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微播易徐揚:產品才是創業公司的第一要務 丨黑馬課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03/152234.shtml

6159252dd42a2834bcf6c5b25eb5c9ea15cebf33

微播易創始人、黑馬導師、黑馬會秘書長徐揚

開始打造極致化產品的第一步是什麽?

第一步先圈定我們跟誰做服務。往往說我們要洞察客戶的需求,如果都不定這個人是哪個人,你怎麽洞察?所以反過來走,他們先假定一群人,我只給這些人做服務。這群人定完之後,才會有第二個問題,找到他們的真實需求,如果人不定,去挖掘客戶的需求其實挖掘不動。

我們再想想很牛逼的小米。小米1有人用過嗎?當時的口號是什麽?只為發燒而生。當時我們聊都嚇一跳,中國十幾億人只做他們行不行啊?他們就只為發燒友,發燒友跟普通人有什麽區別?普通人是為了打電話上網,發燒友是為了什麽?翻墻、越獄、刷機。

我們公司有個小魏,大概提前半個月拿到了他的原型機,我拿了之後說這什麽玩意兒,打不了電話?小魏可高興了,聯網,下載操作系統,下載一堆各種各樣的應用,過了好久老徐我才終於能打電話了!

所以說,發燒友的需求是什麽呢?鼓搗手機,如果他不定這群人,他做這個手機任何一個出彩的地方都是扯淡,但如果定完發燒友手機,推出一個白板手機,發燒友會非常高興。

所以,回頭梳理產品的時候,先想好我們到底給哪群人做服務?只要人畫出來,才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麽,如果需求都不知道根本做不出來讓他尖叫的產品。

然後,極致的解決。很多人都是樣子貨,為什麽呢?傅盛寫了長微博,訂了一個三只松鼠,有幾個驚喜:1、開箱之前上面寫著,快遞哥哥你要心疼我啊,請您不要搬運!2012年是第一家幹這個事兒的。2、開箱之後看到三個樣品,不是你想要的可以退掉。3、給你一個翹殼器。4、放殼的袋子。5、給了你一個密封條。

他之後換了一家想試試是不是也這樣,結果一試,不是這樣。客戶都是這樣的,一旦被慣壞再也改不回來,所以從此之後全都是三只松鼠。

再講個反面教材。大家都聽過一個詞叫女性手機,有看到周圍有人用女性手機的嗎?這炒了好幾年,從朵唯、到步步高,這麽鮮明的產品為什麽沒火?最重要的原因他們根本不懂女人。女人拿著手機第一個需求是什麽?右上角45度,幹嘛?自拍。

我見過一個特別自嗨的人,一個小姑娘寫自己的旅行日記,去青島,每天發九個大腦袋,我說姐你能挪挪讓我看看大海長什麽樣嗎?不!我就是大海。

第三,找到觸動他們的場景。如果你的用戶不是那個樣子,你會犯多少錯誤?自己的用戶明明在東邊,非要到西邊做營銷。

我們第一次的教訓是誰?e代駕。當時2012年的時候e代駕只有北上廣深四個地方提供服務,我們一刷全國地方都知道了,很多地方的人一裝一叫沒司機,那時候城市還是服務不過來嘛。第二個問題,沒有人喝多的時候還在刷微博。後來e代駕去哪推了呢?去男廁所的嘔吐池,39塊錢代駕,就在那刷火了。

成功人士創業是失敗概率最高的一撥人,因為周圍很多資源。我一個朋友黑馬五期的毛家惠,他原來是做動畫設計的,做了個遊戲,某某三國,我一算你這個遊戲推火大概要600多萬,他說太貴了。他說我有個姐夫北京三大商場的,大概花了小100萬做了三國的各種設備,拉到商場。哄來了一群人,全是老頭老太太,你認為老頭老太太會在手機上玩兒三國嗎?很多的成功人士都覺得這個資源一接,那個資源一接,我就起來了。但不是資源最好、背景最好的那個人能做成,而是決心最大的那個人,所以這個要想明白然後堅持。

事兒對了,人找到了,拿到錢,用錢來換時間和空間。要快速推廣。

每天問自己兩個問題:1、我要跟誰做生意?2、產品賣給誰?我知道在座的有兩個人合夥,你們回去之後做個小遊戲,拿個紙寫寫,咱賣的產品跟誰做生意?咱的產品核心價值是什麽?你們會發現,你們倆寫的內容不一樣,別笑,天天在一起的人,未必認知是一樣的,很多大企業也一樣的。

我去見紅孩子的創始人,在後臺找到了300多個帳號。他的粉絲都是母嬰群體,還找到了將近70個微信訂閱號,還有60多個朋友圈剛生完孩子的媽媽。我說你們要跟他們討論討論,他們討論了三個小時,最後沒得出意見。很多人正在犯很多錯誤,包括很多人說要做個產品讓小孩子喜歡,我說你賣給誰?6-8歲的孩子,我說他們有錢嗎?而掏錢的是孩子的媽媽。即便我們最終是為了這個孩子,但你的包裝媽媽不喜歡的話,也白扯。

我推了這麽多產品之後,發現推廣做得好的完全是產品好,完全靠推是留不住客戶的。蘋果商店有75萬個APP,大家常裝的是16個左右,常用的是4-5個,所以推廣是簡單的事兒,但把產品做好了大家舍不得卸載是另外一件事情。

大家希望聽到粉絲經濟跟口碑傳播,但只有把產品做好之後我們輕輕的一推才能火起來。

粉絲經濟就這兩個問題:

1、你確定你需要一個官方帳號嗎?提醒一下,不要再做了,它是個偽命題。

這里是淘寶用戶的舉個手!關註淘寶官方微博、微信的舉個手!喝過可口可樂的舉個手!關註可口可樂官方微博、微信的舉個手!

看到結果了嗎?圍繞我們提供服務,衣食住行的我們都沒有關註。還有個更好玩的,用蘋果的舉個手!關註蘋果的舉個手!蘋果沒有官微,不好意思,真沒有。

衣食住行娛我們都沒有關註,然後我們做個企業,你快點兒關註我哦!你覺得是不是很扯?企業官方訂閱號你可以有,但不要在上面花錢,是沒意義的。

2、走走社群。有很多企業,你的目標用戶沒有想象那麽多,有很多人是定位不清自己的目標用戶。

比如,北京你們認為有多少家花店?咱們看到好象路邊到處都是,但數起來沒多少,毛估大概八九百家。這麽大一個市場只有800個玩家。所以,當我們的核心用戶只有幾百和上千的時候,其實你只用一個朋友圈就把這些人裝完了,你不需要做伺候很多客戶的準備。

如果再大點兒的話,試著玩兒社群。社群現在爭議也很大,因為社群不是現在就有的。最早QQ開始的時候QQ群就有人玩兒社群經濟,到現在也沒有特別成熟的玩法,我自己親自實踐的成功概率也不算很高。

現在沒有哪家真正拿社群拿到很多錢的。很多產品都建了社群,頭三天大家發發紅包還聊聊產品,三天之後就該聊啥聊啥了,這個社群已經失去本身要聊的內容了。我覺得現在轉化率沒那麽高,但這麽火你可以試試。

口碑傳播,如何快速的建立口碑傳播?

我們想做個牛逼的實踐瞬間火起來,每個人見我都有這樣的期待,我說我真沒這能力,如果我有這能力我就不幹這事兒了,我先把自己弄火了再說吧。

大概有2億人在社會化媒體微博、微信上,他們有時間、精力、愛心,你讓他轉發他轉發,讓他評論他評論,讓他點贊他點贊,但你讓他花錢,對不起我沒錢!日本你做一個社交網絡的話,這群人是小白人群,就相當於工作3-4年小白領,他們是靠淘寶救濟的,如果淘寶不打折的話他們的工資是花不到月底的。高收入人群就是基本上在座的每一位,你們幾乎不會參與各種營銷轉發的各種活動,所以如果你想做一個商業活動,在社會化媒體上傳播起來是不可能的,註定那些有錢人是不可能給你轉發、評論和分享的,這是肯定的。所以,購買力和活動都是成反比的。

那如何快速建立口碑?正確的內容×精準的定向傳播。你最能打動用戶的內容就是正確的內容,不要做任何修飾。產品打造的越犀利、越擊中目標用戶的需求,越能提煉出正確的內容。精準定位傳播,你要找到你的目標用戶在經常活動的範圍和經常關註的帳號找他們的信息和內容。

傳統時代玩兒的是眼球,移動社交時代玩兒的是信任,你把你個人的人品轉嫁在一個產品上了。

如何快速建立信任?有三層結構,影響力背書,進行大面積擴散——用權威背書進行一個權威的解讀——用熟人口碑進行信任背書。

我們先建立影響力背書,怎麽做呢?用微博、美拍,名人、明星、媒體、自媒體、草根訂閱號,通過這些讓大家知道。

權威背書,你把信息傳遞給他們之後,再讓他們知道,為什麽這個東西是好的。這時候用到的媒體是什麽呢?微信的訂閱號、今日頭條這些,我是真眼看著《捉妖記》因為海量微信訂閱號對它的評價,把它的票房做到了十幾億。

這是特別典型的案例。上海的香天下火鍋,據說是任泉開的。5月19號做了影響力背書,20號做了權威背書,21號做了信任背書。

怎麽做呢?5月19號,舌尖上的中國導演沈爺,圈了香天下火鍋。發完之後第二天,今日頭條播報,都在說為什麽沈爺喜歡這家店?有的人說他們家店裝修好,有些人說廚師好,等等。我們只是了解了、信任了,但最終怎麽把客戶哄過去呢?大概用了1000個小模特,說那家火鍋好好吃啊,我們第二天去,然後第二天所有老爺們都去了,小模特都沒去。

版權聲明:本文來自 黑馬學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073

華策牽手福斯國際 什麽才是中美影視“聯姻”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107.html

華策牽手福斯國際 什麽才是中美影視“聯姻”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財網 何天驕 2015-11-17 19:56:00

“中國故事與中國元素真正意義上走出去,單靠資本嫁接與中國臉打醬油已再無新意,唯有從創作源頭便實現平等合作與資源無縫對接,借力全球核心資源彎道超車,才是一段‘聯姻’的正確打開方式。”

上周,美國電影市場(American Film Market,簡稱AFM)落下帷幕,中國電影合拍片近年來的優異表現成為本屆AFM的熱議焦點。

上述余溫未退之際,華策影視公布了重量級合作,旗下華策影業與美國二十世紀福斯國際制作(Fox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s)在洛杉磯敲定了合作協議。此協議標誌著華策影視與二十世紀福斯合作夥伴關系的正式確立,這也是華策影業提出的全球娛樂合夥人聯盟計劃中的重要一步。

主要合拍中文電影

此次二十世紀福斯國際制作和華策影業確立的是全方面的合作關系,雙方合作的電影首先是針對中國市場的中文電影,其次才是中美合拍片。下一步,雙方將公布第一部合作影片的具體合作內容。

“雙方很有可能根據相同的故事制作中美兩個不同的版本,參照此前華策與韓國電影公司N.E.W.,共同開發基於韓國網絡漫畫《魔女》改編的韓國和中國兩個版本電影的模式。” 華策影視國際業務發展總監周樺宸表示。

雙方就具體合作協議仍在協商。二十世紀福斯國際制作的總裁托馬斯·傑戈爾斯(TomasJegeus)稱:“華策有很多中國制作資源,特別是在電視劇制作方面,運用這些資源將有助於二十世紀福斯進一步發展中國市場。並且,華策是一家擅長在影視作品中‘講故事’的公司,這正與二十世紀福斯一直以來秉持的理念相符。”

資料顯示,二十世紀福斯是美國電影發行制作巨頭,也是好萊塢“六大”之一,更是全球超級系列電影的強大引擎,此前推出了包括《X戰警》、《王牌特工》、《博物館奇妙夜》、《金剛狼》、《猩球崛起》等多部系列電影。

中美影視合作熱度不減

去年,華策影視總經理趙依芳宣布進軍電影產業並成立華策影業,僅過一年,已經頻頻在電影產業出手。

據悉,華策影視電影板塊聚焦制作與發行,短時間內已集結一支超過130人的宣發團隊,在開發制作端與好萊塢、韓國公司合作,包括“中國大片海外幕後推手”的好萊塢極光影業、《蝙蝠俠》傳奇制片人邁克爾.烏斯蘭,以及此番合作的“大佬” 二十世紀福斯國際。超過數億美元的“high concept”超級合拍IP片單紛紛宣布落地。此次簽約二十世紀福斯國際的同時,華策影視與極光影業正式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聯合對外界細化此前的“中美合拍片計劃”。

除了華策影視,就在上個月,華誼兄弟宣布聯合蝙蝠俠系列電影創始人、制片人邁克爾·奧斯蘭,共同開發“THUNDER Agents”系列電影。“THUNDER Agents”是風格兼具DC暗黑風格和漫威幽默風格的超級英雄IP。

作為中國新銳導演周文武貝表示,中美影視合作將基於深刻共識而“各取所需”,此前中美合作最大的問題在於溝通不到位,雙方都不能理解對方的需求,現在這個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

與競爭對手的國際化路徑相比,華策影視的策略又稍顯不同。“中國故事與中國元素真正意義上走出去,單靠資本嫁接與中國臉打醬油已再無新意,唯有從創作源頭便實現平等合作與資源無縫對接,借力全球核心資源彎道超車,才是一段‘聯姻’的正確打開方式。”趙依芳表示,“2016年華策影業將從三個著力點發力,其中既有合拍超級IP、頂級主創加盟的原創開發項目,也不乏公司以強勢全網劇為切入點、基於Super IP模型所衍生的大電影項目,力爭進入一線民營電影公司行列。”

編輯:彭海斌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39

俞永福:汽車才是主語,互聯網只是定語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04/153081.shtml

導讀 : 互聯網能力是一個人的肉體,能讓你跑得更快,而傳統業務能力則是一個人的靈魂,能讓你跑得更遠。在發展互聯網相關的跨界業務、例如互聯網汽車時,千萬不能讓肉體跑丟了靈魂。

文/俞永福

最近兩年,汽車領域誕生了很多時髦的詞:智能汽車、互聯網汽車、車聯網,意味著這個產業正在經歷一些深刻的變化。場面很熱鬧,但我們需要想想:哪些會變化,哪些不會變化?

變化,起源於2004年的一個行業總結:從互聯網的視角看,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在四個中心以內——PC、Phone、TV以及Car,整體互聯網產業也圍繞著這四個中心在叠代。最近十幾年來,我們最先經歷的是“PC中心”互聯網,重新定義了一種生活方式,延展出許多細分行業;第二,就是過去8年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的“隨身中心”,也就是智能手機革命、移動互聯網,顛覆了許多原有產業格局,典型的例如卡片式照相機、MP3的消失;第三就是傳統客廳生活的中心——TV,從傳統家電企業到互聯網企業已經開始全力布局;最後一個中心就是汽車,從Feature Car向Smart Car進化。而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十幾年也是計算機屏、手機屏、電視屏、車機屏四塊不同屏幕互聯網化的交替演繹。

其中,我認為汽車將會出現4塊屏幕中、想象空間最大的變化,圍繞著導航、數據、金融、通信、操作系統等多個維度,會引申出一系列的產業跨界,每個新名詞背後都將會出現史詩級的機遇。而要完成這種產業交接的基礎,最重要的第一個變化就是通信,汽車將從單機走向聯網。

這樣的變化——汽車互聯網,未來十年內我們將會共同經歷。而變革成功與否的關鍵,就是幾種專業能力的跨界整合。我認為智能汽車會是三個產業的跨界:第一,傳統的汽車產業;第二,地圖導航產業;第三,互聯網產業。這三個產業,分別代表著三種重要專業能力的積澱,交集在一起就是Smart Car產業。這里邊每個產業背後的積澱我不展開講,想強調的只是:汽車產業發展了這麽多年,有它很多方面的專業積澱,不是短期內可以快速被效仿的。換句話說,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再大,但用戶對於汽車本身的安全、動力的專業要求是不會變化的——你不可能因為能在車里上網聊天,就對車本身的專業性能要求下降了。

當年特斯拉剛出來之後,我第一時間就擁有了一輛。使用下來的最大感受就是,互聯網服務方面做得不錯,但在汽車駕駛、車內舒適度方面,與其他專業的老牌汽車廠商相比,的確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這個角度看,“互聯網汽車”這個概念的主語還是在於“汽車”,“互聯網”只是個定語。對互聯網來講,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快”,無論是技術研發還是市場滲透,使用互聯網方式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讓用戶對你的服務和產品產生認知。但另一方面,主語才是我們能走到未來、走到終點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對於智能汽車來說,在互聯網的另一邊,是傳統的地圖導航和造車能力。相比之下,這些業務轉型的時候,或許會有比較慢的反應,但放在五年、十年的視角里看,其實這些所謂的傳統行業才能保證你發展得更長遠。

打個比喻,互聯網能力是一個人的肉體,能讓你跑得更快,而傳統業務能力則是一個人的靈魂,能讓你跑得更遠。在發展互聯網相關的跨界業務、例如互聯網汽車時,千萬不能讓肉體跑丟了靈魂。

這就是在互聯網地圖這個行業,高德在過去一年多能保證自己增長率超過100%的重要原因:我們對於傳統業務能力的敬畏。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地圖導航數據+地圖導航應用+雲服務平臺”三合一的專業企業,我們在大力發展汽車業務時,也明晰了自己的能力範疇和邊界,只是專註於導航互聯網化,同時利用背後阿里巴巴生態的電商、營銷、雲計算等資源,幫助合作夥伴的汽車實現互聯網化,合作共贏。此前與本田的合作,最近與長安、吉利達成的合作都是這樣的模式,我們負責互聯網地圖導航的部分,合作夥伴則專註於他們擅長的汽車設計、制造環節,希望能夠創造出真正推動產業前進叠代的變量。

冷靜地說,經過PC、TV及手機互聯網的洗禮,到了汽車互聯網,其實產業整體目前僅僅處於預熱期,要真正爆發、進入高潮,至少還需要三、五年。所以所有智能汽車這個產業的參與者,是不是有發展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心理準備,願意把自己的根基和底蘊做得更紮實?

這個問題的答案才是能否跑到終點的關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417

世紀佳緣百合網修成正果 牽線的紅娘才是最大贏家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09/153176.shtml

導讀 : 2015年的又一個大合並,曾經的婚戀交友老大世紀佳緣成為百合網的子公司,紅娘自然就是投資方了。

12月7日,世紀佳緣宣布與LoveWorld Inc.及其全資子公司FutureWorld Inc.達成合並協議,後兩者為百合網的間接全資子公司。這意味著,曾經的婚戀交友老大世紀佳緣成為百合網的子公司。這是2015年的又一個大合並,距離今年的結束還有二十幾天,不知道會不會繼續上演合並大戲。從這次合並來看,果然是合並面前一切皆有可能。之前即便猜到兩家會合並也是世紀佳緣並了百合,沒想到前者搖身一變成為後者的小弟,這到底算是什麽世道呢?

不過,仔細一想也沒啥,合並又不是單純兩家的事,即便是兩廂情願也得找個好娘不是?紅娘自然就是投資方了,整個2015年,投資機構著實過了幾把紅娘的癮,以致一發不可收。今天撮合這個,明天撮合那家,大手筆的大合並接二連三,司空見慣以後大也不見得大了。以此,世紀佳緣與百合網合並,要先看資本,再看兩家,最後才看行業。

下面,偉哥說下對這次互聯網紅娘之間百合戀修成正果的看法。

1、從行業來看,婚戀交友行業整體市場不夠大,激烈競爭導致行業的整合與細分是為常態。婚戀交友行業市場規模並不是太大,艾瑞數據預測該行業到2017年的總市場也就在185億左右。造成激烈競爭主要有幾點原因:一是行業內競爭,業務同質化比較高;二是社交網絡向婚戀交友行業蔓延;三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婚戀項目不斷入圍;四是行業垂直細分項目也沖擊了交友網站原來的很多整體業務,譬如到喜啦、喜事網等婚慶O2O等。兩家的合並如是為了線上與線下的O2O業務互補的說法有其道理,但主要還是戰略層面上的合並,否則兩家只要收購幾家需要的商家就可以了,不需要大動幹戈搞合並。

2、雙方合並,為後面的行業整合以及戰略布局做準備。其實,幾大婚戀交友網站在市場份額上差別並不是太大,而入圍者卻越來越多,這就使得每一個婚戀交友個體項目的增長空間越來越小。譬如世紀佳緣,從其2015的Q3財報來看,與2014的Q3的營收同比也就增長了2100萬,世紀佳緣還是國內最大的婚戀交友網站,其他網站的情況則要更差一些。這種情況,使得整個行業都有在營收上以及進一步發展的壓力。

種種跡象來看,這個行業面臨著整合與重組,不然就是一潭死水,毫無起色。雙方此次合並,一是可以抱團取暖,增強實力,為以後的市場洗牌做好準備;二是兩個網站的業務結構太為相似,從行業整體上來看這是一種資源上的分散,分頭式的發展不如整合在一起全力沖刺,這樣才能取得行業的里絕對控制權。

3、來自婚戀交友移動轉型以及BAT的壓力,讓兩家有些吃不消。除了行業內的競爭,婚戀交友網站更大的壓力來自於移動轉型與BAT的市場攫取。在一份2015年9月的婚戀交友app排名中,排名前10 的APP分別為世紀佳緣、有緣網、百合婚戀、珍愛網、花田、想戀愛、對面、小恩愛、QQ情侶、找對象。在這個名單中,我們看到的並非傳統的世紀佳緣、百合、真愛三大婚戀交友的傳統格局,有緣網穩穩占據第二名。移動互聯網肢解了很多PC互聯網時代的行業,終止了之前的寡頭效應,世紀佳緣及百合等一眾老牌面臨挑戰。從這個角度,老大與老三合並制衡老二並整合其他婚戀項目,似乎更有道理。

同時,這個名單中排名第五的花田,是網易旗下戀愛交友約會平臺,排名第9的QQ情侶是騰訊的婚戀平臺,還有更多的相關應用背後,都能見到BAT以及老牌互聯網企業的身影。這意味著,這些互聯網大佬可以通過各自的資源與資本力推這些婚戀交友產品,發展速度上要遠遠超過世紀佳緣、百合網等這些老牌婚戀交友網站,未來誰能有更大的規模真的說不準。所以,不管是從未來競爭上還是戰略布局上,甚至是資源的合理配置上,怎麽看,兩家合並都是利大於弊的,同時也是有迫切需求的。

4、百合網新三板上市失利,急需調整戰略做進一步的布局。按道理,應該是行業老大並掉行業老二,但是從市值等方面來看,世紀佳緣不一定有充足的現金流。反而是百合網在今年上半年剛融了15個億。同時,百合網也曾宣稱今年下半年還會融20個億,以確保其在新三板上市。最新的消息是百合網因資產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停牌,資產重組有可能是因為策劃合並收購,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總之,只要不能繼續登錄新三板,百合網就需要重新布置這盤棋局以進一步沖刺新三板,這樣才能上市繼續融資環虧損壓力,同時還能有進一步的發展。

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世紀佳緣竟然願意“委身下嫁”給市場份額不如自己大的百合網,這表明世紀佳緣在納斯達克的市上生活也不是太好過。世紀佳緣當前市值2.36億美元,近期單價在8.17-8.43美元之間,最低曾到4.18美元。如今國內資本環境比國外要好的多,跟百合網一起沖擊下新三板,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5、每個合並案的背後,都是資本運作在推波助瀾。這些合並,或是投機機構看不到企業發展的方向,急於套現走人,或是為了今後更豐厚的回報率而做打算。事實上,百合網的虧損是業界都知道的。今年9月百合網向新三板遞交的《公開轉讓說明書》顯示,2014年凈虧損3704萬元,2015年1-4月還虧損了13.53萬元。這種情況下,投資方不出手幹預才是怪事,畢竟投入是為了賺錢退出。尤其是當前各行業在資本上都有合並大趨勢,這同時也是打造行業旗艦應對各種競爭的大手筆,估計兩家的合並也早就成了資本方板上釘釘的事實。

以上這幾點,是偉哥對婚戀交友行業的這次大合並的看法。簡單的說,就是百合網與世紀佳緣在資本的運作之下合起來抱團取暖,目的則是為了畫一張更大的餅,講一個更生動的故事,做一個更大的規模,將來則有可能掙更多的錢。

買賣有理,分合常事。在利益面前,任何的資本運作都是有道理的,經商即是如此。無需太多討論,我們只要關註其後的發展就好了。

只是,兩家聯姻,最大受益者是紅娘,確實有些意思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4058

誰才是見習生



起初,以為《見習冇限耆》是講最大路最老套的耆英故事。公司有一老,如有一寶,你不要,你就走寶。橋唔怕舊,最緊要受。而老老實實,如果卡士是羅拔廸尼路加上安夏菲慧,誰不受?

是以,看着看着,竟發現故事是以Jules的視點去寫的,很是驚喜。電影的原名叫作The Intern》。看罷不住想,誰才是「the intern」?

表面上,Jules是上司而Ben是機構的實習生。但其實,Jules才是人生的實習生而Ben這個耆英乃可遇不可求的「mentor」。近年流行講「人生導師」,果真有這回事的話,Ben就是Jules因緣際會遇上的人生導師。


最需要人生導師的,是誰?正正是那些看似好打得的年輕才俊。因為諸事成功的人,往往也諸事混亂。不吃不睡,開會遲到,生意增長太快出錯也快,下屬投訴難相處,夫妻、親子關係統統沒時間經營……

Ben敏銳、善良、老練。貼心照顧,悉時提點,而你永遠估佢唔到。當Jules過份投入工作,Ben勸她珍惜家庭。但當Jules決定聘請CEO來管理公司,Ben卻說,你摺衫的樣子,出賣了你,只有你才會對自己的出品那麼在乎和投入,千萬不要放棄事業去交換丈夫的忠誠,換不來的。

後生如烈火,一鼓作氣,卻不免走極端。耆英如醇酒,看世事如雲淡風輕,自能恰到好處拿捏平衡。Ben就像上天失驚無神給Jules派來的天使。吃薄餅的一幕,揭開了Ben來應徵的原因,原來是為了回到老地方。物是人非,印刷廠如今已變成Jules的王國。這一點微妙的緣份,令Ben這角色多添了傳奇色彩。

而我其實更希望,最後一場Jules看着Ben的空桌,Ben不是請假而是永遠消失,因為internship完了,Ben也圓了重遊舊地的夢,Jules亦上了該上的一課。如此這般,或許來得更有餘韻,也更浪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028

內容為主還是場景為主,誰才是撬動K12在線教育市場的杠桿?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5/1229/153517.shtml

導讀 : 無論是從內容的生產角度還是從用戶的使用場景角度都可能改變原來的行業格局,至少給創業者們提供一條新的思路,但要突出重圍,還需打開三道門。

從中小創業者爭相占位,到老牌教育公司轉戰線上,從BAT巨頭紛紛布局,到政府政策大力支持,K12在線教育這三年可謂風光無限。如果把2013年看成是在線教育 “初生牛犢不怕虎”,2014年則是“百家爭鳴”各領風騷,而到了2015年下半年,在線教育開始“斷臂求生”。有人斷言,“所有剛開始就沒有收入的在線教育將終生難有收入”,在線教育開始峰回路轉,集體陷入盈利變現的窘境。誰能救K12在線教育,誰又能突出重圍?等待我們的不僅僅只是對行業叩問和對從業者的聆聽。

冰火兩重天的K12在線教育市場

無疑,在線教育市場是個巨大的增量市場,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市場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今年將首次超過1600億元,2022年則將突破一萬億元。其中K12在線教育更是個大金礦,據《文匯報》報道稱,一項涉及京黑魯等六省市130余所學校四千余名學生調查顯示,75.2%小學生和71%的初中生參加課外補習。再加上公辦學校和補習學校的教考分離以及開放“二胎”政策,K12階段的在線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如今除了BAT和傳統教育企業,一大批創業者先後紮堆K12在線教育,並衍生出了眾多產品模式: 如為學校提供軟硬件設施的B2B、分別從課下作業和習題庫切入的B2C、以賣課程為核心的網校模式、正在逐步轉型直播課的O2O等等。這眾多模式同時也牽引著資本界的血液流向,隨便列舉幾例:

11月19日,慧科教育獲3億元B輪融資,由千合資本王亞偉領投,複興昆仲、高榕資本跟投。

10月28日,滬江網宣布獲得10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漢能投資、軟銀麟毅中國民生投資、為順基金等。

9月21日,K12內容供應商樂樂課堂宣布獲得2000萬美元B輪融資。

再比如此前在線教育VIPABC獲由阿里巴巴領投的高達1億美元的B輪融資,雷軍旗下的YY豪擲10億元投資100教育,用淘寶模式做教育的在線教育平臺天天象上也獲得7000 萬元人民幣 Pre-A 輪融資等等。

然後並不是每一位創業者都如此幸運,更多的先行者成為了先烈,比如去年9月明星創業家“小龍女”龔海燕的梯子網和那好網提前出局。有機構調查顯示,目前國內在線教育機構8000家左右,有70%的K12在線教育企業處於虧損狀態,15%企業營收持平,10%企業死亡,盈利的企業只占5%。報告預測,2016-2017年將繼續淘汰一批創業者。另外整個行業也沒有出現一個占據絕對市場優勢的產品,K12在線教育成為了“不斷被沖鋒,但卻最難拿下的山頭”,冰火兩重天的K12在線教育亟需找到新的方向。

內容為主還是場景為主,一個在左,一個為右

探求方向之前,我們不妨先梳理下目前K12在線教育的問題出在哪,以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產品為例。

拍題類:看似在解決學生想要答案的問題,實際卻讓學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甚至陷入抄作業抄答案的尷尬境地,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支持。

網校類:先不說企業去購買經過包裝的明星老師的錄制視頻課程,將課程當作商品進行售賣,這視頻的內容質量能否有保證,光是這0.3%左右的複購率就難支撐出個大未來。

O2O服務:多是將找家教的渠道從線下搬到線上,通過低傭金、下單補貼的方式圈老師圈用戶,師資質量和危險系數成為最大的問題。

直播類:因為政策限制及時間原因,一線教師無法參與進來,從而較難把控師資和內容質量。

題庫類:首先是優質題創建成本高,生命周期短,其次初高中學校本來就有做不完的卷子,所以這類產品對學生來說並不是剛需。

更為關鍵的是幾乎所有的K12在線教育產品都存在相同的問題:

一、沒有全面考慮教育行業用戶特殊情況,基本圍繞學生痛點來展開,忽略了在校教育最核心的是內容,而內容產生者是老師,大多數產品都不具備有效調動在職教師參與的能力;

二、機械的複制線下模式,沒有考慮到教學的延續性,尤其是基於用戶使用的場景問題,多數都是偽需求偽場景。也就是內容生產和應用場景產生了偏差。

好,問題來了,為什麽這樣說,有什麽解決辦法、我們先說內容生產的問題。首先在線教育的本質依然是教育,鏈條也是教師產生提供教育內容,學生消費內容,這內容包括學習視頻類、學習工具類,如題庫類、筆記類、語言學習輔助類以及文檔資料等。

其次在目前的在線教育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內容多來源於網絡聚合,質量參差、良莠不齊,而沒有落到“教育”的實質——高質量的教學內容產出。於是就引發了三個問題:1、最優質的教學內容哪里產生?2、中國在線教育的推動者理應是誰?3、中國最能夠影響和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人是誰?沒錯,答案都是老師,老師是在線教育鏈條的核心服務提供者,也是內容生產者。優秀的師資是核心支撐力量,K12在線教育平臺需要通過完善的服務模式,調動老師的主觀能動性,產出精品內容,服務好學生,同時為教師帶來人氣和收益,從而實現師、生、平臺三方共贏。如今行業已經出現一批專註於老師的平臺,如猿題庫教師版,微課網、愛學堂、樂樂課堂、洋蔥數學、天天象上等,他們采取C+2C模式,實現內容消費者(學生)與內容生產者(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這樣的改變是:

1、通過匯聚一線教師,更加真實還原傳統課堂上的教學場景,給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

2、因為在線教育領域消費機會成本過高,需要對內容提供者進行篩選以保證內容生產的質量,優秀學校的頂尖名師能促進精品內容的生產,以保證內容消費者對平臺的認可度及信任度,降低內容消費者的機會成本,促進平臺的良性發展。

3、通過圍繞老師研發產品,可借助老師力量快速通過校園渠道實現產品推廣。而且名師路線也早已被傳統線下培訓機構證明其可行性。所以這種掌握名師再生產精品內容,並以相對很低的價格門檻快速聚攏用戶的模式或許真是一條路徑。

接著我們再講講場景。我們先列舉幾例,做題類如猿題庫、快樂學等,典型場景是“我如何通過做題找到我的知識缺陷並彌補從而考高分?”;答疑類(B2C)如學霸君、求解答等,其場景是“當我碰到難題,如何快速找到答案?”;再比如一對一答疑類(C2C)如作業幫、菁優網等,是在學生碰到難題時,用手機拍照或語音上傳,讓入駐的老師或學霸為自己解答等等。從這個層面上講,在線教育產品之爭本質不是產品形態之爭而是場景之爭,都是在搶奪學生和教師的時間,改變教與學的習慣。這種場景上的競爭主要表現為兩類,第一類:同一場景內不同產品形態的競爭,比如遇到難題時,學習寶教學生去查找試題,愛考拉則是讓學生提問、學霸搶答,並雇傭老師參與其中,在後臺幫助學生解答。第二類:不同場景之間的競爭,比如支付領域,支付寶教用戶淘寶時用,但微信告訴用戶隨時隨地可用,微信接管了如超市購物等更為豐富且高頻的場景,所以微信支付對支付寶沖擊很大。在線教育行業我們以作業盒子為例,他們先是接管作業場景,為老師做了移動端教輔,老師在手機上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他想要的題。另外80%的客觀題系統直接匹配答案就批改完成,其他的解答題就很輕松。其次他們響應學生在預習、作業、單元測驗、複習等不同特定場景下的用題需求,做到個性化推薦。所以與其在糾結做什麽樣的平臺提供什麽樣的服務,不如去關註用戶使用場景,在場景三個關鍵維度:頻度、時長、可替代性上做好取舍,至少可以去挑選時長又高頻次又高且可替代性也低的市場讓自己少走彎路為自己贏得勝利。因為在K12在線教育這個市場上,你的對手不只是相同產品形態的,還可能是同一場景下的不同產品甚至是來自於不同場景下的產品。

由此說來,無論是從內容的生產角度還是從用戶的使用場景角度都可能改變原來的行業格局,至少給創業者們提供一條新的思路。

要突出重圍,行業還有三道門。

突圍三道門

但,這並無意味著找到了方向就萬事大吉,行業從業者折戟沈沙數不勝數,如要突出重圍,仍需打開三道門。

1、教師之門:體制與個人的抗爭

既然教師是關鍵點,那如何引導和匯集教師則成為了行業的競爭點。目前K12在線教育領域在教師端仍然有三道坎,

1、教育資源仍保留在體制內,因受體制長期影響,老師對“創新”和“變化”的本能排斥,也就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師優質教學內容的產出。

2、教師和技術投入成本大,老師與學生及家長的協同串聯也較為複雜,而且線上具體能承擔多少教學任務仍需驗證.

3,教育資源分布不均,教師也是門手藝活,如何保證篩選出優質教師,提供標準化高質量的內容並在全國複制也是難事。即便像天天象上匯聚了將近2萬名頂級老師,錄制近10萬節課程的平臺面對全國各地不同基礎的學生的需求還是需要繼續補充教師隊伍。這註定是場教師個人和在線教育平臺與原有教育體制和教學習慣的抗爭。

2、家長之門:管理角色和信任度的匹配

教育不止是知識傳授,尤其是對於家長更多的是“管理”。放到學校家長是請一些比自己懂得多的人來幫助管理孩子並提高學習成績。而在K12在線教育上,就需要家長改變,第一、家長需要來督察“管理”孩子的線上學習情況,時刻“提防”孩子上網幹其他的。第二、多數家長更願意相信活生生的老師,而不是網上的內容,只是在為孩子學習投資時,會願意聽老師的建議。所以在線教育平臺如何分配家長的角色以及如何快速獲得家長的信任度成為關註的重點。況且他們的目的很明確:一讓孩子更好地學習考出好成績,二讓自己在小孩教育上更輕松些。

3、平臺之門:推廣策略和盈利模式的探索

最後講講k12在線教育平臺自己,先說推廣難度,因為校園市場的獨立性和和分散性,從而容易導致信息不對稱,甚至產品水土不服等問題,這就加大了K12在線教育產品的推廣難度,甚至產品之間就是資源和渠道的粗暴比拼。目前天天象上以地推的形式獲取教師,作業幫采用微博等新媒體營銷、猿題庫則采用如與搜狐教育合作舉辦司法考試在線模擬考試等品牌營銷進行推廣,其中都各有利弊。再說盈利模式,目前行業盈利模式相對單一,比如天天象上采取平臺抽成,猿題庫直接收費等,梯子網直到關停都未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這要求創業者們一邊極速前行一邊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推廣模式和盈利方式,還要靈活處理好牽扯其中的各個利益方如:教委、學校線下教育機構、學生,甚至題庫和教輔書集團等。

總之,不管是內容為主還是場景為主,都是好的切入方式,但若說成功就都需要再下些功夫。在線教育在實現打破師資和教學內容的時空限制本質的同時,也需處理好與線下教育的關系,作為中國基礎教育的補充和輔助,無論形式如何,我們都只希望孩子們越學越輕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9251

耶魯校長:這才是判斷一個人受過教育的鐵證

叫那個偷步買車的7頭過氣Banker,看看什麼是教育。

人為什麼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獲得知識?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贏得尊重?還是,享受樂趣?以下三位不同領域的名家對教育的本質有著驚人一致的認知,也許,這就是教育的答案和目的

教育不教知識和技能 卻能讓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
Richard Charles Levin是享譽全球的教育家,曾在19932013年任耶魯大學校長,上一位任滿20年耶魯校長的還是1899年就任的Arthur Twining Hadley

Richard曾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後,居然擁有了某種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最大的失敗。因為,他認為,專業的知識和技能,是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在大學畢業後才需要去學習和掌握的東西,那不是耶魯大學教育的任務。

那大學教育有什麼用呢?

Richard在他的演講集《大學的工作》《The Work of the University》中這樣提到,耶魯致力於領袖人物的培養。在萊文看來,本科教育的核心是通識,是培養學生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通識教育的英文是,liberal education,即自由教育,是對心靈的自由滋養,其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

自由地發揮個人潛質,自由地選擇學習方向,不為功利所累,為生命的成長確定方向,為社會、為人類的進步做出貢獻。這才是Richard心目中耶魯教育的目的。

正如《大學的觀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的作者John Henry Newman所說:只有教育,才能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只有教育,才能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教育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教育能讓人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

老占註:Richard Charles Levin1947年生,是美國經濟學家,當然是猶太人,1993年至2013年擔任耶魯大學校長。20143月接替吳恩達開始擔任Online開放在線授課平台Coursera CEO

網友Fai Yu兄提示,台灣有個40歲左右的葉丙成教授驗証,Richard從沒說過這句話,各位自己查証校長的講稿及葉Benson的面書。


https://www.cpr.cuhk.edu.hk/resources/press/pdf/50c0403d8339f.pdf



教育不改變生活環境 卻能改變人的思維方式
2005年,美國已故小說家David Foster Wallace曾在Kenyon大學的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

演講的一開頭,他講了一個小故事:兩條年輕的魚遇到一條老魚。老魚打招呼道:早晨,孩子們。這水怎麼樣?兩條年輕的魚繼續遊了一會兒,終於,其中一條忍不住問另外一條:「什麼是水?」

演講中提到,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趕赴辦公室,應付8-10個小時充滿挑戰的工作,然後去超市、做飯,放鬆一會就得早早上床。因為,第二天又得周而復始,再來一遍。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生活裡,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翻手機、給生活加速、陷入瑣碎的柴米油鹽、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

就像開頭的故事一樣,生活在「水」中太長時間,已經不知道水是什麼。

Wallace在演講中說到,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學會思考、選擇,擁有信念、自由,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獲得幸福的能力。

教育能讓你活得幸福 幸福取決於有意識的思維方式
哈佛大學的《幸福課》風靡全球,教授這門課的Tal Ben-Shahar教授認為,幸福取決於你有意識的思維方式,並總結出了以下12點有意識地獲得幸福的思維方式:


1.      不斷問自己問題。每個問題都會開啟自我探索的門,然後,值得你信仰的東西就會顯現在你的現實生活中。
2.      相信自己。怎麼做到?通過每一次解決問題、接受挑戰,通過視覺想像告訴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
3.      學會接受失敗,否則你永遠不會成長。
4.      接受你是不完美的。生活不是一條一直上升的直線,而是一條上升的曲線。
5.      允許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
6.      記錄生活可以幫到你。
7.      積極思考遇到的一切問題,學會感激。感激能帶給人類最單純的快樂。
8.      簡化生活。貴精不貴多。對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學會說no
9.      幸福的第一要素是:親密關係。這是人的天性需求,所以,要為幸福長久的親密關係付出努力。
10.  充分休息和運動。
11.  做事有三個層次:工作、事業、使命。找到你在這個世界的使命。
12.  只有自己幸福,才能讓別人幸福。教育子女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個誠實的父母。

唔好偷步買車,買馬就可以。


老占註:Tal Ben-Shahar,以色列裔美國人,教師,作家,專長於積極心理學和領導學。曾在哈佛大學任教心理學1504(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課程,是哈佛有史以來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網上有流傳2006年和2008年的課程錄像,廣受好評。後來回到以色列教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122

關於數據分析軟件市場,這八大苗頭才是真正的大勢所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12/153741.shtml

導讀 : 由於大多數公司客戶終身價值對客戶流失的敏感度,2016年看起來會是數據分析軟件公司需要系好安全帶準備迎接大風浪的時間。

緊張精彩的2015年已經結束了,現在是時候回過頭來看一看數據分析軟件市場的潮流。 已經有幾個趨勢繼續變得壯大(比如開源,雲托管,基於Hadoop的SQL解決方案),同時AWS上的Redshift開始成為數據倉庫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SQL解決方案繼續在Hadoop的生態系統里大行其道

除了Spark,大部分Hadoop的生態系統里的新聞都來自Presto, Impala and Drill。 關於MapReduce繼任者的鬥爭還在持續,而在列表中的所有候選者的一個主要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提供SQL界面。這個趨勢從2010年Hive開始逐漸取代Pig就一直如此。 

因為太多的Hadoop生態系統提供的價值圍繞在分析和商業智能上,而過去數十年整個分析世界已經運行在SQL的基礎之上,並且圍繞它建立了很多無法替代的公司競爭力,所以在經過了很多關於NoSQL和Hadoop的憧憬以後,大家發現還是要回過頭來面對這個事實。

Druid看起來要火

在主流的大規模基於內存的OLAP數據庫中,LinkedIn的Pinot和Metamarkets的Druid是兩個主流選擇。 Druid似乎從Yahoo得到了不少關註,而且不少最前沿的高科技公司也開始越來越多地使用它來驅動實時商業智能(BI)。

十月份,Druid一些主要貢獻者宣布了Imply.io,一家為Druid提供商業支持及打造出圍繞Druid的生態系統的公司。總體而言,很多聰明人開始用Druid來做內存數據庫,以便對海量數據集進行交互式分析。

開源機器學習庫Galore

十一月, 谷歌開源Tensor Flow ,一個利用數據流圖譜進行計算的廣義庫。 它被大量用於機器學習,特別是深度神經網絡。 它還在加盟了十一月微軟發布的Theano,Torch,DMLT。

雖然上面提到的這些庫不是可以把人工智能添加到任何產品的簡單插件,但是以他們為基石任何有足夠多的數據的人都可以來訓練他們的系統來制造最先進的算法。 當大家都開始在基石上建造,產品的整體複雜性,無論是分析相關還是其他方面,都會不斷提高。

IBM在Spark上發力

6月,IBM 宣布把3500研發人員放在Spark相關項目上。 Spark是在許多方面是Hadoop的生態系統里的MapReduce的繼承人。 它為開發人員提供了四大法寶(低級別數據處理語言,機器學習庫,圖形算法和SQL-on-Hadoop數據庫)來進行數據的混合及匹配。

雖然仍然在用戶實踐的最初階段,Spark已經得到了背後龐大的開發者的支持。十月份,IBM宣布了基於Bluemix的Spark-as-a-service ,並且把其數據工程產品移植到Spark上。這件事情對以開發Apache Spark為主業的Databricks 公司的影響十分值得關註。

商業智能開源軟件開始興起的一年

從歷史上看,開源軟件的創新基本上在軟件堆棧的較底層。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對開源軟件企業可行的商業模式的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面向最終用戶的軟件正在以開源的方式進行開放。

去年,兩個古董的開源BI公司之一的JasperSoft被Tibco以$ 1.85億美元收購。另一個公司,Pentaho,則在前年2月就被日立數據系統公司以超過$ 5億美元收購。

同時,在2015年還湧現出了多家輕量級的開源項目。AirPal和Re:Dash把重點放在使用戶能夠快速,輕松地在Redshift上進行SQL查詢(詳見下文),而Metabase還提供了一個非常易於安裝的工具,允許非技術用戶對多種數據庫進行數據查詢和分享數據報表。

專有事件分析公司繼續湧現

雖然Google Analytics仍然是大家默認的首選,仍然有很多人致力於開發以收集並分析在網站和移動應用上的用戶行為為中心的,集所有功能於一身的分析系統。

與此同時,作為Google Analytics的主要競爭對手,Mixpanel(截止去年已募集$ 6.5億美金),於去年7月跟隨Heap公司的腳步,發布了Codeless Analytics。它主要是通過添加SDK到您的移動應用里,自動對移動應用進行數據埋點,並同時獲得對用戶行為事件的分析,而無需手動對特定事件進行埋點。 十一月,該公司發布了Predict,它可以讓你使用輕量級的機器學習來預測用戶是否會執行一個動作(如轉換付費)。

與此同時 - Heap已經因為它在移動和網絡事件的數據分析上的簡單易用性而獲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Amplitude在八月融資$ 9百萬美元;而以增快數據分析速度為核心業務的Interana也在一月份A系列融資$ 2000萬美元。

同時,廉價和簡單地運行一個數據倉庫的方案的出現(如AWS的Redshift)也對傳統的使用專有事件分析軟件的理念帶來了沖擊。

正在興起的建立於雲端的分析架構

在2015年,一個用於處理商業智能的新的標準正在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以及願意保持創業心態的中型公司)中形成: 上世紀90年代的統一數據倉庫的概念正在回歸。允許這樣做的關鍵因素是AWS Redshit作為分析數據倉庫的廣泛采用。

因為Redshitshift相對於老一輩的數據庫(如Aster,Vertica, Teradata等)比較容易維護,它很快成為科技創業公司里數據倉庫的首選。

有兩組初創企業乘著這股浪潮:那些幫助把你的數據轉移到Redshift上的和那些讓你對在Redshift上的數據進行分析的。

第一組包括一些公司講業務完全圍繞在將數據加載到Redshift(如Alooma,Etleap,Textur)。此外, Segment去年正式宣布了將數據送到Redshift上的能力。 同時,RJMetrics,一個電子商務分析的供應商,推出了他們的系統里關於數據攝取的部分幫助您將數據送到Redshift。

總而言之,許多公司都把自己的賭註押在AWS上,絕大部分在去年秋天QuickSight發布前。隨著AWS的數據管道等攝入服務不斷完善,他們的業務模式是否仍然存在還有待觀察。鑒於AWS的移動分析SDK和數據攝入管道的存在,可能留給這些公司的生存空間會逐漸消失。

鑒於QuickSight的預覽版目前只能提供很基本的功能,一些BI軟件供應商在2015年從在Redshift上投入巨資的客戶上獲得了很多業務。 Looker, Mode Analytics, Periscope and Metabase是在Redshift被用來做分析數據的產品里比較突出的。 然而,這個領域會怎樣發展很大程度上要看AWS來年會帶來怎樣的新產品。

總而言之,2016年正在成為一個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年,尤其在融資放緩的影響更加明顯的情況下。

偉大的回火(公司估值壓縮)

雖然在事件形成的過程中很難感覺到,但回過頭來看,股票市場里股價對營收比的壓縮對私募市場的影響很明顯,特別是當Fidelity公開將它手中一大批其後期投資降低估值的時候。

在做分析軟件的公司中,Cloudera的估值變化不大,而Dataminr的估值下降了35%。 在一般情況下,分析創業公司的獲取資本的成本,無論是早期或晚期,都變高了很多。雖然大量的風投公司扔在獲得新的資金,並有足夠的錢去投資,總的感覺是,對初創企業的估值已經緩慢開始下調。

今年會有一些動蕩,無論是在募資上,還有更重要的是,在很多分析公司的客戶群的相關預算上。由於大多數公司的客戶終身價值對客戶流失的敏感度,2016年看起來會是一個需要系好安全帶準備迎接大風浪的時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31

“流量+變現”才是王道!互聯網金融現跨領域掘金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14/153771.shtml

導讀 : 從互聯網金融的整體來看,“全能型”金融產品的門檻現在已經很高,很多新創立的公司都往垂直領域走。

2015年可以說是互聯網金融的定調之年,年初銀監會成立普惠金融部、李克強總理講話鼓勵互聯網金融發展都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2015年,BAT京東小米360這些大公司在這個領域有大手筆的布局,大公司個人征信牌照的獲得和互聯網銀行的涉足尤為引人註目,小米和360也在2015年加入互聯網金融戰列。除了BAT等大公司,有些垂直行業的公司早就步步為營布局,也有很多垂直行業的公司在2015年作為新手涉足互聯網金融,畢竟“流量+變現”才是王道。

從互聯網金融的整體來看,“全能型”金融產品的門檻現在已經很高,很多新創立的公司都往垂直領域走,譬如說車、房等,垂直領域公司相對於剛創立的互聯網公司來說,它們做垂直領域金融更是有著多年經驗積累的優勢。一方面,垂直領域的公司通過多年經營積累了豐富的流量,這大大降低了它們的獲客成本。另一方面,它們經驗和數據的沈澱賦予了這些公司在風控方面的天然優勢,它們有時候甚至可以將風控成本降到同類產品的10%。可以說,跨行業發展涉足互聯網金融是很多垂直行業公司的必然之舉。

1.互聯網金融江湖

互聯網金融江湖

上圖中列出了互聯網金融的主要細分領域,在這些領域中,垂直行業的公司由於自身的屬性,相對更專註於消費金融和供應鏈金融領域的開拓,保險(尤其旅遊險和車險)、分期消費、商貸是這些公司涉及頻次最高的金融產品,布局比較早的公司也會涉及理財、基金等其他產品,支付領域還是更多地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這樣的大公司產品占據主要市場份額。IT桔子列舉了一些其他領域涉及互聯網金融的案例,看看它們是如何圍繞流量和場景進行布局的:

2.垂直領域布局

作為重要的場景和流量渠道,旅遊無疑是涉足金融的火熱領域:攜程2013年就成立金融事業部,2014年推出“攜程寶”和“程漲寶”;2015年6月,去哪兒和平安銀行合作推出首款基金產品,去哪兒金融有“趣遊寶”、“拿去花”以及“存款證明”三款產品;途牛也早在2014年就涉足金融,推出了針對出境遊客的零保證金出遊“牛客貸”,隨後又提出了為中小供應商提供貸款服務的供應鏈金融產品“牛業貸”。

2014年底,可對指定旅遊產品申請分期支付的“牛分期”業務上線。2015年5月29日,途牛宣布與工商銀行江蘇分行營業部達成戰略合作,後又獲批基金銷售牌照,如今途牛提供的金融服務包括“途牛寶”、“消費信貸”、“禮品卡”、“購物退稅”、“牛對兌”,途牛金融產品在眾多互聯網旅遊公司中最為豐富;驢媽媽在8月也推出“小驢分期”服務,遊客可以 “先旅遊,後付款”;趣旅網在2015年開始與京東金融合作,用戶可以在線選擇京東旅遊白條;2015年,同程旅遊成立“同程金服”,12月,同程保理拍照受批,並推出了理財產品“同同寶”,掘金供應鏈金融。旅遊行業的很多公司可以稱為是“旅遊場景電商”,所以消費金融和供應鏈金融幾乎是這個行業所有大公司必備戰略,這是旅遊行業自身屬性決定的。

本地生活領域,趕集好車(現為瓜子二手車)推出車貸款步入消費金融;58同城推出理財產品“58 錢櫃”和“58車商貸”涉局場景金融和汽車金融;而美團金融也傳出大量招人的信息,看來也是準備“大幹一場”。

汽車交通領域基於自身跟線下場景結合的屬性,自然也不會放過金融領域。2015年5月,滴滴快的的“一號專車”上線“余額生息功能”,10月滴滴平安聯合推出“司乘意外綜合險”;Uber中國也緊隨其後,宣布與“太平財險”和“太平資產”達成戰略合作,上線保額為100萬元的“乘客意外險”;e保養也在10月推出活期理財產品“養車錢包”;12月,車貓二手車上線消費貸款產品 “喵喵速貸”。車險是保險領域頻次最高的產品,滴滴快的和Uber自然不會放過它,而汽車交通領域中“泛電商”的平臺自然不會放過消費金融。

除了小米之外,其他硬件公司也沒有閑著 — 2015年3月,酷派推出手機分期服務,搶先小米成為第一家進軍互聯網金融的國內手機廠商;大疆推出無人機保險計劃;傳富士康也要在印度設立銀行。

其他的電商、社交等互聯網公司也在互聯網金融有所布局。不少電商包括B2B電商都開始布局消費金融,2C電商比較知名的是唯品會與君正集團合作設立網商銀行。2015年,社交平臺人人網領投P2P網貸LendingHome C輪融資,5月份公布了重大轉型計劃,將開拓互聯網金融的相關業務。傳統企業服務領域公司金蝶也成立金蝶金鏈涉足金融,旗下擁有數據金融、金蝶支付三項業務。

從所有案例中不難看出一些共性——一是流量變現,二是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此外,一些公司積累到一定程度之後會申請金融牌照,如途牛。2016年,預計互聯網大公司會繼續在金融領域完善他們的布局和進行進一步的布局,而垂直行業也會有更多的公司“試水”互聯網金融領域。憑借自身的場景和垂直領域的經驗,相信垂直領域金融的大天地現在才剛剛開始,也會有更多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以垂直領域金融的模式出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1796

年終獎滿意度大調查:哪些行業拿得多,誰才是大贏家?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550.html

年終獎滿意度大調查:哪些行業拿得多,誰才是大贏家?

一財網 一財網綜合 2016-01-18 19:50:00

近日,一媒體通過問卷網,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9.3%的受訪者還在焦急地等待年終獎的到來。40.4%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年終獎並不滿意。

年關將近,許多職場年輕人奮鬥了一年都等著發年終獎。對於很多人來說,年終獎被看做是單位對自己一年工作的評定,更是決定去留的原因之一。近日,一媒體通過問卷網,對2003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9.3%的受訪者還在焦急地等待年終獎的到來。40.4%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年終獎並不滿意。

本次調查中受訪者的單位類型分布為,12.5%的受訪者在政府及事業單位,22.0%受訪者在國有企業,16.2%受訪者在外資企業,44.3%受訪者在民營企業。

55.6%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年終獎在5000元以下。還有16.0%的受訪者年終獎會在5001元-1萬元,9.3%的受訪者會在1萬元-3萬元這個區間,3.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年終獎會超過3萬元。此外,16.0%的受訪者目前還不知道會發多少錢。

分單位性質來看,在外資企業中,對年終獎滿意的受訪者為29.8%;國有企業中,滿意的為28.5%;政府及事業單位中,滿意的為22.6%;民營企業中,滿意的為15.0%。比較來看,來自民營企業的受訪者對年終獎的滿意度最低。

當小編看了以上這些調查結果並惶恐自己今年能拿到多少年終獎之時,影視行業的年終獎簡直閃瞎了在下的眼,特別是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們,感覺僅是拿到他們年終福利的冰山一角,這晚上睡覺都能笑出聲來。

酷炫一下幾位當紅炸子雞送出的年終獎,是不是已經誘人到不行,還是你都準備好要去應聘明星們的工作團隊了呢。

Angelabab黃曉明聯合送禮 青島大蝦和豪車亮了

Angelabab和黃曉明這一年收獲了滿滿的祝福,年關之際,夫妻倆攜手打造了一本公益臺歷,內容是兩人做慈善12年的總結,包括了兩人共同傳遞愛心送出正能量等公益內容。令人意外和感動的是,他們還送上了家鄉特產青島大蝦,讓眾人直呼“暖心又實用”。

眾所周知,Angelababy近年來一直致力於各項慈善事業,婚後更是和黃曉明聯手合體做公益。過去一年,兩人帶著大批愛心物資探訪了青島空巢老人、參加芭莎慈善盛典慈善拍賣,甚至在世紀大婚之時,也不忘慈善將大部分禮金捐給資助527位聽障兒童,並且成立了“關愛寶貝”慈善基金等等,近期在微博之夜上兩人更是一齊被獲封“年對卓越公益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Angelabab和黃曉明對外體貼大方,對待內部工作人員也是豪氣十足。據記者了解,Angelababy給團隊內員工到的最大年終獎是一輛價值超百萬的豪車,還有現金紅包,各種奢侈品牌代金券以及大牌包包等等,從現金到實物她全都考慮到了,可謂“福利女神”。

周冬雨送名表福利多多 陳赫衣服帽子表達感謝

除了Angelabab和黃曉明,周冬雨和陳赫的年終大獎也別有心意。據周冬雨的工作人員透露,她送出的年終獎是某知名高端品牌的手表,價值從十幾萬到百萬不等,同樣也有各種“飽滿”的現金紅包以及奢侈品牌名包。沒想到,平時精靈古怪如小女孩兒般的周冬雨,發放年終獎福利時如此大手筆豐富多樣。

此外,在上一期《奔跑吧兄弟3》中剛剛榮獲“最強能力者”的陳赫送起禮來也是別有新意。自“跑男”開播以來,陳赫豐富鬼馬的表情動作成為大家調侃的對象,眾多“還有誰”“你是豬嗎”“天才就是我”等個性代表口頭禪更是廣為流傳,成為團隊的“搞笑擔當”。今年,陳赫也將送上自家品牌“天才”系列的衣服和帽子,表達對媒體、同行朋友等以及工作人員的感謝。不僅宣傳了品牌,還感謝了關心愛護他的朋友們,更彰顯了他對“伐木累”跑男團的情誼,這個“天才”不一般。

楊冪劉愷威 夫妻雙雙包更大,平時小禮不間斷

曾經楊冪就因為“20萬巨額紅包”的消息傳出而瞬間變成年終獎的“業界良心”並引發熱議話題,甚至當時也引發圈內人“求職表白”熱潮。之前楊冪與劉愷威還未結婚時,雖然兩人都在同一家公司,但還是會選擇分別給工作人員包紅包,那時大家收到的是雙份,自然會比只服務一個藝人多一些。婚後,大冪冪與老公就選擇改為包一個“大紅包”來犒勞工作人員。楊冪被指一直都很慷慨,劉愷威據說也很大方,其宣傳表示平時看到合作的東西他們都會買回來送給工作人員,並不會特意說一定要在過春節的這個時候才給大家送禮物,平時甚至會小到買咖啡或者送唇膏、面霜、保健品。說到“喜羊羊”的年終獎,因為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所以目前大冪冪的年終獎還沒有發放。不過宣傳坦言年終獎每年都會變得更多一點,但不想跟別的藝人攀比誰給得比較多,所以不說具體數字,但絕對是很吉利的數字。

新晉老板趙麗穎不比前輩手軟,中秋節就已過萬

去年剛剛晉升“金鷹女神”的趙麗穎也是古裝小花旦的領銜代表人物,2014全年藝人新媒體指數位列TOP5。其實趙麗穎也有名副其實“承包男神”,從陳曉、劉愷威、張翰,到2015年將播的電視劇《花千骨》搭檔霍建華,《實習生》中搭檔“跑男”鄭愷。

1987年出生的趙麗穎成立自己的工作室其實還不到一年,之前她憑借《陸貞傳奇》走紅也讓身價暴漲百倍。雖然目前工作室的小夥們還沒有拿到年終獎,她在去年中秋節時就已經豪爽拿出了每人五位數的紅包發給員工,目前年終獎估計會高達六位數。作為年輕新生代老板代表,趙麗穎平時也很大方,甚至還會帶員工出去買衣服,除了送化妝品還會送奢侈品如LV包,或者時下的電子產品iPhone6什麽的,被員工稱為“小趙Boss”的她宗旨就是“絕不虧待身邊的小夥伴”。

範爺冰姐姚大嘴乃土豪之最

出手大方的範老板一直是業界標桿。從曾經的LV新款手袋起步,“偏菜”包括手機、鉆石等,她甚至還為個別核心員工買過房子、辦過婚宴。雖然近年相對低調,但之前采訪中她也表示要在意大利遇到合適的就搬回去送員工。

李冰冰發給員工的年終紅包現金一般為5至6位數,工作室人員總共領到的現金應該近百萬。她用於抽獎的禮品最便宜3000多元,最貴曾有1.5萬元電視,而且基本每人都能抽到。

姚晨,除了包上五位數以上的紅包,也會為員工報銷春節回家頭等艙機票,甚至送出金飾。

這下,你滿意了嘛?

 

綜合來源:蘭州晨報、騰訊娛樂、環球網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6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