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媒:奧朗德或將就是否競選連任法國總統表態

距離法國下屆總統大選還有8個月,相較於各黨人士陸續宣布參選的積極態度,現任總統奧朗德尚未讓大眾知道他是否競選連任,但可能於下周表態。

據外媒報道,奧朗德(Francois Hollande)將於9月8日發表演說,屆時可能向人民傳達他是否競選連任的決定。

媒體先前稱,奧朗德會於年底前視國內失業率狀況,決定是否競選連任;但極右派、右派及左派都有人相繼宣布參選,並開始造勢,奧朗德勢必得提前表態。

國民議會社會黨(PS)黨團主席勒魯(Bruno Le Roux)接受廣播電臺訪問時說,奧朗德應盡快決定,最好是下周,因為奧朗德8日有一場預定演說。

但預計奧朗德不會直接明說是否參選,而是透過描繪政策願景、以大眾能心領神會的方式傳達;另外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的社會黨籍成員也將動員於下周團結支持奧朗德。

奧朗德

據新華社8月20日報道稱,兩名法國記者安托南·安德烈和卡里姆·雷蘇利在他們最近出版的一本書中透露,法國總統弗朗索瓦·奧朗德有意明年謀求連任,但如果失敗,他將退出政壇。

這兩名記者將和奧朗德的交談寫成《與總統的私人對話》一書,19日在法國出版。在與他們的對話中,奧朗德感慨歲月如梭,細數從政的壓力和當總統的負擔。

書中提到,“我了解(當總統)是什麽樣的……這幾年幾乎沒有個人生活。”奧朗德說,但他依然“有意”競選連任,“這是我的個人意願”。但奧朗德表示,如果看不到獲勝的希望,他就不會宣布參加明年的總統大選。“如果我輸了,我會退出政壇。”

據悉,法國總統大選將於明年4、5月舉行兩輪投票,目前已表態有意要參選的有右派的前總統薩科齊、前總理朱佩;極右派民族陣線(FN)主席瑪琳雷朋(Marine Le Pen);左派的前經濟部長蒙特布赫(Arnaud Montebourg)、前區域平等及住宅部長杜芙洛(Cecile Duflot)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2956

金墉成為下屆世行行長唯一提名人選 連任幾無懸念

據新華社消息,世界銀行14日宣布,世行執行董事會確認提名下屆世行行長人選的時間於當天晚上6時截止,現任世行行長金墉成為唯一提名人選。

世行當天發表聲明說,根據之前宣布的行長遴選流程,世行執行董事將與金墉在華盛頓會面,預計將在今年10月初的世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年會時結束遴選流程。

美國、中國等世行主要股東均已表示支持金墉連任,這意味著金墉再次當選世行行長幾乎無懸念。

金墉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5歲隨家人移居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醫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顧問、達特茅斯學院校長等。2012年,金墉獲得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成為世行行長候選人,並最終當選世行行長。他的本屆任期將於明年6月30日結束。

金墉

世行8月23日宣布,世行執行董事會收到現任行長金墉提出的連任意向,並決定啟動下屆行長遴選流程。世行執行董事可於8月25日至9月14日提名人選,後由執董會確定至多3名行長候選人,並最終確定行長人選。

根據世行章程,世行行長在執董會指導下開展世行的日常業務。行長對機構、官員和員工負責,受制於執董會的總體管控。行長在履行其職責時,完全對世行而非任何其他權威承擔義務。同時,行長還擔任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開發協會執行董事會的主席。行長當然也是國際開發協會和多邊投資擔保機構董事會主席及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管理委員會主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093

統俄黨杜馬選舉大勝 普京2018年連任總統妥妥的?

俄羅斯總統普京支持的統一俄羅斯黨(下稱“統俄黨”)在此次俄國家杜馬選舉中成功保持了第一大黨的地位。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俄羅斯媒體引俄中央選舉委員會的消息稱,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90%的投票結果統計結束後,統俄黨的得票率為54.21%,在225個選區中的203個保持領先。

統俄黨的勝利和普京目前在俄羅斯的高支持率分不開,而統俄黨保持杜馬第一大黨的地位也被視為普京贏得2018年連任選舉的起點。

“生活不容易”

當地時間18日晚間,投票站關閉幾分鐘後,普京就對統俄黨黨員發表講話,他說盡管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導致俄羅斯經濟增長放緩,但勝利表明選民仍然信任統俄黨。

西方媒體評論稱,盡管普京尚未確認將尋求連任,但其幕僚很可能將此次國家杜馬選舉結果作為普京2018年連任選舉的極佳出發點。

“我們可以確定地說,統俄黨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普京和俄羅斯總理、統俄黨主席梅德韋傑夫一起出現在該黨總部,“我們知道,人們的生活不容易,問題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也很多。盡管如此,我們還是獲得了現在的結果。”

普京所說的“生活不容易”被廣泛解讀為當前疲軟的俄羅斯經濟。原油價格下跌,加之西方的制裁令俄羅斯經濟遭到雙重打擊。2015年,俄羅斯經濟增速同比下滑3.7%,今年第一季度萎縮1.2%,今年第二季度略有好轉,萎縮0.6%。截至第二季度,俄經濟已連續18個月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稱,俄經濟今年將萎縮1.2%。

另據美媒報道,俄羅斯政府應急備用金 “雨天基金”本月減少到322億美元,為2年前的三分之一左右,有分析師預測,今年底該基金可能減少到150億美元,進而消耗殆盡。

為刺激經濟,當地時間16日,俄央行宣布將關鍵利率從10.5%下調至10%,今年6月俄央行已將關鍵利率下調了0.5個百分點至10.5%。俄央行行長納比烏琳娜(Elvira Nabiullina)表示,下調利率是為了支持經濟活動中的借貸活動。

根據俄媒引述俄國家自動化系統“選舉”數據,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統俄黨的投票率為47.93%穩居第一;俄共排名第二,得票率為13.53%;俄自由民主黨排名第三,得票率為13.28%;“公正俄羅斯”得票率為6.19%。其他政黨均未突破5%(進入杜馬)和3%(有權獲得國家財政資助)的門檻。

統俄黨在203個選區領先,“公正俄羅斯”和俄共候選人分別在7個選區領先,俄自由民主黨在5個選區領先。

普京效應

“杜馬”一詞是俄文音譯“議會”的意思,國家杜馬是俄常設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主要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等問題。2008年,時任俄總統梅德韋傑夫簽署憲法修正案,將總統任期由4年延長至6年,國家杜馬任期由4年延長至5年。

2014年2月,俄國家杜馬通過普京提交的恢複國家杜馬混合選舉制的法案。因此,此次選舉實行混合選舉制,即在總共450個議席中,一半議席按照政黨比例代表制選舉產生,另外一半議席則在單席位選區中選舉產生,在全國設立225個選區,每個選區選舉產生一名。在2011年的國家杜馬選舉中,統俄黨獲得了49%的支持率。

統俄黨的勝利和普京分不開。有民調顯示,目前普京的個人支持率高達80%。有政治觀察家稱,俄羅斯選民並沒有發現能替代普京和統俄黨的更好的選擇。在此次杜馬選舉開始前,俄羅斯的幾大政黨都加強了宣傳攻勢,但仍未能動搖統俄黨的地位。

住在俄羅斯西部城市薩蘭斯克的65歲退休工人科爾薩克(Yevgeny Korsak)說,自己將票投給了統俄黨,“因為它強有力”。

今年9月,普京在接受采訪被問及是否參加2018年總統選舉時表示,討論總統大選時機還不成熟,要等到9月杜馬選舉後再看。他稱,2018年的總統大選如何進行,誰參與進去,都取決於任務和目標的完成情況。

而從去年開始,普京就逐漸著手進行大範圍的人事調換,核心圈子的一些老友相繼離開。最早的跡象之一是,去年10月,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原總裁亞庫寧宣布辭職;接著今年5月普京的親信、年屆70的聯邦保衛局局長尤金·穆洛夫(Yevgeny Murov)被默默無聞的副手德米特里·科契納夫取代;8月,總統辦公廳主任伊萬諾夫(Sergei Ivanov)的職務被解除。有俄羅斯政治觀察家稱,普京正在重新打造他的核心圈子,讓那些可以信任和容易控制,且不會危及其政府合法性的新夥伴進入圈子。

西方媒體將此次選舉稱為2018年俄羅斯總統選舉的預演,唯一公開批評普京的反對黨支持率未能達到進入國家杜馬需要的底線5%。如果普京成功連任,他將成為除了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外,在任時間最長的俄羅斯領導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36

飽受“不信任”的科爾賓,連任英國工黨黨魁

據CNN報道,英國最大反對黨工黨黨魁科爾賓周六獲選連任,以61.8%的支持率打敗對手史密斯(Owen Smith),後者得票率為38.2%。 

科爾賓這次的得票率,也比去年首次當選時的59.5%高。

科爾賓呼籲全黨再次團結起來,重新出發,他說“全黨”,包括議會的工黨議員,有責任“尊重已經取得的民主的選擇”。

對此結果,執政的保守黨則表示,“沒有人應該慶祝這一勝利。工黨所提供的政策對那些想要政府為他們做些什麽的人來說,無濟於事。”

工黨黨魁傑瑞米·科爾賓(Jeremy Corbyn)

這是工黨短短一年之內舉行的第二次黨魁選舉。去年5月,由於在議會選舉中落敗,時任工黨領袖埃德·米利班德宣布辭職。同年9月,工黨舉行黨魁選舉,以政治立場激進著稱的左派候選人科爾賓在爭議中上臺。

今年6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部分工黨議員以科爾賓未能拉動更多選民投留歐票而對其進行指責,並聯合發起了對科爾賓的不信任動議,從而直接導致了本次黨魁選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388

金墉連任世行行長 當務之急是維護機構穩定

毫無懸念,世界銀行(下稱“世行”)正式宣布了金墉連任行長至2022年的消息。

美國當地時間27日,世行在聲明中宣稱,世行執行董事一致同意金墉繼續連任世行行長,其第二任期將於2017年7月1日開始,且“世行執董認可金墉在世行行長第一任期內的領導力與願景,同時也認可他在管理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在金墉與世行執董會的會談中,金墉為連任期間的任務定下了三大長期目標:首先,通過鼓勵私人部門投資基礎設施促進經濟增長;其次,投資包括教育、醫療和技能在內的人力資本,用以支持國家在未來經濟中的競爭力;第三,保護全球經濟免受下行風險威脅。

此前,由於金墉在任期內進行大刀闊斧卻極具爭議性的改革,令其在世行內部面臨“領導力危機”。此次金墉在與世行執董會的會談中也表示,當務之急是維持機構穩定和加深與員工的接觸,他並表示,期待“與世行員工、合作夥伴和成員國共同努力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沒有貧困的世界”。

業績獲得執行董事力挺

在獲得世行執行董事會批準第二個五年任期後,金墉發表聲明稱:“我對榮幸地獲得連任這一偉大機構的負責人感到謙卑,我感謝執董會給予我這個機會在成功基礎上再接再厲。”

“2012年我加入世行時,我工作的起點就是為機構設定了兩個雄心勃勃的新目標:到2030年消除極端貧困,促進共享繁榮——即促進各發展中國家底層40%人口的收入增長。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世行必須加快步伐,更加大膽,更加靈活,重新定位。”金墉說。

金墉表示,未來全球仍然面臨氣候變化、流行性疾病等重大挑戰,世行需要與夥伴更加密切地合作,繼續找到創新方式以更有效地動用發展資源。

在聲明中,世行則用了很大篇幅力挺金墉2012年以來擔任世行行長的成績。

世行執行董事表示,金墉在任上四年中成績斐然,在第一年就得到了利益攸關者對於世行兩項重要目標的背書:在2030年結束極端貧窮,並推廣共享式繁榮。這意味著推動增強發展中國家底層40%人群的收入。隨後,世行通過面向最貧困國家的國際開發協會(IDA)籌款,並得到了破紀錄的520億美元資金。

近日,IDA首次獲得穆迪和標準普爾授予的Aaa/AAA(穩定)公共信用等級。信用評級將使IDA能通過資本市場籌資,資助世界上77個最貧困國家開展各種改變生活的投資項目,包括提供清潔水源和能源、為難民創造機會、應對自然災害及公共衛生危機等。

同時,管理層也提升了世行面向中等收入國家的國際複興開發銀行(IBRD)的貸款能力。作為金融可持續性的一個重要里程碑,2018財年IDRD的貸款收益在近十年來將首次超過管理費用。此外,世行集團進行了支出審查,降低管理成本4億美元,並將部分結余投入支持兩大目標的世行業務。執董們對此次支出審查進展順利表示滿意,使機構得以加大對各國的支持力度,專註於更快速地取得成果。

世行執行董事還對埃博拉疫情暴發時,世行在財政支持方面的迅速反應表示非常滿意,並指出2016年5月成立的流行病緊急狀態融資貸款基金將在2017年初正式運營。此外世行執行董事還贊揚了金墉領導世行在氣候變化議題方面的作為。

當務之急是加深與員工的接觸

自2012年上任以來,金墉一直在思考世行在新的歷史境遇下轉型的問題,並在內部進行了大範圍的改革,令世行從傳統業務向更偏向應對緊急性突發事件的方向,比如應對埃博拉病毒等方向轉型。這也令他成為了世行內部極具爭議性的角色。

8月10日,世行員工協會致信執行董事會,表示世行正面臨領導力危機,希望結束目前美國籍行長“世襲”的狀態。

“世界已經改變,我們應當隨之進行改變,除非我們改變遊戲規則,世行現在面臨著成為國際舞臺上一個時代錯誤的現實可能性。”世行員工協會在信中指出,從1944布雷頓森林體系創建以來,世行一直在美國籍行長的領導之下,現在是時候改變了。

世行員工協會主張由一個“可信的搜索委員會在國際上招募候選者,並組織具有透明度的面試和選拔”。

信件還援引此前內部員工調查的數據稱,在過去兩年中,世行員工士氣低落:受調查員工中僅有1/3能夠理解管理層團隊領導的方向,“認同管理層創造了開放和信任文化的受調查員工就更少了”。

在危機顯現後,金墉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包括一系列甄選流程也立誌在為其再次當選掃清障礙。

此次,金墉在與世行執董會的會談中也表示,當務之急是維持機構穩定和加深與員工的接觸。他並在談話中他贊揚了世行高素質、專業員工的敬業精神。

金墉1959年生於韓國首爾,5歲隨家人移居美國,為哈佛大學博士,曾任哈佛大學醫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顧問、達特茅斯學院校長等。2012年,金墉獲得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成為世行行長候選人,並最終當選世行行長。他的本屆任期將於明年6月30日結束。

根據世行章程,世行行長在執董會指導下開展世行的日常業務。行長對機構、官員和員工負責,受制於執董會的總體管控。行長在履行其職責時,完全對世行而非任何其他權威承擔義務。同時,行長還擔任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和國際開發協會執行董事會的主席。行長也是IDA和多邊投資擔保機構董事會主席及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管理委員會主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7024

日本自民黨討論總裁任期延長事宜 安倍或連任9年

19日共同社消息,日本自民黨的“黨和政治制度改革實行總部”(總部長為該黨副總裁高村正彥)本月19日召開了討論延長黨總裁任期的第三次高層會議,決定由高村全權負責處理。目前,自民黨黨章規定總裁可最多“連任兩屆共6年”。

據相關人士介紹,目前主要圍繞“連任三屆共9年”的方案展開協調。此外也有人提出“撤銷對多次當選設限”的方案。高村在會議伊始致辭稱:“正在逐步縮小範圍,將兩個方案中二選一。”

報道稱,根據設想,日本自民黨高層會議決定最終方案後,送交以全體議員為對象的總部會議和總務會,在獲批後於明年3月5日的黨大會上修改黨章。目前處於第二任期、2018年9月任期屆滿的現任總裁、首相安倍晉三或可以連續3屆競選總裁。

圍繞延長黨總裁任期一事,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8月表示擬設立相關討論平臺。改革實行總部高層會議9月20日開始進行討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95

樸槿惠欲修憲允許總統連任:5年單任制已不合時宜

據韓聯社10月24日報道,韓國總統樸槿惠24日在國會就2017年度預算案發表講話時表示,為了爭取在任期內完成修憲,將建立負責修憲的政府組織,擬定修憲案。

樸槿惠還呼籲國會成立修憲特別委員會聽取民眾意見,並討論修憲範圍和內容。樸槿惠說,1987年經修訂的憲法規定總統5年單任制,而如今該制度已不合乎時宜。現在應完善1987年民主化體制的缺陷並勾勒全新的“2017年體制”。從今天起,我要把民眾和國會的修憲要求視作國政課題,著手啟動相關工作。

樸槿惠說,就任3年8個月來我切身感到通過修改部分政策或采取幾項改革措施無法解決我們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在韓國,總統選舉結束後的第二天政界就出現針對下一屆總統選舉的鬥爭格局,因此黨爭和對立呈現常態化趨勢,爭奪政權比民生更受重視。同時總統單任制難以使政策延續,導致推進國家重點課題缺乏可持續性,外交政策缺乏一貫性。

樸槿惠提出,此時此刻我切身感到這些問題十分嚴重,但為了重點處理安全、經濟及民生方面問題,不得不推遲修憲相關討論。經深思熟慮後我得出的結論是,對治國理政大框架進行根本性改革十分重要,在任期內需為韓國躋身發達國家行列奠定基礎。與此同時,從政治議程上來看,目前修憲最合時宜。

樸槿惠說,與制定現行憲法的1987年相比,當前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為適應這些變化需要建立新系統。大多數民眾、國會及社會各界要求修憲呼聲日趨高漲。

據了解,根據現行《大韓民國憲法》,總統任期為5年,僅可擔任1次。1987年修憲規定總統5年單任制至今,韓國歷任6位總統,分別是盧泰愚(1988-1993)、金泳三(1993-1998)、金大中(1998-2003)、盧武鉉(2003-2008)、李明博(2008-2013)、樸槿惠(2013-)。

樸槿惠是韓國第18任總統,韓國前總統樸正熙的長女,也是韓國第一位女總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245

韓國總統不能連任,樸槿惠想改掉這個規矩

曾明確反對修憲的韓國總統樸槿惠提出力爭在任內完成修憲。

當地時間24日,樸槿惠在國會就2017年度預算案發表講話時提出修改憲法,讓總統能夠服務多個任期或者建立議會制。為了爭取在任內完成修憲,將建立負責修憲的政府機構,擬定修憲案。

反對派將此舉視為樸槿惠轉移註意力的權宜之計,稱很難同意樸槿惠為扭轉因為親信涉腐爭議導致的不利局面而討論修憲。

樸槿惠不再競選第二任期

據韓國媒體報道,樸槿惠在講話中稱1987年經修訂的憲法規定總統5年單任制,而如今該制度已不合乎時宜,現在應完善此前體制的缺陷並勾勒全新的“2017年體制”。她說,從現在開始要把民眾和國會的修憲要求視為國政課題。

韓國從1987年開始實行總統全民直選制,總統由國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5年,不得連任,政府通常會在任期過半後就成為“跛腳鴨”,限制了各項政策的推進。根據憲法,總統是國家元首和全國武裝力量司令,內外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國家最高行政長官,可向國會提出立法議案等,也負責各項法律法規的實施。

“單一總統任期,很難維持政策的持續性,實現政策成果和保持統一的外交政策。”樸槿惠在講話中說,就任3年8個月來切身感受到部分政策的改變或幾項改革措施無法解決韓國當前面臨的各種問題。通常韓國總統選舉結束後的第二天就會出現針對下一屆總統選舉的新鬥爭格局,黨爭和對立是常態,民生反而被忽略。

樸槿惠說,從政治議程上來看,目前修憲最合時宜。

樸槿惠是韓國首位女性總統,目前其總統任期已進入第四年,2018年2月將卸任。青瓦臺強調,樸瑾惠本人不可能再競選第二個任期,依據目前憲法,修憲不會適用於現任總統。

韓國總統府青瓦臺首席政務秘書金在原24日表示,樸槿惠早有修憲想法,但並不特別傾向於總統四年連任制、責任內閣制、分權總統制中的任何一種。修憲議程是開放的,應在廣泛征求輿論意見後梳理具體方案。

總統單任制的批評者認為,以總理和內閣為中心的議會制有利於政策的穩定性和更好地問責。

七成韓國人支持修憲

“我得出結論,我們不能再拖延討論修憲,這也是我競選時的承諾,打破我們面臨的韓國發展大局的限制。”樸槿惠說,當今社會發生了重大改變,需要建立新系統適應變化。民眾、國會和社會各界要求修憲的呼聲日益高漲。

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今年6月的民調顯示,70%的韓國人認為應該對現行憲法進行修正,40%韓國人稱總統連任兩個4年任期的制度更合適。

在韓國,總統或國會可以提出憲法修正案,但需獲得國會三分之二多數通過,然後在超過半數合法選民參加的全民公投中獲得多數支持方可修憲。

盡管根據上述民調韓國民眾對憲法改革有廣泛共識,但尚不清楚在韓國政壇,分裂的總統和國會間相關辯論將向哪個方向演變。

對於樸槿惠提出修憲,執政黨新世界黨表示歡迎,在野黨則稱此舉目的在於扭轉因樸槿惠親信崔順實涉腐爭議造成的不利局面。

近來,崔順實涉腐爭議在韓國不斷發酵,崔是樸槿惠前秘書室室長鄭潤會的前妻,被認為是樸槿惠的親信。韓國Mir財團和K體育財團是韓國多家大企業共出資800億韓元(約合4.8億元人民幣)成立的基金會,崔被指控涉嫌將該兩大基金會私有化。

崔順實爭議進一步推低了樸槿惠的支持率。根據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21日的調查結果,樸槿惠在韓國民眾中的支持率跌至歷史最低紀錄25%。有64%的受訪者給與樸槿惠的施政表現負面評價,比上周上漲5%,給與證明評價的僅為25%,比上周下滑1個百分點。

負面評價的理由依次為“缺乏與民溝通”、“經濟政策不當”、“人事任免不當”,崔順實爭議也首次成為民眾給與負面評價的理由。

相較而言,韓國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支持率則上升到今年的最高紀錄29%,和新世界黨持平。

韓國媒體引述共同民主黨首席發言人尹官石的話稱,兩年前,樸槿惠曾明確反對討論修憲,而如今完全改變了此前立場,樸此舉是否具誠意令人懷疑。總統不應主導修憲,也不應以修憲為媒介幹預政治,而應專註於治國理政實現經濟複蘇。

他指責目前的政治矛盾是由於總統缺乏與民溝通,而樸在演講中對親信涉腐爭議只字不提,令人遺憾。

一些韓國人還記得,樸槿惠的父親、韓國前總統樸正熙曾在1972年強制修憲延長其總統任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431

日本自民黨總裁任期延長至9年,安倍有望繼續連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自民黨幹部25日透露,該黨已基本決定將黨章規定的“連任2屆共6年”的總裁任期上限延長至“連任3屆共9年”。

自民黨的“黨和政治制度改革實行總部”26日將在黨總部召開高層會議,全權負責此事的副總裁高村正彥將在會上公布連任3屆共9年的最終方案。

高村在25日的黨高層聯絡會上稱:“希望能在總部會議上順利達成一致,不要出現過多糾紛。”高村本人一貫支持連任3屆共9年的方案。

安倍或將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在高層會議此前的討論中,除了3屆9年之外還出現了“撤銷對多次當選設限”的方案。據分析,3屆9年有望獲得采納可能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應該重視1955年自民黨成立以來總裁任期有過漸變的歷史。

26日在黨總部的高層會議結束後,還將召開面向全體議員的總部會議,就3屆9年方案征得同意。之後,經總務會批準將在明年3月的黨大會上修改黨章。

安倍或成在任時間最長首相

據悉,現行日本自民黨黨章規定總裁任期為一屆3年,禁止連任3屆,而本次延長任期就是對此作出修正。

在黨章修改後,現已連任兩屆的安倍便可參加下屆總裁選舉,安倍的本屆總裁任期到2018年9月為止,如果在2018年總裁選舉中獲勝並完成全部任期的話,加上第一次執政在任時間,總計將達3500天,成為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434

民調跌至4% 奧朗德將如何連任法國總統?

法國總統奧朗德的民調只剩可憐巴巴的4%了,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是:放棄參選,還是執著地參加明年的總統大選但在第一輪投票就被淘汰出局?

如果放棄參選,總理瓦爾斯將立即“頂上”,但溫和理性的瓦爾斯無法吸引左翼陣營中的激進選民,且恐將激發社會黨黨內分化;如果決定參加2017年的總統大選,奧朗德則極有可能在第一輪就被投票出局,顯然太傷面子。

與社會黨內“山頭林立”情勢相比,右翼保守黨派共和黨內選情逐漸清晰,已經呈現兩雄對峙的場面:前總統薩科齊和希拉克總統時代前總理朱佩成為總統候選人中最有競爭力的兩名人士。其中,朱佩目前在民調中更勝一籌,而薩科齊正在試圖裝得更像“特朗普”來贏得極右翼選民的青睞。

需要指出的是,無論是左翼和右翼中的任何一人贏得2017年總統大選第一輪,隨後中左和中右翼選民都會同另一方聯手投票,抵制極端右翼“國民戰線”領導人勒龐競選總統寶座。在左翼目前已經大比分民調落後的情況下,誰能成為右翼黨內總統候選人,就極有可能問鼎2017年法國總統寶座。

瓦爾斯隨時準備“頂上”

奧朗德此前曾放出豪言,如果解決不好失業問題,他絕不會參加2017年的總統大選。目前,法國失業率仍然在9%~10%左右常年徘徊。雖然9月法國失業人口跌入350萬大關以下,但從奧朗德2012年擔任總統算起,失業人數仍比之前高出了56.77萬人。據法國媒體爆料,奧朗德私下抱怨,“我就一點運氣也沒有!”

最新的民調顯示,奧朗德目前的民調跌到了4%左右,為法國二戰以來總統支持率最低點。有26%的受調查民眾表示,他們對於奧朗德沒什麽感覺,70%的受調查民眾表示對奧朗德嚴重不滿。

實際上,除就業長期不振,屢遭恐怖襲擊之外,奧朗德民調支持率走低的原因還包括在在6月,社會黨政府使用憲法第49條特別條款,強行通過勞動法改革,得罪了工會,引發了社會黨內分裂。

10月22日,瓦爾斯再次強調左翼黨派要在明年大選之前團結一致。近日以來,有跡象表明,如果奧朗德決定不參加明年的初選,瓦爾斯將代替奧朗德“出征”,而不少社會黨人也將瓦爾斯當作了“計劃B”。

不過由於奧朗德人氣走低,社會黨內目前不少人蠢蠢欲動,希望競爭總統候選人的寶座,其中就包括曾擔任過經濟部長和重振工業部長的蒙特布爾,以及前經濟部長馬克隆等人。不過馬克隆目前宣布組建“行動黨”,表示他既非左翼,又非右翼,在法國民眾中人氣高漲。

朱佩、薩科齊爭鋒

在右翼共和黨方面,7位競爭者將在11月20日和11月27日的兩輪投票中競選出參加大選的候選人,而這名候選人極有可能成在2017年5月成為下一任法國總統。根據規則,共和黨黨內初選舉行兩次直接投票,第一輪投票產生的前兩名進入第二輪決賽,決賽獲勝者將代表共和黨參加總統競選。

目前,對共和黨主席薩科齊真正構成挑戰的是黨內元老、目前71歲的朱佩。民調顯示,朱佩目前領先薩科齊:有41%的民眾表示在初選中要投票給朱佩,僅有30%的表示要投給薩科齊。

一位資深法國外交官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朱佩能力卓越。”唯一令人擔憂的是朱佩的年齡,有些過大了。因為如果朱佩當選,法國總統任期為5年,而這意味著當他連任時將為76歲,結束第二任期時將超過80歲。相較之下,薩科齊目前才61歲。

薩科齊的選戰主打移民、身份認同和安全牌——他正在把自己打造成法國版的“特朗普”。最近,他表示外來移民如果希望得到法國身份,就必須接受“高盧人是自己的祖先”的這一前提條件。

這是薩科齊在2007年中曾經使用嫻熟的技巧,使用民粹主義搶走極右翼選民中的選票,不過此次法國民眾似乎不那麽買賬。

“薩科齊的性格是個麻煩事兒。”法國民調機構BVA民調專家祖夫卡帕思科(Adelaide Zulfikarpasic)表示,“他在使用老技巧吸引‘國民戰線’的選民,但這讓很多人反胃。”

在8月Ifop民調中,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受調查法國民眾表示,薩科齊令他們擔憂。在十個人中就有六個人說,薩科齊讓他們感到“憤怒”,而每十個人中,不足一個人認為薩科齊是個誠實的人。

不過,如果僅僅對於共和黨選民進行調查,可以看出在黨內薩科齊仍具有較高人氣:有60%的人認為薩科齊是誠實的,而這些人也是薩科齊在共和黨黨內初選中要極力討好的那150萬選民。

需要指出的是,極端右翼“國民戰線”近兩年來已經成為法國政壇一股無法忽視的力量,甚至已經代替了社會黨,成為了工人階級的政黨。民調顯示,有45%的藍領階層和38%的失業人群表示要投票給“國民戰線”領導人勒龐。

“國民戰線已經成為了工人階級政黨。”法國民調公司Cevipof研究員考特(Bruno Cautrès)表示,“這個政黨為上述人群提供了一個雙重的解釋:歐洲沒有保護他們的工作不受全球化影響,也沒有保護他們的生活不受移民影響。”

勒龐更承諾,如果她在2017年當選總統,將舉行法國脫歐公投。不過如果勒龐能趁亂進入明年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法左翼和右翼黨派將延續聯手投票抵制極右翼的傳統。

當被問到勒龐問鼎總統寶座的可能性時,上述資深法國外交官沈思了一會兒,告訴本報記者,“我不認為法國做好了迎接極右翼的準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5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