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開多個戶口 「螞蟻搬家」走資海外

1 : GS(14)@2017-01-24 00:09:10

【明報專訊】「一卡通」其實就是在內地開通香港銀行帳戶,為內地客戶提供了很大方便,除省卻親身赴港的舟車勞頓和旅費外,有部分內地居民更會開設多個戶口,透過「螞蟻搬家」方式,借用他人的外匯額度,達到將資金搬到境外的目的。

內地人來香港買分紅類保險,從今年1月起,已經被外管局明令禁止。但有保險經紀稱,在銀聯及信用卡大部分被禁,1月內地客人無明顯減少,因為不少客戶透過「一卡通」在內地辦理付款。開設香港帳戶後,首期保費的餘額及續保費用都可以用銀行本票或者通過銀行轉帳收取。

保險經紀:可於內地繳保費

對於移民人士來說,開通海外帳戶至關重要。內地監管機構對於移民不提供5萬美元年額度以外的任何額度。以移民美國為例,需要50萬美元,就必須跟親戚朋友借外匯額度,這種情况下通常要在香港開設銀行帳戶,把親朋好友的外匯轉到香港銀行帳戶里,再逐步轉到移民指定帳戶里。雖然外管局明文規定,不得借用他人額度,但有心移民者仍會犯規行事,通過分散借額度,在香港開設多個帳戶等方法來避免被外管局追查。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45&issue=201701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721

內地遏走資 再收緊內銀滙款 傳京銀行代客跨境滙款 須滙入多過滙出

1 : GS(14)@2017-01-26 07:28:15

【本報訊】內地嚴防走資貶值,繼續收緊資金跨境流動,英國《金融時報》昨引述消息謂,當局要求在滬銀行代客境外滙款,金額不能多於滙入,即滙出滙入要打平;而北京更嚴峻,滙入要多過滙出,外資行料最受影響。分析認為,上述傳聞無論是否全面實施,當局監管基調仍然從緊,範圍亦從外幣滙出延至本幣。記者:劉美儀



銀行界消息說,知悉內地對代客滙出人幣,要做到與滙入總額「均稱」原則,但暫未悉北京分行滙入款額要「滙凸」,亦未聞人幣淨額檢查要由每月轉為每周。惟消息指,自去年11月底傳出國務院收緊境外滙款投資或併購後,當局至今都是透過傳話或窗口指導形式管控,並無公佈指令或下達文件,而窗口指導可因應個別銀行或交易而異。分析認為,上述傳聞無論是否全面實施,反映內地非常擔心人幣長期貶值及資本流出形成惡性循環。


確保人民幣錄淨流入

《金融時報》引述多位消息人士報道,根據本月開始的指令,在滬銀行若代客滙出款項100元(人民幣.下同),就必須同時滙入等值100元金額,以確保不構成資金外流;在北京的銀行更被要求每滙出80元,就要滙入100元,即必須有淨流入金額。之前以上海為基地的銀行,是獲批准每滙入100元,可以滙出160元。


收緊由外幣擴至人幣

報道指代客滙出人幣,是迴避內地外滙管制的方法,去年9月人幣淨流出達2,650億元,但隨着當局收緊措施,數字已直線下跌;報道又說,本地市場佔比有限、倚靠跨境業務收益的外資行,最受新例影響。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楊宇霆說,不評論具體措施如何,但相信當局總體管理,基調維持偏緊,惟一些項目交易,如對國家政策有利或符合真實交易需要,估計銀行仍可與當局磋商解決滙出安排。他認為,無論是外滙或人幣,當局均非常關注資本持續流出情況,以免相互影響形成滙率長期貶值的預期。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亦指,當局持續收緊管制,除了為特朗普可能針對中國貨幣貶值採取行動,雙方展開談判前先行鋪路,料當局亦要防範市場借外滙儲備下降、釋出借勢炒作的危險訊息。另外有報道謂,為防走資,個別本港中資行疑配合總行,當內地客透過本港賬戶轉賬至第三方,如外資私人銀行支付保險供款利息時,亦罕有地被詳問用途。不過市場消息指,有關查詢主要配合金管局反洗黑要求。中銀香港(2388)發言人則謂,該行利用與母行合作及轉介機制,持續加強尤其是高資產值個人客戶的跨境銀行服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4/199068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935

內地限走資 或阻A股納MSCI

1 : GS(14)@2017-01-26 18:04:52

【本報訊】內地打擊走資初見成效,資本賬項目出現2015年8.11滙改後首次單月順差,不過卻嚇窒國際投資者,MSCI主席兼行政總裁Henry Fernandez向路透表示,倘中國開放資本賬計劃走回頭路,甚至嚴控資金外出,將停止A股納入MSCI指數進程。


滬深港通貢獻獲肯定

Fernandez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論壇稱,目前資本管制尚未影響國際投資者,但卻是MSCI關注的潛在問題,或會影響向客戶提供的投資服務,不過他肯定內地滬港通擴容及深港通開通之貢獻,料農曆年假期過後,將開始與內地加快就納入A股磋商。花旗香港證券服務主管陳金丹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資本流動限制屬於A股能否納入MSCI的重要考慮,因為基金遇上投資者大型贖回時,需要將手上股票變現。她重申,今年A股尚有七成的機會納入MSCI,主要是因為中國並未有就QFII、RQFII、滬深股通增設限制,可以自由買賣而不須內地當局核准。不過,若果一旦資本賬管制牽涉外資未能將資金移返本國,MSCI難納入A股。香港投資基金公會行政總裁黃王慈明認為,內地現時首要任務是維持經濟穩定發展,以及重點關注資金外流等事宜,相信內地發展至較成熟體系需時,而且並不急於將內地股票納入任何指數。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亦同意,今年A股納入MSCI機會較低,主要是內地資本賬逐步收緊,加上目前內地對於開放股票市場予外資非常謹慎,不過他相信資金流走速度放緩後,收緊資本賬措施將會逐步放寬。



中證監:不急於加入

事實上,MSCI已經連續第三年拒絕將A股納入其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中證監副主席方星海上周曾表示,中國與MSCI觀點存在分歧,而中國並不急於加入MSCI,反而正在研究滬倫通,而其聯通機制將會側重於產品上市。外管局上周公佈12月銀行代客收付款數據,其中資本賬項目錄135億美元順差,為2015年8月滙改以來首次,分析認為,內地就跨境直接投資實行寬進嚴出,終實現資本淨流入。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5/199079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084

內地人走資 歐洲買樓兼移民 中港樓價過高 轉攻西葡不動產

1 : GS(14)@2017-01-31 15:15:21

【明報專訊】人民幣貶值加上霧霾的困擾,即使內地收緊外匯管制,無阻內地居民尋求出路將資金外移,甚至申請移民,並且以最可靠的不動產地產為首選投資項目。面對南下香港或在內地樓價過高,相對歐洲樓價較廉宜,內地居民索性到門檻較低的西班牙、葡萄牙投資地產兼入籍,投資足跡甚至遍及東歐。

明報記者 顧冷冰

最近有金融界人士發起西葡移民微信群組,急速吸納數百人熱烈討論。不過內地收緊外匯管制令部分投資者於西班牙買樓的計劃落空,英國脫歐也打亂了家長移民西班牙再送子女到英國讀書的計劃。

葡黃金居留簽證 內地個案佔八成

葡萄牙政府從2012年10月開設黃金居留簽證(Golden Visa programme),購置50萬歐元(約415萬港元)以上的當地不動產即可擁有當地居留權,進而申請入籍。由於門檻低至50萬歐元,比購置樓價大升的中港住宅入場費低,手續亦簡便,吸引了大批中國人申請。綜合葡萄牙官方公布,截至2016年12月,累計成功獲批個案3654宗,其中來自中國的獲批申請個案3050人,佔總人數83.5%;當中有802宗個案是在過去23個月錄得,佔整體內地移民26.3%。整個簽證計劃自2012年10月累計吸資25.67億歐元(約213億港元),逾九成購置物業。

西班牙政府自2013年底,仿效葡國,開展「買樓換居留」,目前西班牙海外移民買樓數量,中國人位居第二,僅次於俄羅斯人。中國最大海外置業網站居外(juwai.com)統計,2016年平均每月西班牙房地產訪問量達200萬,按年增長80%。西班牙官方統計,中國人在西班牙投資買樓2015年增長39%,成交的平均價格增長26%至92萬歐元(約763萬港元)。房地產網站Spanish Property Insight則指,單是到去年10月份,來自內地移民的物業成交宗數達666宗,涉資4.69億歐元(約38.9億港元)。從數據反映,內地居民平均購置物業價值達70.4萬歐元(約583萬港元),超過移民所需的入場門檻。

西班牙樓價高位跌四成 資金低位買貨

有在香港金融界工作的內地人士透露,最近開始將置業重點放在西班牙。一方面,香港樓價太高,內地一線城市樓價也已經預支升幅,所以他會選擇留意樓市尚未炒熱的地區。他表示,西班牙的樓價與歐洲債務危機前相比平均下跌40%,部分沿海地區更下跌八成。現在是去當地置業的機會,這也是資產全球配置的考慮之一。「假設一個人90年代退休,所有資金都存在銀行,另一個則全部用來買樓,你想想今天差別有多大。」他表示仍然會關注香港樓市,選擇時機入市。

北京珠寶商陳小姐現時居住在西班牙,持有3個月的旅遊簽證,「我考察西班牙一段時間了!在國內是活著,在這裏才是生活」。她透露,國家政策外匯不允許買房,再加上西班牙銀行對於開戶審核十分嚴格,若無法提供令人滿意的資金來源,就不能在銀行開戶,「資金愈多,就愈不容易證明」。因此,她只能暫時擱置移民計劃,繼續以3個月旅遊簽證的方式到歐洲。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38&issue=201701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48

人行:上調短貸利率紓走資壓力

1 : GS(14)@2017-02-05 10:30:51

【明報專訊】中國人民銀行日前上調公開市場逆回購及上調常備借貸便利(SLF)利率,被解讀為官方釋放出貨幣政策轉向信號,似乎有意收緊銀根。人行昨日隨即「解畫」,稱上調利率可緩解中國資本外流的壓力。統計顯示,本月將有逾2萬億元逆回購及中期借貸便利(MLF)等到期,分析預期,適逢人行「收水」,資金流短期或異常波動。

逾兩萬億元流動性本月到期

人行旗下《金融時報》昨援引不同的分析人士觀點稱,在資金大量到期的情况下,人行先後上調SLF及MLF利率,反映其對貨幣政策持「中性偏緊」的態度,將全面提高銀行體系資金成本;同時通過擴大中美利差,以增強人民幣計價資產的吸引力,緩解中國資本外流壓力。

文章又引述中信証券(6030)固定收益分析師明明表示,中小銀行的同業負債佔比自2010年以來呈現上升態勢,至去年12月已升達21.7%水平;加上近期一線城市房價再次上升,認為人行有必要通過引導利率適當上行以達致去槓桿及控制地產泡沫。

富昌﹕人民幣短期有機會反彈

富昌金融研究部總監譚朗蔚表示,由於人行外匯儲備僅能險守3萬億美元大關,故被逼通過上調利率以釋出內地經濟情况良好的信號;另外亦有助堵截走資情况及增加外界對該行加息預期,預計短期內人民幣有機會反彈。

天王國際期貨首席策略師盧楚仁認為,人行收緊銀根的行為偏向政治表態,作為對特朗普斥其為貨幣操控國的回應,預料短期內人民幣會反彈。但他表示,未來兩月歐洲北愛蘭、荷蘭及法國相繼舉行大選,預計歐元或會受壓,美元上升,預計人民幣跌勢難以扭轉。

奧國學院創辦人兼院長王弼則表示,銀根收緊後,當有公司求救,人行又會再放水,認為人行調高利率只會造成惡性循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59&issue=201702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176

內地人幣走資大降

1 : GS(14)@2017-02-05 10:38:15

【本報訊】內地資金外逃禁之不絕,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報告估計,去年中國資本流出金額為8,849億美元(約6.9萬億港元),較市場預期高,惟單計去年12月,人民幣在資本流出的佔比已大幅下降至接近零。法國外貿銀行的「中國資本流動領先指數」顯示,去年12月資本外流按月減少,其中人民幣的佔比下降至接近零,令第四季人民幣佔資本流出比例按季由36%降至28%。該行估計,去年全年資本流出規模達8,849億美元,其中外幣流出規模達6,168億美元,佔70%;而人民幣則流出2,681億美元,佔比30%。渣打香港早前則預計,內地去年資本外流總額達7,280億美元,稍低於2015年的7,440億美元紀錄高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3/199162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249

對沖人生:走資富豪震過貓王

1 : GS(14)@2017-02-05 10:38:32

特朗普向7個穆斯林國家發出入境禁令,曾令美股回調。債券天王埃里安認為市場進入「特朗普第三期」,每個政策推出都會有敏感的反射效應。話雖如此,把財富放在ETF的世界甚為風平浪靜,芝加哥波幅指數VIX在落筆此刻在11.59低水平。(1)最近與加拿大多倫多基金界朋友寒暄,談到控制萬億財富的肖建華被挾上內地這消息,其實也震撼華人社區。重點是肖建華擁有加拿大國籍,卻被「強力部門」挾走。究竟有多少不義之財進入加拿大溫哥華及多倫多的地產體系實在難以估計,電話簿內用國語拼音的姓名相對粵語拼音的亦已超越很多。今次北京拉人,持加籍護照的肖建華無話可說,「一切低調」,失去人生自由。友人投資大中華市場,是加拿大籍,用回鄉卡入境,投資報告上寫出某民企國企造數會否被挾走?因為分析員不能「唱衰」中國。另一邊廂,內地有錢佬在加國的休閒生活亦因肖建華的事件,令這個農曆新年變得緊張。錢已「走資」成功變了不動產,但現時北京長臂延伸到美加已見明顯,一撮「不義之財」有錢人震過貓王。(2)基金經理友人長駐東岸,母公司在美國紐約,算是美加東岸兩邊走的異數人。長話短說,作為一位高級打工仔,他的苦惱是買不起多倫多的「貴價樓」。二十多萬加幣年薪已算是金融精英,但已不如八、九十年代的人般有「上游力」。中產甚痛苦,加國友人兩個孩子讀貴族私校,日校每年3.5萬加幣學費。雖不至「餐飲餐食餐餐清」那麼尷尬,但八十後專業一族妄想買到八九十年代所謂做精英般的三四千呎「怪獸屋」。20年前,「怪獸屋」講緊是百多萬,現在是最低消費300萬加幣以上。然而,你落offer的同時,會有另一經紀代表另一買家以更高價希望可「扑鎚」高追,某程度上反映地產市道出現異常。友人的朋友剛移民多倫多不久,當然找工作困難。這仁兄說,現在「入土為安」,租住在很普遍的獨立屋地庫那裏。不少新世代業主供樓負擔大,把部份房間或地庫租出,也是減低經濟壓力的方法之一。不過,香港還比美加澳紐情況,更為有過之而無不及。視乎區份,溫哥華樓價平均比多倫多貴四至七成,有錢內地移民最有能力一炮過購入,香港新移民變了相對窮人一族;短短20年,有了強烈對比。(3)今次特首選舉無論結果如何,香港人對於未來30年的一國兩制,在梁振英接近五年的管治已信心大失。又有報道指港大校長馬斐森辭職,合約未完劈炮唔撈,當然是信心問題。在我的金融圈內,比我年輕的金融精英也積極進行家庭大遷徙,加拿大和澳洲是較多人考慮的進場點。加拿大科技領袖促請國會批准美國摒棄人才進駐加國,又會否是危多於機?美國季度業績進入高峯期,蘋果進入52周高位,一撮人選擇「越貴越買」,也請留意突如其來的回吐。錢志健資深對沖基金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3/199159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250

內地富豪涉走資50億被捕

1 : GS(14)@2017-02-05 10:55:14

有「金融大鱷」之稱的中國籍富豪肖建華疑遭人挾返內地之際,與肖有交情的徐翔所涉案件再起波瀾,新浪網昨晚報道稱,某上市公司前董事長涉徐翔案於今天被帶走調查;之前曾協助調查,並從上市公司辭職;涉嫌聯合操縱股價,清倉式減持套現超50億元(人民幣.下同)。據悉,被警方帶走者疑是文峰集團前董事長徐長江。


出事前辭去人大職務

新浪財經根據爆料者消息,發現涉及徐翔案人士與文峰集團和萬邦達有關。值得注意的是,證監會曾在今年1月11日披露一份《行政處罰書》,對曾捲入徐翔操縱市場案的文峰股份作出正式處罰,證監會對文峰股份、文峰集團及代持股權主要人物陸永敏分別給予40萬元罰款及警告;時任董事長徐長江罰款20萬元。現年65歲、江蘇南通人的徐長江,去年底辭去全國人大代表職務,澎湃新聞曾報道,或與其涉足徐翔案有關。報道引述一名消息人士稱,徐前年通過上市公司高位套現70億元,而當時同樣從文峰股份套現的還有徐翔。來自浙江的徐翔(39歲),被內地股民稱為「私募一哥」。2015年底,徐翔因涉嫌從事內幕交易、操縱股票交易價格等違法犯罪被捕,今年1月23日,徐翔以操縱證券市場一審被判5年半,罰款110億元,創下內地個人經濟犯罪被處罰金的最高紀錄。新浪網/澎湃新聞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5/199184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506

受累防走資 難滙款至海外還債 中資焗捱貴息境外融資

1 : GS(14)@2017-02-06 07:25:16

【本報訊】內地嚴控資金外流,當局雖強調正常的商業操作不受影響,但很多企業已受牽連,難以滙款至境外償還外債。銀行界指,中資企業於海外子公司,再難靠母企打錢出外還債,其境外貸款到期後多予以續期再融資,但美息及對沖費用趨升,均令外幣借貸成本增加,變相令企業焗捱貴息;加上內地信貸開始收緊,故本港美元融資活動有回升迹象。記者:劉美儀



另外,H股企業下月公佈業績,若向境外股東派息,需獲內地批准售滙(沽人幣買外滙)及將資金滙出。一中資行及另一企業財務主管表示,企業向境外股東派息屬正常商業行為,外管局會按一貫運作處理,但同意現時審核較以往再嚴謹「少少」,口頭查詢會「問多啲」,以免有公司利用派息安排,「如增派特別息或提高派息金額涉嫌走資」,但企業若按既定派息政策審批應無問題。


境外派股息將被口頭查詢

2015年以前,中資企業即使水頭足,仍會選擇在港借港元或美元貸款,然後再轉持人幣存款,藉套戥效應令其賺息賺升,外幣貸款則到期後續期滾存。但前年8.11滙改後人幣急貶,加上境外借貸成本已較內地貴,故由去年首季起,企業外幣貸款到期後,陸續出現償還潮。但到去年12月中下旬,外幣貸款卻出現回升迹象,估計與當局嚴控走資、中資企業惟有在境外尋求融資有關,因本港人民幣資金池已收縮,故新增貸款以美元融資居多,惟今年市場變數太多,難單從12月表現推算全年貸款會否續增。消息謂,另一回升原因是境內信貸開始收緊,去年底內地銀行已收到今年新增貸款額度窗口指示,個別板塊如房地產更加設分類額度管理。人行上周剛調升逆回購利率,即被市場視為貨幣政策由寬鬆轉向中性偏緊。


內地信貸情況開始收緊

海通國際股票研究執行董事陳昔典說,本地市場資金仍充裕,中資企業在港貸款到期後,相信在信貸風險可行下,再融資應不困難,部份國內地產商境外發外幣債,亦看不見續期遇到太大問題,反而融資安全性最令銀行疑慮,或會窒礙借貸,如一些取態較保守銀行,擔憂當局政策一下改變,使原來合規性擔保(如足額現金支持的備用信用狀)會變成不合規的滙出資本。恒生銀行(011)署理首席經濟師薛俊昇謂,內地企業是否在港以外幣融資,會視乎美息升勢及對沖成本,也受境內信貸政策影響,近1、2個月內地銀根稍見趨緊。金管局發言人回應,一向要求銀行進行貸款時,必須清楚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倘涉跨境貸款活動,須確保業務符合當地法規,以及有效執行借貸條款,包括收回及變賣抵押品等,但該局不評論境外監管機構的政策。去年12月本港貸款與墊款總額增加1.6%,在港及境外使用的貸款,分別按月增加0.4%及4.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6/199191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601

中央力堵走資 恐陷進退失據

1 : GS(14)@2017-02-08 21:37:06

【明報專訊】雖然外匯儲備在1月只減少123億美元,減幅比前幾月明顯收窄,但觀乎外管局去年以來為阻止外儲流失的各種防走資措施,從嚴控個人購匯換匯、審查涉「螞蟻搬家」的可疑銀行帳戶、嚴打地下錢莊兼整頓比特幣平台等(見表),幾乎無所不用其極,但無論如何扭盡六壬,上月外儲還是跌穿3萬億美元,學者認為,中央應重新考慮如何平衡人幣下跌造成的風險,更勝現時進退失據的處境。

可用措施買少見少 效果成疑

多方堵截下,外管局還能夠採用的手段已經愈來愈少。日前外管局資本項目管理司司長郭松接受訪問時稱,正研究內地企業境外上市集資後,要承諾按一定比例資金結匯;前陣子外媒盛傳,當局不排除透過大量拋售美債、國企強制結匯,甚至要求銀行匯出80元人民幣便要「填補」100元人民幣以確保淨流入去保住外儲不失。雖然上述傳言被外管局否認,但也看出局方已經被迫要用「填窪」的辦法補充外儲,可見之前推出的「堵截」方式效果已不復見。

學者:應加快人幣匯率市場化

事實上,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人行前顧問余永定等內地經濟學者均認為,外儲流失的主因是人民幣貶值,當局為了防走資,保住匯率穩定而強行干預,就要付出消耗大量外儲的代價,當局倒不如加快匯率市場化,讓人民幣匯率更自由浮動,以釋放部分貶值壓力,這樣才會減少外儲消耗,也只有進一步完善匯率制度,重新建立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貶值預期冷卻,走資才能減少。

但另一方面,考慮到內地正面對經濟放緩、資產泡沫風險未除等內憂,要中央加快人民幣國際化,讓匯率可以有更大幅度上落,某程度上或會對內部經濟帶來陣痛,甚至影響改革進程,這衝擊未必是中央願見的,也造成近兩年人民幣國際化陷入進退失據的窘境。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232&issue=201702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590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