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月末資金面緊張壓制 A股突破向上急需量能配合

在臨近月末市場整體資金面趨緊、價格攀升的背景下,A股市場的調整仍在繼續。周四滬深兩市股指再度雙雙走跌,全天未能翻紅,兩市成交也出現大幅萎縮。對此市場人士認為暫時仍處於合理調整的範圍,3100點整數位的支撐也較為明顯,不過要想繼續突破上行,成交量的有效放大仍是關鍵。

從市場全天的走勢來看,受到臨近月末資金面趨緊的影響,滬深兩市股指在低開之後繼續震蕩下行,成交量減少較為明顯。兩市股指全天未能翻紅,而這已是連續第二個交易日出現了!上證指數最後報收3112.35點,下跌3.96點,跌幅0.13%,成交1822億元;深成指報收10788.97點,下跌28.54點,跌幅0.26%,成交2717億元;創業板指數報收2182.48點,下跌2.01點,跌幅0.09%,成交731億元。兩市全天合計成交453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縮量逾900億元。

對於這樣的走勢,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還是受到了月末資金面緊張的影響,不過上證指數盤中跌到3100點整數位後明顯受到了買盤的支撐,尾盤的小幅拉升更是體現了多方意欲維持整體漲勢的態度,不過股指要想反身向上還要成交量的配合!

中泰證券策略分析師羅文波認為,本周煤炭、鋼鐵等直接受益供給側改革的行業表現活躍,另外銀行、券商等權重板塊亦有觸底走強跡象。目前來看,諸如人民幣匯率擾動和美國大選等外圍風險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或已被消化,市場仍處在做多窗口期。而隨著食品飲料、醫藥等板塊崛起,市場正在逐漸形成價格上行的預期,建議關註價格回升產業鏈中的機會。盡管壓制市場中期趨勢的因素未變,但未來2-3周將是短暫的風險空窗期,這也為漲價產業鏈提供了有利的炒作環境。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李立峰則表示,最近半年,不管是策略還是行業,開口必談“低估值,有業績”,市場選股風格變化明顯,但即使知道了這種風格,並轉變投資思路,機會依然很難把握,很多板塊的波段太短,這和2013-2014年的震蕩市並不一樣,彼時創業板結構性機會的可持續性是很強的。

而整體性機會的缺乏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增量資金,但結構性機會也難以把握,這只用增量資金缺乏還不足以解釋,還有來自基本面的原因:1)經濟自2011年下臺階後,GDP增速長期維持在窄幅震蕩,經濟由2000-2010年的增量經濟變為存量經濟。2)存量經濟存在結構性機會,而結構性機會的大小要看有沒有“領頭羊”。2013-2014年由於智能手機普及率達到臨界點,TMT板塊爆發,成為結構性板塊的領頭羊,目前雖然很多行業都出現了“結構性改善”,但並不是“結構性爆發”,存量經濟缺乏領頭羊。

展望後市,國金證券認為,如果想要打破現有的格局,出現板塊差異更大的行情,變化可能來自於:1)利率、匯率、股市政策等出現波動(往上和往下均可),給各個行業的估值重新洗牌,板塊的差異隨之出現。2)補庫存、企業利潤周期大幅變化、供給側改革推進速度變化等。3)更長遠來看,改革出現較大進展、全球經濟找到新引擎、VR/智能汽車/物聯網等領域達到量變的臨界點。而在出現這些變化之前,維持近期的策略觀點:“慢工出細活,市場風險偏好不具備趨勢性回升,亦不具備趨勢性下降,存量博弈”。行業配置方面傾向於市場風格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高估值板塊將繼續承壓,“高分紅高股息率”、類債券的板塊受到青睞。主題方面,建議依次關註“深港通、債轉股、國企改革、舉牌”四個方面的投資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746

資金面緊張疊加理財傳言 債市還怎麽玩?

在經歷了持續大半年的債券牛市之後,近日債券市場出現一定波動,尤其是25日傳聞央行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將於今年三季度起將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測算,對市場調整的擔憂情緒再次上升。

受此消息影響,債市也出現了較大的波動。27日又有消息稱,目前只是做相關數據搜集、模擬測試等工作,人民銀行將根據模擬測算情況,進一步研究將表外理財業務正式納入廣義信貸範文的時機和具體方案,引導銀行加強對表外業務風險的管理。

若該傳聞落地,對市場尤其是債市的影響不言而喻。作為“中間環節”的基金公司,影響委外自然也就影響到了基金。

華南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分析人士便認為,該傳言延續了今年政策上“控杠桿和抑制資產價格泡沫”調控主線。9月來,市場資金面偏緊已經體現,因此該消息對資金流動性可能會有一定影響。

重視風險

8月中下旬到9月上旬期間,債市遭遇了一波調整,隨後由於地產調控的密集落地、市場對居民部門房貸超常增長持續性的懷疑,使得錢多資產荒的邏輯被不斷強化,帶來了9月中旬以來一直到上周長端利率的顯著下行。

緊接著,資金面緊張備受基金經理們關註。截至2016年10月26日收盤,隔夜與7天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分別達到2.44%與2.89%的高位,也是近一年以來資金成本的最大值。而這樣的市場,也在興業證券看來,是“反季節性”的緊張。

興業證券的分析指出,除了常規的繳稅、MLF操作到期等因素以外,十一假期後央行曾在公開市場上連續凈回籠、調整期限溫和去杠桿以及外匯占款降幅走擴等因素都使得流動性壓力不斷攀升。

興全磐穩基金經理張睿認為,前期受資金配置需求推動,債券收益率曲線異常平坦化,資金市場交易量也再度放大,而目前的債券收益率調整主要反映了收益率曲線的修正以及一定程度的去杠桿效應。

“債券市場方向還是牛市格局沒有變化,市場也漸漸明白交易機會太有限了,所以不可能總是買入賣出,大家做配置多數還是從長遠考慮問題。”銀華信用四季紅債券基金基金經理鄒維娜向《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道。

張睿也透露,之前他管理的基金在投資策略上已經逐步降低杠桿和久期,所以對市場調整風險的防禦性相對較強。目前基金持有的多是評級較高、久期較短的信用債及現金類資產。“近期從政策行為看央行較為重視防風險,公開市場逐步鎖長收短,同時適當縮緊流動性,短端資金利率的持續上升也造成了市場的波動。”張睿稱,“但適當收緊長期看有利於避免系統性風險的出現。”

傳聞疊加資金面緊張

十一假期結束後第一周,央行曾在公開市場上大幅凈回籠資金給市場流動性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統計顯示,剛剛過去一周央行公開市場累計投放5950億元,實現凈投放955億元。

不過,盡管實現凈投放,並且從上周央行大額增量續作MLF,市場也在猜測央行在提前“呵護”跨年資金面,這也同時引發短期資金面的趨緊。10月15日至21日期間,R001迅速上行約50BP至2.9%。

資金面緊張疊加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傳言,讓市場對短期債市的走向判斷顯示出更多的不確定性。不過,受訪的多位債基基金經理表示目前更多的是情緒的影響。

“之前7月監管層就對廣義信貸已經有所表態,理財這個事主要應該是完善MPA考核,目的並不是要限制資金流入債券市場,市場多少會有一些情緒影響,但理性看的話,利空是有限的。”對於25日表外理財納入廣義信貸的傳聞,鄒維娜也表示。

張睿也基本持有相同的觀點,“因為第一,本次只是測算摸底,並非實施;第二,從MPA考核的角度,短期受影響的可能主要是農商行和少量城商行,大行和股份行的理財增速今年已經自然放緩,直接受影響的面並不大。因此相關政策的後續明朗化還需要繼續關註。”他說。

“長期來看,國內債券市場畢竟還是配置資金占主導,從配置角度來說,很多機構對流動性要求沒那麽高,所以雖然私募債券流動性弱一點,但只要它信用資質沒有問題,期限和定價是合理的位置,就會符合一部分投資者的要求。”鄒維娜向《第一財經日報》進一步表示。

張睿還表示,從長期來看,債務周期需要的低利率環境和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還會持續,債券市場的波動將提供一些配置高性價比資產的投資機會。

博時基金也認為,從中長期的角度看,驅動債市長期走好的宏觀因素沒有出現變化,潛在增速持續下行格局下明顯調整帶來的都是機會。

28日債券市場指數小幅上漲,其中不包含利息再投資的中債綜合指數下跌0.0003%,包含利息再投資的中債綜合指數上漲0.0104%;另外,利率債收益率微幅下行,整體波動不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183

資金面“緊平衡”料將持續:並非“錢荒2.0”

四季度以來,市場頻繁感到資金面緊張,資金波動加大。11月29日,債市迎來了黑暗的一天——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顯示,隔夜拆借利率已上漲至2.3020%,接近9月末跨季的年內最高點;截至同日下午16:30,中國10年期國債期貨跌幅一度擴大至0.81%,創上市以來最大跌幅;10年期國債現券收益率升破2.9%。11月30日,上行態勢持續。

一時間,各方由來已久的擔憂又出現了——“錢荒2.0”真的來了嗎?全國性商業銀行融資資金減少背後,體現了央行的何種意圖?在經濟看似走穩之下,利率和通脹真的有持續向上的動能嗎?人民幣貶值對銀行間資金面又起到何種作用?

主流觀點認為,與其說是“錢荒2.0”,不如說是“資金面緊平衡”的新常態。當日,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並沒有發生改變,市場要有理性認識,只是在過去‘不差錢’的背景下,市場可能過度樂觀。”當然,他也強調:“中國經濟離L型的底部只有一步之遙,但政策托底仍不可避免,2016年具有較為明顯的滯漲特征(通脹回升、經濟內生動力不足),利率沒有大幅上行的基礎。”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當前的情況讓一些投資者聯想到了2013年的‘錢荒’,我們認為這種擔心大可不必。無論是經濟背景還是貨幣政策以及央行的應急處理能力,都遠非當年可比,另外市場的應對能力也比2013年強很多,所以資金面緊一點是暫時的,債券收益率上行也不是長期趨勢,也許兩個月後債券市場又將春光明媚。”

“資金面緊平衡”或是新常態

當前,各界開始擔憂2013年6月的“錢荒”會否再現。

2013年6月6日,Shibor隔夜利率驟升135.9個基點至5.98%,隔夜回購利率暴漲139個基點至6.13%;同日,農業發展銀行6個月期的200億元金融債發行利率超過3.4%,但竟以“流標”告終,市場流動性全面趨緊;6月7日,央行召集各行金融市場相關管理層開會,市場預期央行將會註入流動性,但央行反而繼續發行央票,同時進行了100億元的正回購操作,回收流動性;6月20日,Shibor隔夜利率大幅飆升578.40個基點,利率首次超過10%,達到13.4440%。同時,上證、深證指數均創年內新低,上證綜指收於2084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2.77%。

與當前各界對“債熊”的恐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就在今年8月,債券交易員們擔心的還是“債太牛”。當時,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路下行,一位交易員當時戲謔地說:“申萬說10年國債能到1.7%,突然發現我們的職業生涯還剩100bp了,好恐怖。”

當時,由於資金面持續寬松,導致債市收益率持續下行,交易員們擔心的是——“不知道這段牛市走完後,隨之而來的反彈會有多暴力,希望大家都能全身而退。”

眼下,收益率似乎真的不斷上行了。魯政委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於此前債券的收益率水平過低、期限利差過窄,每往下走一步、創出新低,市場心理都在揣測何時可能反彈,因此現在適度的調整也希望打破這一態勢。”

未來,銀行間資金面寬松、債市“不差錢”的日子將一去不複返,如今的維持資金面“緊平衡”或成新常態。相較於年初的寬松態勢,央行從9月開始就已更趨穩健。9月以來,央行加大了銀行間14天、28天逆回購的頻率,通過拉長期限來起到一定去杠桿的作用。

興業研究表示,央行對流動性的管理方式與思路出現轉變有關:過去公開市場操作(OMO)更偏向滿足機構需求以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現在更加偏向主動維持在其認為的合意水平上。其實,今年以來,OMO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其頻率從去年的每周二、周四增加到每個工作日,其量和未到期余額也明顯放大。

“價方面,希望穩定DR001在2.25%的水平,有助於短端資金利率曲線的平坦化;量方面,希望隔夜質押式回購成交量占比不超過85%,合理搭配資金期限。央行可能正以這樣的指標作為其公開市場操作投放量的風向標:當量、價指標超標時,央行會主動在OMO中凈投放資金。因此,維持資金面緊平衡仍是央行未來流動性管理的主旋律。 ”興業研究分析稱。

此外,全國性商業銀行融出資金減少也部分體現了央行的意圖。九州證券分析稱,2015-2016年全國性商業銀行融出資金規模月均值增加至17萬億左右,而2016年9月開始下降至13萬億,10月則更是銳減至10萬億,僅相當於2014年的水平。

在中國的銀行體系中,基礎貨幣和資金流動方向為“央行→大行→中小行”,大行是貨幣市場的主要資金融出方,同時大行直接受到央行的窗口指導,對於中國銀行體系有關鍵作用。

利率不具大幅上升基礎

同樣值得註意的是,2016年中國經濟企穩、通脹開始回升,外加美聯儲加息可能造成中美利差進一步收窄,各界甚至開始揣測,中國是否可能從降息通道向加息通道切換?這一疑問也對債市至關重要。

魯政委認為“加息”是無稽之談,同時並不認為通脹存在持續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2016年具有強烈的滯漲特征(即通脹上行,但經濟內生動力不足),利率沒有大幅上行的基礎。“此外,雖然現在離‘L型’的底部只有一步之遙,但政策托底仍不可避免。”

他表示,經濟基本面決定了利率的回升不可能是一個趨勢性的回升。他認為,滯漲意味著經濟內生動力仍然不足,上遊漲價是否能向下遊傳導仍待觀察。

早在年初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便將中國2016年的經濟增速預期上調為6.6%,當時IMF原副總裁朱民也明確對記者表示:“中國的一系列(刺激)政策起了作用,因此IMF上調了今年中國增速預期,畢竟政策有延續性。”但根據IMF的10月最新預測,其仍將中國2017年的增速預期定為6.2%。

朱民當時也表示:“中國的實際經濟增長和潛在增速已經比較接近,因此刺激力度不能過大,否則增長勢頭就很難持續。”

盡管利率上行並非趨勢性的回升,但可以明確的是,中國當前經濟政策重心已明確轉向“去杠桿、防風險”,央行在《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已明確闡釋。魯政委告訴記者:“監管層當前在全面抽取進入二級市場的資金杠桿,從限制房市首付貸、打擊股市配資再到去化債市杠桿,這個思維是正確的,因為一切的風險都來自於杠桿過高。”

匯率市場化應持續推進

同時,人民幣匯率問題也是債券市場的焦點之一。一個基本的邏輯在於,當前“特朗普牛市”助長了全球通脹預期,美元強勢上行,美聯儲12月加息也板上釘釘,而在人民幣下行的態勢下,中國在降息、降準方面或將有所克制,這似乎也成了資金面趨緊的因素之一。

11月29日和30日,人民幣下行態勢略有反轉,美元對人民幣午盤報6.8864。也有觀點認為,如果央行存在維穩中間價的隱含義務,那麽就需要“購入人民幣同時拋出美元”,外匯占款可能因此減少,加劇了資金面的緊張態勢。

不過也有機構認為,此次資金面緊張與外匯占款下降關系並不緊密。今年9、10兩月的外匯占款流出合計約600億美元,還不到2015年11月或12月單月的流出規模,而2015年底的資金面非常平穩。

 

不論是針對當前資金面還是整體經濟的健康發展,魯政委始終認為,匯率市場化改革應該持續推進,最後實現人民幣匯率自由浮動。

經典的“三元悖論”早就闡明了一個道理——一國不可能同時實現國內獨立貨幣政策、固定匯率、資本自由流動這三個要素,只能最多實現其中兩個目標。在資本已具有相當流動程度的中國,最終可能會因保衛匯率而要倒逼“市場利率”上揚。但作為一個大經濟體,全球的共識是——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是不可放棄的。

魯政委告訴記者,目前是人民幣持續推進匯改的黃金期,“如今外部壓力不複存在,國際環境空前有利——IMF認為人民幣與基本面相適,即使貶值後也不被低估,並認為人民幣應該能在2~3年內實現自由浮動(free float);美國財政部也不再施壓人民幣升值,今年並未將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魯政委認為,人民幣推進匯改、適度貶值到均衡點位的外部壓力不複存在,而在匯改到位後,人民幣仍會更加強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599

隔夜SHIBOR回落 資金面仍難言樂觀

2日,隔夜shibor報2.3200%,下跌0.50個基點;7天shibor報2.5010%,下跌0.1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0686%,上漲1.30個基點,連漲31個交易日,創2010年12月底來最長連漲周期。

公開市場上,央行2日1600億的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5%,600億的14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4%,250億的28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5%,均與上次持平。

今天有2400億逆回購到期。本周央行公開市場累計凈投放700億元,上周凈投放400億元。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稱:“由於此前債券的收益率水平過低、期限利差過窄,每往下走一步、創出新低,市場心理都在揣測何時可能反彈,因此現在適度的調整也希望打破這一態勢。”未來,銀行間資金面寬松、債市“不差錢”的日子將一去不複返,如今的維持資金面“緊平衡”或成新常態。相較於年初的寬松態勢,央行從9月開始就已更趨穩健。9月以來,央行加大了銀行間14天、28天逆回購的頻率,通過拉長期限來起到一定去杠桿的作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947

央行公開市場連續五日凈回籠 資金面難破“緊平衡”

隔夜shibor報2.2925%,上漲0.17個基點;7天shibor報2.4928%,上漲0.20個基點;一個月shibor報 3.0560%,上漲2.6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1265%,上漲1.21個基點。

中國央行今日進行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3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將有2300億逆回購到期。

至此, 央行公開市場連續五日凈回籠,今日凈回籠130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6863

資金面持續緊張 Shibor連續五日全線上漲

隔夜shibor報2.3350%,上漲0.50個基點;7天shibor報2.5250%,上漲0.60個基點;3個月shibor報3.1898%,上漲1.24個基點。連續五個交易日全線上漲。

今日早盤,10年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3盤初一度大跌1.1%,現跌0.69%;5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3一度跌0.75%,現跌0.51%。

公開市場方面,本周共6300億元逆回購到期,周一至周五的逆回購到期量分別為1150億元、850億元、1200億元、1600億元和1500億元,無央票和正回購到期。另外,周二還將有600億元國庫現金定存到期。

央行今日進行了95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3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55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今日將有1150億逆回購到期。 央行公開市場今日凈投放650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167

資金面穩中偏緊 理財產品“春節行情”漸現

“春節行情”這個詞兒一般是在觀察股市投資機會時用的。但除了股市,投資者最為熟悉的固定收益類銀行理財(即封閉式預期收益型和開放式預期收益型),是否也可能有“春節行情”?下周末就是春節了,今年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沒有出現“春節行情”?

由於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投向是一個“資產池”,“池”內有各類包括國債、金融債、高級別企業債等在內的債券,以及票據和一些銀行間金融工具等,因此影響收益率的一大因素,是市場資金面情況、以及各家銀行在此時間段的資金壓力情況。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名銀行資產負債部門人士處獲悉,一般情況下,春節前取現需求會增多,銀行要應對流動性備付。他表示,節前取現的壓力一般從節前兩周左右開始顯現。而這也會帶動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於全年非特殊時點。

此外,就往年情況來看,不少銀行有借“春節理財”、“春節特供”等名頭拉動營銷的做法,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小幅推高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的設定。

從今年的情況來看,根據普益標準的監測數據,1月7日至1月13日被監測的263家銀行共計發行的1477款銀行理財產品中,封閉式預期收益型人民幣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05%。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去年10月、11月的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還不到4%。

從資金面情況來看,央行維持流動性平穩的基調未變。本月第一周,央行在公開市場實現大幅資金凈回籠,單周凈回籠量接近6000億元,創6個月來新高;不過此後,應對季節性需求,央行在公開市場呈現加大資金投放力度趨勢。本周來看,繼周一、周二兩日單日凈投放達1650億元、2700億元之後,周三央行又進行4600億逆回購,使單日凈投放量達4100億元,創出近一年來新高。

不過即便如此,截至記者發稿,周三市場資金面情緒整體依然趨緊。一家股份制銀行同業部門人士透露,貨幣市場在一些負面消息影響下市場情緒緊張,“大額都延時到5點30分了”。當日各期限品種拆借成交情況和質押式回購成交情況基本呈現利率上升,不過升幅較為溫和。

分析人士表示,根據往年經驗,在目前春節來臨還剩下一周多時間的背景下,資金面趨緊也較為正常,本周將面臨繳稅影響,資金需求高峰期料持續到下周初。而這也很可能帶動理財產品收益率維持在偏高的位置。

不過記者也同時註意到,“春節行情”雖好,還是比不過12月底的“年中決算”行情。從統計數據來看,即使是目前已經偏高的平均4.05%的預期收益率,較之12月最後一周也下降了0.15個百分點。普益標準的研究員表示,12月底不少單位要結算,銀行資金壓力就大了,所以各大銀行紛紛提高理財收益率來招攬資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2972

午市盤點丨 資金面緊張滬指翻綠 明天系個股集體大跌

周五(2月3日),是春節後的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上午走勢基本一致,呈現早盤平開後震蕩回落的走勢。上午滬指受到60日均線壓制,加之保險、有色、鋼鐵、煤炭等權重相繼走低,股指震蕩下跌;而創業板也是表現低迷,相較於大盤的節前五連陽,節後的首個交易日熱點持續性不足,難掩弱勢。

滬深股市上午收盤,上證綜指收報3,141.1點,下跌18.07點,跌幅0.57%,成交額666億元;深證成指收報10,006.55點,下跌45.5點,跌幅0.45%,成交額817億元;創業板指收報1,876.41點,下跌9.82點,跌幅0.52%,成交額241億元。

熱點板塊

盤面上,行業板塊漲少跌多,軍工股(船舶、航天、軍工混改)表現強勢,軍工船舶板塊領漲兩市,軍工混改中的湖南天雁、軸研科技雙雙封板;避險情緒升溫,黃金板塊也漲幅居前;而保險、有色、鋼鐵、煤炭、兩桶油大跌拖累大盤。

在概念板塊中,高送轉、新零售概念紛紛活躍;莊股中利君股份、雙象股份跌停;“明天系”個股均大幅走低,西水股份、華資實業無奈跌停。

資金面

資金方面,截至午盤,滬股通、深股通凈流入逾4億元。另外,周五央行開展500億元逆回購操作,7天、14天、28天逆回購量分別為200億元、100億元、200億元,鑒於今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故單日實現資金凈回籠700億元,連續第五個交易日實現資金凈回籠。

春節後央行又把各期限逆回購利率較節前上調了10個基點,有意引導利率上行,並恢複了此前一度暫停的7天逆回購。

招商證券徐寒飛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2014年以來的貨幣寬松結束了。“這是央行貨幣政策全面逆轉的信號,意味著2014年以來的貨幣寬松結束了。年前大家只是猜測,央行會不會只調長端利率不調短端,現在看來是長端短端一起調了。”民生固收評論稱未來不排除去杠桿進一步加碼;建議繼續縮短周期,慎言抄底。

機構觀點

關於後市,巨豐投顧認為大盤經過連續調整後,市場6成個股股價已經逼近股災時期的低點,市場成交量低迷至2014年牛市啟動前的3000億量能水平。

近期市場參與者大大減少,節前滬指逼近60日均線強壓力位後回落,今日節前護盤的大藍籌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石化等同步下跌,加速市場調整。預計隨著參與者逐步增加,市場將展開一波有力度的反彈行情,操作上,短線關註小市值高送轉潛力股和國資改革題材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238

下周關註丨資金面向好解禁規模回落 10只新股即將發行

【重磅新聞】

限售解禁規模大幅下降

下周滬深兩市限售股上市規模大幅下降,數量僅有29.56億股,以周五收盤價計算,市值為389.89億元,且僅有5家公司解禁數量超過1億股,分別是西南證券、上海萊士、通威股份、千紅制藥和嶺南園林。

資金壓力有所緩解

下周央行公開市場有3150億逆回購到期,無央票和正回購到期。此外,2月19日有535億元MLF到期,將順延到下周一。

本周四,公開市場凈投放1000億元,終結連續14日凈回籠;周五,繼續凈投放800億元。本周公開市場凈回籠1500億元,上周凈回籠6250億元;不過,本周到期TLF6000億元未續作,僅用逆回購及MLF加量投放對沖。

34家公司披露年報

根據滬深交易所定期報告時間披露安排,下周將有34家公司披露年報,其中26家已經進行了業績預告。

高升控股預告去年凈利潤1億元至1.2億元,增長幅度為37.43倍至45.12倍。公司通過資產重組的方式,於2015年10月完成了吉林省高升科技股權過戶並納入合並報表,於2015年11月完成了出售湖北邁亞毛紡股權並完全退出紡織行業。2016年完成了對上海瑩悅科技100%股權的收購並於當年10月份合並報表。陽谷華泰預告去年凈利潤1.53億元至1.65億元,增長幅度為2.9倍至3.2倍。

陽光股份、西藏旅遊兩家公司首虧,西藏旅遊巨虧1億元左右,凈利潤下滑接近2000%;陽光股份更是虧損4億元至5.2億元,降幅超過2000%。而*ST中企、*ST新梅則實現了扭虧。

大中城市房價指數將發布

2月22日,國家統計局將發布1月份70個大中城市房價指數。

中金公司發布研報指出,1月份全國樓市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0.3%,環比下降24.7%。預計未來三個月,樓市銷售增速將趨勢性放緩。

【新股機會】

下周將有10只新股發行。滬市主板有6只,創業板有2只,中小板2只。2月21日發行的是常青股份、元成股份、科達利;2月22日發行的是天域生態、三星新材、海量數據、麥格米特;2月23日發行的是聖龍股份、寒銳鈷業、尚品宅配。

周二 2月21 網上申購:元成股份  

申購代碼:732388;本次發行股份數量:250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12.10;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00萬股。

投資看點:浙江元成園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發行人已經從一家以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為核心業務的區域性園林企業,發展成為一家擁有從工程施工、景觀設計、綠化養護、苗木種植到信息服務完整產業鏈的跨區域園林產業綜合服務商,業務範圍已經涵蓋了園林綠化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周二 2月21 網上申購:常青股份  

申購代碼:732768;本次發行股份數量:510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16.32;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2.00萬股。

投資看點:合肥常青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汽車沖壓及焊接零部件的開發、生產與銷售。公司主要產品為乘用車、商用車、專用車的車身和底盤生產所需的沖壓及焊接零部件。   公司已通過了ISO/TS16949質量管理體系認證,擁有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和較強的產品檢測能力。公司還多次獲得主要客戶江淮汽車授予的“優秀供應商”、“質量貢獻獎”、“質量優秀獎”、“優質服務獎”、“合作貢獻獎”等獎項。

周二 2月21 網上申購:科達利       

申購代碼:002850;本次發行股份數量:350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37.70;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40萬股。

投資看點:深圳市科達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鋰電池精密結構件和汽車結構件研發及制造。公司主要產品為鋰電池精密結構件(包括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精密結構件、便攜式鋰電池精密結構件)、汽車結構件。

周三 2月22 網上申購:麥格米特  

申購代碼:002851;本次發行股份數量:445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12.17;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75萬股。

投資看點:圳麥格米特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電力電子及工業控制技術為核心,立誌成為全球一流的電氣控制與節能領域的方案提供者,業務涵蓋智能家電、工業自動化、定制電源三大領域,產品廣泛應用於平板顯示、智能家電、醫療、通信、IT、電力、交通、節能照明、工業自動化、新能源汽車等數十大行業,榮獲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周三 2月22 網上申購:天域生態  

申購代碼:732717;本次發行股份數量:4318萬股;發行價格(元/股):14.63;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70萬股。

投資看點:天域生態園林股份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園林生態工程的設計、施工養護及苗木種植等。公司致力於為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及房地產公司等客戶提供園林生態領域的綜合服務,包括園林綠化工程、生態濕地修複、市政公園、道路綠化及邊坡修複、河湖環境綜合治理等生態園林工程的設計、施工養護運營管理及苗木種植業務,同時近年來公司亦在不斷推進創新型生態環保科技的研發

周三 2月22 網上申購:三星新材  

申購代碼:732578;本次發行股份數量:220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12.26;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0.80萬股。

投資看點:浙江三星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主要從事各類低溫儲藏設備玻璃門體及家電玻璃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公司的玻璃門體主要應用於冷櫃、酒櫃、展示櫃和冰箱等,家電玻璃產品主要應用於冰箱,作為其外飾面和層架玻璃等。 公司憑借自身的研發實力及自主創新能力,在產品的功能、性能、質量和安全等方面實現自主研發,公司擁有國家專利共29項,其中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26項。

周三 2月22 網上申購:海量數據  

申購代碼:732138;本次發行股份數量:205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9.99;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9.99萬股。

投資看點:北京海量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數據中心解決方案與服務的提供商,主要針對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數據中心,搭建IT基礎設施數據平臺,提供相關的數據存儲與安全、數據庫與數據管理、雲計算等方面的解決方案和技術服務。公司高度重視技術積累,擁有28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6項軟件產品登記證書以及“基於結構/非結構化數據庫的性能監控技術”、“基於分布式數據庫的數據挖掘技術”等13項核心技術。

周四 2月23 網上申購:寒銳鈷業

申購代碼:300618;本次發行股份數量:300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12.45;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20萬股。

投資看點:南京寒銳鈷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金屬鈷粉及其他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具有自主研發和創新能力的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已經在國內和國外的韓國、日本、德國、瑞士、以色列、印度、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營銷網絡,擁有包括韓國TaeguTec、德國Betek–Simon、日本東芝等中外一流企業在內的下遊客戶群。

周四 2月23 網上申購:聖龍股份

申購代碼:732178;本次發行股份數量:500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7.53;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2.00萬股。

投資看點:波聖龍汽車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是從事汽車動力總成領域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發動機油泵、自動變速器油泵、凸輪軸、鋁壓鑄件。公司已通過ISI9001和TS16949質量體系以及ISO14001環境體系的認證,同時也是機械安全生產標準化國家二級的達標單位。

周四 2月23 網上申購:尚品宅配

申購代碼:300616;本次發行股份數量:2700萬股;發行價格(元/股):54.35;單一賬戶申購上限為1.00萬股。

投資看點:廣州尚品宅配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全屋板式家具的定制生產及銷售、配套家居產品的銷售,並向家居行業企業提供設計軟件及信息化整體解決方案的設計、研發和技術服務。

板塊掘金】

2017年2月23日

第二屆中國汽車網絡信息安全峰會

由上海創世拓元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汽車網絡信息安全峰會”將於2017年2月23日-24日上海隆重召開。

“第二屆中國汽車網絡信息安全峰會”將為整車廠商,汽車一級供應商,汽車安全解決方案 /技術/產品開發商,互聯網公司,移動數據提供商, 汽車保險公司以及汽車網絡安全專家等產業鏈主要群體搭建探討產業政策趨勢,網絡信息安全標準的建立,最新網絡漏洞,“黑客”行為動機,高新安全技術發展,重大網絡安全挑戰和對策,以及行業戰略合作的寶貴平臺;幫助您掌握最新推出的落地的智能汽車網絡安全產品和解決方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戰略縱深安全防禦體系;提升智能汽車的安全防護能力。

影響板塊:車聯網

影響個股:保千里、太極股份、中原內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5951

3天期國債回購利率大漲逾700%!資金面和債市正“腹背受敵”

上周四,央行全線上調公開市場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MLF)及常備借貸便利(SLF)等中標利率;上周五,光大銀行轉債申購開啟,總額為300億元,可轉債供應再度開閘。疊加季末央行MPA(宏觀審慎評估)大考在即,眼下資金面和債市可謂“腹背受敵”。

3月20日,交易所債券回購利率早盤繼續大漲。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證所”)上市的3天期國債回購(GC003)利率一度報價為5.465%,大漲760.63%;在深交所上市的2天債券質押式回購利率(R-002)也一度大漲197.46%。

盡管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利率相對平穩,且20日央行公開市場重啟凈投放,但根據交通銀行銀行間流動性指標(IBLI,“艾布力”指數),16、17日兩日流動性風險均呈“較高”,預計季末流動性狀況可能持續趨緊。

“光大銀行可轉債繳款是沖擊周一交易所流動性的主要原因,可轉債年化收益率可能在8%。”中航信托交易員朱偉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就規模更大的銀行間市場而言,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上調,疊加MPA考核的季末因素,短期市場流動性堪憂。“長期來看,由於基礎利率上調,債券交易方都很謹慎,且企業發債成本也必然走升,長端適合控制規模。”

轉債申購影響流動性

3月10日晚間,光大銀行發布公告稱,收到證監會對其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批複,核準發行總額300億元的可轉債。這是自2016年7月以來可轉債市場再添新成員,且市場規模接近翻番擴容。據民生證券統計,當前可轉債市場存量規模341.54億元。

17日,光大銀行可轉債申購開啟。本次發行可轉債總額為300億元,期限六年,評級為AAA,第一年到第六年票面利率分別為0.2%、0.5%、1.0%、1.5%、1.8%和2.0%,到期按105元一張兌付。值得註意的是,可轉債發行結束之日期滿六個月後進入轉股期,初始轉股價為4.36元/股,與2015年每股凈資產相同,高於當前股價。

有某券商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期由於證監會對於再融資監管的收緊,市場對於可轉債的追捧熱度升溫。”今年2月,證監會修訂了再融資規則,對上市公司申請增發、配股、非公開發行股票,要求當次發行董事會決議日距離前次募集資金到位日原則上不得少於18個月。但發行可轉債、優先股和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不受此期限限制。

至於可轉債發行對於市場流動性的具體影響,國信證券預計,參考2016年的轉債打新情況,平均申購戶數1500戶,規模較大的轉債(如航信、白雲、藍標、電力)的申購戶數均達到2000戶以上。“如果按照大盤轉債單戶10億元、總共2500戶的歷史經驗計算,有效申購資金達到2.5萬億元,實際凍結5000億元。這應該是相對保守的估計,因為2016年35億元的白雲轉債凍結資金就達到5275億元。”

央行公開市場重啟凈投放

相比交易所市場,銀行間市場則更為主流,其交易量更大,參與者也有所不同。上證所此前發文表示,交易所回購利率波動更大,不宜簡單與銀行間市場比較,從市場資金供求來看,目前商業銀行尚不能參與交易所回購市場,參與主體限於非銀行機構和公眾投資者。

不過,交通銀行“艾布力”指數顯示,3月16、17日分別為52.19、65.03,風險狀況評估均為“較高”,並預計該狀況可能將在季末持續。該指數以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交易數據為基礎,通過對不同期限分市場進行流動性指數模型測算,並進一步構建反映當前銀行間市場整體流動性狀的綜合性指數。"艾布力"指數高於200,表明當前市場流動性趨緊、風險高;位於 40~200 之間,表明市場流動性已有趨緊態勢,風險較高。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表示,3月以來央行已連續第三周凈回籠,並且在上周四進一步上調了逆回購和MLF利率10個基點,在國內經濟平穩、美聯儲加息的背景下,金融去杠桿和地產防風險仍是當前政策重心,央行維持流動性緊平衡態度不變。季末時點因素疊加MPA考核,預計月底前資金面仍將面臨較大壓力。

而由於資金面壓力加大,3月20日,央行公開市場進行了6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14天期逆回購操作,200億元28天期逆回購操作。當日有600億元逆回購到期,由此央行公開市場單日凈投放資金400億元,為3月以來首次單日凈投放。

隨著央行在公開市場重啟凈投放,銀行間短期流動性有所改善,短期貨幣市場利率小幅回調,但仍保持階段最高位,且季末擾動因素較大。

各界預計,央行維持流動性“緊平衡”的意圖仍不會改變。央行研究局局長徐忠也在《金融研究》雜誌撰文稱,中國貨幣政策既要以控制通脹為主,也要兼顧轉型發展和金融改革。

MPA大考或沖擊債市

對於銀行以及各大委外金融機構而言,央行的季末MPA大考則是沖擊流動性和擾動債市的中長期因素。

上周,某委外機構債券投資經理對記者表示:“近期部分委外機構都處於‘韜光養晦’的休眠期,資產好找、負債難尋。遇上MPA季末大考,銀行委外資金增量大減,各界對於債市相對謹慎。”

“盡管央行還是在維持流動性相對穩定,但是,銀行越往後能給到非銀機構的錢會越少,因為考核比較嚴厲,”中航信托投資債券經理吳承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MPA考核對於大銀行而言可能無憂,但委外機構的客戶同質化比較嚴重,多依賴於股份制銀行或城商行,而這兩年委外資金大幅擴張,同時還通過同業理財和同業負債的形式大量擴張,這將會是監管的重點。”

在此次MPA的廣義信貸統計範疇中,特別增加了表外理財資金運用一項,這對一些表外擴張迅猛的中小銀行而言是當頭一棒。業內認為,央行的意圖在於全面掌握金融部門投放的資金規模,以防範系統性風險。

其實,MPA考核的嚴格程度已經顯現。第一財經記者發現,此前,央行公布的2017年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資格名單中,寧波銀行和貴陽銀行被取消該資格。有媒體還報道,南京銀行被暫停MLF操作對象資格三個月,或與MPA考核結果不達標有關。

針對這一懲戒力度,有研究分析稱,目前6月期MLF申請利率是3.05%,同期限6月期AA+的同業存單收益率是4.6%,取消或暫停MLF資格意味著155基點套利空間的損失;一級交易商資格與市場一級國債承銷關聯,對於發行頻繁、動輒幾十億元發行量的國債而言,中間的業務利潤可想而知。

央行的MPA考核是每個季度一次。根據MPA考核結果,銀行被分為ABC三檔,分別為優秀、正常、不達標,並采取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A檔機構的七大方面指標均為優秀(優秀線90分),執行最優檔激勵。B檔機構,執行正常檔激勵。C檔機構是指資本和杠桿情況、定價行為中任意一項不達標,或資產負債情況、流動性、資產質量、外債風險、信貸政策執行中任意兩項及以上不達標(達標線60分),央行對C檔機構給予適當約束。

各界對於上半年債市情況持觀望態度。吳承根稱:“現在信用債的收益率曲線較為平坦,因此入場等待成本很低。此外,由於當前利率水漲船高,機構可能只需要投資同業存單,便可在不用冒信用風險的前提下鎖定收益。因此大家都對債市持觀望態度。”主流觀點認為,當前債市投資策略普遍采取“短久期”的方式來避免利率上行風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197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