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CFP/圖)
5月18日,小米科技董事長兼CEO雷軍通過他的小米Max手機發布內部郵件稱,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副總裁周光平將出任小米首席科學家,全力負責手機技術前沿領域研究。小米手機研發和供應鏈團隊,將直接向雷軍匯報。
有業內人士認為,小米這一內部調整釋放出的重要信號是,雷軍親自掛帥研發和供應鏈後,將全力解決供貨問題。
周光平
此前,周光平是小米手機的研發和供應鏈負責人。
雷軍在內部郵件中感謝了周光平過去在小米手機硬件研發、供應鏈管理上所做出的貢獻,以及為小米公司的產品研發打下堅實深厚的基礎。
對於周光平的新任命,雷軍稱是因為手機技術方向迫切需要小米做大量前瞻性研究,進一步提升小米科技的技術實力。希望周光平博士在首席科學家的崗位上不斷創新突破,期待他在探索科技前沿領域方面帶來更多驚喜。
小米探索前沿科技的消息是雷軍在2016年1月小米公司年會正式宣布的。在年會演講中,雷軍多次提到“大膽探索”和“享受科技的樂趣”兩個關鍵詞,並表示在2016年籌建小米探索實驗室,研究VR和機器人等最前沿的技術和方向。
此後,小米科技聯合創始人黃江吉和小米路由器負責人唐沐出任了小米探索實驗室負責人。
雷軍
雷軍在不久前的一場直播中曾表示小米無人機將在這個月月底正式發布。而用戶關心的小米VR、小米手環2等,雷軍表示這些產品也都在路上,離發布的時間已經不遠。
距離民主黨黨代表大會還有3周左右的時間,民主黨的“假定提名人”、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就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郵件門”接受負責調查此事的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約談,力圖為“郵件門”畫上個句號。
據美媒報道,希拉里2日親自前往FBI位於華盛頓的總部,就其擔任國務卿期間(2009~2013年)利用私人郵箱處理政府公務一事,與FBI相關調查人員詳談了近3.5個小時。
其實在希拉里任職期間,這個問題一直未曾披露,直到2015年年初,因眾議院一個委員會調查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要求查閱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的通訊記錄時,才將此事曝光。
鑒於希拉里身居要職,“私郵公用”極可能導致美國國家安全秘密泄露,因此此事引發了高度關註。美國一家聯邦法院去年6月底曾要求國務院公開上述郵件。在把個人郵件交給美國務院之前,希拉里則刪除了數萬份自己認為的私人郵件。而就在今年年初,國務院還首次證實了希拉里的郵件中包含“絕密”信息,只選擇性地公開了部分涉密較低的郵件。希拉里本人則表示,會繼續回應關於“郵件門”的質疑,也願意接受國會等相關機構的詢問,但不會輕易道歉。
克林頓幫倒忙
對於FBI而言,這場面談等了很久。盡管希拉里的競選團隊事後透露的信息不多,但始終強調,這次關於“郵件門”的會談是希拉里“自願”的。希拉里本人也再2日晚接受美媒采訪時表示,她本人對於此次會晤“期盼已久”。不過,目前,FBI方面拒絕就此次會談作任何評價。
有分析認為,希拉里“不請自來”,預示著“郵件門”調查將畫上一個句號。而且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美媒,目前對“郵件門”的後續非常樂觀,希拉里將不會受到任何指控。“郵件門”事件調查盡快收官,也有利於為希拉里今後的競選活動掃除一大障礙。
不過,就在希拉里親自前往FBI就“郵件門”解釋的前幾天,她的丈夫、前總統比爾·克林頓差點做了蠢事。上周一,克林頓與美國司法部長洛蕾塔·林奇(Loretta Lynch)在亞利桑那州鳳凰城機場內碰面,當時林奇正準備出發前往國外。林奇曾在1999年被克林頓任命為紐約東區聯邦檢察官。
“郵件門”陰霾即將掃除,希拉里的選情趨好
盡管兩人在機場不期而遇,根據林奇的說法,兩人當時也只是禮節性地交談了幾句,聊了些孫輩們的近況和高爾夫,完全沒有涉及“郵件門”,但考慮到希拉里正因此事處於調查期間,因此克林頓與司法部長在這樣一個敏感的時間點相遇,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事後想來,林奇直呼“後悔”,並強調今後不會再這麽做。克林頓的一位助理2日也告訴媒體記者,他(克林頓)也認為與林奇不宜再見面,怕給妻子幫倒忙。
希拉里事後在接受媒體采訪就此事回應時表示,“沒有人希望看到不好的結果出現。我相信他們不會再見面了。”
共和黨炸開了鍋
一邊是希拉里放低姿態,試圖收尾“郵件門”的負面影響,一邊卻是競爭對手共和黨內炸開鍋的反應。畢竟在共和黨看來,“郵件門”的曝光讓希拉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難堪,也是共和黨絕地反擊的大好時機。
得知希拉里親赴FBI面談後,共和黨的“假定提名人”特朗普在推特上發文說,FBI“不可能不建議(檢察官)對希拉里·克林頓提起刑事指控。她的所作所為是錯誤的,竟然還在繼續說謊”。而且,特朗普還抓住克林頓與林奇的會面大做文章說:“誰會天真地相信他們沒有私下達成什麽交易?這是赤裸裸地賄賂!”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萊斯(Reince Priebus)也在第一時間發聲:“美國人相信奧巴馬政府下領導的司法部秉著公正、公平的原則處理事務,但司法部長與克林頓在希拉里‘郵件門’有定論前如此巧合地會面,不免有特殊待遇之嫌。”
共和黨的另一些大佬則認為,身為司法部長,林奇此舉涉嫌“利益沖突”,她不應繼續主導對“郵件門”的調查。在外界壓力下,林奇日前表示將全盤接受FBI和職業檢察官對“郵件門”事件的調查結果和建議,暗示調查結果不會摻雜她的個人意見。
盡管共和黨內部抓住此事大做文章,但能否借機進一步縮小特朗普與希拉里之間的差距還拭目以待。路透社和益普索調查公司最新公布的一份聯合民調結果顯示,希拉里對特朗普的領先優勢維持在9個百分點,兩人的支持率分別為43.9%和34.5%。
隨著“郵件門”事件的終結,即將正式代表民主黨角逐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希拉里終於松了口氣。
當地時間7月5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表示,不會對希拉里就“郵件門”事件進行起訴。科米的這一表態,為希拉里之後的競選道路掃清了障礙。
希拉里還在7月2日親自前往FBI位於華盛頓的總部,就其擔任國務卿期間(2009~2013年)利用私人郵箱處理政府公務一事,主動與FBI相關調查人員詳談了近3.5個小時。
其實在希拉里任職期間,“私郵公用”的問題一直未曾披露,直到2015年年初,因眾議院一個委員會調查2012年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遇襲事件,要求查閱時任國務卿的希拉里的通訊記錄時,才將此事曝光。鑒於希拉里身居要職,“私郵公用”極可能導致美國國家安全秘密泄露,因此此事引發了高度關註。
由於希拉里本人起初對該事件表態強硬,外界對她的指責並未消停,並一直成為其進入2016年備選美國大選的心頭大患。好在,這一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郵件門”終於在7月底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前塵埃落定。
“希拉里太粗心”
盡管FBI決定不就“郵件門”事件起訴希拉里,但科米對於希拉里“私郵公用”的舉動還是提出了批評,稱希拉里和其助手在處理這些信息時雖然沒有故意違反政府的規定,但實在是“太粗心”了。他認為,作為民主黨“準提名人”,希拉里肯定知道,一個未分級的郵件處理系統是不可以來處理可能涉及機密信息的內容的。
科米還分享了一些FBI的關鍵發現。比如,不排除黑客入侵了希拉里的電郵系統的可能;希拉里此前聲稱,不知是否有機密信息詳細,但FBI的調查發現,至少有100封電郵包含了一些敏感的信息;當然,沒有證據顯示,希拉里故意將一些含有敏感信息的電郵主動分享給他人;最後,希拉里沒有因為隱瞞事實而刪除任何郵件。
科米還表示,FBI此次結論並沒有事先通報白宮或者美國司法部。白宮新聞發言人厄內斯特(Josh Earnest)也在第一時間表示,白宮目前不會對FBI的決定做出正式的官方回應,畢竟這一案子目前還在司法部處理中。
在得知FBI的決定後,希拉里陣營第一時間予以了回應。希拉里競選團隊的新聞發言人法倫(Brian Fallon)表示,對於相關機構不進一步追究希拉里的行為,整個競選團隊為處理該事件的人員所表現出的職業道德,非常滿意。“就像希拉里本人一直提及的,‘私郵公用’是錯誤的行為,她再也不會犯相同的錯誤了。我們很樂意看到這一事件圓滿地解決了。”法倫說道。
奧巴馬站臺
就在FBI為之前幾個月來折磨得希拉里焦頭爛額的“電郵門”事件畫上句號時,現任總統奧巴馬一起與希拉里出現在了美國東北部北卡羅來納州的最大城市夏洛特市(Charlotte)的選戰集會上。很顯然,奧巴馬已開始“化敵為友”,為希拉里站臺拉票。而這僅僅是剛開始。
不過,兩人在拉票現場時,都沒有提及FBI關於“電郵門”的決定。相反,奧巴馬在集會現場與希拉里熱情互動,又是擁抱又是聯手回應觀眾的熱情呼喊,給予這個昔日對手最大的支持。要知道,希拉里此次還是搭乘了奧巴馬的空軍一號,抵達了夏洛特市。
在造勢演講中,奧巴馬回憶起了自己在2008年和希拉里競爭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經歷。奧巴馬稱,在那一年半時間內,他對希拉里的敬仰“日益增加”,並贊揚希拉里是一名“十分聰明的女性,時刻都做好準備”。
他表示,之所以為希拉里助選,是因為信任希拉里,稱“沒有人比她更勝任做總統”。希拉里則表示,自己對能擔任奧巴馬政府里的國務卿一職感到十分榮幸。自己不僅僅將奧巴馬視為工作夥伴、2008年初選時對手,也將奧巴馬視為“能共患難的朋友”。這是希拉里第一次在公開場合如此高調地評價奧巴馬。
有評論認為,奧巴馬和希拉里之間的關系已進入了新的“共生”階段,希拉里要靠奧巴馬的影響力來提高支持率,而奧巴馬助希拉里獲選可以增加自己的政治遺產。因此,從現在開始的四個月中,這對化敵為友的搭檔鐵定將不斷地向公眾推銷對方。
特朗普很不滿
盡管奧巴馬在為希拉里站臺時,沒有指名道姓地提及希拉里最大的競爭對手、共和黨的“準提名人”特朗普,但也不忘諷刺一下這個地產大亨。“我知道,有人總愛把‘讓美國變得更偉大’之類的口號掛在嘴邊。”奧巴馬說道,“我們現在所面臨的選擇是:究竟生活在過去的幻想中,還是直面現狀,為未來的變革做好準備。”
當得知FBI不會就希拉里“電郵門”事件采取進一步行動時,特朗普及其陣營坐不住了。特朗普本人第一時間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道:“這個體系太可笑了,非常非常不公平。”此後,他還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拉里沒有資格繼續進行總統大選。”
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Paul Ryan)也認為,科米的解釋經不起推敲。“沒有人能淩駕於法律之上,”瑞安說,“科米的不起訴決定將開啟不好的先例。”在他看來,作為懲罰,希拉里應被禁止接觸任何機密文件。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也對FBI的決定表示震驚。“我看了科米的發布會,本以為FBI會對希拉里提起刑事訴訟,但沒想到,結果像沒事一樣。(這個決定)太令我震驚了。”他說道。
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結果將從位於荷蘭海牙的和平宮發出,國際常設仲裁庭工作人員此前透露,或“低調”宣布仲裁結果,將釆用郵件和信函方式告之相關方,也會對媒體發送新聞稿,並在網站公布以上文件;但仲裁員不會接受任何采訪,也不會舉行新聞發布會。
原本以為美國民主黨黨代會不像上周共和黨黨代會那樣鬧劇橫出,但事實卻相反。
當地時間7月25日,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費城的國富中心體育館舉行。在長達7小時左右的第一天大會中,“再次團結”的主題令《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印象深刻。
由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上周的共和黨黨代會上表現出色,CNN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的支持率為44%,領先希拉里5個百分點。甚至有專家表示,如果現在就最終投票,特朗普將以15個百分點大幅領先希拉里,登上美國總統寶座。
一邊是共和黨的絕地反擊,另一邊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黛比·舒爾茨(Debbie Wasserman Schultz)因“郵件門醜聞”辭職,再加上民主黨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的支持者在場外集會表達不滿,民主黨黨代會的第一天可謂陰雲密布。
2016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現場圖(周佳/攝)
民主黨“團結”打水漂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看到,舒爾茨最終還是沒能主持黨代會的開幕式。巴爾的摩市市長斯蒂芬妮·羅林斯-布萊克(Stephanie Rawlings-Blake)取而代之,在25日下午宣布黨代會開幕。
不過整個大會期間喧鬧不已。與往年一樣,臺下的黨代表和嘉賓或講話,或玩手機,還有許多人進進出出、來回走動。只有在自己州的政客上臺時,本州的觀眾會大聲歡呼一下。還有一位女觀眾索性在本報記者身邊大聲打電話,連會場都懶得離開。當希拉里的名字被演講者提到時,場內也分成兩派,一派發出噓聲,另一派則高呼“希拉里”以示支持。許多黨代表還別著印有桑德斯姓名的徽章,拉著印有桑德斯頭像的橫幅。
民主黨黨代會第一天的議程主要集中在希拉里在家庭、孩子教育方面的成功。演講團隊包括國會議員、工會領袖、民眾代表等。除了來自各州的議員上臺背書外,民眾代表還講了些聲情並茂的老套故事。總之,整個會議的重點是要體現希拉里競選綱領的“海納百川”,尤其融合了桑德斯的政見。
來自明尼蘇達州的眾議員凱斯·埃里森(Keith Ellison)曾是桑德斯的重要支持者,也是國會促進核心小組的共同主席。作為民主黨競選綱領委員會的一員,他提到民主黨綱領中許多條款都體現了希拉里和桑德斯的共同意見,比如每小時15美元的最低工資、私人監獄的暫停、養老金的增加等。他還責備那些因為不滿希拉里而放棄投票的選民,“不投票不是抗議,而是投降。”
第一夫人演講成亮點
不過,縱觀當天的演講,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的演講還是一如既往地情理兼備,機關暗布。之前美媒還在懷疑,米歇爾會不會記8年前“總統之爭”的仇,現在看來是多慮了。一開始,米歇爾就正式宣布,“我在這場選舉中與希拉里站在一起”。
作為8年前擊敗希拉里的勝利者,米歇爾動情地說道,“希拉里她沒有回家,作為一個真正的公僕,她知道有比自己的願望和失望更重要的事情。她留下來當了國務卿。她從來沒有放棄過。” 米歇爾的這番話不僅彌合了8年前民主黨代表大會上擊敗希拉里造成的裂痕,更加是暗中提醒,接下來要演講的桑德斯不要因為個人情緒而忘了大局。
盡管米歇爾在演講中沒有提過對手特朗普的名字,但是幾乎處處在貶損特朗普,擡高奧巴馬。米歇爾認為,美國在過去幾年中越來越強大。她反複提及她曾聽到的一段勵誌格言“當別人向低處走,我們向高處飛”。她諷刺特普朗“讓美國再次偉大起來”的競選口號,“我們現在就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國家。”
之後出場的馬薩諸塞州聯邦參議員沃倫(Elizabeth Warren)的演講就火力全開,幾乎指著特朗普的鼻子罵。她例舉了特普朗分裂社會、創辦大學騙錢等事例,現場一度火藥味十足。
面對沃倫的指責,特朗普在自己的推特上回應道,“沃倫,只是在歪曲我,還假惺惺地談論就連她自己都很討厭的、不講實話的希拉里。”
美國當地時間周三舉行的一場新聞發布會上,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表示,他希望俄羅斯能幫忙找回希拉里擔任國務卿時期被刪掉的3萬多封郵件。
“俄羅斯,如果你正巧在聽,那麽我希望你能找回失蹤的3萬封郵件,美國媒體界將會大大地褒獎你。”這位總統候選人如是稱。
新聞發布會結束後,特朗普的高級競選溝通顧問米勒(Jason Miller)補充說,特朗普倒不是在呼籲誰出手幹預,而是在敦促如果有人手上有這些郵件的話,把它們交給當局。
分散註意力?
“我認為同樣重要的一點是,今天我們為什麽要在這里說這些話,我們不能讓希拉里就此脫身。”米勒說,“因為她將3.3萬封郵件從位於自己家中的服務器上非法刪除,而現在全世界都看到了民主黨密謀排擠桑德斯的郵件。”
希拉里競選團隊迅速作出了回應:“這是第一次有大國的總統候選人積極鼓勵外國政府針對其政治對手開展間諜活動。”希拉里的首席政策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已經從一個好奇心事件和政治事件升級為國家安全問題。”
特朗普表示,他並不確定黑客入侵事件背後的主謀是不是俄羅斯,但他表示:“如果真的是俄羅斯,那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真是太糟糕了,因為這表明,俄羅斯對我們國家根本沒有一丁點尊重。”
在新聞發布會快結束時,特朗普再次將矛頭轉向了希拉里,指出希拉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數量少之又少,“我想希拉里是時候開一場發布會了,而看看她會怎麽開將是件有意思的事情。”
特朗普回答的最後一個問題有關現任總統奧巴馬。有記者問他對奧巴馬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的演講有何建議時,特朗普回答道:“你不妨告訴他好好享受,他的表現不怎麽樣。”
在普林斯頓大學政治歷史學家紮利澤(Julian Zelizer)看來,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的當下,特朗普的此番言論可能是經過精心計算的,目的是分散公眾對大會的關註。“所有這一切都是為了混淆視聽,為了擾亂民主黨大會。對特朗普來說,講話越聳動,新聞報道就越多。” 紮利澤如是總結道。
維基解密:郵件醜聞還沒結束
“維基解密”22日公布,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7名高層從去年1月到今年5月所收發的近2萬多封電子郵件中,內容涉及暗中協助希拉里獲得提名,以及密謀排擠希拉里競選時的最大對手桑德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舒爾茨因此宣布辭職。
希拉里團隊趕緊轉移公眾註意力,說這起事件是俄羅斯黑客所為,旨在竊取民主黨高層電郵,幹擾希拉里選情從而讓特朗普獲勝。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民主黨眾議員施夫(Adam Schiff)表示,俄羅斯非常擔心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而特朗普曾多次公開贊許普京,並表示“期待和普京合作改善美俄關系”,普京也曾多次表示“特朗普會是一個偉大的領袖”。
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被問題及他是否和俄羅斯或普京有生意上的來往時,特朗普表示否認:“我和俄羅斯沒有任何關系。除了普京尊重我這一點之外,我不知道任何其他有關於他的事情。”
共和黨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Ryan)的發言人伯克(Brendan Buc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普京應該不要插手這次選舉。”
共和黨眾議院前議長金里奇(Newt Gingrich)則似乎支持特朗普。他發推文寫道:“相較於希拉里的個人服務器對俄羅斯來說不堪一擊,特朗普有關俄羅斯黑客的笑話似乎更讓媒體不安。”
俄羅斯方面堅決否認與郵件泄露事件有關,並稱“俄羅斯企圖利用郵件影響美國大選”等類似指責是美國大選中的“常見伎倆”。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這樣做對兩國關系不好。”
“維基解密”創始人阿桑奇在25日接受采訪時曾明確指出,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證據說明俄羅斯是本次郵件泄露的幕後“黑手”。不過,他也沒有說明網站如何獲得這些郵件。他說:“我們尚未公開我們的消息源。當然,這是希拉里·克林頓競選團隊轉移視線的伎倆。”
阿桑奇還表示,“維基解密”很快還將公布更多郵件,這些郵件中包括“充分的證據”,足以讓美國司法部起訴希拉里。
維基解密網站的創始人阿桑奇又冒出來了。這次,他給全世界觀眾帶來的是近兩萬封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內部絕密郵件和附件,涉及民主黨高層多位大佬。(視覺中國/圖)
參選美國總統必須有巨額選舉資金,而唯一有能力提供支持的只有財團。別看最後是選民在進行投票,實際上投票開始前,資本已經進行了“初選”。
美國東部時間2016年7月25日,北美盛夏,賓夕法尼亞州,費城,某酒店。一群西裝革履的人士步伐匆匆地走進大堂,臉上寫滿了焦灼。這一切,都源於7月22日早上十點半的那個壞消息。
維基解密網站的創始人阿桑奇又冒出來了。這次,他給全世界觀眾帶來的是美國民主黨全國委員會(DNC)內部絕密的19252封郵件和8034個附件。涉及民主黨高層多位大佬,例如公關主任Luis Miranda(10770封)、國家財務總監Jordon Kaplan(3797封)、信件內容也頗令世人瞠目。
此刻,這幾個坐在酒店的人,其中包括曝光電郵中的主人公,尤其忐忑。眼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在即,這個醜聞隨時會像醬缸子里發酵的大豆,在隨後的會議中間彌漫開去。其實如果事情只是這樣,頂多就是令他們欽點的“太子”、堅定的女權主義政客希拉里尷尬一會兒,淪為共和黨或保守派媒體的笑話和談資。但是他們必須做最壞的打算:在即將到來的全國代表大會上,桑德斯的支持者可能會“造反”。
他們別無選擇,必須商量好如何收拾這個棘手的爛攤子。
打壓黨內競爭對手,在美國的選舉中並不新鮮。
熱心的網友早就幫圍觀群眾從海量的郵件內容中分析出民主黨的“幾大罪狀”:打壓桑德斯、醜化特朗普、金錢政治、操控媒體……這正是《紙牌屋》里上演過的劇情。
如果只是看郵件內文而不註意發信者,你甚至可能覺得有些內容頗為好笑,像高中生在他人背後嚼舌頭。
然而真實世界總是很晃蕩。這些像青春期少女一樣吐槽、腹黑、耍陰招的,其實是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7個大佬。他們是公關主任、國家財務總監、人事財務總監、數據和決策財務總監、財務總監、高級顧問以及加州北部財務總監。
早已宣布乖乖替希拉里背書的桑德斯,就是那個被戳著後背欺負的倒黴蛋,想必他一定很受傷。
看看每天擡頭不見低頭見的黨友們都怎麽罵他。
一份郵件顯示,桑德斯先是觸怒了黨主席。根據CNN報道,桑德斯表示如果他當上總統,將把現任的民主黨委員會主席踢出去。對此民主黨主席在郵件中用粗口惡狠狠地罵了桑德斯,並斷言“他肯定當不了總統”。
如果只是停留在口頭侮辱,或許桑德斯的支持者不會憤怒。一封明確表明提議在宗教選區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亞州安排人士攻擊桑德斯的宗教信仰,以令後者失掉幾張選票的郵件,坐實了本該持中立原則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偏袒希拉里、打壓排擠桑德斯的罪狀。在宗教氣氛濃厚、“無神論”被視為大逆不道的美國,如果桑德斯被公開指控為不信教的無神論者,那對其黨內初選是非常不利的。
除此之外,他們還勾結羅德島政府只開放部分投票站,只因為桑德斯在當地民調比希拉里高4個百分點。民主黨高層指示旗下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甚至付錢雇用水軍在網上攻擊桑德斯的支持者。
打壓黨內競爭對手在美國的選舉政治文化中,其實並不新鮮。“相互揭醜甚至可以說是美國選舉政治的一個顯著特色。”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說,揭醜甚至比正面闡述還重要。
2000年,共和黨初選期間,麥凱恩對決小布什。麥凱恩收養的孟加拉裔孤女,被小布什造謠說是麥凱恩在亞洲的私生女,令麥凱恩在競選期間受到很大影響。
“這是美國選舉政治中的一種常態。”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刁大明認為,這是美國政治人物慣用的操作方式,只不過在維基解密以前,這塊遮羞布並沒有被撕開。如今直接的後果,或許是令民眾對民主黨乃至美國兩黨政治不信任或產生厭惡情緒。
在中山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張宇權副教授看來,美國民主政治最大的弊端在於兩黨以及兩黨之間無休的內鬥,導致民眾對精英政治的反感,對國會和政府的不信任,最終導致民粹主義的興起。
兩個政黨都沒有很好地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
郵件中比打壓同伴更勁爆的,是聯邦政府機構職位有報答“政治獻金”之嫌。包括姓名和金額的詳細捐獻記錄被扒了出來。
被卷入這類醜聞的有財務總監和財務主任。
財務總監Jordan Kaplan說:“如果你有人(要推薦),把全名、城市、州、郵箱和電話送給Scott Comer。多少人都行,只是不知道多少人能如願。”
財務主任Scott Comer先是誇了海口:“任何你希望被考慮進入董事會的人,例如美國郵政署(USPS)、國家教育協會(NEA)、國家人文基金會(NEH)。任何人有特定的興趣並且希望到某個部門的董事會工作的都可以。”
“不過,我得說,能在NEA/USPS這樣重要的部門找個位置可不容易。很有可能他們最後會進入‘女性歷史委員會’這樣的機構。”隨後或許這位主任覺得牛皮不宜吹得太大,又降了些調門。
在金燦榮看來,參選美國總統必須有巨額選舉資金,而唯一有能力提供支持的只有財團。別看最後是選民在進行投票,實際上投票開始前,資本已經進行了“初選”。金燦榮說:“那些獲得財團青睞的候選人才可能脫穎而出。勝選後,當然必須進行回報。所以,選舉的結果以及當選者並不一定能全部代表人民的真實利益。”這樣的選舉制度,必然令權術和計謀大行其道。
不久前,知名的日裔美國學者弗朗西斯·福山自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發表的文章也再次對美國政治表示憂慮,認為這可能會帶來一種政治上的失敗。
福山的擔憂源自《紙牌屋》被現實翻拍的可能。他說,在近幾十年來,共和黨內部企業精英們與社會保守派的合作模式表現在,前者提供資金,後者主要負責投票。《華爾街日報》的社論版面概括地代表了企業精英們的主張,就是提倡經濟自由主義:追求自由市場,自由貿易和開放高技術移民。正是由於共和黨的支持,使得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在克林頓任內順利通過,最近的“貿易促進授權”(更為人熟知的說法是“快速通道”)也是共和黨人的傑作,支持他們的那些企業精英們也能從中受益。
“然而,美國的制度並未充分代表民意,兩個政黨都沒有很好地為弱勢群體提供幫助。”福山感嘆。
當被外界唱衰四分五裂時,民主黨卻吃起了“團圓飯”。
但桑德斯本人在事件發生後的輕描淡寫出人意料。他對CNN表示,這些郵件“對我來說不值得大驚小怪”。
“我的意思是,我向來知道,任何客觀的觀察者也一直清楚,DNC一直在支持希拉里。對此,我未感震驚。”桑德斯不僅不發火,還大肆稱贊了希拉里一番。這位民主黨參議員的反應或許令人費解。
不過民主黨隨後的一連串動作或許可助大家管窺一番。在內部郵件被公開的幾小時後,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當天的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登臺演說,為希拉里站臺。隨後緊接著又是一連串的政治明星的演講轟炸:包括麻省的沃倫(Elizabeth Warren)、桑德斯和第一夫人米歇爾。
當被外界唱衰四分五裂,民主黨卻吃起了“團圓飯”。這正是具有美國特色的政治過程。
2016年7月28日在費城落幕的民主黨全代會看起來比對手的全國代表大會要祥和。穿著一襲象征女權主義白色西裝的希拉里容光煥發。親民主黨媒體CNN甚至公布了希拉里民調高於特朗普的民調結果。
這又是什麽政治邏輯呢?難道說希拉里手指一揮,把黑鍋扔給了遙遠的普京,危機就此化解?只能說,美國的選舉政治,候選人永遠比政策更加是焦點。
維基解密公開表示,還有更大的足以撼動希拉里的猛料3.0在等著大家,從阿桑奇接受CNN采訪透露的信息看,猛料3.0將涉及希拉里任國務卿期間在利比亞班加西的作為。看來,它是和民主黨杠上了。
“郵件門”里的某些故事是否會比《紙牌屋》還要精彩?觀眾們期待精彩,但也擔心過於精彩,會讓美國民主的形象在全世界蒙羞。“美國人也知道自己的制度存在缺陷,但他們依然自負地認為這是美國最好的政治選擇。”金燦榮說。
在刁大明看來,把美國大選看作是真實世界的《紙牌屋》,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切的。確實存在著權謀、欺騙、沆瀣一氣等令公眾所不齒的東西。“但是較真地說,類似電視劇《紙牌屋》中所出現的為了權力不惜奪人性命的觸犯人類行為最底線的犯罪行為,真實世界和虛構的還是有些距離。”刁大明又說。(趙楊、魏香鏡對本文亦有貢獻)
程維認為兩個團隊的結合,就像兩個人結婚,最重要不是外在,而是底層價值觀是否相同。
i黑馬訊 8月10日消息,在滴滴出行正式宣布收購Uber中國的一周後,滴滴出行CEO程維在給Uber中國的員工發了一封名為“One Team,One Dream”的內部郵件。
他表示,“我希望優步中國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我相信這是最好的決策。合並後眼光不要再盯向對手,要盯準用戶,看到用戶出行的痛,更高效率解決問題,依靠體驗和效率的提升推動業務持續增長。”
以下為郵件內容:
優步中國同學們,大家好。
滿懷對移動出行未來的憧憬,我們宣布了滴滴和優步中國合並的決定,這個決定標誌著我們聯手開創的行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因為種種原因,對優步中國的同學來說,這是個突然的消息,相信大家聽到這個消息的心情也是複雜的。
在這個消息公布後第一時間,Jean(柳青)帶著滴滴高管團隊代表跟大家見了面,代表我和滴滴全體員工表達對優步中國的尊敬,對所有同學的欣賞、擁抱和歡迎。中國人講見面三分親,我也期待和大家見面。
想想四年前,所有人只能去路邊等車;兩年前,中國還只能叫到出租車,沒有人聽過人民優步、快車、專車、順風車…我們就知道我們那麽拼搏的意義所在。
但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變化即是挑戰,也是機會,我們都是在變化中歷練、成熟。
上周我和TK見面,我說我相信兩邊會很快變成“one team”。滴滴經歷過一次整合,我相信兩個團隊的結合,就像兩個人結婚,最重要不是外在,而是底層價值觀是否相同。
四年來,滴滴快速發展,我們一直堅持我們的理想和使命:讓出行更美好。我們在很多方面很像,因為我們年輕,都有夢想,簡單赤誠,有顆冠軍的心。優步的夢想是讓出行如流水般可信賴。滴滴的同學們自稱小桔人,他們簡單、開放、激情、獨立思考、極致執行、擁抱變化;優步則希望員工能創造魔力(Make Magic),為城市喝彩(Celebrate Cities)、有冠軍的思維(Champion’s Mindset)……
希望未來我們延續簡單、拼搏的文化,最優秀的年輕人一起,成為彼此並肩的戰友,創造出行未來,成為世界頂級的科技公司。
成為“one team”,實現“one dream”。但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請大家互相諒解,相互支持。
在過去的幾天,大家面臨了內部系統及數據的一些挑戰,對我們彼此的工作和溝通也造成了一定的困擾。有些同學也通過郵件在咨詢一些問題,我們收到了這些問題,有些進行了回複,有些在匯總進行解決。我和Jean也會盡最大的努力,在未來的2-4周內和大家一起做好過渡。我們經歷過了滴滴快的合並,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可以借鑒。
過去幾天,通過跟優步中國部分管理者面對面的溝通,我對組織和人員有了更深的了解,也直接聽到了來自管理者及其代表員工的心聲,更感受到了優步同學的激情和氛圍!這比我通過新聞和微信朋友圈看到的信息更加真實。
為了解決費用報銷、供應商付款、司機提現、合同續簽、工薪發放、社保繳納等問題,我們彼此雙方的職能團隊已經開始互相見面進行交流,對於緊急的問題進行討論,共同制定解決方案,以保持業務和團隊的穩定,繼續履行對用戶、司機和員工的承諾,確保良好的體驗。
我希望優步中國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我相信這是最好的決策。市場上也應該有多個品牌服務供消費者選擇,就像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就像肯德基和麥當勞,就像同是寶潔旗下的飄柔海飛絲和沙宣。要消除的是同質化、惡性競爭的部分,要加強的是差異化用戶定位、打磨體驗和創造價值。
我希望在未來2-4周內能夠完成面向未來的業務、組織方案,讓大家盡快進入新的工作狀態。
相比衣、食、住,出行的變革才剛剛開始,市場化、信息化大門才剛剛打開。夢想還在遠方,有機會希望一起聊聊出行的未來。
合並後眼光不要再盯向對手,要盯準用戶,看到用戶出行的痛,更高效率解決問題,依靠體驗和效率的提升推動業務持續增長。
合並後平臺更大,力量更大,也希望保持感恩和敬畏,相信大家會在新平臺有更多的收獲和成長。
請HR在恰當時間組織,我們也歡迎優步中國全國各地的同學們,能夠到北京,到數字山谷來交流,後廠村路雖然有時候堵,但整個這邊的氛圍還是很不錯的。
謝謝。
Will(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