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五糧液明日將在成都召開營銷會議,與經銷商溝通漲價問題,目前多名大商已赴成都報到,會議將於30日舉行。據了解,五糧液此次成都溝通會的主要內容是就普五的出廠價漲至729元/瓶征求經銷商意見, 如果獲得大商們的支持,漲價一事將在近期實施。
8月24日,五糧液披露今年上半年業績,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2.56億元,同比增長18.19%;實現凈利潤38.87億元,同比增長17.87%。公司方面表示,期內營業收入增長主要由於酒類產品銷量增加所致。
分析人士認為,“提價”對五糧液業績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五糧液明確表示,多措並舉推動核心品牌順利提價,實現了“利潤上揚”等目標,今年以來已多次恢複性調整52度五糧液價格。今年3月,五糧液將“普五”出廠價提到679元每瓶,直接刺激五糧液批發價和零售價的上揚。
據國外科技博客TechCrunch記者Jon Russel在推特上透露,Niantic總裁CEO Ted Hanke在TechCrunch舉辦的知名IT活動TCDinsprut上透露,中國或者印度將成為《Pokemon Go》的下一個上線國家。
不過Jon Russel同時還表示,他認為《Pokemon Go》首先在印度登陸的可能性相對更大一些。
同時《Pokemon Go》要進入中國地區要走的流程很多,這勢必會對遊戲開放的時間造成影響。當然也有外國玩家表示如果不是騰訊或者網易代理,這款遊戲或者永遠的進不了中國。
前不久,Niantic Labs CEO約翰·漢克宣布,《Pokemon Go》下載量已超過5億次,雖然《Pokemon Go》的付費用戶峰值已過,但它依然是目前最賺錢的手遊。僅僅在8月,《Pokemon Go》就占據了美國移動遊戲市場28%的收入,它的收入是第二名的《糖果蘇打傳奇》的6倍,而曾經一度被封為2016年手遊撈金王的《皇室戰爭》的收入僅是它的1/13。
但是眾所周知,任何一款遊戲都有生命周期,一旦付費用戶開始大幅減少,也就預示著遊戲即將步入“衰落期”。據市場研究公司Slice Intelligence的最新報告指出,《Pokemon Go》在美國的付費玩家數量相較7月15日的峰值已經大跌79%。如果能登陸中國或者印度這樣的高用戶量市場,勢必會對《精靈寶可夢GO》帶來極大的振興效應。
9月19日,亞馬遜中國方面對被樂視收購傳聞做出回應,稱並無此事,並表示對於中國市場,亞馬遜有著長期的戰略規劃與堅定的承諾。
此前樂視生態O2O銷售平臺總裁張誌偉在微博稱“一件足以改寫中國電商行業的大事將被宣布”,有媒體分析稱樂視將收購亞馬遜中國,並且會在9月19日宣布該收購消息。
昨日亞馬遜中國方面曾向第一財經記者回複稱:“沒有回應,謠言止於智者。”
今日,亞馬遜方面進一步否認了收購傳言,並公開表示:亞馬遜中國是亞馬遜全球戰略重點市場之一,我們會持續在中國市場的投資並不斷深化在中國的發展。 對於中國市場,亞馬遜有著長期的戰略規劃與堅定的承諾。目前,亞馬遜在中國已經構建了四大核心業務戰略,其中包括以亞馬遜“海外購”和亞馬遜“全球開店” 為中心的跨境電子商務業務,涵蓋紙書、Kindle電子書閱讀器和電子書的亞馬遜閱讀,亞馬遜物流+和亞馬遜雲計算服務(AWS)。四大核心業務戰略在中 國穩步推進並取得了很好的進展。
同時,有樂視內部人士表示來自收購亞馬遜中國的消息不屬實,但其不願透露真實消息。
截止到發稿,樂視並未對此傳聞做出公開回應。
9月20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三星電子稱,上周針對美國市場召回的100萬部蓋樂世Note7手機中,其中一半的替換產品將於周三前到達門店。此舉沒有達到之前消費者預期,並可能進一步損害該公司在消費者和零售商中間的聲譽。
在有問題的鋰離子電池引發爆炸後,三星上周正式宣布召回這款高端智能手機,該公司的一份聲明顯示,三星稱消費者可能在不晚於9月21日的時候拿到替換機。美國監督產品安全的有關部門表示,美國國內受到召回影響的三星手機數量為100萬部。
三星周二警告稱,替換機的庫存不超過50萬部。
三星電子北美總裁巴克斯特(TimBaxter)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公司正在兌現承諾,正在迅速行動,就召回對消費者進行指導,並提供新的Note7。
同時三星沒有透露其余替換機什麽時候到貨,在此之前,三星電子在昨日啟動了針對韓國本土售出約40萬部Galaxy Note7的換機計劃,三星英國在9月19日也開始發出新款Note 7進行置換此前存在潛在危險的手機。而除此之外還未收到其他地區的相關消息。
截至目前,在已經購買Galaxy Note 7的美國用戶中,已經有25%進行了手機更換。三星電子發言人表示,“絕大多數”消費者選擇更換一部Galaxy手機。
不過,據《今日美國》報道,最新的一份調查顯示,很多在第一時間購買Galaxy Note 7的消費者表示他們在進行二次選擇時可能會避開這款手機。
網絡調查公司SurveyMonkey上周末對507位美國成年人進行網絡調查後發現,在已經擁有Galaxy Note 7的消費者中,超過三分之一表示他們選擇退款而不是換一部新手機。
調查稱,在已經擁有Galaxy Note 7的消費者中,35%表示要進行退款,而26%表示將購買iPhone,而21%表示會選擇三星電子的其他手機,只有18%,也就是不到五分之一的消費者表示仍將使用Galaxy Note 7。
如果消費者未來的行動與其表達的意願相一致的話,三星電子可能因退款在財務上蒙受不小的損失,另外還可能失去數百萬部智能手機的銷量。在上月剛發布時,Galaxy Note 7前幾周的銷量超過250萬部,被認為可能給在本月初亮相的iPhone 7和iPhone 7 Plus構成威脅。
調查結果表明,三星電子未來將面臨一段艱難時刻。分析師預計,對Galaxy Note 7進行的全球召回可能讓三星電子付出9.04億美元的代價。
中國羽毛球隊21日向新華社介紹,里約奧運會後,女隊的五名老將正式從國家隊退役,而在世界羽聯官網報道的小將唐淵渟“退役”的消息,其實只是因為身體原因暫時離隊回家休養,不排除重返賽場的可能。
國家隊總教練李永波介紹,里約奧運會結束後,女單名將王儀涵、王適嫻,女雙主力於洋、趙蕓蕾、田卿,正式向國家隊遞交退役申請。隊伍將這些申請上報給體育總局乒羽中心。日前,乒羽中心已經批準,正在為她們辦理相關退役手續。奧運會後,這五名老將都選擇了休息,陪父母到處走走,以彌補多年來對家人的虧欠。不過,她們雖然從國家隊退役,但為了回報省隊多年來的支持與幫助,還可能代表各省市隊征戰明年的全運會。
昨日,據央視體育官方微博報道,世界羽聯(BWF)通過官方公布消息,里約奧運會後,中國羽毛球部分選手相繼退役。中國羽協確認7人退出中國國家隊,其中兩人直接選擇退役。其中沖擊最大的是中國女隊,2016年尤伯杯成員幾乎都已經退出國家隊。
據世界羽聯最新消息,除了田卿、趙蕓蕾、於洋、王儀涵、王適嫻已確認退出國家隊之外;今早,中國羽協又向世界羽聯送達退役申請,22歲的唐淵渟和26歲的王睜茗也宣布退出國家隊。
里約奧運周期後的調整
李永波介紹,由於目前已經正式退役的五員老將仍在休息中,隊伍的調整還沒有全部完成。隊伍會根據“隊伍年輕化”的目標,進行一些必要的人員調整。待這些工作全部完成後,隊伍會在合適的時候為這些離隊的老將舉行一個告別儀式,以表彰她們這些年為國家隊、為羽毛球運動做出的突出貢獻。
李永波表示,每個奧運周期結束後,隊伍都會進行相應的人員調整,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里約奧運會後,隊伍馬上進入到東京奧運周期。現階段,全隊正在深入總結過去四年的得與失,針對出現的問題研究行之有效的解決之道,提出了向管理要成績、向訓練要成績的要求。一系列國際比賽已經展開,隊伍正以新的面貌開始新的征程。
唐淵渟緣何在世界羽聯“退役”?
22歲的唐淵渟,被看做是國羽女雙的希望之星。那麽,她為何在世界羽聯官網的報道中要“退役”呢?
首先,李永波介紹,唐淵渟與五員老將的情況不太一樣,她目前屬於暫時離隊休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為了搶奪奧運積分,唐淵渟和搭檔於洋連續參賽,消耗巨大,身體接連出現狀況。甚至奧運會期間,她一直發低燒,是帶病堅持比賽。因為身體原因,她在比賽中有時甚至會出現氣短、心臟不適等狀況。奧運會後,無論是教練還是唐淵渟本人,都認為以她目前的狀態安心休養,把身體調養好才是最重要的,不適合繼續參加國際比賽。等唐淵渟休養一段時間、把身體調養好後,再考慮是否可以重返賽場。
不過,迫於世界羽聯的相關規定,李永波表示,第一時間向世界羽聯上報退役一事,也是保護運動員的一種方式。
據介紹,根據世界羽聯有關規定,世界排名前10的運動員必須參加四站頂級超級賽和年終總決賽,如果不參加,每站比賽將面臨高達5000多美金的罰款。即使運動員受傷,也必須前往比賽地,否則同樣會被罰款。只有運動員宣布退役,才可以免除。
上述五名老將及唐淵渟均是世界排名前10的運動員,按照規定,她們必須參加接下來的頂級賽級別的丹麥公開賽和中國公開賽,以及年底的總決賽。因此,在五名老將主動遞交退役申請後,中國羽協馬上向世界羽聯上報。而唐淵渟雖然沒有提出退役申請,但以她目前的身體狀況確實無法參加後面的比賽,而如果不參加,她將面臨高額的罰款。為了讓她安心休養,便按照退役上報給世界羽聯。等唐淵渟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可以恢複訓練並參加比賽後,隊伍再提前向世界羽聯提出申請,恢複她的參賽資格。
至於在里約奧運會上受傷的女單“一姐”李雪芮,據介紹,因為她是在萬眾矚目的場合受的傷,且目前她正在德國進行康複,因此,世界羽聯表示知曉李雪芮的實際情況,已明確表示不會因她無法參加後面的頂級賽而對其進行罰款。
蘋果已經把iPhone塞到了全球最厲害的攝影師手中,把Apple Watch戴在碧昂絲和卡爾-拉格菲等頂級時尚人士的手腕上。如今,蘋果也想在它的汽車平臺上留下最尊貴的印記。
昨天英國《金融時報》突然爆料稱蘋果正在和英國超跑汽車邁凱倫洽談,可能達成進一步的收購。蘋果已經研發自動駕駛技術長達兩年,到了需要找一輛配得上自己的車來驗證技術的時候了。
《金融時報》援引三名未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話稱,蘋果可能考慮全資收購邁凱倫,或對後者進行戰略投資。“蘋果希望買斷邁凱倫的技術和工藝,以及產品專利。”
近期多家外媒報道,蘋果因為戰略重心調整,導致負責無人汽車項目的數十人離職,該項目的招聘計劃也已被喊停。據了解,蘋果汽車項目更換負責人後,蘋果正在考慮從制造電動汽車轉向研發支持無人駕駛系統的技術。
蘋果已經在這項被命名為“泰坦”的項目上投入了不少資源,但一直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夏天,蘋果元老Bob Mansfield取代了年初離職的Steve Zadesky,成為該項目的新負責人。
此前,“泰坦”項目團隊人數多達上千人,包括汽車電池開發、電力推進和混合動力系統領域的專業人員。去年10月,蘋果CEO Tim Cook表示,“全球汽車行業即將迎來技術主導的巨變”,這是蘋果對於造車計劃最強烈的暗示。
不過今年年初,蘋果首席設計師Jony Ive對汽車計劃表達不滿,這也導致了包括Steve Zadesky在內的一大批人員離職。此後,蘋果的汽車戰略就一直在調整中。
鑒於蘋果的戰略已經從“造車”轉向“開發電動車技術”,分析人士認為,收購邁凱倫不太符合蘋果的首要任務。
邁凱倫是制造百億美元級超跑車的高端汽車品牌,擁有高雅的汽車設計美學。同時,邁凱倫也是F1的賽車,貝克漢姆和黑眼豆豆的靈魂人物will.i.am都是邁凱倫的忠實粉絲。蘋果高級副總裁Phil Schiller也稱邁凱倫車隊是他的最愛。這樣看來,收購邁凱倫也有助於蘋果未來參與高端賽事的營銷和曝光。
不過,汽車咨詢機構CarLab總裁Eric Noble表示:“如果蘋果只是需要成熟的產品和服務,邁凱倫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不是它的強項。”
第一財經記者向邁凱倫中國方面了解情況,對方稱“我們還沒有得到消息”。此前蘋果也與包括奔馳母公司戴姆勒以及寶馬汽車等進行過洽談,不過均已宣告失敗,原因是雙方不能就自動駕駛汽車產生數據的擁有權達成一致。
一名英國某高端汽車品牌在上海的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如果蘋果選擇收購邁凱倫,這意味著所有其它的汽車廠商將不再會選擇與蘋果車載軟件系統CarPlay合作,因為它們將會變成競爭對手。”
他進一步表示,如果蘋果做出收購汽車品牌的決定,將意味著所有的業務產品線重心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這也許會是另一種策略。”這位業內人士表示,“蘋果近幾年來發布的新品被解讀為缺乏創新,很顯然這種低調的策略無法長時期延續,蘋果需要做出一個革命性的選擇,來改變人們對它的看法。”
目前邁凱倫的估值在10億至15億英鎊,如果收購成功,將會成為蘋果繼30億美元收購耳機制造商Beats以來的第二大收購案。
與此同時,蘋果還在考慮收購舊金山的一家電動汽車技術開發商Lit Motor。目前這家公司已經擁有10項電動車技術專利,並在全球範圍內申請了多達82項專利,但它僅擁有13名雇員。
據彭博等外媒報道,有消息人士透露,索尼與大連萬達即將達成在多個電影項目上合作的協議。協議涉及聯合融資和其他形式的合作,例如營銷。
協議將使最近數年沒有出品過熱播電影的索尼影業,與積極投資全球電影業務的萬達成為盟友。索尼影業將更多地進軍中國市場。
萬達一直在積極地投資電影業務,今年1月份斥資35億美元收購了獨立影片制作機構Legendary Entertainment,最近與美國電影院線Carmike Cinemas達成收購協議。2011年,萬達以26億美元將美國第二大院線AMC收入旗下;2015年,萬達院線22億元收購擁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52 家電影院的澳洲第二大院線 Hoyts;2016年, AMC以9.21億英鎊並購歐洲第一大院線Odeon&UCI。
9月26日下午,市場有傳言稱,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取消股票配置不低於50%的投資限制。有市場人士表示,此舉對市場並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QFII都是被動指數型,即使對倉位股票的要求降下來也不會降倉位,因為指數基金是一定要配置這麽多的。” 銳匯(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首席投資官陸培麗如此表示。
傳言稱,中國證監會做出窗口指導,取消此前對QFII資產配置中股票配置不低於50%的要求,允許QFII靈活對股票債券等資產進行配置。
有市場人士稱,證監會近期已就此通知至少部分QFII和QFII托管行,但可能不會公告此事。
“QFII取消股票投資限制的事情坊間早有傳聞,但現在還沒有聽到相關制度出來。首先,即使這個政策出來,我個人的理解是對市場不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整個QFII占到A股市場的比例在10%甚至5%以下(現在應該有些更新)。其次,很多QFII(比如貝萊德)都是被動指數型,是被動要去買的,因此即使對倉位股票的要求降下來,也不會降倉位,因為指數基金是一定要配置這麽多的。”陸培麗表示。
陸培麗告訴記者,據其所知,一部分對沖基金是通過滬港通出來的,所以這部分對沖基金不會太在意股票的倉位。
“有很多的對沖基金想在中國市場有一部分自己的QFII或者RQFII的頭寸,如果有這麽一個措施的話,我覺得對對沖基金來說是一個更為靈活的措施。”陸培麗進一步表示。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向證監會求證上述消息是否屬實,截至發稿未獲回應。
據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推特消息,特斯拉計劃在10月17日以及28日舉行兩場發布會。
不出意外的話,17日的發布會將重點介紹Model 3,這是特斯拉首款面向大眾消費者的車型。此前,馬斯克在年初時曾說過會再晚些時候召開發布會介紹Model 3;而28日的發布會則是與SolarCity合作的產品,根據馬斯克的說法應該是Powerwall太陽能屋頂和特斯拉充電樁。
不過這次馬斯克並沒有透露發布的具體產品,目前特斯拉Model 3汽車還沒能完成交貨,產品銷量逐漸提升,但特斯拉的產能還無法滿足所有市場需求。
近日有消息傳出,唯品會已經全資收購貝付科技。工商登記信息顯示,浙江貝付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已經變更為廣州唯品會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唯品會已經全資收購浙江貝付。此次收購還需央行審批通過,如獲通過,唯品會將獲得支付牌照。
此前,4月中旬,曾有消息稱唯品會出資4億元收購浙江貝付科技,唯品會當時就此消息回應媒體稱,會考慮收購合適的互聯網支付牌照公司,但目前並未收購任何一家此類公司。
唯品會曾於2014年向相關部門遞交過申請互聯網支付和移動電話支付業務許可的資料,但審批和發牌沒有下文。
而據浙江貝付官方網站信息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1年6月,2012年6月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於2013年9月獲得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的跨境支付試點資格。貝付跨境支付業務主要面向國內從事外貿電子商務的商戶,現有用戶超過6000萬,年交易規模達數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