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時隔兩年再破億 港口庫存進上升通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730

剛剛度過春節,中國鐵礦石市場在2014年的情人節就“馬上獻出了大禮”:全國港口鐵礦石庫存自2012年以來再度突破一億噸。此前,海關總署公布的1月鐵礦石進口量刷新單月進口紀錄。 聯合金屬網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全國34個港口鐵礦石庫存10086萬噸,較前一周大幅增加456萬噸,自2012年來再度突破億噸大關。其中澳礦4430萬噸,巴西礦2110萬噸,南非礦461萬噸,印度礦198萬噸,貿易礦3541萬噸。 而根據新華網報道:Mysteel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14日,全國41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總量為10612萬噸,環比上周漲326萬噸,同口徑庫存10091萬噸,創下近兩年新高。其中,澳礦4827萬噸,巴西2426萬噸,貿易礦3433萬噸。這已是國內港口鐵礦石庫存連續第八周上漲。港口庫存快速攀升,對鐵礦石價格形成明顯地壓制,其中進口礦跌幅尤其明顯。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稱, 上一次港口鐵礦石庫存突破億噸,還要追溯到2012年。 根據中華商務網數據,2012年8月、10月期間,中國鐵礦石港口庫存連續多天保持在一億噸以上。 實際上,海關總署公布的1月份進口量也再次刷新了鐵礦砂及其精礦的單月進口數據。中國1月份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8683萬噸,較上月增長1345萬噸,增幅達到18.33%,同比大增33%,單月進口量創下了歷史新高。 《每日經濟新聞》註意到, 自2013年下半年起,我國鐵礦石的進口量便一直維持高位並屢創新高,此前紀錄是2013年11月的7784萬噸。 市場機構西本新幹線的監測顯示,自2013年5月份以來,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量在調整中逐漸增加。國內鐵礦石港口庫存在去年5月3日為7460萬噸,而截至今年2月14日,該數字已升至1.023億噸,累計增幅達37.13%。 在西本新幹線的監測中,自進入2014年以來,鐵礦石港口庫存進入上升通道。 多位業內人士對1月份的進口數據表示驚訝:每年一季度都是鋼鐵業的淡季,且今年鋼價還遭遇“倒春寒”,在這種情況下,鐵礦石進口量大增讓人意外。 對此,專家做出了如下解釋: 中聯鋼分析師胡艷平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稱, 鋼鐵市場一直沒有像樣的上漲行情,需求偏弱,今年1月份的產量就沒有去年高,消化減慢導致港口庫存不斷激增。 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說: 鋼廠由於普遍資金壓力比較大,在操作手段上更傾向買期貨(鐵礦石),因為從港口買現貨要全額打款,而後者不但可以不用全額付款,還能作為一種對沖手段減少風險。去年11、12月鋼廠資金緊張,很多是通過招標平臺采購遠期鐵礦石去了,而期貨交易時只要交20%左右的保證金,余款發貨時再付清就可以了。 上海鋼聯“我的鋼鐵網”分析師周遠見, 不少鋼鐵企業及貿易商通過進口鐵礦石進行融資、資金回籠及周轉。此外,鐵礦石進口量屢創新高,與去年年中多個高爐相繼投產有關,這不斷消耗著鐵礦石的庫存。隨著新增產能的釋放,鐵礦石消耗不斷增加,促使鐵礦石庫存的進一步的下降,為滿足生產需求,國內的鋼鐵生產企業、貿易企業紛紛增加了鐵礦石的進口量。 據中鋼協公布的數據,2013年,國內共投產高爐27座,其中新建投產煉鐵高爐22座,煉鐵產能約2500萬噸。 據每日經濟新聞,國內一家民營鋼廠高層的謝洪波表示, 很多鋼廠的“期貨模式”是鐵礦石庫存量激增的原因之一。鋼廠庫存消化減慢的確是港口庫存下不去的一個原因,今年1、2月的產量還是比較低的,鋼廠計劃的增產也還沒有出現。 鐵礦石港口庫存在短期突破1億噸,更多是去年底各鋼廠通過招投標集中采購釀下的“苦果”,這些礦在經過40天左右的周期後已經陸續到港。 西本新幹線高級研究員邱躍成表示, 去年11月份以後,鋼廠開始面臨兩難選擇:每年的12月份到次年2月,國內礦山恰逢冬季很多選擇停產,鋼廠為保證需求會加大生產原料的儲備,但資金鏈的緊張又不能讓鋼廠大量買進現貨。於是,很多鋼廠在操作手段上只能更傾向買期貨鐵礦石,避免了從港口買現貨要全額打款的尷尬。“去年11、12月鋼廠資金緊張,很多是通過招標平臺采購遠期鐵礦石去了,期貨交易時只要交20%左右的保證金,發貨時再付清余款就可以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00

中國鋼鐵業信貸饑渴的產物:鐵礦石融資交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969

正如前惠譽中國銀行業問題專家朱夏蓮上月作出的評論,「有幾個月一些信貸項目的確出現萎縮,但只是一個月,而且通常其它項目都會加速增長」。

「東邊不亮西邊亮」。央行通過拉高銀行間利率打壓影子銀行活動,今年1月傳統的新增銀行貸款已經大幅反彈,特別是短期的票據貼現。高盛最近也在報告中表示,中國保稅區的銅庫存再次激增,銅融資交易有死灰復燃之勢。

更有趣的是,雖然最近中國PMI數據表現不佳,但今年1月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再刷新高,類似銅融資交易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活動甚至有「擴散」的跡象。

如下圖所示,中國34個重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再創歷史新高:

由於冬季是中國建築業的淡季,鋼鐵廠的需求萎靡。根據usteel網站的數據,中國34個的鐵礦石庫存激增456萬噸,至2月14日的1.0086億噸,歷史上第二次突破1億噸的水平,追平了2012年的記錄。同時,今年1月鐵礦石的進口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至8683萬噸。

然而,中國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粗鋼的產出環比下滑了約2%(可能存在春節的因素影響),鋼價的表現也繼續萎靡。

彭博給出了鐵礦石庫存激增的一個解釋,從不缺乏創意的中國金融業可能已經把銅融資交易「改進成」鐵礦石融資交易:

世界最大買家中國的鐵礦石庫存上升至歷史新高,因為貿易商增加進口來利用煉鋼的原材料作為獲取信貸的抵押品。其實國內對鐵礦石的需求仍然萎靡。

Mysteel網站首席鐵礦石分析師高波表示:「進口的鐵礦石不斷在港口囤積,因為貨物捲入了貿易融資的交易中。」

可能是因為新一屆政府鐵心化解鋼鐵業的過剩產能,三令五申禁止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項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並要求整頓現存的業務,同時銀行間市場利率的上漲也拉高了通過影子銀行的融資成本。

與銅相比,鐵礦石理論上並非優秀的貿易融資商品,因為更高的價值密度和易售性能大幅降低融資成本。雖然不知道鐵礦石融資交易的規模有多大,但鐵礦石融資交易的出現已經凸顯了中國鋼鐵業對信貸的飢渴程度:

高波表示:「鋼鐵業的融資環境上個月繼續惡化。」

中國這種扭曲的鐵礦石需求,可能會對未來全球鐵礦石市場造成巨大的衝擊,因為這種並非來自終端需求的短期需求上升,給上游產業傳遞了錯誤的市場信號:

世界第二大鐵礦石出口企業力拓上月表示,上季度鐵礦石產出從一年前的5200萬噸增長7%,至5550萬噸。(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企業)FMG也正按計劃在3月末把產能提升至1.55億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11

中國鋼鐵業信貸饑渴的產物:鐵礦石融資交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969

正如前惠譽中國銀行業問題專家朱夏蓮上月作出的評論,“有幾個月一些信貸項目的確出現萎縮,但只是一個月,而且通常其它項目都會加速增長”。 “東邊不亮西邊亮”。央行通過拉高銀行間利率打壓影子銀行活動,今年1月傳統的新增銀行貸款已經大幅反彈,特別是短期的票據貼現。高盛最近也在報告中表示,中國保稅區的銅庫存再次激增,銅融資交易有死灰複燃之勢。 更有趣的是,雖然最近中國PMI數據表現不佳,但今年1月中國大宗商品進口量再刷新高,類似銅融資交易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活動甚至有“擴散”的跡象。 如下圖所示,中國34個重要港口的鐵礦石庫存再創歷史新高: 由於冬季是中國建築業的淡季,鋼鐵廠的需求萎靡。根據usteel網站的數據,中國34個的鐵礦石庫存激增456萬噸,至2月14日的1.0086億噸,歷史上第二次突破1億噸的水平,追平了2012年的記錄。同時,今年1月鐵礦石的進口量也創下了歷史新高,至8683萬噸。 然而,中國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粗鋼的產出環比下滑了約2%(可能存在春節的因素影響),鋼價的表現也繼續萎靡。 彭博給出了鐵礦石庫存激增的一個解釋,從不缺乏創意的中國金融業可能已經把銅融資交易“改進成”鐵礦石融資交易: 世界最大買家中國的鐵礦石庫存上升至歷史新高,因為貿易商增加進口來利用煉鋼的原材料作為獲取信貸的抵押品。其實國內對鐵礦石的需求仍然萎靡。 Mysteel網站首席鐵礦石分析師高波表示:“進口的鐵礦石不斷在港口囤積,因為貨物卷入了貿易融資的交易中。” 可能是因為新一屆政府鐵心化解鋼鐵業的過剩產能,三令五申禁止銀行對產能過剩行業的新增產能項目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並要求整頓現存的業務,同時銀行間市場利率的上漲也拉高了通過影子銀行的融資成本。 與銅相比,鐵礦石理論上並非優秀的貿易融資商品,因為更高的價值密度和易售性能大幅降低融資成本。雖然不知道鐵礦石融資交易的規模有多大,但鐵礦石融資交易的出現已經凸顯了中國鋼鐵業對信貸的饑渴程度: 高波表示:“鋼鐵業的融資環境上個月繼續惡化。” 中國這種扭曲的鐵礦石需求,可能會對未來全球鐵礦石市場造成巨大的沖擊,因為這種並非來自終端需求的短期需求上升,給上遊產業傳遞了錯誤的市場信號: 世界第二大鐵礦石出口企業力拓上月表示,上季度鐵礦石產出從一年前的5200萬噸增長7%,至5550萬噸。(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企業)FMG也正按計劃在3月末把產能提升至1.55億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12

鐵礦石融資的挽歌:三分之一的鋼貿企業或將倒閉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7694

今年2月份以來,中國鐵礦石港口存貨和進口均創出新高,在全球經濟放緩,國內鐵礦石需求下降的情況下,鋼貿企業卻大量囤積鐵礦石。這些堆積如山的鐵礦石不是用來為下遊的鋼鐵冶煉廠提供原材料,而是為了充當銀行的抵押品,從而獲取貸款。 據Mysteel Research估計,中國鐵礦石港口存貨的40%是用來作為給銀行的抵押品。這也許是一個老套的故事,鐵礦石價格一旦下跌,鋼貿企業就會出現償債困難,隨後銀行扣押抵押品並進行拍賣,而拍賣會造成鐵礦石價格的進一步下跌,這似乎是一個沒有盡頭的惡性循環。 危機似乎已經開始。在去年,上海螺紋鋼期貨合約價格下跌了19%,運至天津港的鐵礦石價格也下降了22%。據Moneyweek雜誌報道,中信銀行行長朱小黃稱,2011年到2013年銀行不良資產的增加主要是鋼貿企業的不良貸款所致。中信銀行曾在2013年12月12日宣布計提52億元人民幣的壞賬準備。 據鳳凰網報道,上海最大的鋼貿商肖家守因拖欠銀行巨款而被告上法庭,肖家守持有的價值4.66億上海新日股權剛剛被法院查封,市場上一度傳聞肖家守已經跑路國外,目前訴訟還在審理過程中。 本月7號,新華社報道稱,作為自2011年年底開始的信貸危機的一部分,中國的20萬家鋼貿企業估計有三分之一將要倒閉。南京鋼鐵公司上個月表示,由於企業虧損嚴重,其2018債券可能會停止交易。 中國不良貸款的增長已經難以為繼,中國人民銀行已經開始打壓此類貸款,但這並沒有阻止鋼貿企業尋求貸款。寧波未來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張繼洲說:“鋼貿企業已經顧不上鋼鐵價格是漲還是跌了,他們現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獲得現金流來維持公司生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597

賣白粉不如賣礦石,墨西哥毒販染指對華鐵礦石出口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9524

作為全球重量級鐵礦石買家,中國鐵礦石需求高漲,以致於遙遠的墨西哥毒販放棄主業,轉而走私鐵礦石。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墨西哥販毒集團“聖殿騎士”(Knights Templar )2013年共走私了27.2萬噸鐵礦石, 占墨西哥鐵礦石年產量的44%。(編輯提示:據路透社此前報道,走私助推墨西哥鐵礦石出口到中國的總量在2013年10月達到400萬噸,上一年同期僅為100萬-150萬噸。)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墨西哥警方本周發動了一次專項打擊行動,專門針對販毒集團走私鐵礦石到中國市場。墨西哥政府一位高級官員表示,“聖殿騎士“走私鐵礦石到中國,比販毒更賺錢。 墨西哥米卻肯州(Michoacan)安全機構官員Alfredo Castillo在周一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稱,犯罪集團每走私一噸鐵礦石,能賺到15美金。路透社報道援引一位要求匿名的礦主稱,他以每噸32美元的價格向中國商人出售鐵礦石,利潤約有5美元-7美元。當鐵礦石抵達中國之後,這些中國商人的預期利潤可達每噸15美元左右。 米卻肯州正是“聖殿騎士”的大本營,毒販們長期盤踞於此。米卻肯州也是墨西哥鐵礦石產量最大的地區,分布著900處礦井。礦石經由Lázaro Cárdenas港口運往太平洋。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墨西哥一位高級政府官員證實,“聖殿騎士”走私鐵礦石的盈利已經超過了販賣毒品。Castillo稱: 警方在周一打擊走私的行動中收繳了犯罪集團數以億計的美元。 周一(3月3日),墨西哥警方截獲了11.9萬噸礦石,預估價值為1540萬美元。在本次突襲行動中,警方還發現了124部用於走私礦石的重型機械。 此外,墨西哥警方還關閉了11處礦石加工和存儲設施,並在那里發現了6名中國人。移民局官員準備對這6個中國人當中的5人提起指控,認為他們違反了墨西哥移民條款,還有1名中國人因持有旅遊簽證而被勒令在十天內離境。 墨西哥毒販拋棄“主業”,醉心於走私鐵礦石的強勁動力,就是中國高漲的進口需求。作為全球重量級鐵礦石買家,中國去年四季度以來鐵礦石進口量猛增。今年1月,中國進口鐵礦砂及其精礦總量達到創紀錄的8683萬噸。2月,中國34個港口鐵礦石庫存突破1億噸,為史上第二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00

鐵礦石價格將步入熊市?必和必拓、力拓不同意!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295

盡管去年底以來,鐵礦石已經下跌了25%步入熊市,但礦業巨頭必和必拓和力拓卻絲毫不在乎,兩家公司認為中國鐵礦石需求減少和價格下跌只是暫時的,並預期未來10年內鐵礦石需求,尤其是中國的需求都將保持強勁。 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必和必拓主管鐵礦石的總裁Jimmy Wilson的評論稱:“我們繼續認為,中國的粗鋼產量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11億頓左右。我們依然堅信,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帶動下,全球鐵礦石需求將以更加溫和的速度穩步增長。”必和必拓目前是全球市值最高的礦業企業。 近期關於中國鋼鐵行業違約風險上升的擔憂仍在持續,在周末中國公布令人失望的貿易數據之後,鐵礦石周一錄得歷史最大單日跌幅之後,正式步入熊市。 周一鐵礦石價格暴跌超過9%至每噸104.70美元,創18個月新低。鐵礦石價格去年底以來已經下跌25%。傳統意義上對熊市的定義是:由近期峰值下挫20%。 據《金融時報》,Wilson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未來五年內,鐵礦石可能會出現供過於求的局面,從而導致價格下降。 力拓則認為,本周的價格下跌只是“短期波動”。該公司主管鐵礦石的CEO Andrew Harding稱,繼續看好鐵礦石的長期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需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727

鐵礦石大跌無礙投行力捧礦商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80625

盡管去年底以來,鐵礦石已經下跌了25%,步入熊市,但這絲毫不能阻擋投行們看多礦業股。 因中國方面空氣汙染嚴重,政府已經下定決心對鋼鐵行業進行整改,其中一條措施就是要求鋼企使用更高等級的鐵礦石。這直接導致了高質量的鐵礦石現貨溢價上漲。金融時報本周早些時候的報道中寫到: 澳大利亞鐵含量62%的優質礦石現貨價格要比金融市場上的基準價每噸高17~18.6美元,6個月前這個溢價還僅為8美元/噸;鐵含量在65%的鐵礦石溢價達40~42美元/噸,同比上升了10美元。 這對一些大型礦企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包括必和必拓、力拓及淡水河谷等都是高質量鐵礦石的供應商。 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三位分析師Rodolfo Angele、Mandeep Singh Manihani及Lucas Ferreira認同上述觀點,他們在報告中寫到: 鐵礦石現貨溢價走高主要由於中國方面對汙染的控制,加之運費升高的風險一直在減輕,巴西至中國的運費已降了9美元/噸。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有望看到淡水河谷等高質量鐵礦石供應商的營收增加、股價上漲。 法興銀行的分析師Abhishek Shukla也報相同的觀點,他認為力拓的股價可以上漲超30%。 Shukla預計鐵礦石價格整體的下降趨勢至2017年都不會改變,預計屆時將比2013年低42美元/噸。他稱:近期鐵礦石價格走低其實是符合預期的事件,已經體現在股價中了,並不會對力拓長期盈利預期產生顯著壓力: 即使現貨鐵礦石價格繼續下跌,但力拓的股價市盈率僅為9.4倍,低於必和必拓的13.8倍、Antofagasta的18.9倍、Vedanta Resources的90.3倍。所以我們推薦投資者購買力拓的股票來對沖其他礦企股價的下跌。 在昨日美股市場中投資者似乎已經聽取了上述意見,力拓股價收盤上漲1.64%、淡水河谷漲2.07%、Cliffs Natural Resources漲2.39%、必和必拓漲0.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3222

鐵礦石預警

2014-05-05 NCW
 
 

 

銀監會希望快速摸清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的融資規模,這不是好兆頭◎ 財新記者 吳紅毓然 文wuhongyuran.blog.caixin.com 4月18日,銀監會下發通知,要求開展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情況的快速調查,進行風險監測統計。圖為在山東青島港礦石碼頭裝運鐵礦石的車輛。

4月18日,銀監會給深圳、寧波、福建等15家銀監局下發通知,要求開展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情況的快速調查,進行風險監測統計,於4月30日截止上報。

各銀行統計接近尾聲時,該消息傳到市場,引發震動。受此影響,4月28 日(週一) ,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 i1409 盤中跌停,報760元 / 噸,較前日下跌36元/噸,跌幅高達4.52%。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最新分析報告指出,鐵礦石港口庫存已連續六週在億噸以上徘徊,供給壓力較大。部分地區內 外礦價的價差高達近180元 /噸,國內高成本礦山面臨關停的風險,鐵礦石現貨、期貨都在虧損。

「從去年11月開始到今年1月的進口礦,浮虧大致為20美元 / 噸,都堆在港口。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付陽也指出,目前鋼廠、大型貿易商都在硬扛,低價拋貨意願增高。企業虧損,無法按時還 款,銀行違約風險升高。

銀行人士表示,未接到監管層要求提高保證金比例的通知。這一消息應為 市場人士的推測,並無依據。 「一旦提高保證金,很多鋼鐵企業及相關貿易商的資金鏈會被拉斷。 」中國聯合鋼鐵網首席分析師馬忠普表示。

業內人士向財新記者分析,鐵礦石貿易融資與此前大規模的銅融資、鋼貿融資有所不同,後者主要是套取資金投資房地產、民間借貸等行業獲取利差,而鐵礦石流動性差,標準化程度不高,較難變現,鐵礦石融資主要還是在本行業內循環。

鐵礦石融資的主要模式為,鋼廠或鋼貿商給國內銀行支付20%-30%的保證金,國內銀行給企業開具信用證,企業將信用證作為抵押憑證,獲得國外銀行授信;信用證還款期一般在90到180天,最長一年。目前鋼鐵企業全行業虧損,現金緊張,故而更加依賴信用證融資,相當於獲得四五倍槓桿,是維持自身運營的財務工具,也是以較低成本獲得短期融資的常見形式。

一位大行總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一直嚴控鋼鐵行業貸款,每年都在壓縮退出,但不會直接提高保證金比例。

受此調查影響,二季度銀行將更審慎,更強調貿易真實性,不排除放緩開具信用證的速度,排查資金用途,看客戶是否鎖定匯率等,以提高風控能力。

業內人士透露,今年一季度時明顯感到資金緊張,連國有大鋼企的信用證開出的都比以前慢了很多。

財新記者獲悉,除了鐵礦石,銀監會還要求統計大豆、食用油、銅礦、原油、成品油、煤、銅材等大宗商品貿易融資情況。銀行則需要上報截至今年3月末按五級分類的貸款餘額及逾期貸款餘額。

摸底規模

銀監會要求調查融資礦的地區分別為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大連、寧波、廈門、青島及深圳,這些地區也多為港口及鋼貿集中地區。

銀監會要求,這15家轄地銀監局,需上報區域內進口鐵礦石貿易融資的基本情況、風險情況、是否存在虛假貿易套利情況、已採取的風險防範措施等。

銀監會表示將擇機實地調研。

其中,銀行還需分別統計融資成本為3%、3%-6%、6% 以上的貸款餘額;以及扣除保證金的表內、表外業務餘額。

據財新記者瞭解,在這次快速調查中,其中一家大行統計結果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鐵礦石貿易融資餘額約500億元,其中未含保證金的融資餘額佔比40%;一家中型銀行的融資礦餘額逾150億元,其中未含保證金的融資餘額佔比60%。

多位銀行人士指出,在實際的調查統計中,由於維度較多,或存在操作上的不準確性。有的信息不能直接在信貸系統中得出,銀行需要通過找抵押品,找貿易融資證等方式,由人工跨系統比對填補。客戶的業務複雜程度,也加大了統計的困難。

「這是一筆糊塗賬,但監管機構想知道相關融資的盤子有多大。 」一位大宗商品分析師表示。我的鋼鐵網礦石部分析師周曉攬也指出,監管機構目前是希望銀行摸清規模。

4月29日,銀監會召開2014年第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會上指出,梳理分析進口商品貿易融資基本情況,推動商品貿易融資健康發展。

銀行人士指出,三月鐵礦石價格暴跌,再加上人民幣貶值,企業急於拋空鐵礦石。但庫存過高,企業高位被套,信用證到期後無法按時還款,壞賬風險驟升。再加之2013年7月,鐵礦石進口資質放開,一些中小鋼廠通過自己註冊的貿易公司代理進口鐵礦石,加大了風險,或因此引起監管層關注。

我的鋼鐵網鐵礦石研究團隊指出,從2013年底開始,全國大部分鋼企與貿易商的新增額度申報困難,出現大貿易商申請信用證半年未批的情況 ;銀行對鋼廠的審核更嚴,審核信用證的流程也更複雜。今年開始,有部分銀行提高了承兌匯票保證金比例。

山西省運城市銀監局曾於2013年12 月發佈的《對運城鋼鐵行業銀行信貸風險情況的調查》指出,目前商業銀行爭攬國際結算類中間業務的衝動較強,由於礦石類進口具有批次大、金額高的特點,成為商業銀行營銷的重點,造成各銀行業金融機構爭相降低開證條件、弱化擔保要求辦理信用證業務,潛在風險較大。前述研究團隊指出,受海鑫事件影響,銀行對山西當地鋼企授信更緊,比如中國銀行已經暫停貸款,工商銀行一單一審等。因此,當地鋼廠基本通過代理運作開信用證。

2013年底,外管局也下發《關於完善銀行貿易融資業務外匯管理有關問 題的通知》 ,要求對於遠期(90天以上,包括展期)貿易融資業務,無論銀行是否收取足額或高比例保證金,只要轉口、轉賣等形式的,銀行都需加大審查力度,防止企業虛構貿易背景套取銀行融資。

融資礦秘密

「目前貿易礦佔整個礦石庫存的31.6%。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1月的調研報告指出,融資礦佔比約1/3。據大連商品交易所統計,截至4月25日,全國44個主要港口鐵礦石庫存量約1.1億噸,一週內新增了150萬噸。由此計算,融資礦庫存共近3500萬噸。

融資礦庫存壓港,價格仍在持續下跌。全球鐵礦石定價基礎普氏指數顯示,鐵礦石最新價為111美元 / 噸,較12月的128美元 / 噸下跌了13%。鋼企資金鏈持續承壓。

銀行人士介紹,信用證業務於2008 年前就存在,且當時受金融危機影響,違約風險達歷史峰值。在2010年,許多進口商預期鐵礦石價格進一步上漲,大量購進鐵礦石補充庫存,該業務發展迅猛。據財新記者瞭解,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曾創下一天之內開出國際及國內信用證等值8000萬美元的紀錄。

唐曉攬介紹,進口信用證具體模式為,國內銀行給鋼廠開90天信用證,鋼廠交付保證金,國內銀行與香港及境外銀行合作,代付貨款 ;境外銀行給予賣方授信,賣方把貨給鋼廠,鋼廠90天後再把錢還給國內銀行。

由此,國內銀行可以收穫保證金的存款收益和匯率套利部分。保證金比例不等,由銀行根據風險評級決定。唐曉攬指出,有的企業交不足10%的保證金,資質較差的企業要交40%。也有貿易商指出,部分央企甚至可以不交保證金。

銀行相關人士表示,一般是根據市場價格變化,要求客戶繳納保證金或提供足量的抵質押物,確保保證金或抵質押物價值能有效覆蓋融資風險敞口。

根據到貨時間長短,銀行給企業開具不同時限的信用證。鐵礦石從澳大利亞、巴西、南非及中東運往中國,所需時間分別為15天、45天、30天。一位大行國際部人士表示,該行曾排查過,幾乎所有鐵礦石融資都是遠期(即90天以上)信用證。企業通過遠期信用證可購買在途貨,只需一週,便有了長達三個月的時間窗口。

「企業都希望信用證時間越長越好。 」付陽指出,通過信用證,企業相當於獲得低息美元貸款,利率為2.5%- 3%,較國內貸款利率低三四百分點,可以套利息差 ;在人民幣升值時期,企業通過貿易途徑,實現資金流動及換回活動,套取匯差。

隨著經濟形勢轉變、供需矛盾突出,鐵礦石價格一再走低,套利空間萎縮。2014年2月下旬開始,人民幣匯率下跌,對一些企業雪上加霜,違約風險上升。前述大行人士表示,3月為信用證到期高峰,未鎖定匯率成本的企業損失3%-5%的收益。

中信期貨分析師林玲指出,鐵礦石作為大宗幹散貨,很多買賣都是雙方長期建立起來關係的延續,違約成本高。

銀行人士坦言,目前鐵礦石融資也有轉口貿易、轉賣的現象。 「違約損失信譽,不違約虧更多。 」他表示,企業簽的是長期協議,但是浮動計價,價格下跌就虧,所以做轉口貿易,相比之下,稍微虧一點尚能承受。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 從2011年開始,就開始禁止虛假貿易融資。他指出,在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中,一直對中小企業有資質限制,大宗商品鐵礦石每單進口都是幾百萬美元, 「不是想進就進了」 。

銀行主要看是否有鐵礦石真實到港、儲備量多少 ;在資金用途上,查看是用到轉口貿易公司、下級關聯公司,還是港口囤貨套現上。

此外,自鐵礦石期貨於2013年10月於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後,雖體量較小,但眾多分析師都表示, 「市場越來越關注鐵礦石期貨,礦商天天都會看價格」 。

一些市場人士表示,雖長期看空鐵礦石,但懷疑此次提高保證金的信息或為故意做空。4月28日,大商所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 i1409的日持倉報告顯示,前20名空頭期貨公司席位共增持空單1.76萬手。其中,海通期貨增持空單1.15萬手,永安期貨、中信期貨均增持空單逾7000萬手,申銀萬國期貨、一德期貨均增持空單逾3000萬手。

多數分析師指出,融資礦在期貨市場參與套期保值的量很小。中信期貨分析師林玲指出,截至3月7日,大商所鐵礦石期貨指數空頭持倉約2500萬噸,再扣除部分投機的頭寸,套保規模很小。

「這意味著,在鐵礦石現貨價格不斷下跌時,融資的鐵礦石價值在不斷下降,沒有保值,必然逼迫融資方通過拋售鐵礦石減少損失。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一些鋼廠在訂貨的同時,先在期貨市場做多,以彌補現貨市場礦價下跌造成的損失。中行人士也指出,在武漢的鋼貿商群體中,仍有大部分人並不願放棄鋼貿這個巨大的市場,一手現貨一手期貨。據該行2013 年統計,武漢鋼材市場上,逾70% 的鋼貿商進入到鋼材期貨市場,試圖彌補現貨市場的損失。 「最後的贏家,只有不到萬分之一。 」該行內部人士表示。

自2010年長協定價機制崩潰後,目前國內企業現貨價格主要參考普氏指數。業內人士指出,普氏指數採取人工報價,而期貨市場更為公開透明。付陽指出,若要提高大商所的定價能力,需要外資礦商、礦山和貿易商、鋼廠都有積極性參與其中。

目前的鐵礦石期貨交易中,法人戶成交量佔20%-30%,其中貿易商佔30%,參與的鋼廠有41家。

誰的警鐘

多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為,鐵礦石套現投機行為較少,真正的風險不在此。

一位銀行人士表示,相比於3月的鐵礦石行情,目前監管略有滯後。經濟下行效果明顯,今年銀行資產風險壓力較大,嚴防不良大面積爆發是大問題。

此前財新報導,2014年全銀行業前兩個月新增不良貸款為600億元,預計 二季度會湧現更多。

一位大行人士表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該行不良貸款近900億元。其中江蘇鋼貿風險仍在釋放,承兌匯票、保函、信用證墊款上百億元,至今未能有效處置。據接近大行高層人士表示,要對風險高發的信用證等表外產品進行專項排查,根據客戶的風險狀況真實分類,提高處置效果。

3月下旬,銀監會也下發防控不良的文件,要求不得通過表外業務轉移和掩蓋不良資產,但也要防止「一刀切」式的抽貸、停貸、壓貸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

經過4月下旬的調查,部分銀行表示,遏制虛假貿易套利的主要困難在於:無法核實運輸單據簽發主體資質情況,無法核查轉口貿易項下單據重複利用的情形,無法準確判斷境外提單的真實性。

下一步,將從嚴審核單據,對轉口貿易項下授信客戶實行更嚴格准入。

高盛3月發佈研報估計,自2010年來,通過貿易融資活動流入的熱錢大概有810億 -1600億美元,佔中國外匯短期(少於一年)借款的約31%。在這些交易中,黃金、銅和鐵礦石是三種主要的融資商品。 「中國的大宗商品貿易融資交易將在未來一兩年逐步消失,對沖成本的上升,會緩慢侵蝕貿易融資的利潤,並最終扼殺利差的套利空間。 」高盛預期,為了管理熱錢的流入週期,中國政府將會繼續增加人民幣匯率的波動。

「鐵礦石融資是個偽命題」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指出,關鍵不是鐵礦石貿易融資本身,而是銀行自身的風險管理出了問題,對大量事實上已失去還款能力的鋼鐵、鋼貿企業,出於種種原因還在繼續借新換舊的「龐氏遊戲」 ,隨著市場情況持續惡化,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

他指出,監管機構對大宗商品的調查統計,最多對行業起到敲警鐘的作用。

財新見習記者王少傑對此文亦有貢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277

必和必拓鐵礦石產量創紀錄 鐵礦石或將長期供過於求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0852

盡管今年國際鐵礦石價格已經暴跌30%,但礦業巨頭們的產量仍在上升。必和必拓2014財年礦石產量創歷史新高,2015年將進一步增加。 必和必拓目前是全球市值最大的礦商,公司表示在截至6月30日的財年中,公司共出產了22.5萬噸鐵礦石,比預計的大約多了4%。 必和必拓還稱,由於公司增加了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布拉地區的產量,下一個財年的產量預計將達到24.5萬噸。 事實上,在中國經濟增長強勁的預期之下,不只是必和必拓,力拓和和Fortescue Metals等澳大利亞礦業巨頭的均在過去十年中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來擴大產能。 但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減速卻讓礦業巨頭們措手不及。市場擔憂中國的需求量消化不了國際礦商日益增加的產出量,今年國際鐵礦石價格大幅走低,5月19日鐵礦石價格20個月來首次跌破100美元/噸,較年初暴跌了30%。 同時,一系列數據和跡象表明,今年影響鐵礦石價格的主要因素由“需求”轉向了“供應”。 據華爾街投行Jefferies預計,2014年出口的鐵礦石將增長11.1%至13億噸。 正是基於此供需的失衡,高盛堅定地看空鐵礦石,並預計2015年鐵礦石價格將低至80美元/噸。 不過,礦業巨頭們卻依然堅信,鐵礦石價格下跌之勢暫時的,並預期未來10年內中國的需求都將保持強勁。 華爾街見聞網站曾提到,必和必拓主管鐵礦石的總裁Jimmy Wilson的評論稱:“我們繼續認為,中國的粗鋼產量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11億噸左右。我們依然堅信,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帶動下,全球鐵礦石需求將以更加溫和的速度穩步增長。” 力拓也認為,本周的價格下跌只是“短期波動”。該公司主管鐵礦石的CEO Andrew Harding稱,繼續看好鐵礦石的長期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的需求。 雖然巨頭們信心滿滿,但國際鐵礦石價格的下跌,將迫使生產成本偏高的礦商開始削減成本,礦業可能會面臨一場新的重組。 瑞銀估計,必和必拓目前的盈虧平衡點在53美元/噸,即便在目前價格下仍有較大的盈利空間。但一些中國國內和澳大利亞國內的小礦商可能將面臨虧損的窘境。 據統計,2013年世界鐵礦平均成本為54.7美元/噸,而國內礦山成本在75–145美元/噸,是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等國外主要礦商成本的2倍以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47

鐵礦石增產 「陽謀」

2014-08-11  NCW  
 

 

四大礦山淡季增產降價擠出中小礦商,中國是否會重回大礦山的價格壟斷局面?

◎ 財新記者 張伯玲 文zhangboling.blog.caixin.com 劉明是華東地區一家中型鋼廠的原材料採購負責人,他做鐵礦石採購已有十來個年頭,今年覺得鐵礦石採購有些意思了。

「現在採購鐵礦石不但保量供應,礦山會主動過來降價,這在以前很難想像。 」劉明稱。

今年以來,鐵礦石價格加速下跌。

普氏62% 鐵礦石指數已從年初的134.5 美元/噸下滑至7月7日的95.25美元/噸,年內累計下跌近30%。儘管如此,全球四大礦山(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和 FMG)並未減產,反而繼續提高產能。分析人士認為,四大礦山淡季增產降價的目的,是將高成本礦商擠出市場,以提高市場集中度。

中國是否會重新回到四大礦山的價格壟斷中?鋼鐵業人士普遍的看法是,鐵礦石價格走勢還是由供需決定——四大礦山將高成本礦山擠出中國市場後,鐵礦石市場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那麼價格上漲是必然的——但鐵礦石供不應求的局面很難出現,因為目前礦山的增產速度高於中國粗鋼產量的增速。

創紀錄的產量

近期四大礦山公佈的最新報告有一個共同點,即都希望提高低成本產量。

必 和 必 拓 首 席 執 行 官 麥 肯 齊(Andrew Mackenzie) 在2013-2014財年運營報告中稱: 「公司一直致力於提高生產率,令本財年各項業務的運營表現有了很大改善。我們希望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生產率大幅提升將繼續支持鐵礦石、銅及煤礦產量增加。 」必和必拓今年二季度鐵礦石產量為5664萬噸,同比增19%。截至今年6月30日的2013-2014財年產量達創紀錄的2.04億噸,超過最初的目標產量逾8%。

受益於黑德蘭港更換兩台裝船機帶來的生產率提升,必和必拓2014-2015財年西澳鐵礦石產量預計將進一步增長2000 萬噸至約2.45億噸。

必和必拓一位人士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幾年,幾乎所有傳統和新興礦山都投入資金擴產,現在正是擴產產量正在逐步釋放的時候。

同樣是受益於生產率的提高,力拓二季度鐵礦石產量同比增11% 至7310萬噸。該公司2014年產量目標保持在2.95 億噸,較2013年增長11%。

力拓預計,隨著一些低成本礦山投產,到2015年鐵礦石年產能將達到3.3 億噸,到2017年進一步提升至3.6億噸。

2009年,FMG 推出了野心勃勃的擴產計劃——投資92億美元將產能提升至1.55億噸,如今該項目已完成。今年二季度,其鐵礦石產量同比增28% 至4380萬 噸。FMG 預 計,2014-2015財 年產量及發貨量在1.55億 -1.6億噸。

此前相對沉寂的巴西淡水河谷在此輪擴產中也不甘示弱。二季度該公司鐵礦石產量為7945萬噸,同比增12.6%。

該公司正積極提升卡拉加斯礦區產量,到2017年鐵礦石年產能有望達4.6億噸。

銷售策略示好

作為最大的鐵礦石消費市場,中國是四大礦山的必爭之地。以澳大利亞為例,佔全球鐵礦石出口量的大約五分之一的黑德蘭港口管理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發往中國的鐵礦石為1.78億噸,較去年同期增長近50%。

必和必拓、FMG 的鐵礦石均通過黑德蘭港運出鐵礦石,港口的80% 鐵礦石運往中國。

運往中國的鐵礦石增加,供需天平出現傾斜,礦山在結算價上也開始主動打折。河北一家中型民營鋼鐵企業鐵礦石貿易負責人以 FMG 為例, 「他們從年初4%、5% 的折扣,到現在已經是15% 的折扣,折算下來每噸便宜近10美元。這在 FMG史無前例。 」其他三大礦山對其低品位礦石也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價格調整。淡水河谷在今年三季度為部分中國客戶提供每噸2.5 美元的折扣。力拓7月羅布河產品對於部分客戶在原有計價模式的基礎上按照粉減17美分 / 幹噸度、塊減18美分 / 幹噸度的折扣執行,折扣約為13%。

在鋼廠和貿易商看來,除了價格上的折扣,定價方式的靈活性也是礦山為留住客戶的一個重要改變。

現在國內鋼廠採購原料,一般是和礦山簽一個年度協議,保證量的供應,至於價格則多參照普氏鐵礦石指數,以均價的形式進行月度結算。靈活的定價方式讓購買方可以自己選擇是按照月度定價還是某個時間點的前後幾天定價。

「怎麼去定價,其實是我們和礦山之間一種討價還價的方式,我們就會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定價區間。 」上述河北鐵礦石貿易商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 舉例,6月按照某個礦山的折扣大概是89美元一噸, 「但我們判斷6月價格會一直處於下行,我們恰好選擇了6月13日前後五天的平均價格結算,最後算下來的價格是每噸84美元。 」力拓首席執行官山姆 · 威爾士曾在非公開場合表示,國際礦商正從價格的制定者變為價格的接受者。

提升中國市場集中度

在四大礦山折扣銷售策略下,一些中小礦山以及國內礦山不得不退出市場。

「四大礦山都在擴產降成本,即使礦價下跌再打折,依然有利潤;但卻對一些成本較高的小礦山及國內礦山來說 是災難。 」北京鋼聯資訊總監徐向春對財新記者說。

以四大礦山中成本較高的 FMG 為 例。二季度噸礦現金生產成本為34.03 美元,較上季度下降2%,整個2013/14 財年噸礦現金成本為33.84美元,同比下降23%。FMG 預計下一財年噸礦現 金成本將持續下降,在31-32美元左右。

折扣銷售和礦價下跌僅使大礦山的利潤出現下滑,比如已經公佈業績的淡水河谷二季度淨利潤環比降43.2% 至14.3億美元,但那些中小鐵礦石供應商卻不得不無奈退出中國市場。

海關數據顯示,2012年和2013年中國從澳、巴兩國進口的鐵礦石佔總進口的69%左右,今年上半年更增至74%。

根據公開報導,澳大利亞年產量170萬噸的 Cairn Hill 礦場已經關閉,因其採礦成本每噸104美元已經超過售價。澳大利亞礦山Kimberley Metals 原本對中國每月出口逾15萬噸,但因鐵礦石價格大跌,其Ridges礦減產25%。

多位鐵礦貿易商以及鋼廠鐵礦石採購人士預計,如果四大礦山持續擴產,價格繼續下行,四大礦山在中國銷售的佔比還將提高。

「還有一些國外中小礦山在虧損銷售。 」上海一家中型鐵礦石貿易商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透露,現在的情況與2008年金融危機時不同, 「那時候中小礦預期金融危機過後市場會恢復,所以主動暫時停產;但現在大家都預期到情況不會有太大改變,如果停產就最終失去市場,所以只要銷售價格在邊際成本線,就不會停產,寧願冒著虧損銷售。 」不僅國外中小礦山,四大礦山的擴產也擠壓了國內礦山的市場。聯合金屬分析師張佳賓對財新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礦山企業盈利空間正逐漸縮水,部分中小民營礦企已出現停產。 「我們統計顯示,國產礦減產近15%。 」根據聯合金屬對中國204家礦山企業調研,數量口徑統計顯示,開工率在44.15%,而通過產量口徑統計,顯示開工率在87.62%。

四大礦山低價放量將國內礦山及非主流鐵礦石擠出市場,中國鐵礦石交易今後是否又將出現之前被大礦山壟斷的局面?多位鋼鐵業內人士表示,只要鐵礦石供應增長速度高於中國粗鋼增長速度,四大礦山想要壟斷市場很難實現。

「目前鋼鐵行業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結束,今後還將逐步出現鋼鐵產量的負增長。 」寶鋼集團董事長、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徐樂江公開表示。根據中鋼協統計,上半年中國累計粗鋼產量4.12億噸,同比增長3%,而鐵礦石方面,今年四大國際礦山的增產目標在5%-15%之間。

徐向春認為,礦價年內不大可能突破100美元。只要政府對環保的力度不放鬆,鋼鐵產量和鐵礦石價格不會有太大波動。但礦業巨頭對於中國需求前景持樂觀態度。FMG 認為,由於中國重要的經濟數據表現強勁以及近幾個月來市場已不斷自我調整,鐵礦石價格已觸底。淡水河谷也預計,中國需求保持增長態勢,從長期而言,鐵礦石價格將回升到110美元/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846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