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中共中央決定:杜家毫同誌任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同誌不再擔任湖南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陳豪同誌任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恒同誌不再擔任雲南省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另有任用。吳英傑同誌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全國同誌不再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另有任用。
杜家毫同誌簡歷:
杜家毫,男,漢族,1955年7月出生,浙江寧波人,在上海出生,1973年3月參加工作,1973年12月入黨,中央黨校研究生文化,工商管理碩士,高級經濟師、高級政工師。
現任湖南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黨組書記。
1973.03-1975.07 上海市躍進農場工具廠工人、副指導員、黨支部副書記
1975.07-1978.09 上海市躍進農場黨委委員、綜合計劃組組長、場黨委副書記、場政治處副主任
1978.09-1981.09 上海市農場局團委副書記
1981.09-1984.06 上海市農場局團委書記(其間:1982.09-1983.01上海市委黨校第九期輪訓班學習)
1984.06-1985.06 上海市農場局科技處負責人
1985.06-1990.04 上海市農場局工會副主席(其間:1987.02明確為正處級,主持工作;1983.09-1988.06華東師範大學中文專業學習)
1990.04-1992.03 上海市農場局黨政辦公室主任
1992.03-1993.01 上海市松江縣委副書記
1993.01-1998.07 上海市松江縣委書記(其間:1995.09-1996.07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1995.09-1998.07中央黨校在職研究生班世界經濟專業學習)
1998.07-1999.10 上海市松江區委書記
1999.10-2003.02 上海市楊浦區委書記
2003.02-2003.04 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黨組成員
2003.04-2003.08 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
2003.08-2004.04 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市孫中山宋慶齡文物管委會主任
2004.04-2007.12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其間:2005.03-2007.05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7.12-2011.04 黑龍江省委常委、副省長
2011.04-2011.09 黑龍江省委副書記、副省長
2011.09-2012.05 黑龍江省委副書記
2012.05-2013.03 黑龍江省委副書記、省委政法委書記
2013.03-2013.04 湖南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黨組書記
2013.04- 湖南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黨組書記
2013年5月當選湖南省省長
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2016年8月28日起 擔任湖南省委書記。
陳豪同誌簡歷
男,漢族,1954年2月生,江蘇海門人,197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4月參加工作,在職大專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經濟師。現任雲南省委副書記,省長。
1973年至1977年江蘇海門縣臨江公社其祥初中、中心校代課教師。
1977年至1978年江蘇海門縣臨江公社廣播站新聞幹事。
1978年至1979年江蘇海門縣臨江公社工業辦公室政工員。
1979年至1983年上海市靜安區果品公司職工,團總支副書記、書記。
1983年至1985年上海市靜安區委組織部幹部、副科長、科長(1980年2月至1984年1月上海市靜安區業余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5年至1990年上海市靜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
1990年至1992年上海市靜安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區人事局長、黨組書記(1989年5月至1991年6月華東師範大學世界經濟專業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習;1991年9月至1992年9月掛職任上海市靜安區工業工作黨委書記)。
1992年至1993年上海市靜安區委組織部部長兼區人事局長。
1993年至1995年上海市靜安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1995年至1996年上海市靜安區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
1996年至1997年上海市靜安區委副書記。
1997年至1998年上海市委副秘書長。
1998年至1999年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級機關工作黨委書記。
1999年至2003年上海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辦公廳主任、市級機關工作黨委書記(其間: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MBA)學習,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3年至2008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其間:2006年3月至7月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2008年至2010年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市總工會主席。
2010年至2011年全國總工會黨組副書記,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市總工會主席。
2011年至2013年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
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機關黨委書記。
2014年10月任雲南省委副書記,代省長。
2015年1月任雲南省委副書記,省長
中共十八大代表,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2016年8月28日起 擔任雲南省委書記。
吳英傑同誌簡歷
吳英傑 男,漢族,1956年12月生,山東昌邑人,1987年5月入黨,1974年10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中共黨史專業畢業,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
1974.10—1977.10 西藏自治區林芝種畜場知青
1977.10—1979.09 西藏自治區拉薩西郊電廠職工
1979.09—1983.08 西藏民族學院語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
1983.08—1986.01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普教處幹部
1986.01—1987.04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普教處副主任科員
1987.04—1990.06 西藏自治區教科委中小學教育處副處長
1990.06—1993.03 西藏自治區教科委接受援助辦公室副主任
1993.03—1994.10 西藏自治區教委接受援助辦公室主任
1994.10—1998.05 西藏自治區教委副主任、教工委委員
1998.05—2000.03 西藏自治區教委副主任、教工委副書記
2000.03—2000.05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黨組副書記
2000.05—2003.01 西藏自治區教育廳廳長、黨組副書記(2000.03—2001.01在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2000.03—2003.01在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在職研究生班中共黨史專業學習)
2003.01—2005.06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2005.06—2005.07 西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部長
2005.07—2006.10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2006.10—2006.11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2006.11—2011.11 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
2011.11—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政府常務副主席、黨組副書記,自治區行政學院院長(2012年12月兼)。
2013年4月任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自治區行政學院院長。
2016年8月28日起 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
資料圖:姚中民(阜陽潁東政府網站截圖/圖)
日前,經中共中央批準,中共中央紀委對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副書記、監事長姚中民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姚中民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到黨紀處分後,仍不思悔改,頂風違紀;違反組織紀律,不向組織如實說明問題;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金、禮品,搞權色、錢色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姚中民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姚中民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格力電器今日晚間發布《員工持股計劃及募集配套資金方案的公告》,格力電器表示,公司在今日召開的董事會上通過了員工持股計劃相關議案,不過對部分認購對象進行了相應調減,並據此對本次募集配套資金方案進行了補充調整。
認購對象方面,格力電器稱參加對象的總人數不超過4700人,其中,認購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為董明珠、孟祥凱、黃輝、莊培、望靖東、劉俊、陳偉才、王麗琴等共8人。調整後參加對象的總人數不超過4698人,其中,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為董明珠、黃輝、莊培、望靖東、劉俊、陳偉才等共6人。
認購金額方面,格力電器稱本次配套發行股票金額不超過2.38億元,認購股份不超過15285.81萬股;調整後的認購金額和股份分別不超過2.37億元和15249.81萬股。
公開信息顯示,王麗琴2004年任職格力電器人力資源部人事主管,2014年10月起,任職格力電器職工代表監事。相比之下,孟祥凱的知名度更大。在進入格力前,孟祥凱曾任中航工業副總經濟師、中航工業通飛董事長,中航重機董事長。曾獲中航工業“總經理特別獎”、中航工業年度“十大風雲人物”獎、全國優秀企業家。目前,孟祥凱系格力集團黨委書記,格力電器董事。
自2014年8月王儒林調任山西省委書記開始,中央新任命的19名省委書記,多是從地方產生。圖為2016年1月24日,時任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恒在雲南兩會上。8月,李紀恒調任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東方IC/圖)
十八大之後的幹部任用中,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將”頻頻擔當重任。
《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提出,領導班子年齡結構方面,堅持老中青相結合的梯次配備,不簡單以年齡劃線,不搞領導班子成員任職年齡層層遞減。
經過幾輪調整以後,各省黨政正職已基本配齊。但在副省級崗位中,仍有多個空缺有待補位,空缺時間長的將近1年。
5年一度的省級黨委換屆即將啟幕。2016年8月3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八屆九次會議宣布,將在今年11月召開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進行換屆。
至此,已有江蘇、山西、安徽、內蒙古、西藏等14個省份宣布即將召開全省黨代會。除了內蒙古的召開時間尚不明確,另13個省份已明確定在今年第四季度召開,其中河南、山西、安徽、新疆將於10月份召開。
在上一輪換屆中,這14個省份都在2011年下半年,其他省份則到2012年上半年,本輪換屆是否維持同樣的安排尚難料定。
根據地方黨委換屆的總體部署,換屆自下而上進行,目前省以下的市、縣、鄉黨委換屆已近尾聲。省級換屆雖然尚未開始,但常委的調整已經進行,今年已有14個省級黨委書記被調整,最新走馬上任的是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
以往的慣例是,書記和即將提名為下一屆行政首長人選的副書記,一般都會在換屆之前調整到位,換屆時這兩個黨政主官人選很少再變動。
以省級為例,省委書記和省長人選一般換屆之前就會調整到位,換屆時只對專職副書記和其他常委人選進行調整,最近幾次換屆大抵如此。不過也有例外,上一輪換屆時,北京市就是在換屆期間實現新老市委書記交替的,原書記劉淇退任,原市長郭金龍接任。
按照這樣的慣例,今年以來調整過的省級黨政主要領導,近期再調整的可能性將會較小。今年中央對14個省份黨委書記進行調整時,還對部分省長進行了調整,一批工作經驗豐富的省部級領導擔當重任。最新一例是工信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許達哲“空降”至湖南任代省長,許達哲生於1956年,今年60歲,已接近副部級幹部的退休臨界點。
達到或臨近60歲當上省長的還有林鐸、劉奇。林鐸也是生於1956年,今年3月從遼寧省紀委書記崗位上被交流到甘肅任代省長。生於1957年的劉奇此前任江西省委專職副書記,今年7月任江西省代省長。於偉國生於1955年10月,去年11月以超過60歲的年齡,從福建省委專職副書記任上轉任代省長,今年1月升至正部。
與省長一樣,新任省委書記中,也不乏一批工作經驗豐富的官員。8月底擔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吳英傑,生於1956年,此前任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十八大以來,受到類似擢升的幹部還包括:今年從遼寧省紀委書記升任甘肅省省長的林鐸,以及由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統戰部長升任自治區政府主席的布小林等。
目前,中辦發出的關於做好換屆工作的通知全文尚未公開,但2014年制定的《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已經明確提出,領導班子年齡結構方面,堅持老中青相結合的梯次配備,不簡單以年齡劃線,不搞領導班子成員任職年齡層層遞減。
2014年12月,58歲的浙江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政研室主任舒國增,進京出任中央財辦副主任。2015年9月,時任江西省常務副省長莫建成升任江西省委副書記。莫此時離60周歲只剩不到半年時間,3個月之後,2015年12月,莫建成調任中紀委駐財政部紀檢組長。
今年以來,先後有60歲的河南省常務副省長李克升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59歲的北京市委常委茍仲文升任市委副書記,59歲的黑龍江省紀委書記黃建盛升任省委副書記。今年6月,61歲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車俊調任浙江省代省長。車俊此前已經是正部級,這次調任在級別上屬平級調動,但從西部地區的副書記,到了東部發達地區浙江當政府“一把手”。
今年以來,書記被調整的14個省份分別是河南、陜西、青海、江西、山西、江蘇、新疆、內蒙古、安徽、雲南、西藏、湖南、湖北、天津。
至目前,僅有湖北省委書記尚空缺,另13個新任省委書記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沒有1人是直接從中央“空降”的。連續13名省委書記都從地方幹部中產生,這在過去少見。
13名新任省委書記中,只有西藏的吳英傑沒有當過省長,由自治區黨委常務副書記升任,另12人都當過省長。河南的謝伏瞻、陜西的婁勤儉、江西的鹿心社、雲南的陳豪、湖南的杜家毫、安徽的李錦斌,都由本省省長任上升任書記。青海省省委書記王國生、江蘇省省委書記李強,此前分別擔任湖北、浙江的省長。
山西的駱惠寧、新疆的陳全國、內蒙古的李紀恒、天津的李鴻忠等此前在其他省份任省委書記,此次屬於平級調動。他們4人也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首次當書記之前也是省長。駱惠寧曾擔任青海省省長,後任青海省委書記。陳全國曾從河北省長崗位上升任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李紀恒此前任雲南省委書記,再往前的職務則是雲南省省長。
實際上自2013年全國兩會結束那一輪地方人事調整後,就鮮有中央部委領導直接“空降”到地方擔任省委書記。
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一批地方省委書記當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全國政協的領導人。補位時,中央從地方提拔了一批,也從中央部委“空降”了一批,如時任國家行政學院黨委書記李建華出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隨著本次兩會結束,此後再任命的省委書記中就難見從中央部委直接空降的官員了。
2014年8月,時任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調離山西,“救火隊長”王儒林赴任。之後新任命的省委書記中,吉林的巴音朝魯、貴州的陳敏爾、河北的趙克誌、遼寧的李希、安徽的王學軍等人,都從地方產生。這6人加上今年新任命的13名省委書記,共19人。
這樣的任用思路,體現了在考察黨委“一把手”時,更註重地方工作經驗。
省長也多數還是從省委副書記中提拔,今年已有四川、陜西、江蘇、福建、山西、江西、安徽、湖北、天津等地的副書記出任(代)省(市)長。
經過幾輪調整以後,各省黨政正職已基本配齊,除了湖北省委書記雲南省長沒有到位。但在副省級崗位中,仍有多個空缺有待補位。
造成崗位空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反腐,今年4月,濟南市長楊魯豫落馬後,留下的空缺至今未補,空缺時間已經超過5個月。
同時,因為人事調整留下了空檔期,目前已有多個省委專職副書記崗位長期空缺。今年4月,陜西省委副書記胡和平升任省長後,省委專職副書記至今沒有補上。在胡和平之前,江蘇省委副書記石泰峰、福建省委副書記於偉國都在去年11月出任代省長,後相繼轉正,但兩省的省委副書記繼任人選至今沒有明確,空缺時間已經長達10個月。今年2月,湖南省委副書記孫金龍調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政委後,湖南省委副書記的接替人選也無公開消息。
最近,隨著江西省委副書記劉奇、安徽省委副書記李國英、湖北省委副書記王曉東、天津市委副書記王東峰轉任代省(市)長,這4地的副書記也留下了空缺。
省委副書記以下,各省委常委也存在類似情況。今年6月,福建省委常委兼福州市委書記楊嶽調任江蘇省常務副省長,今年7月,福建省委秘書長鄭曉松調任中聯部副部長,留下兩個省委常委的空缺。
在地方上,一些雖非省會,但經濟實力強或政治地位重要的地級市市委書記也由省委常委兼任,如湖北襄陽、浙江溫州、江蘇蘇州、河南洛陽、陜西延安等。
南方周末記者發現,多個標配為省委常委兼任的職務,“新官”上任後也沒有立即進入常委。上一任溫州市委書記陳一新於2013年6月到任,直到2014年12月才升任浙江省委常委。原北京朝陽區委書記程連元2015年7月調任昆明市委書記,今年3月才躋身雲南省委常委行列。與程連元同事的李小三,2015年12月擔任雲南省委組織部長,也是過了5個月,到今年5月才晉升為省委常委。
專家指出,多個副省級崗位長時間缺員,以及一些“標配”為省委常委兼任的職位,新任領導沒能立即成為省委常委,顯示出對省部級幹部人選的考察正越來越慎重。
按慣例,地方省委換屆之前,中央會派出幹部考察組,根據常委會的空缺名額,對符合條件的人選進行考察。根據中共中央今年1月印發地方黨委工作條例,省級常委會委員名額為11至13人。
上一輪換屆結束時,除了新疆、西藏,各省常委會都保持在13人,但到現在隨著人事調整以及部分常委因年齡原因退居二線或者退休,不少省委常委會已出現缺額,如北京市委常委兼教工委書記茍仲文今年4月升任市委副書記,北京市委常委、統戰部長戴均良今年6月調任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後,北京市委常委會還有2名缺額沒有補充。
但根據《2014~2018年全國黨政領導班子建設規劃綱要》,配備黨政領導班子時不僅要考慮年齡結構,還要優化知識專業結構,重視充實熟悉現代工業、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新型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工作的幹部。
連續三任國家航天局局長出任地方要職就是一個例證,今年8月,工信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兼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被任命為湖南省代省長,其前任馬興瑞目前任廣東省委副書記兼深圳市委書記,而當年交棒給馬興瑞的陳求發,目前任遼寧省省長。
本輪換屆安排是,安徽、新疆、山西、河南於10月召開下一次黨代會,湖南、西藏、江西、河北、福建下一次的黨代會將在11月召開,遼寧在12月召開,江蘇、雲南、廣西則定在今年第四季度召開。內蒙古自治區今年8月4日召開的自治區黨委全委會,已經審議通過召開下一次黨代會的決議,意味著換屆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但具體日期尚未公布。
這些安排中都沒有確定黨代會召開的具體日期,這與換屆流程有關。按照流程,召開黨代會之前,還要召開上一屆黨委會的最後一次全會,在這次全會上確定通過黨代會的具體召開日期。
如5年前內蒙古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選舉產生了本屆黨委)是2011年11月召開的,11月8日,在呼和浩特召開了第八屆委員會第二十次全體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討論通過八屆黨委向第九次黨代會的報告,並確定第九次黨代會於11月10日召開。
其實,換屆完成之後,調整還會繼續。如2011年10月30日,安徽選舉產生了新一屆常委會,時任省長王三運當選省委常委,但兩個月不到,王三運就被調任甘肅省委書記,省委常委再作調整。
“自下而上”的換屆原因是,黨代表需要從下而上逐級選舉,但是,下級換屆已經完成後,上級換屆時還要從下級提拔幹部,造成下級常委會出現空缺,不得不在屆中調整常委會組成人員。
2014年7月,在本屆各省常委會履職時間過半時,南方周末曾對404名省委常委的職務變動情況進行過統計,發現已有103人不再擔任本省省委常委,占比高達25%。
9月30日,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獲悉,據青海省紀委消息:日前,經中共青海省委批準,青海省紀委對青海省司法廳原黨委書記、廳長王勝德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王勝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反組織紀律、違反廉潔紀律、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手、不收斂,其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涉嫌犯罪。
經省紀委常委會研究,並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王勝德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據高檢網10日報道,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副書記、監事長姚中民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早在9月中旬,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經查,姚中民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對抗組織審查,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受到黨紀處分後,仍不思悔改,頂風違紀;違反組織紀律,不向組織如實說明問題;違反廉潔紀律,收受禮金、禮品,搞權色、錢色交易。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並收受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姚中民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性質惡劣、情節嚴重。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中共中央批準,決定給予姚中民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收繳其違紀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姚中民簡歷:
姚中民,男,漢族,1952年6月生,河南淮陽人。曾任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
1985.05——1989.06中國建設銀行河南分行黨組成員、副行長;
1989.06——1992.06 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黨組副書記、副行長(主持工作);
1992.06——1993.04 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行長、黨組書記;
1993.04——1994.01 河南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1994.01——1998.03國家開發銀行黨組成員、副行長、紀檢組組長;
1998.03——1998.06 國家開發銀行黨組副書記、副行長、紀檢組組長;
1998.06——2008.09 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兼貸款管理委員會主任;
2008.09——2013.12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
2006.05當選中國石化第三屆董事會董事。
中共十七大代表。
2016年9月,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10日從最高檢網站獲悉,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經審查決定,依法對國家開發銀行原黨委副書記、監事長姚中民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並采取強制措施。案件偵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姚中民簡歷:
姚中民,男,漢族,1952年6月生,河南淮陽人。曾任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
1985.05——1989.06中國建設銀行河南分行黨組成員、副行長;
1989.06——1992.06 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黨組副書記、副行長(主持工作);
1992.06——1993.04 中國建設銀行河南省分行行長、黨組書記;
1993.04——1994.01 河南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1994.01——1998.03國家開發銀行黨組成員、副行長、紀檢組組長;
1998.03——1998.06 國家開發銀行黨組副書記、副行長、紀檢組組長;
1998.06——2008.09 國家開發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兼貸款管理委員會主任;
2008.09——2013.12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監事長。
2006.05當選中國石化第三屆董事會董事。
中共十七大代表。
2016年9月,因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12日據新民網消息,在今天下午舉行的複旦大學全校教師幹部大會上,中組部有關負責同誌宣布了中共中央對複旦大學黨委書記的任命決定免去魏小鵬複旦大學黨委書記職務,焦揚接任。
現年59歲的焦揚曾先後任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上海市婦聯主席、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並於2015年7月23日被選舉為全國婦聯第十一屆副主席。
2003年,SARS疫情爆發,上海在全國率先推出常態化的新聞發言人制度。時任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焦揚臨危受命,主持了八場防治非典例行新聞發布會,每周與媒體見面,由此成為上海市政府首批新聞發言人之一,也是全國省級政府中第一位新聞發言人。
焦揚簡歷:
焦揚曾任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
焦揚,漢族,1957年8月生,山東龍口人,1974年10月參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大學學歷,碩士學位,主任編輯。
1974—1976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南閻公社知青、大隊團總支書記。
1976—1979 山東省委知青辦工作人員。
1979—1983 複旦大學新聞系新聞專業學習。
1983—1986 複旦大學團委副書記、書記。
1986—1995 上海市委宣傳部對外宣傳處幹事、副處長、調研員。
1995—1997 上海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對外宣傳處處長。
1997—2008 上海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副主任(2003.01正局級)(其間:2004.03—2006.03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8—2011 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黨組書記,市版權局局長。
2011—2012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2012—2013 上海市婦聯黨組書記。
2013.04—2013.10 上海市婦聯主席、黨組書記。
2013.10—2014.3 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上海市婦聯主席、黨組書記。
2014.3—2015.7 全國婦聯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
2015.7—2016.10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
中共十八大代表。
據中紀委網站16日消息,日前,經海南省委批準,省紀委對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貴嚴重違紀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
經查,劉明貴違反廉潔紀律,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其妻調入某銀行工作,存入巨額公款,領取高額報酬;違反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工程項目招投標、工程款撥付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他人財物,涉嫌受賄犯罪。
劉明貴身為黨員領導幹部,理想信念喪失,嚴重違反黨的紀律,且黨的十八大後仍不收斂、不收手,頂風收受他人巨額賄賂,性質惡劣、情節嚴重。在組織初核期間,劉明貴到省紀委交代了部分違紀問題,但對其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避重就輕,心存僥幸,不如實徹底交代,不珍惜組織教育挽救的機會。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經海南省紀委常委會議審議並報省委批準,決定給予劉明貴開除黨籍處分;由省監察廳報省政府批準,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線索及所涉款物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據海南廉政網8月16日消息,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貴涉嫌嚴重違紀接受組織調查。
劉明貴
據悉,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是海南省政府為了更好地利用政府的資金、資源及信用,推進省內重大項目實施而於2005年2月成立的國有獨資公司,由海南省國資委履行出資人職責。
公司經營範圍主要是:投資、融資、投資咨詢、資產及股權管理等,重點投向具有資源性、基礎性、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工業支柱產業及基礎設施領域項目。
作為海南省最大的綜合性投資控股公司,海南控股下轄全資子公司7家,主要控股公司5家,參股公司17家,投資2只基金。截至2016年6月底,公司資產總額突破500億元,凈資產約320億元。
劉明貴簡歷
劉明貴,男,1963年9月出生,漢族,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文化程度,高級經濟師。198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7月參加工作。
1981.09-1986.07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工業自動化專業學習
1986.07-1988.07浙江大學工業管理工程學系工業管理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
1988.07-1989.03海南省開發建設總公司發展部項目經理
1989.03-1992.07海南金潤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財務部經理
1992.07-1994.06 海口如來木業有限公司經理(期間:1993.11晉升為經濟師)
1994.06-1995.03海南計算機軟件公司總經理
1995.03-1999.11 海南計算機軟件公司總經理兼海南省電子研究所所長、黨支部書記
1999.11-2000.11 海南省電子工業總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法定代表人)(試用期一年)
2000.11-2004.10 海南省電子工業總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其間:2002.01晉升為高級經濟師)
2004.10-2005.06海南省紡織工業總公司黨委委員、書記,海南華順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5.06-2005.12 海南鋼鐵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黨委副書記,海南省紡織工業總公司黨委書記,海南華順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5.12-2007.07 海南鋼鐵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黨委副書記,海南省紡織工業總公司黨委書記,海南華順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海南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7.07-2011.01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1.01-2013.05 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
2013.05-2016.09 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10月17日,中國證監會在金融街舉行“金融扶貧 攜手共進”2016全國扶貧日金融扶貧成果展,河南省蘭考縣等9個貧困縣參展。
目前,證監會黨委書記劉士余擔任證監會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組長,證監會系統在蘭考等9個貧困縣開展定點幫扶,7位黨委成員及2位證券交易所黨委書記每人聯系一個定點扶貧縣。
今年9月,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關於發揮資本市場作用服務國家脫貧攻堅戰略的意見》(下稱《意見》),表示將發揮資本市場行業優勢,把出臺各項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定位在幫助貧困群眾脫貧上。同時,提出將支持貧困地區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對貧困地區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新三板掛牌、發行債券、並購重組等開辟綠色通道。
17家上市 181家掛牌新三板
證監會對貧困地區的支持經歷了多個階段。按照國務院扶貧辦的安排部署,證監會於1998年9月開始參與定點扶貧工作,最初幫扶雲南省中甸縣和寧蒗縣,2002年4月調整為幫扶安徽省宿松縣和太湖縣。
據證監會方面數據,在2012年底新一輪定點扶貧對象調整中,證監會主動新增幫扶河南省蘭考縣等8個縣,2016年6月又提出將新疆喀什地區的麥蓋提縣納入幫扶範圍,使幫扶總數達到9個縣,分布在6個省區,對口幫扶縣的數量在中央機關中是最多的。在開展對口扶貧的18年間,證監會系統先後選派了45名年輕幹部到定點縣掛職扶貧,累計投入資金近5800萬元,幫助協調引進項目資金15億元。
2012年8月,證監會研究制定了西部企業IPO優先審核政策;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戰略部署,2014年4月又出臺了《中國證監會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指導當地企業發行債券、到“新三板”掛牌,雙向選派幹部掛職,開展專題培訓。
為貫徹中央西藏工作座談會精神,2015年3月證監會就資本市場促進西藏發展提出了8項支持措施,針對少數民族地區還制定了費用暫免措施,對註冊在內蒙古、廣西、西藏、寧夏和新疆5個民族自治地區的掛牌費用全部暫免,並專設培訓基金支持民族地區的金融人才培養。
為探索和實施金融扶貧新舉措,2016年3月,會同人民銀行等七部委制定了《關於金融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支持貧困地區的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的原則。
從成果來看,自1998年至2016年9月底,貧困地區共有17家企業實現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融資額約75億元;已上市貧困地區企業再融資約293億元。2013年至2016年9月,共有181家貧困地區企業成功在新三板掛牌。
2003年至2015年12月底,涉及貧困地區企業重大資產重組共計48項,累計金額達179億元。期貨市場已有21個農產品期貨品種上市,覆蓋了糧棉油糖的品種體系基本形成。
定點扶貧
本次金融扶貧成果展由中國證監會辦公廳、機關黨委以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主辦,由金融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辦、Life金融街協辦。
參展的9個貧困縣包括新疆麥蓋提縣(深圳證券交易所定點幫扶)、河南省桐柏縣(鄭州商品交易所定點幫扶)、河南省蘭考縣(中國證監會會機關定點幫扶)、陜西省延長縣(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定點幫扶)、山西省隰縣(中國證券業協會定點幫扶)、安徽省太湖縣(上海期貨交易所定點幫扶)、山西省汾西縣(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定點幫扶)、安徽省宿松縣(上海證券交易所定點幫扶),以及甘肅省武山縣(深圳證券交易所定點幫扶)。
蘭考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在金融扶貧方面,成立了4個融資平臺、2個擔保公司、2支扶貧產業基金,1個農業保險公司。
位於新疆西南部的麥蓋提縣聚居著維吾爾、漢、回、哈薩克等13個民族,社會總人口約30萬人,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2%。截至目前麥蓋提縣共收到證監會全系統以及社會各界扶貧捐贈資金及物資價值約1.07億元。
汾西縣位於山西省中南部,臨汾市北部,是國家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總人口14.8萬人,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1155戶、31997人,貧困發生率較高。為支持脫貧,中國證監會派駐掛職幹部到汾西縣,支持涉及貧困生資助、教育建設、農產品消費、健康扶貧、產業扶貧等各個方面。
武山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面積2011平方公里,總人口48萬。1993年被列為國家重點扶持貧困縣,2015年末尚有貧困人口5.9萬人。自2013對該縣進行定點幫扶以來,深交所支持形成“深銀通”、“深農惠”等面向企業和農戶的創新型貸款產品,支持脫貧攻堅。
隰縣是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隸屬山西省臨汾市,總人口10.6萬人。2015年隰縣財政總收入僅為1.4億元。中國證券業協會自2013年開始在隰縣開展為期8年的定點扶貧,2年以來投入扶貧資金600多萬元。
延長縣位於陜西北部,是大陸第一口油井誕生地。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自2013年起對延長縣開展定點幫扶,三年多來累計投入扶貧資金800余萬元。
在證監會的安排下,從2013年起,上海期貨交易所與安徽省太湖縣結對開展定點幫扶,共投入資金960萬元,同時開展資本市場和法制專項領域幫扶,對接主板、新三版儲備企業開展掛牌輔導工作,支持太湖縣優質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
宿松位於安徽省西南部,上交所自2013年起實施定點扶貧,幫扶項目聚焦金融扶貧和產業扶貧,支持實體經濟。
桐柏縣位於淮河之源,是革命老區、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國家生態功能區。鄭州商品交易所自2013年以來實施定點扶貧,累計投資83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