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恭喜(新加坡)舒果正式開幕!Applause for Sufood's grand opening!」 五月二十七日上午八點,新加坡萊佛士商場二樓,王品舒果的海外首店正式開幕。這一戰,被王品視為「國際化元年」的序曲,至關重要。但是,在主持人中、英文夾雜的介紹中,站上舞台的,卻不是意料中的王品董事長戴勝益,而是副董事長王國雄。 「這麼重要的場合,應該是要董事長親自來的,」王國雄靦腆笑說。原來兩天前,戴勝益因家中急事,臨時取消新加坡行程。不過,戴勝益的取捨之間,也透露出王品改朝換代的氣氛;據瞭解,因認同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把世界和位置留給年輕人」的理念,戴勝益已向內部公佈退休時程,將在二○一八年、他六十五歲時卸任,並由現年五十四歲的王國雄接任。 戴董心中的痛:輸出失敗,攻不下海外版圖 交棒前夕,其實戴勝益還有一個未了的願望,就是王品集團國際化。談到海外,從美國的牛排館Porterhouse Bistro、中國豐滑火鍋,再到泰國陶板屋,不只稱不上成功,更讓王品慘賠數億,王品的海外攻略不像在台灣這麼風光,一直是戴勝益心中的痛。 身為國內餐飲集團龍頭的新掌門人,王國雄接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攻下海外市場,最快在二○一六年達成王品海外營收佔比超過國內的目標。目前,海外含中國營收佔比已達三八%。這項目標,外人聽來容易,但從王品的企業史看來,卻是要終結超過十三年的海外失敗紀錄的一役。 獨資、授權、合資,十三年來,王品嚐盡所有可能遇到的難題;在海外繳的慘痛學費,也終於讓其找出新的輸出模式:與當地合作對象合資成立公司,由對方持股七○%、王品三○%。無論是新加坡舒果,或下一站與熊貓快餐(Panda Express)合作的美國市場,都將循此模式。 「大概是跌跌撞撞太多了,七:三這個比例,我和戴董只談了五分鐘就定案!」王國雄解釋,一定要讓最瞭解當地的對方佔大股,才會盡全力經營;而王品佔三成,除能確保董事席次,也能透過三一Q(三年目標、一年計畫、每季評估)季會,追蹤當地發展狀況。「這是很微妙的比例,六:四太接近,對方會覺得我付出這麼多、賺得卻和你差不多,容易『擺爛』;五:五不知道該聽誰的;若王品只佔一、兩成又太少,無法達制衡作用。」 調整合作模式:七三合資,能在地化又制衡 「七:三讓雙方都能有最適當的滿足感,我想不到能有什麼後遺症,」王國雄說。這個黃金比例是從一次次失敗中領悟,也讓王品充滿了信心。 而從新加坡舒果的成立,外界也得以一窺戴勝益心中最理想的海外輸出模式:走進開幕前的舒果,服務員在舒果中港店店長黃韻璇嚴厲的口令下,正貼壁訓練站姿,或端著蘋果、礦泉水罐訓練端盤和鞠躬角度;遠方,工作人員換上從台灣空運來的黃光燈泡。 餐桌上,是和台灣舒果相同的餐具,湯裡的南瓜丁遵循二.五平方公分的標準大小,前菜的水蓮更是早上才從台北搭飛機落地。就連填意見表的原子筆,都是委託王品的供應商製作,印上新加坡餐廳地址後從台灣運來。 但是走進廚房,還是能看出王品為在地化,不得不妥協的地方。在台灣,不設中央廚房、堅持現點現做的王品,廚房面積多在二十五坪以上,但在星國,因租金是台灣的三至四倍,為維持獲利,新加坡舒果將廚房坪數壓至九坪。食材處理則交由合作方、當地最大中餐集團莆田的中央廚房進行。 此外,莆田也正研擬推出僅五道菜的午間套餐,並將飯菜份量縮減至台灣版的七○%。可以看出,雖持股是七:三,但呈現形式更像是七○%移植,三○%調整。 考驗在後頭:遇大規模企業,談判居劣勢 就連王國雄都笑說,王品雖佔小股,但在洽談過程中,確實是對方讓步多。「不能否認,我很景仰王品,莆田甚至有『小王品』之稱,所以初期我傾向全部複製舒果的成功模式,」莆田總裁方志忠說。 同業分析,雖然新加坡舒果是王品征戰海外的試金石,但是否有參考價值,還須驗證。因莆田年營收僅新台幣六億六千萬元,不到王品的二十分之一,後者自然容易主導。但面對下一個合作對象,營收規模足足是王品逾三.五倍的熊貓快餐,僅二五%至三○%的股份,很可能埋下王品談判的劣勢。 大品餐飲集團總經理蔡威華也認為,海外合資應視代理商的自主程度調整比例,不該從一而終。如大成長城集團與鼎泰豐在中國華北的合作,就因前者有完整的央廚、物流、原料、宿舍,讓鼎泰豐決定給予其七○%大股。但另一案例意利(illy)咖啡店雖也是大成七:原廠三的比例,卻因前者不擅此業種,造成發展停滯。 看來,王品重新揮軍海外市場能否成功,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極富戴勝益個人色彩的王品集團是否能「無痛接班」,交棒到王國雄手上,海外一役將是關鍵。 【延伸閱讀】進攻海外13年,嘗遍各種敗因——王品海外敗戰錄1.品牌(年份):牛排館Porterhouse Bistro(2001年)進軍國家:美國形式:王品獨資結果:水土不服,不瞭解當地法規、稅製造成定價失準,2005年認賠上億出場2.品牌(年份):豐滑火鍋(2006年)進軍國家:中國形式:王品獨資結果:被山寨版打趴,為求快速展店,由高價轉做中價位後流失顧客,遭山寨品牌爭相倣傚,於2010年收攤3.品牌(年份):陶板屋(2010年)進軍國家:泰國形式:授權,王品負責技術移轉,收取權利金結果:定位模糊,泰方主導,讓日式料理出現泰式酸辣湯,造成品牌定位模糊。原目標5年開10家,現僅開2家,權利金亦只收回當初預期的1/104.品牌(年份):石二鍋(2013年)進軍國家:中國形式:與快樂蜂集團5:5合資結果:賺不到錢,借助對方的硬體、後勤、物流資源,至今尚未獲利 整理:郭子苓 |
桃李股份
今天上午和Rick把麥趣爾剩下一部分信息討論完了,接下來就開始專注於桃李股份的研究啦。
前一篇博客提到「桃李股份」是一個典型的家族企業。家族企業在公司治理方面有優勢也有弊端,最近因為桃李欲赴上交所做「面包第一股」,不少媒體都對其「股權集於吳氏家族」「產品單一」有所詬病。作為一個新手,我就從它招股說明書中所提供的發展以及業績信息來介紹這個家族企業吧。
1.發展歷程簡介
1995年,吳志剛和吳學群共同出資50萬元,成立了丹東桃李。
自此,1996年至2013年,吳氏家族在瀋陽、山西、錦州、成都、哈爾濱、北京、大連、包頭、長春、石家莊、上海、西安、內蒙古、青島、濟南均設立了「桃李的子子孫孫」。
期間,1997年,桃李股份前身瀋陽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成立。
2006年-2007年,瀋陽桃李有限收購長春桃李、八方塑料、丹東桃李、北京桃李、包頭桃李。
2007年瀋陽桃李有限整體變更為瀋陽桃李面包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2009年,桃李股份繼續收購散落各地的桃李們。
正如桃李股份的招股說明書所言,2006年-2009年是桃李股份實現面包有關業務整合的過程,使得實際控制人及近親屬所控制的與面包相關的業務、資產均納入瀋陽桃李體系。
2.營業收入與成本分析
根據2011年-2013年財務報表,桃李股份營業收入穩步上升,2013年度毛利率為35%。其中95%左右的營業收
入來自於面包,面包業務毛利率穩定,2013年度為34%,這部分業務可以看做是企業的「現金牛」。其次,
月餅和粽子這樣的節日食品提供了4%-5%的營業收入,毛利率則相對較高,在40%左右。
從營業收入的地區分佈來看,桃李股份的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北及華北地區。桃李股份2011年-2013年在成都市場的銷售收入均高於1億元人民幣,並且處於增長的趨勢。
3.供應商與銷售客戶
桃李股份的第一大供應商是中糧面業(秦皇島)鵬泰有限公司--公司固定的麵粉供應商,2013年度公司向中糧面業採購額佔總採購額為14%。。2011年-2013年,公司的供應商集中度有一定的下降,前五名供應商採購額佔採購總額的比例由43%下降至39%。
公司採用「中央工廠+批發銷售」的經營模式,這意味著其必須與各大超市批發商簡歷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桃李股份三年的前五大銷售客戶保持相對穩定。向前五大銷售客戶銷售額佔營業總收入比重為10%。
4.管理層與股權結構
公司董事會有9名成員,包括1名董事長,4名董事和4名獨立董事,其中董事長和董事均為家族內部成員。其中吳學群同時擔任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並持有公司29%(發行前持股比例)的股權。吳學群、吳志剛、吳學亮和盛雅莉合計持股79.1%(發行前持股比例),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其中吳志剛、盛雅莉為夫婦關係,吳學群和吳學亮分別為其二人的次子和三子。主要股東相互之間的關係如下表所示:
姓名 | 家庭身份 | 出生年份 | 發行前持股比例 | 發行後持股比例 |
吳學群 | 次子 | 1967 | 29.0% | 21.8% |
吳志剛 | 父 | 1935 | 19.8% | 14.9% |
吳學亮 | 三子 | 1972 | 17.7% | 13.2% |
盛雅莉 | 母 | 1943 | 12.6% | 9.5% |
吳學東 | 長子 | 1964 | 7.4% | 5.6% |
盛利 | 盛雅莉之弟 | 1955 | 3.5% | 2.6% |
盛雅萍 | 盛雅莉之妹 | 1950 | 3.1% | 2.3% |
盛龍 | 盛雅莉之弟 | 1963 | 3.1% | 2.3% |
合計 | 96.2% | 72.1% |
財政部6月19日公佈了2014年1-5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1-5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88313億元,同比增長5.3%(下同);營業總成本181624.5億元,增長5.6%,;實現利潤總額9425.9億元,增長6.9%,增速較1-4月回升1.6個百分點。
財政部解釋稱,納入統計範圍的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保持增長,但營業總收入增幅繼續放緩,且營業總成本增幅連續三個月高於營業總收入增幅。
其中,32家中央管理企業和13個省份的地方國有企業利潤負增長,4個省份的地方國有企業今年以來仍未擺脫虧損。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向南方週末網表示,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效益處於下滑態勢,其深層次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國有企業的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在不斷上升。二是相較於央企,部分地方國企基本沒有壟斷性資源,如不能夠在機制方面尋求突破和創新,還將會面臨著持續下滑。
同時,數據顯示,1-5月,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國有建材、汽車、施工房地產等。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為國有化工、煤炭、輕工等。國有鋼鐵、有色全行業仍處於虧損狀態。
其實,2013年以來,國有企業的利潤增速就已整體放緩,化工、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更是利潤增速下滑的「重災區」。
對此,交通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向新京報表示,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工業企業在生產方面不是很景氣,雖然PMI連續環比回升,但工業增加值較弱,且企業結構分化較大,產能過剩的行業和企業增速偏低。從需求方面來看,PPI兩年多來持續負增長,工業處於通縮狀態,需求較弱;但成本剛性上升,比如勞動力成本、資源成本和融資成本都在上升,由此擠壓利潤。
據第一財經日報消息,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此前在央企內部會議上表示,今年央企經營形勢趨緊,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較突出,產能過剩的影響仍在加劇,主要工業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部分企業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資金循環不暢。
「利潤負增長的國企幾乎都是產能過剩行業,如煤炭、氧化鋁、鋼鐵等高耗能高污染落後產業,對於這部分利潤負增長的地方國有企業,與其讓他們耗著佔用資源,不如嚴格查賬後做破產倒閉處理。」宋清輝指出。
1、
2、
感悟:可以對比一下同行業的毛利率水平,看華潤三九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另外,國家限定藥品降價對整個行業的毛利率都有影響,分析一些降價對不同公司的影響程度,可以看出如果在出現類似的情況,華潤三九的利潤情況大致會有一個什麼樣的波動。如果哪天醫藥行業不再限價,華潤三九的利潤率水平會不會明顯上漲?
3、04年以前華潤三九的董事長是趙新先,公司上市之前一直擔任董事長,大肆擴張,收購了很多公司,導致公司的毛利率一路下滑。
感悟:看來找一個靠譜的經營管理者很重要啊
3、
感悟:查一下抗生素都有哪些類別,因為華潤三九醫藥方面好像不是主打這個的,(主營感冒藥、胃藥等),看看跟同行業比較是否有明顯的競爭優勢,優勢在哪裡
4、
5、
6、
7、
疑問:醫藥行業營收賬款的計提比例應該是多少,什麼水平比較合理?同時可以對比其他醫藥公司的數據,看行業內對壞賬損失的計提和處理是什麼樣的
8、華潤三九的管理層薪水真高啊,董秘都有100多萬,總經理薪酬12年300多萬,13年270萬,略微下降了一點點。
二、山東藥玻
1、
問題:整個行業規模是怎麼樣的?
2.毛利率11年為37.2%,12年為27.8%,13年為28.5%,毛利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在長夜連中所處環節比較弱勢,大量應收賬款,同時行業競爭激烈,導致毛利率下降。公司三大費用佔比15%左右。
3、公司基本上管理層都是內部培養,2013年高管的收入下降,但是同時人均工資從2012年的3.9萬上漲到2013年的4.6萬,漲幅還是比較明顯的
問題:高管收入下降,普通職工薪酬上漲這點還挺奇怪的,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看做公司盈利能力下降的一個徵兆。
3、山東藥玻整體來說,所處的產業鏈位置不好,地位相對弱勢,導致公司大量資金被他人佔用。另外行業國內的需求不高,產品主要依靠出口,出口占比高達20.5%。
另外還有晨光和真彩的對比,由於之前做過晨光的整理,明天再把真彩的補上。整體感覺真彩情況沒有晨光好,收入比晨光低,營銷人員還比晨光多,經銷模式混亂,可能存在經銷商之間的競爭。2013年公司擴充了產能,筆芯的單價下跌,產量提高,但是銷量並沒有明顯改善,也就是產銷率沒有上去。而且從屋裡分析來看,前五大客戶裡有兩家是真彩真彩為他們做代工的外國企業,所以出口比例高。另外,三大費用(銷售、管理和財務)都沒有晨光控制得好。
大型機構,總有一些共通之處,在社會學有一專題名為「龐複組織」(Complex Organization),是研究從韋伯(Max Weber)開始的科層組織(Hierarchy)研究。
工業革命之前,絕大多數企業都是小規模過作,直到工廠生產涉及的人力越來越多,就要建立組織結構以便協助運作。其中一個特徵是工作專門化(work specialization)。
現代流水線式生產模式是美國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Henry Ford)發明,將汽車生產工序分割成一系列特定的、重覆性的工作,例如,有的員工只負責裝配汽車的右前輪,有的則只負責安裝右前門。通過把工作分化成較小的、標準化的任務,使工人能夠反覆地進行同一種操作,利用技能相對有限的員工,就能快速地生產汽車。
工作專門化被認為是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讓員工從事專門化的工作來提升速度,所謂「熟能生巧」。不過工作專門化的出現,也有特定的時代背境。
以往工藝被視為一種專門技術,加上歐洲數百年的行會制度,技術工人的數量相對上少。但現代工業生產規模巨大,根本就沒有那麼多技術工人以滿足生產需要。
而以前的行會制度,是以技藝傳授作為門檻,在現代工業生產制度之下,大多數工種都變為半技術甚至非技術,行會組織演變為工會組織。
8月1日,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發佈數據顯示,7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且為連續第5個月上升。PMI一直被視為中國宏觀經濟的先行指標,這一數值的連續回升表明了我國製造業穩中向好的趨勢更加明顯。
同日,匯豐銀行(HSBC)也發佈了7月份PMI數據,數據顯示,PMI終值下修至51.7,不及預期及初值,但仍為18個月以來最高水平,匯豐銀行表示,這表明中國製造業經營環境進一步改善。
PMI是國際上通行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標體系之一,對國家經濟活動的監測和預測具有重要作用。通常以50%作為經濟強弱的分界點,PMI高於50%時,反映製造業經濟擴張;低於50%,則反映製造業經濟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PMI樣本與匯豐PMI樣本存在一定的差異。官方樣本多達3000家,以大中型企業為主,因此官方數據多反應總體內需情況;而匯豐的樣本聚焦於中小企業,通過對逾430家製造業廠商發放問捲得出指數,因此,其數據更能反應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
此次兩家機構公佈的PMI數據相同,且不斷走高,意味著中國經濟持續且全面改善。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表示,今年以來,隨著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政策措施效應的逐步顯現,內需逐漸回暖,加之外部經濟持續復甦,外需有所改善,積極因素增加。
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也表示,前期國務院一系列穩增長舉措在發揮作用,經濟增長出現了回升態勢,隨著國務院推出的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舉措進一步落實,經濟增長回升的勢頭有望得到鞏固,這對股市轉牛起到堅強的支持作用。
對於7月份製造業PMI綜合指數和其他分類指數普遍回升,趙慶河表示,生產和市場需求雙雙加速增長,是推動PMI明顯回升的主要動力。
數據顯示,7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3.6%,比上月回升0.8個百分點,為2012年5月以來的高點,市場內生動力有所增強;生產指數為54.2%,比上月回升1.2個百分點,在市場需求回暖的帶動下連續3個月回升。從出口情況看,7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8%,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在擴張區間內回升,為2013年4月以來的高點,我國製造業出口形勢繼續回暖。
「7月份小型企業PMI為50.1%,為2012年4月以來首次回升至臨界點以上,是本月PMI的一個亮點。」趙慶河認為,這表明我國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初顯成效,製造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有所好轉。」
不過,大、中、小型企業PMI回升格局不平衡的問題依然存在。數據顯示,大型企業PMI為52.6%,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繼續位於臨界點以上;中型企業PMI為50.1%,比上月回落1.0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小型企業PMI為50.1%,比上月上升1.7個百分點,2012年4月以來首次回到臨界點上方。
新浪財經消息,民生證券解讀稱,儘管宏觀經濟數據持續改善,但微觀數據顯示經濟復甦基礎仍不牢固,未來房地產下行與外需增量不足,經濟內生下行壓力並未消除,定向寬鬆貨幣政策短期不會退出,利率短期有望下行。但隨著未來融資需求和通脹雙升,貨幣邊際放鬆力度會趨於衰減,利率會面臨新一輪上行風險。
| ||||||
在保險業,一直有個「美娟障礙」的傳奇。 締造傳奇的主角,是富邦人壽去年年度組織發展主管獎冠軍,人稱「老媽」的楊美娟。 去年,富邦人壽年度新增保費收入為二千一百二十八億元,也是全台灣業績最好的壽險公司;其中楊美娟團隊的新保費收入超過四億元,是全富邦近三千個團隊中的冠軍。 七年前,《商業週刊》因為楊美娟在二○○七年拿下最佳主管六連霸而報導她。七年過去,當時她所服務的ING安泰人壽已被富邦購併。有意思的是,當本刊再度查訪時發現,她在新公司,仍是維持第一。 不論銷售項目是純保險,還是全系列金融商品外加信用卡;也不管業務競賽規則,從只比團體業績到比增員、晉陞人數、個人業績與團體業績,連續十三年拿下最佳主管的楊美娟持續連莊,至今無其他人能超越。 她一路比別人快。 在便利商店工作,她一年當店長,比平均兩、三年才能晉陞店長快了一倍。二十八歲轉行投入當時ING安泰人壽,入行第一年佣金收入就超過新台幣兩百萬元,成為百萬圓桌會員(MDRT)。 楊美娟之所以比別人快,就是做到日本業務之神加賀田晃所說的「討人喜歡」。 她在新書《成功率九五%的雪球魔法》中,引用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雪球理論」:「人生就像雪球,最重要的是找到『濕雪』及一個坡度剛好的『斜坡』。就能不費吹灰之力,藉由長坡的加速理論,滾成又大又漂亮的雪球。」而討人喜歡,便是啟動雪球滾動的力量。 討喜第一招:願意傾聽讓人願意幫你,容易遇貴人 「聽話照做,是討人喜歡的關鍵,」楊美娟說,「願意聆聽,會讓越多人願意教你,越容易遇到貴人。」 楊美娟二十八歲加入保險業時,已經擔任過四年便利商店店長、五年外商銀行投顧經理,等於是累積了九年主管經驗。周圍親朋好友都一口咬定,愛面子的她做不久,因為彎不下腰去求人。但是,當時保險公司的處經理對她說:「美娟,你那麼棒,當一下我們的楷模,每個月都要做到前三名喔。」她心想,既然經理願意相信一個新人,就來試試看。 保險銷售的三大管道是親朋好友、轉介紹和陌生開發,轉介紹對初入行的菜鳥而言不可能,楊美娟又拉不下臉來跟家人、朋友銷售,只剩陌生開發一條路。她用電話簿打電話,一天一百通,每天打六個小時,平均兩百個成交一個。 「對陌生人彎腰,被拒絕但不會受傷;我很沒有安全感,不能受太多傷,」楊美娟說,「如果受太多傷,我會很負面,會想要離開這個行業,這樣離開很丟臉,我一定要成功離開;所以不能受傷。」 但有時候,拒絕你的人,就是逆境貴人。 她在書中這樣說: 我在剛開始做保險菜鳥時期,經由隨意打陌生電話,拜訪過一家當時位於三重、上市公司的老闆。這位老闆現在是台灣科技業前十大首富,行事作風霸氣、果斷。 「妳好大的膽子敢約我。」一見面,老闆就不客氣的說。 「謝謝老闆,不是每個老闆都會見業務嗎?」我回答。 「沒有半個敢約我。」 「那麼,謝謝老闆給我這個機會。」 「給妳五分鐘講完,妳來幹嘛?」 「我來跟您講保險。」於是我花五分鐘講保險的價值、保險的意義,劈哩啪啦一口氣講完:「最後,我這樣講不知道您了不瞭解,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可以服務您的公司或個人。」 老闆嚴肅的說:「妳浪費我五分鐘,妳有沒有想過,這五分鐘我可以增加多少產能?妳知道五分鐘浪費我多少成本?」 我回答:「我只知道我的時間跟您的時間一樣寶貴。我花五分鐘跟您講保險,是因為我在乎您,我也知道您只按自己的方向走,但我只希望可以給您一些資訊。」 老闆聽完,重重「啪!」的拍了一下桌子,嚇了我一跳。 「好,妳了不起,年紀輕輕的有膽識,以後一定可以做得很好。」老闆說:「我再講一遍,我的時間跟成本是妳買不起的。」 「不過,妳可以去找我公司的財務主管,去問他公司有什麼是可以跟妳合作的。」老闆又補了一句。 隔週,楊美娟去找財務長,財務長又把她推給副理,人家怎麼說她就照做。她心想,「反正沒有叫我不要來,就有機會。」楊美娟前後跑了五次跟副理談團險,最後因價錢高而失敗;沒想到,副理拒絕完楊美娟後,竟請她幫忙規畫個人保險。最後,這家公司有二十多個人成為楊美娟的客戶,而這些人後來分出去當子公司負責人,奠定了她上市櫃老闆客群的基礎。「在菜鳥的時候,聽話照做最快上手,」楊美娟說,「如果不聽話,老闆根本抓不到你的方向,想幫都無從幫,下場會很慘。」 但是,怎麼知道這個主管的話能不能聽? 楊美娟建議,第一,看主管的成績單,豐功偉績至少代表主管有相當能耐;第二,注意對方溝通的方式,有沒有站在你的立場著想,還是只站在公司立場一直要求你、檢討你?如果都是正面答案,代表這個主管的話可以聽;若是負面答案,就要多觀察再下判斷。 討喜第二招:說到做到寧倒貼千萬元也要留下口碑 「受她爸影響,美娟是個非常重口碑、愛面子的人,」富邦人壽富鴻通訊處處經理、楊美娟老公鄧鈞鴻說,「如果有事情答應了,她自己沒辦法,她會尋求各路人馬幫助,縱使花錢也要解決。」好比十年前的一場危機,曾讓她辛苦存下的錢,一夕之間歸零,甚至負債。 她在書中這麼回憶。 當時,有一位客戶想買塊土地,我幫他處理相關事宜。 雙方談妥,訂金加上頭期款,我的客戶需要先支付新台幣一千六百多萬元。客戶出國前交代:「我把訂金加頭期款的一千六百多萬元給妳,等時間到了,妳就幫我把錢匯出去。」 等程序走完,我把錢匯出去了。但就在客戶回國的前夕,「那塊土地不賣了。」土地仲介說。 「不賣了!」這樣的結果,會讓客戶覺得我在呼嚨他,我忍住氣說:「地主反悔不賣也就算了,可是我們簽了約,也匯了一千六百多萬元訂金與頭期款,如果按照程序走,你們除了得退回我們的訂金,還要再賠我們一千多萬元。」 「不可能,」仲介說:「地主現在就是出了狀況才不賣地,而且他本來就缺錢,怎麼可能再賠你們一千萬元。」 「好。」我說:「最差的狀況,你們馬上把我們的訂金及頭期款還回來就好,我就當沒有發生這回事。」 沒想到,不但仲介不見,連地主也躲起來。 這下事情嚴重了,我思前想後,今天換是我,當我從國外回來,土地沒買成,連一千六百多萬都沒了,我會懷疑誰?誤會誰?覺得是誰有問題?毫無疑問,就是那個介紹仲介給我的保險顧問。 縱使把錢退回給客戶,然後跟客戶說,地主與仲介都不見了,我還是覺得良心不安。或者我跟客戶一人賠一半?但不管我怎麼講,客戶還是會產生不信任感。與其這樣,我選擇「絕口不提」。 楊美娟在內心先決定,把房子、保單拿去貸款,湊足一千六百多萬元給客戶,再跟老公鄧鈞鴻溝通。 「這樣我們都沒錢了,」鄧鈞鴻說,「那時候小孩都在唸書,好不容易還了的房貸又歸零,可是美娟決定要做的事情,很難改變,」掙扎過後,全力支持。 當客戶回國時,楊美娟只跟客戶說:「烏龍一場,那筆土地人家不賣了。」絕口不提代還一千六百萬元的事,直到現在。 「這位客戶後來幫我轉介紹的績效,遠遠超過一千六百萬元,而我的口碑也留下來了,」楊美娟說,「很多人為錢破壞了關係;錢很重要,但把錢用對更重要。」 認識楊美娟超過十年、富邦人壽業務通路處執行副總經理崔天麟表示,要服務一千五百名客戶,還能帶出全富邦平均產能最高的團隊,是因為楊美娟花一半時間在團隊身上,「連出國的業務表揚大會,多數人在放鬆,美娟團隊邀請各個冠軍來經驗分享、教育訓練。」 討喜第三招:放下自尊從罵人到認錯,凝聚團隊 「當主管,要融入團隊、凝聚向心力。要討部屬喜歡,才有向心力;他們喜歡你,什麼都通,」楊美娟說。 她陪新人開發高資產客戶,甚至親自示範銷售、談判,事後再針對個別客戶做個案分析。另一方面,她嚴格規定新人入行三個月前每天早上八點開早會,她自己每天都到,同時下班後檢查新人的目標、每日行程、客戶紀錄表;如果做不到,她會逼著新人面對問題,然後找出解決方法。 五年前,楊美娟帶新人遭遇挑戰;她發現向來有用的親力親為,不但未必感動得了他們,反而讓自己心生沮喪。 有天晚上,楊美娟做輔導新人的面談,講到晚上十點,身心俱疲,此時辦公室已空蕩蕩的剩下她一人。以前,再怎麼晚都有人積極的把她剛剛調整過的內容重新整理,現在,大家忙著下班。寂寞和疲倦襲上心頭。當天,她打電話給一個企業主客戶,請教他該如何調適。還沒切入主題,客戶在寒暄時提及,自己每天忙到凌晨一、兩點,早上八、九點就要到班,但比從前創業時「好很多了。」聽到「好很多」三個字,楊美娟立刻釋懷;原來,比她辛苦的人更多。 「新世代不允許你調整他的作風,要容納不同的聲音。以前懂得罵人,現在要懂得認錯,還要有趣,」她說,「從罵人到認錯,這是道選擇題:他比較重要還是你的自尊心?他比較重要,就放下自尊心。」 以前是要一步一步來:「你先做到怎樣的成績,可以升主任;再做到怎樣,可以當經理。」現在要直接激勵企圖心:「看你有沒有才調(台語:能耐)?兩年九個月,直接挑戰經理!」 七年前,楊美娟希望把團隊推上第一名的舞台;七年後,楊美娟的團隊已經十三連霸,未來還有甚麼目標? 「我想變成另外一個7-Eleven,培養更多的星巴克,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楊美娟說,「我想要老的時候,有人陪我講這些點點滴滴,而不是只有錢和戰績。」 |
周四是美國911恐怖襲擊13周年紀念日,華盛頓、紐約等地均舉行了默哀儀式,奧巴馬參與悼念。當下恐怖組織IS猖獗,奧巴馬稱將無情打擊其所在的每個角落;而IS之狠,令基地組織首領、911幕後主使本拉登都畏懼,遺書中稱他們不尊重生命。(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周四,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妻子Michelle、美國副總統拜登、以及其他300名工作人員在白宮南草坪舉行默哀儀式,華盛頓降半旗。此後,奧巴馬出席了五角大樓的一個儀式,當年五角大樓是悲劇發生現場之一。
紐約是911受創最嚴重的地方,遇難者親屬聚集在世貿中心遺址,緬懷親人。
今日儀式與往常一樣,於8:46分開始,13年前的這個時刻,第一架被劫持的飛機撞上世貿中心北樓。儀式開始後,人們先默哀,隨後遇難者家屬宣讀近3000人的遇難者名單。
周三晚,奧巴馬發表講話,授權開始空襲敘利亞,延長為期一個月的對伊拉克空襲,強調“伊斯蘭國(IS)”的武裝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威脅,宣稱美國將領導廣泛的聯盟,通過空襲和提供地面支援擊退該恐怖組織,不過奧巴馬稱不會動用美軍地面作戰部隊。
此前,據華爾街見聞網站,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基地組織首領、911幕後主使本拉登在遺書中稱,基地組織要切斷與ISIL(後更名為IS)的一切聯系,因為該組織極為兇殘,ISIL公然不尊重平民的生命,其行徑可能破壞基地組織的聲譽。
前些天,IS用殘忍方式殺害了兩名美國記者,並將砍頭視頻公布於網上。行刑者為英國人,而近幾年可能有至多500個英國聖戰分子去往敘利亞和伊拉克,令人頗為擔心。
911恐怖襲擊事件回顧:
2001年9月11日,早上8:46分,第一架飛機撞上紐約的世貿中心北樓;9:03分,第二架飛機撞上世貿中心南樓;9:37分,第三架飛機撞上首都華盛頓的五角大樓;10:03分,第四架飛機原來的目標可能是白宮或國會大廈,由於機上人員與恐怖分子搏鬥,最後飛機在賓州墜毀。
世貿中心死亡人數2751人;五角大樓125人;賓州45人。四架飛機上總共有256人喪生。9/11襲擊死亡人數超過了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
2001年10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對阿富汗基地組織和塔利班開戰,以對911事件報複,這也標誌著反恐戰爭的開始。聯軍官方稱這場戰爭的目的是逮捕本拉登等蓋達成員並懲罰塔利班對恐怖分子的支援。
| ||||||
「如果你想走得很快,請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很遠,請跟大家一起走!」一位帶著中國口音的男子,在台上講得慷慨激昂,台灣網商協會會長林憲忠坐在台下,就像小學生一樣勤做筆記。 七月盛夏,他放下台北業務不管,和一群身價上億元的老闆們來到桃園南方莊園度假飯店「進修」。一旁,身穿橙色T恤的工作人員在忙進忙出,定睛一看,背後印著:「傳承阿里,根留台灣」。原來,這場講習的背後推手正是阿里巴巴,而「台灣網商會」是他們在台灣第一個扶植、以企業主為首的社團組織。 這位中國來的講師叫張小剛,他是江蘇常州斯耐傑能源科技公司總經理,創業才四年。去年一整年,他已經為阿里巴巴集團各地區的網商協會做了二十場演講,足跡終於在今年抵達台灣。 「好,很好,非常好,Yes!」、「此時此刻,非我莫屬!」另一天,一行近二十人移駕戶外,烈日當頭,一下子在泥地裡過獨木橋,一下子放聲大喊口號,平日慣於發號施令的老闆們,罕見的集體大做「團康」。 最虔誠「傳教士」:仿共黨打江山路數,吸收台灣會員 「如果你說這是『阿里教』,而我們是『傳教士』,我很認同。」做為網商協會會長的林憲忠,是家族事業二代接班人,擁有美國碩士學歷,他於二○○九年開始加入中國六億農民的陣容,在網路上開始闖蕩世界。趁著浪潮,公司產品如今透過阿里巴巴平台,不用全世界參展,就能賣到五十多個國家,遠至非洲馬拉威,公司營收也以每年一○%至一五%速度成長。而他自己,已經成為「阿里教」在台灣最虔誠的傳教士了。 「不要以為阿里巴巴只有淘寶網讓民眾上網買衣服,它,正在滲透為台灣經濟打根基的中小企業。」一位台灣外貿協會主管說。 過去一年,阿里巴巴旗下的C2C(消費者對消費者)平台淘寶網,加上B2C(企業對消費者)平台天貓,台灣會員從六十萬人到逾百萬人,暴增近一倍,一年從台灣「吸金」新台幣四百六十億元,驚動財政部要查稅。 但立誓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生意」的阿里,十五年前崛起的核心基礎,並非個人賣家,也非財力雄厚的大企業,而是透過集結弱勢的中小企業,一點一滴打下江山。如今,這個仿造當年共產黨「以小圍大」的路數,也悄悄滲入台灣。 一百三十六萬名台灣中小企業主,是繼攻占百萬台灣消費者的荷包之後,阿里正在悄悄「收買」的對象。截至目前,已有十三萬名老闆加入阿里巴巴B2B(企業對企業)網商協會會員,且每個月還以一千六百名的速度在增加中。而透過扶持「網商協會」,正是阿里壯大自己、加速吸納會員的秘密武器。 這項武器,在二○一三年底由阿里台灣分公司主導發動,成立了「台灣網商協會」的前身「台北網商會」,由十七家會員組成,隨後並選出八家公司老闆出任核心幹部,包括經營端子台製造的林憲忠、台灣食品暨製藥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歐陽禹等,他們雖然都不是上市櫃公司,但也是各方之霸,如安口便是台灣專營餃子點心機械的龍頭製造商,年營收五億元起跳。 最嚴選「核心幹部」:幫、堂、商圈、商會,層層選才 這八家出線的核心企業,經過精挑細選,方式比照阿里總部做法,先是阿里最前線的客戶經理選出自己手上最核心的五、六家廠商組成個人商圈,稱為「幫」;然後是再上一級的業務主管再從各幫挑出廠商組成「堂」;然後是區域經理擴大組成「商圈」,最後是掌管大區如台灣總經理一統成立「商會」。 阿里巴巴台灣分公司產品銷售運營部經理曹學斌說:「這過程中,我們每一層級都找出最有潛力、『阿里意識』正面的中小企業主往上送,培養出小圈的組織,依個人專長分工,有人成為數據官、有人講話很有魅力就擔任講師……。」 原來,阿里這項秘密武器的精髓就是「借力使力」,透過內部層層篩選,找出認同「阿里意識」的企業主,讓老闆們成為阿里的最佳代言人。 今年三月,台灣網商協會正式成軍,「傳教士團」也開始出動。 七月十六日,林憲忠領著十多位企業主,浩浩蕩蕩來到新北市樹林的工業安全防護器材製造商合晟企業,國際銷售經理張雪莉簡短做完公司介紹,重頭戲登場了。她打開電腦,登錄阿里巴巴網站後台,一張圖表立刻跳出來,「綠線代表行業前十大業者,藍線是我,紅線是行業均值。」這一般從事電子商務公司,視為最高機密的點擊、曝光數,竟然大方的在一群初次造訪的陌生人前,一五一十展現。這就是阿里教的重要儀式──「扒皮」。 最重要儀式「扒皮」:點擊率、曝光率等機密,不怕你看 台灣這四十多家會員企業,必須無私的打開其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後台,讓到訪的十多家公司「看光光」所有數據,這就是「阿里意識」的最佳表現。 透過「扒皮」,所有公司的詢盤量(潛在客戶詢問單)、曝光量、點擊率等關鍵數據全部都會一覽無遺,「表現特別好的,我們就請教他是怎麼做到的?而受訪企業有任何疑難雜症,一行人也會提供建議。」和林憲忠一樣「阿里意識」十分強烈,現年三十二歲的安口食品總經理歐陽志成,兩人都堅信「越分享越成功」的阿里信條,「台灣企業和中國企業從事網商最大差異,就是我們不願意分享經營秘密,但中國人不怕你知道。」歐陽志成說。 分享,可以說是貫穿阿里企業文化的核心。 另一位前來台灣網商協會,分享「見證」的中國老闆胡新振,演講主題就是他如何在七年之內,把體育服裝從年營收人民幣零元做到四億元(約合新台幣二十億元)。「我不怕你知道我的秘密,因為我相信,你知道了也做不贏我!」他甚至把公司內部財務報表都攤開了,連業務員的「提成」(分紅)比例也揭露,但他在台上一副無所懼的樣子,卻深深震撼了林憲忠。 「我一直以為台灣企業經營網商(電子商務)是領先的,沒想到,我們實際上落後中國至少三至五年。」當阿里中國網商講師越分享,林憲忠就越心急,於是,他在過去兩個月,每週都安排二至三場「扒皮」,至今已近二十場,希望感染更多中小企業老闆加入他們行列。 從事印刷業的京銘科技總經理董昆鑫是另一個「被激到」的老闆。他在今年三月參加了阿里為台灣老闆舉辦的「啟橙營」後,「性情大變」,不只把原本握在手中的業務放掉,還直接把阿里六大價值觀印成標語,直接貼在自己辦公室,想要複製阿里的企業文化。 最認同「阿里意識」:辦公室貼滿精神標語,證書當壁紙 本土意識很強烈的董昆鑫原本一直很抗拒阿里巴巴。但是,公司營運陷入困境是他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從二○○九年到二○一三年,公司年營收每年下滑一○%到一五%,二○一三年甚至跌破億元,只剩九千七百萬元。」困境讓他有藥就醫,於是投入阿里懷抱。 他密集參加阿里台灣分公司的課程,以及加入網商協會,天天自我扒皮。他學會用「關鍵字」讓自己擠到頁面最前端,此外,他在國際客戶詢問中發現,不該只局限在光碟印刷本業,而是可以延伸到包裝印刷等新產品。於是,他開始多角化開發新產品,短短三個月練兵,六月份營收已經比去年同期增加三倍,「如果沒有阿里巴巴,二○一四年仍會是我的谷底,但我現在已經跟員工說,二○一五年會比二○一三年好兩倍。」 走進董昆鑫位於新北市中和辦公室,除了牆上的六張阿里標語︱︱「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激情、誠信、敬業」很醒目,他甚至連阿里巴巴台灣分公司總經理傅紀清的辦公室布置也抄襲,在自己座椅背後的那面牆掛滿員工的活動照,第三面牆則掛上阿里頒給他的各種證書,接下來,他還要改造員工辦公區域,讓氣氛活潑一點。 阿里,這個改變中國六億農民的「父母官」,如今,它轉戰台灣,同樣從「扶弱」出發,但物換星移,這回對它要收心的對象不是一窮二白的農民,而是直搗台灣經濟的中堅分子。 它又會颳起什麼樣的旋風呢? 【延伸閱讀】「阿里教」扶植台灣組織關鍵3招 ■第1招 老闆彼此互當參謀組織:抱團成長內容:選出擁有「阿里意識」的老闆,讓他們彼此感染,傳遞阿里精神與價值觀 ■第2招 欲擒小兵,必先擒王組織:橙功營內容:針對老闆層級的培訓營,把阿里價值觀先灌輸給老闆,再讓老闆傳授員工 ■第3招 找特定對象下手為強組織:橙學院內容:針對企業內實際操作電子商務的執行員工,提供實務與技術面的培訓課程 整理:顏瓊玉 【延伸閱讀】在淘寶商品賣太好,未必有好下場 不論是C2C、B2C,或是B2B各種網路交易平台,為什麼不論農民、跑單幫的個人、擁有好幾座工廠的老闆,或是國際知名品牌,都臣服在阿里巴巴集團麾下?答案是:轉換率。 電子商務的轉換率,指的是用戶進入網站後,有多少人下單購買的頻率,譬如一百個人登錄網站,有兩個人購買,轉換率就是二%。對實體店面的百貨公司而言,就是提袋率。 所有電商業者當然都希望這個數字越大越好,因為簡單的公式告訴我們,營收來自於「流量×轉換率×客單價」,但在全球全平台擁有三千六百萬賣家的阿里巴巴也是這麼想的嗎?答案非也。 一位在淘寶網專營食品的資深台灣賣家表示,阿里的主要收入來自廣告,但它同時也掌握數據庫,可以隨季節變化或是節慶引導流量,譬如夏天把流量給服裝業、冬天把流量灌給食品業,形成自然的淡旺季。 也因此,在淘寶上,這個數字隨著商品種類有了依循標準,如競爭激烈的女裝是最低的二%、美容用品卻可高達一二%,而平均數字是五%。「行內人都會問,到達多少是危險的?」 該賣家表示,過高的轉換率,會讓淘寶盯上你,因為這意味著「詐欺、虛報」等潛在破壞市場的壞因子,做為仲裁者的淘寶或者是天貓,為了維持秩序,除了稽查,最嚴重的就是強制商品下架,或是勒令關站。 (文●顏瓊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