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國際油價從未像本周跌得這麽低,昨日布倫特原油一度跌破每桶50美元大關。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Kenneth Rogoff評論稱:“油價成為2015年的大事。它是一代人時間內一遇的沖擊,將產生巨大影響。”
管理1200億美元資產的U.S. Bank Wealth Management的高級投資策略師Rob Haworth預計,隨著美國頁巖油產量激增、歐亞兩大洲需求疲弱、美元上漲,油價“並非不可能”跌破每桶40美元。
假如油價跌到每桶40美元,各國經濟都會受到影響。420多年歷史的德國最古老銀行貝倫貝格(Berenberg Bank)在報告中預計,六年多來最大幅度的油價暴跌將使財富和權力由獨裁的產油國轉移到工業化國家的消費者手中。
牛津大學商學院成立的經濟顧問機構Oxford Economics對比了油價對以下45個國家地區GDP增長的影響。如下圖所示,該機構預計,和油價在每桶84美元時的GDP增長相比,若油價跌至每桶40美元,沙特和俄羅斯的GDP增長都會下降超過3.5個百分點,而菲律賓、斯洛伐克和南非的GDP增長都會增加1個百分點以上。中國因此增加的GDP幅度和智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並列第五,美國和土耳其、克羅地亞並列第六。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新的一年,美國財經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總結了15張圖表,對2015年進行展望。
油價或許反彈在即
原油近期已經跌破每桶50美元大關,刷新5年半新低。油價下跌的一大原因是美國頁巖油的井噴。目前供大於求的局面已經使得許多美國公司暫停或縮減項目,尤其是頁巖油項目。以目前的低油價,更多的公司可能加入暫停開采的行列。
好消息是,如果5年、15年和30年期的趨勢不變,油價可能將觸底並最快於下月開始反彈。
航空股“起飛”
更低的能源價格無疑使得開采和生產石油的公司蒙受了損失,然而,更低的能源價格利好了許多能源消耗型的公司,比如航空公司。盡管受到了埃博拉等因素的影響,航空股持續上漲。
PMI數據告訴了我們什麽?
GDP告訴你經濟經歷了什麽,而PMI告訴你經濟將去往何處。Business Insider的研究顯示,如果一個月的PMI數據突破3月移動平均線,那6個月後,特定領域將有所增長。
自去年9月以來,全球的一個月PMI數據均低於3月移動平均線。
Business Insider認為,當PMI突破三月移動平均線時,將是投資者出手的好時機。
30年的市場大周期結束?
市場30年一個周期,我們已經接近這個30年的尾聲。在對通脹進行調整後,此前三個大周期的經濟持續上升。1921-1949年,1949-1982年和1982-2015年。下一個周期是否能依然保持現在通脹調整後的上漲勢頭?
俄羅斯危機
俄羅斯經濟正在經歷蕭條的歲月。歐美的制裁、下跌的油價以及崩潰的盧布都促使俄羅斯經濟陷入危機。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如果油價處在平均60美元的“壓力情況”下,俄羅斯經濟可能在2015年萎縮4.7%,創下2009年來之最。
而惠譽和標普將俄羅斯主權債務評級由BBB級下調至BBB-級,展望為負面。而俄羅斯的危機不僅僅是俄羅斯的問題,不景氣的俄羅斯將拖累全球經濟複蘇。
金磚國家與黃金
黃金一直被認為是避險資產。而現在,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正在大量囤積黃金。
截至去年年底,俄羅斯黃金儲備量達到130噸,同比上升73%。而在印度去年11月取消黃金進口禁令之後,黃金需求暴漲。在南非,黃金生產商正領漲股市。
在中國,雖然經濟放緩,但黃金批發需求一直保持穩定。2014年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提貨量僅略低於2013年創下的記錄。
A股牛市
A股自去年進入牛市,而中國經濟卻在放緩。目前,中國股市的估值依然較低。過去6個月來,A股的市值超越了巴西、俄羅斯和印度股市市值的綜合。
黃金2014年表現不俗
盡管去年黃金價格下跌了1.7%,但它依然表現好於除美元以外的全部貨幣。2015年,黃金或許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貨幣。
德國長期國債收益率跌破0
德國5年期和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經跌破0,清楚的顯示出歐元區的通縮。這意味著德國的國債持有人正在付費持有德國國債。不少歐元區的投資者將目光轉向國際市場。(黃金、美國市政債等)。
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股息有望增長
2014年,85%的標普500指數成分股公司定期向投資者支付股息。Factset分析師預計,每股股息將在接下來12個月中上漲8%,其中金融板塊以及消費品板塊的股息預計將有兩位數的增長。
關註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在發布新產品後,蘋果公司的股價表現不一。在2007年,蘋果公司發布了第一代iPhone,隨後一個月內,蘋果股價上漲16%。而在iPhone 6推出後,由於用戶發現iPhone 6 Plus會“變彎”,蘋果股價下跌。
蘋果的Apple Watch即將上市,這是否會將股價拉高?下圖顯示了華爾街對於蘋果Apple Watch 2015年出貨量的預期。
別怕美聯儲加息
美聯儲究竟將在何時加息,市場眾說紛紜。不過,股市投資者並不需要過分擔憂美聯儲加息的影響。從1971年起,美聯儲加息周期開始後,標普500指數在首次加息後6個月內上漲3.8%。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澳大利亞國債迎來四年來最好開年,澳大利亞國債以AAA級國債中最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大量投資者。
據彭博新聞社數據,2015年的前11天,澳大利亞國債上漲0.4%。去年,澳大利亞國債上漲了10%,而其它發達國家國債基本持平。
以下四個圖表顯示出,澳大利亞國債與AAA級債券之間的息差、日本投資者大量湧入澳大利亞債市、澳洲聯儲正面臨降息壓力以及澳大利亞下跌的通脹預期。
東京三菱UFJ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官Hideo Shimomura向彭博新聞社表示,
對收益的欲望將會繼續支持市場對澳大利亞國債的需求。
Shimomura在2014年正確下註了澳大利亞國債。
Shimomura表示,隨著通脹維持在低位,澳大利亞10年期國債收益率可能於今年年底跌破2%,較上周2.61%的歷史低點進一步下跌。
圖1
澳大利亞10年期國債與其它AAA級國債之間息差為1.6%,低於1年前的2.07%,這意味著投資者願意接受更低的收益率,持有澳大利亞國債。(其它AAA級國債包括德國和加拿大等其它7個市場)
圖2
基於日本財政部數據,日本基金經理已經連續13個月買入澳大利亞國債,創下2010年來最長買入周期。
圖3
澳大利亞5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24%,低於央行目標隔夜拆借利率26個基點。這種倒掛的局面顯示出投資者正購買債券來鎖定收益率,以免日後降息。
圖4
澳大利亞五年期通脹互換本月下跌至2.23%,創下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新低。通脹互換允許投資者用固定收益換取和CPI相等的回報。澳洲聯儲的通脹目標為2%-3%。澳大利亞是鐵礦石和煤炭的出口大國,而鐵礦石和煤炭價格也跌至2009年12月來最低。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帖最後由 港仙 於 2015-1-15 14:06 編輯 10張圖告訴你傳統企業擁抱互聯網的正確姿勢#多麽痛的領悟 作者:薄雲借智 互聯網進化的三個階段 ![]() 互聯網戰略“四步走” ![]() 擴傳播:酒香也怕巷子深 ![]() 粉絲經濟:小米給”參與感“,三只松鼠給”驚喜“ ![]() 增渠道:與時俱進,多點開花 ![]() 選擇觸”電“ ![]() 變供應:用戶參與我們的鏈,我們進駐用戶的心 ![]() ![]() 轉思維:思維決定眼界,眼界決定未來 ![]() 【案例】 ![]() ![]() ![]() |
當年曾經隨陳年一起創業的一位員工對今天的陳年評價很中肯:“凡客從一種傲慢過渡到另一種傲慢。陳年一開始說自己的營銷大師,現在又說自己是產品經理,整個凡客只有陳年一個人。”說得多好啊,別忘了,偏執如喬布斯還得靠喜歡男人的偉大男人庫克來塑造產業鏈呢?
陳年還提出要向優衣庫學習,“以前我看不起優衣庫,現在我要向他們學習”。但就我浸淫日本商業史多年發現,陳年老師還沒有窺見優衣庫成功的秘訣,今天,我撥冗手把手指導他一下吧。
1.產品經理也好,工匠之心也罷,要從一件產品的企劃開始就深入到產品中,一絲不茍。這不在於你只做一種產品,還是做很多產品。
只做襯衫屬於過度專註。在一些行業里這樣可以,但在服裝行業恐怕並非如此。手機做爆款當然可以理解,正常人類一年換一部手機,但襯衫屬於快速消費品,況且凡客誠品的低價策略轉身很難,小米一部手機可以從1999元瘋狂降到399年,凡客誠品根本沒這個可能性。
優衣庫很專註,只做服裝,但產品線很豐富,從羽絨服到褲衩襪子,不一而足。
2.屌絲經濟已經快到頭了。
說起來,優衣庫的成功跟當年凡客的爆發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優衣庫的創始人柳井正繼承了家族企業,銷售西裝。但很快,他發現,西裝價格昂貴,現金流轉慢—一個日本老爺們通常一年也不見得購置一套西裝。柳井正才決定做休閑裝。而且,優衣庫風行日本的時候,正是泡沫經濟崩潰的時代,質優價廉的休閑服迎合了大眾所需。但在日本經濟複蘇之後,優衣庫也積極變革。
柳井正大部分策略都能獲得管理層的支持,只有一件事兒,大家眾口一詞的反對,那就是讓優衣庫漲價。2004年,優衣庫少見地在報紙上做了廣告:優衣庫將告別低價時代。柳井正的思路異常清晰:優衣庫不能再靠賣相對於價格品質優良的產品了,優衣庫要做那種真正品質好的服裝。
跟陳年那個著名的“襯衫之旅”一樣,當時柳井正耐心地解釋了優衣庫的材質是多麽優秀:他們的羊毛衫用的是內蒙古開司米絨,這是世界上最好的羊絨;搖粒絨衫曾經是美國航空航天局開發的可以調節溫度的材質(也就是說你把空調穿在身上),意大利的諾羊毛,還有享譽世界的日本牛仔布……
但即使材質優秀,優衣庫的價格還是很有競爭力,因為從產品企劃、管理、物流到店鋪銷售,都是優衣庫親自負責,節省了外包的成本,然後柳井正把節省的成本當做優惠讓利給消費者。
同樣,對凡客來說,現在時代也變了。雖然這是每一個品牌都標榜自己變low逼的年代,但他們可伸展的空間不足以想象。29元的襯衫和帆布鞋只停留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凡客要想成就品牌,道路又遠又長。至少從當年,陳年抨擊LV來看,他對品牌的理解還停留在粗淺的田地。
3.善於學習。
這一點陳年老師還是值得尊敬的。聽說他最近一直奔波在外,不斷探訪那些成功的服裝品牌,希望能找到自己的方向。這一點跟當年創業期的柳井正倒很類似。柳井正最初是向佐丹奴和GAP學習:研發那些質量過關,價格低廉的休閑服。
4.如果你趕不上潮流,就做那些任何人都能喜歡的產品
比如優衣庫從來不是個有個性的產品,他們的理念是,一款產品,老頭、大人、小孩都能穿、都說“好”,就是尺寸不一樣而已。
5.別再過度營銷了。
當年,凡客體的爆紅純屬偶然現象:撥動了屌絲們的G點,不修邊幅的韓寒對抗裝逼浮華的郭敬明,相貌平平酷似葛優的王珞丹剛剛升職成功,這都是屌絲逆襲的勝利……但其後,凡客的“怒放的生命”則成了一場看似宏大,內核卻空洞的失敗營銷……
不做廣告,優衣庫在創業期把大部分資金用於店鋪開設和產品研發上,他們幾乎沒有做過廣告。這一點是反互聯網思維的典範:在資本推動下,花大錢做廣告,迅速積累人氣,是今天互聯網公司的慣常做法,但優衣庫很少涉及。
6.別被資本牽著鼻子走。
對財神爺雷軍感恩戴德可以理解,但做手機和賣衣服真不是一回事兒。何況人家雷軍都說,自己是跟同仁堂、海底撈學習的。投資人希望你迅速擴大規模,立竿見影。但一個品牌的沈積豈止幾年內年能完成?優衣庫一直拒絕外部投資人介入,堅持走自己的路,讓班尼路說去吧。
7.學學優衣庫的工匠之心。
柳井正說,優衣庫的成功得益於他們一直遵循工匠之心:從產品企劃、生產、銷售到銷量反饋,每一個環節都不能失效,都要用工匠之心來對待。比如說,就算是價格1000日元的一條褲衩,都要經過精細的企劃、耐心地設計才能出現在店鋪里。
在這個產業鏈條上:優衣庫負責產品設計,然後發送設計方案給長期合作的工廠,制作出來的衣服由優衣庫全部買斷,發送到店鋪,然後再把店鋪的銷售情況反饋給公司,由此來制定下一步商品企劃和設計的方案。
後來優衣庫把這種方式推廣到全世界。優衣庫在外國的公司都有一個龐大的研發團隊,他們的工作就是捕捉時尚潮流,企劃符合當地國家審美的新產品。對於那些不賣錢的商品果斷清除。
即使陳年就賣襯衫,那麽您做到工匠之心了嗎?
8. 有危機意識。
這個估計陳年老師已經有了。但柳井正說,危機不是不安,危機=機遇。
9.敢於試錯。
柳井正也不是神,犯過很多錯誤,比如盲目開店。後來,優衣庫就改變了策略,在一個區域開店,保證盈利之後,再進行擴張,這樣幾乎每一家優衣庫都能盈利。但是陳年老師,我現在擔心您一錯再錯,從哪跌倒就在哪趴下。您得記住,違背行業規律會摔得體無完膚。
陳年老師的襯衫據說銷量不俗,但我以為,他最大的錯誤就是對自己過度反思,說以前凡客誠品的產品都是垃圾。哥,如果你以前的產品都是垃圾,那曾經買過你帆布鞋的我,豈不是垃圾的擁躉?
隨著希臘左翼黨Syriza在大選中大勝,Syriza領導人Alexis Tsipras表示,希臘受制於國際債權人的時代已經結束了。Tsipras計劃就希臘的援助計劃展開談判,並放棄此前與援助計劃綁定的緊縮政策。
自2010年5月起,希臘政府獲得三駕馬車(歐盟、IMF和歐洲央行)2400億歐元的援助,作為交換條件,希臘實施了緊縮政策。
在希臘總理薩馬拉斯承認戰敗之後,Tsipras發表講話。他表示:“今天希臘人民書寫了歷史。希望書寫了歷史。希臘人民提出了強烈的訴求。希臘要翻開新的一頁。希臘已經把貧窮帶來的災難拋在後面,把長達五年時間的痛苦拋在後面。”
他表示:“災難性的崩盤和繼續卑躬屈膝都不能被接受。我們意識到希臘人民希望我們複蘇希臘經濟。”
現在,Tsipras面臨最大的難題是在保持其競選諾言(減計希臘債務),並在同時避免希臘退歐的風險。
華爾街見聞此前提到,據希臘內務部,在清點完畢的50.2%投票中,希臘極左派Syriza贏得35.9%的支持率。
希臘內務部長稱,希臘極左反對聯盟Syriza將以36.5%的選票贏得大選。最新民調顯示,極左反對聯盟Syriza贏得36.8%-38%的支持率,獲得148-154個席位。而現任總理薩馬拉斯領導的執政黨“新民主黨”只獲得27.7%的支持率,贏得76個席位。
希臘總理薩馬拉斯在大選結果出爐後,已承認在選舉中失敗。他表示,他帶領希臘走出了經濟衰退,使希臘擺脫了預算赤字,希望下一屆政府繼續讓希臘留在歐元區。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當一個投資大佬說話時,你要做的並不是聽他說了什麽,而是看他做了什麽。
香港首富李嘉誠曾多次表示,自己對香港有特殊的感情,永不遷冊。然而,在商言商,感情始終不能左右商業決定。
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到,上周五,和記黃埔宣布接近收購英國無線業務運營商O2,交易估值超過100億英鎊。這一筆交易讓人們更加相信,李嘉誠正在棄港而去。
很顯然,在李嘉誠看來,世界的未來在歐洲。
在過去兩年,李嘉誠出售了百佳連鎖超市部分股份;從香港電燈股份的上市中募集了31億美元;並出售了香港亞洲貨櫃碼頭公司部分股權。在內地,李嘉誠先後拋售了廣州西城都薈、上海東方匯經中心等項目。
同期,和記黃埔出價11億美元購買了Telefonica的愛爾蘭業務;購買了更多奧地利的無線頻譜;並計劃收購意大利無線通訊資產。李嘉誠旗下一家公司還正在競標瑞典電網Fortum。
而在英國,除了O2之外,這位香港首富已經擁有了英國鐵路、天然氣、電氣公司。他此前已經買下Northumbrian水處理公司(英格蘭地區主要的供水和汙水處理公司)、北方天然氣公司(Northern Gas Network)和Superdrug(屈臣氏母公司)。
李超人長期以來一直購買沒人看好的資產,並耐心等待其升值。
香港的房地產可以說是李嘉誠財富的基石,而香港的房地產絕不是不被看好的資產。作為全球最昂貴的房地產市場之一,香港的房價自2009年來已經翻番。而長江集團自2012年起沒有再買入香港的土地。
現在,歐洲看來可能是一只長滿了虱子的狗,但想想1967年的香港。當時,由於文化大革命,香港經濟陷入蕭條,而就在當時,李嘉誠選擇了進軍香港房地產。
李嘉誠十分明白,任何一條狗都有翻身的一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根據問卷網的調研數據可以註意的到的是,三支廣告的數據分布並沒太過明顯的差別。對於網絡流傳的收到寶馬廣告的用戶收入均是在100萬以上。但是更具問卷網的調查顯示,收到寶馬廣告的用戶年收入100萬以上的人數比例為1.78%,收到vivo廣告的用戶年收入100萬以上的人數比例為2.23%,收到可樂廣告的用戶年收入100萬以上的人數比例為0.95%。
雖然收到可口可樂廣告的人年收入100萬以上的比例少兒其他兩則廣告,但收到vivo的用戶中收入100萬以上的人數比例明顯超過了寶馬。這一個調研結果也足以打破了這個傳言。同時騰訊新聞發言人張軍也表示,“微信朋友圈廣告仍處於內測階段,所謂投放規則、費用標準等均屬猜測”。所以朋友圈收到寶馬廣告並不代表什麽。
微信朋友圈廣告接受度升高
在微信朋友圈廣告正式投放之前,問卷網做過網友對微信朋友圈廣告投放的看法,調查證明,64.63%用戶對微信朋友圈廣告表示反對。昨天微信第一批廣告投放之後,不但沒有遭吐槽,而且朋友圈內還引發了截圖轉發的熱潮。經過調研發現,第一次的微信光朋友圈投放大家都態度並沒有像之前那麽反感。根據問卷網調查結果顯示,用戶中對於第一次的微信廣告投放表示排斥的人數僅占21.52%。
同時調查還發現用戶對微信朋友圈廣告不僅接受度變高,而且廣告點擊率也高達48.71%。但這樣高的數據應該和微信第一投放朋友圈的廣告有關系,第一次廣告用戶都會懷著好奇的心去點擊,不知道幾次後,微信朋友圈廣告的表現是否還能這麽好。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吧。
本文作者:向守軍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與立場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近年來,債市火爆的背後也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黑幕”。
據央行最新統計,2014年我國債券市場累計發行人民幣債券11萬億元,同比增加22.3%。但從債市一姐孫明霞的接受調查,到被曝出“百人名單”,再到海通、銀河、民生等大型券商被卷入,隨著債市反腐的深入,債市腐敗中隱秘的黑箱正在逐漸被揭露出來。
國家審計署向新華社披露了債券市場利益輸送的三大黑洞:
黑洞一:官員權力尋租私通“丙類戶”
在債券市場有力支撐實體經濟的同時,審計署在金融審計中發現,一些掌管債券審批發行大權的政府部門工作人員與企業內外勾結,違規操作招投標,利用債券定價、分配權力進行尋租。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原副主任張銳就“栽”在這里。
這種“貓膩”的基本套路是:負責人利用負責債券定價、發行和分配的權力,把“好券”(即發行利率高於當期市場利率)分配給自己指定的金融機構為其代持,待上市日再由代持機構平價賣給自己控制的丙類戶,丙類戶當即以市價拋出賺取差價。
銀行間市場債券一級托管賬戶分甲、乙、丙三類,其中丙類為參與銀行間市場的非金融機構法人。張銳利用主管國債招標發行的職務便利,向個別金融機構透露標底,並違規批準接受超過截止時間的無效投標,致使該金融機構十余次低價中標國債。隨後,張銳要求該機構將低價中標的國債以中標價格賣給他實際控制的丙類戶——北京某投資公司,該丙類戶在當天以市價拋出國債,類似手法合計賺取了2000多萬元的價差。目前,張銳已經被法院判處死緩。
此外,2013年,審計人員通過調查有“債市一姐”之稱的華林證券原副總裁孫明霞一案,牽出了有關主管部門負責債券發行審批的工作人員的涉案問題。
黑洞二:機構“暗度陳倉”輸送利益
審計署上海特派辦的金融審計人員在對債券市場交易數據分析時發現,一些丙類戶當天一進一出,往往當天買的價格要比市場公允價格稍低,而且“空手套白狼”,直接拿走差價,每一筆金額都非常大。由此,審計人員篩選了10多家丙類戶進行審計,拉開了債券市場“打黑”大幕。
丙類戶要賺上千萬,必須動用幾億、幾十億的資金進行運作,但一些丙類戶明顯不具備這個實力。因此,審計人員進而追蹤資金去向,將最終資金接受方和債券最初賣出方、審批人等連上了線,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案件鏈條。
如何將本應歸屬金融機構的差價收益轉移給自己?最簡單的辦法是將本機構持有的債券直接或間接低價賣給自己控制的丙類戶,丙類戶則以市價拋出賺取差價。
審計發現華宸信托有限責任公司固定收益部總經理蔡某,以明顯低價向民營企業長沙摩根投資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出售債券,該公司在當日即加價轉售,使這個註冊資本僅為100萬元的公司在未投入任何本金的情況下獲取價差5000多萬元。經進一步調查,發現了易方達基金經理馬喜德等人涉嫌挪用任職公司巨額資金並非法獲利的重大案件線索。
利益輸送的另一種形式是“代持”。一般是大型金融機構負責債券交易的工作人員將本機構的債券,以現券交易的方式賣給農信社、城商行等機構,待後者持有一段時間、債券價格有較大幅度上漲後,再指令這些機構將債券以買入價格加上持有期的資金成本賣給丙類戶,丙類戶市價拋出後即賺取了債券上漲部分的價差。
這種方式由於不需要動用本機構資金,且最後差價較大的異常交易沒有體現在本機構,所以手法更為隱蔽。審計查處的長沙農信社資金運用部主任羅某案,即是利用這種操作手法,將本機構的債券委托給另一家農信社代持,價格上漲後再由該農信社直接賣給羅某控制的丙類戶,非法獲利超過7000萬元。
黑洞三:券商明理財暗自肥
針對債市監管漏洞,有關管理部門一直在完善管理。而就在央行出臺規定禁止甲類戶替丙類戶墊資、禁止當日回款行為等規範債市的措施後,一些“聰明人”就精心設計了有“貓膩”的理財產品。2013年起,審計署查處了多起利用“偽結構化”理財產品向特定關系人輸送巨額利益的違法犯罪案件線索。
2010年至2011年,宏源證券公司債券交易部總經理陳智軍等人,將自營債券以明顯低於市場公允價值的價格出售給兩款結構化理財產品,之後加價回購或由後者轉售,使這兩款理財產品獲利共計6000多萬元。這兩款理財產品投資人分為優先級和次級兩種,優先級投資人承擔的風險小、收益低,次級投資人則承擔的風險大、但收益高,次級債券分享的是優先級投資人按照固定投資收益分配後的部分。
這些情況從表面上聽起來似乎沒有什麽問題,但實際上,宏源證券經營的這兩款理財產品並沒有承擔任何的市場風險,就使兩款理財產品的次級投資人獲得了超高額的收益,結構化的設計掩蓋了交易實質。
審計抽查發現,部分結構化理財產品中優先級和劣後級出資比例為9:1。普通市民在銀行櫃臺購買的優先級是5%左右的固定收益率,綜合測算該類結構化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在17%左右。然而一些通過內部認購理財產品的少數次級投資人,在實際根本不需要承擔風險的情況下就能拿到130%以上、最高456%的收益率。這些人獲取的高額回報原本應是國有控股宏源證券公司獲得的債券收益,已構成職務侵占。
通過宏源證券一案,審計人員順藤摸瓜,又查出了有“債市一姐”之稱的華林證券原副總裁孫明霞案。而曾有“債市一哥”之稱的銀河證券固定收益部總監代旭一案,操作手法也如出一轍。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本月15日,瑞士法郎對歐元匯率漲近28%。一個月前,俄羅斯盧布對美元匯率曾一天跌逾11%。這也難怪美銀美林首席投資策略師Michael Hartnett會用下面這幅圖說明:“現在再沒什麽比做多俄羅斯盧布、做空瑞士法郎更不走尋常路的了。”
Hartnett提供的美銀美林圖表顯示,近幾個月瑞士法郎對盧布的匯率急劇上漲。瑞士法郎暴漲的理由不難理解。本月15日瑞士央行意外宣布取消歐元/瑞郎下限後,當天瑞士法郎對歐元漲近28%,當周累計漲幅達41%。
本月19日的彭博報道還以下圖展示了瑞士法郎超過盧布的巨大波動性,圖中綠線代表歐元對盧布匯率的波動性,藍線代表歐元對瑞士法郎匯率的波動性。
至於俄羅斯盧布,因國際油價暴跌和西方經濟制裁影響,去年盧布多次大跌。就在約一個月前的去年12月16日,盧布對美元跌逾11%,創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