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鐵礦石定價體系失衡

2013-04-01  NCW
 
 

 

一兩船現貨招標價格,在整個鐵礦石定價體系中發生著關鍵性影響,只有加大現貨供應規模和透明化招標交易過程,才有望扭轉這一失衡的局勢◎ 本刊記者 張伯玲?蒲俊 文在3月20日于廣西南寧召開的“2013年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上,反對礦山企業用普氏指數定價成為一個焦點話題。

“目前,大礦山普遍採用的普氏指數定價看似公正,其實並不合理。普氏指數所定價格,是以僅占總銷售量6% 至9% 的現貨價格來決定大部分長協礦 的價格。 ”發言者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下稱中鋼協)副會長兼秘書長張長富,“我要代表中國鋼鐵企業強烈表達這一不滿,反對普氏指數定價。 ”坐在張長富身邊的全球第四大鐵礦 石 生 產 商 FMG(Fortescue Metal Group Limited)商務拓展總監莊彬俊一言不發,表情尷尬。FMG 也採用普氏指數定價。自從2010年鐵礦石年度長協機制瓦解後,中國鐵礦石市場進入全現貨時代,現有的長協礦也依據普氏指數進行月度定價。

現貨對普氏指數定價機制影響有多大?以3月15日為例,力拓拿出一船貨招標,最後以135.03美元 / 噸成交。此前兩日,普氏指數跌幅分別達到5.75美元 / 噸和6美元 / 噸,3月14日62% 鐵礦石普氏指數價為133.75美元 / 噸。在力拓這船貨的有力“牽引”下,鐵礦石反彈0.50美元至134.25美元 /噸。

現在一般情況下,每天參與招標的現貨只有一兩船,有時甚至全天都沒有招標。據財新記者瞭解,普氏指數參照由包括部分現貨招標、平台交易以及港口現貨在內的當天實際交易,以及詢價對象認為的可交易價格等信息編制而成。普氏公司編輯人員,在每個交易日會向參與現貨市場交易的機構聯繫,以電話或網絡的方式詢問當天交易情況,比如交易單數,對價格的看法等。

印度鐵礦石原本主要走現貨,印度2011宣佈提高鐵礦石出口關稅,越南、伊朗、印尼等國也相繼效仿,現貨市場迅速萎縮,供應日趨集中在以三大礦山為首的寥寥幾家鐵礦石廠商手中。

普氏公司不願透露現貨招標價在指數編制中的權重情況,但幾乎所有接受財新記者採訪的鋼廠和貿易商人士都感受到,現貨招標成交價對指數有著較大影響。每天市場上都有人在預計和評價當天指數受到哪幾船招標現貨的影響,與當天整體市場走勢是否相符。平台和其他渠道的交易價格也會迅速受到影響。有鐵礦石貿易人士指出,這種跟標的思維慣性是市場人士需要克服的,但實際上很難,因為這裡有機制的作用。

近年來,主要鐵礦石生產企業通過招標形式出售的鐵礦石呈增多之勢,鐵礦石定價機制逐漸演變成——現貨的招標價影響普氏指數價格,而指數價格走勢又決定性地影響了長協價格。市場的質疑集中在現貨招標的小樣本及招標交易的透明度上,多位市場人士表示,現在的現貨招標很容易被人為因素控制。

但礦山對鐵礦石現貨供應的進一步增長事實上力不從心,從而很難通過現 貨供應量的大幅提高來改善普氏指數定價樣本小的問題。另一方面,中國鋼鐵企業仍不想失去長協礦,協議礦仍占鐵礦石整體交易規模的85% 左右。在現有條件下,上述備受爭議的鐵礦石定價體系仍是一個難以解開的循環。

全現貨時代

在鐵礦石定價機制中,無論是長協定價機制還是指數定價機制,在2004年後都很難令供需雙方滿意。

“在執行年度定價時,也無法找到各方都滿意的方案。你可能花12個月談下來一個價格,接著又花13個月來爭論這個價格是否合理,這對各方都是件頭疼事。 ”力拓集團前CEO 艾博年(Tom Albanese)此前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 曾如此形容鐵礦石定價之難。

2008年金融危機中,鐵礦石突然轉變為賣方市場,撼動了執行20多年的長協機制。2010年3月,新日鐵與淡水河谷達成初步的季度價格(provisional price)合同,必和必拓和力拓隨後跟進。所謂季度定價,即所謂“指數定價” ,指鋼廠與供應商仍簽署長期供應協議,規定每年採購鐵礦石的量,價格則參考普氏指數隨行就市。這意味著長協機制徹底瓦解,鐵礦石市場進入全現貨時代。目前,長協價已從季度定價進一步發展到月度定價。而現貨時代的另一個標誌是招標的出現,這也是鐵礦石定價機制失衡的開始。

在年度長協機制沒有打破之前,中國鐵礦石市場分工比較明確——必和必拓、力拓、淡水河谷三大鐵礦石廠商主要供應長協礦;貿易商主要做現貨礦,其中現貨礦以印度礦為主。但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三大礦山加大現貨投放,而進口到中國的印度礦則受當地政策影響急劇減少。

“金融危機以來,印度政府通過上調鐵礦石出口關稅和上調鐵礦石運費,限制印度礦出口。 ”中國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海民說,這直接導致了印度礦在中國進口鐵礦石市場的份額,從最多時的25% 下滑到2012年的4.45%。而印度礦的減少,意味著中國鐵礦石市場無論從長協到現貨的主要來源都是三大礦山。

三大礦山普遍採取現貨招標形式。

所謂招標,就是礦山發出一船礦石,邀請鋼廠和貿易商競標,價高者得。在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招標可以滿足那些無法獲得長協礦的中小鋼廠和貿易商的採購需求,通過競價獲得鐵礦石。

如果這種招標僅限于礦山企業和需求方鋼廠之間,本無可厚非,但實際上礦山對競標主體進行了諸多限制。三大礦山的招標分廣泛招標、圈定對象招標,還有部分私下的一對一議價交易。廣泛招標即對其所有客戶通過郵件形式告知有一船鐵礦石將要招標,收到邀請的競標者可以回複郵件給出自己的價格,最後價高者得。而圈定對象的招標則是對客戶有所選擇, “有時候會有明確規定,比如需要上一年從礦山買入過多大規模的貨;有時卻並沒有標準,而是他們電話通知,讓客戶電話給出價格” 。

河北一家年產800萬噸的鋼廠採購中心負責人表示,廣泛招標對客戶相對公正,但這部分占比很少。 “我們一年鐵礦石需求量上千萬噸,但很少能參與招標,很多現貨是從大貿易商手中買。 ”而一些採用長協礦的大型鋼鐵企業,在招標市場上幾乎不見蹤影。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鋼鐵企業寶鋼集團採購中心總經理、寶鋼股份總經理助理張典波表示,目前鐵礦石指數樣本代表性過小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少數交易決定多數買賣價格的現狀沒有得到改善。

中國另一家大型鋼廠原材料採購中心負責人也對財新記者表示, “最後鐵礦石價格的形成,中國鋼廠在其中無可奈何,主要由礦山和貿易商主導” 。

多位市場人士指出,在鐵礦石市場下行時,現貨招標可能被礦山企業利用為延緩價格下跌趨勢的手段。 “比如當時的現貨價格是120美元 /噸,礦山可能給出122美元 /噸的報價,然後讓競標者去競標。 ”一位河北鋼鐵人士進一步解釋,122美元 /噸的競標有可能成功,成交了即拉抬了市場價格;但企業也很可能因不看好市場前景而不跟高價,最終導致這船貨流標, “即使這樣,由於當天沒有其他現貨招標,普氏指數無法採取樣本,報價就會停留在前一交易日的結果,從而延緩了市場的跌勢” 。

中鋼協市場調研部主任王穎生直言,國外礦山招投標過程完全是 “黑箱操作” , “標書具體發給了誰?參與投標的客戶都有誰,投標返回的情況如何?

客戶中標後,確認客戶中標的標準是什麼?這些都不得而知” 。

造就大貿易商

資金實力雄厚的大型鐵礦石貿易商,是國外礦山招標體系中的主要座上賓,他們在近年的現貨招標定價機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根據海關統計,中國最大的鐵礦石貿易商中建材集團進出口公司(下稱中建材)2012年全年鐵礦石進口量超過2100萬噸,同比增長超過95%。而其鐵礦石貿易的迅猛增長,動力來源於其母公司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衝擊世界500強的目標。

上海一位與中建材關係密切的鐵礦石貿易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中建材在鐵礦石業務方面比較注重規模, “收益方面的考慮倒在其次,主要是要進口量和銷售收入。 ”中建材最先交好的是印度礦商。 “在印度礦盛行的時候,中建材就比較能搏,經常以高價獲得鐵礦石,這些價格都不在中小貿易商的承受範圍之內,直接炒高了現貨價格。 ”山東一家大型貿易商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

隨著印度礦的減少,中建材以同樣的風格進入三大礦山的現貨市場。 “中建材的鐵礦石團隊水平還不錯,主要負責人吳翔以前在香港做鐵礦石貿易,經驗比較豐富,人脈關係也多,很容易與礦山搭上線。 ”上述上海貿易商稱。

大型貿易商對礦山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2012年9月的一波大跌中,瑞鋼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瑞鋼聯)和中建材開始出手,分別從力拓公司拿了六船共計300萬噸的 PB 礦,將礦價穩定在90美元 / 噸一線。中建材先是通過投標方式向力拓購買一船PB粉,按 CFR(賣方承擔運費)91.39美元 / 幹噸成交;隨後以同樣價格跟了一船;再後又按照指數價格拿了四船 PB 粉+ PB 塊拼裝的貨物。瑞鋼聯集團也從力拓買了六船 PB 礦。而當時,PB 主流粉價格在89.5美元 / 噸 -90.5美元 / 噸,鋼材市場仍狂跌不止,其他貿易商對後市並無好的預期,都採取降低庫存,隨行就市的銷售策略。

不過,中建材的鐵礦石進口量還趕不上瑞鋼聯。在南寧參加會議的多位鐵礦石貿易圈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中建材主要做現貨,而瑞鋼聯兼做期貨。其中“現貨”是指在中國港口用人民幣結 算的鐵礦石; “期貨”則是在途和在保稅區用美元結算的鐵礦石。換言之,中建材進口的鐵礦石大部分都在海關統計之列; 而瑞鋼聯除報關的進口規模,還有大量中標後在海上或保稅區賣掉的鐵礦石。

在多位鐵礦石貿易圈人士看來,鐵礦石現貨市場的中國大型貿易商逐漸在減少,因為隨著招標體制的出現,很多貨不僅需要錢,還需要關係,一些缺乏資本或關係的貿易商選擇轉型,比如五礦集團。 “現在我們已經不再想著掙多少錢了,加大了代理業務。 ”五礦旗下鐵礦石進口公司——中國礦產有限責任公司的一位中層人士對財新記者表示,“做代理業務每噸可以穩掙幾美元。 ”許多鋼廠和中小貿易商拿不到鐵礦石,只能從大型貿易商手中獲得,這進 一步成就了龍頭貿易商的養成。在此次瑞鋼聯主辦的冶金礦產品國際會議上,許多中小貿易商懷著拜訪 “老大哥”瑞鋼聯的心態,不遠千里地來“捧場” 。

受質疑的普氏指數

在全現貨時代,鐵礦石定價機制的核心是普氏指數。由於鐵礦石的大宗商品屬性,每天市場上成交的現貨船數有限,指數採納的交易可能更少,指數變化是否符合市場判斷?有沒有明顯受到某筆交易的影響?這是鐵礦石貿易界人士每天關心的問題。

外界對普氏指數的質疑集中在樣本問題上。普氏能源資訊鋼鐵原材料執行主編陳力明在郵件中向財新記者解釋稱,以現貨交易價格作為長協交易的基準價並不僅應用于鐵礦石市場,其他大宗商品市場也是如此。其鐵礦石現貨估價反映了商品每日的邊際價格,也反映市場長期供需關係。按照普氏公佈的指數形成方法,其基礎是真實交易價格以及(或)向市場上一些公司的詢價。

在普氏鐵礦石指數誕生之時,海運市場上的現貨很大部分來自印度,這背後是上百家印度礦石供應商,而現在現貨招標則主要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大中型礦山。但陳力明對此回應稱,普氏會及時調整方法以反映市場變化。

一位業內人士介紹,普氏的數據採集對象大部分是中國的鋼廠和貿易商,每次都問一個關鍵問題:你認為今天PB 粉可重複成交的價格是多少?當然,每個人的回答不同,但目前大家的答案都很容易被招標影響,於是形成了當天的指數。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行業人士近期在微博上發出這樣的倡議——“如果下次普氏再問您今天PB 粉可重複成交的價格是多少時,您就按照最近招標減10個美元回答他” 。

招標價格的更多參與者是大型貿易商,但使用指數進行成本核算的卻是那些交易並不活躍的鋼企。 “季度定價參考的指數來源於現貨市場,但執行協議 礦使鋼廠失去了參與市場交易的機會,只能被動接受指數價格。 ”張典波無奈地說。他介紹,目前的長協礦每個月進口量相對固定,只允許上下浮動10%,這麼小的調劑量令他們這些大型鋼企從現貨市場上調節成本的幅度也很小。但對大型鋼廠來說,長協礦又不能不要,“我們一年幾千萬噸的貨,如果全部從市場上拿現貨,風險很高。 ”一位礦山人士則表示,目前的普氏指數比較準確地反映了市場供需關係,但建議市場參與者更多的向指數報告自己的交易信息,市場信息透明化才是讓指數貼近市場的惟一方法。

有現貨平台人士向財新記者表示,對於普氏指數如何計算平台上的成交尚不清楚,但平台與指數也有交流, “應該把市場的全部交易都算進去” 。

陳力明稱,普氏能源資訊不僅根據商品規格,也會根據買賣雙方的名稱等信息來識別相應的詢盤、報盤和其他市場信息,所有被普氏能源資訊評估過程採用的數據都是經過驗證的。鋼廠低庫存風險但在中國鋼廠看來,普氏指數反映出的價格普遍高于他們的預期價格。因此,目前低利潤、資金緊張的中國鋼廠普遍採用低庫存的戰略。然而,這種低庫存戰略卻無意中成為短期推高現貨市場價格的隱形推手。

以江西新余鋼鐵為例,其合理庫存為三個月。 “一個月在海上漂,一個月在港口,一個月在工廠。 ”新余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傳偉對財新記者稱,現在的庫存壓縮在一個月之內。鞍鋼集團也將之前的兩個月庫存壓縮為一個月。 “現在礦價高得不合理,而且波動異常,庫存多壓力就大;再加上鋼廠盈利水平差,沒有過多資金備貨。 ”北京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分析。

雖然低庫存減少了資金佔用成本,但有時鋼廠卻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有時候你看到力拓的招標價格出來後很高,並不是大貿易商接盤,而是鋼廠接標或貿易商代理鋼廠接標,這就是因為有些鋼廠沒有原材料了,不得不進貨,所以多高的價格也要。 ”上述河北鋼鐵企業人士就曾看到過一個案例,在他們參與的一次競標中,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企業得標,後得知其是急於補貨, “他的報價高出市場價3美

元 /噸!”

這位鋼廠人士稱,目前市場看空者居多,很多中國鋼廠的庫存都低於安全庫存,覺得可以隨時在市場補貨,但結果造成大家都往一個方向調整,而當市場反彈時,鋼廠怕手里庫存不夠,又都朝一個方向去買貨,加大了市場波動。

現貨市場規模對價格影響明顯,因此多位業內人士指出,只有加大現貨供給,才可能熨平缺少實業需求支撐下的礦價單邊上漲趨勢。一位礦山人士分析了稱, “在去年9月的超跌行情中,鋼廠庫存從30天 -35天降到不足20天,去庫存的方式是少採購,不想或推遲執行現有的長協,這使得現貨市場湧進很多船貨,從而助推了市場價格的下降。 ”

現貨交易平台欲發力

鋼廠如何擺脫這種被動局面?張典波認為,只有增加現貨供應量,才能避免現貨市場被人為炒作。 “現在現貨量少,容易操縱;現貨量一大,就沒有那麼多資金去操縱了。就像股票市場,小盤股隨便一拉就漲起來了;大盤股就拉不動。 ”張長富也認為要提升現貨市場供應量和採購量,將更多的鐵礦石投放到第三方現貨交易平台,比如通過北京國際礦業權交易所(下稱北礦所)鐵礦石現貨市場,透過公開透明交易,發現市場價格,並以此為長協價提供依據。

目前鐵礦石的第三方現貨交易平台有北礦所的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台和GlobalORE。正式運行十個月來,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台實現了超過1000萬噸的交易量,不過距其當初目標仍有較大距離。GlobalORE也在八個月內實現了近900萬噸的成交。GlobalORE 賣方以礦山為主,中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台則較為多元。

張典波表示,無論是在北礦所還是在 GlobalORE,多投放現貨都是可取的, “相比招標,我們更加贊同透明公平的第三方平台來發現合理真實的市場價格。 ”但這些都還只是中鋼協和中國企業一廂情願的想法。

實際上,北礦所平台在去年10月推出了電子競價 G板塊,可用于競買和競賣,希望能夠成為招標的又一途徑,但半年來成交清淡。 “我之前和三大礦山溝通過,希望他們拿出20% 的貨來做現貨,但是他們的答複是貨都做長協了,沒有那麼多現貨。 ”張典波說。

“FMG 現在有很多都是協議礦交易,由於產能的限制,現在可供 FMG 拿到市場上來的現貨礦並不多。 ”莊彬俊對財新記者表示。

在一些中國鋼廠人士看來,要徹底改變目前的鐵礦石定價體系,需要等到鐵礦石供需雙方真正出現逆轉,但這一天仍很遙遠。中國春節過後,鐵礦石價格從160美元 / 噸高點跌至135美元 / 噸。

德意志銀行和高盛3月發佈的分析報告分別預計,到2013年年末鐵礦石價格將下降24%,年均價格約在139美元 /噸。

力拓新任CEO山姆·威爾士(Sam Walsh)在3月25日向財新記者表示,目前一些預測誇大了供應方的壓力,很多礦山未能按照原定的時間表投產。 “使得礦業項目更加困難和複雜的因素包括取得政府批准、原住民和環境許可更加困難,融資難度增大,技術工人短缺,貨幣成本和工資上漲等。 ”盡管整個鐵礦石供需及定價體系一時難以撼動,但在中國鋼廠看來,體系中的一些細節已經有所變化和調整。 “比如,現在長協礦的結算價格周期更加靈活,礦山會給出很多選擇,有季度、月度、旬;也可以按照貨到港前後幾天結算,或者發貨前後幾天算。 ”上述河北鋼鐵人士表示,也許以後可能會在結算的指數方面更加多元化,可以用普氏指數或者TSI 指數,後者目前應用于鐵礦石掉期結算。

目前中國鋼廠也在通過一些金融產品規避風險,其中一個工具就是鐵礦石掉期。新加坡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掉期場外交易量在2013年1月達到1800萬噸,2012年全年交易量達到1.9億噸,反映了市場參與者應對鐵礦石價格波動的避險需求。寶鋼也已獲得國資委批准,可實施鐵礦石掉期業務。

業內有消息稱,普氏正在籌備的現貨交易平台也可能于近期推出,這是一個買賣雙方實名的交易平台,有助于推動交易透明化,但市場參與者也各有顧慮,礦山對此表態不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56

供求失衡難組力拓繼續擴大鐵礦石生產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4585

本週,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Sam Walsh向機構投資者表示:

力拓集團將斥資50億美元,用於在2015年之前將西澳皮爾巴拉礦區的鐵礦石生產規模提升至3.6億噸。

Sam Walsh從今年一月開始接手管理力拓。本年度晚些時候,他們將把這項議案提交董事會批覆。

作為世界上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廠商,力拓已經著手將西澳皮爾巴拉礦區的產量在今年第三季度提升到2.9億噸。並已經開始著手修建港口和鐵路用於應對未來提高產量。

目前,中國經濟發展趨勢趨於放緩,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大宗商品購買者。其連帶的效應就是鐵礦石價格從今年二月份的159美元一噸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28.10美元一噸。所以從鐵礦石未來幾年的供求關係來看是供大於求的,根據花旗銀行的分析,到2014年鐵礦石的供應將會超出需求7000萬噸。

而這次力拓擴大鐵礦石生產的計劃顯然對目前的鐵礦石的供求平衡是一個嚴重的衝擊,並會成為市場上一個重要的不穩定因素。

這也導致很多基金經理和分析人士並不看好這次力拓的擴大生產決策。

但是對力拓而言,鐵礦石是其最為賺錢的生意,佔到其支付利息前收入的85%。

對於這次的決策,曾經發誓捍衛股東利益的Sam Walsh顯然有他自己的打算。力拓計劃在今年從其業務中削減20億美元的成本,在2014年計劃的成本削減達到30億美元。同時力拓還將出售他的一些非核心業務以維持其單A評級。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Paul Young對此計劃表達了一些支持看法:

我們在分析之後發現,力拓在西澳皮爾巴拉礦區的這個項目上的回報率在世界上這些主要的大型礦廠中是最高的。所以我們覺得與其開發新的項目,在原有的項目上進行擴大和提高對於股東而言更為核算。

據悉,此次擴大生產需要的資金來自於力拓集團內部的資金調整,有30億美元來自於力拓削減的成本,另有20億美元來自於原計劃投資位於加拿大的Kitimat電解鋁廠的現代化改造的資金,後者將被推遲。

有消息人士表示力拓的新管理層相當的實用和高效,或許其所指正是此事。

在力拓賣力生產的同時,其競爭對手也在做的相同的事情,BHP Billiton和Fortescue Metals集團也在計劃擴大他們在西澳皮爾巴拉礦區的鐵礦石產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310

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創紀錄新高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0187

全球市值最大的礦業公司必和必拓在週二的第二季度生產報告顯示,其旗下最大的兩家礦廠第二季度產量超過市場預期。路透社也報導稱,其澳洲鐵礦石業務擴張計劃進度超前,鐵礦石年產出增加9%,達到創紀錄的1.87億噸。

報告顯示,在截至6月份的三個月裡:

必和必拓最賺錢的業務---西澳大利亞鐵礦石的產量為4500萬噸,超出第一季度的3760萬噸;銅產量在第二季度上升8.5%,至33.32萬噸。此次鐵礦石和銅產量均超出市場預期。

金融時報稱,高盛分析師Craig Sainsbury表示:

在我們看來,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其所有關鍵商品的產量都超出預期。我們認為,此次報告彰顯了必和必拓對提升資產生產率的關注開始帶來實際效果。

競爭形勢加劇致成本削減

必和必拓此前在公司指引中為2014年澳大利亞鐵礦石產出設定的目標是207萬噸,但其此次表示,吉姆布萊巴礦石的擴張有望將澳大利亞鐵礦石產出提升至220萬噸,該礦山將在第四季第提前完成首個產出目標。

同時,必和必拓的競爭對手力拓和福特斯克金屬集團在皮爾巴拉地區的擴張也正在推進。力拓週二稱,其在皮爾巴拉地區的鐵礦石產量第二季度上升7%,至6200萬噸。該公司對2013年產出的指引目標為2650萬噸。

因此,預計海運鐵礦石市場將在2013年出現供給過剩。若再考慮到中國鋼鐵產量下降,這可能會再次引發鐵礦石價格大跌。此前鐵礦石價格曾在2012年8月份跌至86美元/噸,而目前價格位於129美元/噸。

為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以及中國需求的不確定性,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Andrew Mackenzie已經承諾將公司支出削減數十億美元,同時還將注重提高勞動生產率。

削減後的新業務和現有業務的支出將會在2014財年降至180億美元,且將在未來兩年內降至150億美元或更低的水平。此外,該公司目前已經封存了西澳大利亞黑德蘭港的一處鐵礦石港口以提高現有港口的利用率。

石油業務美中不足

也有交易員指出,此次報告中唯一的不足之處是石油業務的表現:

第二季度石油產出僅相當於5900萬桶。這意味著,在截至6月末的這一財年裡,全年產量2.36億桶,同比上升6%,較公司指引中的目標低400萬桶。該公司將此歸因於墨西哥灣區維修時間延長和探鑽推遲。

但此次報告也顯示,在截至6月份的一年裡,該公司在美國的頁岩油氣產量升至9900萬桶油當量。該公司在2011年時進入美國頁岩油氣市場,當時購買了價值200億美元的頁岩氣資產。

瑞銀分析師Glyn Lawcock表示,必和必拓在美國陸上的鑽井和開發支出為48億美元,超出了市場預期的40億美元,但其成產率的提高使得2014年預算能夠經得起審查。

必和必拓將於8月20日公佈年度財報,分析師們預計其2013財年的稅後淨利潤約為125億美元,低於2012財年的171億美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08

鑽石、銅和鐵礦石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2173

Convergex的Nicholas Colas說,鑽石價格當前正在承壓,而這主要是因為中國和印度需求下滑。此外,鑽石和基本金屬有許多共同點:

閱讀鑽石/珠寶貿易媒體關於當前價格趨勢的報導時,你會得到一種可怕的相似感,即它們的價格走勢與銅等工業金屬類似。以下是幾個要點:

- 全球最大鑽石生產商De Beers最近表示,今年美國珍貴珠寶的需求上升,但中國應該會持平,印度則無法預料。而日本由於近期貨幣貶值,所以需求可能也難以強勁。以上四國是全球最大的鑽石市場。

- 近期印度盧比的波動,已經給該國珠寶行業帶來了一些壓力。印度是一個主要的全球鑽石切割和拋光中心,一些人估計,全球約90%的鑽石都會經過該國城市蘇拉特。金價下跌及盧比貶值使得鑽石行業承壓,這可能導致其出售庫存。

- 美國國內的鑽石銷售樂觀,但在消費者支出中所佔比重也在下降。據IDEX 7月25日數據,從2001年至今,美國人的名義收入增長了19%,而在鑽石上的支出僅增長2%。再來看另一個社會因素:大量鑽石都是出售給准夫婦,而最新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結婚率(即每1000名未婚女性中選擇結婚的女性人數比例)創下歷史新低。2012年每1000人中有31.1人結婚,而在1920年為92.3。

總之,鑽石和銅有很多表面看不到的共同之處。價格下跌,是因為全球需求疲軟、匯率波動給一些國家帶來傷害,且一些難以量化的社會因素可能也造成影響。但本質內容是清晰的,即商品存在價格通縮——不論是對紅色金屬還是對閃耀的純碳礦物而言,直到全球經濟開始復甦。

而雖然從長期來看,鑽石擁有良好的保值記錄,但它似乎未能打敗鐵礦石:

如果一個準新郎給了他的未婚妻一枚1克拉的鑽戒,如果是在1960年,他大概需要支付約2,700美元。而現在同樣一枚鑽戒平均需要28,400美元,價格升幅為952%。這超過了美國官方CPI通脹率,按照官方CPI漲幅計算,1960年的2,700美元現在相當於21,299美元。

- 相比之下,同期銅價上漲了882%,鋁價上漲了217%,鉛上漲了694%。這樣來看,鑽石的通脹保值功能的確好於工業金屬。

- 同期,鐵礦石的表現要好於鑽石和其他商品,價格上漲了1,275%。

可以肯定,沒有人會送給自己的未婚妻一枚「鐵礦石」戒指,只要你還想著求婚成功的話……鐵礦石並非特別罕見,但如果你想在現代社會建設基礎設施工程,鐵礦石就是非常有用的。鑽石極為罕見,但對於日常生活來說並非必不可少,它們更多是財富和地位的體現。

因此,歸根結底是實用性與美觀性的比較。而中國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可能會決定哪種屬性更有價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2839

中國鐵礦石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航海運費料升至2010年高點

http://wallstreetcn.com/node/56152

由於中國鐵礦石進口量激增創下紀錄,鐵礦石航海運費即將上漲至3年內新高,這也將促進日本郵船公司(Nippon Yusen)等大宗商品貨運公司的盈利增長。

克拉克森證券公司和波羅的海交易所統計的數據顯示,最大鐵礦石貨船Capesize的日差率(每日租金)預計將在第四季度達到平均28,875美元的水平,較現有水平將上漲14%。

6月以來,合同數量翻了三倍多,據彭博對分析師的調查預計,全球最大船舶運營商日本郵船公司的股價將在未來12個月中上漲7.4%。

過去三個月中,上海期貨交易所中用於建設的鋼筋鋼價格上漲了10%。7月,中國鐵礦石進口創下歷史新高,這標誌著中國經濟或正在增強。中國購買了全球三分之二的海上運輸鐵礦石,是規模僅次於石油之後的大宗商品貨運。需求的激增正在緩解船運能力過剩的影響,也讓大型貨船Capesize重返盈利狀態。

Commodore研究公司總經理Jeffrey Landsberg表示,「中國還將繼續進口大量鐵礦石,中國強大的鋼材需求將為Capesize提供顯著的支持。」

據波羅的海交易所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每日船運費已經翻了5倍多,達到25426美元。而Capesize需要這個數字達到14500美元就能夠實現收支平衡。

今年,管理著126支Capesize貨船的日本郵船公司股價已經飆漲了53%,分析師預計今後12個月該公司股價將上漲至每股329.85日元。

而據上海鋼之家信息公司的數據,截至9月6日當週,中國貿易商所持有的鋼材庫存已將下降至645萬噸,此前3月這一數據為1020萬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015

鐵礦石價格脫離頹勢了嗎?

http://www.xcf.cn/newfortune/qianyan/201309/t20130905_491379.htm

  從鐵礦石近期的價格表現看,它似乎已經逃脫了其他大宗商品品種所遭遇的頹勢。

   

  但在整體市場受衝擊的情況下,鐵礦石真的能獨善其身嗎? 丹尼爾·摩根/文

  

  受QE因素影響,黃金和基本金屬深度下跌,而即便亞洲鋼鐵企業紛紛表示普遍虧損並可能削減產能,但海運鐵礦石現貨價沒有受到該地區鋼鐵行業悲觀情緒的影響,反而持續上漲,華北CFR粉礦回到130美元/噸上方。鐵礦石似乎已經逃脫了其他大宗商品品種所遭遇的頹勢。但在整體市場受衝擊的情況下,鐵礦石真的能獨善其身嗎?

  

  以周為單位衡量,短期內,鐵礦石的供需較為平衡,價格前景也較為穩定。許多其他跡象明確預示了這一點:1)鐵礦石的遠期價格仍然處於升水;2)中國螺紋鋼期貨價格目前大幅上漲;3)中國港口鐵礦石庫存水平仍然相對較低;4) 中國鋼鐵庫存在下降,而亞洲年度補庫的尾聲看起來也完全正常。

  

  然而,9-10月亞洲鋼鐵行業產出率面臨季節性下降的風險。這將對鐵礦石現貨價格和相關股票產生不利影響。尤其在2013年,這樣的價格回調可能會因澳大利亞鐵礦石供應大增而被放大。

  

  三季度鋼鐵通常會減產

  

  中國的工業部門一般在每年的頭3-4個月最為活躍,增加原材料流動,以滿足6-7月下游的生產和商品銷售(工具、汽車、白電等)旺季所需。鋼鐵行業同樣遵循這個明顯的季節性趨勢。通常產出率上半年上升,下半年下降,之後到下一年初重新上升。

  

  目前,中國粗鋼年產量處在異常高的水平,達到7.8億噸/年,每年增長10%。但這種超高產量的水平不太可能持續。瑞銀預計中國2013年總產量將下降至7.55億噸。

  

  澳大利亞供應量將大幅增加

  

  通常,僅僅季節性疲軟一個因素就足以推動鐵礦石價格走低。最近幾年鐵礦石價格在三季度都發生了調整。但2013年有另一個因素需要考慮。鋼鐵產出率下降時,澳大利亞鐵礦石供應很可能將激增。受主要礦業公司力拓、Fortescue和必和必拓的產能擴張推動,預計澳大利亞供應量在2013年將增加近1億噸。

  

  澳大利亞供應的增長很有可能抵消巴西的供應增長停滯以及印度的停止出口。淡水河谷的2013年產量目標意味著產量最多只能保持穩定—由於森林砍伐受到越來越多的環保約束,項目仍然面臨壓力。印度的鐵礦石年出口量曾經高達1億噸,但由於政治因素而持續受到管制,因此2013年以來的出口量極低。

  

  中長期呈現趨勢性下跌

  

  由於擔心三季度價格將發生調整,市場情緒受到嚴重打擊。有人甚至認為鐵礦石現貨價格將保持在調整後的低點;或認為「中國故事」已經結束等。瑞銀卻預計在經歷了三季度的調整後,現貨價格將會復甦。

  

  不過,隨著主要礦業公司的擴張項目陸續投產,2014年起海運貿易和全球市場都會發生大規模的供應過剩,預計超過1億噸/年。供給面的擴張以及多元發展正在稀釋主要礦業公司的定價能力。並且,這種結構性變化是和中國鐵礦石需求增長放緩同時發生的。

  

  即將出現的供給過剩給長期價格的預測帶來了壓力。雖然鐵礦石現貨價格將面臨季節性的變動,但中長期內價格則面臨著趨勢性下跌。中國高成本的生產商以及進入市場不久的純粹的鐵礦石公司都將面臨越來越大的降低成本和關停產能的壓力,它們最終將被來自澳大利亞、巴西和非洲的成本更低的新供應所淘汰。預計FOB粉礦(實際)長期價格將為72美元/噸。

  

  綜上所述,雖然中國鋼鐵產出率仍然強勁,並且鐵礦石供應鏈上的庫存相對耗盡,因而低水平的庫存為價格提供的支撐將再持續一個月左右時間,但三季度價格將面臨調整風險。9-10月通常是鐵礦石需求的淡季,並且2013年同時還面臨著力拓和Fortescue的新增供應上市。長期投資者可能不會受到該短期不利因素的影響,但戰術投資者可能會將三季度現貨價格的調整作為買入信號,因為通常四季度會迎來大宗商品冬季前補庫帶來的復甦。

  

  作者丹尼爾·摩根(Daniel Morgan)系瑞銀全球大宗商品分析師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5229

鐵礦石擴產價難跌

2013-10-14  NCW
 
 

 

沒有人懷疑鐵礦石供應增長快於需求,但仍在發揮作用的中國因素決定了鐵礦石只是從高額利潤回歸均值◎ 本刊記者 蒲俊 張伯玲 文pujun.blog.caixin.com|zhangboling.blog.caixin.com 鐵礦石的價格走勢讓悲觀人士多少有些意外,以至於國際銀行都在越來越多地參與鐵礦石貿易。

「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出口商FMG 現在將鐵礦石賣給銀行,具體的操作就是銀行給 FMG 融資,FMG 給 銀行一定量的長協,價格低於市場價。 」一家年產千萬噸的河北鋼鐵企業鐵礦石採購總經理告訴財新記者, 「給銀行的量不會太大,銀行有很多鋼廠客戶、貿易商客戶,幾百萬噸還是能賣出去的。 」數位熟悉鐵礦石貿易的人士也向財新記者證實,不少國外銀行都在參與鐵礦石貿易,主要是銀行幫助企業融資,例如南非標準銀行主要購買的是非洲礦。而一些美國銀行則由於政府對於大宗商品交易的限制未能參與其中。這一趨勢已經持續數年,不過尚未成為主流模式。兩個月前,一家鐵礦石交易平台的市場人士轉至渣打銀行從事鐵礦石相關銀行產品的銷售。

這展示了銀行業的一種偏好。不過,對於鐵礦石未來的價格和供需,市場看法並不一致。今年8月中旬,普氏指數62% 品位鐵礦石價格曾達到142.5 美元 / 噸的高點,之後隨著澳大利亞和巴西出貨量的增加,鐵礦石價格有所回落,10月9日,普氏指數62% 鐵礦石價格為132美元 / 噸。9月下旬,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一份分析報告預計,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鐵礦石均價分別為125美元 / 噸和120美元 / 噸。

花旗集團(Citigroup)則是短期看跌,認為今年四季度由於海運市場供應量的預期增加,看跌均價至115美元 /噸。麥格理證券甚至認為,受中國鋼廠補充庫存等因素支撐,鐵礦石價格可能會在四季度達到每噸150美元-160美元。

今年8月末,力拓(Rio Tinto)年產2.9億噸鐵礦石擴展項目開始發貨,這是西澳最大、全球第二的鐵礦石項目。

礦山擴產相關的供應側風險再次引發關注。沒有人懷疑鐵礦石供應增長快於需求,但現狀更多的還是是動態平衡。

西澳擴產正酣

就在力拓實現2.9億噸產能後的十多天后,其鐵礦石部門首席執行官何彥樞 (Andrew Harding)接受了財新記者專訪。他幾乎迴避了所有對價格和供需進行預測的問題。 「現在如果你從長期角度去看鐵礦石市場,供需之間自己會取得平衡,未來的某個時點一定會發生,但要說具體是什麼時候是不可能的任務。 」他說, 「我們只能保證低成本,為客戶提供產品,滿足需求,這是我們能做的事情。 」到達2.9億噸後,力拓的下一步是3.6億噸,這一階段擴張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開始,何彥樞預計將在2015年上半年實現。為了這兩個階段的產能增長,力拓在2010年和2012年分別批准了31 億和34億美元的資本支出。

必和必拓在西澳的擴產主要來自Jimblebar項目,今年12月出產後,必和必拓的年產能將達到2.2億噸,項目完成時點略早於2011年項目批準時的預期。

一家大型礦山的人士今年早些時候曾向財新記者表示,未來三年,幾乎所有傳統和新興礦山仍都將投入資金擴產,主流低成本礦山的產品會進入市場,現在已經到了供應增長大於需求增長的時候。

2009年,FMG 推出了野心勃勃的擴產計劃——將產能提升至1.55億噸。

儘管在去年三季度,由於市況不佳,該計劃曾有所收縮,隨著 Kings 礦區4000 萬噸的完成,FMG 稱這一目標將在今年12月實現。FMG 是上一輪超級繁榮週期帶來的擴產熱潮的一個縮影,2008 年開始第一船鐵礦石出貨,2010財年出貨4000萬噸,2011財年是5750萬噸,2013財年就達到了8090萬噸。

力拓對自己的擴產計劃曾解釋說,先於時間表並低於預算的完成擴產,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但並不是所有的項目都能順利實現。按照力拓的統計,計劃2008年 -2010年間完成的擴產項目合計超過6億噸,而在2010年四季度完成的只有約2億噸;宣佈將在2010年 -2014 年完成的約8億噸產能,到今年二季度完成的也只有2億噸。

導致擴產進程低於預期的因素,既包括項目融資來源的減少,也包括審批過程的拖延、在偏遠地區的工作難度等。

力拓與中鋁等合作的幾內亞西芒杜項目原計劃在2015年開始產出,但近期有消息傳出,該項目可能將在2018年才能夠投產。何彥樞也向財新記者表示,這一在建項目還有很多討論正在進行。

世界第一大鐵礦石生產和出口商巴西淡水河谷在本輪擴產中相對沉寂,其鐵礦石及戰略部門執行董事馬定思 (JoséCarlos Martins)10月7日在巴西表示,卡拉加斯(Carajas)擴建項目計劃在2016年開始運營,將新增9000萬噸產能,佔2013年淡水河谷預期產能的三分之一,更長遠的計劃是2018年在 Serra Sul 項目完成後,產能將較現在增長50%至4.5億噸。

供應側壓力

儘管今年鐵礦石價格沒有出現去年9月大幅跳水至90美元 / 噸以下的局面,但掉期市場給出了2015年 -2016年100美元 / 噸 -110美元 / 噸的價格,仍反映出了中長期的悲觀預期。

比起盈利情況不佳的鋼鐵行業,投資在過去數年和目前仍然更加傾向上游,供應增長超過需求增長。馬定思認為這種供應增長速度減少了未來對價格的支撐,最早到2018年,全球鐵礦石產能將比需求高出5%-6%,他預期2020年全球供應能夠達到16億噸,消費量在15 億噸。不過他認為鐵礦石價格仍將維持在100美元 /噸以上。

「供應超出需求5% 仍可認為偏緊。 」他解釋說,如果一個港口或者礦出了問題,比如天氣變化,就又會進入供應短缺的情況, 「因此新增供應將減少價格的波動,並不會出現之前那樣的峰值」 。

中國因素也是國際鐵礦石市場的一個關鍵性變量。2012年中國粗鋼產量增長3.1%,至7.17億噸,創下歷史新高,對鐵礦石的需求量在10.5億噸左右,同比增長3.7%。今年1月 -6月,全國累計生產粗鋼3.9億噸,同比增長7.4%,相當於年產粗鋼7.86億噸,再創歷史最高水平。礦山對中國需求的預期差別不大:儘管增長速度有所放緩,但仍將在一個更大的基數上保持增長。何彥樞向財新記者表示,中國的鋼鐵需求未來十餘年年增長率將維持在3%-4%,頂點要到2030年左右才會出現。

另一方面,雄心勃勃的產能擴張和實際產量是兩回事。聯合鋼鐵網鐵礦石高級分析師張佳賓向財新記者分析,產能在時點上逐步釋放,給市場帶來的壓力有限,而印度礦的減少趨勢明顯,國內粗鋼產量也在維持增長, 「目前仍是鐵礦石從高額利潤回歸均值的過程」 。

供需平衡甚至過剩的時點可能不會如買方期待中來的那麼早。不過,礦山為了應對可能的壓力,已經開始在銷售策略上進行一些調整。 「我們一年的進口礦在1500萬噸左右,今年長協在400 萬噸左右,明年有所增加,達到900萬噸。 FMG增加了1倍,力拓也將近1倍。 」前述鋼鐵企業採購負責人表示。他的另一個觀察是,由於產量的增加,以前三大礦山的壟斷聯盟,也逐漸會由於各自的利益而單獨行動。

有分析人士認為,礦山通過後台的「協議礦」保證出貨量,也能夠避免新增產量進入招標渠道拉低價格。

成本仍是關鍵

成本仍是礦山生存的關鍵。談到實現更低成本的方法,何彥樞表示,需要在所有環節進行努力。 「不只是在管理層,而是每一個人,在礦山運營、鐵路運營、港口等各個環節更有效率。 」他說。

9月初,力拓首席執行官山姆 · 威爾士(Sam Walsh)曾表示,西澳皮爾巴拉鐵礦的現金成本將從2012年的47美元/噸降至2020年35.5美元 /噸。在技術創 新和提高效率方面,力拓的舉措包括無人駕駛列車、遠程運營採礦中心以及一些新鑽探技術等。

10月3日,必和必拓營銷及技術總裁韓慕睿(Mike Henry)在澳大利亞國家資源與能源會議的演講上也強調,必和必拓現在的努力集中在降低運營成本以及提高生產效率,2013財年已經降低了27億美元的可控現金成本。

一位熟悉礦山的投行人士分析,FMG 要降低成本,產能擴至1.55億噸是必須邁過的檻,而兩拓這樣成本更低的生產商,則能夠通過擴產從成本曲線末端的供應者那裡奪取更多市場份額。

對於澳大利亞礦業界,一個可能的好消息是,新政府可能會對之前工黨政府推行的礦業資源租賃稅和碳稅進行調整。中國五礦資源CEO、澳大利亞人米安卓(Andrew Michelmore)告訴財 新記者,這兩項政策已經再次被提交審查。礦業界認為這兩項政策的變化應該 帶來更多確定性與合理性。米安卓對這 一問題的解決持樂觀態度: 「政府必須釋 放清晰的信息——澳大利亞仍是一個好的投資目的地。 」他同時也是澳大利亞礦業理事會主席。

韓慕睿亦在前述會議上呼籲,政府應該在保護未來投資方面發揮作用,特別是稅收以及行業相關政策上;稅收政策應該致力於更具有競爭性,更可持續的改革,並且使整個系統更有效率,更具有國際競爭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04

世行上調今明兩年鐵礦石及原油價格預估

http://wallstreetcn.com/node/60490

世界銀行表示,因全球製造業改善,且中國金屬進口反彈,上調今明兩年鐵礦石價格預估,而因供應中斷,上調原油價格預估。

世行上調2013年鐵礦石均價至134美元/公噸,2014年至135美元/公噸,7月時對今明兩年均價的預估分別為120美元和125美元。該行並稱2025年鐵礦石均價料升至145美元。

華爾街見聞報導,國家統計局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三季度GDP同比+7.8%,符合預期,前值+7.5%。

「鐵礦石市場的前景非常依賴中國的需求。如果穩健的供應趨勢繼續,且差於預期的需求增長實質化,那麼價格可能遠低於我們當前的展望。」

世行將今年原油價格預估從7月的100.7美元/桶上調至105美元,並上調明年油價預估值105.7美元,前次預估為99.6美元。

報告表示,這裡的油價是指西德州中質油、布倫特原油和迪拜原油的加權平均價格。

「近期油價上漲反映利比亞和伊拉克石油產出每日下滑100萬桶以上,市場擔憂敘利亞衝突可能蔓延,導致原油供應中斷。」

世行預計2025年原油均價為97美元,因供應增加,以及更多替代原油的能源出現。

此外,世行將今明兩年澳大利亞煤價預估分別下調至85美元/噸和88美元/噸,7月分別為90美元和91美元;並下調今明兩年鋁均價分別至1800美元/噸和1850美元/噸,此前為1900美元和2100美元。

「自2008年以來鋁庫存已經上升,且依然接近10年高位,預計今年金屬價格總體上下跌8%,因供應充足且需求疲軟。」

「大部分金屬價格都存在下行風險,且主要依賴中國經濟的趨勢。」

世行將今年玉米均價預估從295美元/噸下調至250美元/噸,下調2014年預估至248美元,前次預估為270美元;並調降今年泰國大米價格,從545美元/噸下調至500美元/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155

中國版合約上市 鋼企備戰鐵礦石期貨套利

http://www.eeo.com.cn/2013/1019/250957.shtml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巢新蕊 10月18日鐵礦石期貨在大連商品期貨交易所(下稱「大商所」)上市的前一分鐘,鞍鋼集團國際經濟貿易公司副總經理李達光和中鋼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錢進出現在了大商所交易大廳。

當日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I1405開盤報978元,較基準價漲幅1.88%。鐵礦石期貨是大商所上市交易的第11個期貨品種,相關合約也是全球首個實行實物交割的鐵礦石期貨合約。

面對大屏幕,錢進測算完告訴經濟觀察網,前5分鐘I1405的交易量已是現貨市場標準船載礦石量的數倍。此前公司已派了一名專員專盯交易,待弄清期貨市場的升貼水規律後,他準備通過中鋼期貨入市了。

備戰套利交易

2000年之後,我國鋼鐵需求增長飛速,每年基本以10%以上速度增長。鋼廠建設速度快,但礦山的投資、基礎設施如鐵路、港口、公路等建設相對較慢。此前由於我國鋼鐵需求量大,當時即使鐵礦石價格很高,鋼鐵行業依然盈利。然而以普氏指數為定價基準的模式開始後,2010年鐵礦石的年化價格波動率為18.6%,2012年達到24.3%。2012年我國港口平均鐵礦石庫存為9400萬噸,按主流現貨年平均價格900元/噸計算,產業每月承擔的鐵礦石價格風險為116億元,而2012年我國80家大中型鋼鐵企業利潤總額僅為15.8億元。

面對行情下滑,「貿易企業是一邊買礦石,一邊將礦石賣給鋼鐵企業,通過快速倒手對衝風險,但這樣做總有時間差」,錢進說,現在企業可以在買入礦石的同時賣掉鐵礦石期貨,然後再安心找下游現貨買家。

對國內國有鋼鐵企業和貿易商而言,鞍鋼集團、中鋼貿易公司等都因政策限制尚未在新交所開展鐵礦石掉期交易。李達光告訴經濟觀察網,以前企業主要通過調節採購數量、調整生產進度等「對沖」鐵礦石價格波動,進口礦已佔其總採購量的一半左右。河北鋼鐵集團人士告訴記者,由於螺紋鋼需求減緩,今年上半年多數企業都在現貨市場上少量買礦、拋螺紋鋼。然而10月得知鐵礦石期貨要上市後,企業開始組建團隊,準備鐵礦石期貨和螺紋鋼期貨間的套利。

北京澤人合物資有限公司每年從河北鋼鐵集團旗下的宣鋼和承鋼採購建材,年交易量約100萬噸。該公司期貨部經理梁春峰告訴經濟觀察網,他的很多上游企業都在籌劃上述套利動作。按部分企業的操作方案,做螺紋鋼期貨和鐵礦石期貨套利時,需要計算二者的價差區間位於多少時屬於正常,如果鐵礦石價格過低,螺紋鋼價格更高,企業就會買礦、拋螺紋,如果鐵礦石價格相對較高,就要拋礦、買螺紋。

目前我國大型礦山基本都是鋼廠自有,鋼廠面臨的鐵礦石價格風險主要在於進口礦,貿易商也大多集中在進口礦方面。鐵礦石期貨選取我國消費、貿易中價格代表性強、避險需求大、含鐵量62%的進口粗粉作為交易標的。同時,允許使用中可以替代粗粉的精粉替代交割,通過設置鐵、硅、鋁、硫、磷等升貼水指標,使鐵含量60%以上的礦石進入交割。按企業思路,交易團隊先要儘量精準地計算出鐵礦石和螺紋鋼二者的價差區間。

銀河期貨資深鋼鐵研究員單明川與河北、山東等地的鋼鐵企業接觸後發現,企業這樣做並不難,即能進行交割的鐵礦石價格加上相應的升貼水應不會與市場價偏離太多。不過,外資企業IMR期貨部資深專家胡凱發現,這一思路並不適合所有企業。部分企業可能先會在鐵礦石期貨價格的預估上遇到困難。

「由於可替代交割的品種很多,而每個品種計算的價格值都不一樣,比如澳礦和印度礦價格就相差很多,部分企業在判斷鐵礦石期貨價格是否在合理區間內存在難度」,胡凱說。

大商所工業品事業部總監陳偉說,不排除部分企業會遇到上述情況,但企業仔細研究就會發現,他們按照含鐵量62%礦石(粉)進行價格計算會更接近設計的初衷。

買螺紋、拋礦?

按大商所黨委書記、理事長劉興強的說法,鐵礦石期貨的上市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作為一個國際化程度相當高的大宗商品,大商所鐵礦石期貨能否為業界和產業認可,為國際貿易企業認可,面臨的創新挑戰是極其艱巨的,大商所實現目標的做法包括對其多年形成的一些交易制度、風險控制辦法的改變。

而對行業而言,鐵礦石期貨對探索建立更加公正、客觀、透明鐵礦石定價機制將影響深遠。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曉齊在致辭時指出,鐵礦石市場目前的定價機制並不完全由供需關係決定,主流定價方式是參考國際鐵礦石價格指數。而該指數隻是取很少樣本,即這些小樣本礦石價格決定整個市場價格。這種定價機制的形成,主要是由於鐵礦石供應商相對集中,在市場中佔有優勢地位。

此次交易所在設計中著重解決了該「弊端」。上述河北鋼鐵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國內鐵礦石期貨的制度設計就是要化解市場供應集中度高的問題、降低單一企業對期貨市場的影響力。鐵礦石期貨對於礦山企業只批賣套保額度,而且規定單一客戶一般月份持倉額度不得超過200萬噸,使得國際重點優勢企業的合計持倉量不足中國月均消費量的3.4%。「國際礦商的套保交易只可能壓低鐵礦石期貨價格,而難拉高期貨價格從中牟利」,上述人士稱,這也是他決定參與該市場的原因之一。

在未來的交易方向上,企業開始測算近月價格和遠月價格。2012年中國鐵礦石消費量10.5億噸,佔世界消費總量的59.4%。卓創資訊今年9月對約60家大中型鋼貿商進行的調研結果顯示,9月份,市場僅有15.22%的客戶保持低庫存,45.65%客戶庫存與上個月持平,39.13%的客戶庫存有所增加。在近月來看,據生意社價格監測,2013年第三季度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鋼鐵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 12種其中漲幅 5%以上的商品共 3 種,佔該板塊被監測商品數的20%;漲幅前 3 的商品分別為鐵礦石(澳)(10.28%)、鐵礦石(印)(7.96%)、不鏽鋼板(7.61%)。

在遠月來看,單明川為企業分析,鐵礦石短期內是供需平衡,但時間跨度放大後,將經歷幾年的供過於求的週期。國務院剛剛出台了抑制鋼鐵產能過剩的文件,年底前鐵礦石的供給可能會大於需求增速,目前新交所的鐵礦石掉期相對於現貨貼水,如明年5 月交割的掉期合約貼水也在10美元/噸左右,這意味著鐵礦石市場遠月價格可能會走低。螺紋鋼價格儘管上行空間不大,但仍會上行,進入明年後企業逐步採取買螺紋、拋礦石的思路更合適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8382

鐵礦石衍生品市場蓬勃發展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901

雖然受益於中國需求的高速增長,過去幾年鐵礦石貿易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焦點,然而,與石油、銅等大宗商品市場相比,鐵礦石市場的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鐵礦石現貨市場價格走勢)

過去國際鐵礦石貿易一直主要是通過簽訂長期固定價格的供貨合約進行的,也就是國際礦山與中日的煉鋼業巨頭代表談判協定未來一年供貨價格的基準。然而,在市場參與者和需求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特別是「長協」模式崩潰以後(據第一財經2012年報導,「2010年起,年度定價改為季度定價,2011年起,更多的礦山開始執行月度定價和指數定價。只用了四年的時間,長協價就土崩瓦解了,現在,鋼廠和礦山每年仍會進行談判,但商談內容僅限於合作細節而非成交價格。」)鐵礦石的現貨和價格指數市場也開始蓬勃發展——這為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土壤」。據FT報導:

去年,鐵礦石期權、期貨和互換的交易估計已經增長了一倍多,達到3.5億噸鐵礦石當量,而且繼續在增長。瑞信估計,今年1月的鐵礦石衍生品交易升至了創紀錄的3900萬噸,年化即為4.6億噸。

...

(瑞信企業大宗商品銷售代表Philip Killicoat)表示,貿易商、鋼鐵廠和鋼鐵業客戶已經變得更積極地利用衍生品,利用鐵礦石期貨、互換和期權對現貨合約進行對沖,最小化價格波動的風險。

雖然衍生品市場的發展滿足了鋼鐵行業中各方位的需求,但市場的開放也將引入更多投機者。在07-08年石油市場和當前鋁市場的過度金融化行為所導致的市場扭曲,已經令行業內部怨聲載道,同時也吸引了監管部門的重視。

而鐵礦石衍生品市場也成為了國際投機者對賭未來中國經濟表現的平台:

交易員表示,對沖基金已經進入了這個市場,利用衍生品下注他們對鐵礦石供需基本面和中國經濟的看法。這是因為,鐵礦石是一個反映中國經濟增長的好指標:鐵礦石不單是煉鋼的主要原料,而且中國消費了全球超過2/3的鐵礦石海運量。

去年10月18日,中國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期貨正式上市,這不單促進了鐵礦石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還增加了中國市場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力。

今年的全球鐵礦石海運量預期將高達13億噸。而部分交易員預期,排除中國的鐵礦石衍生品市場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達到實物交易市場的規模。在德銀和瑞信等主要國際投行的推動下,預期鐵礦石市場很快就能度過「初級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