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前5月32家央企和13省份地方國企利潤負增長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1742

財政部6月19日公佈了2014年1-5月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1-5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88313億元,同比增長5.3%(下同);營業總成本181624.5億元,增長5.6%,;實現利潤總額9425.9億元,增長6.9%,增速較1-4月回升1.6個百分點。

財政部解釋稱,納入統計範圍的國有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保持增長,但營業總收入增幅繼續放緩,且營業總成本增幅連續三個月高於營業總收入增幅。

其中,32家中央管理企業和13個省份的地方國有企業利潤負增長,4個省份的地方國有企業今年以來仍未擺脫虧損。

對此,經濟學家宋清輝向南方週末網表示,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效益處於下滑態勢,其深層次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國有企業的顯性成本與隱性成本在不斷上升。二是相較於央企,部分地方國企基本沒有壟斷性資源,如不能夠在機制方面尋求突破和創新,還將會面臨著持續下滑。

同時,數據顯示,1-5月,實現利潤同比增幅較大的行業為國有建材、汽車、施工房地產等。實現利潤同比降幅較大的行業為國有化工、煤炭、輕工等。國有鋼鐵、有色全行業仍處於虧損狀態。

其實,2013年以來,國有企業的利潤增速就已整體放緩,化工、煤炭、鋼鐵、有色等行業更是利潤增速下滑的「重災區」。

對此,交通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向新京報表示,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工業企業在生產方面不是很景氣,雖然PMI連續環比回升,但工業增加值較弱,且企業結構分化較大,產能過剩的行業和企業增速偏低。從需求方面來看,PPI兩年多來持續負增長,工業處於通縮狀態,需求較弱;但成本剛性上升,比如勞動力成本、資源成本和融資成本都在上升,由此擠壓利潤。

第一財經日報消息,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此前在央企內部會議上表示,今年央企經營形勢趨緊,需求不足的矛盾比較突出,產能過剩的影響仍在加劇,主要工業品價格大幅下跌,導致部分企業成本上升、效益下滑、資金循環不暢。

「利潤負增長的國企幾乎都是產能過剩行業,如煤炭、氧化鋁、鋼鐵等高耗能高污染落後產業,對於這部分利潤負增長的地方國有企業,與其讓他們耗著佔用資源,不如嚴格查賬後做破產倒閉處理。」宋清輝指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30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