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信金握股務代理 台壽保股東會添變數

2014-04-28  TWM  
 

 

中信金控與台灣人壽的合併案越演越烈,自從︽今週刊︾九○三期獨家揭露,澳門賭王何鴻燊之女擬透過買入台灣人壽母公司龍邦興業股權,間接取得台灣人壽經營權,甚至可能進一步撼動中信金控的股權結構之後,這場合併大戲就陷入膠著,但無論局勢如何變化,中信辜家在今年的董監改選上,恐怕無可避免面臨一場激烈的保衛戰。

台灣人壽在歷經四月十八日召開長達六小時的董事會後,終於在官股和輿論的壓力下,通過「合併案展延二個月」決議,但台灣人壽的民股董事不放棄,決定以更高的公司治理法則,將「展延與否」送交六月十六日的股東常會表決;而金管會也表示,如果屆時多數股東決定不予展延,那麼合併案將無法執行。

這個結局當然不是中信金控所樂見,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台灣人壽與中信金控雙方還情投意合時,台灣人壽已悄悄把股務代理換成由中國信託辦理,沒想到,事隔不到四個月,雙方變臉,往日濃情不再。

過去,台灣許多經營權之爭的公司股東會上,辦理股務代理者,多少佔有所謂「主場優勢」,中國信託能否藉此扭轉劣勢,六月十六日可見分曉。

(劉俞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7266

蔡萬才驟逝 富邦蔡明忠 蔡明興 兄弟分家生變數


2014-10-09  TNM  
 

 

台灣第三大富豪家族創辦人殞世!高齡86歲的富邦集團總裁蔡萬才,身體向來硬朗,5日卻驟然辭世,外界愕然。本刊調查,上週日(5日)清晨,蔡萬才太太蔡楊湘薰發現他倒在地板上,經送醫發現是心肌梗塞,搶救不治,令蔡家人十分悲慟自責。

蔡萬才撒手人寰,資產高達5.26兆元的富邦集團如何順利傳承,將是對他2個兒子蔡明忠、蔡明興的一大考驗。了解內情人士說:「蔡萬才在世時,曾操刀規劃的家業承傳大計,尚未徹底完成;現在分家添變數,繼承先生大半股權的總裁夫人(蔡楊湘薰),將成為影響兄弟版圖消長的關鍵人物。」

十月入秋後,略帶涼意的冷風,將街頭行道樹的葉片,吹落一地。上週日(五日),守在國泰醫院頭等病房的富邦蔡家人,沒有等到好消息,傷心地接受蔡萬才永別的惡耗。

蔡萬才與哥哥國泰集團創辦人蔡萬春、霖園集團創辦人蔡萬霖,創下台灣富豪紀錄,三人曾在不同時間點榮膺台灣首富,如今,隨著蔡萬才辭世,蔡家第一代的致富傳奇也畫下句點。

如廁倒地 送醫搶救

本刊調查,蔡萬才雖已八十六歲,但因平日注重養生,身體一直很好。數天前,他才開開心心的從法國巴黎旅遊回國,因旅途勞累、感染風寒,這個週末,他原想待在家裡好好休養,還興致勃勃地計畫,待身體休養好,要主持十月底富邦LPGA(女子職業高球巡迴賽)錦標賽的開球儀式。然而,無常卻比明天早到。「上週日(五日)清晨,總裁(蔡萬才)睡覺醒來,去上廁所,突然倒在地板上;待總裁夫人(蔡楊湘薰)起床發現,趕緊將他送到國泰醫院急救,抽血檢驗鉀離子過高,是心肌梗塞。」蔡家親友說。事實上,蔡萬才的心臟曾裝過一根支架。但富邦對原因三緘其口,不願證實。國泰醫院是國泰蔡家開設的醫院,雖傾全力搶救蔡萬才,還是在五日午間宣告回天乏術。今年以二千四百二十億元,登上美國富比士雜誌的台灣第三大富豪家族掌門人,來不及道別,結縭近六十載的太太哭紅雙眼。隔天,富邦蔡家人著手辦理後事,請台灣仁本公司協助殯葬禮儀相關工作,墓地已選好在金寶山上,蔡家親友說:「總裁(蔡萬才)生前就已看好,是請金寶山負責人曹日章割愛的。」蔡家親友聞訊,包括蔡萬才的姪子、海峽會會長蔡辰男等人,駛車至台北巿仁愛路三段、副總統官邸旁的蔡家豪宅,弔唁致意。蔡辰男七日向本刊說,除了在世的小叔蔡萬德之外,「我叔叔(蔡萬才)是我父親輩最長壽的。週日接到消息時,我剛請小叔在海峽會吃火鍋,還約了下週與弟弟辰洋(寒舍創辦人蔡辰洋)、辰威(興來百貨董事長蔡辰威)請叔叔吃飯,人算不如天算,沒料到,這麼突然。」

夫人影響 未來經營

蔡萬才驟逝,不僅讓親友意外,富邦集團旗下包括富邦金、台灣大哥大、凱擘等,橫跨金融、電信、有線電視、百貨購物,總資產逾五‧二六兆元的龐大王國,如何順利傳承,更成為關注焦點。本刊調查,蔡萬才以擔任明東、道盈、忠興等家族投資公司董事長,實質掌控富邦旗下企業,握有富邦金、台灣大哥大各一八‧二二%、八‧四七%股權。蔡明忠與蔡明興二兄弟則股權均等,各有三%多、二%多左右。也就是說,蔡萬才雖然十五年前就辭去富邦銀行董事長職務,交棒給兒子打理,但他仍以家族控股負責人身分實際握權,兒子倒像是專業經理人。本刊調查,蔡萬才直到過世前,仍每天走路到距住家只有百公尺的富邦產險大樓上班,集團重要決策也都得經過他拍板定案,「總裁在幕後,當兒子的靠山。」老富邦人說。蔡萬才過世後,半數股權將由太太蔡楊湘薰繼承,也因此,老夫人將成為影響未來旗下公司經營權的關鍵。

兄弟面臨 資產切割

對蔡楊湘薰來說,手心手背都是肉,兄弟團結當然最好,然而樹大分枝也是必然。蔡萬才在世時,原本有意參考美國洛克斐勒家族做法,將財產交付信託,家人僅可領取孳息、配股等,分而不離、持續累積。但蔡明忠、蔡明興對於富邦三大塊領域—金融、電信及有線電視,各有鍾情及擅長,因此自己也另有一套劇本。「其實,最簡單的做法是,垂直切分,分成金融及非金融二大塊,但蔡家二兄弟都很精明,於是搞成水平切分,每人在每塊都占一部分。」金融圈人士說。因此,目前情況是,金控底下有銀行、產險、壽險、證券等子公司,未來金控虛擬化,由子公司掌實權,蔡明忠拿銀行、產險,蔡明興則取壽險及證券。非金融的電信部分,蔡明忠管業務、蔡明興管財務;有線電視部分,則是蔡明忠管通路、蔡明興主導影音內容,「這是過渡階段,可股權與事業主體不分,但終究還是要面對切割的問題,這才是關鍵。」對於分家這敏感問題,蔡辰男對本刊說:「明興負責建設、人壽、台灣大哥大、投資等項目,明忠很尊重,二兄弟只差一歲,自小做什麼事都在一起,現在都快六十歲,磨合了幾十年,二個人會異中求同,很少爭到面紅耳赤。短期內,二人應該會依照先前的制度繼續下去。」蔡明忠有二子二女,蔡明興則有一子一女,第三代陸續學成、返回家族工作,二兄弟也得為自己的孩子打算。知情人士說:「二董擅長投資,看緊資金部位龐大的壽險,今年將兒子(蔡承儒)安插到富邦人壽,插旗宣誓意味濃厚,上週,他還帶兒子公開亮相。」第一位站上檯面的蔡承儒,面對媒體時,落落大方,談及接班敏感問題,僅說,無負面壓力。年輕的第三代順利站上台灣商界舞台,得感謝孕育富邦的阿公蔡萬才。

家族栽培 攻讀法律

蔡萬才出身苗栗竹南,世代務農。他的父親原名蔡紅,後來改名蔡福安,育有五男三女。長子蔡萬生結婚當天就去世,帶領蔡家走出貧窮的是二子蔡萬春。蔡萬春十五歲時,北上投靠台北大姨父陳芋,後來製造「丸莊醬油」及「丸萬米醋」,存下六十萬元,成為發展家族事業的第一桶金。隨著蔡家事業規模愈來愈大,排行老四、小蔡萬春十三歲的蔡萬才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考入台大法律系,成為家族內最高學歷的第一人。蔡辰男回憶說:「祖父很早就過世,父親盡全力用心照顧弟弟們。叔叔(蔡萬才)受日本教育,念到初中,到日本海軍製造所做技工,台灣光復後,才回來台灣念建國中學及台灣大學。他的外文很好,當預備軍官時,出任對美軍溝通的翻譯官。」一九五五年透過前養樂多董事長陳重光介紹,蔡萬才娶了政壇聞人、前民政廳長,時任省府委員的楊肇嘉幼女楊湘薰。婚宴席開一百桌,蔡萬才手捧黑色大禮帽,楊湘薰披著長及手肘的頭紗,相差一歲的二人郎才女貌。

風險管控 兒子敬畏

一九五七年蔡萬春獲選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理事主席,後陸續成立國泰產險、國泰壽險及國泰信託,成為金融一霸。蔡萬才因是法律系高材生,負責制定公司章程等行政程序,對建立國泰集團制度有貢獻;他也曾在一九七二至一九八○年間,擔任過多屆立法委員,對於時政,蔡萬才十分「敢言」,曾勸誡前任總統夫人吳淑珍不該炒股。一九七九年,三兄弟因經營意見不合而第一次分家,蔡萬春擁有國泰信託、蔡萬霖分得國泰壽險、蔡萬才分得國泰產險。蔡明忠曾說,他父親分到的是最小的一塊。一九八五年,蔡萬春次子蔡辰洲因不良放款惹出遭擠兌、停止營業的十信風暴,導致蔡萬春家脈一蹶不振,蔡萬霖與蔡萬才反而超越。一九九○年,國泰人壽股價高達一九七五元,蔡萬才拋售,取得數百億元資金,發展為雄踞一方的富邦集團。一九九八年,爆發本土型金融風暴,蔡明忠、蔡明興兄弟一連踩了幾個地雷,幾乎賠掉富邦銀半個資本額。蔡萬才震怒,在員工面前重話訓誡,還收回重要的印鑑自己管理。此後,原就保守的蔡萬才更重視風險管控,每週一中午都要和兒子進行午餐會報,聽兒子報告一週來的大事。蔡楊湘薰曾說:「阿忠和阿興都很怕父親。我們蔡家的小孩不用打,光是他父親吼一吼,大家都怕得要死。」

教做生意 先學看人

蔡萬才曾和二個兒子說:「做生意要先學會看人,人品不佳的人絕對不能跟他做生意,這種人偏偏很會交際、投你所好,跟你變成好朋友,商場上最好不要跟這種人接觸。」不只要會看人,「太好康的事情不要去做,」蔡萬才教導兒子,因為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好材不會流到關渡尾(台語,意思是木材從新店溪源頭流下來,好的部分早就被撿走了,不會流到關渡的河口。)」蔡萬才對於跟著自己一輩子的元老員工很好,他規定富邦高層主管退休後要簽二年的顧問約,每年付至少以往薪資的六成。老富邦人說:「老董非常惜才,老臣們都非常感恩。」

重視養生 吃地瓜餐

蔡萬才向來重視養生,蔡家早上吃地瓜餐就是從他開始。後來蔡楊湘薰發現地瓜吃多易胖,改為麥片外加二蔬一果。此外,蔡萬才每天練氣功、游泳,每週打二、三次高爾夫球健身,他也很喜歡散步,總是在住家附近晃一個多小時。因此,蔡萬才不但皮膚紅潤,連白頭髮都不多。蔡萬才保養頭髮的方法,是每天拿著牛角梳子按摩頭皮,勤梳頭髮。然而,再怎麼養生,肉身都有壞空的一天。台灣金融房產界的首富蔡家,雄踞台灣金融界近六十年後,第一代凋零殆盡,富邦蔡家第二代分家白熱化,未來動向將攸關家族日後興衰。

蔡萬才 小檔案

現職 富邦集團總裁年齡 86歲(1929生~2014卒)學歷 台大法律系畢業家庭 妻子蔡楊湘薰、育有2子2女經歷 1957年起,與兄長蔡萬春、蔡萬霖共創國泰集團;1972年起連任3屆立委;1979年國泰集團分家,掌控國泰產險;1993年成立富邦人壽,逐步發展為富邦集團。

首富傳奇 蔡萬才大事記

1929.8.5 出生於苗栗農村1954 台大法律系畢業1955 和蔡楊湘薰結婚1961 和兄長蔡萬春、蔡萬霖草創國泰產險1972 當選第一屆增額立委1979 蔡家正式分家,蔡萬才分到國泰產險和部分國壽持股。1989 國壽股價狂飆,蔡萬才高檔出脫手中持股,賺取富邦集團創業基金。1992 成立富邦銀行1993 成立富邦人壽2012 富比士雜誌評選為台灣首富2014.10.5 辭世(享壽86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51

震撼市場》帶領集團轉型初見成效 卻驚傳中風開刀 強人李焜耀住院 明基友達未來最關鍵變數(124-127)

2014-11-10  TWM
明基友達集團轉型生技剛有了初步成果,友達也才走出虧損陰霾,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卻在此時傳出開刀住院,內部甚至封鎖消息,格外引起外界注意。

撰文‧賴筱凡

十月七日,一則面板人事的健康消息震撼市場,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李焜耀傳出因身體不適而住院。消息一出,業界譁然,儘管友達、佳世達馬上發布重大訊息公告滅火,解釋李焜耀雖住院治療,但恢復情形良好。

然而,明基友達集團市值高達兩千多億元,李焜耀身為集團共主,即使只在友達、佳世達與明基電通出任董事長,但由於李焜耀個人持股不高,像是友達最大股東為佳世達,持股僅七%,李焜耀在佳世達的持股卻只有○.四九%;因此,李焜耀健康拉警報,自然備受外界矚目,尤其在碩禾前任董事長陳繼仁驟逝後,格外讓人擔憂李焜耀的健康。

據了解,李焜耀是在工作期間出現腦血管意外,也就是俗稱的腦中風,立刻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醫大附醫)。由於中醫大附醫董事長蔡長海是李焜耀的多年好友,當年明基友達集團在中國南京設立第一家明基醫院時,規畫、管理都出自中醫大附醫之手,像是負責操刀的明基醫院執行長陳貽善,就是中醫大附醫的行政副院長,第一時間會將李焜耀趕送中醫大附醫,自然不意外。

今年六十二歲的李焜耀,向來都有登山、騎腳踏車等運動習慣,飲食也格外注重養生。突如其來的中風消息,讓他周遭友人都感到相當意外。明基友達集團內部封鎖消息,不僅所有主管被下了封口令,就連供應商想要關心表達慰問之意,也都被回絕。

入院,高度保密住超級貴賓病房 外人難近儘管事發至今已近一個月,但李焜耀仍在醫院療養,據傳蔡長海還為他準備了「VVIP」(超級貴賓)等級的病房供他休養,請出資深醫護團隊照料;整層病房位於中醫大附醫急重症大樓的頂樓,整層樓僅容納十四名病患,還設有空中花園可讓李焜耀出外透氣,隱密性相當高。

至於李焜耀病情如何?友達內部高層透露,李焜耀屬於輕微中風,目前已在復健,尚無大礙。赴院探視過的友達總經理彭双浪也強調,李焜耀恢復情形良好,不影響公司營運。

近年來,由於友達明基集團氣勢大不如前,李焜耀公開露面的機會也不如以往,尤其是友達與美國司法部的反壟斷官司,讓集團元氣大傷;加上過去四年面板景氣不佳,在在都讓李焜耀不像過去活躍。

貼近李焜耀身邊的內部員工透露,其實現在李焜耀對轉型生技新事業所付出的心力,遠比面板來得大。像是年初,一場由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主辦的醫管服務暨生技產業發展系列論壇,李焜耀公開發表演講,談的就是明基生技事業的發展。

當時雖然明基生技事業版圖已初步成形,李焜耀卻仍不好意思地說,「進入生技這塊,我們是新手。」但明基有品牌形象,不排除以購併的方式擴大生技版圖,像是明基在二○一一年入股三豐醫材,去年又再併怡安醫材,都成為明基生技事業壯大的重要根基。

震怒,拒絕群創飆罵:難道要我退出面板業李焜耀會積極引導集團轉型跨入生技領域,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些年來,面板產業大不如前,尤其過去四年深受反壟斷案官司衝擊,面板景氣又逢谷底,即使所有消費性電子產品都需要面板,觸控面板的滲透率更快速拉升,但就是催不動面板廠的獲利引擎。

友達一一年、一二年更是動輒大幅虧損五、六百億元,兩年就燒掉一一五九億元,都讓人大嘆面板產業生意不好做,連股東都大吐苦水。為此,今年四月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就曾找上時任經濟部長張家祝,撮合旗下群創與友達的合併案。

知情人士透露,當時郭台銘一開口就是股權、經營權都要拿,挾著群創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的優勢,希望經濟部促成兩家面板廠合併時,要將主導權留在群創這一方。據了解,鴻海的態度是,如果兩家公司要合併,董事長要由鴻海派,總經理給友達派,甚至指名要換掉彭双浪。

縱使有經濟部在中間做緩衝,但這番話傳回李焜耀耳中,仍然讓他大怒、飆罵:「難道是要我退出面板業嗎?」這場完全沒有交集的雙方會談,最後友達以財務體質仍佳,尚無整併急迫性為由,將球丟回給群創。事後向群創執行長王志超問及此事,他只尷尬地以微笑帶過,「這件事情就不要再提了。」顯見雙方會談過程不甚愉快。

對此,彭双浪直言,「如果兩家公司合併是對公司好,對國家利益也好,當然可談,但絕不要為了合併而合併。」整頓,擺脫虧損友達第三季獲利創近四年新高即使如此,李焜耀整頓面板事業的動作沒有停過。

過去,為了支援友達的面板霸業,垂直整合的子公司擴張動作一直持續,像是負責面板驅動IC的瑞鼎、負責電視後段組裝的景智、主攻面板周邊化工材料的達興,還有早期以LED背光為主的隆達,幾乎都是環繞友達而生。

營運績效好一點的子公司,很早就開始分散客戶,像是隆達,從成立第一天就確立友達「只是客戶之一」的策略,隆達董事長蘇峯正想的都是如何自立,所以,即使近年友達面板景氣慘淡,隆達仍舊想辦法走出自己的路。

相反的,遲遲未能成功分散單一客戶風險的瑞鼎,當年一度是風光的興櫃股王,股價高達兩百多元,○九年每股純益(稅後EPS)還大賺二十七元;如今,股價跌到五十元以下不說,高達九成營收都還是靠友達支撐。

知情人士透露,「瑞鼎最大的問題就是無法分散客戶,所以即使每年(稅後EPS)有賺進七、八元的實力,卻始終無法成功掛牌上市,成為友達急欲處分的子公司。」今年面板產業景氣復甦,友達終於逐漸擺脫虧損陰影,第三季稅後獲利大賺七十三億元,創下近四年新高,成績亮眼;李焜耀卻在此時傳出身體出問題,尤其台灣科技業還處在陳繼仁驟逝的震撼之中,對於李焜耀身體健康的關心程度,更不在話下。

由於李焜耀是相當照顧員工的老闆,不管是在職或退休的集團主管談到他,幾乎清一色沒有「惡言」。跟在他身邊超過十年以上的主管直言,「KY(李焜耀英文名)絕對是台灣少有、相當具有開創性的老闆,他敢在大家還沒投入面板時,毅然投資;就連後來明基購併西門子手機部門,也是台灣品牌第一次嘗試要走上國際舞台。」「他是很棒的創業家,是一位造夢者,他敢夢,而且會帶著底下的員工一起做夢。」待在科技業多年後,看著現今台灣科技業的環境一年不如一年,開創性也越來越欠缺,讓曾跟在李焜耀身邊的大將相當感嘆,「結果是一回事,但在任何時代裡,都應該要有夢。」不屈,官司挫敗反壟斷案上訴 部屬身陷囹圄李焜耀到底有多照顧部屬?外傳當年友達要到中科設廠,高階主管要從新竹遷移到台中,擔心主管多為工程師出身,不懂得與房仲談價,李焜耀甚至要求友達的採購人員出馬,替高階主管團購台中美術館旁的豪宅。

尤其李焜耀又很好客,假日邀集主管到他的新竹北埔別墅做客,是常有的事。「KY對工作要求之外,也很要求顧家,所以我們經常全家大小都來一起聚會。」跟在他身邊多年的主管回憶。

儘管李焜耀對於趨勢看得很早,執行結果卻常差強人意。當年他看到手機市場崛起的商機,卻無法將西門子手機部門成功整併進明基,最後合併失敗,也讓明基友達集團跌了重重一跤,就連曾與他共事多年的部屬也坦言,「執行力可能不是他的優勢。」感情豐富,讓李焜耀在科技業裡,成了少數兼具人文氣息的老闆,卻也成了他很大的致命傷。一○年,友達深陷美國反壟斷官司,李焜耀始終堅持,「沒做過的事,為什麼要認(罪)?」正因他堅持上訴到底,最後卻反讓手下大將友達前副董陳炫彬與佳世達前總經理熊暉身陷囹圄。

熟知詳情的內部人士,說起這段過往仍是無限嘆息,「KY也是人,不是神,事後來看,可能會覺得當初的策略有問題,但人在那個當下,是不可能預知結果的。」李焜耀對於共事多年部屬有深厚的情誼,若早知結果如此,當初又怎會讓他們遭逢此劫。

如今,明基友達集團轉型生技有了初步結果,友達也逐步走出虧損陰霾,只是這場突如其來的中風意外,勢必再讓李焜耀有不一樣的人生體悟。

李焜耀

出生:1952年

現職:明基友達集團董事長

學歷:台大電機系

1976 加入宏碁電腦1996 成立達碁科技,跨入面板製造領域入宏碁電腦2001 達碁購併聯電旗下的聯友光電,更名為友達光電2002明碁電腦自宏碁切割出來,創立BenQ品牌 ,更名為明基電通2005 BenQ購併德國西門子手機部門2006西門子合併案失敗,BenQ損失超過新台幣300億元2007 爆發明基西門子合併內線交易案,含李焜耀在內三名高階主管遭起訴2010友達陷入美國面板反壟斷案遭罰重金,兩名高階主管遭判刑2014 開始跨足醫療產業,10月驚傳開刀住院

2000億帝國

繫於李焜耀一身!

由於李焜耀在明基友達集團內部被視為共主,如今健康拉警報,勢必提早啟動接班布局。

品牌

明基電通

總經理 李文德

投影機、顯示器、相機、

智慧型手機等品牌經營

面板

友達光電

總經理 彭双浪

市值1400億元

面板製造、太陽能

明基材料

董事長 陳建志

偏光板製造

醫美產品

隆達電子

董事長 蘇峯正

LED晶粒與封裝

輔祥

董事長 佘瑞豐

面板LED背光模組

瑞鼎

董事長 黃裕國

面板驅動IC

電源IC

達興材料

董事長 林正一

光電產業化學材料

生技

佳世達

總經理 陳其宏

市值277億元

顯示器、手機、

NB等代工

明基醫院

董事長 雷輝

醫療服務

明基醫

董事長 陳其宏

醫療設備整合

與通路

達方電子

董事長 李錫華

電源暨能源儲能元件、綠能產品、

整合元件

整理:吳沛璇

腦中風

中風根據癱瘓嚴重程度不同,可區分為輕、中、重度。輕癱,常見症狀有手、眼不協調,嘴巴歪斜、講話大舌頭、走路不穩等;中度症狀為肢體半癱,如手無法舉起、無法穿衣、拿筷子等;重度中風,除了肢體全癱外,意識可能昏迷,更嚴重會有生命危險。

輕度中風病患一般約須住院三到五天,出院後,長期口服藥治療兼預防,一切生活起居仍能自理,可如常工作、不影響身體功能;中度中風則須住院一到二周,重度中風甚至需要給予特殊照顧與治療 。(燕珍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402

降息之後,港股還有什麽變數?

來源: http://www.guuzhang.com/portal.php?mod=view&aid=777

降息之後,港股還有什麽變數?
作者:趙文利博士  許子辰  陳治中

降息不得已而為之,政策效果或事與願違,貨幣政策中性取向難以根本改變。2014年 初以來,中國央行采取多種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定向寬松,卻始終未能顯著提振實 體經濟和有效降低社會融資成本,意外降息實屬不得已而為之,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 徹底轉向強刺激;非對稱降息進一步擠壓了銀行的利潤空間,由於存款利率上浮區間 擴大,最終實質變動不大,很可能導致銀行對降低貸款利率的執行上也會大打折扣。 與此同時,銀行負債結構和企業議價能力的差異,也將進一步加劇銀行業和小銀行、 大企業和小微企業之間苦樂不均的狀況。一旦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不降反升,廣譜降息 的有效性將或很快遭到質疑,加之受制於中美息差收窄和資金外流擔憂,未來降息空 間或將受限,持續推出強刺激政策的概率較小,而潛在的後續降準措施也更多是對存 貸比政策調整和外匯占款下滑的對沖,未來穩增長仍要更多依賴盤活資金存量和財政 政策的騰挪。

滬港通短期炒作告一段落,長期影響不應低估。滬港通只能影響目標股票的估值而非 盈利。短期而言,滬港通反高潮,A/H差價股和兩地相同板塊股估值調整大體完成, 後續炒作空間有限。長期來看,港股市場大量因“成交不足導致估值折讓”的個股仍 是價值窪地,值得深挖。結合目前市場不炒板塊,只炒個股的局面,這些估值折讓股 或存在短期行情。

策略建議: 作為傳統的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降息舉措短期內對市場情緒無疑有相當的提振作用。 息對利率敏感的地產、非銀行金融和基建、汽車、交運、鋼鐵、建材、電力、環保、 公用事業等高負債行業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如前所述,降息的效果或事與願違,亦 不能簡單視作強刺激政策周期的開啟和貨幣政策取向根本轉變的前奏。由於地產大周 期下行趨勢已經確認,地產產業鏈對降息的政策彈性已今非昔比,銀行對區域地產政 策的差別化必將導致一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地產市場進一步走向分化。因此,此次降 息與2008、2012年兩輪降息對銀行、地產等早周期行業和大盤的刺激作用不可同日而 語。我們對行情的中期持續性和反彈高度仍持相對謹慎的態度,政策預期提前兌現也 是繼滬港通遇冷之後又一利好預期透支。建議短期適度參與反彈行情的同時,中期內 不宜過於進取,密切留意市場反應,並適度逢高獲利了結。

我們建議投資者沿兩條主線尋找投資標的一是受益於國內政策放松的利率敏感板塊 如一線中資地產(中國海外6 、華潤置地 119 ),鋼鐵水泥(馬鞍山鋼鐵 2 、中國建材 2 ), 非銀行金融(海通證券 6 、中國銀河 61 ), 基建(中國機械工程 129 、中國建築 11 ),環保(綠色動力 1 、桑 德國際 96 )。二是長期受益於滬港通的低估值中小市值股,如智美集團(1661 )、金天醫藥(2211 )。 推薦關註個股:





市場觀察:


央行在年內多次采取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定向寬松

年初以來,央行多次采取創新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定向寬松,包括差別化降準、重 啟再貸款、創設中期借貸便利等。本次降息,是對2014年1季度以來寬松政策的延 續,也是對經濟持續下行的回應。



但之前的寬松政策效果有限

年初以來,房貸加權平均利率持續上行,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除了2季度小幅回 落外,在3季度繼續小幅上行。前期的政策放松並沒有體現為貸款成本的下降。

就債券市場而言,貨幣寬松所帶來的充裕的銀行間市場流動性讓高評級債券收益 率自年初以來顯著下行。但對低評級債券而言,收益率的下行少於高評級債券, 信用利差擴大。




總體而言,中國國內企業融資仍以銀行直接融資為主,債券融資的比例有限。寬 松政策對評級高、信用好的大企業,效果要好過評級低、信用差的小企業。

意外降息雖然短期內刺激了市場的風險偏好,但行情的可持續性將更多取決於降 息背後的邏輯、降息的效果和未來進一步寬松的空間。從降息的邏輯看,這次降 息更像是央行在融資成本居高不下和來自各方面的政治壓力下被迫做出的不情願 選擇。從降息的效果看,受到利率傳導不暢、銀行執行意願不高以及實體經濟 (主要是房地產和制造業)對利率敏感性降低影響,貨幣刺激的效果已經邊際上 不斷遞減。一刀切政策或繼續加劇大銀行與小銀行、大企業與小企業之間苦樂不 均的狀況。由此導致政策舉措與政策目標之間或再次出現事與願違的結果。從未 來進一步的寬松空間來看,40個bp的“一次到位式”降息本身已經基本消除了短 期內再“小步快跑式”降息的可能性,而存款利率市場化,銀行息差承壓能力也 限制了進一步降息的空間。相比之下,未來降準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潛在的降準政策出臺的前提是總體流動性不足、外匯占款持續下滑和對沖存貸比政策調整 導致資金緊縮效應的需要。而從以上三方面來看,年底之前均缺乏迫切性,而年 初以來的差別化降準的思路更可能被延續。

從以往降息後市場的反應來看,首次降息多伴隨市場下跌,市場見底回升多在出 現降息周期的末端。從年初以來驅動市場的兩個主要動力——滬港通和政策放松 預期來看,均已兌現並提前反應。相對A股此輪反彈更多由流動性搬家和加杠桿支 持,港股的增量資金和杠桿效應都不明顯,基本面不給力,政策效果遲遲未能顯 現的情況,港股的持續上行動力明顯不足。




後續降息空間將受制於中美利差收窄和資金外流擔憂
隨著美聯儲逐漸步入加息周期,中美利差將進一步收窄。利差收窄加上中國經濟 下行趨勢未改變,將導致資金外流的擔憂加劇。美元兌人民幣遠期匯率在4月後一 直保持在6.25上下,並未隨即期匯率的顯著走強而走強,顯示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 的看法並未如即期匯率體現的那般樂觀,資金外流的潛在壓力仍大。



滬港通短期炒作告一段落,長期影響不應低估

從滬港通11月17日正式開通以來的市場反應來看,可以用“遇冷”兩字概況。南 下香港的資金寥寥,每日額度大量剩余。北上滬市的資金稍多,但除了第一日較 為火爆外,其後的額度使用也大幅低於上限。



而之前熱炒的一些滬港通概念股,則出現明顯的獲利了解情況。我們認為滬港通 只能影響目標股票的估值而非盈利。短期而言,滬港通反高潮,A/H差價股和兩地 相同板塊股估值調整大體完成,後續炒作空間有限。長期來看,港股市場大量因 “成交不足導致估值折讓”的個股仍是價值窪地,值得深挖。結合目前市場不炒 板塊,只炒個股的局面,這些估值折讓股或存在短期行情。


策略建議: 降息將市場從滬港通遇冷的尷尬中解救出來。作為傳統的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 降息舉措短期內對市場情緒無疑有相當的提振作用。降息對利率敏感的地產、非 銀行金融和電力、基建、汽車、交運、鋼鐵、建材、環保、公用事業等高負債行 業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如前所述,降息的效果或事與願違,亦不能簡單視作強 刺激政策周期的開啟和貨幣政策取向根本轉變的前奏。由於地產大周期下行趨勢 已經確認,地產產業鏈對降息的政策彈性已今非昔比,銀行對區域地產政策的差 別化必將導致一線城市與三四線城市地產市場進一步走向分化。因此,此次降息 與2008、2012年兩輪降息對銀行、地產等早周期行業和大盤的刺激作用不可同日 而語。我們對行情的中期持續性和反彈高度仍持相對謹慎的態度,政策預期提前 兌現也是繼滬港通遇冷之後又一利好預期透支。建議短期適度參與反彈行情的同 時,中期內不宜過於進取,密切留意市場反應,並適度逢高獲利了結。

我們建議投資者沿兩條主線尋找投資標的。一是受益於國內政策放松的利率敏感 板塊如一線中資地產(中國海外6 、華潤置地 119 ), 非銀行金融(海 通證券 6 、中國銀河 61 、中國太平 966 ),鋼鐵水泥(馬鞍山鋼 鐵 2 、中國建材 2 ), 環保(綠色動力 1 、桑德國際 96 ), 基建(中國機械工程 129 、中國建築 11 )。二是長期受益於滬港通的低 估值中小市值股,如智美集團(1661 )、金天醫藥(2211 )。















4.jpg (130.78 KB, 下載次數: 0)

4.jp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840

沙特國王住院檢查 石油政策存變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661

12月31日,沙特宮廷稱,沙特國王Abdullah bin Abdulaziz已赴醫院接受醫療檢查。消息一出沙特股市應聲大跌。

當天沙特國家電視臺報道,90歲高齡的沙特國王住進利雅得National Guard醫院,並接受檢查,沙特主要股指當天最高跌幅達6%,隨後有所反彈。

20141231_saudi_0

官方新聞機構發布的沙特宮廷的聲明宣布了這則消息,但並未就國王的健康狀況給出更多細節。

實際上Abdullah國王的健康狀況已經持續惡化一陣子了,市場更擔心,其繼任者的態度是否會改變沙特的原油策略。目前Abdullah 79歲的同父異母弟弟Salman是王儲兼副首相。

新興市場咨詢機構Ecstrat的策略分析師Emad Mostaque認為,如果他認為這符合沙特的最高利益,沙特國王所享有的權利可以讓他“隨心所欲的做任何事”。

在11月末的OPEC會議上,沙特堅持不減產,就算當時油價相較6月已經暴跌了逾30%。沙特石油部長Ali al-Naimi此後還表示,即便油價跌到20美元,沙特也不會減產,因為這不符合OPEC的整體利益。

Mostaque還提到,新的國王可以決定維持現有的策略,也可以完全拋棄,或者作出任何決定。同樣的他也可以重新設定沙特的外交策略,這也會帶來顯著的區域影響。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586

李河君的「定數」與「變數」

http://www.xcf.cn/500frb/xwbd/201502/t20150213_721689.htm漢能情況緊迫,2月初光伏應用集團年會上劉民手捧龍鳳刺繡黃色「聖旨」,向13名「封疆大吏」下達任務書,「能不能完成任務!」,每個「接旨」高管上前一大步後,軍資轉身,高聲答:「能!」,隨後軍鼓敲得震天響。在場高管回憶,現場氣氛堪稱「悲壯」。

汉能总部

  漢能總部

  編者註:該文為謝丹專訪李河君之後寫下的記者手記《李河君的「定數」與「變數」》

  李河君從來都是個爭議人物。

  「身價1600億擠下馬云」的新聞,再次將這位個性張揚、極度自信的廣東客家商人置於更廣泛背景的爭議下。

  最樸素的質疑來自於這家目前已經高達1700億市值的公司是否「名副其實」,繼而是這位知名度遠不如馬云、王健林、宗慶後等「前首富」的企業家能否堪當「首富」頭銜。在李河君成為首富後的第5天,《金融時報》質疑其股票「存在不尋常操作」的新聞便應聲而出。

  早在「首富」新聞出來之前,在太陽能光伏行業,李河君就是一位著名的論戰發起者。全球的太陽能行業自始至終都存在晶硅和薄膜技術路線之爭,晶硅作為目前的主流,產出過尚德施正榮和賽維LDK彭小峰這兩位前「首富」,而李河君則一直堅持走薄膜路線,經常放炮看空晶硅,在與筆者的對話裡,他再次開炮稱「做晶硅的企業都是不懂光伏的真正意義」。

  這些攻擊性的言論讓他在光伏行業的大佬圈裡幾乎沒有「朋友」,包括保利協鑫董事長朱共山,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等業內大佬都與他有過公開分歧,對絕大多數以晶硅路線為主業的光伏企業來說,李河君和漢能是行業裡不折不扣的「小眾」和「異類」。

  李河君倒不在乎。把方向完全鎖定在薄膜上,並將所有爭議歸結為四個字——「不懂漢能」,前陣資本市場想要做空漢能而未能成功的投資者就被他稱為「不懂漢能而虧慘」,如果你跟他聊天,他則有很多能證明他的堅定最終是正確的小故事。

  其中,最重要的故事是金安橋水電站。在各種各樣的場合,李河君如何承受8年質疑,在尚未拿到批文情況下投資十多億元,最終建成比葛洲壩還大的金安橋水電站的故事,成為漢能員工再戰光伏,不斷被引用的精神食糧。

  翻看李河君的內部講話資料,你會發現水電和光伏有一個極其相似的邏輯:在前途存在巨大不確定性情況下做巨額投入,在飽受業內質疑的環境下堅持長達數年。其中,水電最終獲得了巨大成功,每天為漢能產生幾千萬現金流,而對於光伏,李河君無疑相信「成功能夠複製」。按照他的設想,薄膜的成功將把漢能帶向成為「國家名片」的新高度。

  李河君是理工科出身,但對傳統文化卻研究得異常純熟。在漢能位於北京奧利匹克公園附近(北京中軸帶上)的總部裡處處可以看到其個人特色,辦公樓是一條「龍」的造型,李河君的辦公室則位於龍頭處,目測挑高至少四米的會議室裡擺放著暗紅色的實木家具,所有椅子皆是中式八仙椅,據說他認為這樣的椅子才「坐得正」。

  他研究《道德經》,關於「重義」「得道」和「豁達」等內容的書法高懸於走廊最顯著處。他並不認為自己是賭徒,而是反覆指出,指引他做金安橋和薄膜的是「感知未來的能力」。

  在2月5日在北京郊外舉辦的漢能年會上,他再次強調「念力」和「吸引力法則」的重要,他說成功的秘訣之一便是「這件事還沒有發生,你要當他已經發生一樣去做」,同時在過程中抱以非凡的「定力」。他向來強調的對未來感知力,我稱為他的「定數」。

  我並不懷疑漢能作為一家有20年歷史的企業的基本實力,但就李河君希望達成的薄膜發電目標來說,我的看法跟一些從事了幾十年太陽能的專家類似,「薄膜是全世界太陽能研究者的一個夢」,這個夢在2008年尚德最鼎盛時期由行業領袖施正榮嘗試過,但因薄膜技術難度太高,資本要求太大而中止。

  薄膜由此被業內視為「有錢,有技術,且經得住苦熬」之人方能達成之事。如今李河君再次壓下重金做薄膜,對「李河君是否是那個能把薄膜做出來的人」,尚難以判斷,此為「變數」。

  理解「變數」的關鍵,在於這是一場主觀和客觀的角力。薄膜技術在客觀上的難以突破,和李河君個人在主觀上的強大「念力」,雙方交戰是理解漢能未來走向的關鍵所在——他又是一個希望用主觀戰勝客觀的人。

  變數當然也存在於一些細節處。李一向是個戰略家,但執行則是他的軟肋。他曾在內部公開講話中談到「漢能是一流的戰略,二流的管理,三流的執行」,為此他經常組織公司開「執行力會議」彌補短板,但直到採訪中,對我提出的「員工人數增加,如何應對文化稀釋和管理難度」,「如何用好低頭做事的人」等問題,他仍未正面回應。

  而對於外界最為關心的薄膜成本問題,李河君則表現出了高度的小心翼翼。過去多天的採訪中,涉及的成本話題一直是公司機密。

  另外一個重要「變數」是,漢能2015年如何拿出漂亮的產品,如何交出銷售業績。李河君成為「首富」之後,漢能高管稱公司已經被「放在火上烤」——2015年之於漢能之所以被定為「決勝之年」,則是漢能到了「投入了4年,今年必須翻身拿出產品」的時候。

  情況之緊迫在2015年2月初舉行的漢能光伏應用集團年會上可見一斑。當時,漢能光伏應用集團董事長兼CEO劉民手捧龍鳳刺繡的黃色「聖旨」(目標任務書),向主席台上的13名「封疆大吏」(區域經理)下達任務書,「能不能完成任務!」,每個「接旨」的高管上前一大步後,軍資轉身,高聲答:「能!」,隨後軍鼓敲得震天響。在場的漢能高管回憶,現場氣氛堪稱「悲壯」。

  (本文作者介紹:南方週末記者,曾供職於《環球企業家》,長期關注環保、可再生能源領域,文字優美,見解獨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728

佳兆業債務重組方案存變數 監管機構或介入協調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81194.html

佳兆業債務重組方案存變數 監管機構或介入協調

第一財經日報 慕青 2015-03-04 06:00:00

按照佳兆業公布的債務重組方案,縮減後的利息將不低於央行貸款基準利率的70%,而不可避免地對債權人利益造成沖擊。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已有金融機構對上述方案表示明確反對。這意味著,即便在已取得一定共識的前提下,佳兆業的債務重組也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深陷債務危機三個月之後,佳兆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佳兆業”,01638.HK)頭頂高懸的數百億元巨額債務,可能正在一步步贏得轉機。

3月2日,佳兆業提出債務重組計劃,建議債權人縮減其480億元境內債務的利息,並延長還款期限。《第一財經日報》從多家債權金融機構獲悉,雖然對上述方案尚未形成定論,但債權人已達成盡快恢複佳兆業經營正常,以降低貸款損失的初步共識。

按照佳兆業公布的債務重組方案,縮減後的利息將不低於央行貸款基準利率的70%,而不可避免地對債權人利益造成沖擊。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已有金融機構對上述方案表示明確反對。這意味著,即便在已取得一定共識的前提下,佳兆業的債務重組也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佳兆業目前沒有償還能力,而方案也不是說不還,只是改變了償還方式。”某金融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盡管重組仍面臨挑戰,但曙光已經出現。

債權人初步達成一致

“雖然債務重組方案沒有特別照顧到我們,但我們對這個方案並不反感。”3月3日,某佳兆業債權金融機構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此前一天舉行的佳兆業債務重組會議上,其所在機構雖然沒有表達意見,但仍然希望佳兆業能盡早恢複經營。

此前的3月2日晚間,佳兆業公布債務重組建議,其債務抵押品及擔保不會出現任何變動,且不削減任何債權人的本金,並隨時間悉數向所有債權人支付本金,貸款利息將予以減少及年限將予以延長,但縮減後的利息不低於央行貸款基準利率的70%;年限延長後剩余年期不低於三年不多於六年,原有債務剩余期限多於六年的,仍然按照原有期限執行。

佳兆業2月16日披露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佳兆業應付計息債務總額高達人民幣650億元,而境內部分亦達到497.7億元,其中包括應付銀行債務約124.17億元,非銀行財務機構債務355.53億元,而2015年底到期的債務本息約在341億元至355億元人民幣之間。

公告信息顯示,在此次公布債務重組方案之前,佳兆業已在2月16日、3月2日,兩次與債權人就此進行磋商,並邀請收購方融創中國代表參加。據數家金融機構人士透露,從兩次會議的情況來看,債權金融機構已經初步達成共識。

盡管如此,如果上述方案最終實施,勢必對債權人利益造成一定損失。而問題在於,眼下的佳兆業,顯然已經失去償債能力。但危機久拖不決,形勢將對債權人更為不利。

“作為收購方,融創提出的方案,不可能讓所有債權人滿意,但現在大家應該把眼前的利益和感情放在一邊,盡最大努力讓佳兆業活下去,否則所有人都跟著倒黴。”曾參加佳兆業3月2日會議的某信托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對所有債權人來說,讓佳兆業盡快恢複正常經營,是所有債權人的最大利益。

而在該人士看來,減免利息盡管攤薄了債權人的收益,更多的只是支付方式的調整。在目前的情況下,只有讓佳兆業通過向市場獲利,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而這也是金融機構的初步共識。

“現在還不能說達成共識,但在大方向確實找到了一些共同點,而且融創方面很有誠意。”深圳某金融機構人士亦稱,由於債權人眾多,融創中國方面也希望成立一個機構與其對接,而未來可能會組成類似債權人委員會的機構,代表債權人就債務重組後續事務與融創中國對接。

《第一財經日報》獲悉,在此次公布重組方案前,融創中國已組建專門團隊,對佳兆業的銷售、收入、債務進行了反複測算,最終算出債務償還期限。上述金融機構人士認為,融創中國“工作比上次更加細致”,就佳兆業的現狀而言,上述方案具備一定可行性。

重組方案仍存變數

“真正的債務重組還早著呢,現在只能說有了可能性,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重組只能一步步來。”上述深圳金融機構人士說。

根據佳兆業此前計劃,預計將在2015年4月完成重組,而眼下時間已經所剩無幾。

重組方案能否得到債權人的同意,將成為決定其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即便金融機構已有初步共識,但接受上述方案卻並非易事。

在上述公告中,佳兆業並未披露貸款具體期限、利率等詳情。假若其上述今年內貸款全部為一年期或兩年期,按照央行最新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的70%計算後,年利率分別低至3.7%、3.9%左右。而公開信息顯示,佳兆業現有信托融資年利率均在8.3%~10%之間。以此作為參考,上述債務重組方案如果實施,金融機構最高可能將蒙受60%的利息損失。

“金融機構肯定都是不太願意的,佳兆業這個方案對大家的利益損害不小。”深圳某金融機構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在3月2日的會議上,債權人並未與佳兆業形成一致結論。從目前情況來看,雙方的利益分歧尚需彌合。

“除非進行調整,否則這個方案很難通過,重組的難度也會增加。”對於上述方案,某股份制銀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如果是破產清算,豁免債務尚有可能,除了延長還款期限尚可通融,但目前只是債務重組,豁免債務很難得到金融機構的同意。一方面,金融機構將會因此產生虧損;另一方面,根據會計準則,上述方案如果實施,將要對財務進行調整,而這都會增加金融機構損失。

在上述業內人士看來,對融創中國來說,收購佳兆業只是一筆生意,必須滿足其股東利益,重組方案才能獲得通過,但債權人利益若得不到滿足,重組方案同樣也難以通過。而這正是相關各方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如果各方利益不能達成一致,重組將難以完成。

“方案永遠是方案,而不是判決,需要各方進行協調,只要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平衡點,問題就好解決了。”上述佳兆業債權金融機構人士稱,至於佳兆業的具體償債方案,屬於技術性的細節,在保全佳兆業的共識下,問題便不難解決,反倒是債權人之間可能會出現意見分歧。

盡管如此,佳兆業債務危機仍在一步步贏得轉機。《第一財經日報》從有關金融機構處獲悉,在3月2日的會議上,監管機構也派出代表參加,可能將會協調金融機構處理佳兆業債務重組的後續事項。不過,上述說法未能得到相關機構證實。

編輯:一財小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873

西绪福斯的惩罚:希腊人的狡黠,政改的变数,以及港股的危与机

http://gelonghui.com/#/articleDetail/13806

西绪福斯的惩罚

希腊债务谈判破裂,希腊面临本月底无法偿还IMF16亿欧元债务的信息,这两天再次成为全球政经头条,并不出意外地把全球股市都很优雅地砸了个坑。

 

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著名的悲剧英雄西绪福斯(Sisyphus), 他是科林斯城的国王。西绪福斯拥有卓尔不凡的才智、对生命的激情以及对天神的轻蔑。他用智慧和计谋反抗命运,藐视天神,并一度绑架了死神,让世间没有了死 亡,但也因此遭致天神的惩罚。诸神处罚西绪福斯不停地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可是,每当他把沉重的巨石快推上山顶的时候,石头由于自身的重量又滚下山去。

 

诸神认为再也没有比进行这种无效无望的劳动更为严厉的惩罚了:不断重复、永无止境,用尽心力却一无所成。

 

2008年 金融危机以来,希腊这个南欧弹丸小国几乎就成了那块令欧洲乃至全球资本市场恐惧甚至绝望的石头:如同一个不甘寂寞的过气明星,希腊人将会债务违约、将会破 产、将会退出欧盟的信息隔三差五就会蹦上全球政经头条。关键,你还不能无视它,因为每次这个信息蹦出来,都会对全球政经,尤其资本市场产生立竿见影的冲 击,无论是欧洲自己,还是远隔万里之外的香港,甚至是经济已经明确走出危机泥沼,看起来身体倍儿棒的大个子美国人(关起门来自个玩的中国A股市场几乎是唯一一个对希腊人免疫的市场)——如果不信,你去看看昨天希腊债务问题谈判破裂后全球股市的表现就知道了。

 

IMF、 欧洲央行、欧盟、以及欧洲各国政府、央行殚精竭虑各出奇招希望能帮助希腊人走出危机泥沼,解决债务问题,每当努力看似已柳暗花明,但都是转瞬波澜再起。希 腊问题就如同一列进入隧道的火车,每次前面出现光明,都会引起大家的欢呼,但最后发现不过是对面交错而来的另一列火车而已。

 

希腊:打开潘多拉盒子

希腊拥有悠久灿烂的文明,也创造了无数栩栩如生的古希腊神话人物,潘多拉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对普罗米修斯盗火到人间的惩罚,宙斯用粘土做了第一个女人潘多拉(Pandora)送给人类,同时送给人类的还有一个魔盒。当潘多拉打开魔盒时,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均被释放出来,唯有希望,被她关在了盒子里面。

 

与神话故事不同的是,这次不是潘多拉,而是希腊自己一直在尝试打开那个魔盒。希腊表面看像个不听大人话的任性的孩子,但实际是想得非常清楚明白的。为了政治的需要,齐普拉斯这个出生于1974年的帅哥将希腊的民不聊生归咎于此前与欧盟、欧央行、IMF三方巨头签订的拯救协议。希腊的目的很简单,既要把身上的帐赖掉,同时还能留在欧元区。某种程度上说,这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敲诈与耍赖,因为希腊知道自己的无序退出造成的连锁反应足以胁迫欧盟让步。欧盟对此当然会怒不可遏,但,也无可奈何。

 

没 有想明白的是欧盟。希腊退出欧元区到目前还是一个极小概率事件,即使希腊这个月底真的还不上钱。因为,希腊退出欧元区对双方是“双输”的情景。希腊退出并 使用自身货币,势必引发货币贬值和国内严重的通货膨胀,加上政府刺激政策难以短期奏效,希腊国民的短期福利损失将是巨大的,长期也未必看到希望;而退出对 于欧盟国及银行业、IMF预计将承担几千亿美元的损失,同时还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连锁反应。无论多么委屈,为希腊埋单并将其留下几乎是欧盟唯一的选项。表面的吵闹实际上只是谈判双方互相博弈以争取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只是全球金融市场成了这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与陪绑者,包括患了软骨病的香港股市。

 

但,格隆想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始终不要忘记了,潘多拉的盒子里还有希望。

 

 

欧洲问题核心:还是貌合神离的政治问题

与 其说希腊欠债的当爷,胡搅蛮缠并绑架欧洲和全球是个近乎无解的问题,毋宁说欧洲自身才是个无解的问题。大一统的货币与分灶吃饭的财政从一开始就是个无法弥 合的问题,尤其是当各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的背景下。欧洲问题其实根本可以不用发展到今天几乎无法解决的严重程度。从大的逻辑上说,如果把希腊看做中国的 一个偏远穷省,该省经济出问题,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等扶持手段可以轻松解决,早点动手就好了。但现实情况是各家自扫门前雪,经济危局不发展到火烧自家眉 毛,政治家就宁可视而不见,小病最终也会拖成不治之症。欧洲这次想找到一艘诺亚方舟全身而退的几率基本已微乎其微,上周欧央行行长德拉吉明确表示不会为了 希腊而出台任何宽松政策,按他的说法 "货币政策无法解决本应该由欧洲政治家来解决的问题"

 

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托辞,他只是需要把杀手锏留在希腊人真的兔子跳墙的时候。

 

欧洲人永远不会忘记当年把一战后的德国逼到角落里的后果。所以,这次那些西装革履的三巨头谈判代表们不会任由事情恶化,他们需要的只是敲打敲打希腊人,甚至不排除双簧苦肉计,给债主们(尤其德国人,在希腊2400亿欧元解困金里,德国人是最大出资方,远超法国、意大利等国)一个交代:你看吧,打也打了,逼也逼了,弄死了人家,谁也没好处。

 

 

港股:受惊后的机会

全球几乎所有风吹草动都会殃及港股,这次万里之外的希腊人准备不还债也没有例外,立即无比默契地跟跌(当然,不完全怪希腊人,还有韩国人引进的Mers、政改等敏感因素),以致有格隆汇朋友抱怨“香港股市真是个变态的市场”。

 

老 实说,香港股市确实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一个另类:主流资金来自欧美,上市公司主要来自大陆,制定游戏规则的监管者则来自香港本土。这种参与各方的互相割裂导 致一种“鸡同鸭讲”的局面,各方对同一种信息与市场情势的理解与判断可能会天壤之别。也正因为参与各方来自全球完全不同的区域,因此对香港市场而言几乎有 推不完的石头。除了隔三差五就蹦出来折腾一番的希腊是其中一块外,近在咫尺的大陆,乃至远隔重洋的欧美都是随时会滚落的石头。至于所谓郑少秋剧本面世的丁 蟹效应,或者 Sell In May、五穷六绝七翻身的魔咒,都不过是这些石头的滚落效应而已。

 

政 经危局是一回事,投资其实完全是另一回事。我们也许无法确知政改危机何时能真正过去(其实格隆的观点很明确,政改投票过与不过,于投资而言已经远没那么重 要了),也无法判断那个曾自豪地对美国人说“我们的祖先在研究哲学的时候,你们的祖先还在树上荡秋千”的希腊到底会否离开欧元区并引致连锁反应(老实说, 格隆希望它明天就离开,鞋子落地时我们才会知道,不过如此),但我们至少能知道目前香港股市是全球所有股市里(除了奇葩的俄罗斯)估值最低的市场,恒指动 态市盈率才11倍出头,在政改、希腊人违约等恐慌石头滚落与市场做空力量的诱导与裹挟下,市场不排除再下台阶的可能,但这种时候正是长期资金的入市良机,尤其是我们考虑到中国转型与资本输出的大背景下,君不见71日基金互认就开始实施?

 

用投资学术语阐述,就是在这个位置买入,3-6个月后赚钱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把我们的投资视作一个类似西绪福斯惩罚的爬坡过程,则石头的滚落会随时发生且无止境。此时我们该做的是张开耳朵,仔细聆听大陆那边正规军集结号的声音,同时睁大眼睛,细致观察石头滚落砸坑的位置与深度。

 

技术派人士此时才会绝望地闭上眼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9891

寶潔與科蒂大手筆交易遇變數 部分香水品牌拒絕入贅科蒂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6/01/4740025.html

寶潔與科蒂大手筆交易遇變數 部分香水品牌拒絕入贅科蒂

一財網 劉瓊 2016-01-17 16:29:00

日化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些知名品牌或名人並不設計、制造或銷售自己品牌的香水,而將香水業務授權給日化巨頭去研發生產。授權一般是基於被授權公司的業務結構和經營能力,當遇到特殊情況需要轉授權可能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美國香水與美容產品制造商科蒂(COTY)以125億美元收購全球最大消費品制造商寶潔旗下43個美容品牌的要約交易或有少許變數。

日前,10個品牌的香水授權協議已經隨寶潔與科蒂的交易,從寶潔旗下轉移到科蒂旗下。但兩個香水品牌Dolce & Gabbana、Christina Aguilera拒絕入贅科蒂,這使得科蒂該次收購的品牌總數減為41個。

寶潔不得不與科蒂修改了交易協議,雙方計劃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全部交易。Dolce & Gabbana等的香水授權許可協議還未到期,但寶潔表示退出香水業務心意已決。

日化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些知名品牌或名人並不設計、制造或銷售自己品牌的香水,而將香水業務授權給日化巨頭去研發生產。授權一般是基於被授權公司的業務結構和經營能力,當遇到特殊情況需要轉授權可能需要考慮更多因素。”

拒絕授權轉讓

希望通過“瘦身”來加速銷售與利潤增長的寶潔在已經出售了40多項業務後,於2015年7月正式宣布與科蒂的交易達成,接受科蒂125億美元收購其旗下香水、護發和化妝品業務43個美容品牌的要約。

寶潔時任首席執行官雷富禮表示,該交易是寶潔向10大部門65大核心品牌公司邁出的重要一步。對於合作夥伴,雷富禮表示,科蒂將為這些交易品牌提供一個最好的“新家”。

寶潔出售的三項資產分別是其美發業務,包括威娜(Wella)和伊卡璐(Clairol)等品牌;香水部門和化妝品業務,包括封面女郎(CoverGirl)和蜜絲佛陀(Max Factor)彩妝品牌,以及Dolce & Gabbana、Gucci、Hugo Boss和Escada等奢侈品牌香水產品代理業務。

顯然,不是所有待交易的品牌都對即將入住的“新家”滿意。這43個品牌中有12個香水品牌,除了拒絕入贅科蒂的Dolce & Gabbana、Christina Aguilera,其他香水品牌包括Hugo Boss、Gucci、Lacoste、Bruno Banani、Escada、Mexx、James Bond、Gabriela Sabatini、Stella McCartney和Alexander McQueen。

資料顯示,意大利時裝品牌Dolce & Gabbana(杜嘉班納)將香水業務授權給寶潔生產和銷售已經長達十年之久。每年為寶潔貢獻超過5億美元的銷售額,在寶潔22億的香水業務中是最大的品牌之一。

對於Dolce & Gabbana和 Christina Aguilera拒絕授權給科蒂的原因,雙方均沒有對外透露。不過日化行業人士吳誌剛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有品牌拒絕轉授權科蒂也很正常,可能出於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科蒂旗下已經有非常多的香水品牌,可能Dolce & Gabbana和Christina Aguilera考慮到旗下某些香水品牌與自己定位相似有較強的競爭沖突關系;其二,Dolce & Gabbana和Christina Aguilera將香水業務授權寶潔,是基於寶潔的業務結構和經營能力,但是他們不一定認同科蒂具有類似的結構與能力,或許希望尋找其他的合作夥伴。”

香水授權的爭奪

科蒂集團由Francois Coty於1904年在法國巴黎創立,Francois Coty因開創現代香水業而享譽全球。作為香水業的巨頭,科蒂Coty集團旗下此前已經擁有25個香水品牌,且其中15個為高端品牌,包括萬寶龍、寶詩龍(Boucheron)、Larvin、梵克雅寶(Van Cleef & Arpels)和Jimmy Choo等。受眾多女性喜歡的Marc Jacobs小雛菊系列香水、蔻依(Chloe)女士香氛以及Calvin Klein和大衛杜夫(Davidoff)香水均是出自科蒂麾下。

“我們將與相關的授權持有人協商,以確定下一步措施。”寶潔發言人Paul Fox對於新狀況說道,“但寶潔的戰略已清晰,將退出香水業務”。

由於寶潔與Dolce & Gabbana的許可協議還有幾年才到期,外媒也猜測,寶潔可能會尋找其他的化妝品公司接手香水授權。如今擁有較大型香水業務的化妝品公司還有歐萊雅、雅詩蘭黛、資生堂、Interparfums等。

不只是寶潔,2005年,聯合利華也將旗下高端香水業務出售給科蒂集團,當時出售的業務包括Calvin Klein、Cerruti、VeraWang、Chloe和Lagerfeld(已於2012年終止)香水品牌的經營許可權。

由於絕大多數的奢侈品牌並不設計、制造或銷售自己品牌的香水,其香水業務往往被授權給日化巨頭去研發生產。而日化巨頭們在獲得授權香水方面的爭奪也非常激烈。

歐萊雅2015年1月1日開始負責研發、制造、分銷服裝品牌彪馬的化妝品,而在此之前,扮演這個角色的是寶潔。同時,歐萊雅公司,還持有以男裝起家的意大利品牌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等品牌的香水授權業務。

法國香水制造商Interparfums旗下經營的香水品牌包括來自德國以鋼筆起家的萬寶龍(Montblanc)、鞋履品牌Jimmy Choo、登喜路(Alfred Dunhill)、朗萬(Lanvin)、寶詩龍(Boucheron)、VanCleef & Arpels和保羅•史密斯(Paul Smith)等。

雅詩蘭黛也代理了多家服裝品牌的香水業務,除了已經解約的蔻馳,還包括Zegna、TommyHilfiger、Kiton、DonnaKaran、Missoni等品牌。2015年Coach與Interparfums簽訂協議,後者將研發、生產及分銷全新的Coach香水及香氛相關產品,包括全新的男士及女士香水產品。

編輯:陳姍姍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2703

「亞洲川普」杜特蒂 南海爭議最大變數 台灣最陌生的鄰居、菲國最戲劇化的新總統

2016-05-23  TWM

在激烈的競選活動後,菲律賓總統確定由杜特蒂當選。到底誰是杜特蒂? 這位滿口粗話的超另類總統,其實,是個精於計算的高明政客。

五月九日,菲律賓的四千兩百萬選民走入投票所,以超過四成支持率的集中選票,選出杜特蒂(Rodrigo Duterte)為下一任總統,台灣民眾終於將目光往南,充滿驚訝地轉向這個我們最陌生的鄰居。

在熱鬧的競選活動中,杜特蒂以一連串奇特、絕對「政治不正確」的言論,席捲了全球媒體的版面。關於他的報導充滿了戲劇化的形容詞,《日本經濟新聞》說他「素以低級性談話和誓言殺死犯罪嫌犯聞名」;英國《衛報》則形容這次選舉是「一場煽動性和民粹主義的競選活動」。

大量的媒體報導稱杜特蒂是「亞洲的川普」,許多政治評論員預測他「可能重演馬可仕的獨裁」。其實,由於杜特蒂極為戲劇化的行事風格,台灣與菲律賓之間那道長久以來看不見的陌生的藩籬,或許將產生突破契機── 可能會是破冰合作,但也可能出現意外的衝突。

行為暴走戲劇化

新總統先端出「宵禁」

在數以萬計的報導中,沒有人用「正直」、「守法」、「謹慎」、「理想」來描述杜特蒂。對於他的高票當選,最貼切的描述是社群新聞網站《馬尼拉椰子》(Coconuts Manila):「他粗暴的誠實(brutally honest )與自我中心的硬漢風格(unapologetic character),吸引了菲律賓的庶民,他們已經厭倦傳統政客那些美麗的謊言。」杜特蒂在競選過程中,曾經揚言要與美國、澳洲斷交;曾經罵正在菲律賓訪問的教宗:「你這狗東西,回去吧,可別再來了!」他一度聲稱要焚燒新加坡國旗,還說要騎著水上摩托車,親自將菲律賓國旗插在與北京有軍事衝突的黃岩島上。

杜特蒂當選後,雖然喊出「療癒」、「和解」的口號,卻又加碼演出更戲劇化的劇碼。勝選當天,他在母親牌位祭拜,突然像小孩一樣號啕大哭;接著他高聲向警察喊話:「放手向罪犯宣戰吧!如果他們拒絕投降、如果警察生命遭到威脅,就儘管開槍殺死罪犯吧!你們已經獲得新總統的授權!」他更警告那些與犯罪集團牽扯的灰色檢警:「若不立即退休,就等死吧!」杜特蒂勝選之後的第一個政策就是「宵禁」。他的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宣布,新總統正在考慮,未成年孩童如果沒有父母陪同,十點之後就禁止出門;全國所有的商店,在凌晨一點到上午八點之間,禁止販售任何酒精飲料。更嚴厲的是,晚上九點之後,就禁止任何「高聲卡拉OK活動」!

言論聳動又鐵血

打造「翻轉政治」形象

菲律賓《憲法》規定,總統任期六年,不得連任。即將卸任的艾奎諾三世,創造了五年平均六.二%的超高經濟成長、吸引大量外資投入,菲律賓股市在他任內穩定地上揚了一倍。艾奎諾三世除了與中國的黃岩島爭議(編按:黃岩島鄰近馬尼拉海溝,由於我國、中國與菲律賓皆聲稱擁有其主權,因而引發一系列衝突和主權問題)之外,與周邊所有國家都走和解溝通的路線,對內甚至允許南部伊斯蘭反抗軍脫離菲律賓,獨立建國成立「莫洛國」(BangsaMoro)。

如今,菲律賓人民將選票投給了高舉「消除貪腐、殲滅罪犯」大旗的杜特蒂,艾奎諾三世採取「和解與發展」的路線,或許將被杜特蒂翻轉,帶來難以預測的變數。

先從內部看起,杜特蒂在菲律賓崛起,已顛覆了這個亞洲最早建立民主制度國家的政治秩序。

菲律賓的總統府與國會,充滿了大地主、財團、政治世家、肥皂劇演員與運動明星。杜特蒂與這群人截然不同,他在競選期間那些令人膽戰心驚的言論,真實的目的只有一個:打造自己「翻轉政治」的獨特形象。

杜特蒂崛起於菲律賓南部、民答那峨島的最大都市納卯市(Davao City),他在這個核心一四○萬人、都會人口二四○萬人,與台北市人口相當的城市,從一九八八年起算,前後做了二十二年的市長。

納卯市以及菲律賓南部的民答那峨島,最大的特色就是種族、宗教極為多元。例如當地常用的語言,除了英文,還有中文、日文以及另外八種原住民語言;二次大戰前,納卯市曾經有大量日本移民,二戰末期,麥克阿瑟將軍將整個城市轟炸剩下廢墟,戰後的菲律賓政壇由北邊的馬尼拉主導,納卯市與民答那峨島,一直是政壇上的次等公民。

到了一九八○年代,納卯市淪為罪犯、共黨游擊隊、伊斯蘭極端分子、左翼勢力混雜的黑暗城市,綁架與暗殺天天在街頭上演,政府束手無策,特別是在菲律賓人民驅逐獨裁總統馬可仕之後,納卯市一度陷入「謀殺之都」(Murder Capital)的無政府狀態。一直到一九八八年,當時四十三歲的杜特蒂當選納卯市長,誓言用盡所有合法、非法的手段,清除犯罪行為,除了枱面上合法的警察,更使用從未被證實的「私人行刑隊」,許多黑道老大突然人間蒸發,才重建納卯市的治安。

杜特蒂刻意營造完全庶民的行事風格,他幾乎不穿西裝,平日總是身穿Polo衫與牛仔褲,穿長袖襯衫時會捲起袖子,並且敞開胸前的扣子。

《紐約時報》在採訪納卯市平民的報導中,開頭第一段就描述一位市民在酒吧聽歌,台上那位唱著法蘭克辛納屈情歌的歌手,竟然就是已經當了多年市長的杜特蒂!

精英出身「假庶民」

兩子女搭便車步入政壇

杜特蒂在納卯市建立起無人可挑戰的「鐵血硬漢」的形象,又在每個細節展現他與庶民站在一起的風格,成為這次總統選舉最大的政治資本。選舉期間,那些聳動無比的言論,實際上就是菲律賓平民的日常用語,是與廟堂內的政治修辭完全相背的庶民語言。

但是,杜特蒂卻是貨真價實、出身於老派精英家族的富二代。他的父親曾經做過改制前的納卯省省長、母親是教師,是在反馬可仕運動中身先士卒的社運分子。杜特蒂的伯父、堂兄都擔任過菲律賓第二大城市宿霧市(Cebu)的市長,杜特蒂從高中畢業之後,有長達十年的時間都在馬尼拉,先從菲律賓第三任總統創辦的萊西姆(Lyceum)大學拿到政治學位,再進入貴族學校,培養大量參議員、高等法院法官的San Beda法律學院,取得法律學位。杜特蒂回到家鄉之後,很快就從檢察體系快速竄升,三十三歲就升任納卯市的檢察長。

因此,在喧囂的競選言論,以及博取收視率的戲劇化媒體報導背後的杜特蒂,實際上也是出身菲律賓政治世家,與艾奎諾、馬可仕等家族如出一轍的政客。而這次總統選舉,他的女兒與兒子分別競選納卯市市長、副市長,並雙雙高票當選,也證實杜特蒂仍然緊抱著政治世襲的利益不放。拿掉庶民風格的包裝紙之後,杜特蒂的真實面貌,就是不折不扣、精明算計的高明政客。

對台態度釋善意

漁業海域重疊「可分享」

雖然眾多國際媒體,對於杜特蒂入主菲律賓總統府之後的政治局勢都非常擔心,但是,一方面杜特蒂本來就是精於算計與談判交換的政壇高手,應不會與議會採取完全對立的極端手段;另一方面,卸任總統艾奎諾三世支持的樂玲.羅貝多(Leni Robredo)高票當選副總統,菲律賓政治版圖的變動,其實會比預期中的還穩定。

在杜特蒂確定勝選後,早四個月贏得台灣總統大選的蔡英文,也已經向杜特蒂表達恭喜與合作的意願,表示新政府將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希望和菲律賓的新政府一同合作。相對的,杜特蒂也在競選期間接受台灣媒體專訪,對於多次引發漁業糾紛的重疊經濟海域,杜特蒂的態度是「如果重疊,我們就一起分享」。杜特蒂期望對台灣增加進出口雙邊貿易,強調「我們承擔不起戰爭」的和解立場。

最為棘手、最可能出現變數的,無疑就是衝突不斷升高的南海爭議了。

南海政策搞曖昧

拉攏美日又向中國示好

在艾奎諾三世的任內,美國、菲律賓、日本以及越南形成了實質的軍事聯盟,並且完成了極為驚人的突破。今年元月,幾乎已經不能出國的日本明仁天皇,破天荒飛往菲律賓做了五天的訪問。接著,日本海上自衛隊最大的艦艇「伊勢號」,在四月二十六日開進蘇比克灣,船上不僅有日本自衛隊員,同時還有美、澳、英、韓以及越南等十多國的軍官。

「伊勢號」雖然依法不得攻擊而冠上護衛艦的稱號,但實際上就是不折不扣的航空母艦。當它載著跨國軍官駛入蘇比克灣,日、美、菲在軍事上聯手抗中的訊號,昭然若揭。

美國與菲律賓的軍事聯盟,也在今年四月出現重大的突破。一四年,美菲簽署為期十年的加強國防合作協議(EDCA),菲國據此在今年四月對美國開放五座軍事基地。其中,位於巴拉望島的包蒂斯塔(Antonio Bautista)空軍基地,緊鄰主權高度爭議的南沙群島,距離中國在南沙群島美濟礁以人工填海打造的人工島,更不到二五○公里。五月九日,美國公開宣稱中國在南海的人工島已全面軍事化。

對於南海衝突的態度,相較於立場明確的艾奎諾三世,杜特蒂的說詞卻曖昧閃爍,他一邊強調自己的外祖父是中國人,宣稱要與中國和談,卻又揚言要駕駛水上摩托車登上黃岩島。至於美國,雖然不喜歡杜特蒂的搖擺,卻也在他當選後立即公開表示支持新總統。

全身充滿約翰韋恩牛仔戲劇細胞的杜特蒂,就任菲律賓總統後,為台灣與菲律賓關係帶來新契機。他與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會不會擦出真實的火花?他在總統選舉期間的高調行為,讓所有人關注他要如何清理被貪腐家族與財團把持的菲律賓內政。但是,周邊所有國家最關心的,還是最敏感的南海爭議,卸任總統艾奎諾簽訂的軍事聯盟,杜特蒂是否乖乖買帳?或者他將試圖打破強權已經布樁的棋局?

旗幟鮮明高喊「翻轉政治」的新總統杜特蒂,可能是戰雲密布的南海衝突,最大的變數。

(本文作者為紐約大學金融碩士,曾任金控公司副總經理)

撰文 / 乾隆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28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