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歐洲通脹失控 央行下一步直升機撒錢?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66

goldcore_bloomberg_chart1_18-11-14

12月,歐元區通脹率為2009年以來首次跌至負值,連續第22個月通脹率低於央行2%目標水平。人們擔心,用盡傳統貨幣政策的歐洲央行已經無法戰勝通縮。一些經濟學家指出,歐洲央行應該將錢直接送到歐元區公民的手中。拿到意外之財的人們將會前往商店購物,需求的增加意味著公司將加大產出,增加雇員,這將幫助經濟增長,並有助於提升物價。

這聽起來可能有些瘋狂:一天早晨,每個歐元區的居民都發現自己的信箱里有一張500-3000歐元的支票。這份禮物將來自位於法蘭克福的歐洲央行。

然而,這有些荒誕的假設事實上並沒有那麽不靠譜。事實上,許多嚴肅的學者和金融專家都呼籲歐洲央行這麽做。他們希望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印鈔,並將錢直接交給人民。

這背後的邏輯是,拿到意外之財的人們將會前往商店購物,需求的增加意味著公司將加大產出,增加雇員,這將幫助經濟增長,並有助於提升物價。

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歐元區通脹率為2009年以來首次跌至負值。CPI低於零使得歐元區陷入了技術性通縮的境地,這很有可能讓歐洲央行QE的步伐加快。12月同時也是歐元區連續第22個月通脹率低於央行2%目標水平。德國明鏡在線報道,人們擔心,歐元區會陷入美國大蕭條時期的通縮漩渦,而歐洲央行已經失控。

在這緊急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專家呼籲“用直升機撒錢”這一做法。這個主意甚至連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Milton Friedman都一度認為十分具有吸引力。支持者認為,刺激的工具多種多樣,沒有必要局限於貨幣政策的教條。

有一件事已經明確,德拉吉及其歐洲央行的同事們已經用盡了傳統打擊通縮的貨幣政策。

這些努力的失敗不難解釋。目前為止,歐洲央行主要將資金提供給金融機構。歐洲央行以低廉的利率向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或者從金融機構購買風險證券,希望以此刺激銀行業向公司和個人提供貸款。而問題是,許多家庭和公司已經債務高企,他們竭力避免新的債務。這意味著歐洲央行的計劃無法對實體經濟產生預想的效果。

對於這一情況,法國投資銀行Natixis首席歐洲經濟學家Sylvain Broyer表示,

歐洲央行將打擊通縮的資金直接派發給人們會更有道理。

德拉吉1萬億歐元的經濟刺激計劃將意味著歐元區每個公民將獲得3000歐左右的支票。

柏林智庫Beyond創始人Daniel Stelter甚至呼籲給每個公民發放5000-10000歐元的支票。他表示要產生效果,發放的金額必須要高。

許多學者將他們的預計基於美國。美國政府曾經提供以退稅的形式給納稅人提供現金禮物,以支撐經濟。

牛津大學的經濟學家John Muellbauer指出,在2001年網絡股崩盤後,美國給了所有納稅人300美元的回扣。以此為基礎,Muellbauer估計,每人500歐元的支票足以刺激歐元區。這(直升機撒錢)甚至會比當前的刺激計劃更便宜。

然而歐洲中央銀行和保守的經濟學家仍然對此表示反感。德國商業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Jorg Kramer警告稱:

這將是終極的罪。如果央行送錢過一次,就一定有第二次,送錢沒有可能成為一個孤立的案例。政客們在下次將會要求更多。

德意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Thomas Mayer表示,

人們的消費未必會帶來公司產能的增加。很可能人們只是為同樣的供應展開競爭,物價將會在短期內上漲,而這對經濟並沒有長久的刺激效果。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589

美國通脹預期創十四年新低 耶倫面臨艱難抉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968

美聯儲密切關註的長期通脹指標降至逾14年來新低,使得批評者認為美聯儲不應過早加息,但美國GDP已複蘇至5%,失業率也逼近美聯儲目標,對於剛剛上任一年的耶倫來說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選擇利率政策,成為美聯儲史上罕見的難題。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聯儲用來測定投資者對2020年~2025年通貨膨脹率預期的長期通脹指標“5年遠期收支平衡”(five-year forward five-year break-even)本周二時(1月6日)一度跌至1.8648%。該指標顯示了投資者對於2020~2025年間的通脹預期。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Credit Agricole)紐約分部利率衍生工具策略師Jonathan Rick表示,這是該指標自2000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低於美聯儲的目標通脹率2%。

該指標在去年8月時還徘徊在2.6%附近,隨著美聯儲結束QE並暗示可能在2015年內加息,該指標最近半年來加速下跌。

美國近期錄得驚人的5%GDP增速的同時,通脹預期卻一直下降,這樣的情況在歷史上並不多見,對剛剛走馬上任才一年的美聯儲主席耶倫構成巨大挑戰,因為美聯儲的兩個核心任務便是穩定物價和促進就業。

上次一經濟出現類似狀況是在1980年代,當時油價也拉低了通脹,當時美聯儲選擇無視這一因素,進行加息,當加息以後隨著油價回升,通脹也迅速回升到了5%的水平。

QQ圖片20150110160305
美國基準利率(黃線)、CPI(白線)、油價(綠線)、失業率(紫線)

如今不少分析師認為油價的大跌拉低通脹,可能推遲美聯儲加息的時點。事實上再回顧2011年春季,美聯儲前任主席伯南克也曾面對類似的挑戰——當時油價持續上漲,通脹率已迫近4%,即美聯儲目標的兩倍。當時,聯儲批評家們都希望伯南克立即加息來對抗通脹,但他卻強調,這一通脹的猛烈上揚是“轉瞬即逝”的,聯儲不會做出不必要反應。

最終,局面的發展證明伯南克判斷正確,通脹率隨後走低,和他所預測的一樣。

現在,一切恰好是反轉過來,油價在下跌,批評家們要求美聯儲延遲加息。

管理著74億美元資產的紐約Samson Capital Advisors LLC首席投資官Jonathan Lewis表示,在原油價格走低、通脹預期下滑及工資增長停滯的情況下升息,將是個錯誤決策。

美國明尼亞波利斯聯儲主席柯薛拉柯塔(Narayana Kocherlakota)和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Charles Evans)本周都表示美聯儲不應過早收緊貨幣政策,後者甚至稱過早收緊貨幣政策可能會是一場“災難”。

不過不管美聯儲的官員們在外面怎麽講,至少在12月的政策會議紀要中,美聯儲官員仍認為美國通脹在未來幾年會朝著該機構的目標通脹率2%行進。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Jan Hatzius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寫道,“如果美聯儲相信低通脹是由於暫時性的因素,如能源價格下跌造成的,則美聯儲也不是不可能在核心通脹接近1%的情況下加息。”

這意味著,美聯儲有可能將2%的通脹目標擱置,等待短期因素穩定後通脹自然會回到目標水平。事實上,盡管通脹數據距離目標越來越遠,但昨夜公布的12月非農數據中,失業率降已降至5.6%,非常接近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認為的充分就業水平5.2%-5.5%。

CME的數據顯示,目前投資者和交易員認為美聯儲在今年6月政策會議上宣布升息的機率為17%,而在星期五就業報告發布之前認為是20%,1個月前則認為是3%。投資者認為美聯儲今年9月升息的機率是56%,12月升息的機率是84%。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871

美聯儲Kocherlakota:通脹低迷 不應加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00

kocherlakota

在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在紐約舉辦的一個活動上,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表示,今年加息將損害美國勞動力市場的複蘇以及通脹回到2%的信心。

多數央行官員認為美聯儲將在今年中期加息。而許多市場人士也預計美聯儲將於今年夏天加息。

Kocherlakota重申,在目前就業市場仍有進一步提高空間、價格壓力仍然較弱的環境下,加息是一個壞主意。

去年,Kocherlakota擁有FOMC會議的投票權。他在去年三次就加息投出反對票。Kocherlakota今年沒有投票權。他將於明年年初離開明尼阿波利斯聯儲。

Kocherlakota在講話中表示,加息將加大經濟按目前速度創造就業崗位的難度。就業市場目前正處於令人滿意的上升趨勢。如果FOMC不在2015年收緊貨幣政策,我們很有可能延續這種趨勢。

Kocherlakota認為,美聯儲正在和通脹玩一場危險的遊戲。

美聯儲兩年來未能實現其2%的物價增長目標,而暴跌的油價意味著今年年初,甚至在更長時間內,通脹可能為負。

Kocherlakota擔心,如果美聯儲在這種通脹環境下加息,公眾會認為美聯儲實際上並不在意實現其物價目標。Kocherlakota表示:

我自己目前的評估是,通脹將需要數年時間從當前的低水平回到2%。在2015年提高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只會進一步延緩通脹緩慢的複蘇。

雖然他不認為美聯儲應該采取進一步刺激措施推高通脹和降低失業率,但他表示,美聯儲在過去可以做得更多。

在就業和物價上,FOMC過去三年的表現不佳。通過提供更多刺激,FOMC可以更大程度上的刺激就業增長,而不造成過度通脹。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77

摩根士丹利:高債務低通脹 亞洲怎麽辦?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13

KualaLumpur_2508287b

摩根士丹利表示,亞洲快速積累的債務近年來阻礙了各國央行通過寬松貨幣政策來對抗通縮,讓私人投資陷入低迷。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Chetan Ahya在報告中稱,亞太地區(不包括日本)的債務/GDP從2007年的147%升至2013年的203%。大部分的增長來自公司。而中國和韓國等7個國家的債務/GDP接近或者超過了200%。

隨著油價暴跌,通縮陰影席卷亞洲。這讓企業和消費者推遲支出,威脅全球經濟複蘇。亞洲可能需要學習美聯儲的低利率政策,鼓勵私營部門投資和加快生產力的增長。

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在報告中稱,

當實際利率很高時,只有公共部門或政府關聯企業可以承擔杠桿。

利率處於高位的關鍵問題是私營部門將在投資新項目時猶豫,而這對生產力的複蘇至關重要。亞洲的政策制定者正努力平衡支持內需和抑制債務、資產泡沫的需求。雖然中國央行在去年11月降息,但出於對壞賬的考慮,央行沒有推出更廣泛的寬松措施。

印度、韓國、印尼、泰國和菲律賓上月都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去年12月下調了亞洲2014年和2015年的經濟增長預測。

石油暴跌使得馬來西亞等原油出口國受到打擊,但同時惠及了菲律賓、印尼等石油進口國。馬來西亞林吉特昨日下跌至5年來最低水平,而進口大量石油的菲律賓上周出售了20億美元的25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新低。

由於油價暴跌,11月新加坡CPI同比下滑,為2009年來首次。而泰國的CPI也在12月回落至五年低位。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決策者可能最終將實際利率降至低位,但目前的擔憂是政策制定者能否及時、充分的降息,逆轉通縮的壓力。

摩根士丹利表示,為減輕外界對杠桿率的擔憂,中國可以收緊貸款規則,更快地識別企業部門的不良債務。雖然這可能會導致一段時間的信貸和GDP增長大幅放緩,但這將減少風險,並為更為激進的貨幣和財政寬松政策鋪平道路。而在韓國和泰國,決策者可以收緊家庭部門貸款規則,防止過度借貸,並下調利率以確保良好的借款人不會放棄貸款。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

盡管我們相信結構性改革非常重要,但設置正確的實際利率水平顯得更重要。因為它將創建一個“新生產力和可持續增長周期出現”的環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87

低油價威脅通脹前景 日本央行或下調通脹目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17

彭博援引日本央行消息人士稱,新財年日本央行或選擇下調通脹目標,因2%的現有目標恐難以實現。布倫特原油本周刷新近六年低點,持續下跌的油價正在給日本通脹前景帶來下行壓力。

該消息人士表示,“日本央行正在考慮下調新一財年的通脹目標並上調經濟增長預期。央行未選擇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寬松的理由是目前的經濟情況依然處於一個良性的周期中。”日本新一財年將從4月開始。

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周二表示日本新一財年將很難完成2%的通脹目標,日本政府的通脹預期為1.4%。

路透社本周曾報道日本央行可能下調新財年核心通脹目標至1.5%甚至更低。

據日本經濟調查中心數據顯示,市場對2015財年通脹預期從去年12月的1.09%下降至今年1月的0.84%,同時對2016財年的通脹預期從1.36%下降至1.27%。

日本央行此前宣稱,隨著薪資上升和就業市場趨緊,消費者物價將再度走升,但現在面對石油市場供應過剩的局面,這種情況出現的機率似乎降低。因油價走低可能推低了日本消費者物價。石油價格目前處在2009年以來最低水準。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已排除放寬通脹目標的時間框架,其他許多委員則懷疑通脹率能否如此迅速地達到2%水準。對於日本央行是應該再度放松政策,還是應等待更多時間來實現物價目標,下周會議將進行更加激烈的討論。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391

【黃金晨報】美國通脹低迷助黃金上破1280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270

黃金周五再次大漲,上破1280大關。因美國通脹持續低迷令美聯儲加息預期暫緩,歐版QE預期愈來愈強,且瑞士央行“棄限”引發外匯經紀商等機構損失慘重推高市場避險情緒。

周五,現貨黃金上漲17.80美元,漲幅1.41%,報1280.30美元/盎司。現貨黃金最高觸及1281.90美元/盎司,最低下探1254.96美元/盎司。

美國經濟數據方面,12月CPI環比下降0.4%,創2008年12月以來最大降幅,低迷的通脹降低了美聯儲提早加息的預期。此外,美國12月工業產出數據也自11月高位滑落,因資本支出及汽車生產放緩,表明海外市場疲軟、強勢美元,都對美國制造業有所拖累。

國際市場新聞(MNI)援引歐央行消息人士稱,目前尚未決定QE規模,如果實施的話,規模可能遠超5000億歐元。市場認為,瑞士央行放棄維護歐元兌瑞郎匯率下限,意味著歐央行推出全面QE可能性增大。下周四歐洲央行將公布最新的利率決議。

瑞士央行的意外之舉讓外匯交易商深受重創,股價全線大跌,美國最大零售外匯經紀商福匯市值蒸發超過88%,嘉盛股價重挫逾20%,福匯只得從投資公 司Leucadia National獲取3億美元、兩年期的救助貸款。而Alpari UK及Excel Markets兩家經紀商則宣布破產。

截至1月16日,全球最大的黃金上市交易基金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持倉量較前一個交易日大增13.74噸,為730.89噸。

火狐截圖_2015-01-17T01-58-43.361Z

利好因素:

1.美國12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意外趨緩,消費者物價指數年率增長0.8%,預期增長0.7%,前值增長1.3%,創2009年10月以來最低。

2.美國12月工業產出數據自11月高位滑落。數據顯示,美國去年12月工業產出環比萎縮0.1%,預期萎縮0.1%,前值增1.3%。

3.歐元區12月調和消費者物價指數終值年率-0.2%,為2009年10月以來首次下降,雖然與預期相同但歐元區已經確認進入通縮。

4.瑞士央行的意外之舉令外匯市場慘遭屠戮,不僅投資者損失嚴重,甚至外匯交易商都因此深受重創,股價全線大跌, 美國最大零售外匯經紀商福匯市值蒸發超過88%,嘉盛股價重挫逾20%,福匯只得從投資公司Leucadia National獲取3億美元、兩年期的救助貸款。而Alpari UK及Excel Markets兩家經紀商則宣布破產。

利空因素:

1.美國1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98.2,遠超預期的94.1,創11年新高,12月終值為93.6。

後市展望:

◆匯豐認為,黃金價格有望錄得過去10個月以來最佳單周表現,但2015年年初以來的金價反彈趨勢恐怕難以為繼,因為隨著金價走高,全球頭號實物黃金消費國中國的需求或將逐漸衰竭。

◆瑞士MIG銀行周五(1月16日)報告指出,黃金目前成功突破1255關鍵阻力。黃金突破關鍵阻力255(同時為200日均線)。只要保持在支撐位1225(1月14日低點)上方,短線上升動能保持完好。小時圖形支撐位於1244(1月13日高點)。

◆加拿大豐業銀行(Scotiabank)在當地時間周四(1月15日)報告中指出,從技術面上來看,黃金建議反 彈走高,收於1264.25,金價成功收複在200日移動均線上方1253.52,這為2014年9月初以來首次所見。動能指標加速看漲,RSI相對強弱 指標位於70關口上方。

建議關註9月2日開盤價1286阻力,隨後更遠看向1300美元/盎司。若金價再度回抽200日移動均線,則進而轉向看向9日移動均線1224.27,下一支撐看向1215.40附近。

據彭博社周五(1月16日)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因歐洲央行潛在QE可能以及美聯儲或將放緩升息,黃金交易員、分析師連續第七周看多黃金。

◆Kitco首席技術分析師Jim Wyckoff周五稱,“2月期金多頭近期總體上在技術面上占優,金價觸及四個月高點,黃金獲得更多的上行動能。黃金多頭上行關鍵技術阻力位於1300關口。空頭近期下行關鍵目標位於1217.50。”

Wyckoff指出,“黃金上行初步阻力位於1270.30,進一步阻力位於1275.00;下行方面,黃金的初步支撐關註1255.20,進一步支撐位於1250.00。”

下周關註重點:

周一  16:30 歐盟外長會議

周二  中國 2014年GDP

         中國 2014年4季度GDP

         09:30 北京 IMF發布最新全球經濟預測並召開記者會

         18:00 德國 1月ZEW經濟景氣指數

周三   21:30 美國 12月新屋開工

周四   20:45 歐洲央行利率決議

          21:30 美國 上周季調後初請失業金人數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7739

黑田東彥:油價決定日本何時實現通脹目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409

140521085058666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稱,油價下跌利好日本經濟,但短期內會抑制CPI上漲。

他在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日本的通脹預期已經穩定下來,市場對於通縮的思維定勢正在轉變。 

華爾街見聞網站介紹過,日本央行上午決定維持貨幣刺激規模不變,同時擴大了旨在刺激銀行放貸的貸款項目。 

黑田東彥強調,“日本實現2%通脹目標的時間可以改變”,主要取決於油價,“ 從來沒說日本央行會在正好兩年時間里實現2%的通脹目標。”

就當前而言,他認為日本CPI增速可能進一步放緩。 這與上午利率決議聲明的措辭相似,“日本CPI增速可能會在一段時間里放緩”。

對是否會擴大貨幣刺激規模,黑田東彥表示,如果通脹目標難以實現則會調整貨幣政策,如果日本朝著實現通脹目標的方向前進,則沒有必要采取額外措施。

對於歐洲央行明日是否會采取行動,黑田東彥表示並不知情。

關於匯率,他表示,匯率波動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匯率並非日本央行貨幣政策的目標。

市場方面,繼昨日大漲1.8%後,日本東證指數今日收跌0.5%至1390.61點,日經225指數亦跌0.5%至17280.5點,而日元則大漲近0.9%至117.60附近。 

日本東洋證券策略師Hiroaki Hiwada告訴彭博社:

日本央行的利率決議加速了(投資者)獲利平倉,昨日的大漲中已經有投資者這麽做了。 在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前,投資者很難激進地建倉。

黑田東彥開始講話後不久,日元進一步反彈:

QQ圖片2015012114551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45

日本央行下調通脹預期 暗示不急於刺激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397

20150121boj

日本央行周三大幅下調了通脹預期,但維持現有寬松規模不變。《華爾街日報》評論稱,這意味著日本央行有信心,經濟增長可以讓通脹實現2%的目標。

央行在今天公布的聲明中稱,將下一個財年(從今年4月開始)的核心通脹預期從1.7%下調至1%,並維持每年80萬億日元的刺激規模不變,日元大漲。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表示,受油價下跌影響,日本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實現2%的通脹目標。長期來看,低油價將有利於日本經濟。

上周二,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曾表示,日本新一財年將很難完成2%的通脹目標,日本政府的通脹預期為1.4%。

黑田東彥稱,盡管下調了預期,央行依然認為2015財年有可能實現2%的通脹目標。央行預計,2016財年核心通脹將會升至2.2%。

他表示:“如果日本能夠穩步實現2%的通脹目標,那麽就沒必要采取更多措施。

日本央行還對兩個三月份即將到期的貸款項目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展期。這兩個貸款項目旨在刺激銀行增加放貸,而不是讓現金躺在賬上。 與此同時,日央行還將其中一個項目的規模擴大了3萬億至10萬億日元。

為了刺激疲軟的內需和防止油價下跌對通脹構成威脅,日本央行於去年10月意外宣布將貨幣刺激規模由此前的60-70萬億日元擴大至80萬億日元。

日本央行利率決議公布前,美元/日元迅速走低近50個點,決議公布後重返118上方,但隨後再度走低至117.70一線:

QQ圖片2015012112095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350

日本央行行長釋放寬松信號:今年通脹不會達標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500

黑田東彥,QE,日本央行,通脹,CPI,日本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日前表示,截至今年4月本財年結束,日本的CPI通脹率不可能升至2%,還需一年,到明年3月下個財年截止才有可能。2013年4月,黑田提出兩年讓通脹達到2%(見上圖),承諾會竭盡所能實現這一目標。近來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央行官員越發擔憂超級QE的負面影響。而黑田的表態暗示,他認為日本央行還有保持超級QE的必要。

因油價下跌和消費支出增長疲弱影響,去年11月日本CPI年增長2.4%,為八個月來最低水平。剔除食品這類波動性較大的項目,當月日本的核心CPI通脹率僅有0.7%。

 
CPI,日本,日本央行,QE,通脹

據BBC新聞首席商業報道記者Linda Yueh的報道,黑田向她解釋,因為日本有大量進口能源的需求,國際油價大跌就成為今年4月日本通脹不可能升至2%的一個原因。他預計,到2015財年年末,也就是截至2016年3月,日本的CPI才可能達到2%。

上述報道稱,黑田認為,日本政府的結構改革需要時間才能有效促進經濟增長。日本央行的QE其實是在為政府爭取時間。他預計日本的經濟增長會回升。

去年4月日本政府上調銷售稅後,國內經濟增長明顯受到影響,並未如政府預期好轉。第三季度GDP環比年化增長率下滑1.6%,遠不及市場預期的增長2.1%。在二季度大幅下滑7.1%後,日本GDP增長再次減速,四年來第三次陷入經濟衰退。

日本,GDP,安倍經濟學,安倍晉三

華爾街見聞本周文章提到,“安倍經濟學”之父、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貨幣政策顧問山本幸三預計,因去年日本上調銷售稅挫傷了國內消費,加上國際油價暴跌的影響,日本央行不可能在始於今年4月的新財年內達到2%的通脹目標,2016財年可能達到這一目標。

山本認為,日本央行可以按兵不動,采取觀望態度,雖然日本政府明年可能宣布結束通縮,但日本央行必須等到2017年才開始撤銷超級QE,因為要保證國內經濟不會陷入滯漲。

上述華爾街見聞文章援引路透報道觀點稱,山本的上述言論意味著,日本政府並未感到急需推出新一輪寬松措施。

上周末日經新聞報道稱,有日本央行官員希望“能盡快縮減貨幣寬松的規模”,認為持續超級寬松“給金融行業帶來了巨大的麻煩”。考慮到山本和這些日本官員的態度,日本可能出乎市場預料,今年不會加大寬松力度。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761

通脹和股價(已更新)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59.html

記得上學時,老師問了全班同學一個問題:當通貨膨脹來臨時,股價是升還是跌?

由於問題是隨口問的,不計分,於是我也懶得去查資料,拍腦袋一想:所謂通脹就是物價上漲,如果把股票看成是“物件”,那它的價格當然是要上漲的。

後來通過學習,發現其實我是錯的,因為通脹(超過正常溫和通脹的幅度)使人們的購買力貶值。通脹持續的時間越長,就有越多的人不得不套現投資品(其中包括股票),把資金用在必要的日常消費上,賣方佔主導地位股價就應該下跌。中遊企業和生產非必需品的企業為了促銷都無法隨意提價,更糟糕的是它們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因為生產原料價格的上漲和人工費用的上漲),結果它們的業績必然受到負面影響,股價自然也不會有什麼表現。這些企業受到最大傷害,而這些傷害隨著時間的發酵也必然傳導至其它類型的企業,最後大家日子都變得更艱難,股價也要一起跌。

然而,如果現在再問我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現在的我認為過去的兩個答案都是不對的,儘管第二個答案或許對了一部分。
為什麼是第三個答案?

說"不知道"是因為影響股價升跌的因素有無數個,而通脹因素僅僅是其中一個。如果僅用一個因素就急於推斷結果,無異於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說“不需要知道”是因為真正關心這個問題的答案的人是股東,股東分兩類,一類是參與企業經營的,另一類是不參與經營的財務投資者,而無論是哪一類股東,其唯一目標就是獲得競爭優勢,不管在何種經濟環境中都以此為目標而努力。也就是說,不管未來N年的通脹情況如何,作為經營者來說,都想擊敗同行,作為普通投資者來說,都想超越其他投資者。無論股價如何,只要超越其他人就是勝利。假如通脹使股價全體下跌,指數每年下跌8%,連續下跌10年,而由於你擁有某些競爭優勢,你的公司的股價每年下跌5%,也連續下跌了10年,前者100萬的初始投資在十年後剩下43萬多,後者的初始投資在十年後剩下59萬多,雖然59萬比100萬少了一大截,可是你的相對購買力卻提高了一截,那一截等於59萬減掉43萬,也就是16萬。

為什麼每當政府“派糖”,大多數人都為之感到高興?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誤以為自己的購買力提高了。

為什麼每當牛市來臨時,大多數投資者都為之感到興奮?那是因為他們都誤以為自己的購買力即將得到提升。

為什麼每當通脹來臨時,大多數投資者都忙不叠地尋找投資項目?那是因為他們都誤以為自己的購買力即將被削弱。

能夠有效提升和削弱購買力的決定性因素是自身的競爭優勢,而非其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