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本周四(1月29日),德國公布的1月份CPI同比下滑0.3%,這是該數值自2009年9月以來首次出現下滑,這將對周五發布的歐元區CPI初值進一步造成下行壓力。
具體數值顯示,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1月CPI初值同比下滑0.3%,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期該數據下滑0.1%,前值為增長0.2%;德國1月CPI初值環比下滑1%,低於市場預期的環比下滑0.8%,前值為0%。
此外,德國1月歐盟調和CPI同比下滑0.5%,預期下滑0.2%,前值上升0.1%;德國1月歐盟調和CPI環比下滑1.3%,預期下滑1.0%,前值上升0.1%。
從分項數據來看,能源價格走軟或仍是拖累德國通脹下滑的主要原因,德國1月能源價格環比下滑9%,前值下滑6.6%
可以看出市場此前已普遍預期德國通脹將繼續下滑,不過事實下滑速度要比預想的更快。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分析師Michala Marcussen表態稱,“德國通脹速度在2015年四季度前不會升至0以上。”
數據公布以後德國DAX30股指小幅下跌:
歐元兌美元小幅上升: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上周四(1月22日)宣布擴大資產購買規模,每月購買600億歐元,不過購買時間是從2015年3月開始,至少持續到2016年9月。對於整個歐元區低通脹的預期推動德國國債收益率持續走低,本周四德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歷史上首次跌破了1%。
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Jennifer McKeown表示,低能源價格將有望將德國通脹在接下來六個月內維持在負數,不過現在還不能說德國就將陷入持久廣泛的通縮。McKeown認為歐洲央行有理由實施QE,甚至QE的規模還不夠,出現的時點也有點晚。
本周五將公布的歐元區1月物價指數可能創出歐元誕生以來的第二大跌幅。彭博調查顯示,歐元區1月份通脹率可能為負0.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在12月放緩,表現差於預期。這給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據日本統計局數據,除新鮮食品外的消費者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上漲2.5%,這低於彭博新聞社調查的2.6%的平均預期。
去除去年4月上調消費稅的因素後,核心通貨膨脹率——日本央行的關鍵指標——為0.5%。
黑田東彥上周表示,石油價格的下滑可能導致未來幾個月通脹放緩。但長期來看,油價下滑將幫助促進經濟增長,加劇物價壓力。
上周,日本央行下調了今年4月開始新財年的通脹預估。
黑田東彥表示,如果消費者和企業對通脹的預期有所惡化,日本央行將調整其貨幣刺激措施,以幫助通脹走向其2%的目標。
研究機構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經濟學家Yoshiki Shinke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日本央行將處在觀望模式中一段時間。通脹將繼續放緩,在7月或8月見底。現在的問題是,日本央行會何時、如何承認通脹已經偏離軌道。
能源價格12月環比下跌1.4%。中東至亞洲油價基準——迪拜原油價格從去年6月的每桶111美元下跌至本周的44美元。
政策制定者表示,達到2%通脹目標的時間點存在靈活性。在2013年4月引入資產購買計劃時,黑田東彥曾表示,這個目標將在兩年內達成。
黑田東彥在1月21日表示,油價的暴跌將延遲通脹達到目標的時間。
日本央行在1月21日的聲明中表示,日本央行9名政策委員會委員的下財年平均核心通脹預期從三個月前的1.7%降至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據彭博社消息,克里夫蘭聯儲主席Loretta Mester稱,美聯儲應在短期內加息。
Mester在俄亥俄州發表講話時稱,美國經濟形勢正在好轉,勞動力市場顯著改善,而且較低的燃料價格讓消費者獲益。世界最大經濟體持續改善的狀況將會持續,因為不利於經濟增長的因素已經減弱。她認為通脹率正在向美聯儲2%的目標靠近: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美國經濟正在走強。很快就會有合適的時機,將利率從0上調,因為政策需要有前瞻性,我認為加息不必等到完全實現通脹目標。
Mester還表示,通脹率將在明年底升至2%,但持續低利率會擾亂市場預期,因此需要密切關註通脹預期。
但加息遭到美聯儲中鴿派人士的反對。據路透社昨日報道,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Narayana Kocherlakota稱,需要維持低利率才能保證就業增長和通脹率回升:
就業市場終於進入令人滿意的上升通道。如果美聯儲不在2015年收緊貨幣政策,這一勢頭才能得以持續。
Kocherlakota還表示,應該進一步支持資產在100億美元以上的社區銀行,免除它們的資本要求(capital requiremnt)。
美聯儲自從2008年底一直將基準利率壓在0%,通脹率也已被維持在2%的目標以下已長達三年之久。美聯儲需要評估自1999年以來,經濟和就業的增長在多大程度上被通脹抵消。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周五(2月6日)澳洲聯儲(RBA)下調2015年澳大利亞經濟預期和通脹預期。
澳洲聯儲在今日公布的季度政策聲明中將澳大利亞2015年經濟增速預期削減至1.75%至2.75%,去年11月的預期為2%-3%;並將2015年12月核心通脹預期削減至2%-3%,此前預期為2.25%-3.25%。
該行預計澳大利亞2016年經濟增速為2.75%-3.75%,此前預期為2.5%-4%。
澳洲聯儲認為,澳元匯率高於多數基於基本面的估值。澳元未能給予平衡經濟增長應有的支撐。預計消費、非礦投資的增長將延遲。 澳洲聯儲稱2月降息可拉動需求,刺激經濟可持續增長。
聲明中澳聯儲還預計 2015年中國增速預期為7%或略低於7% ,房地產市場將成為最大的不確定性。
聲明公布後,澳元對美元大漲60個基點,澳洲股指ASX200指數下跌15個基點至5823.6一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俄羅斯CPI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創7年新高。
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的數據,俄羅斯1月份CPI高達15%,超出彭博此前統計的13.5%的預期。價格水平相對12月份上漲3.9%。
這也意味著俄羅斯的通脹率水平已與俄央行的基準利率水平持平。這對普京來說是雪上加霜,因為俄羅斯國內經濟衰退,該國資產遭投資者拋售。
來自倫敦的咨詢公司Capital Economics的經濟學家Liza Ermolenko在郵件中告訴彭博社稱,俄央行在未來幾個月可能繼續降息:
通脹的大幅上升並不會阻止俄央行在未來幾個月進一步降低利率。俄央行似乎更看重油價和盧布匯率,因此更可能基於這兩種變量去做決定,而不是通脹水平。
此前,普京已經限制了食品進口以回應美國和歐洲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的制裁,加之盧布的大幅貶值,俄羅斯的物價水平節節攀升。
俄羅斯央行上次宣布降息是在一周前,降息200個基點至15%,令市場嘩然。經濟學家此前預計俄央行將維持17%的利率水平不變。
俄羅斯央行行長Elvira Nabiullina降息之後發表聲明支持降息,稱央行決策者正在平衡抑制通脹和重振經濟這兩大目標。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到,俄羅斯券商BCS Financial Group的首席經濟學家Vladimir Tikhomirov認為,降息不是最佳選擇。俄羅斯央行的壓力越來越大,隨著國內經濟不斷墜入經濟衰退的深淵,該央行降低貸款成本的壓力不斷增加。但這最終會制造更大的金融風險,威脅宏觀局勢穩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彭博調查經濟學家的預測中值顯示,埃及、俄羅斯、加納、烏克蘭、阿根廷和委內瑞拉六國今年的通脹率均會有兩位數,分別為10.6%、13%、13.2%、17.5%、22.5%和72.3%。
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提到,委內瑞拉96%的出口收入來自石油,而且油價要達到每桶100美元產油才能保本,該國的經濟和財政已在崩潰邊緣,今年該國110億美元的到期債券面臨越來越高的違約風險。世界銀行預計,委內瑞拉去年和今年GDP都會是負增長。美銀美林的南美首席經濟學家Francisco Rodriguez今年1月警告,如果不讓本幣貶值,委內瑞拉最早今年通脹就可能突破1000%。
和委內瑞拉一樣,俄羅斯也是嚴重依賴石油出口創收的國家,油價大跌同樣明顯影響國內經濟。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帶來的收入約占俄政府預算收入的一半。今年1月,俄羅斯的通脹率已升至15%,食品價格同比增長21%。
今年1月末的俄塔社報道稱,俄羅斯經濟開發部部長Alexei Ulyukayev預計今年國內通脹率約為12%。若按每桶50美元的國際油價估算,今年俄羅斯GDP增長將下滑3%。而彭博另一項調查的預測中位值顯示,俄羅斯今年經濟增長降幅可能達到4%。彭博下圖顯示了俄羅斯去年通脹率走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英國央行表示,英國通脹將在三年內超過目標,暗示其可能提早加息。
英國央行指出,由於油價下跌,未來幾個月通脹可能從目前的0.5%跌至負數。而油價的下跌將提高實際收入,刺激內需。英國央行在季度通脹報告中指出,它預計兩年後通脹率為2%,三年後通脹率為2.2%。
英國央行預計首次加息時間將為2016年第三季度。
英國央行將2015年通脹預期從1.4%下調至0.5%。其預計英國明年通脹將加速至1.8%。英國央行預計英國經濟今年將增長2.9%,並將2016年和2017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分別上調至2.9%和2.7%。
英國央行行長卡尼表示,英國並未經歷通縮。英國央行下一步的行動很可能是加息。
英國央行通脹報告發布後,英鎊快速沖高。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最近當全球物價不漲的時候,美聯儲卻出現了“字脹”。
有研究人員發現,美聯儲正變得越來越“啰嗦”,因其每次會議紀要的字數越來越多。尤其是今日淩晨公布的1月FOMC會議紀要,討論經濟和政策的內容達到了8099個字(去掉常規出現的文字),大大超越了去年八次會議紀要的的平均水平——5931個字。
今天公布的這份會議紀要顯示許多美聯儲官員傾向於將零利率維持更長時間,對取消“保持耐心”的措辭持謹慎態度,這樣的內容讓市場稍顯意外。
而越來越多的字數可能意味著美聯儲內部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困擾,“如果美聯儲傳遞出的信息讓人不易理解,這可能擾亂金融市場”,美國聖路易斯聯儲的一位研究員表示。
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美聯儲必須向公眾解釋一大堆以前從未出現過的情況和措施,這導致08年以後的美聯儲會議紀要內容明顯變長(紅色圓形)。不過如今最糟糕的時間已經過去,美國經濟欣欣向榮,可美聯儲主席耶倫的心情依然不輕松,聖路易斯聯儲的研究發現,她上臺以後甚至用了更多更複雜的語句,導致閱讀難度也升高了。
聖路易斯聯儲的報告指出,美聯儲2009年1月的紀要內容可以讓閱讀能力為16級(高中後四年)的人輕松讀完,可是2014年9月的報告需要閱讀能力為18~19級(高中後6~7年)才能讀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日本央行公布1月20-21日會議紀要稱,盡管油價在持續降低,CPI增長放緩,但維持中長期通脹目標是合適的。
會議紀要還稱,油價震蕩對日本實現通脹目標造成困難,若油價上漲,在2015/2016財年實現2%的通脹目標的可能性很大。僅有一位委員表示,由於扣除食品和能源後通脹率為零,實現通脹目標的難度很大。
日本央行正面臨兩難的選擇,一方面進一步的寬松有利於對抗持續低迷的油價,實現2%的通脹水平,但另一方面,現行的貨幣寬松讓日元持續走低,推高進口商品價格,打擊了消費信心。
日本第四季度GDP年化季率受出口支撐,在連續兩個季度萎縮後增長2.2%,擺脫了去年4月初上調消費稅引發的衰退,不過增幅小於預估中值3.7%。
上周三,日本央行決定維持現行的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但黑田東彥稱如果油價持續下跌,經濟持續低迷,通脹目標無法實現,他將進一步實施貨幣寬松。
此次會議紀要表示,日本經濟正在複蘇,許多委員還表示,去年10月擴大購債規模刺激經濟取得了成效。此舉旨在抵消去年4月消費稅從5%上調至8%後帶來的經濟萎縮。
日本央行在去年10月份將購債規模從70萬億日元擴大至80萬億日元。據路透社,多名分析人士預計,日本最早在今年4月份將購債規模從80萬億日元擴大至90萬億日元。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