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 摸底十年宅地供應,供地制度面臨重大變革
相關部委今年開始著力推動住宅用地供應制度改革,以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而一些房地產熱點城市有望加快這一領域的推進速度。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自然資源部近期向地方下發函件,要求上報住宅用地總面積,以及2008年來的住宅用地供應情況,同時還要求上報住宅用地多主體供應的典型案例,以及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項目統計。
除此之外,自然資源部近期也派出調研組赴地方開展住宅用地供應制度改革調研,了解地方探索推進多主體供地的具體措施和政策建議。
住建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房地產市場熱點城市要積極探索推動供地主體多元化,在權屬不變、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的情況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國有土地可作為租賃住房用地,6月底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南京、蘇州、無錫、杭州、合肥、福州、廈門、濟南、鄭州、武漢、成都等城市要提出並上報建設租賃住房的具體實施方案。
摸底十年宅地供應
在房地產市場上,土地供給多寡被認為是影響樓市走勢乃至房價的主要因素。每逢樓市調控,供地節奏的調整一般也是重要的政策方向。
今年5月19日,針對近期部分城市房地產市場出現過熱苗頭、投機炒作有所擡頭等情況,住建部印發通知,要求地方抓緊調整住房和用地供應結構。各地要有針對性地增加住房和用地有效供給,切實提高中低價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應比例,建立房價地價聯動機制,防止地價推漲房價。
過去十年間,我國房地產用地供應經歷了一番大起大落。自2009年開始,我國房地產用地供應提速,當年全國供地10.91萬公頃,2010年便增至15.42萬公頃,2011年和2012年分別為16.91萬公頃和16.56萬公頃,2013年一度高達20.32萬公頃,創下近十年來的頂峰,此後逐年下降。
2014年全國供地15.1萬公頃,2015和2016年分別為12萬公頃和10.75萬公頃。2017年為11.5萬公頃,同比增長7.2%,這是近四年來全國房地產供地量首度出現正增長。

由於房地產市場的區域特色很強,全國供地總量數據的走勢並不能直接反映某地區的土地供需局面,因此掌握地方上具體的土地供應數據,才能更好預判當地樓市走勢,以及為樓市調控提供決策依據。
此番自然資源部下發的函件中,地方需要上報該省住宅用地供應總面積(住宅用地包含各種類型住宅用地,不包含農村宅基地,主要根據土地調查和不動產登記統計)、人均住宅用地面積、2008年1月~2017年12月住宅用地供應總面積。
多主體供地典型案例
上述函件中提及地方上報住宅用地,特意註明不包含農村宅基地,換言之,所指均為國有土地。
自去年底至今,官方多次提及“供地主體多元化”。2017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今年1月中旬,原國土資源部高層表示,我國將研究制定權屬不變、符合規劃條件下,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使用權的土地作為住宅用地的辦法,深化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推動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政府將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
對於此舉意義,自然資源部調控和監測司巡視員董祚繼在媒體上撰文表示,多主體供地也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歸結起來,就是優化土地供給結構、提高土地供給效率、釋放土地要素動能。就其可望釋放出的巨大制度紅利而言,稱之為“重大變革”亦不為過。
董祚繼稱,在城市中心區,未來如將部分非房地產企業用地(如老工業區棚戶區用地、淘汰落後產能用地、退二進三產業用地、廢棄鐵路用地等)調整改造為住房用地,可以有效增加各類住房用地供應,在穩定房地產市場的同時,也有利於改善城市人居環境。

多主體供地為房地產市場提供了一個重磅政策信號和方向,但能對市場產生多大的影響,主要看政策落地的力度有多大,地方推進的步伐有多快。
比如,哪些企業有資格利用自有工業用地來轉變土地性質,這些用地有多大規模,其中又有多少能獲得政府部門的審批來轉變土地性質,土地性質轉變過程中是否要補繳土地出讓金?這些都需要相關部門出臺具體實施細則。
有地方國土官員也表示,有了新政策(多主體供地),還切盼“新規程”——規程是指導地方操作層面的指南,有了規程,地方才能有所適從。
這種背景下,了解地方實情成為政策執行的前提。
上述自然資源部函件要求,地方上報存量非住宅建設用地用於住宅用地建設項目情況,在將存量非住宅建設用地用於住宅用地建設的項目中,按照正在進行、已完成以及二者合計的情況,分別填寫項目個數和用地面積。
上述函件要求地方上報住宅用地多主體供應典型案例,上報內容主要是:開發方式,包括自主開發、與其他主體合作開發;與其他主體合作開發的,寫明主體名稱;項目成本組成情況,包括安置成本、建設成本和其他成本;典型案例資金來源情況。
地方上利用國有企業自有用地建設住宅此前已有先例,主要是提供保障性住房。

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去年底曾介紹,北京進一步引導和鼓勵全社會支持參與住房保障工作,不斷拓寬保障房籌集渠道,多主體供給,形成了廣泛合力。其中,鼓勵國企利用自有用地建設保障房,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目前已建設約12萬套。
“鼓勵國企拿出自有用地建設保障房,是增加保障房的供給渠道,而非企業自建房為企業內部職工福利分房。”上述負責人表示,這些房源均面向社會符合條件的保障房家庭進行公開配租配售。
其他城市也正在謀劃和推進樓市供給側改革。
6月5日,深圳市住建局發布《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提出到2035年,深圳將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
根據《意見》,深圳將通過多渠道來保障土地供應,如盤活存量用地,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推進已批未建用地、社會存量用地、未完善征(轉)手續用地、征地返還用地等開發建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利用招拍掛商品住房用地、城市更新和產業園區等配建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盤活各類存量用房,推進社會存量住房租購等。
實地調研
除了摸清底數,自然資源部近期也派出調研組赴地方開展住宅用地供應制度改革調研。
在青島,調研組圍繞非房地產企業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土地用於住宅用地的已有經驗、制度障礙和政策建議等內容,與山東省國土資源廳、青島市政府及國土、規劃、城鄉建委、財政等相關部門和部分企業代表進行了座談,深入探討住宅用地供應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和利弊。
自然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副司長陳國慶要求,青島市要在認真分析近年來居住用地供給總體情況的基礎上,劃清政策和市場的職責分工,全面梳理住宅用地供應制度改革進程中的障礙和困難,從宏觀層面研究探索推進多主體供地的具體措施和政策建議。
在杭州,調研重點則是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項目地塊落實情況,調研組專程赴蕭山區衙前鎮項漾村實地踏看該村集體租賃住房試點地塊,了解地塊基本情況。

4月中旬,自然資源部調研組赴杭州調研
根據《杭州市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實施方案》,杭州將在蕭山、余杭、富陽、臨安、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等範圍內分別確定1~2個地塊開展試點。
去年8月,為增加租賃住房供應,緩解住房供需矛盾,原國土資源部會同住建部根據地方自願,確定第一批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城市,包括北京、上海、沈陽、南京、杭州、合肥、廈門、鄭州、武漢、廣州、佛山、肇慶、成都等。
董祚繼在文中稱,在城市近郊區,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可以有效增加租賃住房用地供應,緩解城市住房供需矛盾,同時也有利於拓展集體土地用途,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並加速城中村、城邊村改造;在廣大農村地區,出租閑置農房和宅基地使用權,可以為城市人口旅遊休閑、養老養生等開辟空間,激活沈睡的土地資產,促進鄉村振興。
除北京和上海早有推進外,官方信息顯示,另外11個城市集體土地建設租賃房方案今年初也獲得了兩部委的聯合批複。自去年8月開始啟動的這項試點工作正在進入加速通道。
上述自然資源部函件要求,地方需要填報今年4月25日前完成立項的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試點項目情況,包括用地面積、租賃房套數、土地產權主體、建設資金投資、資金來源等。
住建部上述通知也要求,開展租賃住房、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共有產權住房試點城市,6月底前要向住建部和相關部門報告試點進展情況。
也曾有觀點認為,集體土地建設租賃房是變相將“小產權房”合法化。對此,董祚繼表示,“小產權房”是違法用地、違法建設,產權不受法律保護,與依法依規建設、依法實施不動產登記的集體租賃住房具有本質區別。推進多主體供地,更不是要開“農村宅基地買賣”的口子。
中型房企發展樣本:弘陽內部的四大變革
剛剛登陸資本市場的弘陽地產(01996.HK,下稱“弘陽”)內部正在發生變革,其核心是通過管理對組織進行賦能,為邁向千億規模做好準備。
發起變革的核心人物之一就是弘陽集團執行總裁蔣達強。剛剛過了不惑之年的蔣達強在今年3月加入弘陽集團,此前他曾在國內多家知名公司任職高管,有豐富的從業經驗。對他而言,弘陽要從一家中型房企躍升至實現千億規模,組織再造和變革尤為重要。
“我們計劃2020年實現千億規模,而這里面的前提就是進行組織再造,當我們有了千億的管理能力,我們才能實現企業的跨越。”蔣達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四大變革
“今年我們將在四個方面進行變革,圍繞戰略、機制、運營、信息化,希望讓企業的管理效率進一步提高。”蔣達強說。
從頂層設計看來,一個企業需要有一個核心戰略去指導企業發展,並聚焦企業的資源,才能形成自己的競爭力。
對於弘陽集團而言,其下屬地產、商業、物業三個板塊,每個板塊都進行具體規劃,蔣達強希望用戰略目標倒閉改革,並推動業務發展。
以核心的地產板塊為例,弘陽的戰略投資方向就是深耕區域和核心城市圈。考慮到弘陽的大本營在江蘇,因此會把江蘇市場進一步做透。同時,深耕長三角區域,把握這個區域經濟發展的紅利。同時,還將布局一些核心城市以及城市圈。
“中國未來的城市化、城鎮化進程還沒有結束,很多非一線城市機會還有很多,這就是弘陽的機會。”蔣達強說。
弘陽的招股書顯示,其計劃在長三角,以上海、南京、合肥、杭州都市圈為核心向周邊拓展,選擇性進駐長三角的三四線城市;在華南、華中、西南區域,重點關註節點型城市,例如武漢、天津、重慶、成都、鄭州、長沙等,以及這些節點城市形成的都市圈。
選擇好了布局區域後,拿地的方式和技巧尤為關鍵。如果選擇城市是“道”,那麽拿地就是“術”。因此,蔣達強給內部提出了4個拿地的方法論。
“我們不拿大地,不拿貴地,不投沒有人口流入的城市,少拿容積率低的項目。”蔣達強告訴記者。
比如,弘陽原則上不會考慮6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項目,寧願分成三四塊來拿,每塊都是10萬、15萬平方米的規模。此外,容積率太低的項目弘陽也盡量不拿,因為只能做低密度別墅產品。
這里面的核心邏輯是,弘陽需要提高周轉效率,而上述兩類土地將影響到弘陽的周轉效率。對於房地產而言,周轉的快慢影響資金效率,通過提高周轉將有助於增加經營杠桿,實現規模更加快速的發展。
有了戰略之後,進行戰略落地的保障機制尤為重要,團隊執行力的激發,需要良好的激勵手段。
“我們在機制上主要設計了更多的激勵手段,包括業內流行的跟投,但是要保證團隊跟投後可以及時獲取收益,而不是去綁定團隊。希望我們的及時激勵效果,能激發團隊每個人的潛力。”蔣達強說。
除了激勵保障以外,運營和信息化建設同樣重要,對於一個沖擊千億的房企,未來的管理規模將是巨大的,因此設計好運營體系和流程,才可以避免出現“大公司病”,也就是所謂的溝通障礙。
“我們把設計、采購、成本、工程等全都歸入大運營體系,實現標準化,這樣有助於管控並實現管理效能提高。此外,我們投資了幾千萬,把全集團的數據系統打通,進行數據一次輸入全面共享。信息透明之後,有助於各個部門的協同配合,將降低溝通成本,提高效率。”蔣達強說。
按照規劃,弘陽將在近期實現上海、南京雙總部設置,上海承擔了戰略、投資、人才等功能。通過上市、總部職能遷移,為進一步發展蓄力。

最後的窗口期
事實上,弘陽的上市只用了8個月時間準備。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弘陽也明白房地產的窗口期已經不多。
“我們希望趕上最後的窗口期,實現規模和效率發展,未來的地產商都會朝著精細管理的路徑去發展。而有了一定規模,才能進行風險對沖,在城市輪動周期中保證發展的可持續性。”蔣達強說。
從某種意義看,規模雖然並非萬能,但是沒有規模的房企面臨的風險可能更大。
“集團進入千億之後,我們的營銷壓力小了很多,因為布局城市多,所以我們可以在不同城市周期進行銷售拿地,有助於我們的風險平衡。”一位TOP20房企營銷總告訴記者。
對於很多中型房企而言,經常會面臨兩個問題,第一是組織架構的不完善,第二是區域布局的不均衡。
因此,上市、擴張、重構是這些房企都需要解決的問題。
從行業集中度看,規模房企的優勢正在不斷凸顯。
國信證券的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中國房地產銷售 TOP5 和 TOP10 市場集中度分別為 16.9%、24.1%,較2016年末分別提升了4和5.2個百分點,但對比美國的市場集中度,尚分別有6.7和9.1個百分點的差距。
但2018年1~6月,中國TOP5和TOP10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至21.37%和29.72%,已經接近美國水平。
這意味著,行業整合時代周期開始見頂,未來的發展朝著更精細化路徑邁進。
事實上,包括大發、中梁、新力等公司均在籌備上市,以期待贏得更多的市場機會。
“很多中型房企面對市場競爭均需要更多資金進行擴張,登陸資本市場是實現規模增長的重要一步,將為其下一步規模發展做好準備。”同策咨詢研究總監張宏偉告訴記者。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預計,2018年TOP4房企總規模或近3萬億,未來房企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TOP10房企集中度有望達35%。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從平遙古城旅遊年收入150億,解讀中國文化遺產地的保護與變革
文化遺產保護已經成為中國公眾廣泛關註的議題。近日四川安嶽佛像“彩妝”事件,為它添加了最新註腳。文化遺產與公眾關系如何?公眾如何參與遺產保護?一直以來由政府和文化精英推動的、自上而下的遺產保護,是否做好了讓公眾廣泛參與的準備?一場在平遙古城舉辦的論壇,試圖回答這些問題。
8月9日,平遙古城的明清街和城隍廟街上,遊客熙熙攘攘。這座1997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15年成為中國5A級景區的古老城市,正迎來遊客最多的時節。商業街兩邊鱗次櫛比的大小商戶,抓緊時機攬客生財。

數據顯示,2017年平遙縣共接待遊客1297.29萬人次,同比增長21.97%;旅遊總收入150.46億元,同比增長23.72%。通過直接或間接參與旅遊產業,平遙有8萬多人的就業問題得到解決,平遙縣文物局局長冀太平告訴第一財經,旅遊對平遙太重要了。

移步換景,在生意興隆的古風酒店平遙會館內,“平遙城鄉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國際工作坊”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值得思慮的是,9日召開的這場探討“多元視角”和“公眾化”的論壇,主要在國內一眾文化遺產保護專家之間展開,不遠處繁華街市上的遊人們和生活在這里的古城居民,並未有代表參與其中,用冀太平的話來說,這還是一場比較小眾的業內活動。
同樣在平遙,一場希望影響公眾但同樣小眾的遺產保護實踐也在進行。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等機構舉辦的遺產保護誌願者工作營,正在為修複平遙古城東側一段城墻而工作。來自中國和法國的誌願者們與當地工匠一起工作,讓自己的一段人生與偉大的文化遺產密切聯系起來。
旅遊無原罪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老師邵甬,也是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的常務理事。她1993年開始師從阮儀三先生,跟隨阮先生進行江南水鄉古鎮的保護,後來又參與了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和麗江的保護規劃和保護管理工作。

2005年,邵甬來到平遙時,古城正面臨保護與發展的矛盾,“與1982年阮儀三先生做保護規劃時的情況很不一樣,當時平遙的領導希望平遙古城建設為‘三城’,即博物館城、旅遊城和影視城,按照這一方案,古城內居住的老百姓都要被遷出去。”邵甬在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回憶道。令她慶幸的是,這一方案並未付諸實施。
但邵甬認為,不能因為保護與旅遊之間有矛盾沖突,就全盤否認旅遊的作用。“旅遊開發是遺產保護的很重要的輔助手段,它有教化、宣傳、促進公眾認知的作用,現在的沖突,主要是因為旅遊與保護沒有很好地結合,主要是迎合性旅遊,過多地考慮遊客想要什麽服務,而不是引導遊客如何體驗遺產地的價值。”邵甬說,這是中國遺產地旅遊發展中最為人詬病的短板之一。
包括旅遊等產業發展在內的整體科學規劃,能在結合本地民眾需求的同時,推動遺產地可持續的產業發展嗎?邵甬認為,具體的路徑中國還在探索之中。主要問題在於,“現在不同層面還是脫離的,保護由保護的團隊做,旅遊是旅遊的團隊做,結合得不夠。”在平遙,邵甬和她的團隊正試圖將對文物保護單位、民居、街區和非物質遺產的保護與產業發展結合起來。
“對遺產的認知從精英視角到大眾視角轉化的趨勢非常明顯,對遺產的理解和對其價值的認知也在不斷豐富,這也會帶來保護與利用方式的更新。”邵甬說。平遙古城有很多文物保護單位,但仍然是一座很多人生活著的城市,這種“活態遺產”要面對交通、基礎設施、教育等問題。保護活態遺產,就要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雙重目標都達到,才能說是保護成功。“這對我們的挑戰非常大,調查評估細化到每一個院子,每一棟房子,哪一棟房子應該修,哪個應該拆,哪個應該改,都要評估。”
自下而上的保護和利用
上世紀90年代初,邵甬做碩士論文期間跑過四五十個村鎮,“當時村民都不認為自己家的老宅有價值,希望拆掉老屋新建水泥房。”邵甬看到,許多老宅的匾額、窗扇等構件被當作無用物賣掉,與此同時,村莊的空心化、貧窮化非常普遍。
近些年,江南水鄉古鎮和皖南古村落等地的老百姓們,都已經知道自己的房子是獨一無二的,有歷史有價值,“他們很自豪,而且老房子能帶來經濟效益,可以發展旅遊產業,這樣慢慢就有了自下而上的保護和利用的需求,保護和發展就能比較好地結合起來。”20多年後,邵甬看到了顯著變化。
看到此前保護模式的局限,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希望自下而上,從民間的角度做一些事情。起初仍是專業人士的工作,包括調查、研究、出版等。但“越是希望把保護規劃實施好,就越是需要公眾參與”。
作為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的常務理事,邵甬曾陪著阮先生與法國遺產保護誌願者工作營聯盟溝通合作事宜。“法國有很多這類聯盟、協會,對法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是非常重要的力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式結合起來,從精英到大眾一起合作,才能把遺產保護好。”
成立於1966年的法國遺產保護誌願者工作營聯盟,運作機制非常完善,營員招募,與遺產地溝通,日程與工作安排等工作都非常專業,每年在法國各地舉辦200多個工作營,已經修複了720棟歷史建築。“利益相關方的參與,更大範圍的公眾參與,非常重要。法國經驗告訴我們,對年輕一代和普通公眾進行教育和培訓,鼓勵他們參與遺產保護是非常重要的,是遺產保護理念得以真正實施的基礎。”邵甬說。
從資金、組織和行動上推動
今年,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的遺產保護工作營除了平遙古城和新絳古城,還設在福建南平九龍村和貴州安順雲山屯。2011年以來,基金會已經在全國9地舉辦了26次工作營。


“遺產保護可以成為社會不同階層的黏合劑,並對遺產保護促進和監督。”上海阮儀三城市遺產保護基金會秘書長丁楓說。
工作營最早正是在平遙的梁村舉辦,誌願者們持續六年參與修複這個衰落古村里的積福寺。一次工作營快結束時,誌願者們與當地村民聯歡,村長說,想不到我們這樣一個小村子還會有外邊的人來幫忙修老房子,非常驕傲,我們的村子是非常有價值的。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丁楓仍非常感慨。後來她看到,梁村的一些老房子開始得到修繕,戲臺廣場、關帝廟,也都慢慢修起來了,“我覺得工作營對激發村里人對村莊的保護意識起到了作用。”丁楓告訴第一財經。

“法國合作方的理念,是通過誌願服務實現遺產保護和公民權利,認為接觸自己的傳統文化並主動保護傳統文化,是現代人的權利。”丁楓說,誌願者的工作喚起遺產地居民和管理者對遺產的熱愛,這種熱愛也是一種權利。
作為規劃師,丁楓更多地從事遺產保護規劃,“最先接觸的永遠是當地的行政機構,從上而下做保護。而工作營是人和人的接觸,自下而上,這樣的力量更持久。”
在今年的另一個工作營舉辦地新絳,丁楓看到了更緊迫的保護需求。新絳的名城保護規劃是2006年制定的,但現在歷史街區沒有得到任何保護,“一直被蠶食,一座唐代的古城慢慢就要被蠶食掉了,可能到最後只剩下文保單位。”
據丁楓觀察,在新絳這樣經濟欠發達的小城市,政府能力有限,老城區衰敗現象明顯,大量老民居缺乏維護,即便在當地比較幹燥有利於木構建築保存的條件下,很快也衰敗了。“當地人在保護觀念上非常保守,沒有主動意願去做些什麽。如果工作營的誌願者與他們有文化交流,帶去一些沖擊,(我們)帶著這樣的初衷,今年在那里設立了工作營。”
工作營的方式能給參與者和遺產地帶來什麽?丁楓認為,首先,工作營對誌願者是非常好的體驗,他們可以學習了解傳統建築文化,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在兩個星期里通過實踐獲得遺產保護的知識,“誌願者會成為文化遺產保護的‘自媒體’,傳播保護理念。”

工作營對遺產地的傳統工藝工匠也有觸動。“工作營要求原工藝、原材料修複,每個地方都有完整的營造體系和知識,工作營會對這一個體系有促進。村莊里掌握傳統技藝的老工匠已經散失,我們來了,他們就被重新召集回來了。”
在工作營的影響下,遺產地社區群眾的遺產保護的觀念會有提升,“誌願者對文化遺產的熱情一定可以傳達給居民,為周邊社區帶來正面的影響”。
“遺產保護不能只考慮物,也不能只考慮專家的意見,要從公眾角度進行共治、共享,這個原則,是共通的。但每個國家的路徑不一樣,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路徑。如何在地化,需要探索。”邵甬的觀點代表了文化遺產公眾化這一問題複雜但日趨明細的實現路徑。“外部的力量,專家和誌願者的參與,都是暫時的。尤其是在鄉村,如果有一些類似鄉紳的民眾參與,從資金、組織和行動上推動,文化遺產的保護才會有未來。”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明智
什麽是新零售變革動力丨滴水成海
伴隨著盒馬模式、超級物種、小米之家等新零售業態的出現,各種無人店、無人架、自助付款等新零售創新技術也在快速產生。

筆者認為,新零售的變革一定要圍繞三個維度來思考:消費變化、技術變革、市場環境變化。
從消費變化的維度看,零售的變革始終是圍繞生產力的發展,圍繞不同時期的消費變化,重構一種新的零售形式,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
當前的消費市場主要呈現以下五個特征:消費分層化、市場小眾化、需求個性化、影響社群化、購買便利化。
以購買便利化為例,雖然京東、淘寶等能夠提供次日達等服務,但滿足不了人們對於吃飯、水果等需求,因此本來生活、餓了麽等本地生活服務平臺紛紛湧現。本來生活網為消費者提供包括水果、蔬菜、肉禽、零食、酒水等生鮮類產品。公司官網稱,平臺的生鮮配送覆蓋全國109個城市,常溫配送多達550多個城市,近3年銷售額年均增長超過300%。
從技術變革維度看,技術早已經是推動零售行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正是由於20年前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了連鎖零售商業的快速發展,成就了沃爾瑪全球化的發展。
如今,隨著電動車、自動駕駛、機器人送貨逐步成熟,這些技術將會大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
盒馬鮮生總經理張國宏曾表示:“通過數據驅動,使線上、線下與現代物流技術完全融合,為消費者提供30分鐘極速送達。”
筆者認為,隨著物流成本的降低、通信技術的發展,一種新的店倉分離的營銷模式將會得到快速發展,目前的廠家、渠道商、零售商三套庫存做一套生意的營銷模式,將會發生為一套庫存做三套生意。店的功能可能主要是展示、體驗、社群,沒有了庫存,商品主要將通過到家模式實現。
從市場變化的維度看,任何的變革,最終都要吻合市場發展的環境。市場競爭永遠是推動零售變革的最終動力。
當前的零售市場競爭已經非常激烈,線上線下融合已成共識,更多的新業態也在不斷加入。
不只是國內企業,一些外資企業為了適應中國市場,也在做出一些調整。德國福維克(Vorwerk)集團旗下Temial知淳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高婷告訴筆者,公司新推出的智能茶藝機在營銷上將采用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
Temial知淳在中國的首家體驗店也於近日落戶上海,除Temial知淳全系列產品外,福維克集團旗下包括可寶、美善品等家電品牌也將出現在體驗店中。
新零售的變革不能只是站在零售一個環節來思考變革。新零售的創新實踐,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放眼未來宏觀市場發展的角度,全面把握全產業鏈變革的角度,更多準確洞察非行業推動要素帶來的重大影響角度來思考新零售的變革。
筆者認為,只有深刻理解消費變化、技術變革、市場環境變化三者之間的關系,才有可能立於不敗之地。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
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email protected]
責編:彭海斌
华致酒行:“打假”引发渠道变革
1 :
GS(14)@2010-12-02 23:22:13http://www.cb.com.cn/1634427/20101127/170118.html
日前,华致酒行获得新天域资本2.5亿元的投资。“获得这笔资金之后,我们将加速开店,以更快地挤压假酒的生存空间。”吴向东表示。

对于立志掀起酒业渠道革命的华致酒行董事长吴向东来说,眼下面临着两个现实的问题:一是高端白酒涨价愈演愈烈,消费者如何才能找到购买真酒的主流渠道;二是连锁专卖店扩张所需资金日趋庞大,如何才能找到足够的资金来支撑快速开店的需求。
日前,华致酒行获得新天域资本2.5亿元的投资。“获得这笔资金之后,我们将加速开店,以更快地挤压假酒的生存空间。”吴向东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将用未来3年左右的时间,将华致酒行从现在的近300家店扩展到上千家店,并最终考虑在国内上市。
华致打假
吴向东说,六七年前,一个藏酒的朋友搬家,让他帮其看看酒。吴这一看不要紧,朋友数百瓶酒中竟有70%的假酒。看到了假酒市场的“庞大”,吴向东突然心生一计:如果建一家专门卖真酒的高档酒连锁专卖店,那岂不是大有市场?
2005年9月,吴向东在老家湖南醴陵县开设了华致酒行的第一家专卖店。货真价实的商品、西化的装修风格、专业的导购、星级的服务水准,针对VIP用户的推荐——凭借差异化的品牌定位,这家店的单店年销售额很快突破了几百万元。
虽然专卖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这次尝试却迅速点燃了吴向东的思维。“现在买家电时,大家都会选择国美、苏宁,但是要说买酒,却没有能够想到去哪儿买,大家感觉到哪儿买,都不太放心。”吴向东说,这种消费习惯的培育潜藏着一个巨大的商机。
就在华致酒行获得新天域资本投资的前几天,吴向东到陕西出差,不小心烫伤了拇指。医生在为其包扎伤口时,无意中说出“买酒只到当地的军人服务社买”,因为“那里卖的基本是真酒”。这句话更加剧了吴向东依托“真酒模式”,加快开店速度的信心。
准直营模式尝试
在确立了要做全国领先的酒类连锁机构后,如何最高效地完成门店的复制,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吴向东必须通过实践来尝试。
目前在国内连锁行业,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直营,另一种是连锁加盟。直营的优势在于,企业对终端有着完全的控制力,可以形成最为统一的品牌形象和管理机制,在门店经营良性的情况下,还可以同时获得门店带来的受益。而其劣势在于,受制于资源和资金的限制,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相比而言,连锁加盟的优势则在于,可以利用社会的资源和资金,实现快速的扩张。但如果对加盟商控制不利,也可能会对品牌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分析了行业内的两种发展模式后,华致酒行并没有完全遵循这两条路径去走,而是开辟了一条新的开店模式:即针对高端酒类连锁的特点,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准直营模式”——一种介乎于直营和加盟之间的合作模式。
吴向东说,所谓的“准直营模式”,就是华致酒行旗下的每个门店,都会选取当地有一定社会资源且具有商业意识的生意人一同开店,经考核达到华致酒行要求后,“合作经营方”与华致酒行管理团队一同考察,租下合适的店铺,再由华致酒行方面投入资金负责店面装修,并会帮助合作经营方一同进行店面管理、培训员工及辅助销售的工作。
“在这种模式下,华致酒行承担起了合作经营方的义务,却并没有去分享合作经营方的收益,这就充分保证了合作经营方加入华致酒行的利益。”知名酒业营销专家铁犁认为。
实际上,这正是吴向东的高明之处,因为华致酒行销售的酒都是酒厂直接供货,而这些产品在进入终端门店后,华致酒行的利润已经产生。
渠道扁平化
酒类因制假成本相对较低,因此假货很容易通过不同的方式渗透到连锁的渠道当中。尤其是名酒,假货的比例更是高得惊人。据有关数据显示,市场上流通的一些名优白酒等高端白酒的假货比例高达50%以上,而顾客很容易在一些区域性甚至是个体的名烟名酒门店买到假货。
在华致酒行总经理谭志强看来,酒类连锁的成败有着诸多关键因素,但是杜绝假货则是打造连锁品牌最基本、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环节。然而,如何才能打造一个有竞争力的酒类连锁品牌呢?
“酒类的渠道相当开放,经过各地的经销商转手后,进入流通渠道的货品被掺假的概率相当高,如果一旦消费者购买了假货,对于连锁店声誉和影响是致命的。”吴向东说,华致酒行已经解决了上述问题,“因为我们销售的产品酒厂直接供货,并且整个销售网络只有两级,公司可以直供到门店,所以可以杜绝任何一瓶假酒进入到华致酒行的销售体系中。”
据了解,在现行华致酒行的模式中,华致酒行是直接从酒厂进货的,而专卖店则从华致酒行处直接进货。这种机制将传统酒水分销的5到8级渠道,简化成两级,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酒品”。
在吴向东的设计中,今后每个店面都将在电脑中建立详细的档案,通过档案的建立将可以轻易观察到全国各门店执行标准化的每个细节的落实情况,“今后的每瓶酒都将通过条形码等方式予以身份认证,一旦有假酒出现,华致酒行的电脑终端就会自动报警。”吴向东说。
但是,酒类连锁与家电连锁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后者可以先进货后付款,而酒类销售则都是现款现货,随着门店数量以及库存酒的增多,华致酒行被占用的资金也将不断增多。
根据吴向东的想法:“5年之内,华致酒行的销售门店超过1000家,供货方面,将中外名酒都纳入到这个销售体系中。”而这在吸纳了2.5亿元的投资后,吴向东开始寻求加速扩张。目前,华致酒行在全国各地约有近300余家门店。
“华致酒行在与假酒抢夺市场的同时,还需要通过产品线的丰富来提高竞争力。”吴向东透露说,华致酒行将依托强大的网络,进入高端礼品和保健品的开发。
投资物语
新天域资本董事张杰表示,继半年前,新天域资本人民币基金旗下的新远景成长基金投资中国名酒企业陕西西凤酒后,新天域资本再次进军酒类及下游连锁行业,这是新天域首次投资专业酒类渠道营销公司。华致酒行目前在国内酒类营销连锁市场处于领先位置,新天域主要看重的是华致酒行独特的“保真”的商业模式以及未来的高成长性。
第三只眼
西南大学客座教授、酒类专家铁犁认为,中国酒水行业目前面临着巨大的假酒难题,需要厂 家和连锁运营机构共同努力;资本的注入将推动酒类连锁终端快速发展,这将给酒水行业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
惠普需要变革—CNBC专访惠普拟任CEO、董事长
1 :
GS(14)@2011-10-07 22:16:15http://news.imeigu.com/a/1317977868922.html
大卫•法博(David Faber)——CNBC主持人
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惠普拟任首席执行官
雷•莱恩(Ray Lane)——惠普董事长
大卫•法博:非常感谢你,泰勒。目前我们这里已经有了一些反应,你可以看到我们已经到了加利福尼亚库比蒂诺。莱恩,听说你对梅格说,“你一定不要让自己的照片出现在墙上。”
雷•莱恩:是的,我说,我们的目标是,她不让自己的照片进入你刚才看到的照片陈列室里(成为惠普历史人物),虽然过去两个月来,我们已经有了两位临时首席执行官,也有从首席财务官晋身为首席执行官的。自1999年以来,惠普实际上已经有过五位首席执行官。
大卫:是的。当然梅格之前的最后一位是李艾科(Léo Apotheker),大约是在10或11个月之前聘任的,当时你也刚加入董事会,担任非执行董事长
雷:没错,是这样。
大卫:但是,我好奇的是,董事会成员,或者说董事会为什么要解聘李艾科呢?
雷:过去10个月到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业绩并不好,每个季度的市场表现和运营均让我们感到失望。因此,我们一直在监测,这是我们的工作。作为董事会成员,必须要监督首席执行官和管理团队的表现。所以,我们对我们迄今为股东带来的业绩并不感到满意。我们还需要更好的清晰度,更好地与市场沟通。我们需要更好地团队融合。更好的解释今天的惠普代表着什么。
大卫:与市场沟通和团队融合是什么意思?
雷:在八月,在三月或六月,我们向市场宣布我们的产品战略,我不认为他们是清晰的。我认为对市场来说,它们很混乱,就算它们是合适的产品和正确的战略。我们的规模太大力,我们是一个各公司的组合。在惠普,这些公司中的每一家都有两三百亿美元规模,其中一个有430亿美元。
它们是如此之大,所以称“惠普正在这样做,”或“惠普正在那样做”是很难解释清楚地。你可能是一个个人电脑客户,或是服务器客户,或是软件客户,你将从你的角度关注惠普。很少有顾客说,“惠普的一切产品我都买。”
大卫:李艾科的雇用是不是个错误?
雷:他李为这家公司带来了一个增加软件和服务比重的思考角度。要知道,我们是规模达1300亿美元的硬件公司。实际上是1250美元的硬件和40亿美元的软件。因此,我们要求李艾科为我们的组合中增加软件和服务的内容和价值,因为如果我们的客户进行关于软件的决策时,他们很可能希望用惠普的硬件支持惠普的软件。
因此,我们认为这方面很重要。但即便软件业务非常成功,从40亿美元增长到80亿、120亿,它仍将只占整个营业额的6%至8%。我们对1250亿美元部分的关注更甚于对40亿美元软件业务的关注。但是,软件业务从40亿美元增长到80亿、120亿对惠普的未来将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李李制定了一些重大战略,让公司进入了云计算领域。这是未来一个非常的未来领域。“云”不只是一个流行语,它是IT行业的方向。他作出了围绕非结构化数据做文章的决定,即提供对占据全球信息量85%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管理的服务。
全世界的信息中只有15%处于关系数据库中,在视频和电子邮件中,在聊天过程中,这些都是需要进行管理的非结构化数据,企业担心这些信息的安全性和管理问题,这对Autonomy来说存在着很大的机会。这些收购的对象都是关键资产,独特的资产,除此之外没有哪个公司能让惠普在这个领域成为领导者。
大卫:梅格,我想请问下你们二位继续支持的战略,正如雷刚才指出那样,这些是李艾科提出的。但首先,你是一个成功的高管,你在eBay时我已认识你多年。你是一个非常富有的人。为什么在这个艰难时刻会加入到惠普?在与该公司全体董事接触后,你还想接手这项工作吗?
梅格:嗯,首先我认为,我们有一个伟大的董事会,这是雷在今年初整合而成的一个杰出群体,我们在一起合作良好。
大卫:这个董事会也许存在功能障碍?如果你搜索一下,也许你会在谷歌的第一个搜索结果里就看到惠普董事会?
梅格:你知道吗,相对历史而言,我不认为此前惠普的董事会得到了有效的运行,没能体现出作为一个团队应当实现的效率的。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现在我们有一个伟大的董事会,大家正在非常有效地合作,我不认为你将看到未来的惠普董事会出现问题。
那么,为什么我要接受这份工作?这是因为惠普很重要,它对硅谷来说很重要,对加州很重要,对国家很重要。我还认为,惠普对世界很重要。而且我看到,我有一个巨大的机会来恢复这个硅谷标志性公司的荣耀。当我在eBay时,我们常常关注惠普,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也许永远不可能拥有像惠普在硅谷曾经拥有的那种地位,那就是真正的创新先锋。
大卫:梅格,不客气的说,我认为,对于你的任命,人们并不看好,这不是对你个人而言的。即便通常很乐观的耶鲁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杰弗•索嫩菲尔德也说,“这不是一个荒谬的选择,但他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你对此有何评论?桑福德伯恩斯坦的汤米萨卡马基早些时候也说:“你不一定拥有运行这家公司应该具有的资格。”
梅格:我让雷从董事会的角度来回答,然后我给你谈谈我的观点。
雷:首先,我想起了10个月前外界对董事会变动的反应。我增加了五个新的董事会成员,我记得曾经有报道提出质疑,可能就是你提的,关于让李进入董事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独立的董事会,新的董事会。13个董事会成员中有8人是1月份加入的新人。而这些董事会成员都是独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对于涉及管理层的决策,特别是关于首席执行官的任命,他们会不客气地作出独立判断。
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我们一直在董事会层面考虑,过去几个月一直在思考,并试图做出面向长期的决定,那就是当我们到了2012年、2013年,我们能够对我们的领导层和方向、对外沟通、员工、团队合作等感到满意。在评估一名首席执行官时,所有这些都必须考虑。而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我们需要作出改变。
雷:我注意到了令人不安的报道,称我们的客户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感到困惑。你知道,我们一直在对外公布信息,努力与外界沟通。
我们没有打算出售PC业务或任何硬件业务。我们在每一个市场都是第一名,在每个单一市场均是如此。我们的产品比任何竞争对手的产品都更有竞争力。为什么我们要出售规模达430亿美元、行业排名第一、利润率长期保持第一的PC业务?
但是,我们客观看待这些报道。你应该还记得,我说过,新的董事会看问题很客观。如果剥离对股东来说是有意义的,能够增加该项业务的价值,如果有人说:“分拆出来后它的价值比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价值更高。”那我们将乐于从那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因此,我们说,“合理的做法是,仔细分析分拆的意义,看它能否给股东和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不抛弃个人电脑业务,可能会称之为惠普电脑公司,那将是我的优先选择。但我们会允许它以不同的动态发展。允许其使用其他竞争对手的软件。
大卫:这可能导致在整个个人电脑公司从惠普脱离。
梅格:这非常类似于惠普数年前处理Adulent的做法。基本上就一样。
大卫:但是,这不会给市场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吗?你们谈论的是有着5.9%的利润率、410亿美元销售额的一流个人电脑业务。这不是其它任何公司的业务。为什么要在市场上带来这种不确定性,梅格?你打算怎么处理,尤其是当你考虑到戴尔及其它每天都紧逼着你们的公司之时?
梅格:它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因为我不认为我们对外传达过这个信息。我们已经从我们的销售团队得知,这个信息在市场上引发了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快速的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一定要深思熟虑,要进行分析。昨天我已经告诉员工以及股东,“我们将尽可能快地解决这个问题,尽可能快地对外沟通。”你知道,商界人士要处理很多事情,他们不喜欢不确定性。
大卫:当这个问题被摆在董事会面前时引发了哪些争论?为什么你们甚至考虑剥离个人电脑业务?
雷:我们的市场价格比各部分业务总和低30%。这种思路来自市场。这是市场告诉我们的。现在大家都很客观,我们说,如果在我们最大的部门个人电脑业务中有股东价值,那我们可以在不失协同效应的情况下将之释放出来。
梅格感觉到了这种方式。我也感觉到了。如果我们不能证明这对股东利益和客户有好处,如果客户觉得,“我得到了更好的产品,我得到了更好的速度,我将得到更好的选择,”那么我们为何不留住它?
大卫:如果这项业务的盈利能力使得你们最终保留了它,那为何还会出现不确定性?
梅格:你知道我已经在这一行干了30年。当你作出决定,然后实施,你能解决生产上的任何担忧。说到底,这一切都与结果有关。我们会作出决定的。
如果我们决定将之保留在惠普,那我们将确保它配置了合适的人员,制定了正确的战略,将100%的全力投入。如果我们认为分拆才是正确的选择,那么也会成功将之分拆。因此,我们将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无论哪种结果,个人电脑部门都将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实体。
大卫:但误解是什么?市场认定分拆将实施,而并非只是一次评估?
梅格:是的,我想市场认为我们已作出决定,将分拆或出售这块业务。
我们也注意到,有人说:“我们听说你们将结束这项业务?”这让我知道,我们没有沟通清楚。你知道,我们有责任清楚地发布信息。
大卫:什么时候起董事会认为李艾科不再胜任的?
雷:一个月前吧,确切的说是三个星期前。
大卫:然后,梅格就成为首席执行官了?很多人想知道,为什么没有在业内寻找,很正式地寻找一些业内候选人或公司内部候选人。因为这个决定非常、非常快地作出了。就好象是你们看了看房间中的人,然后说:“嘿,谁要坐这个位置?哦,她看起来像是可以的。”
雷:我们当然想过这个问题。当我们得出结论,认为我们需要做出改变时,我们分析了我们的选择。当时的选择是再次从外部引进。而我和梅格都强烈地认为,未来的首席执行官应该来自内部而非外部。
大卫:梅格,你的前任制定的战略正在继续实施。而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策略自3月份以来似乎发生了变化。它曾经支持OS2,但后来似乎或多或少地将之抛在一边了。
大卫:我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支持很多人显然质疑的战略,而且这一战略还是董事会最终不信任的人制定的。
梅格:惠普的战略核心是成为最大最好的科技公司,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和个人提供解决方案。这一点并没有改变。我们是一家非常大的、多元化的全球性公司。8月18日所采取的行动是一些变革的第一步,今后我们仍然要进行此类变革。
首先,我们是一家硬件公司。这是我们赚钱的地方。这是公司的传统。但雷说得好,我们需要发展到新的领域,例如非结构化数据等。收购Autonomy是一件正确的事情,这是一个快速高增长的领域。如今85%的数据都是非结构化的数据。Autonomy拥有最好的产品。我们可以将之与我们的分销系统充分结合起来,发挥硬件销售渠道的优势作用。
梅格:也许收购价格有待商榷,但我们要开始朝这个方向发展。同时,我们还必须继续保持我们的硬件业务增长,壮大我们的服务业务。所以这是第一个行动。我认同收购Autonomy的行为,并为之兴奋。我认为这将给员工和股东带来极大的回报。
梅格:我见过迈克•林奇(Mike Lynch)。我了解他们的产品。顺便说一下,我对非结构化数据了解很多。eBay别的没有,非结构化数据却很多。因此我了解Autonomy和他们的产品。所以我很兴奋。销售团队也感到非常激动。我们的客户也对Autonomy感到兴奋。
雷:这是一种独特的资产。没有其它公司像Autonomy那样管理非结构化数据。没有人像他们那样拥有市场领先地位。如果你拥有领先市场地位并且相当独特,那你就能要求非常高昂的价格。加入惠普能产生协同作用。迈克•林奇深信这一点,因为只要看看我们的软件产品组合、硬件产品组合,你就会发现,合并后可以得到很大的协同效应,而且可以让Autonomy增长速度大大加快,远远超过不并入惠普的速度。至于价格,这是我们得到协同效应需要付出的。我们要让企业快速增长。我记得一年前,当时我和梅格均不在任,有人对惠普收购Three Par进行了批评。马克•赫德(Mark Hurd)离开了。它由戴维•多纳特利(Dave Donatelli)完成,后者掌管着我们最大的企业业务。我们付出了高价。大家都说:“他们出价太高了。”但突然之间,迈克尔•戴尔说:“他们的确出价太多。”实际上,他也愿意支付差不多的价格,原因就在于那是一项独特的资产。现在一年过后,我们可以回头看看它的表现。它超越了协同效应,超过了对它的期望和我们的要求。所以,我们在Three Par所做的一切和我们对Autonomy所做的一切是一样的,这是一次伟大的收购。
梅格:没错。我们现在的任务是执行。而销售团队已作好执行的准备,领导层也已作好准备。今后衡量我们的标尺将是Autonomy在惠普公司内将成长为多大的一家公司。对此我很乐观。
大卫:为何不再花些时间来考虑战略问题?因为你一直在董事会中。
大卫:你对这些问题并不陌生。你赞同李艾科奉行的战略。但无论如何,为什么不多花一些时间,然后说:“我要思考一些事情,而不是马上拿出方案,或多或少地赞同已经落实的战略。”
梅格:当我们制定这些战略决策的时候,我也在董事会中。而且,很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未来六个月、八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里,我作为一个首席执行官,显然也将审视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我会做一些不同的决定,也许吧。我会放眼未来。
但就我现在所知,从我现在的立场来看,那些决策看起来属于聪明的决策。我们必须继续执行这些决策,然后看看有什么其他的机会,看看需要进行哪些微调。我会作为首席执行官来做这些神奇事情。我并非只是萧规曹随,并非丝毫不变地按照之前的战略行事。但我觉得目前的战略方向很好。我觉得收购Autonomy很好。我们将很快对PSG做出决策。
大卫:今天是你第一天来这里,在这家公司你的第一要务是什么?
梅格:第一要务是实现第四季度的收入和每股收益目标。你知道,我们面临着一些不利的经济因素。我们必须熬过这个季度。而且,你知道,本季度只剩下六个星期,而我是新来的首席执行官。但我们得激励员工,以确保我们兑现我们的承诺。第二就是我们要确保Autonomy的整合不出轨,使之成为惠普一个神话般的新成员
大卫:本季度已经感受到严寒了吗?你能真正在下一个季度做出显著成绩吗?
梅格:不能。这个季度已经过了一半多,在这些不同领域的商业软件销售都有滞后效应,这一点雷能告诉你。惠普最强大的力量之一就现场组织。成千上万的销售人员在世界各地不同的企业工作。我们要确保他们得到激励,对新领导人、新董事会感到兴奋。
大卫:坦率地说,鉴于风暴经济动荡,你们的领先地位削弱了吗?
大卫:这对员工的凝聚力有多大的影响?
梅格:周四一整天都在传,我敢打赌,很多人都在泼冷水。我身在一家大机构中。你认为那一天我接了多少个电话?可能不会太多。但是,昨天我们做了很多沟通工作。下周还将继续。
我认为人们已经重返座位开始工作。我认为他们很高兴。你知道,这个机构已经经历了很多。我们得凝聚人心。这很困难,因为,如果我是惠普我会想,“你知道,我们已经经历很多事情了。”
梅格:昨天我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要凝聚人心,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要告诉你的是,惠普人热爱这家公司。我们有很多长期就职的雇员。我相信他们会团结起来。
大卫:你的成功在多大程度上最终依赖于他们,不论结果如何,你们都是一个整体?
梅格:是的,我们是一个团队。很显然,我是首席执行官,但我要求雷担任执行董事长,因为我带来的是领导能力、沟通、丰富的科技行业经验,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客户的经验。你知道吗,我们昨天与很多的客户进行了会谈。如今一个曾是惠普客户的人担任了惠普的首席执行官,对此他们很高兴。他们想,“让一个客户做这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还真不错!”
而雷的职业生涯都是在这个领域度过。因此,我认为,这就是一加一等于三的结构。对雷来说,他有自己的日常工作,惠普这里不是一个全职工作,但他会在我需要的时候帮助我。我当然认为,对于前几个月,这一组合适非常有力的。
雷: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Kleiner Perkins作为管理合伙人为初创公司提供帮助。这就是我的工作。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我不能保证梅格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我仍然是独立的,是一个非执行董事长。因此,这是一个技术的定义,如果我要帮她向董事会提出决策建议,那我就是非独立的董事长了。
梅格:没错。
雷:董事会需要独立性。
大卫:雷,梅格,非常感谢你们接受采访,感谢你们抽出时间。
采访背景:
美国硅谷技术企业惠普公司9月22日任命亿贝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梅格·惠特曼接替李艾科,出任惠普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惠特曼的任命未经正式的首席执行官遴选程序。惠普董事长雷伊·莱恩试图安抚感到“幻灭”的投资者,称新首席执行官将带领惠普开启新的一页。
与此同时,莱恩的角色将从非执行董事长转换成执行董事长,协助惠特曼管理惠普。惠普现有员工30万人。
莱恩说,惠特曼出任首席执行官,意味惠普董事会结束混乱期。惠普先前经历窃听丑闻、前首席执行官马克·赫德性骚扰丑闻等一系列尴尬事件。
李艾科是连续第三位遭董事会炒鱿鱼的惠普首席执行官。他2010年9月上任后,惠普股价下跌大约40%。他曾连续3个季度下调惠普业绩预期。
路透社评论,从多个层面讲,惠特曼都难言是惠普首席执行官的正确人选。
惠特曼在亿贝公司的业绩并非惨不忍睹。她曾带领亿贝跻身硅谷最成功的企业行列,促成亿贝公开上市募股。尽管她强力推进收购网络电话服务商Skype公司,却未能从这项交易中榨出油水,但收购在线支付平台“贝宝”的决定后来证实颇为明智。
不过,惠特曼的履历有着抹不去的污点。惠特曼2002年退出高盛集团董事会,原因是她曾多次在高盛公开募股中获得原始股,随后迅速抛售这些股票套现,而此事遭到曝光。那段时期,高盛为亿贝提供金融服务。
与判断力相比,经验可能更为重要。投资机构御夫座公司分析师凯文·亨特说:“惠特曼不通硬件设备”。可是,硬件业务正是惠普的强项之一。
对于他人质疑自己能否胜任惠普首席执行官,惠特曼回应说,担任亿贝首席执行官期间,她曾大批采购惠普的产品。
“所以我对这里相对了解,”她说,“我带来的是领导能力、管理技巧和沟通艺术,视结果为执行目标。”
惠特曼说,惠普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个人电脑业务的重新审视,预计将按计划完成对英国一家大型商用软件企业的收购。李艾科上月宣布,惠普将考虑退出个人电脑业务、放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业务,进军更具活力和稳定性的企业软件市场。
除专业水准外,反对者和媒体曾在个人层面质疑惠特曼,称惠特曼脾气火暴,对待员工态度专横,甚至曾雇用一名非法移民作女佣。
惠特曼现年55岁,纽约人,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商学院。她2009年2月宣布竞选加利福尼亚州州长,11月败给杰里·布朗。截至2010年,她净身价13亿美元,为加州第四富有女人。
惠特曼是美国历史上为政治竞选自掏腰包最多的自筹资金竞选人,共花费1.44亿美元个人钱财;如果算上政治捐款,竞选开销共计1.79亿美元。
黑莓變革 主打企業專業客
1 :
GS(14)@2014-10-06 11:47: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06/news/ec_ech1.htm
【明報專訊】蘋果新一代大屏幕手機iPhone6一面世即掀起熱潮,其實曾經是手機業巨頭的黑莓公司BlackBerry近日亦有新手機在港推出,不過面對蘋果iOS、Android系統主宰智能手機市場, BlackBerry早已變革求存。黑莓全球企業服務總裁岑約翰(John Sims)接受訪問時指出,黑莓現時會集中主攻發展企業業務、以及專業消費者市場。
來自加拿大的BlackBerry過去一直靠安全性及強調工作效率的實體鍵盤而聞名,根據Gartner資料,黑莓在2009年輝煌時期市佔率一度接近20%,不過面對蘋果、三星等挑戰,之後無以為繼,2012年市佔跌至5.1%,去年更低見1.9%。陷入財困的黑莓一度盛傳賣盤,最終在去年底找來曾把軟件公司Sybase起死回生的程守宗出任主席及行政總裁,並進行一連串的改革。現時將黑莓的市場定位,由消費市場轉移到主攻企業客戶,專注發展以軟件為基礎、利潤較高的企業服務。
市佔率由高峰20%跌至1.9%
John在訪問中強調黑莓的改革大計,主要是圍繞企業客,但並非完全忽視消費者,他指出,黑莓將市場分為三大類,「一是企業客,二是一些專業消費者,如律師、會計師、醫生等,他們是重視生產力及私隱的消費者,最後是一般消費者。」企業以及專業消費者都是主攻目標。
在去年初BlackBerry Enterprise Service 10,即BES 10, 破天荒容許支援BlackBerry以外手機,包括更常用的iPhone和Android 手機,據黑莓6至8月最新營運數字,3個月內增加340萬授權許可,按財季增加2.8倍。John指出,將會在今年11月登場的BES12還會進一步支援WINDOWS PHONE系統。
公私號碼 可同一手機使用
John介紹,現時企業服務的兩大主流,分別是BYOD,即員工自攜手機,由公司方面安裝公司的管理軟件;另外則是COPE,即企業擁有、個人使用,這樣所有必要軟件都已預載至手機中, IT部門管理較易。BYOD對員工較為方便,亦一度興起,不過對企業而言有不利情,就是當員工離職後,原本個人電話號碼同樣跟身離開,可能會流失客戶。黑莓早前收購虛擬SIM卡技術的英國公司MOVIRTU,就希望結合虛擬SIM卡及現有BES平台,讓公司號碼和私人號碼都可以在同一手機上使用,更可以輕鬆地在公司號碼和私人號碼之間切換,數據及話音收費亦會分開計算。
明報記者 葉浩霖
2 :
GS(14)@2014-10-06 11:47: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006/news/ec_ech2.htm
幾代手機霸主 皆敵不過歷史潮流
2014年10月6日
【明報專訊】面對蘋果、三星主導智能手機市場,昔日的手機業巨頭現時各找出路,Motorola先後易手予Google及聯想(0992),Nokia多個部門則被Microsoft收歸旗下,BlackBerry則要轉為主攻企業客。
自蘋果在2007年推出第一代iPhone,手機即全面步向觸控式以及智能化,同時各種操控系統亦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不過在三星的機海戰術下,Google的Android平台漸成主流,傳統手機巨頭紛紛倒下。在功能機時代的霸主Motorola在2012年被Google斥125億美元收購,今年2月再次以29億美元將部分專利以及Motorola的品牌易手予內地電腦及手機生產商聯想。
同樣曾經叱一時的Nokia亦在去年9月步Motorola後塵,被Microsoft以72億美元收購了設備與服務部門,市值大幅縮水。黑莓去年底一度在出售或私有化的道路上徘徊,至今未有明確動向。
BlackBerry亦曾經推出沒有招牌實體鍵盤\全觸控式的智能手機,可惜未獲消費者歡心,BlackBerry手機銷情一直未如理想。去年9月宣布獲最大股東以47億美元提出私有化。不過最終私有化被否決,並由程守宗臨危受命,出任主席及行政總裁,並進行大刀闊斧改革,將發展重心由消費市場轉移到企業用戶。
3 :
griffon(33288)@2014-10-06 22:21:33企業用戶係指歐美企業? 香港政府都唔用BB轉IPHONE/SAMSUNG啦! 上年佢舊BES停SUPPORT,要我地比錢DEPLOY新BES10,仲要出過晒D新BB,佢都ON DOG DOG,公司名正言順轉晒IPHONE5S同6。
冀重演希臘經驗 極左黨號召遊行西班牙求變革 30萬人反緊縮
1 :
GS(14)@2015-02-03 00:32:33
歐洲颳起陣陣左風,繼希臘上周以選票反緊縮,選出「左翼激進聯盟」(Syriza,下面簡稱左聯)上台執政後,三十萬名西班牙人前日也響應新興極左「我們可以」黨(Podemos)的號召,在首都馬德里舉行大型遊行,除了用腳向當局展示反緊縮的決心外,亦希望複製希臘的經驗,在今年十一月的大選中將「我們可以」黨送上台執政。
示威者不分男女老幼,分別乘坐逾二百六十輛巴士,從西班牙各地趕到馬德里參與遊行。人龍由市政廳出發,遊行到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其間不斷大喊「我們一定行」,並高舉「現在就是改變時刻」的標語。有民眾則揮舞希臘國旗及「左聯」的紅白黨旗,顯示自己與希臘民眾一樣,對緊縮措施同仇敵愾。三十二歲的電視導演岡薩雷斯(Pablo Gonzalez)表示,希臘選民已展示帶領國家邁步向前的方法,希望西班牙、愛爾蘭、葡萄牙也能照辦煮碗。
首相斥選民玩俄羅斯輪盤
主辦單位「我們可以」黨稱遊行有三十萬人參與,但警方則指只得十萬。該黨三十六歲創辦人伊格萊西亞斯(Pablo Iglesias)表示,「變革之風已吹入歐洲」,盛讚「左聯」上台六日以來,已較多國政府過去數年做得更多。事實上,儘管西班牙厲行緊縮多年,但民眾一味勒緊褲頭,經濟卻毫無起色,失業率高企,政府及王室更多次傳出貪腐醜聞,難怪民心求變。二十三歲失業教師桑切斯(Dori Sanchez)表示「很多人同意有需要改變」。五十三歲長者護理員薩拉查(Blanca Salazar)則說︰「我要真正的改變,當局不要再愚弄我們了。」遊行時身處巴塞隆拿的西班牙首相拉霍伊(Mariano Rajoy)則警告選民不要與「我們可以」黨玩「俄羅斯輪盤」,批評該黨的選舉承諾說得天花龍鳳,但最終根本不會兌現。他又不點名地暗批「我們可以」黨立場過於激進,指「激進主義很不幸地在西班牙非常流行」。
支持度超越在野社會黨
西班牙今年是選舉年,全國十七個區有十五個舉行地方選舉,十一月舉行大選,有分析指「我們可以」黨迅速崛起,或打破該國多年由人民黨及社會黨兩大主流政黨輪流執政的政治版圖。多個民調顯示「我們可以」黨的支持度,已超越在野社會黨,在部份調查中甚至高過執政人民黨,反映該黨步「左聯」後塵上台執政,絕非天方夜譚。法新社/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202/19025649
最後一份國情咨文 呼應八年前參選口號奧巴馬盼重燃民眾變革心
1 :
GS(14)@2016-01-14 13:27:54■今次是奧巴馬任內最後一次發表國情咨文,他警醒國民勿屈服於恐懼和分歧,勇敢步向他為美國勾勒的樂觀未來。 美聯社
光陰似箭,他的白髮多了,不變的是他仍然擁抱「改變」。美國總統奧巴馬前晚發表第七份、亦是他最後一份國情咨文,首尾呼應地重提他八年前參選提出的「變革」,尋求重燃民眾當年對他和對「變革」的信心,警醒民眾莫要在此大選年屈服於恐懼和分歧,要勇敢步向他為美國勾勒的樂觀、進取未來。
奧巴馬在黃金時段電視直播的這場國會兩院演說,破例地避免逐一細數未來一年政策,而是羅列七年來政績諸如經濟復蘇、醫療改革、跟古巴復交等,由此展示美國正步向充滿希望的美好將來,此舉既是要奠置自己的歷史定位,亦是要在今年大選留下印記──透過捍衞政績,含蓄鼓勵選民推選另一位民主黨籍總統延續他的政策。
暗批共和黨兩參選人
他承認許多美國人在恐怖威脅下惶惶不安,自覺被擋在變動的經濟和只是有利權貴的政治制度外,但他提醒民眾勿聽信那些利用大眾不安感而散播的有毒思想。「有人會唆使我們把那些外表、宗教……以至背景有異於我們的美國公民作為代罪羔羊。這條路我們走不起。」他鼓勵民眾該擁抱改變。「美國以前經歷過劇變──戰爭、經濟衰退、移民湧入、工人爭取權益、民權運動。每一次都有人叫我們要害怕、防範改變,揚言我們可以煞停改變,承諾說只要管好某個威脅美國的群體或思想就可重現昔日光輝。但每一次我們都克服了恐懼。」奧巴馬沒直接提大選,但話語間暗批至少兩名共和黨參選人。在談到打擊「伊斯蘭國」(IS)極端組織時,奧巴馬說:「光會撂狠話或地氈式濫炸平民,不是解決的辦法;那種話,在電視播出來也許算得上是金句,但上世界舞台還不夠格。」這番話顯然是針對公開主張「地氈式轟炸」IS的德州參議員克魯茲。對於富商特朗普,奧巴馬更是一再暗批,尤其是不恥特朗普的「禁絕穆斯林入境」主張,說:「政客侮辱穆斯林,不能讓我們變得安全……這是大錯特錯,只會損害美國的形象。」
遺憾未能化解政黨之爭
奧巴馬也老實承認在任七年有遺憾,其一就是未能信守當年諾言為美國政治帶來改變、化解政黨之爭。「政黨間的敵意和懷疑未有減少,反而更嚴重,我敢說擁有林肯和羅斯福般才略的總統大概會成功地收窄黨派分歧。」但放棄非奧巴馬風格,「我保證在餘下任期繼續努力」。惟他強調這不是總統一個人可達成的任務,「各方拒絕妥協,民主就行不通」。 這場約一小時的演說,獲議員10多次起立鼓掌,但只有少數幾次是民主、共和兩黨黨員一齊,包括當奧巴馬主張要「減少官僚作風」、讚揚美軍精銳,以及增加研究治療癌症的撥款。在提到要整頓移民制度、加強槍械管制及提高最低時薪時,僅有民主黨人起立叫好,共和黨人均端坐椅上。而當奧巴馬指斥對美國狀況作暗淡評估、「說美國經濟滑落的人,是無中生有」時,更有共和黨人大喝倒采。演說結束後,奧巴馬經中間通道離開,兩旁擠滿議員人人熱情要跟他握手、搭話。奧巴馬慢慢走,但終於都走到大門前,這時他停下來,一邊說「讓我再看一眼這裏」,一邊回首環顧整個議事廳,輕輕咬唇揮一揮手,眼神流露不捨。 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14/19450903
【819攝影日】攝影簡史:由Kodak普及到iPhone變革
1 :
GS(14)@2016-08-19 06:56:20小孔成像的現象,千百年來吸引科學家研究攝影。
8月19日或者與你沒關係,但如果你鍾意影相,就應該好好記住這個日子,因為1839年的這一日,銀版攝影法(Daguerreotype)正式公諸於世,象徵攝影術的誕生。2009年,在攝影誕生170年之際,澳洲攝影師Korske Ara發起活動,將這日定為世界攝影日(World Photo Day)。當然,世人對攝影的好奇與探索,早在公元前已有所記載,中國古代思想家墨子及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都有提起過小孔成像這現象,一間暗黑房間的牆上有個小孔,房間外的風景就會在黑房裏呈反轉的影像。千百年來,人們千方百計嘗試保存這個黑房內的倒影,畫家們重現在畫紙上,發明家們卻很想去捕捉它。終於到了1826年,法國發明家Joseph Nicephore Niepce在白鑞(Pewter)板上擦上感光材料,影下世上第一張照片。按道理,他才是攝影之父,可惜他一直沒有公開這個技術,反而與另一位發明家Louis Daguerre一齊繼續研究。誰不知他過了幾年就因病離世,Daguerre就在他的基礎上,發明出銀版攝影法,被後人稱為攝影之父。1839年8月19日,法國政府買下攝影專利,並將其公開,宣布攝影術誕生。整個19世紀,科學家及發明家一直追求更好的攝影方法,1851年,英國人Frederick Scott Archer發明濕版攝影;1871年,另一位英國人Richard Leach Maddox研究出乾版攝影。1888年,Kodak公司的成立,更將相機普及化,當年的廣告口號"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堪稱經典。20世紀初期大概是Leica的天下,1913年德國工程師Oskar Barnack研製出第一部35mm相機Ur-Leica,可見已具備當今相機的模樣。由於Leica相機輕巧而耐用,深得攝影師歡心,二次世界大戰的經典照片,大多出自Leica鏡頭下。時下流行用數碼相機,但其實早在1975年,Kodak已推出第一部數碼相機,由美國工程師Steve Sasson發明。以今日的標準來看,這部相機稱得上龐然怪物,機身上有卡式帶,十足機械人。來到千禧年,當時Samsung及Sharp都推出有攝影功能的手機,到2007年iPhone誕生,徹底改變大家影相的習慣。記者:劉東佩
1826年,法國發明家Joseph Nicephore Niepce影下世上首張照片。
Louis Daguerre發明的銀版攝影法被譽為攝影術的開端。
1913年,德國工程師Oskar Barnack研製出第一部35mm相機Ur-Leica。
1947年,Edwin H. Land發明出第一部即影即有寶麗來相機。
1975年,Kodak推出第一部數碼相機,由美國工程師Steve Sasson發明。
Samsung SCH-V200是第一部有攝影功能的手機。
2007年iPhone的面世,改變世人影相習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60819/19742553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