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最佳中國PMI指標 朱泙漫屠龍記

http://johnchrysostom.blogspot.hk/2013/01/pmi.html
近日維港上空再見久違了的煙霧,同時又有中國2012年12月急升14.10%的報導。不過Bloomberg的《China Export Surge Spurs Data Skepticism at Goldman, UBS》報導中,歐美大行均一致質疑中國的統計數字的可靠性。

盡信書不如無書,政府統計乃至投行推介亦然,中國在大躍進年代衛星田篤數之跨張更是經典!也許環境保護署的空氣污染指數(Air Pollution Index)可能是另類最佳中國PMI指標。根據環境保護署定義,所謂API「⋯是將環境保護署空氣質素監測站網絡錄到的空氣中可吸入懸浮粒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和二氧化氮濃度轉化為0至500的數字。指數100相當於空氣污染管制條例制定的香港短期空氣質素指標。⋯」由於香港懸浮粒子有相當比例由珠三角地區的工廠排放物經北風吹到香港,API理應同珠三角地區工廠開工現況有相當關係。
根據環境保護署數字,年中路邊監測站API超過100的日數由1999年51天上升至至2011年的172天後回落至2012年的142天。整體而言,API上升與中國入WTO的經濟增長是大致同步。不過其回落的高峰期是2012年而非2008年次按風暴之後,倘若API是另類可靠中國PMI(至少是珠三角),則珠三角廠佬最壞的時候應該是2012年。無獨有偶,中國A股亦是2012年環球股市表現最差的一年。
欲知中國出口的景氣,美國的銷售和存貨數據是另一個有重要參考價值指標。2012年11月,美國全國銷售達4,113.08億美元,扣除食物後的銷售是3,688.81億美元,早已超越2007年次按風暴前高位。2012年11月庫存/銷售比率畧升至1.29,顯示美國庫存僅夠一個多月用。由於美國聖誕銷售理想,令本已不高的庫存下跌,帶動中國血汗工廠必須趕工落貨。

由此推論,中國海關公佈的出入口數應該可信。但節節上升的A股,背後的代價是污染的環境,世事畢竟是沒有完美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36

芝加哥PMI提前洩露引發的1秒「大甩賣」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5367

5月美國芝加哥地區製造業PMI定於當地時間5月31日晚9點45分對外公佈。

但發佈該指數的官方機構應該會提前告知訂閱用戶,比如高頻交易公司,他們會在公開發布以前稍早得知信息。
 
通常比預定時間早大概3分鐘得知數據的用戶昨天就提前擴散消息了,比如像下圖這樣,把芝加哥聯儲所轄的中西部地區和其他聯儲轄區的PMI做了對比:
 
 
 
而5月芝加哥PMI又出乎意外的好,從4月底49升到58.7,預期也不過50。
 
於是,在9點42分0秒後的1秒時間內,研究機構nanex記錄到總共發生了以下拋售交易:
 
  • 55萬股標普存托憑證
 
  • 1萬手今年6月eMini股指期貨合約
 
  • 1400手納斯達克100股指期貨合約
 
  • 800手道指期貨合約
 
  • 350手羅素2000指數期貨合約
 
  • 125手標普400中盤股期貨合約
 
  • 300手原油期貨合約
 
  • 900手美元指數期貨合約
 
  • 800手黃金期貨合約
 
  • 1萬手十年美國中期國債期貨合約
 
  • 2500手五年美國中期國債期貨合約
 
  • 3500手美國長期國債期貨合約
 
  • 5000手歐洲美元期貨合約
 
  • 750手日元期貨合約
 
  • 600手歐元期貨合約
 
以下就是Nanex記錄的2013年6月eMini 股指期貨價格變化,圖中註明了9點42分的起始時間。
 
 
zerohedge評論說,這無異於告訴我們,推動市場的參數隻不過就是高於還是低於預期。
 
不過,高頻交易的程序設計有個特點:如果數據調整結果令人失望也不會拋售,只有在不及預期時買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6380

【從宏觀PMI看微觀企業】企業不好活,價值何在?成長何在? 無極

http://xueqiu.com/9846557388/26957628
如果PMI指數進入下跌趨勢,產品需求繼續萎縮,生產即便有政策這副「春藥」刺激著,但也只會導致供需缺口日益加大,從這個角度來看,企業的日子可能會越來越不好過,投資人將越來越難以尋找業績穩定增長的公司。

而第三圖則可以看出小企業的慘淡經營,真不知何處覓真成長。

查看原圖
查看原圖查看原圖



「罕見的投資價值」到底在哪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7404

統計局:7月份PMI指數創13月新高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2876

8月1日,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7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且為連續第5個月上升。PMI一直被視為中國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這一數值的連續回升表明了我國製造業穩中向好的趨勢更加明顯。

同日,匯豐銀行(HSBC)也發佈了7月份PMI數據,數據顯示,PMI終值下修至51.7,不及預期及初值,但仍為18個月以來最高水平,匯豐銀行表示,這表明中國製造業經營環境進一步改善。

PMI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之一,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於50%時,反映製造業經濟擴張;低於50%,則反映製造業經濟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PMI樣本與匯豐PMI樣本存在一定的差異。官方樣本多達3000家,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因此官方數據多反應總體內需情況;而匯豐的樣本聚焦於中小企業,通過對逾430家製造業廠商發放問捲得出指數,因此,其數據更能反應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

此次兩家機構公佈的PMI數據相同,且不斷走高,意味著中國經濟持續且全面改善。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政策措施效應的逐步顯現,內需逐漸回暖,加之外部經濟持續復甦,外需有所改善,積極因素增加。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也表示,前期國務院一系列穩增長舉措在發揮作用,經濟增長出現了回升態勢,隨著國務院推出的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舉措進一步落實,經濟增長回升的勢頭有望得到鞏固,這對股市轉牛起到堅強的支持作用。

對於7月份製造業PMI綜合指數和其他分類指數普遍回升,趙慶河表示,生產和市場需求雙雙加速增長,是推動PMI明顯回升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7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3.6%,比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為2012年5月以來的高點,市場內生動力有所增強;生產指數為54.2%,比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在市場需求回暖的帶動下連續3個月回升。從出口情況看,7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8%,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在擴張區間內回升,為2013年4月以來的高點,我國製造業出口形勢繼續回暖。

「7月份小型企業PMI為50.1%,為2012年4月以來首次回升至臨界點以上,是本月PMI的一個亮點。」趙慶河認為,這表明我國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初顯成效,製造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好轉。」

不過,大、中、小型企業PMI回升格局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數據顯示,大型企業PMI為52.6%,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繼續位於臨界點以上;中型企業PMI為50.1%,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小型企業PMI為50.1%,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2012年4月以來首次回到臨界點上方。

新浪財經消息,民生證券解讀稱,儘管宏觀經濟數據持續改善,但微觀數據顯示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牢固,未來房地產下行與外需增量不足,經濟內生下行壓力並未消除,定向寬鬆貨幣政策短期不會退出,利率短期有望下行。但隨著未來融資需求和通脹雙升,貨幣邊際放鬆力度會趨於衰減,利率會面臨新一輪上行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774

中國匯豐制造業PMI創三個月新低 市場希冀更多政策支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812

因信貸增速放緩、房地產業下滑,增加了經濟難以實現增長目標的風險,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50.3,創三個月新低,遠不及市場預期的51.5。數據公布後澳元快速下滑。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在經濟活動顯示更持續的複蘇之前,貨幣和財政政策應維持寬松。(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50.3,創三個月新低,市場預期為51.5,前值51.7。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表示,國內和國外新訂單增速較前月放緩。同時,因輸入和輸出價格較前月萎縮,通脹放緩的壓力回歸。

“今天的數據表明中國經濟複蘇依然在繼續,但動能再度放緩。因此工業需求和投資活動增長很可能維持在相對較低的軌道上。我們認為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來幫助鞏固經濟複蘇。在經濟活動顯示更持續的複蘇之前,貨幣和財政政策應維持寬松。”

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一直到9月份之前,持續的政策支持、改善的外部需求加上新的措施“應能使經濟保持相對堅挺的增長動能。”

“未來幾個月里,我們依然能感受到寬松的流動性環境、加快的財政支出及額外的政策支持產生的利好影響。”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分析師評論稱,中國匯豐PMI初值數據表明將有更多寬松政策。中國采取更多政策寬松的壓力將進一步上升,將有更多定向刺激措施推出。仍預計中國2014年GDP增長7.4%。

分項數據方面,中國8月匯豐制造業產出指數從前月的52.8回落至51.3,亦創三個月新低。而衡量本土和海外需求的新訂單指數跌至51.3的三個月低點;此外,就業分項的下跌速度超過7月份,表明制造業裁員更多。

數據公布後,上證綜指和澳元/美元快速下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492

全球制造業PMI成績單:美國第一、法國最差!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721

screen shot 2014-09-02 at 1.57.30 pm

隨著全球主要經濟體發布8月制造業PMI數據,美國儼然成了世界上制造業最強勁的國家。

最新公布的美國制造業PMI達到了57.9,創下了2010年四月以來的最高水平。該指標超過50意味著增長,低於50則為收縮。出口銷售也創下了三年來最快速度,制造業就業增速也達到了2013年3月以來的最快速度。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同一天公布的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8月ISM制造業PMI 59,遠超預期的57,創2011年3月來新高,前值為57.1。其中,新訂單指數創2004年4月以來最高。

“美國制造業部門今年夏天以來已經不斷增強,8月的商業環境改善程度也是四年多來最大的。”Markit資深經濟學家Tim Moore表示:“亮眼的商業和經濟增長提速,伴隨著就業增長的反彈。最新調研顯示,就業上漲速度創下了一年半來最快,凸顯出制造業持續對整體勞動力市場環境帶來積極影響。”

從全球範圍來看,美國儼然成為制造業表現最強的國家。那麽,誰又是“差生”呢?答案是法國,其制造業PMI已經下降到了46.9,是15個月來收縮幅度最大的一次。

“產出急劇下滑導致企業削減工作崗位,導致8月采購和庫存水平進一步下滑。”Markit經濟學家Jack Kennedy對法國PMI報告評論道:“這種整體疲軟的情況在最近幾個月來已成普遍現象,因此短期內反彈的可能性不大。”

法國甚至比希臘都糟糕,更不必說與澳大利亞、丹麥和波蘭相比了。

最近法國的狀況實在是糟。法國財長Michel Sapin剛剛警告稱,法國將會因為低通脹而無法實現預算目標。他表示:“歐元區通脹數據令人震驚。”

下面這張圖是全球8月Markit制造業PMI的“成績單”:

screen shot 2014-09-02 at 2.49.30 pm

(圖片來源:Business Insid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620

美國9月制造業PMI維持高位 提振第三季經濟強勁預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597

0419_manufacture_630x420

周二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顯示,美國9月制造業活動擴張速度維持在四年半高位附近,一些地區制造業和服務業成長加速,預示著美國第三季度經濟增長或將強勁。

美國9月制造業PMI初值為57.9,持平於8月,仍舊處在52周以來的最高水平。制造業約占美國經濟活動的12%。

US-PMI

Markit在公開新聞稿中表示,制造業就業連續第2個月增加,就業分項指標創2012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新訂單指數在過去四個月中連續三次持穩在60以上,意味著制造業產品需求穩定。

第三季制造業活動表現是Markit從2007年年中開始追蹤以來的最強水準。Miller Tabak首席分析師Anthony Karydakis對路透社表示:

制造業穩健的表現並不讓人意外...這反映出經濟活動普遍回升,這個趨勢從第二季開始就開始顯現。

美國9月里士滿聯儲制造業指數為14,高於預期及前值。此外,路透社報道稱,美國9月綜合制造業指數增加,工廠稱新訂單及出貨均有成長。該地區企業也聘雇更多員工,每周平均工時也亦增加,但薪資增幅略顯溫和。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9月服務業似乎開端良好。活動激增反映了新訂單、銷售及全職聘雇的增加。服務業員工工時則更長;同時企業增加資本支出。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表示,大西洋中部地區非制造業企業的新一般活動指數大幅跳升。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將於9月26日發布美國第二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終值年化季率,市場預計增幅會被略微上修0.3個百分點至4.5%。摩根大通等眾多投行認為,美國第二季度家庭醫療開支數據喜人,這將成為美國第二季度GDP終值數據被上修的主要來源。

Markit駐倫敦首席分析師Chris Williamson表示:

我們預期(GDP)環比年率最少為增長3%,最多為增長4%,這將很大程度取決於9月服務業的情況。

不過,樓市仍步履沈重,7月房價增幅大幅減速。富國證券分析師Eugenio Aleman對路透社表示:

經濟的其他領域繼續傳出好消息,但樓市仍不如大家想的那麽好,要實現預期還需要一段時間。

MW-CU426_HSN1F_20140918170647_ZH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FHFA)昨晚表示,7月房價指數較上年同期成長4.4%,增幅為2012年9月以來最小。房價增幅放緩反映了房市複蘇溫和,但其料將刺激需求。(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052

匯豐制造業PMI創三個月新高 中國經濟緩慢企穩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57

QQ圖片20141023095230

(中國制造業PMI趨勢圖)

中國經濟緩慢企穩,制造業PMI繼續站立枯榮線上方。

中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50.4,創三個月新高,預期和前值均為50.2。不過,產出分項指數初值降至50.7,創五個月低點,凸顯通縮壓力。

產出分項

(產出分項趨勢)

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董事總經理屈宏斌點評稱:

匯豐制造業PMI十月初值上升至50.4。內外部需求均有放緩跡象,但仍位於擴張區間內。投入與產出價格分別降至44.0和45.6,進一步加劇了通縮壓力。但就業與庫存指數均有所好轉。整體來說本次指數顯示經濟擴張勢頭緩慢企穩,但持續走弱的通脹與產能利用顯示有效需求依舊疲軟。經濟仍需進一步的逆周期調節。

澳新銀行中國經濟學家周浩認為,匯豐10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初值暗示經濟勢頭“穩定中”,為“溫和回升”。中國仍未維持積極的整體財政政策,但是政府不會全面刺激所有行業,而是更著重於結構性改革。

就業

(就業分項趨勢)

實際上,投入與產出價格分項目下降在持續下降的PPI數據中就已顯露出些許端倪。

因國內需求不振、產能過剩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中國9月PPI同比下降1.8%,連續31個月下降創歷史記錄。其中,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9%,環比下降0.4%。1-9月平均,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1.8%。

QQ圖片20141023101209

(投入與產出價格分項趨勢)

受中國10月制造業PMI好於預期提振,澳元小幅走高,但是WTI油價下跌:

QQ圖片20141023095418

QQ圖片20141023100252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187

歐元區及德國PMI緩解悲觀情緒 股市歐元齊反彈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773

周四盤中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及德國10月制造業PMI數據好於預期。盡管法國數據依然疲軟,但是投資者對於整個歐元區經濟的悲觀情緒有所緩解。市場風險偏好明顯回升,歐元及股市出現上漲,美元及日元出現回落。

PMI111

equity

歐元區:

歐元區PMI數據整體向好,暗示市場的悲觀情緒可能有一些過度。

標普稱歐元區可能已進入頑固低增長期,標普表示,最糟糕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但是完成未盡事業的艱苦工作依然擺在眼前。他們認為歐元區的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歐洲央行可能繼續加碼寬松政策,比如實施定量寬松措施等。

歐元區10月制造業PMI初值50.7,預期49.9,前值50.3。

歐元區10月服務業PMI初值52.4,預期52.0,前值52.4。

歐元區10月綜合PMI初值52.2,預期51.1,前值52.0。

歐元區PMI數據後,歐元繼續反彈

EUR3 


德國:

德國10月制造業PMI重回50分水嶺上方,顯示經濟前景有所複蘇。不過服務業和綜合PMI表現依然不及預期,經濟複蘇前景依然存在疑問。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稱:“服務業部門數據顯示國內市場有些相當不錯的增長,制造業的擴張也得益於此。”

分項指標方面,德國10月制造業國內新訂單指數在9月落得15個月以來首次下滑後溫和增長,服務業工業商也看到新業務增加,盡管速度較前月放慢。

Markit數據還顯示,10月服務業PMI初值自55.7降至54.8,服務業供應商對未來的樂觀看法降至2012年12月以來最低。

德國2014年經濟前景一直處於惡化態勢,因一系列經濟數據不濟,且衡量信心的指標也疲軟,燃起了對歐元區經濟“正經歷通縮且需求來自該區域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幫助”的憂慮。

德國10月制造業PMI初值51.8,預期49.5,前值49.9。

德國10月服務業PMI初值54.8,預期55.0,前值55.7。

德國10月綜合PMI初值54.3,預期53.6,前值54.1。

德國數據後,歐元反彈

EUR2


法國: 

法國10月制造業PM)初值大降至47.3,為兩個月低位,不及預期;預期微降至48.5,前值48.8。法國10月綜合PMI初值降至48.0,為八個月低點,進一步遠離代表榮枯分水嶺的50大關;預期微升至48.7,前值48.4。

Markit首席經濟學家Chris Williamson表示:“鑒於法國政府支出很有可能仍在增加,疲軟的10月PMI數據或許是暗示第四季初始經濟可能停滯的跡象。”

Williamson稱:“法國肯定是拖累歐元區整體經濟增長的重要角色。”

法國服務業表現也不及預期,10月服務業PMI也降至八個月低位48.1,市場預期微降至48.2;9月為48.4。

法國10月制造業PMI初值47.3,預期48.5,前值48.8。

法國10月服務業PMI初值48.1,預期48.3,前值48.4。

法國10月綜合PMI初值48.0,預期48.7,前值48.4。

法國數據之後,歐元對美元走低。

EUR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201

中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回升 但短期難有明顯好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69

QQ圖片20141103094922

中國制造業短線企穩,但未來增長動能減弱。

匯豐銀行與Markit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匯豐制造業PMI回升至50.4,初值為50.4,前值50.2。與此同時,上周六公布的中國10月官方制造業PMI意外下滑至50.8,創5月以來新低。

匯豐本次調查的核心發現包括:

產出和新增訂單增速放緩至5個月新低;

新增出口訂單增速創6月以來新低;

輸入成本和產出價格均大幅下滑。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董事總經理屈宏斌評論稱:

匯豐十月PMI終值微副上升至50.4(九月終值為50.2),顯示出制造業擴張緩慢國內外訂單較初值均有所回落,而就業和存貨輕微好轉,抵消訂單和產出下降帶來影響。鑒於終端需求仍舊薄弱,預計短期內不會出現明顯好轉。高基數效應在第四季度仍舊顯著,房貸放松的正面效應需要時日才能顯現,出口可能放緩。

官方數據創5個月新低

中國官方周六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10月制造業PMI意外下滑至50.8,創5月以來新低。

國家統計局表示,雖然10月PMI較上個月的51.1有所回落,但中國制造業總體依然保持平穩增長態勢。

不過,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師Julian Evans-Pritchard則表示:“中國經濟仍然處於下行軌道上。”

此次制造業增速的放緩,將進一步考驗政府不推出全面刺激的決心。今年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7.3%,創五年新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50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