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阿里巴巴提交IPO招股書:核心數據全曝光(附馬云上市內部郵件) 百分之十公司

http://xueqiu.com/4285319966/29130007
當地時間5月6日,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01688)$ 集團盤後正式提交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IPO)的計劃,這可能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IPO之一。

阿里巴巴提交的IPO申請文件顯示,該公司去年擁有2.31億活躍買家。買家去年在阿里巴巴旗下三個購物網站共消費2480億美元。

根據文件中披露的信息,4月份時阿里巴巴對自己的估值約為1090億美元,分析師給出的估值預期在1360億美元至2450億美元不等。

阿里巴巴稱,計劃籌資10億美元,不過外界普遍認為這只是一個暫定數字。熟悉阿里巴巴情況的人士曾表示,該公司可能在這宗交易中籌資逾200億美元,而且預計該交易最早也要等到今夏較晚時候才會啟動。

阿里巴巴最大業務是淘寶、天貓等三個網絡交易市場,截至去年12月份的九個月中,這三個市場貢獻了總計65億美元的營收中的83%。

文件顯示,阿里巴巴的移動支付交易量正在增長。該公司稱,去年第四季度旗下中國在線購物網站的移動在線交易量佔到了交易總量的20%左右,遠高於上年同期的7.4%。去年12月,阿里巴巴購物網站的月度移動活躍用戶數量達到1.36億。

阿里巴巴沒有說明計劃在哪個交易所上市,但預計它將選擇紐約證交所。

截至去年年底,這家中國公司持有79億美元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還有49億美元的長期債務——這些是重要的衡量標準,因為阿里巴巴還在繼續著收購狂歡。

文件稱,阿里巴巴計劃將籌資所得用於一般公司用途,這是在股票發行中用到的標準條款。

文件反映出阿里巴巴需要籌集更多資金的可能原因。阿里巴巴說它已經背負了高額債務,去年從一組大型銀行獲得的80億美元信貸額度已經耗盡。

申請文件也揭示出阿里巴巴在公司架構上更多有爭議的細節。馬云是該公司的合夥人之一,而這些合夥人提名的董事佔董事會人數的一半以上。這種合夥人制度是導致阿里巴巴與港交所上市談判破裂的原因,阿里巴巴最初曾考慮在香港上市。

阿里巴巴介紹了公司的28位合夥人,其中22人為阿里巴巴集團的管理人士,另外6人為關聯公司的經理。

現有的內部人也有其他方法維持對公司的控制。軟銀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IPO後,它仍將持有該公司超過30%的股權。

軟銀只要它持有阿里巴巴15%的股權,就有權推薦一名董事。申請文件稱,雅虎和軟銀總共持有公開上市前阿里巴巴57%的股權,這兩個股東已進一步同意投票支持合夥人提名。但雅虎的持股比例料將下降,因為按照先前的一份協議,雅虎將在IPO過程中出售手中約40%的持股。

阿里巴巴目前的董事會成員包括馬云、執行副主席蔡崇信、軟銀首席執行長孫正義以及雅虎首席開發長傑奎琳•雷瑟斯(Jacqueline Reses)。

招股書證實了目前為止承接阿里巴巴IPO工作的投行名單,它們是瑞士信貸集團、德意志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

據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的IPO規模有望達到200億美元,支付給投行的承銷費可能達到4億美元。

阿里巴巴IPO招股書數據要點:

2013年中國零售平台交易2460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阿里巴巴擁有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交易平台,涵蓋零售與批發貿易兩大領域。淘寶、天貓與聚划算,構成「中國零售平台」;阿里巴巴國際站和1688.com,分別是國際與國內批發貿易平台;速賣通是阿里旗下的國際零售平台。

截至2013年底,淘寶和天貓的活躍買家數超過2.31億,活躍的賣家數大約為800萬。

2013年,「中國零售平台」的交易總額(GMV)達到15420億元,約合2480億美元。這一規模,遠超eBay和亞馬遜,成為全球第一。

2013年,大約有113億筆的交易在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國零售平台」達成,平均每個買家購買了49筆,每一筆的成交額約136元。

這一平台佔據了中國網絡零售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2013年,淘寶和天貓共產生了50億個包裹,佔中國當年包裹總量的54%。

營收保持50%-60%增長

阿里巴巴的平台生態模式,決定了其收入與盈利主要與平台交易額的增長密切相關。過去幾年,阿里集團的收入和盈利與平台成交額(GMV)走出了幾乎一致的增長曲線。

2012年,阿里的平台交易額和收入的增幅最高達80%。目前,增幅已依然在50%-60%的區間高速增長。

另外,季度之間的財務波動曲線也很明顯。因為消費的季節因素顯著。通常,第四季度為當年的最高峰。淘寶和天貓在第四季度舉行大型促銷活動,賣家也會把大量的營銷預算安排在第四季度。從阿里集團的增長曲線看,上一年的峰值,大致就是下一年的常態。

未來幾年,中國的在線零售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目前,在線零售佔中國總零售市場的份額僅為7.9%。艾瑞諮詢預計,到2016年,中國在線零售市場的普及率將達到11.5%,規模達3.79萬億元。這意味著從2013年至2016年,年複合增長率為27.2%。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和天貓平台,佔據中國網購市場的絕對領先地位,預期增速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2013年移動交易額2320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3年12月,共有1.36億的活躍用戶通過移動端訪問了淘寶、天貓和聚划算等平台。2013年全年,阿里的移動端商品交易額達到2320億元,佔平台總交易額的15%。

據艾瑞諮詢的數據,2013年,阿里在移動成交額的交易額佔中國移動端電子商務總交易額的76.2%。

手機淘寶是最大的移動電子商務平台。2014年2月份,中國市場月活躍用戶數前五名的應用中,手機淘寶、支付寶錢包和UCWeb手機瀏覽器佔據其三。阿里巴巴系UCWeb的控股公司66%的股份。

淘寶及天貓活躍賣家2.31億

2013年,淘寶和天貓平台的活躍賣家數有2.31億,平均每個活躍買家購買49單。2012年,活躍買家數量約1.60億,平均購買為36單。2011年的平均購買為33單。

淨利潤率達43.8%

據招股書披露,2013年的2-4季度,阿里集團的收入為404.73億元,運營利潤達207.38億元,運營利潤率約51.2%;淨利潤177.42億元,淨利潤率達43.8%。

阿里巴巴集團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向賣家提供的互聯網營銷服務和從交易額中抽取的佣金。淘寶通過售賣展示廣告、搜索關鍵詞競價等獲得收入,天貓商城、聚划算和速賣通則從商家的成交額中抽取佣金和收取技術服務費,1688和阿里巴巴國際站通過收取會員費和提供互聯網營銷服務獲得收入。

阿里巴巴本身並不直接售賣商品,也沒有庫存。純粹的平台模式下,毛利率水平一直很高。2009年以來,阿里集團毛利率一直在70%上下浮動,最低66%,最高78%。

而且,隨著平台交易額的放大,阿里巴巴的收入規模亦水漲船高,相應的成本和費用佔比快速下降,運營利潤率和淨利潤率則迅速攀升。從2010財年(2009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至今,阿里集團的運營利潤率從-13.1%上升到了51.2%,淨利潤率從-7.5%上升至43.8%。

註:2012年Q3,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向雅虎集團支付「技術與知識產權授權協議」補償款5.5億美元,導致虧損。調整後的淨利潤率為25.8%。

2013年,阿里金融服務的貸款對象超過34.2萬個。截至2013年底,阿里小貸的貸款餘額為約126億元。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集團擁有的現金及短期投資約為78.76億美元。

持股架構

日本軟銀集團持股797,742,980股,佔比34.4%;

雅虎持股523,565,416股,佔比22.6%;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持有206,100,673股,佔比8.9%;

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有83,499,896股,佔比3.6%。

附:馬云上市內部郵件全文

新的機會 新的挑戰 新的征程

  各位阿里人,

  幾分鐘後我們將會正式向美國證劵監管委員會首次遞交上市註冊登記書。這將意味著阿里巴巴即將進入新的挑戰時代。

  15年前,阿里巴巴18個創始人立志創建一家中國人創立的屬於全世界的互聯網公司,希望能成為全球十大網絡公司之一,成為一家能生存102年的企業。15年過去了,我們幸運的生存了下來。我們活的比我們當年想像的好得多。

  我們明白這不是因為我們多麼的努力,或者是多麼的聰明能幹讓我們走到了今天,而是因為我們幸運的生活在這個時代。感謝互聯網,感謝生氣勃勃的年輕人,感謝在一路相伴的創業者和追夢人,感謝這個國家改革和開放的進程。。。

  我們深知,我們生存下來不是因為戰略多麼的宏遠,執行力多麼的完美,而是我們十五年來堅持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個使命,堅持了我們「客戶第一」的價值觀,堅持了相信未來,相信相信,堅持了平凡人一起做非凡事。

  相信公司的註冊登記書(內含招股書)第一版公佈之後,我們將會面臨各類評論。15年來,在大量的支持,贊語和掌聲背後,我們從來不缺指責,批評,漫罵和質疑。回應這一切最好的辦法是用我們感恩和敬畏的心態,一如既往的追隨「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使命,專注工作,讓小企業成功,讓時間讓結果去說明一切。

  上市從來就不是我們的目標,它是我們實現自己使命的一個重要策略和手段,是前行的加油站。但阿里人要清醒的認識到資本市場巨大利益誘惑背後有著無比巨大的無情和壓力。只有很少數的傑出企業能夠在資本市場持久馳騁。阿里巴巴這次在國際資本市場必將會因為規模,期待值,國界意識,文化衝突,區域政經。。。。遭遇空前絕後的挑戰和壓力。只有堅持我們的堅持,相信我們的相信,我們才有可能在壓力和誘惑中度過未來艱辛的87年。能夠面臨這樣全球性挑戰的企業並不多,我們榮幸成為其中一個。

  上市後我們仍將堅持「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的原則。我們相信做任何艱難的決定,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將來,堅持原則才是對各方利益最大的尊重和保護。上市某種意義上是讓我們更有力量去幫助客戶、支持員工、守護股東利益。

  最後,提醒大家注意嚴格遵守證券監管法規及集團的保密規定,不要對招股書做任何公開評論,所有採訪須知會集團公關部,通過集團公關部進行協調。

  至於每個員工的股票事宜,集團HR將會發出處理方案。這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我們也必須堅持「認真生活 快樂工作」的原則,請大家處理好自己的財富,在照顧好自己,家人的同時,力所能及的做些回報社會的工作和捐助。謝謝大家了。

  「興於詩 立於禮 成於樂」,阿里人,過去15年我們過的很艱難,但很精彩。未來的每一天注定不會平凡,不會簡單。今天不努力,我們可能看不到後天的太陽。沒有一家企業會持久順利,我們在堅持我們堅持的同時,必須為客戶而變,為世界而變,為未來而變。

  馬云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2014.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435

傅盛內部郵件:獵豹移動的「四個罕見」 歡聚美股開戶

http://xueqiu.com/3061886413/29167218
#互聯網# 獵豹移動CEO傅盛 新浪科技訊 5月9日上午消息,北京時間昨日晚間,獵豹移動(原金山網絡)在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CMCM」。本次IPO發行價為14美元,總股本為1.38億股美國存托股(ADS),按此計算,獵豹移動市值將達到19.32億美元。獵豹移動開盤價報15.25美元,較發行價上漲9%,市值約21億美元。
獵豹移動CEO傅盛向員工發表公開信表示,「上市,從來不是這家公司奮鬥的目標,更不是終點。我們夢想是成為世界一流的互聯網公司,為整個行業和世界帶來一點改變。」
傅盛認為,獵豹移動取得的成績可以用「四個罕見」來形容:第一,獵豹移動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取得了罕見的爆發性增長;第二,全球google play排名前五十的非遊戲移動應用中,擁有四款產品,在中國所有的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第三,通過移動端快速實現彎道超車實屬業內罕見;第四,中國互聯網領域罕見的不但不被幾大巨頭封殺,反而和各大公司的深入合作的新興高增長公司。
以下為傅盛內部公開信全文:
獵豹移動的兄弟姐妹:
我要向大家宣佈一個好消息:就在今天,獵豹移動成功登陸美國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我特地選取的交易代碼——「CMCM」,寓意著獵豹移動(Cheetah Mobile)和獵豹清理大師(Clean Master)。
這是令人興奮和激動的一天!
儘管在過去的兩個月裡,美國高科技股市急劇震盪,但我們依然得到了全球優質投資人的高度認可,路演時即獲得多倍超額認購。
這一天,我們期待了很久;為這一天,我們付出了很多艱辛和努力。
奮鬥總是艱難的。
五年前,我從一個小有所成的產品經理,變成一個一無所有的創業者。我的一切,幾乎從零開始,沒有退路。
三年半年前,可牛科技和金山安全正式合併為獵豹移動(原金山網絡),我成為這家公司的CEO,我們面臨著當時互聯網領域也許是最惡劣的競爭態勢。我們前進的每一步,無不如履薄冰。
我記得,獵豹移動成立之初,正遇到競爭對手惡意卸載我們的產品,數千萬用戶頃刻流失;正常的收費商業模式被競爭對手攻擊為不道德,收入持續下降虧損嚴重。兩個公司融合文化碰撞激烈,內部人心浮動。但無論情況多麼複雜,多麼艱險,我們依然堅持為打造用戶世界一流產品的夢想,依然相信只要專注、極致、以用戶為核心,所有的困難終將過去。
正因為如此,我們不僅活了下來,抵禦了血流成河的慘烈競爭,也趕上了從未有過的時代機遇。
移動互聯網讓全球變得更平,我們為什麼不去嘗試成為一家世界級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呢?這個夢想讓我們熱血沸騰並讓我們全力以赴!
在這個夢想的指引下,我們用了僅僅一年多的時間,獵豹移動已經成為一家全球最大的移動工具開發商。我們有超過5億的移動用戶,遍佈在全球各個角落。
這個成績,可以用四個「罕見」來形容。
第一個罕見。
過去一年,獵豹移動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取得了罕見的爆發性增長。我們產品的月度活躍用戶數從4千萬暴漲到2.23億。我們的移動用戶月度活躍規模,已經與世界巨頭Twitter、Line比肩。在新興一代移動互聯網公司中,這樣的增長速度和用戶規模,堪稱獨一無二。而我們在全球大規模獲取用戶不過一年。
第二個罕見。
儘管只有一年,我們的產品在全球Google Play的排行榜上已經顯示出了罕見的影響力。根據App Annie報告顯示,在全球google play排名前五十的非遊戲移動應用中,我們擁有四款產品,在中國所有的互聯網公司中排名第一。
縱觀全球,也只有Facebook等公司取得了類似的成績。更重要的是,在工具分類,我們是No.1。
第三個罕見。
曾經,我們的競爭對手在PC端的用戶量數倍領先於我們,對我們嚴防死守;但今天,他們在移動端他們的總用戶量早已被我們甩在了後面。這樣的彎道超車,業內實屬罕見。
第四個罕見的。
我們是中國互聯網領域罕見的不但不被幾大巨頭封殺,反而和各大公司的深入合作的新興高增長公司。
這種行業合作讓我們能在不投入任何搜索人力的情況下,單次搜索收入遠超競爭對手。這次獵豹在美國首次公開發行,金山、小米、百度、騰訊又與我們簽署了IPO股份認購協議,總計投資7,000萬美金。我們堅信幫助他人創造價值也能創造自己的價值,而不用四處開戰。古人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著巨頭助力的獵豹必將高速發展。
上市,從來不是這家公司奮鬥的目標,更不是終點。我們夢想是成為世界一流的互聯網公司,為整個行業和世界帶來一點改變。也許今天,我們離這個目標更近了一點點。但我深深知道,我們才剛剛開始。
我不管你們曾經因為現實的困難有多少次認為夢想離自己很遠,但我真的想用獵豹移動的真實故事告訴大家,只要你堅持夢想,只要你不忘初心,終有一天,dreams come ture!
最後,我要發自內心地感謝獵豹移動的每一位兄弟姐妹的辛勤付出,沒有大家同舟共濟,我們走不到今天。
未來的日子裡,還請大家堅信夢想的力量,保持熱愛,保持激情,全力以赴!
獵豹移動公司CEO 傅盛
2014年5月8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8715

觸控科技暫緩赴美IPO,陳昊芝內部郵件稱"我只要大贏"

http://www.iheima.com/thread-6394-1-1.html
以下為觸控科技創始人陳昊芝內部郵件:

各位觸控的負責人

昨天我和Gary做了一個選擇,這裡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這個選擇的思考過程

1、可能有一些人關注到完美世界昨天公佈季報Q1淨利潤2億人民幣,但下跌了9%。源於環比Q4有輕微下滑,同時Q2增長預期有限。但核心的問題是利潤質量,即單純遊戲收入的美國市場估值模型。也就是說一個年淨利潤6-8億規模的公司,刨除現金資本市場給出的公司定價1億美元不到。相當於2014年利潤1倍的PE

2、考慮前一點我們比完美幸運很多,因為我們的移動遊戲業務利潤資本市場願意給出2015年利潤8-10倍的PE,這已經遠高於端游公司的估值水平了。同時,我們以剛剛上市的聚美作為例子,資本市場給出2015年聚美利潤預期的PE是多少呢?17倍。因為電商業務在遊戲和平台型業務之間,聚美又是電商中高利潤、女性用戶群可持續消費的一種特徵,最重要的是聚美在女性化妝品電商市場是老大。因此PE在遊戲和平台之間偏平台定價

3、假設按照我們2015年利潤預期6000萬美金,投行根據他們的預測給我們打個折,按照90%完成度算5400萬美金,給予我們8-10倍的PE我們上市按照10倍是5.4億美金的市值。

如果以2014年Q1作為可比數據,我們僅遊戲業務有3500萬以上的淨利潤,超過中手游(這是攤消了人員、辦公、行政、一切成本後的淨利潤)我們的市值怎麼會低於現在中國手游呢?因為我們還有引擎及開發者平台的業務需要持續投入成本,這部分成本對沖了遊戲業務的利潤。又因為我們目前基於引擎的平台化還沒有實際收入體現,所以無論2014年還是2015年都無法計入我們平台收入作為財務預測,這是我們非常難受或者說吃虧的。

也就是僅遊戲業務我們大於中手游超過6.7億美金市值的業務,僅引擎業務1年前Amazon給我們開出引擎收購的Term是6億美金(當時我們還不是全球第一),兩個部分相加有超過13億美金的公司價值,我們卻只能被認定為純遊戲公司,且利潤低於同行,按5.4億的定價上市。

同樣假設我們現在上市,會發生什麼呢?大家如果關注獵豹上市會發現獵豹上市所有人持有的期權也就ADS,是按照10股合一股上市的,因為他們上市前總公司設定的股份數超過10億股,而現在上市了僅對外按照1.3億股核算,也就是說之前有10萬股期權的人,現在上市了變成1萬股,而這1萬股每股13美元。13 萬美元和多數人期待的10萬股每股13美元天壤之別。這個遊戲非常多的公司在上市前和上市過程中玩過,最終是員工有苦說不出。

我和Gary可能的確不喜歡忽悠,所以觸控的公司股權一直是很控制的,雖然我們期權的授予量看起來不大。但是對於至今總共只設定了1.6億股的觸控,我和 Gary在過去路演和上市準備過程中一直期望公司在10億美金以上上市,甚至是15億美金以上,這樣大家拿到的期權會在上市的時候有機會1:1轉換成公司股票,最不濟2:1,隨著股價的上漲現在的期權也是貨真價實的。

如果我們現在上市這個比值很可能是4股合1股,的確我們相信公司上市後會大幅上漲(投行也這麼看,因為我們還沒有開始路演已經錄得1.5倍左右的募資規模,而途牛、金山是在香港路演結束也不過這個水平上下。理論上京東這一兩天上市,將會有10倍左右的認購,投行對我們的判斷可能是6、7倍的超額認購。將是上半年僅次於京東的一家公司。我們如果想上市已經具備了所有條件。

我和Gary還是決定暫緩上市,保持F1即公開遞交的狀態,也就是保持隨時可以重新上路的狀態,但給自己幾個Q的時間把業務和利潤質量進行一個梳理。

給大家兩個參考

A公司

2014年 目標收入規模23億人民幣 2200萬美金利潤 全遊戲收入 含部分廣告收入(預測)

2015年 目標收入規模40億人民幣 6000萬美金利潤 全遊戲收入 含部分廣告收入(預測)

上市估值,以遊戲業務定位2015年PE10倍 投行打折 5400萬美金淨利潤上市估值5.4億

B公司

2014年 目標收入18億人民幣

其中僅遊戲業務年度淨利潤有2億人民幣 但是Q1 Q2刨除平台投入僅省2500萬人民幣

其中4月份單月遊戲業務淨利潤1500萬,但Q2總利潤只有1000萬人民幣

這家公司運營到2014年Q4,遊戲業務月均淨利潤2000萬,僅遊戲業務當季度6000萬淨利潤

Q3開始發力外部平台業務合作如向WP8、Facebook甚至騰訊通過引擎和工具幫開發者輸出產品,引擎為基礎接入第三方云服務、廣告、支付分賬,用戶平台提升用戶多次轉化,廣告業務實現利潤

在Q4基於平台業務的毛利潤5000萬,淨利潤1800萬,即平台業務自付盈虧的同時還有300萬美金利潤

2015年 收入目標30億人民幣

其中遊戲業務規模24億,平台業務規模6億(含各大平台分賬、廣告佣金、用戶平台收入)

遊戲業務當年淨利潤3億人民幣即5000萬美金

平台業務當年淨利潤2.4億人民幣即4000萬美金(因為平台業務僅計入分賬收入屬於高毛利高利潤業務)

該公司按照2015年估值 遊戲業務5000萬美金*10 +平台業務4000萬美金乘以20

公司上市估值13億美金。如果是一年後的這個時候上市將按照2016年的預期上市

2016年平台業務利潤將從2015年的40%佔比提高到60%,公司總利潤預期可能是2.5億美金

這個可以自己去算了。

A公司是我們現在 B公司是我期望我們在Q4最晚明年Q1達到的起步狀態。

到香港10天的時間,我增加了對於資本市場的敬畏和理解,但同時也去除了對於IPO過程的恐懼。剛到香港的時候對於如此惡劣的市場環境感到悲觀。因為中概股在過去2個月中普跌40%包括騰訊都跌去了27%。可10天的時間,我們看到非常多的投資人對我們平台和引擎概念的認可,但是沒有收入支撐,他們不可能給出超出市場普遍認知的定價方式。

這裡包括我們現有投資人及一些策略投資人都爭先恐後的下單,給我們最大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如果按照這個價格上市,我們將成為過去5年來成長速度比利潤規模比公司業務的長期PE最便宜的公司(什麼比例呢,假設騰訊今天的估值方式是1,京東是0.7,京東的估值就具備不錯的性價比有30%以上的成長空間,我們的估值比實際價值是0.05,所以我和Gary之前是通過招商銀行貸款1000萬美金希望購入自己的股票,因為太便宜了),買入即意味高額回報,可他們告訴我,市場環境和公司的階段就是這樣,你們沒有準備好,就必須面對。

我和Gary在這種環境下選擇延緩上市,但這個選擇需要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汽車之家 2012年上市時4億美金沒有承銷商解盤,2013年上市30億美金還在哄搶

去哪兒幾次路演的準備 最後上市還是延後了近1年 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我們是否已經有充分可以預期的業務增長,有良好的管理,有平台業務的收入體現。其他的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如果按照B公司的模型,我們現在和投行重新核算我們的預期,一方面是平台業務預期無法計入,因為還沒有財務體現,一方面是目前上市的過程需要延後1個月,但估值不一定會提升多少。只是年內的收入規模壓力下調後我們有更多空間推動平台業務。慘勝如敗

我只要大贏

按照Gary的說法,我們終於搞明白競技場的規則了,那就按照他們的規則玩。

我和Gary回來之後,會集中資金和資源在遊戲業務及平台業務的優質業務和優質團隊上,同時會拆分遊戲業務及平台業務,平台業務提高研發、運營、產品的有效性和效率,實現收入模式的突破和快速增長。遊戲業務我們已經摸索到一些有效並且可持續的產品和業務模式,我希望觸控遊戲真的可以讓用戶認可,讓我們自己為之驕傲。

在上述的過程中,我希望可以讓有利潤的團隊獲得更高的回報,讓有預期的業務及團隊獲得更有效的資源和支持。

昊芝

2014年5月21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9817

姚勁波內部郵件:恐懼是變革的唯一理由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6964
納斯達克是很多創業者的聖地,但事實早已證明——那裡並不是終點。2013年,58同城遇到有利的時機在美上市,為之前八年的奮鬥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無論是投資人、前期付出的員工都得到了不錯的回報。風光上市後的58同城,在股價高漲之後,很快體驗了一把資本的無常,股價遇到了過山車,讓第一次增發差強人意。成功只是暫時的,奮鬥才是持續的。

從58同城一季度財報之後,姚勁波發的內部郵件,可以看得出,老姚正在已經預知到了情況的嚴重性,他們的對手正在發生變化(可能並不是他們一直強調的那一個),形式也已經發生變化(戰場在發生轉移),今年在各種場合,老姚也在一直強調無線的重要性。從這封內部洩漏的出來的郵件中,i黑馬看到了以下三條信息:

1、可能會收購競爭對手

除了騰訊手握微信,BAT以及其他從web2.0發展起來的巨頭們,明顯比草根們在移動端上覺醒得遲了一些。如果自己開始做,是不是已經來不及了,收購或許是最好的選擇。巨頭們早就已經想清楚了這個道理:自己做,能不能成還是個未知數,不如把草莽們收入囊中,於是從去年開始,BAT們進入到了收割季,享受大自然的餽贈。

已經早在移動佈局的58同城,從目前來看除了原生業務。創新業務上其實做得並不夠。已經看清了移動端草莽們的侵略性,是進擊,還是收購,這是一個大問題。58同城把大將陳小華調整為首席策略官,主導創新業務和投資,老姚希望,「如果有什麼東西能革命掉我們的老業務,我們希望這個東西是我們做出來的。」

2、內部主張狼性

周鴻禕也曾經在公開場合說過上市後的苦惱,以前的核心員工,都實現了財務自由,拿到了回報成了千萬富翁,如果他們的人生目標到此為止,則將成為公司成長的阻礙。姚勁波從美國回來,也看到了員工們的變化,下班比以前早了,上班時間會偷偷看股票走勢。基於此,老姚內部郵件強調「狼性」:未來一年內我們會主動淘汰10%的主管和經理級員工,繼續擴大對員工的激勵。

3、希望58能夠成為千億公司的一員

老姚判斷,移動互聯網將會創造一撥千億級別的「互聯網+」公司,抓住移動端這次風口,他希望58會是千億公司中的一員:「如果我們到最後沒把這事做成,我們所有人都會後悔和羞愧,因為我們錯過了一個最好的時代。 」


以下是姚勁波內部郵件全文:

各位58的同學:

我們剛剛發佈了一季度的財報,大家應該看到我們收入繼續保持了3位數的年對年增長,同時更大的驚喜是我們網站的月獨立用戶/MUV首次突破了2億。但我們管理層的基本判斷是:58同城還處在一個很長的跑道的非常起步的階段,基於這個判斷,我們在此次財報和隨後的電話會議裡面清晰地傳遞了公司會加大投入的信號,我們將在市場、產品尤其是無線產品、服務網絡等多個環節進行更激進的投入。從這幾天股價的劇烈波動可以看出,市場已經收到了這個信號,這些都是我們預期裡面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做出這個決定得到了所有董事和長線基金的支持,大家可以看下我們公開市場前十大持股股東的分析,基本都是長線基金在不斷增持,他們支持我們選擇追求公司長期有效增長的這條路,追求在公司安全和一定利潤下的成長最大化。我們做出這個策略的另外一個考慮是:不給對手任何機會。

最近,我們看到很多新業務的興起,在部分細分領域,我們在被創新業務衝擊,比如代駕、租車、甚至是家政,這股浪潮會在未來5年風起云湧的發生,如果不行動,我們會看到在很多創新公司會用更加移動,更加標準,更加閉環的方式把我們一個一個原來有優勢的類別替代掉。恐懼是變革的唯一理由,我們這次組織結構調整把陳小華放在了首席策略官的位置,負責新業務和投資併購。我們目標很簡單,如果有什麼東西能革命掉我們的老業務,我們希望這個東西是我們做出來的。。小華接手以來,我們看到很多好的進展,我們的創新業務投入得到了保障,每一點新業務進展都能直達公司高層,並在全公司傳播和慶祝。我相信這次調整和投入的決心能保證58更好地迎接移動互聯網的浪潮。

除了層出不窮的創新者和高速變化的市場,更大的危機會來自我們內部。很多老員工在公司過去9年所做出的努力,我相信已經得到了回報,甚至解決了自己的財務自由問題。但最近我聽到過的部分說法:「我已經證明過自己了,他們還需要奮鬥」、「我早些年下班比他們還晚」,不管因為什麼原因,有些人鬆懈了下來。這是非常非常危險的信號,對這種人我們只會給一次機會提醒,就會堅決清理出隊伍,如果誰有這樣的思想,自己也認為很難恢復激情,請自覺選擇離開。從紐交所回來的那一刻開始我們就再一次站在了新的起點——從此之後,在58同城,再也沒有新員工、老員工之分,我們所有的員工都是58的新員工。我們要求每個人,都是充分激發起來的,每個人都需要理解,我們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會遷就有功的人,未來的9年你做了些什麼,才是評價你的唯一標準。。一個具體的行動是:未來一年內我們會主動淘汰10%的主管和經理級員工。

此同時,公司還將繼續擴大對員工的激勵。在未來一個季度,我們會投入管理資源在績效和激勵機制上面創新,爭取做出更重大的變革。因為我們要確保58能夠吸引到業界最優秀的人,能給員工足夠的空間並且始終激勵大家不斷成長。我們會推出基於業績的考核和激勵體系,絕大部分激勵政策將會定量化並提前約定,我們要確保有機制地把每年自動生成的期權池用好,使得優秀的58人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回報——這個空間幾乎是無限的,只要我們在保持高速增長。公司成立9年以來,我個人沒有拿過公司的期權,我在這裡也承諾,下個9年我也不會拿哪怕是一股的期權,因為這些資源要給到一線核心的員工們,你們在決定這個公司的未來!

很多年前,大家都習慣把互聯網當作是一個行業或者一個產業,跟我們熟知的房地產、汽車等行業是同一個垂直範疇的體系,這個階段我們看到幾家百億美金級別的公司,他們被膜拜著。但今天的互聯網正在倒下,橫向倒下,成為所有行業的所有人——從房產經紀人到餐館老闆、搬家的、租車的、做手機和電視機的都必須考慮的問題,他們突然發現多了一些原來沒有想過的對手,這些創業者用全新的做法在進入他們的領地,並把很多不能利用好互聯網的傳統企業往絕路上逼,這個過程我判斷會持續下一個十年,並且會創造一撥千億級別的「互聯網+」公司。。時勢造英雄,我不得不說我們站在一個非常有利的位置,我們身後就站著500萬已經在使用我們的商戶,面對互聯網的他們同樣誠惶誠恐,我們希望能讓他們的經營更加輕鬆,成為他們的最緊密的夥伴,讓他們有更高的競爭力,讓他們能在互聯網上得分而不是丟分。。這是我們的使命,如果做到這一點,我相信我們會是千億公司中的一員,如果我們到最後沒把這事做成,我們所有人都會後悔和羞愧,因為我們錯過了一個最好的時代。

最後,我們可以融資上市,可以市場上風生水起,可以增長看起來不錯,但作為一個互聯網的創業企業,你成功只會因為一個原因:那就是你提供了優秀的被人需要的產品。但我看到我們有些員工漸漸離用戶遠了,離客戶遠了,越來越多人習慣坐在辦公室看報告,然後開始做自己看起來不錯的功能。。所以從二季度開始我們會對產品經理提出更明確的「量」的要求——例如每月拜訪幾個客戶,走訪幾個城市。同時我們都會要求公司所有的員工使用58的網站、使用58的App,無論你是買賣二手還是租房還是找個保姆,只有真正去用了,你才知道哪裡可以更好,才能知道用戶的痛苦是什麼。我們也會要求整個研發部門都去實時關注用戶在論壇、微博等地方的吐槽,跟他們及時地互動,幫他們解決問題。我已經在做客服了,每天花至少一個小時和用戶互動,相信你們會更有時間,可以做得更好。不能遠離用戶和客戶,讓他們需要是我們存在唯一的理由。很多用戶在邊用邊罵我們,很多用戶用我們只不過是因為市場沒有更好的選擇,很多用戶在說58為什麼不做這個那個創新,很多創業者已經在瞄準我們的弱點嘗試超越我們。。我們應該非常清楚:最終,一切回歸用戶。

同學們加油!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0474

易車14年,CEO李斌內部郵件:改變汽車網站的媒體運營思維

http://www.iheim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58

圈內人士發來易車網CEO李斌發出的易車14週年慶內部郵件,從中可以看到易車的快速成長、未來佈局和以後的目標藍圖,以下是郵件的內容。

易車十四歲了。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繼續按照自己的既定節奏不斷前進。根據艾瑞的數據,易車網PC站的覆蓋用戶數在四月底超越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成為行業第一;我們的移動戰略推進順利,移動站和移動App的用戶覆蓋領先所有競爭對手;我們開始了在汽車電商領域的多種嘗試,越來越接近找到汽車電商的成功路徑;淘車網和CIG經過調整後,重新回到增長的軌道;公司營收繼續高速成長,市值比一年前成長了3倍。所有這些成績都來自於全體易車人的共同努力,謝謝大家!

隨著我們主要競爭對手在去年底上市,汽車互聯網行業出現兩強相爭的競爭格局,我們也面臨著比以前更大的競爭壓力。正如我年初在公司年會上所說的,易車是在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公司,競爭會讓我們變得更強大。如同賽道上的車手,贏得競爭是易車人的樂趣所在。每一位合格的易車人,都應該用享受競爭的心態投入到工作中,全情投入去贏得最終勝利。

贏得競爭,需要我們很清晰地知道前進的方向。越是競爭激烈的時刻,我們越需要清楚地看清未來的趨勢。

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是移動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甚至都已經不是未來的趨勢,而是我們需要主動面對的現實。5月份,我們給經銷商帶去的銷售線索中,已經有超過55%來自於移動端,這個比例還在不斷提升。這次百度的阿拉丁競標,我們主動放棄PC阿拉丁而繼續合作移動阿拉丁,就是因為隨著PC阿拉丁總體效果和性價比的下降,相比移動阿拉丁,PC阿拉丁已經不具有戰略意義。公司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在移動互聯網的投入,以確保在移動互聯網上的領先地位。

另一個趨勢是為用戶購車提供更深入的服務。2000年易車成立的時候,我就說「電子商務就是服務」,從成立的第一天起,易車就有服務的DNA。今天大家都在熱議的汽車電商,成敗的關鍵就是為用戶提供便捷優惠的購車體驗。這需要我們相關的同事改變媒體運營的熟悉思維,切實服務好購車用戶和經銷商客戶。我們新的商業模式,一定來自於我們通過創新的手段為購車用戶以及經銷商、廠商提供了獨特價值的服務。近期,我們的西安運營服務中心將投入運行,這也是我們適應趨勢變化改採取的重要舉措之一。

贏得競爭,需要我們的團隊一直保持在一個戰鬥的狀態。贏得競爭,我們需要時時審視易車共同的價值觀,專業、合作、創新的冠軍車隊精神,希望大家不要只放在嘴上,要真正放在心裡。

各位車手,2014年是我們五年計劃的第三年,請大家一起再次檢視我們五年計劃的三個目標:

1、實現「讓汽車生活更簡單」的企業使命,成為汽車用戶和汽車行業客戶心目中的第一品牌;

2、成為汽車互聯網行業毫無爭議的冠軍團隊,每一個易車人都充滿工作的愉悅與自豪感

3、營收達到全球範圍內同類公司的領先水平。


競爭已經進入到新的賽段,讓我們一起努力,贏得最終的勝利!

李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908

【獨家】騰訊投資58同城後,姚勁波對內首封郵件曝光

http://bbs.iheima.com/thread-43684-1-1.html
對於此次談判,58內部僅有幾位高管知曉,今天姚勁波通過郵件形式向內部披露了此次交易的細節:

1、對手之前是跟騰訊有過接觸,但談判沒有實質進展。2、58接受投資,並沒有放棄自己獨立公司的身份。3、迎接巨頭進來,沒有割讓過多公司利益。4、未來,不妨礙跟百度,阿里等巨頭的合作。

以下為姚勁波內部信:

各位同學, 大家週末應該從新聞裡面得知了,騰訊以7.36億美元入股58同城獲得了19.9%的股份。這是目前為止中國本地生活服務和O2O領域最大的一筆投資。

這次交易,進展很快,從開始談判到結束總共10天搞定,但由於保密的需要,沒能和內部哪怕是大部分高管溝通,實際上我是很想早點聽到大家意見的。

我向大家解釋一下這個交易的幾個細節:

1、交易價格40元每ADS,價格取的是談判時點的過去30日均價,我們並沒有為引進騰訊而打折;
2、在交易後期美股市場形勢很好,我們股票也漲了不少,但我們基金股東依然決定犧牲利益歡迎騰訊加入;
3、騰訊獲得了約15%的投票權,管理層保持了對公司的絕對控制,作為獨立公司,我們向整個市場開放合作。和百度,360,阿里等公司的合作,希望各位持續推進。

大家應該看到交易宣佈後,我們股價漲得很好,這說明市場看好這個交易能產生的協同反應,他們認為公司做了一件對的事情。
巧合的是,其實騰訊是先和我們行業另一同行談了很久,最後迅速選擇了入股58。騰訊7.36億美元和資源也許可以控股行業第二名,而他們最後毅然選擇58。我想這是他們對我們團隊和我們絕對領先的市場份額的認可。

交易只是新聞事件,兩天就會過去,接下來推進業務合作才是是重點,我們要利用各自資源為雙方用戶創造價值。

用戶是不是會更高興才是評價整個合作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這些合作的推進過程,我想我們團隊也能從騰訊團隊學到很多,同學們可以把握好這些機會。基於騰訊和58的資源和能力,我們應該做出激動人心、打動用戶的產品出來。 這次交易58又增加了一個看重長遠未來並且能給與一定支持的股東,同時進一步補充了58的資金實力。

我們可以再把眼光放遠一點,原來看三年,也許現在可以看五年以後的市場,倒推出我們現在該在哪裡下功夫。

幾個可能變化是:我們對外投資併購會加速、我們研發和市場節奏會更激進、我們新產品創新投入會加速。 像往常一樣,不管融資、上市、增發,我們做了點什麼,總會有人去評論或者有人要給其員工寫信。但是我想,真正牛逼不是說出來,是做出來的。真正優秀的公司或人永遠被人評論,而不是評論別人。只要我們做好自己服務好用戶,一切紛至沓來。空間很大,同學們加油!

姚勁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257

雕爺內部郵件:河貍家估值已達10億,出發的太久不要忘記為何出發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829/145241.html

這是一封雕爺自稱內部郵件的公開信。據雕爺透露,河貍家僅用半年,估值已達10億人民幣,正在洽談B輪融資中。在信中,雕爺說到,他們做的三家公司其實有相同的定義——收窄客群,創新價值;顛覆行業,闡述未來。
 



公司的全體小夥伴們,不好意思哈,寫這封郵件給大家時,我其實正在和另外七個公司高管在大溪地度假,其實這是阿芙早幾年留下的傳統,因為七八月份是傳統上化妝品行業的淡季,所以這幾年來一直都保持著這個時間段去海島避暑的習慣。

但現在好像不太一樣了,我們不僅僅有阿芙這一個業務,阿芙在去年就已經達到12億人民幣的投資估值報價。而雕爺牛腩,則在2家店開業後就已經被VC給出的Term sheet中估值4億,而現在我們已經有了8家雕爺牛腩,還有天天爆滿的薛蟠烤串、2家皮娜鮑什下午茶,和切客鬧小醜煎餅,這套品牌矩陣形成的“以中央廚房為供應鏈核心”的成本控制體系和針對Shopping Mall的談判能力,競爭力越發凸顯——雖然餐飲板塊現金流良好用不著去融資,但我猜接近10億的估值應不算誇張。

而河貍家則在幾天前,我們在日本轉機途中,接到“以太資本”的FA李悅給我發來的微信,一家知名VC已經發出正式Term sheet,此次B輪融資對河貍家的估值接近10億人民幣(其實對方是美元基金啦,但我喜歡換算成我熟悉的幣種,還顯得多一些),A輪的IDG也明確表示會跟投。

達到10億估值這件小事,阿芙用了整整8年,雕爺牛腩用了2年,而河貍家如果從3月11日接第一單美甲開始算,僅僅半年。

大部分外界的解讀,一定是“風口上的豬”原則啦,雖然這也不能算錯。如果河貍家是做自行車補胎業務的,我想無論如何沒法太值錢。但O2O確實是今天風口浪尖上的東東,無論美國還是中國,這個概念火得一塌糊塗,我們的河貍家美甲則剛好在這個時間段切入,甚至短短時間迅速超過500名美甲師,且日單量已然上千,成長速度驚人,如果把我們想象成一家美甲店,毫無疑問是中國第一大,而且每隔幾個月就翻倍——但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所謂估值,都是浮雲,那只是個數字,而且是個容易令人迷茫的數字,“出發的太久,以致忘了我們為何出發”,這才是我想和大家談談的。

我對咱們的這三家企業,都有相同的定義。做為願景——精油、餐飲、美業服務O2O三個完全不搭的行業,居然可以共用這兩句話16個字:“收窄客群,創新價值;顛覆行業,闡述未來”。

你看,阿芙品牌是國產品牌里賣得最貴的,但我們目前在全球簽了7座著名老牌莊園,為阿芙契約種植,直供精油原料。意思是我們根本不會做平價品牌、低廉售價,因為我們的成本確實高,這就是“收窄客群”。雕爺牛腩也一樣,不做家庭用戶的生意,不接待兒童,克制售賣酒水,雖然只有十幾道菜,但舍得用好食材,開業至今不放一粒味精,調味只用熬制的傳統金湯……所以人均客單150,差不多是Shopping Mall里最高。甚至薛蟠烤串為了搞定優質羊肉,先去內蒙錫盟買了個牧場,所以我們怎麽照顧普羅大眾低消費要求?吃個烤串人均近200我也不想,但保證了各種細節精美後,你讓我賣得便宜,“臣妾做不到啊!”

河貍家這個O2O項目籌備時,我們也知道比如做家庭保潔之類的上門服務,受眾比美甲大很多。但只有一個問題:誰都接受、但低客單價的項目,咱們團隊完全沒靈感。咱們只會做那些挑剔客人的生意,這些挑剔客人雖然難伺候,但容忍較高價格呀!嗯,這麽一收窄,咱們就腦洞大開,靈感源源不絕。美甲客人多挑剔呀,根本賣得不是好不好,而是美不美!咱們連賣碗牛腩面都能賣得那麽美、那麽雲霧繚繞有儀式感,難道還怕指尖上畫油畫麽?

目標客群一收窄,創造全新的“顧客價值”就容易了。大家看看那些阿芙、牛腩、河貍家的死忠客人,為何愛我們愛得死去活來?不是因為咱們便宜啊!而是市場上幾乎沒有同類競爭者,能和咱們一樣,為她們提供如此享受的細節、充滿靈感與創造力的貼心服務。

那什麽是“顛覆行業、闡述未來”呢?這是咱們的夢想。我總在內部說,上市?咱們不感興趣,有一天上市了也沒所謂,也不令人反感而已。但那不應該是一個優秀企業追求的目標——至少咱們興奮的東東,是如何顛覆一下所在的行業,闡述一下未來這個行業的前景。

精油行業和餐飲行業不說了,咱們這兩個品牌早就引發了業內大討論;說說河貍家美甲,“顛覆行業”已經開始了,據說北京上海兩地的美甲店老板,最恨的人就是雕爺,因為這王八蛋把他們店里最優秀的美甲師都挖走了……哦,其實,嚴格說,不是我挖的啦,而是她們聞著味道主動就投奔河貍家來了,因為我不當他們老板呀!我當她們的合作者,河貍家APP上其實是個美甲師的平臺,只要你手藝過關,你自己定價作品、自己管理自己的工作時間,想玩就玩,想幹就幹,想怎麽賣你的美麗作品都行——只要你能賣得掉!不過,虛標高價但服務不給力,得到差評,嘿嘿,那您也得自己忍受。說白了,誰不喜歡賺更多呀?誰不喜歡工作時間更自由啊?你是個美甲師,你說你是在美甲店當打工者,還是投奔河貍家,當自由職業者?

顛覆的力度足夠大時,“闡述未來”就開始了。在這一點上,我很贊同羅輯思維的羅胖子觀點,未來很多人會“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裝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河貍家做的就是美甲師這些手藝人的大聯盟啊!所以咱們河貍家內部的Slogan是“自由職業者萬歲!”我天天鼓吹的是:毫無個性的商業品牌之後,是“自品牌”的興起,每一個手藝人自己的姓名,就是品牌,憑借手藝吃飯,獲得有尊嚴的收入,不再依靠“組織”,不用阿諛“上司”,不必忍受“壓榨”,用自己雙手獲得尊敬,自覺自發磨練技藝,為顧客創造美好與感動,守護自己的姓名,捍衛自己的自由與獨立,只有這樣的人成為社會中堅,這個社會才能有更多公平,這個國家才會有更多希望!媽的,每次我想到這些,都會微微濕潤眼角呢!

這就是我們的夢想與動力。

北京上海目前都有山寨河貍家模式的,但據我觀察,和我們本質上完全相反:他們只是雇傭美甲師,然後為顧客提供上門服務,他們自己倒成了“無店鋪美甲店”的老板,然後賺打工美甲師的差價……哦,好處是,他們上來就有利潤,畢竟有差價可賺。而河貍家上來封死了自己的路,承諾永遠不收美甲師提成傭金,美甲師永遠是“所見即所得”,你見到的錢100%歸你所有……當然,這也是為啥我一上來就給河貍家融資的前提,否則A輪那幾千萬,還用得著找VC麽?一想到未來河貍家至少要燒掉幾個億現金,我也覺得菊花一緊呀!所以,持續的融資之路,不得不一早就開始。

再艱難,只要能夠“闡述未來”就是值得的。當比爾·蓋茨夢想著“每個人的桌面都有一臺電腦”時,當喬布斯夢想著iPhone“重新發明了手機”時,他們都知道一點: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實現未來。而河貍家夢想著未來有幾百萬上千萬的自由職業者,自己當自己的老板,獲得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心靈自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每個為之打拼的事業夥伴,也收獲了快樂與意義。

是的,我總在擔心,我們每天上班努力,到底TMD有沒有意義?這個世界上那麽多企業,難道少我們這一家麽?如果我們倒閉了,是不是和非洲大草原上某個蟻穴覆滅一樣?幾百萬只螞蟻被一場天災或食蟻獸消滅,死掉了,可是,這個世界有什麽變化麽?真的有人關心麽?如果毫無意義,那麽我們這些企業人,和這些螞蟻一樣每天辛勤搬運勞作,還那麽努力,有啥價值咩?

但如果我們闡述了未來,一切就不太一樣。即使是蘋果,有一天也會倒閉。事實上,拉長時間來看,任何企業都是速朽的,和人的生命一樣,都是短暫無比。但有一種可能,成為不朽,做為人,你可以成為畫家、音樂家、戲劇家,幾百年以後,人們仍然看著梵高的向日葵感受陽光,聽著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心潮澎湃,而小孩子則聽著安徒生《小美人魚》帶著淚光入眠……做為企業,闡述未來世界之摸樣,激勵一代又一代企業家去開啟明天人類新的生活方式,征戰未知的疆域——波音使人們跨洋飛行如此便利廉價,福特使汽車走進千百萬中產階級的家庭,任天堂使得全世界人們的童年如此快樂難忘,就算是今天慘淡求生、已無法獨立存在的摩托羅拉,畢竟也是發明了移動電話的先賢,當年雄心勃勃的“銥星計劃”,66顆衛星環繞地球組成無縫網絡,讓這顆星球的溝通再沒有死角——沒錯,我知道那次計劃從商業上失敗了,但那種人類的熱血夢想,野心勃勃、膽大包天的創舉,令我今天依然記得銥星電話當年的廣告語,“溝通看不見,但無遠弗屆。”

好了,我抒情完畢。

回到現實,我記得有一次,有記者問馬雲,為何王峻濤做8848電子商務時,明明比你早很多,但他失敗了而你做成了?馬雲回答,“噢,我和他都是特能講演,各個場合大談未來的人,所不同的是,我負責外面吹牛,而家里有一群兄弟把我吹的牛實現出來。他嘛……他吹完了就是真吹完了。”

無論精油、牛腩、還是美甲,咱們從事的本質都是服務業。服務業是啥?就是“手上全是老繭”——技藝的打磨,沒有一天可以止歇。魯賓斯坦說,我一天不練琴,我自己就能感覺到,我兩天不練,樂評家就能感覺到,我三天不練,普通觀眾都能感覺到……而我們的每一樁生意,都是這個類型的苦逼生意呀各位!精油,線下就是一個一個手護做出來的,線上就是一個一個咨詢培育出來的。牛腩?那真是一碗一碗端出來的,端一碗,賺5塊錢,烤串烤好一串賺2塊,嗯,啤酒賺得多點,鼓勵顧客多喝一杯……但得罪一位顧客,這輩子再別想賺他一毛錢……美甲?簡直集大成了,一方面要服務好美甲師端,教她們禮儀規範,為她們找頂尖的培訓老師(9月份甚至請來個美國TOP級美甲專家教學),一方面還得伺候好每一位顧客,小到一副進門穿的一次性鞋套都不能隨便。什麽是細節?就是每一個人都變成處女座、強迫癥、控制狂、以及完美主義大變態。

但這不就是服務的本質麽?讓每一個顧客在每一個細節上都無可挑剔,付錢時恨不能多介紹幾個朋友下次一塊來,分享她的滿意——如果我們做不好這些服務細節,那我們和中石油、中石化、工商銀行還有什麽區別?!

最後,我想說的是,目前O2O實在是太火爆了。每天打開朋友圈,都是各種O2O項目融到錢的新聞,而且金額都挺高。但是,根據歷史經驗,我們都知道任何事火爆到極點,就是拐點呀!所以我大膽預測,這一輪O2O融資的熱潮,應該半年到一年內就該熄火了——不是說O2O本身,而是資本市場的投資熱情,往往和企業發展節奏,是不匹配的。2000年的時候,門戶互聯網興起,火爆過後就是大家再也不投互聯網了,但不代表沒價值呀。潮水退去,沒褲衩的自然消失,但手上有老繭的,則真正強壯起來。我還記得2011年初,大家都覺得網絡商品品牌會崛起,VC們瘋狂投資淘品牌,很多VC誤以為阿芙也是淘品牌——其實阿芙上網前就已經上百家高檔商場專櫃,是線下精油中國第二了,只不過在網絡彎道超車,很快變為第一罷了——那幾個月,阿芙也收到很多邀約,但突然間,市場就冷了,VC全都躲起來看不見啦,阿芙反正也沒拿錢,人若無名專心練劍嘛,苦練內功,直到今天仍然在行業里遙遙領先。可當初不少拿到錢的淘品牌,今天不見了。

O2O多半也是這樣,大潮來了,人人都弄潮,這是好事。唯一問題是,每天問自己一遍,潮水退去呢?褲衩在哪里?咱們也不例外,一疏忽,咱家的褲衩也保不住!所以,回到前文那麽多啰里啰唆,“有名沒名,專心練劍”就對了。唯有手上的老繭,能抵得過一切浮躁與行業周期,唯有手上的老繭,是顧客埋單時滿意微笑的基石。

貌似這篇文字,更應該起名叫《夢想與老繭》,但為了PR效果嘛,現在的名字更狗血一些。咦?這不是”內部郵件“麽?對呀,這年頭,凡註明“內部郵件”都是寫給外人看的……不過,你真的以為只是寫給外人看的,又錯了,這篇文章,恰恰也是寫給我自己和全體小夥伴看的,且認真無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333

俞敏洪發全員郵件:酷學網C2C的模式和特點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0906/145503.html

i黑馬:9月5日上午11點,俞敏洪給新東方全體教職員工發送了主題為“新東方酷學網”的郵件,郵件中他做了兩個重要闡述:一,新東方的在線教育思路和布局;其二,詳細的介紹了酷學網C2C的模式和特點。
 

有個“平臺夢”的老俞,在郵件中這樣說到:“新東方已經建立起依托於新東方網的混合學習平臺、依托於新東方在線的智能化錄播式在線學習平臺、依托於酷學網的開放式C2C直播在線教育平臺,我們和騰訊的合資公司微學明日正在移動學習領域積極探索,新東方較為完整的互聯網產業布局正在形成。”
 
混合學習平臺、錄播在線學習平臺、C2C直播在線平臺、移動學習領域,新東方的“平臺”從內部的服務平臺,到外部的資源整合平臺,囊括了學習互動、直播和錄播等多種模式,甚至連移動端也在探索中進行。俞敏洪的這番話寓意很明確:新東方的平臺搭建已經基本完成了。
 
不過,有意思的是,郵件的正文對酷學網建立C2C開放直播平臺進行了詳細的描述:
 
1、酷學網是一個純粹的教育平臺,現在和未來,無論我們有多少用戶,都將只做教育類的直播;
 
2、酷學網不止支持新東方老師授課,還歡迎新東方之外各個教育細分領域的優秀教師簽約授課,從而成為一個百花齊放的平臺;
 
3、酷學網將執行嚴格的審核機制,無論新東方老師還是非新東方老師,都需要自行申請簽約,上傳個人資料並在線試講,通過審核後方可授課;我們將盡可能保持優秀的教學水準,為每一個在新東方平臺上聽課的同學負責;
 
4、通過審核後正式簽約酷學網的教師可以自由創建課程、自行為課程定價、並進行直播授課,一切正當、正常、合法的課程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幹涉;
 
5、酷學網將課程收入的至少60%作為課酬支付給授課教師,其余部分用於維持網站的正常運營和推廣;與此同時,網站將沿用新東方的學員打分模式,給予最受學生認可的老師更加優厚的課酬;
 
6、酷學網設置完備的教師成長體系,網站設有教學評審委員會,將對教師的階段教學表現進行專家評審。經過用戶打分和專家評審雙向評價後,教學實力強且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將逐漸獲得更高比例的課程收入分成。
 
在這詳盡的特點描述里,酷學網的特點用以下關鍵字可以概括:對外的開放平臺、教學水準審核、教學行為自定、繼續沿用新東方的評分體系。當然,寫這封郵件的目的也很明顯了,除了為晚上的活動暖場,更重要的就是歡迎且鼓勵全國各地的新東方老師去酷學上開課。
 
據了解,過去幾年間,除渾水攻擊等重要事件,俞敏洪極少發送全員郵件。這封郵件說明新東方對酷學平臺高度重視,同時也認為酷學背後直播模式是未來重要的“戰場”。
 
過去,新東方的教師資源都掌握在學校手里,要讓老師入駐到在線平臺里,需要和一個一個手握實權的分校校長們對接,談合作,利益糾葛是一個始終難解決的問題。現在,酷學網純YY的性質,讓每個新東方學校的老師可以變為“自由職業者”去酷學上開課,接受課程質量裁定。如果說在新東方自有的平臺里,老師就能賺到錢,就不用離職去YY上開課了。
 
也許這是YY當初並沒有想到的。一場低價完成的營銷,真的讓新東方動了自己做一個開放平臺的念頭。面對龐大名師離職潮,曾經總是表現得“不在意”的老俞,這次是要來大動作的節奏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0852

驢媽媽融資3億破“露怯”傳言,洪清華內部郵件:簡單相信傻傻堅持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15/146782.html

i黑馬:此前,曾因一次促銷活動,“僅限非上海戶籍”這一宣傳語把驢媽媽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更有少數媒體揣測驢媽媽存在資金短板“露怯”了。自從攜程入股同程後,門票市場的“三國殺”瞬間變為了驢媽媽獨自對抗“雙程”的新格局。攜程聯手同程,驢媽媽在業內人士看來,資金的充沛程度遠不及“雙程”。因此,一次常規的蘇、杭地區1元門票促銷活動,卻遭來驢媽媽資金告急的輿論猜測。今天,洪清華發布一封內部郵件,稱融資的第一筆3億元錢已到賬。這樣此前的“資金露怯”猜測不攻自破。
 
\以下為內部郵件內容

全體景域人:

 

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驢媽媽最近幾個月一邊在埋頭發展業務,一邊在跟資本接觸,最近融資的第一筆3億元錢已到賬。本來想低調處理不專門寫信給大家,因為在資本有點狂熱的今天,融資沒有什麽值得炫耀的。激烈競爭的市場,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但光有錢也不是萬能的。傻大粗地花錢,對企業也許是災難的開始,只有圍繞企業願景和根本目標去花錢,才會最終實現我們的夢想。這筆錢我們將全部投入到產品創新、用戶體驗改善上,通過手機移動端來實現。我們堅信旅遊一定會回歸商業的本質,為用戶和遊客提供最有價值的服務的公司一定會得到最好的回報。目前狂熱的價格戰、黑公關只是旅遊快速發展階段中的噪音。我們要緊抓旅遊轉型、快速發展趨勢帶來的巨大機遇,大家在研究行業動態和發展趨勢時,一定要擦亮你的眼睛識別真趨勢和大噪音,很多看似客觀、公正的旅遊報道和行業數據研究背後也許會有某些企業的指使和手腳,包括有些知名媒體、自媒體發布的文章背後都有某些企業深度介入和運作的痕跡,還不用說那些一眼就能看出問題的報道。唯有用戶和遊客的聲音是真實可靠的。我們要將所有精力花在我們的用戶和客人身上。所以我們要做一家有人愛的企業,不僅有用戶和客戶的愛,更要有員工的愛。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僅僅做用戶滿意的產品遠遠不夠,我們還要給用戶創造驚喜和感動,任何企業沒有用戶的愛就沒有未來。驢媽媽的“驚雷”行動已經全面啟動,我也親自參與其中,期待真正能為市場帶來正能量和踐行“以用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的精神。

 

對於景域集團的目標,我們始終不忘初心。從2004年1月份我們創辦第一家公司的時候,就立下目標:此生要做一家世界上最受人尊重的旅遊運營集團,以運營提升中國旅遊業競爭力。直到今天,我們整整花了10年多時間,景域集團已經成為中國唯一的旅遊產業鏈O2O一站式運營集團,從景區規劃設計、景區運營管理、景區品牌設計和網絡營銷、電子商務、智慧景區、帳篷客特色酒店等六個方面為景區端和遊客端提供一條龍服務。

 

近幾年,景域所面臨的競爭格局越來越複雜,但景域人始終相信每家企業的基因決定未來發展方向,景域一定要堅持驢媽媽線上為遊客服務的能力與線下景區設計運營能力的互動,打造最具創新力的旅遊O2O企業的夢想。我們正處在中國從旅遊大國向旅遊強國邁進的關鍵時刻,在線旅遊有著前所未有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成長空間,當然競爭也空前激烈,我們的未來一定會在這個戰場上披荊斬棘,有自己不可替代的地位:不僅驢媽媽會堅持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明確的夢想和目標——做門票和自助遊第一品牌,而且整個景域集團會在市場規模遠大於OTA市場的旅遊O2O產業中確立領軍企業的地位。

 

在今天的時代,景域每個公司板塊業務都要成為所在領域的翹楚,否則就難以生存。接下來十年,中國旅遊產業上遊資源價值將重新崛起,截殺渠道者也許僅僅是一個“刺客”,占據源頭者才是“革命者”。互聯網對旅遊最大的價值不是自己產生的新東西,而是對傳統旅遊企業、產品和資源的挖掘與提升。景域集團將通過旗下六大板塊的O2O一條龍服務使我們能更多擁有線下稀缺景區的經營管理權或開發權,利用這些獨特資源,並最大程度地通過資本或業務合作聯動擁有線下優質景區資源的企業,為驢媽媽用戶打包設計讓他們產生尖叫的品牌產品,使遊客價值、資源價值、全體景域人的個人價值和企業價值實現全面豐收。

 

簡單相信,傻傻堅持!誠信、激情、創新、多贏是景域從創辦第一天起就堅持的價值觀。我們一直崇尚創新,創新是一條很艱難的道路,在路上不僅有開辟新市場的太多挑戰,同時會受到很多質疑,從我第一次創業(在北京聯合創辦北京第一家民營旅遊規劃設計公司)開始,到後來我回到上海跟兄弟們一起創辦上海第一家民營旅遊規劃設計公司,都被很多人懷疑過;2008年我們創辦驢媽媽時,很多人認為門票產業不可能有大的作為,當時作為全國第一家景區門票分銷電子商務平臺,我們要面對很多質疑的眼光,而且很多景區觀望並不願意合作,但我們從未猶豫和放棄,支撐我們的就是“簡單相信未來趨勢,傻傻堅持心中夢想”的信念。創辦帳篷客風情度假連鎖酒店時,很多人認為我們是瘋子,我們從來沒有做過酒店,但我們心中始終裝著用戶和遊客的需求——他們希望旅遊就要住在最美的風景區中。目前,“帳篷客”剛一面市就受到了大量遊客的喜愛和追捧。所有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景域人的“相信”和“堅持”是一股無堅不摧的力量。

 

景域的第二個十年一定能從紛繁的競爭格局中殺出一條血路,打造成最具創新力的旅遊O2O一站式運營集團。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沈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各位景域人,風物長宜放眼量,莫為浮雲遮望眼!讓我們一起努力,用互聯網思維和力量提升線下景區、目的地運營效率和價值,擁抱中國旅遊業線上線下創新帶來的巨大變化和機遇!

 

這是史上開拓進取最好的時代。再過20年,那個時代的年輕人一定非常羨慕我們這個年代。

 

我們生逢其時。

 

洪清華

2014/10/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060

喬布斯最經典的10封電子郵件:作為創始人,你該學會的機智和幽默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03/148128.html

i黑馬:國外媒體今日發表題目為“喬布斯最經典的10封電子郵件”(10 best Steve Jobs emails)的文章稱,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雖然已去世三年,但說過的一些至理名言,包括一些幽默詼諧的電子郵件內容卻讓人難以忘懷。
 
\以下為文章內容摘要:
 
蘋果公司(以下簡稱“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雖然已去世三年,但他說過的一些至理名言仍令人難以忘記,甚至還會成為呈堂證供。
 
在今日開庭的一場指控蘋果濫用數字音樂播放器市場主導地位的集體訴訟案中,喬布斯當年的電子郵件再次浮出水面。喬布斯郵件的典型特點就是直白,但這一次可能會害了蘋果。
 
以下這10封電子郵件體現了喬布斯的嚴苛、直言無諱,以及機智詼諧的個性:
 
1. 致一名iPhone 4用戶,他是“天線門”事件的受害者。
喬布斯說:“別用那種方式拿手機就行了。”
 
2. 致iPodRip應用的開發商,蘋果準備要起訴該開發商。
喬布斯說:“把你們的軟件名稱改了。這不是什麽大事。”
 
3. 致一名Mac用戶,他的計算機進水了,又過了保修期。
喬布斯說:“這是由於你的MacBook Pro進水所致。它們是專業的計算機,不喜歡水。你的行為好像只是想找一個人來發泄怒氣。”
 
4. 致蘋果員工,描述蘋果2011年戰略。
喬布斯說:“2011年:與谷歌聖戰。”
 
5. 致一家廣告主,他之前曾對喬布斯說,自己對於移動廣告一竅不通。
喬布斯說:“順帶提一下,你是一個超級銷售員。”
 
6. 致Palm公司CEO愛德華·卡里幹(Ed Colligan),在Palm拒絕收回其挖角蘋果的決定後。
喬布斯說:“我相信,你知道我們兩家公司的財務資源是不對等的。我的建議是,在你作出最終決定前,先看看我們的專利池吧。”
 
7. 致蘋果人力資源主管,在得知谷歌開除了一名曾挖角蘋果的人力資源主管後(兩家公司曾簽署互不挖角協議)。
喬布斯在郵件中寫道:“ :-)”(笑臉)。
 
8. 致新聞集團高管詹姆斯·默多克(James Murdoch),他掌管著圖書發行商HarperCollins——亞馬遜的競爭對手,試圖提高電子的價格。
喬布斯說:“投資蘋果吧,看看我們能不能創建一個真正主流的電子書市場,售價在12.99美元至14.99美元。”
 
9. 致一名急切的大學生記者,她因為沒有得到蘋果媒體關系團隊的回複而感到驚訝。
喬布斯說:“請別煩我們。”
 
10. 致蘋果高管,關於阻止競爭對手的一項服務與iPod相兼容
喬布斯說:“當Music Match發布其音樂下載商店時,我們要確保他們不能使用iPod,能搞定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184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