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興市場的貨幣及資產大跌與我們無關。這是因為貪婪,在聯儲局的量寬措施下,投資者在他們不熟悉的市場追逐回報,現在措施不可避免地逆轉了,投資者便想逃出來,因為所有人都是這麼做。我希望《壹週刊》的讀者不會那麼天真。 我們在香港應先關心自己家門的灰塵。中國經濟放緩,以及它如何影響企業盈利,與我們更為相關。由於影子貸款、信託沒有嚴格監管,令銀行業逐漸崩潰。 信託問題逐漸浮現 在上月「中誠信託」事件中,所謂的解決方案雖然將投資者拯救,但令工商銀行和中國銀行帶來陰影。這令人質疑地方政府有否參與這次可笑的救援,並向投資者發出錯誤訊息──即使信託產品如何不堪,他們亦得到賠償。當然,這是不會發生的,所以我預見未來將有很多問題陸續出現。那些借日圓、港元及美元,投資於人民幣的人,他們部分的投資注定是不能歸本,更可能遭受損失。若他們將人民幣也視為一隻新興的貨幣,他們最終在兩邊都未能賺錢,因為人民幣貶值,違約便會發生。 替莎莎不值 《壹週刊》封面故事指控莎莎出售過期的化妝品,莎莎即時發出澄清聲明。我認為莎莎是一間有嚴格的政策、多年來堅持客戶為先、有服務標準、難能可貴的香港冠軍級公司。莎莎管理優秀,有強勁穩固的財政狀況,有穩健的盈利和派息,它是明日之星,香港應以它在港上市而自豪。在動盪期間,對投資組合保持堅定。在升市和跌市時,會令你看到自己真實的性格,但永遠記住,這些好與壞的日子都會過去。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 ||||||
現實主義和樂觀主義是南轅北轍的概念,但若沒有其中一方,另一方也不能發揮作用,例如,我們都知道現實中,中國在馬年將面對很多不利因素,但我們對某些行業、對中國的長遠發展,也可以很樂觀。這正解釋了我們為什麼要投資,而不是將錢放入存款,令銀行可以用存款利息的七倍利潤貸款出來。樂觀是這個世代所有成功投資者的一個共同特質。他們絕不是盲目的投資或者相信,而是當他們做財務分析、決定買入並持有哪些股票時,他們用一個長期、樂觀看法去看世界。我們可以找千千萬萬個理由,去解釋為什麼不應該,但只要找一個原因去解釋為什麼應該,而且這個原因可以壓倒所有否定。冷靜不抱怨 當你失意時,樂觀的思想會幫助你。它可以紓緩我們的恐懼和貪婪,給你平靜的心,去作出平衡、明智的決定。樂觀主義者和現實主義者不會抱怨,他們從過去的錯誤中學習,然後勇往直前。對於自己的不足,他們不怨天尤人、不怪罪於市場,他們只努力令自己成為更好的投資者。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耐心,明白很多事情不會如自己所願般,在預定時間內發生。 投資為贏通脹 投資的目的,是長遠地將你的積蓄,跑贏通脹,而不是迅速致富。如果你要快贏,你也將會快輸。一個樂觀的投資者,會知道複息的運作,及複息對資本投資的長遠影響。他會意識到應該將股息再投資,並將所有可用現金為他工作,而不是為銀行工作。他只會買那些派合理股息、給股東一致回報的公司。不論是樂觀還是現實的投資者,他們都知道,可以投資的企業都受港交所(388)嚴格限制,所以他對所買的企業更加謹慎。香港企業的董事,很多都把旗下的上市公司,當成自己所有的,喜歡怎做就做,但他們忘了有很多合作夥伴都參與在企業中,我們這些小股東,其實與他們的權利相等。內地企業,特別是國企和控股的上市公司常出現這種情況。管理層需要改變心態,去承認少數股東的權益,或者這樣,公司表現會改善,對其股價會有正面影響。祝君好運!艾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 ||||||
企業公佈業績的高峰期已經開始,投資者在相信這些業績前,應該小心查閱每個重要的數據,你很少能從傳媒中,獲得分析性的資料。企業誤報業績,是全球現象,但在香港這已發展成一門藝術,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少有像樣的分析師去挑戰任何錯誤的報告。因此,企業可以利用那些懶散的會計和管治規則,去令投資者只專注於好的地方,而忽略不利因素。每股盈利更值參考 要特別留意每股盈利 (Earning Per Share, EPS)。用每股盈利去表達一間企業的利潤是較為恰當的,因為它是以總資本作參考去計每個年度的盈利。每股盈利改變,不一定代表整體盈利改變,但應該是你的投資衡量標準。例如一家銀行的業績報告指,利潤增長10%,而實際上每股盈利僅增長了2%,當中最大的不同,主要是有關未來盈利及預期股價的計算。另一個例子是,一間保險公司錄得16%的利潤增長,但實際上每股收益下降7%。除非投資者仔細研究這份報告,否則他們怎會知道這一點呢?看得穿的分析師又如何去評估這間企業?以及用哪些盈利數字? 留意主席的話 地產商、保險、銀行和資源類的企業,很快便會公佈業績。不用看都知道,大多數企業都會用一次性收益來支持2013年的利潤。銀行會顯示壞賬減少,並以成本價為資產的損失入賬;地產商會以最樂觀的態度,為他們的物業組合估值;保險公司可以憑感覺為利潤及虧損入賬。沒有人理解它們複雜和冗長的報告。最後,資源類企業數據明顯糟透,借貸上升、許多投資項目無利可圖,但他們只笑笑,繼續樂觀地迎接2014年。讀讀行政總裁及主席報告,你會對公司和管理層有深入的瞭解。我們是獅子坑裡的瞎子,我們只能嘗試努力睜開一隻眼,及祝自己好運。祝君好運!艾薩 [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 ||||||
也許你不需要我的理財建議,而你也不是被迫要聽,看不看完全取決於你。你贏了錢,我不會有任何利潤,我也真誠地希望各位會贏。當你輸了錢,我也會痛苦。這專欄是為對我個人看法感興趣的香港投資者而寫的。 我不會在這欄誤導你。這欄寫的都是我發自內心的意見,沒有任何惡意的意圖。然而,不要指望我對你那些時機不對的買賣決定負責任。我們都犯了這個毛病,我從來沒有答應過,你會一夜之間變成百萬富翁。我既不是你的基金經理,也不是財務顧問。我不知道你的腦袋想玩什麼心理遊戲。沒有百分百成功率 我的判斷可以是錯的,其實我經常出錯。我只希望整體組合在大部分時間都是正確,所以它會跑贏大市。我希望你知道,任何人要做到100%的成功率,是一件很艱苦的工作。 我歡迎建設性的批評,畢竟市場是結集不同意見的平台,但對於小量持貨中的一個小小的會計錯誤,而指責我誤導讀者是無理的。其實在通告當日,股票是以一個正確的價格買入,但購買記錄沒有更新。有什麼大不了?投資組合不是完好無損嗎?或者,告訴你我兩星期前提過的投資秘訣:「要積極。」然後補充說:「看大環境,美元會照顧自己。」 我不喜歡翻譯,因為不能充分地表達我的意思,總有很多誤解的地方。但《壹週刊》是中文雜誌,所以我必須接受翻譯是「既成事實」。那些脾氣暴躁、不友善的讀者,請不要讀我的專欄,也請不要用惡意的電郵轟炸。 對市場保持警覺 我的專欄是寫給想滾存財富的投資者,而不是為那些喜歡在泥土挑剔小碎片的人。長大了,不要謾罵!這不是中國人的方式,香港是一個文明的社會。對於我絕大多數的讀者,我祝大家度過非常愉快和無煩惱的一年。但要確保對市場時刻保持警覺。你並不孤單,我會一直在此,陪你行每段狹窄而曲折的路。振作起來,積極面對!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 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 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
| ||||||
「只有敢冒險,才有可能發現自己的能耐。」英國大文豪Thomas Stearns Eliot的名言。 中國領導人嘗試扭轉劣勢,並解決那些拖累國家的嚴重問題。然而,今年7.5%的增長目標,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數字。因為它可能是基於一個最好的猜測,而不是基於今天正在發生的事實。如果這個目標不能達到,央行將會降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但對經濟增長的最大障礙,是在銀行系統的債務總額及流動性不足,因為數以萬億元的壞賬不能償還。此外,銀行正在失去存款的市場份額。 不應減存款準備金率 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令銀行有更多的空間去放貸;而正是這種貸款,才造成了中國大部分的問題。這就像給一個渴的人喝鹽水。更多的貸款,肯定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因為它只會令問題惡化。我寧願提高準備金率,並逼銀行不理後果地,為不良貸款作出全數撥備。只要知道不良貸款的確實數額,問題就可以解決。所以我說,買最好的公司去避險,買那些債務低和股息穩定的公司。在目前階段,我相信任何危機,都可以適當地處理。我要感謝這麼多讀者寫信給我,給我小小的鼓勵,我會努力做得更好。 不買國企 我再次澄清,我不會買國企,或由國家控制的公司,例如中移動(941)和中石油(857)等。因為我嚴重懷疑它們的管理能力、過度槓桿,而且以中移動的使錢方法,我擔心資金不夠用來滿足少數股東。我對於靠外來因素造成股價波動的股票興趣不大。如果公司運作和經營得好,我相信股價會隨著時間,而有正面反應。如果我對某些股票失望,例如港交所(388),我就會在你們面前賣掉。公司就像小孩子,他們有時行為不好,並放了幾天假。我不會提及匯率變動,除非它直接影響到我們,或我們所投資的公司。這是一個無利可圖的遊戲。我會專注於我熟悉的主題。我不懂阿里巴巴,我估計馬先生的左手也不知道右手在做什麼。我想說的是,買當炒股的投資者,往往都在一些時候醒悟,然後這些股票不再當炒,而是一件廢物!這意味著我買的公司,其控股股東與我們所有人,有著共同的利益,並為我們建立財富。他們就像新娘和新郎,而我們是伴娘,沒有了任何一個人,婚禮亦不能順利進行。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 ||||||
| ||||||
我已經警告過,愈來愈多富有想像力的會計報告出現。財務報表上的盈利,不一定是真正的盈利,而且這數字很容易被合法地「設計」,令投資者不能完全評估。 葉氏化工和國泰航空的利潤是真的。你可能對它們的業績不完全滿意,但它們是誠實及如實報告的,它們是行業龍頭,會收復失地的。現在說說瑞安房地產(272)、滙源果汁(1886)及中國鋁業(2600)。核心盈利將非營運項目扣除,數據與盈利是完全不同,但投資者需要挖深一點才能找到這數據,因為它不是很容易發現的。.中鋁因為出售一次性資產,成功轉虧為盈,但其核心盈利多年來都「見紅」,我看不見將來會好轉。 滙源:表面賺錢實際虧損 滙源的報告並不透明,它的盈利來自一次性項目,但除了在附註外,幾乎沒有提及這些項目。截至去年底,營業額45億元(人民幣‧下同),包括政府補貼的2.25億元,而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盈利為2.1億元。然而,若扣除出售上海和成都廠房所得的4.26億元,以及出售資產所得6,200萬元,實際是虧損2.87億元;若再扣除政府補貼,則虧損5.12億元。另外,滙源用60億元購買主席持有的公司,當中包括38億元商譽,在未來這攤銷費用會很低,變相誇大資產及盈利。而且,用相當於盈利20倍的價錢買入這公司,將令滙源的財務狀況更不穩定。淨負債增加至60億元,而股本是77億元。滙源沒有真正賺錢,卻在這個時候大花金錢買入主席公司。 瑞房業績複雜 最後是瑞安房地產,由於合資公司眾多,加上已賣出一部分新天地物業資產給Brookfield,已成為一個複雜的資產。在數字裡仔細挖掘,我有以下發現:1. 雖然收入上升104%、賬面盈利上升5%至21億元,但每股盈利(攤薄)由29仙,下降至28仙。但報告沒有強調這一點,及已發行26億新股。2. 21億元盈利有可能部分來自29億元物業重估收益、25億元利息資本化、1.63億元開支資本化、3.63億元的貨幣升值和1.63億元政府補貼。3. 在營業額的物業銷售中,有44 億元來自出售投資物業及持有投資物業之附屬公司權益。出售大規模核心資產,應在損益表上強調,並列為一次性項目。4. 因為供股集資了36億元,所以2013年儘管有銷售和出租,但沒有產生現金。淨資產負債率應為69%,而不是賬面上的59%。瑞安房地產的利潤多少是真?你的預測是否和我一樣。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
| ||||||
在過去幾個星期,多間中國企業終於承認,他們無法償還債券和貸款利息,而且在今、明兩年,可能出現許多這樣的違約。 若借款人最後被人「包底」,總會有人輸錢,可能是銀行、債券投資者或國家;但若出現違約,便會產生壞賬。這是所有經濟體發生危機前,必會經歷的清洗過程。這些企業愈早坦白,中國愈快可以離開這混亂狀況。 違約影響消費者信心 即使涉及違約的行業廣泛,包括能源、煤炭、太陽能及鋼鐵等,但目前的影響仍很小。最新的違約是寧波的一間地產商,無力向15間銀行償還35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欠建行10億元。地產是經濟的核心,很多人投資地產及借錢買樓。我關注的是,若有更多地產商倒閉,更多樓被銀行或清盤人拍賣,樓價可能會下跌,繼而影響消費者信心及減少消費。信心是任何銀行系統的骨幹。信心不足可以對銀行及其他放貸機構造成不愉快的後果。美國花了5年時間從樓價大跌市走出,有人稱現在的違約危機為「中國的貝爾斯登時刻」,但我希望不是。中國領導層需要時間,逐一解決債務、腐敗、環境污染及保障就業問題,並最終得到有意義的經濟復甦,而不是靠投機錄得增長。若中央能夠避免系統性風險,要接受少於7.5 %的增長。 投機匯率風險 但不幸的是,中央無意間造成一個打擊企業和炒家的全新風險──貨幣投機。自2005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已從8.6元升至6元。這吸引了投資者、炒家、投銀和企業,去以低息借入美元買入人民幣,希望人民幣長升長有,但世上沒有穩賺的東西。疲弱的中國經濟和受壓的銀行系統,終於令人民幣兌美元,在短短幾天間便從6元跌到6.22元。 若人民幣進一步疲弱,將導致金融災難。為了進一步邁向匯率自由化,央行將人民幣匯率波幅擴大至2%,但這種波動令炒家興致更濃。但炒家也可能會輸,龐大的匯率損失,加上壞賬及債券違約,對銀行、炒家及香港上市公司可能是另一種意想不到的衝擊,令中國的虛弱銀行體系充斥更多問題。我的勸告是,避免一切形式的投機,一些巨大的損失可能迫在眉睫。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
| ||||||
星期我提及中國經濟不同的風險,包括債務及債券違約、負債過重及貨幣投機。這些問題或源於管理失當,所以在投資前,先要看清楚誰在管理你想投資的公司。我很滿意TVB、濰柴動力和中國民航信息的業績,在困難的時候,它們的董事在不同情況下都營運得合理。信德應解釋不派息原因 不過,信德的管理層在沒有任何解釋下,不派發2013年的股息,無疑破壞了他們的誠信。信德在2012年派發了8.5仙末期息。2013及14年的股息應分別升至10仙和12仙。信德幾乎無負債,負債比率僅為3.5%。今年初,信德出售澳門氹仔濠庭都會項目的30%股權,獲利10億元,足夠支付2013年的3億股息,和2014年的3.6億股息。再者信德有多個發展項目今、明年竣工,加上其持股11.5%的澳娛增加派息。如無意外,信德今年的核心盈利將甚為豐厚。信德的董事應該解釋不派息的原因,或者真的有他們的理由。但作為股東,我們有權知道答案。信德有錢去買廉價航空這些高風險業務,卻沒有回餽忠實的股東。那信德為何要上市﹖何氏家族何不以每股12元(我估算的每股有形資產)私有化信德,再以個人喜好去營運公司?最後,信德應對其澳娛持股更加透明。澳娛持有55%的澳博(880)股權,是信德的主要投資。當中令人不解的是,信德去年收取澳娛1.76億元股息,但其實持股11.5%澳娛應取得3.16億股息。澳娛沒理由欠那幾個澳門幣吧﹖ 會德豐無故減派息 提起股息,我想不到一個合理原因會德豐(20)會將股息由1.1元減至1元。會德豐持股52%的九倉(4),將股息由1.70元增加至 1.75元,而會德豐去年的純利亦增加8%至78億元。據會德豐提供的負債比率是30%,但我以股東權益作基礎去計卻是55%。即使現價對每股資產淨值(NAV)82元有近60%折讓,會德豐卻不回購為股東增加價值。會德豐自稱淨資產達1,600億元,每年豪花數十億元去翻新物業,卻剋扣股東10仙股息,也只是2億元而已。到底是董事吝嗇,還是他們有未知的議程?請告訴股東。我一直有個想法,不如將會德豐和九倉合併,或會成為本地最大的地產商。會德豐70%的核心收入,來自持股52%的九倉。若由會德豐自己營運地產業務,所產生的行政成本,可能比九倉還要低。很遺憾香港沒有激進的投資者,否則信德和會德豐早被鞭策得體無完膚。他們的董事也要為減少派息及甚少回購作解釋。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
| ||||||
短期增長、長遠改革,內地已無法兩者兼得。苦口良藥,還是最終吃惡果,當局一定要作出選擇,追逐短期增長並不是辦法。內地資本開支過剩的情況很可能會放緩,給予機會進行經濟和體制的改革。巨債已達臨界點 加大鐵路項目貸款或增加財政開支,都會令內地的債務違約及資產價格崩潰風險上升,並令消費信心下降。內地總債務相對GDP的比率達225%,是一個具挑戰性的狀況。內地的債務增長不能再比經濟快。要轉型至消費和服務主導的經濟模式,需要時間,而這部分佔GDP的比重,已上升至52%,是歷史高位。隨著時間過去,就業率會上升,而污染會下降。現在,經濟體系已無法容納更多的債務。很多內地企業從香港借平錢,再投資可能沒有盈利的項目。當人民幣因經濟增長放緩而暴跌,他們將會面對難題。為何7.5%的增長神聖不可侵犯?內地金融市場過去七年都很慘情,所以不太可能有更多影響大局的壞消息出現,例如只有6%的GDP增長。對於腐敗且高槓桿的公司,在GDP增長6%的情況下很容易倒閉;但對於資金充裕、貿易合法的企業,在6%或7.5%的增長下都能生存。我的願望是,內地不會步上日本的後塵,迷失25年。但是,如果銀行在賬目上不增加透明度,及內地當局出於政治因素無法忍受較低的增長,這風險仍是存在的。我明白內地領導層想在避免崩潰的同時,儘可能推動經濟增長。但國際市場認為,內地對問題只是用石膏修修補補。若沒有完好地設置,石膏也是會剝落的。 國企有次貨 個別較正面的例子,如中石化的國企,容許外國基金購買其資產的股權,吸納公司急需的資金。這情況只發生在好的資產上,但有時亦令人懷疑。投資者不應因此以為國企的資產就很好,因為在不少個案中,通常是不好的。中信對陷於危局的子公司注入資產,但中信泰富謎團重重,我們不知道其資產或其真實價值。在注資通告發出前,中信泰富的股價兩個月內升$7至$16.5。中信泰富公佈慘情的13年業績後,其股價本應下跌。現在卻是升高後才開始下跌,約跌了$2.5。有誰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能解答到我的疑問嗎?這會否出於中信泰富艱苦經營,所以通過注資提供短期支持?延遲中信泰富的倒閉是一回事,但其管理層作出投資澳洲鐵礦的糟糕決定,中信總不能對他們如此明顯地庇護,這種事在香港實在不尋常。那我們如何能夠相信那些將管理中信資產的中信泰富管理層?祝君好運!艾 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 |
| ||||||
十年來,我一直研究股票投資者的行為模式,結果令人頗為驚訝。我們或不以為意,但原來很多虧損和錯誤是因跟從專家的意見引致,有時則是出於自己愚蠢的動作。在股市中一動不如一靜,反而更合乎邏輯。專家專教人輸錢 股價升跌,是買賣雙方力量不平衡所致,市場表現,是基於供求而定,基本因素對短期現象影響較小。事實上,投資者時常會發現股價與公司的基本因素是相反的,原因是大量買家和賣家落盤買賣,因此短暫地改變股價的自然走勢,直至這些買賣盤執行完畢。這些買家和賣家,是受市場噪音的影響而出現,市場噪音可以是媒體評論、消息、分析員的看好或看淡、道瓊斯指數、專家意見、利率、石油和經濟數據等,這一切都和長遠表現關係不大。在香港,市場只有小量有價值的財務分析,卻有很多買入價、賣出價和意見。不過,只有少數人有金融知識,知道如何判斷以上資訊。香港有很多所謂的專家,但他們都輸錢,也令其他人輸錢。基本因素、流動比率、負債對股東權益比、投資資本回報、現金流量貼現值等,雖然都是重要的價值指標,香港投資者卻甚少考慮。若投資者對某股票一無所知,他們又如何對買入或持有的股票有信心呢﹖ 避開市場噪音 你會不會盲目地買一項資產﹖很多投資者會盲目買股票,因為接收到市場噪音和希望快速致富。吸引投資者的,是定價過高的IPO、分拆、虛報盈利、熱炒股、走勢和謠言,多過基本因素這些更重要的指標。投資者跟隨的專家,其實都是輸錢的專家。基本因素對於股價長遠的升跌,有重大的影響。只是短期而言,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有時也真的會發生。但是,投資者甚少考慮公司的基本因素,反而在市場受外在因素影響時,產生恐懼或貪婪,在慌亂中沽售或高追股票。我其中一個老朋友曾說過:「今天的投資者所面對的問題,是他們每天起床時,總不擦牙。」簡而言之,是指投資者需要在起床時做好準備才投資,包括有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市場每天把很多沒用的噪音塞給你,以作出明智的長遠決定。我認為,所有投資者都該學懂以下市場智慧:1﹒幾乎沒有人能恆久地做專家;2﹒三思而後行;3﹒從股市賺錢,並不只在於想著怎樣選一間好公司。投資者一定要調整思維,給投資有足夠的時間成熟,然後取得低風險、優質且能夠抗通脹的資金和收入回報,而在過程中,一定會遇上亂七八糟的市況。祝君好運!艾薩[email protected] 艾薩 Isaac Sofaer Tony Measor的好友及舊同事,本身是特許會計師,有逾三十年投資實戰經驗,現於力寶證券負責管理私人客戶的投資戶口,並在Quamnet撰寫艾薩日誌。其管理的環球投資組合,在91-00年間增長達十四倍。讀者對港股有任何疑問,歡迎致電郵本刊,中英亦可。[email protect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