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通脹和股價(已更新) 大巧不工

來源: http://jackliinvestment.blogspot.hk/2015/01/blog-post_59.html

記得上學時,老師問了全班同學一個問題:當通貨膨脹來臨時,股價是升還是跌?

由於問題是隨口問的,不計分,於是我也懶得去查資料,拍腦袋一想:所謂通脹就是物價上漲,如果把股票看成是“物件”,那它的價格當然是要上漲的。

後來通過學習,發現其實我是錯的,因為通脹(超過正常溫和通脹的幅度)使人們的購買力貶值。通脹持續的時間越長,就有越多的人不得不套現投資品(其中包括股票),把資金用在必要的日常消費上,賣方佔主導地位股價就應該下跌。中遊企業和生產非必需品的企業為了促銷都無法隨意提價,更糟糕的是它們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因為生產原料價格的上漲和人工費用的上漲),結果它們的業績必然受到負面影響,股價自然也不會有什麼表現。這些企業受到最大傷害,而這些傷害隨著時間的發酵也必然傳導至其它類型的企業,最後大家日子都變得更艱難,股價也要一起跌。

然而,如果現在再問我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
現在的我認為過去的兩個答案都是不對的,儘管第二個答案或許對了一部分。
為什麼是第三個答案?

說"不知道"是因為影響股價升跌的因素有無數個,而通脹因素僅僅是其中一個。如果僅用一個因素就急於推斷結果,無異於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說“不需要知道”是因為真正關心這個問題的答案的人是股東,股東分兩類,一類是參與企業經營的,另一類是不參與經營的財務投資者,而無論是哪一類股東,其唯一目標就是獲得競爭優勢,不管在何種經濟環境中都以此為目標而努力。也就是說,不管未來N年的通脹情況如何,作為經營者來說,都想擊敗同行,作為普通投資者來說,都想超越其他投資者。無論股價如何,只要超越其他人就是勝利。假如通脹使股價全體下跌,指數每年下跌8%,連續下跌10年,而由於你擁有某些競爭優勢,你的公司的股價每年下跌5%,也連續下跌了10年,前者100萬的初始投資在十年後剩下43萬多,後者的初始投資在十年後剩下59萬多,雖然59萬比100萬少了一大截,可是你的相對購買力卻提高了一截,那一截等於59萬減掉43萬,也就是16萬。

為什麼每當政府“派糖”,大多數人都為之感到高興?那是因為大多數人都誤以為自己的購買力提高了。

為什麼每當牛市來臨時,大多數投資者都為之感到興奮?那是因為他們都誤以為自己的購買力即將得到提升。

為什麼每當通脹來臨時,大多數投資者都忙不叠地尋找投資項目?那是因為他們都誤以為自己的購買力即將被削弱。

能夠有效提升和削弱購買力的決定性因素是自身的競爭優勢,而非其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88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