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餐飲業“觸底反彈” 增速超前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17909.html

5月24日,全球性咨詢公司歐晰析企業管理咨詢 (OC&C Strategy Consultants) 公布《如何贏取顧客芳心——在中國餐飲業的致勝關鍵》研究報告,旨在協助品牌拆解多元及細分的中國餐飲業市場。在持續數年低迷後,餐飲業實現觸底反彈。2015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32310億元,同比增長11.7%,這是我國餐飲收入第一次破3萬億,已經成為消費升級的十大行業之一。預計今年全國餐飲收入將超過35000億。

歐晰析大中華區合夥人莊淳傑接受第一財經獨家專訪時表示:“雖然目前對於不少個體餐飲而言,競爭壓力不斷增加,但整體市場行情已經向好。”

近年來,受到經濟下滑的壓力,以及“三公消費”限制、四高一低(高租金、高人力成本、高原料成本、低利潤率)等因素影響,2013年、2014年大量餐飲企業倒閉,陷入除“非典”時期的最低谷。然而,去年餐飲行業突然觸底反彈,在全國多個行業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逆勢增長。

不過,對於單個餐飲企業而言,競爭壓力依舊較大。由於目前電商產業發展,不少商業企業轉戰電商渠道,而餐飲則很難轉戰線上,導致線下商業綜合體內的餐飲業態越來越多,競爭也日益激烈,隨著房租、人力等壓力的進一步增強,獨立的餐飲企業要在行業增長中分一杯羹並不容易。“現在,線下購物中心里的人流越來越少,很多購物中心為了吸引人流,把餐飲面積逐漸擴大,原來餐飲面積只占10%~15%之間,現在普遍擴充到20%~22%之間。擴充後,競爭對手更多,雖然中國人外出就餐總次數是增加的,但對於不少個體餐飲而言,就餐人數是減少的。”

歐晰析通過調研了覆蓋21個不同中國城市2600名消費者挑選餐廳的習慣和喜好後發現,中國消費者外出就餐的頻率增加了,品味變得更加精細,對國際餐廳品牌的關註及接受程度也提高了。

莊淳傑表示,消費者對餐廳的價格並不是最看重的,服務成為消費者最看重的方面,因此,餐飲企業需要在服務上下苦功。不過,由於餐飲行業的企業小而散,很多餐廳缺乏好的現代化管理,而連鎖餐飲在這方面做得較好,諸如海底撈,在被調研的消費者心目中聲譽最好。事實上,或許得益於好的服務,連鎖餐飲的整體表現也由於獨立餐廳。

除了有好的服務外,有創新、品類足夠多的餐飲企業會更受歡迎,例如必勝客雖然是西餐,但卻推出了很多新的品類,並且還推出了早餐套餐、下午茶等定位於不同時間餐飲的創新套餐。

整體而言,中國餐飲面臨的三大趨勢:首先,競爭對手會越來越多,餐企需要調整好定位並脫穎而出很重要;其次、科技對餐飲業影響很大,如何利用好科技推動餐飲在服務、菜品上的提升對餐企來說非常重要;第三,現在中國個體餐廳占多數,其實連鎖餐飲業增速快於個體餐飲,連鎖餐飲業未來占比會越來越高。這一點,很多獨立的餐飲要考慮如何調整及面對這個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8105

餐飲業利潤率跌至4.8% 行業協會向政府喊話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2836.html

“房租、人工、原材料等成本卻持續高漲,絲毫沒有回落跡象,再加上稅費負擔,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已被擠壓到臨界。”3日上午,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呼籲政府進一步減輕稅費負擔,優化發展環境。

在當日召開的2016(第十屆)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姜俊賢說,2011~2015五年間,中國餐飲業實現餐飲收入從2萬億到3萬億的跨越,限額以上單位餐飲收入也由6千億邁入8千億時代。市場規模體量亮麗的成就固然令人振奮,不過縱觀“十二五”期間,餐飲業發展並不順利,一路上披荊斬棘、一波三折。

“五年期間,猶如過山車一般的發展軌跡。”姜俊賢說,從2011年開始,餐飲業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就連續下跌,對消費市場的拉動作用也在不斷減弱,並在發展形勢最為慘淡的2013年降至最低點。

中國烹飪協會的調查顯示,“餐飲企業微利已成為常態”。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房租、人工、原材料、能源費用等多項成本持續高漲。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各項成本中,房租同比增幅最高,達到50%以上,營業成本、人工費用、能源費用等增幅也都遠超營業收入增幅。

同時,“用工難”“用工荒”已成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的頑疾。2015年,在營收增速放緩、人工成本繼續攀升的不利形勢下,餐飲百強企業用工需求疲軟,雇傭員工人數同比下降1.3%,而員工錄用與離職人數的比例接近3:2,餐飲五百強門店的員工錄用與離職人數的比例也高達13:10,員工流動率非常大,無形中又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

再加上稅費負擔,餐飲企業的利潤空間已被擠壓到臨界,而且從長期來看很難有所轉變。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凈利潤同比增速較上年跌落了6.1個百分點,平均凈利潤率為4.8%。

其中,凈利潤增長率在10%以上的企業36家,比2014年減少7家,凈利潤負增長的企業有38家,比上年還增加了5家。餐飲五百強門店情況比較好,凈利潤增長率超過10%的門店共有282家,占到門店總數的56.4%,24.8%的門店凈利潤負增長。

姜俊賢說,當前,中國餐飲業所面臨的主要矛盾仍然是市場供應的傳統方式與社會需求之間的差距,餐飲供給難以滿足人民群眾日漸增長的餐飲消費需求體驗而形成的結構性不平衡。政府有關部門應繼續加大力度優化餐飲產業結構,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推動餐飲業向現代生活服務業轉變,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引導餐飲業積極創新轉型。

在2016(第十屆)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烹飪協會建議政府制定產業經濟圈互惠政策。積極組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東三省、一帶一路(西北)、川渝滇桂(西南)等餐飲業經濟圈,根據區域戰略發展的大局,各地盡快出臺支持政策,制定區域合作機制,指導推進餐飲行業協調、聯合發展。通過建設“一帶一路”國際美食長廊、舉辦國際美食節等舉措,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促進區域間餐飲服務貿易,帶動餐飲業上中下遊產業鏈商品貿易的發展。

姜俊賢說,“營改增”在生活服務業全面推開,可以讓餐飲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創新釋放的改革紅利,但仍需改善政策環境,出臺相應配套細則措施,切實解決進項稅可抵扣項目難以取得票據、法人公司匯總納稅等現實問題。

他說,此外,國務院發布的《關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指出,完善社區商業網點配置,新建社區的商業和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占社區總建築面積的比例不得低於10%。應按政策抓落實,通過“公租房”“個人依法出租住房”等改革措施降低餐飲網點房租壓力,以緩解當前房租不斷攀升而使得一些企業不得不退出餐飲業的窘境。

2014年6月,商務部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的指導意見》,其中指出:力爭用5年左右的時間,健全大眾化餐飲服務體系,大眾化餐飲占全國餐飲市場的比重由現在的80%提高至85%以上,並提出21條引導型措施。

姜俊賢說,各地政府部門應本著改善民生、便民利民的目的,加快制定支持大眾化餐飲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促進餐飲行業結構性調整,營造良好發展環境,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鼓勵發展社區餐飲、老年餐飲等,促進商超合作、自助餐配送站等模式,充分發揮餐飲業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擴大內需、促進就業的功能和作用。

“十二五”期間,餐飲業發展並不順利

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成本費用情況

2015年餐飲百強企業平均凈利潤率為4.8%,較上年略升0.3個百分點,盈利能力有所增強

2015年餐飲五百強門店“小而精”優勢得到充分體現,盈利狀況明顯好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01

小南國3.11億收購窩窩9.82%股份,餐飲供應鏈電商化成趨勢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2/156454.shtml

小南國3.11億收購窩窩9.82%股份,餐飲供應鏈電商化成趨勢
張一 張一

小南國3.11億收購窩窩9.82%股份,餐飲供應鏈電商化成趨勢

在“互聯網+餐飲”領域中,供應鏈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關註點,小南國的“互聯網+”轉型也將供應鏈定為了重點方向之一。

i黑馬訊 近日,小南國(03666.HK)發布公告,宣布以3.68億港元(約3.11億元人民幣)收購Wowo Limited(窩窩)9.82%的股份。

公告顯示,第一賣方、第二賣方及第三賣方均已同意有條件分別向小南國出售70,435,164股窩窩股份、38,115,693股窩窩股份及33,364,023股窩窩股份,分別占窩窩已發行股本的4.88%、2.64%、2.31%。

待交易完成後,小南國將持有141,914,880股窩窩股份,占股比為9.82%。

公告日期,朱曉霞及王慧敏(均為小南國執行董事)分別於窩窩公司全部已發行股本中擁有約18.63%及10.31%的權益且均為窩窩的主要股東。

小南國為何整合電商?

據中國國家統計局以及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餐飲原材料供應食材達到了8000億規模,餐飲產業鏈上下遊從業人員超過1億人,餐飲產業已成為房地產、汽車之後中國產業規模最大的產業。

在“互聯網+餐飲”領域中,供應鏈成為越來越多企業的關註點,小南國的“互聯網+”轉型也將供應鏈定為了重點方向之一。

小南國於1987年創立於上海,現已成為中國餐飲行業的領導企業之一。持有集團旗下中餐業務的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已於2012年7月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經過多年發展,現形成以“上海小南國”品牌為基礎、覆蓋人均消費從10元到500元不等的多品牌、多餐飲業態布局。是一家針對年輕中產階級和高端商務客戶的多品牌集團。

窩窩(即窩窩商城),是中國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之一,是生活服務電子商務的領先者和開創者。業務覆蓋了全國350個城市,在150多個城市有本地的服務團隊,為30多萬家商戶提供過服務,該平臺在中國及香港擁有1042家餐飲集團采購會員,超過5000家供應商會員。在中國通過B2B服務提供餐飲服務,包括聯合采購、物流配送、供應鏈融資及供應鏈整體管理。2015年,窩窩的B2B交易額達56億元。

小南國在公告中指出,希望借助收購窩窩的股份進入垂直B2B產業,收購事項將產生協同效應,通過窩窩增強公司的供應鏈產能。

小南國同時計劃在收購窩窩的股份後,成立一家合營公司,開發其自有食材品牌,借助窩窩的管道、供應商和客戶資源,拓展B2C、B2B及門店、商場、超市等銷售管道,強化公司的服務能力。

小南國 窩窩 電商 B2B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45

餐飲老板內參融資5000萬 自媒體變現加速分化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9093.html

當後入局者還在為自媒體流量紅利衰減發愁時,早期的拓荒者已經開始坐收果實,時間成本對自媒體盈利的決定性作用愈發凸顯。

繼羅振宇的羅輯思維在資本和互聯網圈風生水起後,又一家垂直自媒體大號傳來融資消息。6月16日,餐飲老板內參在北京宣布完成5000萬人民幣A輪融資,估值2.5億。這個數值估計有望擠入國內自媒體價值榜前三名,位於羅輯思維和一條之後,前兩者分別對外宣稱擁有700萬和1700萬粉絲,餐飲老板內參的讀者量則在百萬左右。

本輪投資方為美團大眾點評網、今日頭條、源碼資本和千味央廚,身份背景從平臺、媒體,到資本、供應鏈集團。2014年6月,餐飲老板內參完成第一筆融資,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風投的垂直行業自媒體。去年7月,由財經作家吳曉波的獅享家新媒體領投的Pre-A輪,融資2000萬元。

作為與之業務關聯度最高的美團點評,該公司戰略與投資高級副總裁陳少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中國餐飲行業新一輪消費升級蘊藏巨大潛力,美團大眾點評公司在搭建一個連接消費者和餐飲商家的一站式平臺。作為一個典型的互聯網+業務,需要不斷提升餐飲生態鏈的綜合服務能力,為此他們專門設立了餐飲生態平臺,探索和上下遊業界夥伴合作。為廣大餐飲商家提供專業資訊的餐飲老板內參正是這個生態平臺需要的角色。

資本方面看重的是其後續產生的衍生價值。源碼資本創始人曹毅闡述了他的投資邏輯,衣食住行都是萬億級的大賽道,尤其是“食”更是大眾、高頻、剛需的代表性行業,餐飲行業C端服務競爭激烈,但B端服務隱藏著很多機會,餐飲老板內參在過去兩年聚集了百萬級的餐飲老板用戶,“後續產生的衍生價值是我們非常看重的。”

3年前,餐飲老板內參由秦朝和前同事譚野一起在咖啡館創辦,兩個人湊了5萬元啟動資金,堅持不雇傭員工,不租辦公室,以極低成本創業,10個月後拿到了第一筆風投。它從最初的一個資訊公眾號,到現在已將業務拓展到行業媒體、互聯網金融、商業教育、創投孵化等4個領域。出書、玩音頻、做線下活動、培訓、與P2P合作開發餐飲貸款、投資,業務範圍已經遠超出傳統印象中的自媒體。

上輪領投方吳曉波說,去年7月,獅享家新媒體基金成立伊始就投資了餐飲老板內參,一年來,內參在互聯網金融、商業教育上有所探索,開創了很多全新的自媒體玩法,餐飲產業鏈媒體與服務平臺的雛形已現。

眼下,自媒體已經度過了野蠻生長的紅利期,正在分化出機構自(新)媒體與純自媒體人的不同路徑,機構自媒體正在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格局,是對資源、團隊、資本、商業模式設計和落地能力的綜合考量,這讓自媒體創業的門檻擡高,每個垂直領域最先冒出來的大號將搶占更多資源。

人稱羅胖的羅振宇不久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他並不看好自媒體現有的單一變現渠道,認為接下來將是電商和付費閱讀的時代,優質內容的價值被低估了,但自媒體需要盡快將內容創作嫁接到電商上來,讓盈利模式實現新一輪升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320

“舌尖險”待發展: 北京餐飲企業投保不足10%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120.html

俗稱“舌尖險”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下稱“食責險”)投保率有待提升。“舌尖險”的作用在於在傳統食品安全監管的基礎上再為“舌尖安全”增加一道防線。

食責險起步於2004年,2015年2月食責險制度初步建立,相關試點在全國範圍內啟動。但據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食責險一直發展緩慢,投保率很低,保費收入也較少。”記者由北京保險行業協會獲悉,截至2015年,北京地區經營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保費收入共計400余萬元,累計提供風險保障80億。不過,食責險一直處於叫好不叫座的境地,北京餐飲企業投保率不足10%。

據記者了解,北京市多數的財險公司都已報備了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條款,行業費率維持為1‰到3‰之間。各財險公司產品及保費收入有所不同,具體費率水平根據投保企業類型、經營情況、保障額度有所調整。

目前,北京市參與經營食品安全相關的產品主要有三類:餐飲經營者/餐飲場所責任保險;公眾責任保險及附加食品、飲料責任保險以及專門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其中前兩種方式產品開辦時間久,各家公司均有承保。據長安保險方面透露,目前,長安保險在北京地區承保食品安全責任險累計限額45億,收取保費達到千萬。

從數據上看,食品安全責任險賠付率並不高,平均僅在百分之十幾。而餐飲企業投保情況並不理想,據長安保險相關負責人透露,洋快餐幾大巨頭在國內企業都投保了餐飲責任險,且每年理賠額度相當高。

目前國內亦有針對食責險的進一步創新,此前寧波市海曙區曾推行公益性+商業性食責險。據了解,商業食責險根據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規模和性質,年度保費從1000萬元到數萬元不等,企業可自主選擇投保方案,參保企業第一年都將獲得一半的保費補貼。

長安保險也在摸索一套消費者索賠機制,未來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app快速查詢到鑒定機構,估算出索賠成本。今後在火鍋店吃壞肚子,也可以知道如何索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051

餐飲企業引入第三方評價 “百合花工程”升級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001.html

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日前宣布,將在全國餐飲企業中推廣“百合花餐飲業食品安全與營養管理體系示範工程”(簡稱“百合花工程”),引入第三方評價引導餐飲業自律發展。

在2016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上,中國烹飪協會發布了“百合花放心餐廳加強版”——“百合花餐飲業食品安全與營養管理體系”和“百合花放心餐廳標識”。

姜俊賢說,凡是申請“百合花放心餐廳”的餐飲企業,將由第三方機構按照審核要求,開展預評估查找餐廳現有問題;協助企業整改;正式審核;以及半年盲審複審等一系列工作,以確保餐廳能長效保持後廚操作的食品安全。同時由中國烹飪協會授予“百合花放心餐廳”標識懸掛於餐廳店堂,標識的有效期每半年更新一次,憑此標識消費者可以放心就餐。

“百合花工程”是自2013年起在全國餐飲行業發起的行業自律行動,旨在積極引導餐飲企業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目前已形成了非常完善的體系,也建立了一大批“百合花放心餐廳”,並得到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認可,作為2016年餐飲行業自律行動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百合花工程”負責人馬昌義介紹,工程實施4年以來,已探索出一套適用於中國餐飲業食品安全的第三方評價體系,為行業自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經過累計1086次實地的食品安全審核,基本摸清了餐飲食品安全容易出現的盲點以及管控的關鍵點,為企業切實降低食品安全風險把準了脈搏。

馬昌義介紹,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指導下,中國烹飪協會就開始啟動了管理體系的完善和升級工作,形成《百合花餐飲業食品安全和營養管理體系要求》(簡稱《體系要求》)。鑒於消費者日益關註合理膳食和營養健康,《體系要求》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引入了餐飲業營養管理的相關要求。新的體系要求在多個餐飲業態得到實施和試點,普遍適用於餐館、小吃店、快餐店、飲品店、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等。

“餐飲行業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食品安全尤為重要,必須加強行業自律,讓老百姓能在餐廳放心就餐。”姜俊賢認為,餐飲企業往往更擅長如何創造更好的客戶體驗,比如研發制作更美味的菜品,打造更好的服務體驗,設計更有趣的就餐環境等,這就像一把進攻的劍,可以贏得顧客、可以贏得市場。相對而言,“百合花工程”可以提供包括食品安全問題診斷、第三方外審、食品安全管理員培訓、打造企業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等,這就像一把盾,為餐飲企業保駕護航。

姜俊賢表示,未來中國烹飪協會通過開展“百合花工程”,不僅要對餐廳後廚食品安全操作進行審核評價,更要通過咨詢、培訓、托管服務等手段,幫助企業建立包括自查制度在內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真正為消費者營造放心就餐環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125

餐飲企業“同慶樓”申請IPO:2015年收入11.61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27/156976.shtml

餐飲企業“同慶樓”申請IPO:2015年收入11.61億
張一 張一

餐飲企業“同慶樓”申請IPO:2015年收入11.61億

同慶樓擬創業板IPO

6月24日,證監會披露了57家企業的IPO招股說明書,當中再次出現了餐飲企業的身影——同慶樓餐飲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這家餐飲企業的狀態為“已受理”。

據同慶樓IPO招股書顯示,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和2015年度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6,189.85萬元、106,810.05萬元和116,059.14萬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則分別為3,489.98萬元、7,186.16萬元和3,143.44萬元。

本次公司公開發行新股的數量不超過5,000萬股,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即老股轉讓)數量不超過1,500萬股,且公司公開發行新股與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的總量不超過5,000萬股。

同慶樓主要從事餐飲服務,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餐飲業務,在餐飲行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公司先後獲得“中華老字號”、“中國馳名商標”等榮譽稱號,2010年,同慶樓作為中華八大菜系之徽菜唯一代表,入駐世博園,為來自全世界的遊客及工作人員提供餐飲服務。2015年在第四屆中國飯店產業發展大會發布的《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中,同慶樓排名2014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含國內外的快餐、火鍋等業態)第四十九名。2016年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2015年度中國正餐十大品牌”稱號。

餐飲 IPO 同慶樓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2237

辜仲立賣牛肉麵 霸氣看齊鼎泰豐 租賃大王跨足餐飲業 兩小時翻桌率達三輪

2016-08-03  TWM

台灣牛肉麵的戰場又有新面孔,辜家第三代、中租總裁辜仲立推出「總裁牛肉麵」搶市, 這位租賃大王賣起牛肉麵,背後究竟有何盤算與勝算?

七月二十九日,台北捷運信義安和站附近又出現一家熱門排隊店,長長的人龍在烈陽下揮汗,儘管汗流浹背,排隊超過一小時的人群仍不以為苦。至於店內,當天賣破三百五十碗麵、用餐時段兩小時翻桌率高達三輪。這可不是哪家日本拉麵名店又首度來台開店盛況,這是台灣到處可見的牛肉麵店!

這家人氣不輸信義微風晶華冠軍牛肉麵的「總裁牛肉麵」大有來頭,原來這是辜家第三代、租賃大王中租企業總裁辜仲立的私房菜,也是他跨足餐飲業開專賣店的處女作。

中租企業旗下的中租控股,去年營收三六八億元、每股稅後純益六.○三元,雙創上市來新高,身為大股東的辜仲立可說穩居租賃大王地位。

端出私房料理

花三年研發、試吃逾百次

繼二哥辜仲愛吃日式料理,愛到開一家高檔日式料理「磯勢」,也順便當招待所祭貴客的五臟廟;老三辜仲立也跟上哥哥步伐,但這次端出來的美食卻很親民,一碗「總裁五寶牛肉麵」價格三八○元,還附上復古紅酒及三款自製小菜,價位是五星級飯店一碗五百元牛肉麵的八折不到。

「這比做租賃更累!」辜仲立替自家麵店站台時,向在場媒體大呼辛苦,因為一碗牛肉麵從點餐到上桌,十分鐘內就可完成,但這碗麵卻足足花了他至少三年、試吃超過百次研發期,現在才正式端上桌。

原來,擁有美國康乃爾大學旅館管理碩士學位的辜仲立,對美食也相當有研究,過去在中信飯店時期,他就曾遍尋全台吃美食,其中牛肉麵更是他最愛的台灣味。

與辜仲立同為總裁牛肉麵關鍵推手、在中信集團服務超過三十年的成旅觀光行政主廚唐文浚透露:「十幾年前,總裁宴客的時候,就會不時要求我上牛肉麵,讓賓客品嘗。」認識總裁超過二十年、現任成旅觀光總經理,同時也是負責籌備新店的何信記補充說,總裁每年三節不時要送禮,有一次靈光一閃,不如把自己喜愛的牛肉麵口味開發成禮盒,「總裁自己本來就會料理,我記得有一次他跟大家吃鐵板燒,他還現場當起師傅炒飯給大家吃,那個米粒是粒粒分明,技術超級好!」三年前,成旅晶贊飯店台北蘆洲館首度推出總裁牛肉麵,市場反映不惡,隔年再推出只在自家網站和餐廳銷售的冷凍包,光去年就賣出兩萬包,「我們算是試水溫有成功!」唐文浚說,辜仲立看到自己喜愛的牛肉麵口味受歡迎,於是在去年底拍板投入館外餐飲,但店面選址又花了二、三個月,才會現在才正式開賣。

雖是看似平凡無奇的牛肉麵,但辜仲立對於食材可大為講究。「這碗麵叫作總裁牛肉麵,就得拿出總裁級的食材才行。」唐文浚轉述辜仲立再三吩咐的要求,「總裁指定要用小腱心(三層牛腱心)部位,因為小腿肉口感比較扎實。」小腱心位於牛的小腿部位,一層筋、一層肉、一層筋、一層肉……,紋路外形似豬肉的「三層肉」,口感也特別Q彈。但一頭五百到八百公斤重的牛,小腱心部位加總僅僅九百公克,但這是辜仲立特別指定的部位,不能馬虎。

打「總裁牌」搶市

預計未來一年開一家店

不只食材,湯頭也有學問。辜仲立派唐文浚前往廣東、四川取經,摸索出烹煮牛肉麵的工藝、工時、工段、工序「四招」。舉例來說,工序指牛肚煮三十分鐘就得起鍋、牛筋只能煮一小時……,甚至把牛肉麵當科學實驗研發。

不只如此,一般牛肉麵最講究肉質、湯頭口感,但辜仲立連對麵條的細度也有堅持。

「一般麵條○.三公分,但滾水燙下去,外面爛了裡面還沒有透,因此我們選擇用○.二公分,口感均勻、與湯搭配起來也比較搭。」開張三天後的八月一日,唐文浚接受《今周刊》採訪時,興奮直呼「成績超標」。

他原以為用餐時段翻桌率大概一、二輪,沒想到居然達三輪,每天銷出約三、四百碗麵,熱度之高,甚至現在還沒開店就有排隊人潮,「總裁早上才說,第二家要趕快開了!」儘管租賃大王的總裁牛肉麵開出紅盤,飯店體系競爭對手晶華牛肉麵國際化腳步卻跑在前頭,旗下牛肉麵坊去年年底剛在台北信義微風開張、旗下冷凍禮盒也已經進軍香港。晶華公關行銷副總張筠透露,今年九月,晶華還將前進美國紐約,準備大玩兩日「快閃店」。

這次辜仲立打出「總裁牌」,更在開幕記者會直言:「未來一年一家,而且不排除海外拓點,打造牛肉麵界的鼎泰豐。」頗有不讓餐飲前輩專美於前的意味。但下階段,辜家老三如何繼續在台灣牛肉麵的紅海市場後發先至,甚至跨海長紅,恐怕還要再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考驗。

總裁牛肉麵

成立:2016年

創辦人:辜仲立

店面坪數:50坪

單日銷售量:350碗牛肉麵

撰文 / 黃家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466

上海直擊》誰說不景氣?餐飲、養豬業照賺大錢 中國下半年經濟靠二張嘴」來撐

2016-08-08  TCW

中國進入「四十六歲」消費局峰,景氣奸壞已不是判斷指標,民生消費成為經濟動能新引擎,台商投資更要懂得看門道。

中國經濟持續探底,維持有溫度增長就靠「一張嘴」,七月下旬的上海行,見證了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常態。在高檔的金茂君悅酒店吃一餐飯,只能安排在走道,上海地標新天地附近一家泰武料理,門前坐工二排的人等著吃飯,靜安寺商圈嘉里中心商場、陸家嘴的正大廣場,都是長長人龍。

尤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大城市,餐飲消費還能保持兩位數成長,凸顯了中國當前經濟各產業間的差異化。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解讀,現在的中國就是靠消費撐起一片天,他在富蘭德林證券所舉辦的「經濟前瞻,大師講座」中指出,英國脫歐後,全球資金透過香港轉進到中國,最主要就是看上中國遺有潛力無窮的消費市場。

他分析,中國已進入人口的「四十六歲」消費高峰,到二。二五年,會啟動中國的消費大潮,所以雖然中國目前在進行供給側改革,去產能、去庫存,但是經濟並沒有下滑很嚴重,就是靠民間消費。

留意種菜、做油的好農業富藺德林證券董事長劉芳榮則是認為,中國太大,產業別太多,任何時間都有爆發力很強的企業。例如今年中國上市公司半年報公布,最賺錢的是一家養豬公司(溫氏企業上半年股東的淨利潤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三倍),在經濟趨緩下這是二個很誇張的數字」。

而他也要公司同仁多留意農業相關產業、企業,「種蔬菜的、做油的,奸的農業在未來是必然趨勢。」

巴曙松有一次拜訪海爾集團,創辦人張瑞敏談到他自己對供給側改革的理解,就是「做為一個企業家,要提高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海爾有 款洗衣機二旦稱洗衣二十六分貝、脫水四十二分貝,即使放在圖書館都不會千擾正在看書的人。巴曙松說,這一款洗衣機的創新是看到了新需求。都會男女下班回到家的時問晚,洗衣服會吵到家裡的人或分租房間的室友,所以這款洗衣機抓住了他們的需求。像海爾這款洗衣機就賣得很好,呈不大但毛利高,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未來的產品一定要提高供給質量,也預告小批量、多樣性消費趨勢來臨,給經營中國閃需市場的台商很好的啟發。

文·張毅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664

百度外賣被曝使用過期菜品 網絡餐飲監管仍無有力措施

“品質生活,安全送達”,這是百度外賣的宣傳語。

在這句宣傳語的背後,隱含了很多百度外賣的“努力”:制定嚴格準入門檻,保證所有入駐商戶證照齊全;直播後廚,從源頭開始,讓每一位用戶監督餐品質量;商戶評級體系,讓好商戶更好,差商戶淘汰;騎士持健康證上崗,是我們對每一個騎士最基礎的要求;嚴於律己,打造行業標桿,與相關部門共同發布外賣行業準則。

但近日有媒體報道“ 百度外賣直營店月入350萬,使用過期菜品內幕曝光 ”,這使得百度外賣所有的宣傳都被打上了問號。同時,此前曾一再被報道的,包括美團網、餓了麽等網絡餐飲平臺出現無證餐飲、過期餐飲等問題,又再次被推到了臺前。

此次百度外賣出現過期菜品等問題的城市是北京,這個對外賣需求量極大的一線城市在監管方面依然無力。

“事實上,網絡餐飲的問題在開始之初風險就出來了,只是各地監管部門尚未認識到,這個新業態需要社會共治模式,它的風險點與傳統不同。”國家行政學院副教授胡穎廉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網絡餐飲的問題,從去年開始便在不斷引爆,但是仍然沒有適當的治療方式。 北京市食藥監局餐飲處處長劉國斌表示,3•15之後外賣平臺無證餐館問題一直反複,半年多來雖已進行多次執法檢查和整改,目前情況仍不容樂觀。

今日(10日)本報記者向北京市食藥監尋求咨詢時,得到的答複也僅僅是等待今天相關新聞發布會的信息。但從相關媒體報道的發布會內容來看,依然沒有強有力、行之有效的措施。

據媒體報道,北京市食藥監局新聞發言人唐雲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今日起,將每周向媒體提供幾大外賣平臺未下線無證餐廳名單、未亮證照名單,聯合社會監督和政府監督的力量。對於外賣平臺未盡審查義務的行為,一律立案,每次立案將處以20萬左右的罰款。“外賣平臺不要用‘新興業態’和‘高科技’當擋箭牌,對入駐餐廳必須盡到審查和整改職責,什麽事情在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和生命安全面前都得讓步。”

“事實上,這些無證小餐飲、有證小餐飲,每天提供的快餐也就是10多盒,還不至於引發群體性食品安全,只靠查證和等待立案後來懲罰,這是很難的。雖然目前是一個網絡餐飲的形式,但實際上還是實體店的監管不到位。”一位食品安全專家表示。

針對網絡食品安全的監管,國家層面並非沒有進行指導,在不同的地方也在進行嘗試,四川省就對小餐飲進行了登記管理,線上線下一起行動,每個消費者都可以通過app進行掃描,隨時監管。

此次北京被爆網絡餐飲安全問題,據媒體報道,唐雲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要通過科技手段監管外賣平臺,隨時監控其無證無照餐廳情況,並及時向社會公示;同時,通過“口碑”來制約,鼓勵同行業互相監督,鼓勵公眾舉報、媒體曝光,並鼓勵公眾和媒體到無證餐飲聚集區調查反映問題。對於違規的線上線下餐廳,將立即責令停業並依法處理。

“網絡看似虛擬,實際都有實體,管好實體,管好人,就能管好網絡。”一位食品安全專家表示。

隨著全國推展“互聯網+”模式,網絡食品、網絡餐飲等一並躍上了網絡,它的經營具有信息準確、交易快捷、交易跨地域等不同於食品實體交易的特點,但同時網絡食品安全作為新生事物也是全世界的一個監管難題,包括經營主體多、地域範圍廣、技術水平高、法律複雜、監管能力不足、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程序不明確等。

在此環境之下,中國誕生了兩個第一:第一個在食品安全法中明確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義務和相應法律責任的國家;第一個專門制定《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這樣規章的國家。

7月14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在新聞發布會上發布了《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下稱《辦法》),該辦法於2016年10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了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和通過自建網站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備案、保障網絡食品交易數據和資料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記錄保存交易信息等義務。規定了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建立登記審查等制度、建立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檔案、檢查經營行為、發現入網食品生產經營者嚴重違法行為時停止提供平臺服務等義務。

在這兩個第一之下,能否約束住已經在網絡中“脫韁奔跑”的餐飲呢?

“現在網上訂餐的幾大平臺,都在用人海戰術,事實上不能打人海戰術,要把經濟鏈和責任鏈結合起來,不能平臺只管收錢,其他什麽都不管。行政監管要將責任壓給平臺,有問題重罰平臺。” 上述專家表示,“此外,無論線下與線上,業態不同,標準要同,監管力度要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這個新業態出來後政策沒跟上,現在的網絡訂餐就是兩個鉆空子的,平臺和做飯的湊到一起了。所以平臺要承擔第三方責任,不能讓平臺成為無證餐飲的庇護所。”

上述專家認為,網絡訂餐不可能被取消,但政府必須拿出有效的監管手段來規範這一新業態。說是新業態,也要遵循新《食品安全法》,餐飲最需要註意的是從業者的安全、食材采購安全、加工安全等,網絡訂餐還有一個環節是送餐安全。網絡訂餐只是一個平臺,實質就是餐飲。如果這個新業態不能走上正軌,以後“病從口入”就變成病從“網絡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7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