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憂人幣爆發新一輪走資
1 :
GS(14)@2017-02-09 23:42:07■中國外儲跌穿3萬億美元,刺激人民幣持續走弱。 資料圖片
【本報訊】中國外滙儲備跌穿3萬億美元,刺激人民幣持續走弱,昨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創逾三周新低,離岸價傍晚於6.85附近徘徊,官媒相繼出口術護航。不過,券商大和擔心,隨着美國加息步伐推進,屆時將會再次加強人民幣下行壓力,或引發新一輪資本外流。中國外儲數字較預期低,消息令人民幣滙價繼續走弱。由人民銀行開出的人民幣中間價昨日跌245點子,報6.8849,創逾三周新低,引導離岸價跌幅擴大,傍晚於6.85附近徘徊,即每百港元兌人民幣重返88.3元水平。人民幣在岸價則反覆收升,報6.8780,按日回升35點子。
官媒緊急出口術護航
官媒《人民日報》及《金融時報》昨日緊急為外儲失守3萬億美元護航,前者發文指,市場需要關注外儲規模的變化,但重點不應簡單落在數字變化或所謂的「整數關口」上,而是考慮外儲是否夠用。報道又引述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支撐外儲繼續保持合理充裕,外儲過多反而會「造成浪費」。《金融時報》就指,中國外儲維持2萬億美元左右水平,已可被認為「適度」。內地資金持續流走,有「Yuan Bear」之稱、大和資本(亞洲)首席經濟師賴志文坦言,鑑於資金外流和人民幣貶值的壓力,故中國外儲跌穿3萬億美元「只是時間問題」,並非特別意外。不過,隨着美國加息步伐推進,該行預期美國今年將加息3次,最快會於6月份加息,將會再次加強人民幣的下行壓力。他估計,屆時或引發新一輪資本外流,人民幣兌美元今年底目標價看7.8,意味港元兌人幣將見1兌1。另外,人民銀行繼續暫停「放水」,連續第四日暫停逆回購操作。人行公告解釋,隨着現金逐漸回籠,目前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基本穩定,故暫不開展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09/19922472
人民幣走弱 官媒出口術防走資
1 :
GS(14)@2017-02-11 18:34:04【本報訊】中國外滙儲備上月份跌破3萬億美元,人民幣近日亦隨美元外圍變化而稍為走弱,外資行擔心刺激新一輪走資,官媒則連日出口術護航。離岸價全日窄幅上落,昨晚8時報每美元兌6.8489人幣,跌53點子,每百港元兌88.29人幣。在岸市場中間價,昨升139點子報6.8710,惟離岸價稍微走貶,4時半在岸價收報6.8672,晚上8時報6.8662,與離岸價差距收窄。《人民日報》評論文章指外儲跌破3萬億美元關口,傳媒最為在意,但沒甚麼實際意義,外儲下降值得警惕但毋須擔憂。作者又謂今年市場形勢好於去年,去年受熔斷機制及海外股市震盪影響,情況更為飄搖。另外《中國證券報》亦引述分析說,因應宏觀環境需要,平衡增長、調整結構、抑壓泡沬及預防風險等考慮,今年貨幣調控有繼續收緊可能。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0/19923638
上海港股通今年首走資
1 :
GS(14)@2017-03-03 00:56:55【本報訊】滬港通南下走資,今年首見!港股近月以大成交急升,北水被指為當中推手,但在連續兩個半月合共吸資752億元人民幣後,滬港通南下昨錄約4億元人民幣淨走資,騰訊(700)更錄高逾10億元的港股通沽額。分析暫估是內地投資者獲利,目前仍難判斷是大媽全線撤退。恒指昨升35點或0.2%,收報23776點;H指跌9點或0.1%,收報10287點,連跌5日累跌250點。主板成交762億,沽空率連續6個交易日維持約一成。滙控(005)與銀娛(027)撐起大市,基建鐵路股熱炒,中交建(1800)飆7.8%創逾一年高。
騰訊錄11億港股通沽盤
滬港通南下昨淨走資4.4億元人民幣,去年12月中以來首錄走資。騰訊是昨滬港通南下最活躍港股,錄10.8億元沽盤,遠超買額的8,335萬元;而建行(939)、中行(3988)及農行(1288)昨亦分別有1至2億元北水賣額。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不排除炒權重股的北水止賺,不排除後市或失20天線(處23748點),甚或下試二萬三關,之前「大圍炒上去嘅情況應該唔再見到」。財經評論員熊麗萍提醒,由於北水之前大量吸納內銀股,倘現轉為出貨將不利大市,但仍需一、兩天時間,觀察資金獲利後會否換馬至其他股份。內地昨公佈的2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勝預期,報51.6。內地股市昨靠穩,滬綜指升0.2%,報3246點;深成指升0.3%,報10418點。兩市成交昨有4,964億元人民幣。另人社部昨稱,去年底已啟動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實施工作,但強調養老基金投資運營不意味會進入股市,股市只是選擇之一。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2/19944636
人行轟內企藉購球會走資 分析:海外投資應為實體經濟服務
1 :
GS(14)@2017-03-22 00:15:15【明報專訊】國家主席習近平一句「中國足球夢」,造成近年大量資金四出收購海外知名球會。不過,人行昨日正式發炮,指部分企業以收購為名,實際在轉移資產。分析認為,人行警示效應之下,相關球會收購未來將非常困難。
明報記者 顧冷冰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昨日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年年會時表示,2016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ODI)快速增長,按年增長40%,此前幾年增幅一般在10%到20%之間。他表示,其中存在非理性和異常投資行為,「去年中國企業在海外收購了很多足球俱樂部。如果說,收購有利於提升中國的足球水平,我覺得是好事。但是,情况是這樣的嗎?有很多企業,在中國的負債率已經很高了,再借一大筆錢去海外收購;有一些則在直接投資的包裝下轉移資產」。
去年對外直接投資按年升四成
此前的兩會期間,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已經明言,「部分對外投資與產業政策要求不符合,比如投一些體育、娛樂、俱樂部,對中國也沒有太大的好處,同時在外面還引起了一些抱怨。因此,進行一定程度的政策指導,我們認為是有必要的」。
SES再延期收購AC米蘭
內地大型企業海外併購球隊進入高峰期,繼萬達買下馬德里體育會兩成股權後。去年,蘇寧、7天酒店集團和復星(0656)都相繼出手(表1),分別將意甲球會國際米蘭、法甲球會尼斯和英冠球會狼隊納入麾下。不過,近期內地政策風向有變,擬購入意甲球會AC米蘭的中國買家SES,再度要求推遲交易完成時限;交易原定去年底完成,但其後推遲至今年3月3日。有外媒報道稱,交易再度推遲,主要是由於中國政府不批准該公司轉撥資金以完成收購。至此,SES已分3期支付合共2億歐元(約16.7億港元)訂金,餘額為3.2億歐元(約26.7億港元)。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表示,人行希望保持資本流入和流出的平衡,因而,已經改變從前對對外投資鼓勵默許的態度,而是要求為實體經濟服務。既然已經明確指出收購球會的問題,相信此類交易很難繼續下去。
另外,潘功勝表示,外企要把利潤匯出中國,需要符合4個條件:「已經彌補以前的虧損;有董事會的利潤分配決議;有經審計的財務報表,以及在中國的完稅證明」(表2)。他又稱,這4個條件過去一直存在。對此,陳世淵認為,控制資本流出,必然要加強對灰色地帶的監管,原先一些條件雖然存在,但並不嚴格要求,並指上述4個條件,從企業運作和會計的角度有一定合理性。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721&issue=20170321
樂香園:坐監都可以走資?
1 :
GS(14)@2017-03-22 00:29:56上周《紐約郵報》有篇有趣報道,指前中國首富、現仍在內地獄中服刑的國美(493)大股東黃光裕,聯同其妻杜鵑斥資約3.24億元,購入紐約東76大街7號的一整座別墅。據報,該物業名為Clarence Whitman Masion,面積約1.4萬平方呎,即呎價2.34萬元,是幢具接近120年歷史的著名建築物,前業主是日本富豪。海外傳媒對物業易手產生興趣,除了是因有中國人買下了當地著名建築物外,另一個原因是對為何一個仍在獄中的人,居然可以遙控購入一家遠在千里以外的貴重物業。翻查資料,黃光裕2008年被捕,2010年正式入獄,獲減刑後預計2021年出獄(撇除假釋因素),惟自2008年與外界「失聯」後,他曾參予了國美供股、於股權爭奪戰中取勝,更收購了兩家上市公司,完全不覺得他「離開了」,其操盤表現反更似個沉着應戰企業家,遙距買億元豪宅,只是小菜一碟矣。話說回來,近月對資金外流非常敏感的內地監管部門,是否應該了解下,內地監獄是否存在走資漏洞?密西比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0/19963608
儲局擬今年拆QE收水專家:債息恐升 港走資或加快
1 :
GS(14)@2017-04-08 11:47:35【本報訊】美國聯儲局日前披露上月的議息會議紀錄,當中除談及加息預期外,亦顯示大部份儲局官員,均同意在今年稍後時間開始改變現時債券到期後、資金再投入債市的做法,意味將正式開啟收縮資產負債表進程,把多年來因量化寬鬆(QE)而注入市場的大批資金,逐步「收水」。有市場人士認為,美國開始「拆QE」或令債息上升,本港資金流走速度料加快。記者:周家誠 賴俊達 陳洛嘉
聯儲局上月公開市場委員會會議紀錄提到,如美國經濟增長如預期般持續良好,大部份官員均預期聯邦基金利率將逐步爬升,亦同意應在今年稍後時間,開始縮減目前高達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不過,會議紀錄中並未有提及具體開始「拆QE」的時間,反映官員對此進行的方式及步伐仍未達共識。有儲局官員認為,改變資產負債表應考慮利率水平,但有更多官員同意「拆QE」應取決於經濟及金融狀況。另外,有些官員支持一次性地停止債券到期後、再投資買債做法,但其他官員則認為「拆QE」應循序漸進,盡量減低引發金融市場波動的風險。
部署收縮資產負債表
綜合銀行家意見,「拆QE」或會導致本港資金流走加快,但實際影響將視乎執行方法及步伐。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假設美國明年縮減國債和按揭抵押證券(MBS)投資規模,長期利率將會上升約0.3厘,雖不至於立即觸發資金流出本港,但由於此後續有債券到期,故整個縮減資產負債表的行動或最終令長期利率上升約1厘。不過,他相信美聯儲局會因應縮減資產負債表,而減慢加息步伐,每年或只加息2至3次,最終息口走勢料與原來市場預期相若,本港資金大幅流走機會不高。但另一方面,長期利率上升意味債價下跌,持有美債的企業會錄得賬面損失。星展香港財資市場(大中華)董事總經理王良享指,美國商業銀行現時超額儲備金近2萬億美元,而該筆資金利率僅1厘。假設10年期國庫債券孳息率升至3厘或3.5厘,超額儲備金將會湧入債市,屆時債息升勢因而放緩,而在套息預期下,港元滙價或會走弱。
美6月加息機會升至64%
富邦香港資產負債管理及交易部主管張宇翹指,會議紀錄公佈後,美國債價近乎沒有變動,「實際上現時市場資金仍然相當充裕,所以影響不大」,他又舉例即使美國收水,若果內地北水持續南來,持續增加本港流動性,亦未必會令本港資金流走速度加快。「鷹派」會議紀錄公佈後,美股周三由升轉跌,惟翌日早段靠穩。道瓊斯指數上升10點至20658點,標普500指數升1點至2352點;納指升8點至5872點。歐股方面,英股周四尾段下跌0.5%,德股跌0.1%,而法股則升0.3%。昨日亞洲股市亦普遍向下,美元四連升,美滙指數昨漲0.2%至100.75;而10年期美債孳息率則曾升2點子至2.36厘。利率期貨顯示,美國6月加息機會率漲至64%。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7/19982525
聯儲局﹕減債只會短暫停加息 美債息拗腰倒升 美股一周走資逾千億
1 :
GS(14)@2017-04-09 10:00:21【明報專訊】美聯儲第三把交椅、紐約聯儲銀行長杜德利(William Dudley)為聯儲局縮減資產負債表解畫,表示雖然減債時或會暫停加息,但只會是「短暫停頓」(little pause),調整息口仍然為聯儲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原本市場預期減債時當局會減慢加息步伐,故近日10年期債息一直下跌,直至周五杜德利講話後從低位反彈,收市倒升。
明報記者 余慕恩
杜德利周五在美國提到,為免減少資產負債表對市場產生過大影響,有可能需要暫時放棄提高短期利率。目前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規模高達4.5萬億美元,他指完成後應大幅縮小,但指「不會恢復至在金融危機前的規模」,亦即大概9,000億美元水平。
負債不會回至金融危機前規模
他亦提到,聯儲局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為利率正常化,而非緩慢減少資產負債表。由於上月底杜德利曾表示,美聯儲一旦減債會停止加息,導致市場的加息預期降低,債息一度下跌。但這次他強調加息只會「短暫停頓」,在他發表言論前,周五晚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跌至2.269厘,收市卻「拗腰」回升至2.38厘(見圖)。
王弼:減債加息可同步進行
香港奧國經濟學院創始人王弼認為,縮減資產負債表與加息可以同步進行,金價在杜德利發言後下跌,意味市場亦認為加息的步伐不會減慢。他估計,現時環球股市做好,聯儲局不能如上年再以中國股市震盪為由不加息,減債計劃亦會在短期內展開。
不過,由於周五公布的非農新增職位比市場預期差,故短期內未必會加息。
非農數據較預期差,加上美國向敘利亞發射導彈,但美股周五收市僅微跌,道指跌0.03%至20,656點,標普500指數及納指的跌幅亦不多過0.1%。券商Jeffeires引述EPFR數據顯示,美股基金截至上周三的一周,錄138.33億美元(約1079億港元)淨流出,為1年半以來最大的贖回潮。
澳新:聯儲局減債 新興市場最震盪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認為,美聯儲減債的舉措對市場影響遠比加息大,參考2013年聯儲局前主席伯南克退市的經驗,新興市場的震盪將尤為強烈,故預料聯儲局會更謹慎處理。
楊宇霆亦稱,美國國債孳息率長遠而言將會因應市場流動性減少而上升。
路透社的調查顯示,與美央行有直接交易的一級市場交易員預期美國將於年底前開始減債,並認為最終資產負債表的規模會減低至2.75萬億美元。交易員亦預計聯儲局會於本年再度加息兩次,並於2018年加息3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67&issue=20170409
中國客借買紅酒走資
1 :
GS(14)@2017-04-17 07:14:40【本報訊】有中國投資者為求資產保值,斥巨額在海外「買磚頭」外,部份中國富戶藉大手購買紅酒,力抗人民幣貶值。中國投機者於六年前葡萄酒價格爆破前,曾經瘋狂炒作,甚至將紅酒當水飲。葡萄酒價格泡沫爆破後,中國投機者對紅酒熱情漸消退之際,人民幣持續貶值又再次燃起內地富戶搶購紅酒興趣。彭博今年初發現英國酒商接到許多中國買家的查詢,他們對多國紅酒價格感興趣,由澳洲頂級紅酒Grange到法國Lafite也有意搜購。英國酒商Cult Wines透露,中國買家向他們提出各式各樣的提問,包括「買紅酒是否一項可穩的離岸投資?」、「購買紅酒與金融市場有沒有關聯?」或「投放現金於此類有形資產,是否屬於一個好投資方法?」等等。部份英國酒商指出,中國買家趁英國脫歐公投後,英鎊匯價下跌,趁低吸納佳釀。酒商又指今次中國買家並沒有出現六年前、葡萄酒泡沫爆破前非理性炒賣。中國買家也非一面倒只求Lafite,品酒版圖由傳統波爾多擴展到勃艮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7/19991974
傳與王家有關連海航瘋狂走資3,120億
1 :
GS(14)@2017-04-22 10:42:04■海航272億天價搶啟德四地(紅框示)。資料圖片
【非比尋常】被傳有王岐山家族利益在背後的海航集團,近年瘋狂向境外轉移資產。除在香港以天價搶地外,在過去兩年,全球收購資產規模交易總額達到400億美元以上(約3,120億港元),並且在中央已開始打壓資本外流情況下,仍獲得大開綠燈,令市場人士稱奇。
272億搶啟德地皮
海航去年起強勢殺入香港地產市場,屢次在啟德天價搶地,令市場譁然。由去年11月起至今年3月,海航通過其子公司分別投得啟德區1L區1號、1L區3號、1K區3號、1L區2號地地皮,共值逾272億元。呎價最貴為第1L區3號地皮,每呎樓面地價1.36萬元,創區內甚至九龍東新高。海航在海外買資產更誇張,包括以100億美元收購CIT Group飛機租賃業務,同時以約65億美元收購其持有的約25%希爾頓股份。在今年增持德意志銀行股份至4.76%,成為第三大股東,更買下美國總統特朗普經濟顧問斯卡拉穆奇持有的對沖基金SkyBridge控股權,被視為中國紅色資本介入美國政壇。海航創辦人兼董事長陳峰早年曾為王岐山心腹。1988年陳離開民航總局,任中國農業信託公司辦公室主任,王為總經理。一年後,王轉任建行副行長,陳南下海南,其後被海南省政府委託創辦海航。2002年王岐山出任海南省委書記,再成為陳的上司。對於有報道指王的外姪姚慶是海航董事,本報曾就其向海航外聘公關查詢,惟到昨晚截稿時仍未有回覆。《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1/19996958
傳與王家有關連海航瘋狂走資3,120億
1 :
GS(14)@2017-04-22 10:43:26■海航272億天價搶啟德四地(紅框示)。資料圖片
【非比尋常】被傳有王岐山家族利益在背後的海航集團,近年瘋狂向境外轉移資產。除在香港以天價搶地外,在過去兩年,全球收購資產規模交易總額達到400億美元以上(約3,120億港元),並且在中央已開始打壓資本外流情況下,仍獲得大開綠燈,令市場人士稱奇。
272億搶啟德地皮
海航去年起強勢殺入香港地產市場,屢次在啟德天價搶地,令市場譁然。由去年11月起至今年3月,海航通過其子公司分別投得啟德區1L區1號、1L區3號、1K區3號、1L區2號地地皮,共值逾272億元。呎價最貴為第1L區3號地皮,每呎樓面地價1.36萬元,創區內甚至九龍東新高。海航在海外買資產更誇張,包括以100億美元收購CIT Group飛機租賃業務,同時以約65億美元收購其持有的約25%希爾頓股份。在今年增持德意志銀行股份至4.76%,成為第三大股東,更買下美國總統特朗普經濟顧問斯卡拉穆奇持有的對沖基金SkyBridge控股權,被視為中國紅色資本介入美國政壇。海航創辦人兼董事長陳峰早年曾為王岐山心腹。1988年陳離開民航總局,任中國農業信託公司辦公室主任,王為總經理。一年後,王轉任建行副行長,陳南下海南,其後被海南省政府委託創辦海航。2002年王岐山出任海南省委書記,再成為陳的上司。對於有報道指王的外姪姚慶是海航董事,本報曾就其向海航外聘公關查詢,惟到昨晚截稿時仍未有回覆。《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1/19996958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