯實工業發展根基的關鍵所在,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可以依托我國市場巨大的優勢,發揮擴大有效需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等多重效應。

田世宏稱,現在特別有針對性地對我國一些主要貿易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的重點國家的標準情況進行分析研究,同時,充分利用好技術性貿易措施,分析、研究、借鑒國外的標準化先進管理經驗方法、國外的先進技術標準的要求,來促進國內標準水平提升,從而在實際中推動實現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同時,在標準的實施過程中,也要在內外銷產品上實現“同線同標同質”的要求,沒有內銷、外銷產品的區分,生產線、標準、質量都是一樣的。

企業作為標準化和質量的主體,在提升標準化和質量工作中負有主體責任。《規劃》也設計了具體激勵性措施來引導和鼓勵企業把握市場的需求,激發企業提升標準和質量的內生動力。

比如,明確提出探索建立標準創新融資征信制度。田世宏解釋說,這是企業在貸款融資過程中,用制修訂標準的行為和能力來證明這個企業創新能力、誠信信用和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把這種企業標準化能力作為一種無形資產,來增加企業在銀行的授信額度,簡要說就是標準融資征信。

他認為,這個制度的建立和實施能夠推動“標準+金融”的合作創新模式,特別是對一些輕資產、無抵押的高新技術企業,其中包括創新型的科技中小企業來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為此給標準化能力強的優勢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形成一種互動,或者一種融合共生的環境。

《規劃》還特別重視職業技術人才素質的建設。圍繞質量人才培養和職業素質人才建設,《規劃》中提出具體舉措,比如要求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引導企業把工匠企業融入到企業的質量文化建設中去;要樹立大國工匠的標桿,從而能夠營造一種尊重技術、推崇質量的氛圍。要建立和完善體現技工價值的薪酬和榮譽制度。

在發布會上,田世宏提到,在紡織服裝、家用電器、煙花爆竹、制鞋、鐘表這些領域,中國都承擔了ISO和IEC這兩大國際組織的10項相關的國際標準化技術機構的主席、副主席的職務或者是秘書處、聯合秘書處工作。這都是實質性的參與、甚至以我為主承擔國際標準制定。同時在家庭服務機器人等新興技術領域,還有紡織品和制鞋這種傳統優勢產業以及玩具等熱點安全領域,中國也在推進有關國際標準的研制工作。

同時,田世宏說,有一些還需要向國際上看齊,甚至要追趕他們的。比如在一些化學物質的限量安全要求方面,國外更多的都是通過一些技術法規,重點建立的是一些跨領域或者全產業鏈的通用技術要求,而中國可能重點還聚焦在具體產品的化學安全要求上,所以這個是要追趕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12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