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你會學PSY跳舞嗎?」韓裔眾議員自爆被歧視

1 : GS(14)@2016-10-21 05:28:04

《紐約時報》華裔編輯在曼哈頓街頭被罵「滾回中國」後,不少亞裔美國人紛紛在社交網站分享被歧視的難堪經驗,紐約州眾議員、在美國長大的韓裔後代Ron Kim(金兌錫)也是其中一位。他坦言,不少資深議員同僚對他亦帶有偏見,「最常問你從哪裏來?甚至說『你跳舞跟PSY差不多吧』」。駐紐約記者:鄭柏齡7歲隨父母移民紐約的金兌錫,為紐約州首位韓裔眾議員,然而其代議士身份,未能消除美國本地人對他的歧視及偏見。他向《蘋果》分享親身經驗,半年前他到州首府奧爾巴尼(Albany)參與政府會議,電梯內竟被另一名資深議員問到,「Ron,你認識在水牛城經營雜貨店的朴先生(Mr. Pak)嗎?」與此同時,另一人則對他說「你跳舞應該跟PSY(韓國知名藝人)差不多吧」。金兌錫坦言,整個對話過程雖只有10秒,但至今仍未能釋懷,「這是一種微型攻擊習慣(micro aggressive behavior),就是從心底裡看低你們亞裔人口」。他再舉另一個例子,時常有人問他來自哪裏,便回答道「紐約州第40選區眾議員」,然而,對方往往不死心追問「『我問你來自哪裏,中國?韓國?日本?還是北韓?』」金兌錫不忿說,「還有比議員這身份更美國的人嗎?」,他認為社會對亞裔人口長期帶有偏見,主流傳媒以及美國政府,應對此負最大責任。亞洲人平等會行政總監瞿遠義(Christopher Kui),對亞裔人口被歧視問題,有另一看法。他認為,亞裔需主動發聲,宣揚移民對美國長久以來的經濟貢獻,「法拉盛(Flushing、華人聚居地之一)已成為紐約市第三大經濟中心,這是70年代起,香港、台灣、中國、韓國移民在這裡投資發展的成果」。該會日前舉辦一年一度的亞裔社區發展論壇,主題?「社會運動/社會企業」,超過300名專家出席。瞿遠義認為,以社會企業方式,協助新移民發展地區經濟,是消除歧視的其中一種做法,「2050年新移民將取代美國白人,成為主流人口,(各種族)合作解決歧視問題,我相信可以達成」。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1/198079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018

支持女兒變男人韓裔勇媽創同志父母組織

1 : GS(14)@2016-12-01 08:06:38

同性婚姻應否立法,在台灣鬧得滿城風雨。男同志、女同志、雙性戀、跨性別,以及性向疑惑(下稱LGBTQ)議題走得最前的紐約市,是否已經做到真正「人人平等」呢?《蘋果》記者一連採訪三名來自台灣、日本、韓國的媽媽,看看她們如何用愛去接受、甚至保護「出櫃」子女。駐紐約記者:鄭柏齡東西方家庭倫理觀念差別巨大,擁有黃色皮膚、黑眼睛的亞裔同性戀者,在美國成為「少數中的少數」,家長無可置疑承受巨大壓力。居住在紐約的韓國媽媽Clara Yoon,花了一年時間接受包容自己的跨性別(transgender)兒子,眼見其他亞裔媽媽缺乏支援,Clara進一步鼓起勇氣,成立紐約市首個輔導LQBTQ父母的組織「API Rainbow Parents」。
Clara自中學時期移居美國,接受當地教育,包括學習接納LQBTQ族群,但6年前女兒「出櫃」透露自己的跨性別取向時,跟其他傳統父母一樣,Clara亦不能接受,「很困難,希望不是真實的,肯定她年紀太小了」。Clara坦言,從起初不願意相信、到最終接受女兒是「男生」事實,經歷過多高低潮「情緒有起有落」,母女關係一度轉差,「幸好紐約有各種輔導班,我每月參加活動,花了一年時間,才慢慢學會接納他」。在輔導過程中,Clara發現自己是唯一的亞裔媽媽,「其他亞裔媽媽呢?沒有可能只有我一個」,她續指,2012年受到另一名來自加州、日裔媽媽Marsha Aizumi啟發,決定自組紐約市首個輔導亞裔LGBTQ父母的義工組織「API Rainbow Parents」,「亞洲人十分重視家庭倫理關係,對於西方社會來說,根本不明白子女『出櫃』對家長造成的困擾及壓力」。於是,Clara把英文教材慢慢翻譯成韓文、中文、甚至越南文,每次舉辦兩至三次大型聚會,令參加活動的家長亦逐漸增加,由起初只有她一人,現時組織成員來自亞洲各地如日本、中國、台灣、越南等,今年6月更率團參加紐約市舉辦、全球最大型的同志遊行。
Clara說,當發現子女是LGBTQ族群,亞裔家長往往感到羞恥,「這很正常,我是過來人,我們長大時家庭價值是不一樣的」,由於家長大多不欲公開身份,Clara放棄西方習慣的工作小組,以單對單方式與LGBTQ家長見面輔導,帶頭分享個人經驗,「很多人第一次向外說出子女的情況,他們聽到我的經驗,也願意開口分享他們的故事」。
Clara強調,她不在意其他家長會否因而改變心態,因為「他們仍在掙扎,有很多擔憂」,但另一方面,她認為LQBTQ家長願意參加輔導,已經是成功第一步,「當他們說出故事後,也許會聽聽其他觀點,最重要是開始想『下一步怎做』,包括如何重新接納及愛他們的子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1/1985166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818

當王子變魔鬼美韓裔靚女前主播:塊面被打腫到似藍莓

1 : GS(14)@2017-04-28 00:54:31

「我以為我終於遇到白馬王子。」韓裔前主播Christine Lee勇敢在鏡頭前說出被前男友家暴的痛苦過去,憶述這段甜蜜期超短的戀情。她說,每逢前男友暴怒,她總會以為「也許是我的錯」,惟多次縱容卻只讓對方變本加厲,最後她在身體及心靈受到重創後才覺悟分手。駐洛杉磯記者:張紫茵
Christine說,從小父母離異,成長中從來沒有一個明顯的男性象徵,到了適婚年齡,想找有相同文化背景的男人可以取代父親在她心目中地位,另一方面又想找到童話世界中白馬王子,然後就遇上看似近乎完美的他。細心、浪漫又有魅力,令到Christine以為她是世界上最特別的女子,約會初期兩人關係很快升溫,每天膩在一起並火速同居,還有了結婚的念頭。但好快她就發現有所不妥,「開始發生一些小事情,就算沒有任何事發生,又或者我回答他問題時答案非他所想,他都會非常生氣。」他開始在公眾地方羞辱她,貶到她一文不值,又或者問到一些他不想回答的問題﹐他就會反指她無安全感、怪她有問題。慢慢地她只想一心一意討好他,不想令他生氣或在朋友面前羞辱她。有一次她去了買東西,回家後想讓他看看戰利品,但他回到家後見東西亂放覺得很生氣,並走進房間裏,將她工作用的相機、電腦通通砸爛。當時她很害怕,因為他未試過如此暴力,她跑到露台上,結果他竟將她反鎖在外邊。這是Christine第一次打電話向外人求救,但事後想想「也許是我的錯」,於是她留下了。一個月後,有天他回家時,她聞到他身上有奇怪味道,於是他們起了小爭執。在房間預備睡覺時,他走進去,一邊羞辱她一邊錄影,她苦苦哀求他停止,他再掐她頸子、把她拋到床上,過程中導致她的鼻子受傷。雖然當晚她跟朋友說起這件事,但「可能是我做錯了」的想法仍然存在她腦海內,所以她仍舊沒有離開。但魔鬼總不斷現形,有天回家他要求Christine做一些事,但她拒絕,於是他就重重地壓在她身上,一拳又一拳打她的臉。失去了無數次知覺,每次甦醒都在求饒,但亦被掐到快要窒息,「我真的以為我快要死了。」儘管一直求饒,但他似乎很享受,還露出魔鬼般的笑容要她一直哀求。她一邊求,他一邊打,抓着她頭髮,一下一下撞向地面,滿口羞辱的說話;更甚的是拿了她手上的戒指戴上,瞄準她的臉打到一個個小孔......她不斷爭扎、求饒、繼續捱打......所幸最終還是逃出了,跑到朋友家。朋友一見到她就馬上打911,警察一見到她情況亦馬上叫救護車,當時她已經華氏102度(約攝氏38.8度)高燒以及心跳不正常,當她望向鏡子:「我幾乎認不出自己,我的臉腫得像藍莓一樣。」臉蛋全都是血痕,頭部按下去時已經軟塌塌,連醫生都數不到頭部有多少次撞擊。當日已經太虛弱做不到檢查,幾天後再做全身檢查,從頭到腳都是瘀痕,可幸的沒有任何骨折,但真正的傷痕又豈會看得見。這次經歷讓Christine患上創傷後遺症(PTSD),只要見到任何事都是勾起對前度的回憶而哭泣,每次見到亞裔男性都覺得他們有打老婆、每晚都發惡夢、覺得枕頭有無數的針在刺她頭部。短短半年的戀情就造成這麼大的創傷,她竟心存感恩:「可幸的是我在結婚之前,發現這個男人並不安全。」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心理治療後,她決定要將事情公諸於世,鼓勵其他受害者走出來。她並猛然發現,原來她是是公眾人物中,第一個韓裔女性分享家暴經過,「這些事情到處都在發生,為甚麼沒有人講出來?在我們文化中這些都是禁忌,家醜不出外傳。」Christine覺得,要舉告或將事情講出來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就好似重新經歷多一次,但如果不站出來,就會再有另一個受害者。「他是一個成熟的男人,不會是第一次這樣虐待人,一定是經過多次重覆施虐才練成,但從來無人舉報過他。」而現在的她,在遇到錯的人之後,知道了甚麼才是對。在治療過程中,她定期到教會尋找心靈慰藉,每星期的小組分享她都會哭泣。但也在教會中,遇到人生中最懂得珍惜她的人。「他(未婚夫)超級有耐性,永遠不會生氣,當意見不合時,他會跟我討論。」除了個性溫和,未婚夫更陪她一起做心理治療,就算知道她過去關係造成的創傷,未婚夫仍然緊握她的手,要陪她共同渡過,更在她爺爺病榻前跟她求婚,讓老人家安心。「事情總會有希望,而遇到他是人生中最好的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7/2000348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56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