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瑞房目標十元以上 東尼

2010-01-28  NM





問︰我以每股四元三角八仙,買入一萬股瑞房,作為孫兒的聖誕禮物,請問可長線投資嗎?目標價是多少?

答︰瑞房的股價非常波動,儘管我認為它的盈利將穩步上揚,但其股價升幅可能超乎想像,亦可能因市況波動而跌過龍,故很難估頂,所以難以決定何時沽貨。

無論如何,瑞房是上佳的長線投資,儘管其主席可能在數年內退休,影響公司未來發展,但它仍然有很強的升值潛力。希望終有一天,瑞房的股價能升到令我有衝動沽貨,到時我將毫不猶豫建議讀者離場,惟一定不會是在十元以下。

問︰請問你對招商局(144)有何看法?

答︰這是一間在國內聲譽良好的公司,在政府管制下從事有關港口的業務;但不幸地,這間公司受政治操控,進入了房地產投資市場,甚至踏足和航海事業無關的城市。雖然這收緊了公司過於寬鬆的資本,但從商業角度看,理由並不充足,相信這情況在未來亦難以改善。

我 對這股票抱有保留,因為它沒上升動力,儘管其盈利不俗,在過去十年均能持續上升,股價亦升了五倍,不過部分盈利升幅,來自新定的按市價入賬會計準則。根據 其中期業績,○九年的盈利應該和○八年相若,即三十六億元,或每股一元五角;以每股二十七元計算,招商局市值約六百五十億元,市盈率約十八倍。按盈利往績 而論,現價仍然合理,但偏貴。

 

問︰我和妻子現時三十歲,預備五十五歲退休,打算每月投資一萬元買中資銀行、保險、消費、地產及基建股,你認為如何?

答 ︰你還有二十五年才退休,而我相信你的收入將不斷增加,不過儲蓄還是越早越好。每月投資一萬元買中資股是明智決定,在分散風險方面亦相當得宜,我沒有更好 的建議。不過,在股市低谷或巔峰時,你可能會受到引誘,但緊記保持耐性,因為長遠而言,規律的投資習慣,定能帶來更佳回報。

 

問︰我打算買入市場熱炒的環保及再生能源股,你有何建議?你對陽光能源(757)有何看法?

答︰我對市場熱炒的東西往往避之則吉,大家要記得○一年的科網股災,或最近美國的醫藥股泡沫,雖然當中也有值得投資的好股票,但我相信大部分都是混水摸魚。對於投資,我重視企業盈利多於市場表現,而很少環保或再生能源公司有正面的盈利表現,這類股票不是我杯茶。

至 於陽光能源,觀其歷史,買入可能需要帶點勇氣。它在○八年三月上市,○七年盈利三億元,但○八年急跌至一億元,到○九上半年更要蝕錢。以每股一元八角計 算,其市值約三十四億元,但資產價值只得十五億元。它最近在台灣發行預託證券,亦有報導指其正在國內商議一些合約,但除非有人確實告訴我它將有真正的盈 利,否則我不會買入。若你要買的話,應視為投機,惟現價亦太貴。

東尼Tony Measor

在證券界有五十年經驗,八七年股災及八八年股市冒升時,他所管理的香港基金表現都是香港最出眾的。

他之前是財經網站Quamnet的總編。在此之前,他在嘉洛證券工作,管理客戶二億五千萬元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48

一尾魚賣十元 他砸二十億買漁船

2011-5-9  TCM




日本東北大地震,除了震出台灣電子供應鏈缺口,因輻射廢水排入海,也引發鄰近北太平洋秋刀魚漁場的污染疑慮。就在市場擔憂不敢吃今年六月開始新捕獲的秋刀魚時,卻有一個人在兩年前,大舉投入產值上看百億的秋刀魚市場。

投資大手筆 兩年內造八艘大船

場景拉到高雄旗津,三陽造船廠,造價三億,長六十五公尺、寬十.八公尺、深七.二公尺,這是五月五日下水,由華偉漁業集團旗下新造的第四艘九百六十噸級鋼質遠洋魷釣兼棒受網漁船(捕魷魚與秋刀魚兩用)。

近兩年來,同樣的規格,華偉一次就要造八艘,總投資超過二十億,手筆之大,業界罕見。

「真的前無古人,」負責現場監工的三陽造船廠工程師陳盈年說。這八艘遠洋漁船的船東,正是華偉董事長、也是秋刀魚大亨,黃一成。

華偉目前旗下擁有四十三艘大、小漁船(含八艘運輸船),最貴一艘專門捕撈超低溫鮪魚的美式圍網船,要價五億;華偉的漁獲量,合計鮪魚、魷魚與秋刀魚等魚種,超過十萬噸,其中上萬噸的秋刀魚數量更躋身台灣市場前三大。

今年六月開始的秋刀魚季,台灣船隻能否順利出海仍存在未知,敢逆勢造新船,與黃一成早期投入遠洋漁業時敢衝的個性有關。

個性超果斷 五分鐘認賠兩億元

「當初真的陌生,二十幾歲很敢衝,只有一個理念就是要拚,」黃一成說,台灣船東較保守、滿意現況,但他不看現況,更重視未來,「人家看到崎嶇不平坦的道路,我就是要去走這個,你說我逆向也對。」

民國七○年代,遠洋漁業正達顛峰,不少船東都賺到好幾桶金。黃一成父親最早從事營建生意,又和友人合夥漁船,他等到黃一成二十歲退伍,父子倆便在前鎮漁港建造振發冷凍廠;五年後,立志當大船東的黃一成首度添購新船,開始漁業生涯。

不過,先是八十一年因漁業外行,船隻設備故障到阿根廷捕魷魚空船而回,慘賠四千多萬;繳學費後,又遇上國際公海不准用流刺網捕魚,八十三年,漁獲大減;隔年,又逢日本神戶大地震,輸日超低溫鮪魚從一公斤六百元,跌到二百五十元,台灣遠洋漁業面臨一片黑暗。

一年後,日本市場復甦,原本圍網的漁船部分也轉為沿繩釣(用掛著魚鉤的尼龍繩捕魚),克服瓶頸階段,讓他習慣與危機共處,事業版圖也正航入軌道。

但,黃一成的海上事業並未從此一帆風順,危機,發生在八十九年。原來,他旗下的一艘魷魚船,因船長駛入阿根廷經濟水域捕魚遭軍艦包圍,「晚上聽到電話響皮皮剉、會發抖,我的船被軍艦追,要停嗎?停,財產沒了;不停,就開炮……。」

造價兩億元的船被扣留,加計兩千多萬元的國際官司費用,考量曠日費時、取回船也未必堪用,五分鐘,他便決定停損放棄約等於當時兩年收入的船隻,另一艘魷魚船也因不符效益出售,等於十年前,黃一成徹底退出魷魚、秋刀魚船隊經營,只留下鮪魚事業。

漁業署漁產品全球資訊網顯示,五月三日全台消費地魚市場冷凍秋刀魚每公斤平均五十二元,以市面最多的每尾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公克計算,一尾秋刀魚價格僅約十元。

價格並不高貴的秋刀魚,究竟有何魅力,值得他不惜砸重本重新布局?

「我的船隊都是新船,(規模)算最大……,船是台灣最先進,有海鳥雷達,還有最新、最省油機器,」就像他當年五分鐘,決定認賠兩億元一樣的豪氣,兩年多前,身兼台灣省漁會理事長與國民黨中常委的黃一成,又嗅出一個產值百億元的秋刀魚市場,正在打開。

眼光極犀利 提前布局中國需求

九十七年,政黨輪替,他留意到台灣的秋刀魚每年十六到二十萬噸的產量僅次於日本、全球第二,是目前最大宗的遠洋漁獲,加上業界近八十艘漁船中,三分之二漁船較老舊,放眼大陸內需起飛,趁早布局的機會很大,才決心大手筆造新船,試圖掌握未來秋刀魚漁獲主導權。

「大陸市場是個大餅,(業者)搏這塊很合理,」全台唯一一位研究秋刀魚的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黃文彬指出,十年前,台灣秋刀魚市場很小,以外銷日、韓為主,近五年,新增俄羅斯、歐盟市場,近兩年,大陸秋刀魚商機崛起,有機會以量制價。

魷魚船公會理事長施教民觀察,二十五年前,一艘漁船要價五千萬,自然遠不及一艘三億的大噸位新船,新船捕撈、續航等競爭力至少是舊船一倍以上,而船隻設備老舊,海上作業也易出狀況,出海未必符合成本,但「誰有三億可以去造新船?」

看遍遠洋漁業大風大浪的黃一成,懂得提早布局,不放過未來任何一個機會,這位秋刀魚大亨未來就有機會領先大陸,主宰秋刀魚市場行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97

一畝林地年租金低至十元 機構大規模潛伏林業投資

http://www.21cbh.com/HTML/2011-8-5/zMMDcyXzM1NTQzMA.html

「要想富,多種樹。」在對各種資源的爭奪戰中,林場儼然成為資金爭相角逐的下一個高地。

截至目前,無論公募大佬王亞偉,還是私募精英謝愛龍,抑或國際投資巨頭,均以不同的方式涉足中國林業;另有跡象顯示,曾經在房地產行業弄潮的民間資本也已逐步滲透到中西部的深山當中。

一場圈地運動,在山林之間悄然展開……

IFC入股兩林業公司

7 月29日,廣西豐林木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豐林木業」)通過證監會的IPO審核,成為A股市場上又一家以林場經營和原木加工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而截至目 前,滬深兩市中的該類股票數量依舊寥寥,僅有大亞科技(000910.SZ)、威華股份(002240.SZ)、吉林森工(600189.SH)、升達林 業(002259.SZ)、兔寶寶(002043.SZ)等少數幾家,以至於不少證券公司甚至沒有設置專門的研究人員來關注這些企業。

即便如此,豐林木業卻沒有因此而缺乏關注,除了其稅收模式對業績的特殊影響之外,另一至關重要的因素在於,公司2007年引入了大名鼎鼎的國際金融公司(IFC),並簽訂了對賭性質的協議。

據 豐林木業的招股說明書,2007年8月7日,公司大股東豐林國際與IFC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擬將其持有的豐林集團11.4%的股權以1710萬元轉讓 給IFC。而就在IFC入股豐林木業前一天,曾與劉一川(豐林木業實際控制人)、豐林國際簽訂了《股權轉讓和賣出期權協議》,如果豐林木業不能在2009 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A股IPO,那麼IFC將有權在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之間將其持有的豐林木業及百色豐林的股權以協定的價格 轉讓給豐林國際。

由於豐林木業未能在2009年年底之前實現上市,當年10月16日,IFC將其持有的百色豐林6.384%股權轉讓給豐林木業,轉讓價款依百色豐林2008年經審計的淨資產對應的份額為基礎,溢價20%,確定為364.90萬美元。

但IFC並未賣出豐林木業,而是於2009年11月13日出具承諾函稱:若豐林木業在2010年6月30日前將IPO申報材料上報證監會並於2012年12月31日之前成功上市,則IFC不會行使上述權利。

支撐IFC耐心的是什麼,IFC未發表過任何公開的評論,但從該組織同時投資的另一家H股上市公司中國地板(02083.HK)的主營業務判斷,其對林業概念企業的熱衷可推測一二。

「機構看中的可能是這些公司背後的林場資源。」廣州一家木材加工企業負責人如此預測。

資料顯示,豐林木業目前擁有約20萬畝速生林場的租賃合同,並計劃將IPO募集資金中相當一部分用於增加林場規模,達到約50萬畝的租賃面積。而中國地板除了主營知名品牌「大自然」之外,也在國內的云南以及國外如秘魯等地區擁有林場特許經營權。

機構潛伏

其實,不只IFC看中林業資源,國內機構在這塊市場上同樣不甘示弱。

資料顯示,王亞偉也在今年第一季度悄悄潛入威華股份,其執掌的華夏大盤和華夏策略雙雙首次現身該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之列。

威華股份2010年全年營業額約15億元,但淨利潤只有2000萬元左右,如果扣除即征即退的特殊稅收優惠,公司實際經營利潤為-3000萬元左右。可以說,佔其主營業務絕大部分份額的人造板業務處於虧損狀態。

據調查,木材粗加工行業這幾年並不景氣,上游成本漲幅大,下游產品因競爭激烈不敢輕易漲價,極大壓縮毛利空間,如果不是依靠稅收優惠,許多公司都面臨虧損的壓力。

那麼,王亞偉看中的是什麼?對此,威華股份證券部相關人士透露:「他們(華夏基金)過來調研的時候,談到了林業企業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迎來業績的拐點,進入上升期。但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看中我們公司30萬畝成熟的林木資源。」

資料顯示,威華股份目前擁有65萬畝林業基地,並計劃繼續擴大租賃規模。該公司IPO前的招股說明書稱,公司計劃將林場面積增至120萬畝。

中信證券首席農牧業分析師毛長青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林地資源是威華股份的核心競爭要素,擁有較高的毛利率。毛長青測算:「加上2008~2010年進入輪伐期但未砍伐面積,威華股份2011、2012年實際新進入輪伐面積分別為37萬畝、5.5萬畝」。

另一分析師國海證券的孫霞也持相同觀點,預計威華股份的砍伐量將在今年起大幅增長,並影響公司淨利潤。據悉,該公司去年的林地經營收入3400多萬元,毛利率高達70%左右,而且多年來的毛利率都能夠穩定在60%~70%的較高水平。

資 料顯示,私募界大腕深圳君豐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謝愛龍,曾出現在江西省林業投資PE基金項目合作簽約儀式上。據披露,該PE基金將重點扶持江西省林 業中小企業的兼併、重組,孵化企業上市,整合全省有關國有林場、苗圃,組建大型的、現代化場圃經營龍頭企業,培育生物質能源等新興林業產業發展等。

此外,如雲月投資等機構,也都早在2007年開始將數千萬美元的資金投向林業。各路資金的推動下,各家林業企業都處於積極擴張林場規模的進程中。例如目前擁有50萬畝林場資源的大亞科技,近期發行了2億元短期融資,並宣佈未來計劃經營林場面積達100萬畝以上。

投資亂象引關注

種種跡象顯示,林地投資背後實際上是資本對資源的爭奪。廣州林業系統一位負責人表示:「林權改革而引發的一股投資高潮才剛剛起步,目前很難說已達到白熱化程度。」

而江西省速豐林協會秘書長則透露,進入這個市場的資金已經相當可觀。據介紹,僅該協會旗下會員就已經達到300多個,江西全省的大小企業總數可能多達上千家。

「熱錢的流入是很主要的一個原因,尤其是來自房地產業的資金。」該位秘書長表示,不少原來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企業開始租賃林場,其目的是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而收益除了來自木材銷售之外,不乏一些項目進行其他開發,搞生態旅遊。

現在林業投資市場上也有大戶和散戶之分。大戶如上述上市公司,散戶手上的林地面積,多則數十萬畝,少則幾萬畝甚至幾千畝,私下裡交易活躍,租賃價格也水漲船高。

「2004~2005年時每畝租金大概才兩三塊錢,現在平均可以達到10元/畝/年的水平,翻了兩三倍。」江西一位業內人士稱。廣東此前的價格為100多元/畝/年,現在則在200~300元/畝/年,而且還租不到。

租賃價格的飆升,帶動林權轉讓過程中的利益湧現,而動輒30年以上的租期,讓隱含收益透露出神秘誘惑。

中信建投一位分析師則指出:「林場和木材都有資源概念,只是現在的價值略為高估了。」

而廣東一位林業系統的官員便直言:「趁眼下價格便宜先把地盤圈下來,至於10年20年以後的事情,誰知道呢,這中間能有多大的收益,目前不好估算。最關鍵是土地的價值還在飆升。」

該官員透露:利益多了投資就多,投資多了矛盾也多,近年來涉及到林業投資者和農民之間的糾紛頻出,其影響惡劣程度堪比城市拆遷。

就 在8月2日,國家林業局下發通知宣佈,自8月1日至9月30日,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代號為「亮劍行動」的嚴厲打擊破壞林地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其目的 是打擊亂征濫佔林地現象,包括毀林開墾,尤其是借土地開發整理名義實施毀林開墾行為;非法佔用林地實施房地產開發、工業園區等城鄉經營性項目建設;非法佔 用林地進行工程建設;非法佔用林地開採礦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51

從五十元以下的非電子股找機會 張國立:看好三大利多 重押潤泰新


2011-12-12  TWM

 


過去十五年,張國立用徹底研究公 司價值的方法選股,不僅賺進逾一百倍報酬,也讓他成為財務自由的投資人。今年他賣出永大,創造二倍以上報酬,之後轉向觀察兩年的潤泰新。

他 強調,唯有找到可以複製、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才能帶來豐碩的獲利果實。

撰文‧周岐原

進入股市十六年來,我幾 乎每年持股比重都是滿檔。」投資達人張國立(化名)說。雖然今年台股先盛後衰,接受採訪前一日,指數更創下六七四四點的兩年新低,但在張國立臉上,看不出 一絲憂慮的神情。

曾在︽今周刊︾七四二期封面故事出現的張國立,其「價值投資法」經過十多年實戰經驗印證,在過去十六年中創造百倍獲利,早 已是打敗加權指數的大贏家。今年,他更選擇告別職場,成為自由投資人,準備應用這套方法,獲取更可觀的報酬。

全年進出次數只有個位數的張國 立,能在今年大盤波動劇烈之下賺錢,更顯示他是禁得起考驗的股市高手。

例如,○九年中布局的永大,張國立陸續在五十元以上獲利了結,報酬率 達二倍以上,就是今年的代表作。但嚴格說來,張國立的投資思惟絕非單純地「買進、持有」,而是不理會指數變化,只以「Bottom-Up」︵由下而上︶法 則分析;若持有股票一年,能為自己帶來三成以上報酬率,確認有此潛力,他才會著手買進這檔股票。

投資以一年為單位 長線布局然而,這種專注研究個股的投資法,並不容易學習。第一個難處是,投資人不容易準確分析個股的實際價值,是否已經低於股價?再者,短期訊息與市場變 化,也不斷考驗持股信心。張國立就說,他曾見識一個與機會多次失之交臂的故事。

「○七年,大盤漲到九千多點,一位朋友問可以買什麼股票?當 時我建議佳格、全家或是山隆,但他沒有採納。」張國立回憶,「○九年他又問,我說永大值得觀察,他還是沒動作。」張國立略顯惋惜地說,「即使那時買那三檔 股票,至今也幾乎沒賠錢(編按:佳格、全家股價均遠高於○七年,山隆還原權值後,股價亦高於當時),可見大盤和你的損益不一定相關,只是,人要改變不容 易。」投入市場時,張國立只是個從一百萬元起家的郵務員,他非常了解散戶在市場所處的弱勢地位。但他強調,散戶的小資本,其實也是一種優勢,「法人沒看 到,你有看到,就是你的機會。」張國立主張,投資只要「站在比較大的機會,承受比較低的風險」,長久下來,勝率勢必大幅提高,而學習徹底研究公司內在價 值,就是散戶敲開賺錢大門的入門磚。

轉投資高鑫掛牌 價值量化張國立強調:「不要care(在意)自己的本錢是幾十萬元或一百萬元,要深究這家公司的價值在哪裡?你到底為什麼買它?」他建立自身優勢的方法, 就是摒除變化快速、難以掌握營運前景的電子股以及新上市股,只從股價五十元以下、較接近淨值的非電子股裡找機會。今年,張國立挑選出來的潤泰新,就是他相 當看好的標的。

今年以來,潤泰新股價表現不算亮眼。從技術面看,明顯是一浪低於一浪,基本面又因為轉投資的高鑫零售掛牌,出現資金轉移效 應,導致股價在近期大盤修正中,顯得比大盤更為弱勢。無論透過技術面或基本面選股,一般投資人不太可能將它列入投資考量。

張國立坦言,這些 訊號他也全看在眼裡,但與研究結果一一對照後,他依然認為這些訊號並不值得擔心。因為對潤泰新這檔個股,他已追蹤兩年,分析過各種優劣因素,確認有利之後 才布局。

張國立主張,投資至少應該以一年為單位,因為短期內反覆決策,多半無法為個人財務帶來太大幫助。「不應該care明天,或三、五個 月後發生的事,這個情況假如沒改變,成為贏家的機會還是微乎其微。」張國立舉例:「就像今天︵十一月二十五日︶潤泰新跌停,收在二十九.九五元,但是不到 一個月前,它是三十八元,短時間內就差了兩成,難道公司在這段期間有什麼重大改變?沒有!」所以他認為,下手投資之前,「一定要用數字來印證你的想法。」 在張國立的分析中,評估潤泰新擁有三大相對優勢:第一,轉投資高鑫零售,握有約九.六%持股。這雖是眾所皆知的利多,但高鑫掛牌絕不是利多出盡,而是得以 量化的有利因素,「假設其他獲利都是零,它持有高鑫的市值,就相當於一股三十二元!」張國立解釋,高鑫掛牌前,市場對於潤泰新的受益程度只能憑空猜測,難 免缺乏具公信力的評估標準。如今高鑫在香港掛牌上市,總市值超過新台幣四千億元,這代表潤泰新持有的九.六%高鑫股票,相當於每股有新台幣三十二元價值。 而且,高鑫目前還在中國快速拓展量販據點,以這股明確的成長趨勢,高鑫未來仍有上檔機會,股價在三十二元以下的潤泰新,也就有了可觀的防禦空間。

張 國立回憶,早在○九年參訪中國大潤發時,他就對業績火熱的大潤發留下深刻印象,而潤泰全、潤泰新也就是他中意的標的。不過比起股價逾四十元的潤泰新,當時 張國立還持有二十元以下買進的永大,明顯更有成長空間,所以他選擇持續觀察潤泰新,耐心等待更理想的價位來臨。

南山營運若轉好 勢必受惠潤泰新透過持有二五%的潤成控股,轉投資南山人壽,是張國立眼中的第二個利多。因為南山人壽未來營運轉好,甚至掛牌上市,潤泰新勢必跟著受惠。

「南 山股東權益有一千多億元(編按:去年南山人壽股東權益為一五一四億元,今年八月底止為一三九○億元),它只用六百多億元就買到,還包含商標、品牌,應該是 一樁划算的交易。」最後,鮮少為人關注的營建本業,更是張國立看好潤泰新的重點所在。

「過去十年,潤泰新本業大概只賺了二十億元,說真的, 乏善可陳,」張國立坦言,「但未來爆發力將非常大。」十年來營業利益累計只有二十億元的公司,有什麼轉機?張國立微笑說:「答案就藏在上半年財報裡。」 「半年報出來後,我的看法就非常篤定,所以我從七月開始陸續布局。」張國立指出,在潤泰新半年報的存貨明細中,藏著一組相當可觀的數字,「看在建存貨,成 本是二十六億元,但估計市價是一二三.七九億元!」若將財報數字解構,市價減去成本,約有九十七億元的利潤,以潤泰新增資後,股本九十七億元計算,代表公 司營建本業的潛在獲利超過一個股本。張國立認為,存貨評估能有如此高的市價,主要是其位於台北市植物園附近建案帶來的貢獻。

營建本業潛在獲 利 不容小覷張國立指出,台北市植物園地塊是潤泰新於民國九十七年十月間,以約二十億元價格標下。當時房市受金融海嘯影響急凍,廣達一二四四坪的土地面積,每 坪售價僅約一六○萬元,以台北市中心而言,取得土地的代價不算過高。所以未來推案時,利潤空間也將相當可觀。

「即使未來房地產跌下來,頂多 賣價沒有那麼好,只是價格相對高低而已。」張國立肯定地說,尤其公司還有南港、松山車站BOT開發案正在施工,未來投入營運後,潤泰新業績不排除有更上層 樓的機會。

張國立勤做功課,由轉投資高鑫、間接持股南山,分析到營建本業的潛在獲利,他十分肯定這是一檔值得長期持有的股票,目前個人持股 已超過二千張。

張國立發現,在持有南山人壽及大筆營建本業獲利實現前,潤泰新在去年八月,股價一度逼近六十元高價,考量日後潛力,最近公司 股價表現不振,反而是難得的布局良機。「你要買有一個利多的公司(高鑫),還是有三個利多的(潤泰新)?」張國立提出的問題看似簡單,卻值得讓人深思。

張 國立認為,即使明年市場將有一番動盪變局,但是,若能複製成功經驗的方法,足讓投資人以不變應萬變。

張國立說:「買股票,一定要雪中送炭, 不宜錦上添花,找到一種可長可久的投資方法,才是成功之道。」

張國立

出生:1964年

現 職:自由投資人

學歷:專科畢業

2011年贏家3 心法

1.不計較大盤變化,專心 研究個股潛力,釐清機會與風險。

2.仔細比對目前股價,潛在報酬率達3成以上才布局。

3.摒除電子股、高價股,從不起眼、缺 乏市場關注的個股找機會。

對2012年景氣看法

1.營運較不樂觀的「四大慘業」,目前研判仍無好轉跡象,對電 子業而言,可能仍是營運壓力較吃緊的一年。

2.除非當局對於外來人口、商務人士的居住政策有明顯變化,否則大台北地區的房地產應將呈現緩步 空頭。

看好潤泰新的3大理由

1.握有高鑫零售持股9.6%,中國量販事業的成長趨勢明確,未來前景看好。

2. 以潤成投資持有南山人壽25%,長期有機會成為投資收益的重要來源。

3.營建本業握有台北市植物園附近建案,以及南港、松山車站BOT案, 未來收益潛力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02

股東會花絮》養生鍋堪稱極品 五十元禮券成大宗 股東會紀念品發放家數、價值悄悄縮水

2012-6-25  TWM




股東會旺季即將邁入尾聲,今年最夯的股東會紀念品是什麼?公司大老闆又如何透過股東會,對自家小股東信心喊話?︽今周刊︾幫你網羅今年股東會的花絮。

撰文‧葉揚甲

「套句分析師最常用的話,今年領取股東會紀念品的情形還真是旺季不旺。」某股務代理機構內部人員私下表示,除經濟走下坡外,導致今年不若以往熱絡的最大因素,業者一致認為,還是深受證所稅影響。

零股換贈品 省錢抗通膨然而,日子再苦,還是得過。只是須先釐清,賺取資本利得與領取股東會贈品根本是兩回事,別攪和在一塊。「進場目的不同,操作方法自然會有所區別。」今年一口氣用零股敲進八百多檔股票的偉士牌(網路部落客)試圖解釋著。

在金融業擔任內勤的平凡上班族偉士牌,前幾年偶然在台北市華陰街某代發股東會贈品處,竟然發現有超過八成公司的贈品領取資格並無特殊限制;換句話說,就算只有一股,也能拿到贈品,非常物超所值。

例如,偉士牌認為今年最划算之一的紀念品||大同吹風機,就是他以一股不到十元(大同股價今年多數時間位於十元之下)的投入成本換得,類似的好康還真的不少。因此與其擔心通膨,不如讓錢做更有效的運用。「時機歹歹,尤其需要這類省錢小撇步。」偉士牌分享他的心得。

今年股東會贈送紀念品的公司達四六六家,與去年四九二家相比,在數量上略遜一籌;若再看得仔細點,還會發現贈品價值其實都悄悄地「縮水」。今年有董監改選,並傳出經營權之爭的中石化,贈送市價五百元左右的養生鍋,就堪稱今年眾多紀念品中的「極品」。

對於這種恰逢董監改選年,有兩派爭奪經營權的公司,偉士牌認為,拿到好贈品的機率很高。令他印象深刻的例子是二○一○年時的黑松,不同陣營加開臨時股東會 都有送紀念品,等於那年小股東就從黑松領取兩次紀念品,「兩派人馬相爭,股東或可坐收漁翁之利。」但要注意是否須逾千股才具資格。

這次四百多家公司的紀念品中,有超過八十家公司發放超商禮券。有趣的是,贈送禮券金額一百元的公司,竟同時包含股價逾二五○元的聯發科及股價不到三元的天 瀚;兩檔股票價格天差地別、紀念品卻等值,讓IC設計龍頭「發哥」的股東頗感無奈,所幸,還有每股現金股利九元可以期待。

此外,有更多公司僅發放全家禮券五十元,連買一杯全家五十五元「特大熱拿(鐵)」都還要補差額,「只能說禮券雖稱實用,但真的滿失望的。」若是請紀念品代 領達人換的話更慘,因為代領費用一般行情為三十元,扣完實領二十元,連一杯便利商店的「小熱美(式)」咖啡都買不到。

根據股務代理業者透露,其實不僅證所稅牽涉到人頭戶問題,股東會紀念品也存在灰色地帶。傳聞就有獨自一人使用兩百多個人頭戶,如此一來,即便只是領取五十元禮券,最後可多達一萬元;就算是實體贈品,轉賣同樣是一筆很補的零用金。

經營者信心喊話待檢驗

另外,像米、麵條,或偉詮電別出心裁的雲林莿桐蒜頭,牙膏、洗碗精或香皂組等,這類民生必需品不無小補;而生技類公司像葡萄王、合一及中天都送上自家產品,給股東身體進補。

比較有意思的聯電,繼去年送出兔子造形的毛毯後,今年亦發放拉拉熊側背包延續可愛路線,股東詢問度頗高。至於同集團的公司傾向於發放一樣的紀念品,譬如潤泰集團皆是短襯衫,東元集團則是摩斯漢堡兌換券。

事實上,公司發放贈品的原意,是藉以提高股東出席股東會的意願,換成股東的角度而言,若排除為紀念品而買零股目的,股東最在意的事情,終究是表彰公司競爭 力的股價表現,絕非紀念品三、五十元的差別。因此,一年一度小股東能直接與大老闆面對面的股東會,絕對是檢視公司經營階層最好的機會。

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在今年友達股東會,因大幅虧損而對股東直言「不好意思」,他隨後表示面板當前是好買點;而甘願穿拖鞋涉水趕赴股東會場的宏達電董 事長王雪紅,雖然三十五分鐘即結束議程,但她在宏達電十五周年慶時,允諾以個人身分加碼公司股票,且會是「令大家驚訝的數字」。此舉意義與用公司現金買回 庫藏股截然不同。

大同集團董事長林蔚山則在股東會時,矢言公司股價要在年底前或明年初站回十元票面價值,但依目前六.三三元計算,大同股價還必須漲六成。

董事長當然可以在股東會上信心喊話,但假使目標在可見的未來無法達成,不管面板買點是否浮現?王雪紅是否加碼?大同是否會在半年內漲六成?甚或其他經營者的允諾,其實都是小股東後續追蹤的重點。

一家不懂檢討失敗,又總是拋出達不到目標的公司,對投資人來說,最後大概真的只剩下領取紀念品的價值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676

少交稅十元 左丁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5%B7%A6%E4%B8%81%E5%B1%B1/art/20121125/18078770
行出寫字樓去灣仔吃午飯,趁天氣轉凉,決定唔搭地鐵,一於行路去「喜萬年」,行經AON華人行,聽到一把熟悉聲音大聲叫途人「來簽名參加交稅少交十元運動,逼政府高官辭職」,唔駛睇,淨係聽都知道係長毛議員在此開檔,至於有冇人、有幾多人參加交稅少十元嘅運動,最好由長毛等人公開宣佈。香港目前大約有一百二十萬薪俸稅納稅人,其中十至十一萬個繳交嘅稅款佔去政府薪俸稅收絕大部份,包括所有大公司CEO、財務總監,等等在內,相信起碼有百分之九十日日在中環出沒。長毛在中環可唔可以吸納到呢類高級打工仔參加運動呢?相信機會不大。
去到喜萬年,見到一班前輩與同輩,講起此事,外匯G話:「長毛等人發起如此抵制交稅運動,每張稅單交少十元,相信已考慮過晒法律程序,知道稅局冇佢哋符,事實上,一月交稅三萬八千元,你交稅三萬七千七百九十嘅話,稅局要追你繳交餘款十元,行政費用都唔止十蚊啦,或者索性唔追呢?」咁樣,政府咪有金錢損失?但即使有一半納稅人,當有六十萬人,每人交少十元稅,政府短收六百萬元啫,濕碎啦!如果只得幾千至一萬人參加運動,政府收稅少十萬八萬,可完全不放在眼內,唔追收仲慳回成本!
不過數還數,路還路,不交稅款法律上點都會追究啩?飯後行上香港公園返中環,碰到一位物流公司職員,因送貨幾次到左丁山公司而彼此認得,佢對左丁山講:「我頭先在中環聽到梁國雄講抵制交稅,交少十蚊,如果我係咁,禮拜六上深圳之時,會唔會俾移民局職員截停,要我交欠款十元㗎?」不虞有此一問,一時之間答唔出,以前係有過呢類個案,逃稅人士會在機場過關時被出境關卡人員截停嘅,但欠交稅款十元嘅人士會唔會遇上同一命運呀?物流S話:「左生你識得人多,唔該幫我問吓,我想參加運動,玩吓都好,但如果會在羅湖出關被移民局官員截停,容乜易俾佢哋玩兩三小時呀,咁就咪搞我咯!」咦,係噃,如果在機場有如此阻滯,上唔到機而誤了旅程,仲杰。不過左丁山真係唔識點答,要搵稅務專家問吓先。理論上,稅務局係有權申請阻止欠款人離境,禁止離開香港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081

散戶必懂!股票面額十元成過去式

2013-11-25  TCW
 
 

 

十一月中旬,櫃買中心一口氣通過日商Auto Server與太景生技等兩家外國註冊公司上櫃申請,特別的是,它們還將成為首兩家以「彈性面額」在台灣掛牌的企業。

與此同時,金管會也預告修改規定,明年起本國公司也能不受十元面額限制,能以彈性面額上市上櫃。什麼是彈性面額?要小心,投資人若沒搞清楚,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哦!

目前所有國內公開發行、興櫃、上市櫃公司,股票面額一律是每股十元。彈性面額就是讓這些公司再也不用受十元限制,能自行訂出最適合自家發展策略的面額。

事實上,歐、美、日、港等國際主要資本市場早就開始實施彈性面額制度,台灣已在去年取消對外國企業面額的限制,讓外國企業來台掛牌時,不用再為了創造出十元股本,層層疊疊另設控股公司,降低掛牌成本。這次金管會將適用範圍擴大到本土企業,可協助投資市場與國際接軌,但對習慣所有公司票面價都是十元的投資人而言,卻有三大觀念需要翻轉。

觀念一:面額無路用蘋果谷歌,面額僅零點幾

「大家最常問的問題是,為什麼你們的面額這麼小?」太景生技財務長詹孟恭說。他還記得,八月底太景剛在興櫃掛牌後,整整一個月之內,公司不斷的接到投資人打電話來詢問,為什麼太景的面額只有○.○○一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元)。

總是堅持親自為投資人解答的詹孟恭,最常用來解說的例子,就是臉書(facebook)。臉書每股面額為○.○○○○○六美元,你沒看錯,小數點後有五個零。但臉書股價目前約在五十美元,市值已超過一千二百億美元。

其他知名大公司也一樣,Google的面額○.○○一美元、蘋果○.○○○○一美元,連雞蛋水餃都買不起,但兩家公司股價分別達一千、五百美元,市值分別達三千億、四千億美元以上。

股價、市值與面額將脫鉤

換句話說,「對美國許多大公司而言,股價、市值早就跟面額脫鉤。」詹孟恭說。

實務上,為了避免在公司草創、虧損時期,必須面對技術股、認股的稅務與會計麻煩手續,大多數外國企業寧可在公司設立時,把面額訂為極小金額。創業過程經歷數輪溢價增資後,面額早已跟公司價值沒太大關聯,就如同人類演化到一定階段後,盲腸的功能就變得沒那麼重要了。甫通過上櫃審查的日商Auto Server甚至是一家無面額公司,連面額都懶得訂了!

新制上路後,最開心的就是國內新創產業。一直積極推動彈性面額的之初創投合夥人林之晨指出,過去在面額限制下,新創公司還沒賺錢就要以十元增資,低於十元增資必須認列虧損,而且發放技術股時,還有依十元實價課稅問題,沒賺到錢就得先繳稅,現在終於獲得解決。

沒有面額不打緊,新制度對台灣投資人最大的腦筋急轉彎考驗,是對股本(實收資本額)的概念。

觀念二:股本不重要小股本公司也能有大股數

由於過去全台灣企業一律面額十元,只要把股本除以十,就能得到股數,導致台灣投資界長久以來把股本當成股數來看待。台灣投資界常常說,某某公司股本大所以是大型公司,現在觀念必須翻轉。

在彈性面額年代,一家小股本公司卻可能擁有大股數。以太景為例,由於面額低,以股數六億七千四百萬股換算,股本竟只有新台幣一千九百五十六萬元。雖然股本不到兩千萬元,但掛牌前原始股東出資總額超過四十億元、擁有六億多股的太景,早已與台灣規模最大的生技股神隆相當。

股數是判斷大小型股指標

腦袋還轉不過來?看看臉書這個經典例子,以股數二十四億五千萬股換算,臉書股本竟只有一萬四千七百美元(約合新台幣四十四萬元),比太景更低。「過去投資人問股本大不大,其實真正想問的是:股數大不大。」詹孟恭強調,股數才是判斷大、小型股的標準。

由於將股本等同股數的觀念太根深蒂固,大多數證券公司的看盤系統甚至連「股數」這個欄位都沒有,讓投資人自己用股本推算股數。這也是彈性面額上路後,最可能造成誤解的陷阱,官方的股票資訊揭露系統「公開資訊觀測站」還因此鬧了個大烏龍。

今年九月,公開資訊觀測站上將太景每股淨值一百八十三.六一元,更正為○.五三元。原來,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財務報表資料裡並未列出股數欄位,而直接將太景股本除以十元推算股數,導致股數從六億多股變成一百九十五萬股,讓太景淨值暴增三百多倍!

觀念三:EPS不失準計算本益比,仍有參考價值

「一旦公司股票面額不同,EPS(每股稅後淨利)就不能進行同業間水平比較?」這是目前台灣投資界對彈性面額最大的誤解,甚至大多數專業分析師、會計師也搞不清楚,多認為EPS從此以後只能做為公司自己成長與否的垂直觀察指標。

這其實大錯特錯!坊間的錯誤觀念來自看似合理的推論:A公司股本一百萬元、股票面額十元,B公司股本也是一百萬元、面額只有五元;當兩家公司的盈餘都是一百萬元,這時A公司EPS為十元,B公司的EPS卻只有五元,所以水平比較失準。

此推論犯了把股本當股數來看的慣性錯誤。請注意,當兩家公司的盈餘總金額相同,股數大的公司,換算EPS本來就會較小,所以影響EPS的是股數,而非面額或股本。真正讓A、B公司EPS出現差異的原因,是因為換算A公司有十萬股,B公司股數為二十萬股。

EPS所代表的是每股所賺得盈餘,只要有股數、盈餘數字就能計算得出。對股東而言,只要知道自己手上的股票每股賺了多少錢(EPS)、每股在市場上的交易價格,就能得出本益比,依然能與同類股票的本益比做比較,估算自己到底是買貴了還是賺到便宜。

EPS會出現失準的情況,反而是當同一家公司將股票一分為二,分割後使面額由十元變為五元,這時候股數變為兩倍、EPS變成原來的二分之一,才會在公司做自家成長性比較時基準不同。

非關股本面額的指標仍有效

那到底哪些投資指標失效、哪些依然有效?「只要指標的計算不涉及股本或面額,應用方式就跟以前一樣。」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沈碧琴提供簡單的分辨方法,她舉例,包括本益比、每股淨值以及每股營收等等,絕大多數指標的判讀與應用方式,都與過去沒有差異。

在統一國際金融投資部副總經理廖繼弘眼中,彈性面額這個新工具引進台灣後,將對台股市場造成什麼新效應,更值得觀察。

新制新效應高價股光環失效?還待觀察

他分析,有兩個觀察重點,當國內企業因開放彈性面額,可將股票一分為二、一分為十後,這時若股價一千元的大立光,將面額由十元分割為一元,把股價降為一百元,雖然能讓更多投資人買得起,但少了高價股光環,還能不能大漲特漲,是未知數。

另外一方面,由於台灣投資人常有價格錯覺,導致台股的十元低價股要漲為二十元,比一百元股票漲為兩百元更容易,一旦有許多公司將股票分割為低價股時,是不是依然能夠享有這種價格錯覺優勢,也是新變數。

對於投資人,廖繼弘建議,與其擔心面額、股本是否已經失準,其實總市值反而是用於判斷公司價值、公司規模更好的指標,「畢竟台塑四寶等大市值公司。大的還是大,想起來就沒那麼困難啦!」

【延伸閱讀】頂尖企業股票面額,連雞蛋都買不起——3大股票面額小於1美元的公司股價與市值

公司:臉書 面額(美元):0.000006 股本(萬美元):1.47 股價(美元):49.01 市值(億美元):1,203

公司:蘋果 面額(美元):0.00001 股本(萬美元):0.9 股價(美元):524.99 市值(億美元):4,723

公司:Google 面額(美元):0.001 股本(萬美元):33.4 股價(美元):1,033.56 市值(億美元):3,453

資料來源:Yahoo Finance

【延伸閱讀】3個問題,快速搞懂彈性面額制

Q1:一家公司股本小,所以是小規模公司?

A:錯!比較公司規模時,再也不是看股本,而是看市值。比較籌碼多寡,看的是在外流通股數。

Q2:一家公司EPS為10元,就等於賺了1個股本?

A:錯!只有面額10元的公司可說是賺了1個股本。但對於面額5元的公司,是賺了2個股本。

Q3:不同面額股票的EPS、本益比、股價淨值比統統可以放在一起比較?

A:正確!只要計算時不涉及股本或是面額,這些投資指標使用方式都跟過去沒有差別。

整理:蔡靚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399

PC衰退沒在怕 連續七年繳出EPS十元成績單 新普宋福祥巡廠打底 再戰十年!

2014-06-02  TWM  
 

 

PC產業大衰退,然而,身為NB電池模組龍頭的新普,董事長宋福祥卻有本事連續七年繳出EPS超過十元的成績,甚至揚言未來十年也都要維持這種高獲利水準,他是如何辦到的?

撰文‧何佩珊

二○一三年,全球PC出貨下滑了一○%,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衰退,在黯淡的PC供應鏈中,卻有一家公司,連續七年EPS(每股稅後純益)都超過十元,甚至還宣告未來十年的EPS也都要從十元起跳,它是電池模組廠新普。

這樣的成績和自信不是偶然。近年來PC產業挑戰嚴峻,中國工資高漲、勞動力吃緊、流動率提高,那些PC零組件廠該有的問題,新普無一不缺,「很多企業可能就此死掉」。新普董事長宋福祥話說得直白,但他絕不讓新普陷入這樣的慘況。

宋福祥天生就對數字有高敏銳度,邏輯思考能力也很強。熟識宋福祥的人形容,「他不用筆記本或電腦,因為他的腦袋就像電腦一樣。」再加上在科技業打滾超過四十年,新普很早就觀察到電子業的困境,宋福祥更認為,解決這些病灶的唯一解方——就是自動化。

工廠管理能力是宋福祥最引以為傲的,過去數十年來,新普就是靠著這點,做到全球第一大NB電池模組廠。如今,要轉向自動化,新普比誰都有優勢,宋福祥堅信,「就是走對了這一步,才讓新普跑得比別人更快、更穩。」省成本 開發自動化設備若你以為每家電子廠都在講自動化,新普也談自動化,沒什麼稀奇,那就錯了。宋福祥不是今天才做自動化,早從十年前就開始!

「自動化牽涉很廣,從硬體、軟體、韌體、機械、製程到影像……,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做起來,更不是砸錢就可以買到的。」對照某些廠商單純地認為,只要將自動化設備買進來,就完成了自動化的改革,宋福祥開口閉口都是自 動化的學問。

假設過去一條產線需要四十名人工,現在透過自動化設備,大概可以減少一半人力,而且大量長期生產相同的產品,自動化程度還可以拉高到三分之二,換句話說,所需要的人力與薪資費用也隨之減少,「甚至百分之百的自動化,新普也已經做到。」宋福祥說。

然而,在自動化製程的背後,並非幾個數字加加減減這麼簡單,裡頭隱藏極為複雜的計算和思考,像製程難易度、訂單量大小、機種變化與產品生命週期等,每個變數都關係到自動化是否真能帶來最高效益。還有一個關鍵在於,新普九九%的自動化設備,是自行開發,更凸顯出成本競爭力。

而且你以為一○○%的自動化產線已經是極限了嗎?宋福祥會告訴你,經營事業就像在登山,「世界第一高峰喜馬拉雅山高度將近九千公尺,而我的山沒有極限。」宋福祥是最標準的工廠人,對他來說,工廠就是新普的基石,「就像蓋大樓,打好底子一步步向上,蓋再高也不會倒。」即使到現在,宋福祥每月都會撥出四○%時間來巡視工廠。

對於巡視工廠這件事,宋福祥嚴肅以待,「我不是去隨便晃晃,巡工廠時,都是在想新東西,我花很多時間提供想法給員工,別人可能只看兩件事,但我看兩百樣。」拿最近一個例子來說,新普縮減了電池包裝的材料,原本只能裝一萬個物件的卡車,現在可以放進一萬五千個。不只包材費用減少,運費也省了五○%,連帶工廠倉儲空間需求都跟著縮小。「這是新普的know how,一般老闆不會懂這些事,但這是我的本事。」宋福祥的自信,流露在話語間。

找商機 強化高功率市場「大家從外面看新普光鮮亮麗,每年賺進一個資本額,好像很稀鬆平常。」但與宋福祥在新普奮戰超過十年的高階主管不諱言,「事實是只要稍一不慎,我們就會陷入危機。」她印象最深的是二○○七年,當時新普常熟廠落成不久,原本打算大幅擴產,卻遭逢祝融之災。宋福祥沒有太多時間慌亂,親上火線指揮調度,結果跌破所有人眼鏡,「第一週我們先恢復了一、兩條產線,一個月後對所有客戶的供貨就恢復正常,沒有因為這場意外,失去任何一個客人。」這不只是應變力和執行力,「更重要的是,他讓大家願一起拚的管理魅力。」新普高階主管說,「若問我去年大環境這麼艱困,為什麼新普還能有這種獲利水準,這件事就能看到答案。」只是,宋福祥大膽地喊出未來十年都要賺一個資本額以上的目標,可不能只會成本控制,還得要想辦法開源。

過去一年來,除了穩固PC基本盤,新普切入美系品牌手機大廠供應鏈,強化技術含量更高的高功率電池市場,像電動車電池,同時今年還新增自動化設備外銷及行動電源等消費性電子業務。

「我看事情,看得很廣也很細,做事謹慎,但決策要很快。」宋福祥知道,中國製造業的環境只會越來越差,所以當大立光、可成這些台廠想「鮭魚返鄉」,卻面臨無地可用窘境,新普就沒有這層煩惱,因他們早就買下新竹總部對面五千坪土地,為返台建廠做準備。

外界看到的宋福祥總是精神百倍、運籌帷幄,所有危機、挑戰到他的面前,都能迎刃而解,但宋福祥從來不認為自己做到一○○分,而是要再做得更好,「如果有幸,我還能再做十年,我一定會想辦法達成我的承諾,在有效期限裡讓新普更好!」這才是宋福祥身為企業經營者從沒變過的初衷。

新普

成立時間:1992年

負責人:宋福祥(圖)

資本額:30.83億元

主要業務:電池模組

主要客戶:廣達、蘋果、戴爾近3年獲利:2013年32.36億元2012年33.03億元2011年36.88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645

十元美鈔的換角風波

2015-07-06  TCW


美國財政部長路傑克(Jack Lew)日前宣布,原本十元美鈔上的頭像——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漢彌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將由一名女性取代,結果引來聯準會前主席柏南奇的批評。若了解漢彌爾頓的功業,就可知柏南奇為何要為一個死了兩百多年的財政部長說 話。

漢彌爾頓生於一七五五年,他來自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一個單親家庭,母親是雜貨店員。他當過記者,曾創辦《紐約晚間郵報》——也是今天《紐約郵報》前身。他還創辦至今仍在營業的紐約美隆銀行。不過漢彌爾頓最重要經歷,是他與美國國父華盛頓的友誼。

華盛頓和漢彌爾頓,宛如漢高祖劉邦與蕭何。美國獨立戰爭期間開支浩大,當時各州發行債券因應,這些債券在歐洲市場只以三折到五折出售,也就是票面一百元只 能賣三十元到五十元。戰後美國雖獨立成功,如何還債卻是大問題。受華盛頓之邀擔任美國首任財長的漢彌爾頓,一面宣布聯邦政府將概括承受各州所有債務,並向 債主保證一定百分之百還錢。他還成立美國國家銀行——此乃中央銀行的前身,發行貨幣並從事信貸業務。

在漢彌爾頓努力下,美國的債信與財政終於穩定下來。後來美國政府發行債券,一百元的票面價值在歐洲市場可賣到一百一十元,這都是漢彌爾頓之功。劉邦曾評價 蕭何:「給饋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從漢彌爾頓維持美國生計來看,他也堪稱是華盛頓的蕭何。後來華盛頓決定只當兩任總統,其告別演說也是漢彌爾頓幫 他起草的。

不過漢彌爾頓在政治上亦有敵人,其中之一就是副總統波爾(Aaron Burr)。波爾當時想當總統與選州長,卻被漢彌爾頓阻撓,一怒之下約其決鬥。一八○四年七月十一日,兩人以手槍對決,漢彌爾頓死在波爾槍下,享年不到五十歲。

漢彌爾頓對美國功不可沒,當今財長路傑克,卻要換掉他在十元美鈔上的頭像,讓柏南奇也看不下去。柏南奇稱漢彌爾頓是美國「最有遠見的政策制定者」,他希望路傑克要「捍衛他前任的榮譽」。前任財長榮譽被現任財長棄之不顧,反而要聯準會前主席捍衛,這也堪稱奇事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3180

金融科技夯!Siri變理專、十元能買基金 銅板理財時代 一美元就能開戶定存

2016-6-27  TCW

Apple Pay最快年底登台,引爆行動支付跨界整合潮,提款、付費、投資,用手機就能完成,顛覆全民生活形態。

全球兩大手機公司蘋果與三星,現在來台灣最青睞的拜訪對象,不再是電信公司,而是銀行。

蘋果支付系統Apple Pay亞洲區主管在五月份抵達台灣,與中信、台新、玉山等消費金融銀行積極接洽,討論各種合作契機。因為行政院正式拍板,最快今年底前Apple Pay將可登台。

國內金控新戰場金融科技變接班人KPI

後來由於政黨輪替,傳出Apple Pay登台可能推遲的風聲,不久後,蘋果的最大對手三星電子就乘勢在六月份邀國內數家大型民營銀行前往韓國,介紹Samsung Pay相關機制。

手機與銀行的跨界合作,終於把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推到台灣來,這也成了金控家族接班人的主戰場。

國泰金董事長蔡宏圖之子蔡宗翰,負責國泰世華銀行的金融科技發展,挖角中國支付寶跨境支付業務前高階主管掌管數位銀行;接著,富邦金副董事長蔡明興之子蔡承儒,擔任起富邦金創新科技辦公室總召集人,開始大舉招募人才。

「現在業者們紛紛動起來了!」前金管會主委、國民黨立委曾銘宗指出,繼在他主委任內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並大幅放寬金融業投資金融科技相關事業,原本只能持股五%提高到一〇〇%後,促使金融圈對發展金融科技的決心更強烈。

金融研訓院副院長盧陽正也發現,研訓院近一、兩年推出的金融科技相關講座,不僅免費的相當搶手,就連收費的也都是推出後即「秒殺」,炙手可熱的程度超乎預期。

其實,就連銀行業針對民眾所提供的服務,也有越來越多創意冒出來。究竟這些服務是如何改變你的行為模武和生活形態?

改變一:提款、支付不再靠卡片,手機、APP就可以搞定。銀行不斷與異業合作,推出自營行動支付工具的模武,越來越明顯,而且越來越多地方可以用手機提款,不用再掏出卡片。台新、中信都已推出「手機無卡提款ATM」服務,只要有手機就可以領錢。

改變二:電子商務變得更簡單。永豐銀的「豐掌櫃」上線,解決了電商買家和賣家多項收費、支付的問題,被視為銀行界跨足電子商務第三方支付的重要里程碑。

改變三:十元就能買基金。台新銀推出「Richart」數位平台,其「銅板投資」功能話題性十足,標榜只要十塊錢就能申購基金,打破了去年一月永豐銀推出在網銀上申購,每天僅一百元即可投資基金的低進入門檻。

金融科技的跨界融合,從行動支付相關服務日漸普及後,以支付平台為基礎,延伸發展出理財、投資和其他各武服務,漸漸蔚為風尚。

今年四月,有近一百五十年老字號金招牌、主打「只服務全球最有錢前一%富人」的美國高盛銀行,為搶攻普羅大眾的口袋,推出一美元即可開戶存款的服務,跌破不少人眼鏡。

高盛買下奇異資本銀行(GECapital Bank)後,手中擁有一百六十億美元存款、近十五萬名零售客戶的線上存款平台GSBank.com。為了吸引更多小儲戶上門,高盛喊出一.〇五%存款年利率,比花旗、美國銀行等業者都更加優惠。

行動支付僅「暖身賽」獲利來源是後績衍生服務

從去年到今年,由國外到國內,為何都出現這種二元理財」革命越演越烈的情況?玉山銀數位金融長李正國指出,過往銀行的服務成本過高,所以普遍都是鎖定VIP客群或貴賓理財顧客,提供量身訂做的服務。

直到這些金融科技日漸普及,大幅降低了銀行的實體營運成本,足以化整為零,進而

打破「某服務的基本成本多少,所以一次最少要付多少才可享用」的僵局。

「假設顧客只能去櫃台,我就提供不了十元投資的服務了。」台新金個金事業群執行長尚瑞強解釋,按實體通路流程,每道關卡都必須耗掉大量人工作業成本,但以台新Richart數位銀行為例,「任意轉」服務讓使用者只要有手機號碼跟電子郵件,即可在空中完成轉帳,也省下櫃台人員的時間和作業成本。儘管建置平台前期所費不貲,但只要越來越多客戶使用,邊際效益日漸提升,就可慢慢攤提掉前期成本。

所以,對金融業者而言,與蘋果、三星等行動支付平台合作,只是金融科技的「暖身賽」。多家銀行主管坦言,以獲利模武而言,「支付」這塊業務並非主要盈餘來源,其他後續衍生出的服務,可能是未來最肥的手續費金雞母,這才是他們最垂涎的。

「我不只要讓使用者支付方便,也要借貸方便,投資也方便,日常生活中其他服務逐漸都(跟銀行的支付平台)綁在一起。」尚瑞強道出他看到的機會所在。

其實,光是行動支付的商機已相當龐大,拓璞產業研究所預估,今年全球行動支付市場將來到六千二百億美元,明年更直逼七干八百億美元(詳見下圖)。

行動支付浪潮來勢洶洶,台灣沒有置身事外。資策會最新調查指出,國內行動支付使用者比重,從前年的四.八%,一路攀升至去年已達到一九%。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今年針對全球逾萬名數位工具使用者進行的《Fin Tech接受度指數調查》結果則指出,各類金融科技商品服務中,「付款服務類」市場接受度最高,達一七.六%,其次則是「儲蓄與投資類」的二八.七%,兩者差不到一個百分點,也難怪金融業者磨刀霍霍,搶著行動支付平台合作,為的就是結合行動科技,推出類似金融服務。

年輕人接受度高門檻低,手機變貼身理專

想像一下:未來,你不再只有付錢當下才掏出智慧型手機,無論是轉帳、儲蓄、借款,你的手機猶如你專屬的銀行櫃員,倘若你是iPhone用戶,Siri將是你的理專,隨時待命,只待你一聲令下,就在線上為你完成服務。

以往連一杯珍珠奶茶都買不起的錢,只要在你滑滑手機或行動裝置後,都能趁你晚上睡覺時,幫你賺錢、生利息。因為成本下降,而改變了金融業服務的思維,這對於收入不豐的小資族,或M型社會另一端的弱勢客層面百,都可以得到一對一的「財富管理」、「貴賓理財服務」,不再是有錢人專利。

以台新RiChart平台為例,推出兩個月後就有一萬六干人開戶,其中又以二十五歲到四十歲年齡層的客群居多。

對銀行來說,這群年輕人並不是現階段財力最雄厚的族群,但,當金融科技慢慢改變民眾的消費和支付習慣,不必受限於享受服務的金額門檻、不用跑三點半、不受限於地點的「三不時代」揭開序幕,二兀投資、理財變成全民運動後,一元、十元這些小錢對於二秒鐘金流幾百萬上下」的金融業者而一言,不再微不足道,也勢必使金融業者未來服務形態、工作模武和捧「金飯碗」的人才面貌,都產生前所未有的巨變。

撰文者張舒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9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