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與地產黨的角力
1 :
GS(14)@2012-07-18 22:37:51http://winnerbank.blogspot.hk/2012/07/blog-post.html
日期: 2012年7月18日
原文: 信報
兩週前,筆者在本欄指出兩大要點:一、梁振英上任後到社區搞親民秀是不到位的事;二、他要認清人民是朋友,地產霸權才是真正敵人,泛民政客與一眾「社運小學雞」只是扯線木偶,但他們的確代表民情,所以新政府絕不可視他們為主要敵人。
這兩個星期發生很多事情,足見政治變化之快。地產霸權希望在一年、甚至在百日之內推倒梁振英之心很強,理由不說自明,因為他們深明香港社會的最大矛盾不是什麼核心價值,而是貧富不均的深層次矛盾。當梁振英有時間推動他「自住其力」的房屋哲學,再在其他社福政策作出針對性大幅改善之時,梁政權將會穩定下來,「倒梁」就會開始失去市場,亦會失去道德力量。
拋出迷你《施政報告》爭民心
梁振英的誠信當然有問題,反梁集團借用西方政治的法治思維和習慣,以為點中梁的「要害」,卻忘記香港並無西方民主式的憲制配套。想更換特首?無論在憲制上或是現實上皆非北京支持不可。北京此刻會容許曾經申請移民、誠信雖沒有問題、但忠誠有問題的曾鈺成替代梁振英嗎?以曾主席過去數月的「玩嘢」表現,北京考慮的是,是否容許他繼續當立法會主席,而不是扶他更上一層樓。
梁振英出席星期一的立法會答問大會時,突然拋出迷你《施政報告》,成功轉移了立法會議員過去個多星期對他誠信質疑的視線——三千個青年宿位與五千個二手居屋單位,雖然落實需時,但馬上為備受地產霸權壓迫的等上車一族帶來希望。
梁振英並非省油的燈,他過去兩星期不是坐待敵人進攻而束手無策,迷你《施政報告》不單到位,而且是在反擊地產霸權。他聲言不必等到《施政報告》才拋出新政策,而是當政策成熟時就會推行。什麼是成熟的政策?當然由他說了算數。這個說法的潛台詞是,若然地產霸權對他再進逼,他將以提前推行、不惜推倒樓價的政策作為回應。
換言之,他會以社福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民本政策對抗地產霸權。用一個可怕的比喻說,是「發動農民鬥地主」的翻版;五十年代初,中共就是用這一招迅速穩定政權。時移世易,從前的資本家可以用撤資威脅中共,今天中國的資本將可源源不絕取代地產霸權。
談政治的人只知西方的一套政治理論,誰知就連馬克思主義到了中國也早已中國化。儒家的治國理念有三大要素,分別是民本、尚賢和王道,中共的施政是充分利用這些傳統的帝王之術,梁振英亦在充分利用儒家的民本思想以穩定新政。
立刻跟麥齊光劃清界線
談到理論的應用,筆者曾一再形容梁振英是「馬基維理」式的君主,這類君主被教導為心狠手辣、不講情義、不守承諾,要有獅子的兇猛、狐狸的狡猾,打擊敵人時絕不手軟,對人民卻不能殘暴,反而必須爭取人民支持、團結人民,以應付國家內外的敵人。梁振英政權一旦穩定下來,就會找機會打擊敵人,特別是不會獲得人民支持的敵人。
「麥齊光事件」是對梁新班子的有部署打擊,梁振英的應付方法是同意廉署立刻行動拘捕麥齊光,迫使他馬上請辭,從而劃清界線。「馬基維理」式的君主是不講情義的。
引薦麥齊光的林鄭月娥這邊聲稱百分之一百信任麥齊光,企圖保他,那邊廉署已展開行動(大家以為新廉政專員沒有問問特首就自行決定高調行動?),林鄭再打得也須硬吃悶棍。
企圖借麥齊光打擊新政府威望的勢力,明顯計算錯誤;以公眾的角度看,梁振英不保麥齊光,曾蔭權卻包庇許仕仁八年,誰更決斷英明?
麥齊光、許仕仁和曾蔭權皆出自公務員系統,公務員清廉能幹的神話已經破滅;梁振英要在公僕以外引入更多問責官員,將會得到更多港人支持。許仕仁案涉及大地產商,新政府從速檢控,大有反擊地產霸權企圖推倒新政府的意味。
共產黨 vs 地產黨
寫到這裡,似乎不能不談泛民主派和社運熱心運動家的位置在哪裡。那自然是萬分令人嘆息的,因為他們沒有位置,又不懂分析。筆者多月來在本欄的多篇文章皆指他們失誤無能,他們連反駁的能力也沒有,只是抹黑筆者「支持梁振英」,就當作解釋一切,實在相當反智。
今天社會的紛亂,表面看是民主力量與中共專權政治的角力,骨子裡是共產黨與地產黨在角力;這兩個黨本質上皆反民主,亦不喜歡人民有太自由空間。
今天香港人包括筆者這類評論員還有活動和評論的空間,只是沿於建制的內部矛盾。泛民主派特別是自稱左派的人不懂利用機會爭取民主,只知內鬥爭利益;更壞的是,傾向地產黨一邊以「倒梁」為第一鬥爭策略,完全是本末倒置的思維,亦是出賣民主理念的思維。
今年「七一」,筆者只見幾乎所有泛民政客高叫梁振英下台,卻聽不到多少要求馬上普選特首的呼聲(也許有,但一定不多,大家不妨回憶一下)。曾幾何時,倒梁比爭民主更重要!梁倒的結果只是小圈子的重選,只是地產黨的勝利,這根本不是民主的勝利。泛民在為誰的利益服務?
最高院大法官猝逝掀美兩黨角力共和黨阻奧巴馬提名新法官
1 :
GS(14)@2016-02-15 18:03:23美國最高法院內資歷最深的大法官斯卡利亞(Antonin Scalia)突然逝世,終年79歲。他留下的空缺旋即引爆了政治炸彈,社交媒體上的悼文,很快便被共和民主兩黨就繼任人爭拗洗版。民主黨奧巴馬總統表明會履行憲政責任提名新大法官,但控制參議院的共和黨憂最高法院天秤會向自由派傾斜,主張提名權應交下任總統,勢阻提名。
斯卡利亞周六早上在德州一個牧場出席私人聚會,被發現在房間死亡,當局未有透露死因,據報是在夢中與世長辭。自1986年獲列根總統提名,斯卡利亞坐鎮最高法院長達30年,是保守派大法官代表人物。雖然右傾,斯卡利亞卻跟自由派大法官相處融洽,民主黨對他也敬重有加,奧巴馬總統的悼文中讚揚他「對國家有傑出貢獻」,又指示聯邦機關下半旗致哀。曾在2000年關鍵判決中助共和黨的喬治布殊入主白宮,喬治布殊對斯卡利亞的離世表示哀悼,稱讚他是「傑出人物」;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克魯茲甚至盛讚斯卡利亞是「美國英雄」。
共和黨指提名應留給新總統
正因斯卡利亞生前德高望重,要在政治最撕裂的選舉年中,找一位各方都接受的繼任人,幾乎是無可能。原本,最高法院9名終身任命的大法官中,保守派佔多數的5席;如今斯卡利亞離世,自由派便跟保守派形成4比4的勢力平衡。假如較溫和的保守派大法官肯尼迪在某些爭議案件離隊,保守派甚至會處於弱勢。如今奧巴馬迅速表態會「在適當時候」提名繼任人,尋求任內安插多一名自由派法官的意圖相當明顯,但提名需要參議院確認;不難想像,參議院中佔多數的共和黨會全力阻撓。參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與多名共和黨總統參選人,都表明提名要留給下任總統。麥康奈爾說:「美國人民對於下一位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選,應有權發聲,所以空缺應等到有新總統時才填補。」參院司法委員會主席格拉斯利稱,總統選舉年不通過最高法院大法官任命,過去80年是「標準做法」。
空缺懸空 最高法院淪跛腳鴨
但如「等埋大選」,斯卡利亞留下的空缺要懸空最少11個月,這樣的話,最高法院未來一年隨時會淪為跛腳鴨,無法在重大事項作出終極判決,因為缺少了斯卡利亞關鍵一票,在多項爭議性極大的社會問題,例如正候審的墮胎、奧巴馬醫改、減排和放寬無證移民逗留等案件,陷入4:4僵局的可能性頗大,屆時最高法院的意見沒有約束力,將被迫維持下級法院的裁決。民主黨參院領袖里德表示,最高法院大法官空缺懸空近一年「史無前例」,是「可恥地放棄參院一大最重要憲法責任」。不過,共和黨人立心阻撓,有議員助理甚至直指,奧巴馬成功任命大法官的機會「少於零」。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5/19491764
修好孤立兩派角力特朗普立場搖擺美古未來關係 料求財存異
1 :
GS(14)@2016-11-29 00:14:21■佛州的古巴裔社群聞卡斯特羅死訊後紛紛上街慶祝。美聯社
【強人離世】一身軍服、一束大鬍子、一支大雪茄,奠定了卡斯特羅一生革命領袖形象,這位被喻為半個世紀以來,美國唯一在西半球無法戰勝的梟雄,終蒙馬克思召見,留下古巴共產事業給弟弟勞爾。古美關係何去何從,正值美國改朝換代,總統當選人特朗普對古巴立場搖擺不定,是繼續或廢除現任總統奧巴馬對古巴修好政策,兩派人都表態角力,但分析認為特朗普始終是商家心態,料會行求財存異方針。
任內跟勞爾促成大和解的奧巴馬前天發表聲明,稱願「在卡斯特羅離世時,向古巴人民伸出友誼之手。對於這位非凡人物對民眾和世界帶來的巨大影響,歷史自有公論」。白宮遣辭用字小心翼翼,既沒貶低老對手,也沒褒揚意思。相反,特朗普不改狂妄作風,聞訊後推文說:「卡斯特羅死了!」大有慶祝之意卻無說明,遭網友嘲笑是外交「小學雞」,其後他再發聲明,狠批卡斯特羅是「殘酷的獨裁者」,「留下的政治遺產,只有行刑隊、小偷、無法想像的苦難、窮困、否定基本人權」。
普里伯斯促宗教自由
在夏灣拿,古巴民眾心知肚明該國面對的困局,主要是源自美國的制裁和孤立,他們原以為跟美國誓不兩立的老領導一走,屆時大家就好日子過。但爆冷成為下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競選時先說美古復交是好事,後稱會關閉重開的駐古巴大使館,更委任主張對付古巴共產黨的卡羅內進入財政部的過渡團隊,令外界測猜特上台後會否收緊對古巴的禁運。候任白宮幕僚長普里伯斯昨指,古巴如不作出尊重宗教自由等改變,特朗普就會逆轉奧巴馬的政策。美國共和黨的強硬派趁機表態,試圖全盤否定奧巴馬政府的和解路線。古巴裔參議員魯比奧批評「獨裁者已死,但獨裁政權未亡」,同樣有古巴血統的參議員梅南德茲更露骨指,卡斯特羅之死對美國是「天賜良機」。不過,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評論員科恩布盧直言:「倘若古巴人覺得特朗普政府是趁後卡斯特羅的不穩定時期有所圖謀,古美關係勢必轉趨緊張。」不過,古巴事務專家科拉萊斯則認為,重新孤立古巴並不是共和黨的主流聲音,相反,奧巴馬的交往政策在共和黨內卻甚受歡迎,「全因利之所在,那些航運公司、農業說客、油公司、基建商、華爾街大行、福音教派,通通撐交往政策,(特朗普)政策開倒車等同跟他的執政大聯盟過不去」。
特朗普未提斷交禁運
北卡羅萊納大學的美古關係專家威克斯也持相同意見,點出特朗普的聲明用詞雖強硬,卻隻字不提任何斷交、禁運或制裁,為將來留有迴轉餘地,「畢竟特朗普是一位商人,他自己過去也有意在古巴做生意,拉倒交往政策對美國並無好處」。今年9月,美國《新聞周刊》踢爆口口聲聲反對古巴獨裁統治的特朗普,原來在1998年曾違反禁運法令,派人到古巴尋找生意機會。《華爾街日報》/英國《衞報》/美國有線有新聞網絡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28/19847974
張藝謀 麥迪文 劉德華 文化角力 2016-12-30
1 :
GS(14)@2017-01-02 05:14:52https://www.am730.com.hk/news/%E ... a7%92%e5%8a%9b-7452
張藝謀 麥迪文 劉德華 文化角力
2016-12-30
#Hashtags
長城麥迪文張藝謀德華
news-images
荷李活早已不是美國人的小圈子,中國經濟在過去數十年急速增長,龐大的資金,成就內地商家極速攻頂,登陸荷李活。縱然各地電影人對Made in China何等厭惡,仍無奈要向潛力投資者招手,而兩地合作催生的「合拍片」,就成了當代電影發展趨勢。但電影市場從來是「各處鄉村各處例」,不同國家或地區都各有「山頭」,中港合拍片,顯然觸動了港人神經,成了中港矛盾導火線,另一邊廂,內地製作要走入國際,引申而來的中美合拍片,又成了另一場網民口水戰,正因如此,內地著名導演張藝謀首部荷李活電影《長城》,才鬧得熱烘烘。文、圖:林穎嵐(Wing)
news-images
飾演僱傭兵的麥迪文,在片中有連串動作鏡頭。
中美 合作之始
由傳奇影業、環球影業、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及樂視影業聯合出品的《長城》,投資額逾8億元人民幣,是張藝謀首部全英語3D電影。故事講述多名外國僱傭兵遠征古代中國,尋找製炸藥之法,卻發現長城守衛森嚴之謎。雖然電影公司目前公布的編劇,是創作《叛諜追擊》系列的東尼格萊、道格米羅及卡路班納,然而,故事概念卻來自此片監製兼傳奇影業CEO湯瑪斯杜爾,「這個劇本他們完成了7年,曾經有兩位美國導演想拍,後來都沒成事,兜兜轉轉便來到我手。他們找我的時候,其實怕我看不上眼,畢竟是一部爆米花電影(Popcorn movie),不過我看了就覺得蠻有意思,劇本有不少發揮空間,例如長城、怪獸饕餮、火藥、僱傭兵,還有秘密部隊等,點子不錯,元素分布很巧妙。」張導指,劇本創作尚算嚴謹,故事背景設定於古代十一世紀,亦即是北宋時期,情節合乎時代背景,「故事起源是歐洲僱傭兵聽說中國有新式火藥武器,而北宋時期正好是中國發明火藥的年代。」
選劇本物色創作空間
不過,故事主線雖符合歷史背景,但畢竟是美國人筆下的中國,張導坦言,仍有不少細節需要調整,「我平日選劇本都是這樣,我看的是,故事裡有沒有關鍵字有發揮空間,然後再想,如何利用這些元素發揮?例如,《長》的劇本中的時代背景,還有甚麼可以凸顯中國文化?我發現,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富家國情懷的朝代,很多辭、詩和戲劇都蘊藏濃烈的家國情,這點正好融入片中的長城戰爭,也就是,在長城上作戰的軍人,不止是單純打怪獸,他們都有一種愛國的信仰和精神,就是要保家衛國……我希望這次合作是有意義的,達到中美文化融合,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中國歷史文化,所以,我提出要大幅修改劇本的要求,後來美國公司同意後,我們才開始執行這個『張藝謀加荷李活大片』的計劃。」
刪走低級錯誤
張藝謀指,《長城》劇本花了逾一年時間修改,他坦言,改動部分集中於故事套路,「原本的劇本不乏合拍片常見套路,就是爆米花電影常見的,男女主角一定要滾床單,就是那種英雄一定要有艷遇套路,我個人是覺得,原本的故事……很彆扭(不通順)。而且,整部電影是一個7天的故事,沒辦法牽扯到這些支線上吧?再說!中國古代,男女授受不親,更何況女主角景甜是位女將軍,怎麼可能輕易跟別人發生關係?才7天的感情呢?7年都未必上床吧?如果真的寫進去,在中國故事來說,完全是低級錯誤。」對於刪改感情線,張導指,美國公司起初有點猶豫,但最後還是手起刀落,刪走床戲,「我們最後拍出來的,是一種男女將軍之間的革命情感,是惺惺相惜的感覺。製作期間,我們做了觀眾測驗,幾乎所有女觀眾都喜歡修改後的版本,我還記得,測試會議的主持人問現場的人:『那如果他們滾床單你覺得如何?』現場所有人都嚷著說千萬不要,更有人說,過去看得太多,修改後的版本較有東方味道。」張導認為,兩地合作必須產生文化差異問題,當沒法分辨對與錯時,唯一解決辦法就是找到共識。
news-images
劉德華繼《十面埋伏》後再與張藝謀合作,飾演軍師一角。
動用逾百翻譯
劇本故事上的差異,大可按部就班解決,但《長城》作為一部中美大型合拍片,選角上自然選擇國際巨星,而該片更不乏中港台及荷李活等地知名影星。在片中飾演僱傭兵的麥迪文笑言,由於不熟悉中國歷史,令他在首次看劇本時有點摸不著頭腦,「最初我實在無法決定,要不要接演這個角色,於是我提出跟張導會面,好讓他詳細解釋其製作概念。他不但描述了我的角色背景及個性,連長城歷史、怪獸饕餮的由來等都一一述說,聽來很生動有趣,當刻我便決定要接拍此片。」麥迪文透露,《長》的製作團隊相當龐大,單是翻譯人員已有逾百位,「因為很多大型場面,動軌用上數百名演員,拍攝現場每次都有上千名不同國籍演員,當中更不乏資深演員,因此,拍攝等工作要如期完工,必須經過溝通再作安排,有一定挑戰性,即使我在荷李活拍戲多年,都未遇過如此大陣容的製作。」
放下歷史包袱
在麥迪文宣布加入《長城》後,普遍觀眾表示歡迎,但「特別演出」的亞洲天王劉德華加入,反而引起內地觀眾迴響和反感,全因華仔在海報中的「企位」出事,不在主角位之餘,更站在「白人」麥迪文之後;這場口水戰,自內地上映以來吵過不停,更有人把責任歸咎於「合拍片」,惹起兩地觀眾口舌之爭,華仔說:「其實《長城》的合拍片模式,跟李安的《臥虎藏龍》類近,但在《臥》之後再沒人做這樣的合作,當然《臥》是東方味較重的史詩式故事,《長》則屬全新的合拍片題材,像漫畫故事般,既有荷李活拿手的動作元素,亦有內地的詩史故事。這是很好的新嘗試,很有可能成為未來中外合作的參考藍本,觀眾到底也要接受,中國電影須放下歷史包袱,加入打怪獸等美國片元素。」華仔更以其角色來力證,張導的確放下部分固有思維,融入外國文化去製作此片,「就像我飾演的科學家,他是研發炸藥的發明家,也是戰役中的軍師,是編劇和導演加入了很多幻想力去創作的虛構人物。」
不矮化自己
不論是中美合拍片,抑或中港合拍片,出演影星均來自世界各地,華仔作為一位在香港走紅的亞洲巨星,近年頻頻主演合拍片,兩地觀眾對此自然有不同觀感,顯然,香港觀眾是反感居多,「我不擔心這個問題,大家都很清楚我是哪類人,而且,港產片市場要繼續發展,必須要有本土藝人在國際影壇上有一定認受性,所以我反而是盡力去參與不同國家的製作,合作對口不一定是內地,日本、泰國、南韓等……只要有能力,我都很想參與。」香港的合拍片中,華仔的確參與不少,他坦言如《桃姐》、《風暴》等都是其一,「合拍片的定義,老實說,我也不知道,但就過去經驗而言,模式等同要跟最大投資方的規矩去演出或拍攝,雖然有些地方會不太習慣甚至不滿,但我作為演員都會盡力去試,不過大前提是,在不矮化自己的情況下進行。」
兩地大型合作,首要講求溝通,逐步達致共識,如華仔和麥迪文所言,《長城》在概念、拍攝過程上都以溝通為首,而作為導演的張藝謀,自然擔當重要角色,不過他笑言:「共識從來都只有一個,就是要拍一部吸引年輕觀眾的作品,讓他們認識中國文化的荷李活大片,意見、想法從來只是細節,最重要是,把作品帶到創作源起上。」
啟德地收18標書 中港發展商再角力
1 :
GS(14)@2017-01-22 02:11:07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029&issue=20170121
【明報專訊】未來兩個月將有多幅市區靚地,包括港鐵黃竹坑站上蓋1期、鴨脷洲利南道地皮排隊登場,但仍無減發展商對啟德發展區用地的興趣。啟德第1L區1號地盤昨日截標,並大收18份標書,中港發展商齊參戰。不過早前連奪啟德兩地的海航集團,該公司發言人則指,沒有收到有關入標通知。測量師指,地皮估值介乎38.3億至51億元不等,每方呎樓面地價介乎9000元至1.2萬元。
海航發言人:無收到入標通知
啟德第1L區1號地盤昨日截標,地盤面積約為7.9萬方呎,可建樓面42.5萬方呎。長實地產(1113)、新地(0016)、新世界(0017)、會德豐(0020)、華懋均有入標競投,另傳永泰(0369)亦有遞交標書。中資方面,萬科置業海外、龍光地產(3380)、中海外(0688),繼早前參與競投1K區2號地盤後,是次亦參與競投。消息亦指,華潤置地(1109),以及持有第1L區1號地皮毗鄰用地的保利置業(0119)亦有入標。
值得留意的是,多家發展商組財團投地增勝算。當中早前成功投得1K區2號地盤的嘉華(0173)是次伙拍信置(0083)入標,宏安地產(1243)與其士國際(0025)合資,英皇(0163)及佳明(1271)合資。
嘉華國際香港地產發展及租務總監尹紫薇指,個別啟德地皮地價偏高,但認為香港地價普遍合理,集團睇好區內發展。連同上述地皮,啟德新發展區已先後推出10幅住宅用地招標,其中9幅已成功售出,當中5幅由中資投得。
添好運深水埗舖招標 意向價8500萬
另一方面,著名米芝蓮食店添好運點心專門店,現租用位於深水埗福榮街9至11號嘉匯大廈地舖連閣樓的總店,業主正推出招標,意向價為8500萬元,截標日期為下月28日。中原商舖部高級營業董事鍾正求指,2層舖位總面積約5500方呎,月租約18.5萬元,租期至明年7月。
丁酉新春 中美面臨新角力
1 :
GS(14)@2017-02-05 10:30:51【明報專訊】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正在兌現自己的競選承諾,宣布退出TPP(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事事強調「美國優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歐洲,REC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係協定)談判已取得重要進展,中國四處推銷全球化。
2017年新春伊始,中美新一輪的角力開局。入主白宮後,特朗普可能真的會對中國商品徵收45%的關稅、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甚至還可能聯合俄羅斯制衡日益強大的中國。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與中國的經濟全球化主張,正面交鋒在所難免,全球經濟以及中美兩國經貿關係今後的走勢更加撲朔迷離。此時的歐盟,面對美國政策的變化,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把美國、俄羅斯、中國與激進穆斯林組織統統視為外部威脅。
美工業衰落 財富轉向少數精英
力量的天平,暫時倒向中方。馬來西亞等國表示,願意致力於RECP談判,澳大利亞考慮讓中國加入美國退出的TPP。
中美似乎已攻守易勢。二戰結束直至2008年金融海嘯之前,美國主導的經濟全球化風靡一時。但近年,美國原本佔據上風的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商品在日本、歐洲甚至中國的追趕下,比較優勢下降。逐利的美國公司和其他國家的跨國公司一起,逐漸把生產線轉向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
幸運的是,儘管期間美國大量工人失業、實體經濟衰落,但先後上演的網路泡沫、房地產泡沫暫時掩蓋了危機,美國繼續擔任全球經濟的領頭羊。
不幸的是,2007年發生的次貸危機戳破了資產泡沫。更不幸的是,人工智能、3D列印等不斷湧現的新技術,並未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更沒有成為掩蓋衰落的新一輪泡沫。煎熬中的美國,正如特朗普所說,工業衰落、中產階級財富縮水、工人失業,財富轉向少數精英。
閉門鎖國 自絕陽光與空氣
借助民怨上台的特朗普,上車伊始奉行「美國優先」的實用主義。儘管各界褒貶不一,但商人出身的特朗普不會也無法讓美國閉關鎖國。借用習近平的話說,搞保護主義如同把自己關進黑屋子,看似躲過了風吹雨打,但也隔絕了陽光和空氣。閉關鎖國後的美國,將不再是美國,不但無法繼續與中國、歐洲競爭,甚至將難以自立。
至於對華經貿關係,特朗普如果像昔日對待日本、歐盟那樣,貿然發起大規模貿易戰,中方也必然一如往日的日本、歐盟發起反擊。結果就是兩敗俱傷。雖然美方希望人民幣不斷升值,但在面對出口、資本外流雙重壓力的中國,人民幣貶值壓力持續累積。
特朗普對華未透出善舉
迄今,仍未發現特朗普對華友善之舉。特朗普競選成功直至正式就任已有時日,但他與習近平兩人之間的直接互動甚少。1月28日,在特朗普與之通電話的五個國家領導人中,除了德國、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四個傳統盟友的當權者,剩下的一位是俄羅斯總統普京。2月1日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辦春茗,出席者中除了特朗普的女兒、外孫女、美國國務院負責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拉塞爾,再難發現更高級別的華府官員以及與特朗普親近者。
[馮其十 神州新形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51&issue=20170205
IS攪局 美俄角力敍內戰結束無期
1 :
GS(14)@2017-04-08 20:43:57敍利亞內戰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後爆發至今六年,恐怖組織攪局、美俄背後的角力、美國的「紅線」一退再退,都令戰爭結束無期。2011年3月中,以南部城市德拉為首的民眾發起反政府示威,遭政府軍強硬鎮壓。民眾及部份叛變軍人後來自組反抗軍,與政府軍開打,戰事其後擴散至阿勒頗等大城市。美國方面,奧巴馬起初只口頭呼籲巴沙爾下台,翌年明確表示政府軍如使用化武將超越「紅線」,美國將會介入。惟敍軍2013年涉嫌首次使用化武攻擊平民後,奧巴馬雖一度考慮發動軍事攻擊,但欠缺支持,最終同意敍利亞銷毀化武的協議。美國、土耳其等支持反對派,但政府軍也獲俄羅斯、伊朗等支持,雙方僵持不下,多次和談也無功而還。「伊斯蘭國」(IS)於2014年更在伊敍境內「立國」,令戰事更為複雜。俄羅斯在2015年正式加入空襲IS,但被指藉機攻擊反對派。在俄軍幫助下,政府軍去年起從IS及反對派手上奪回多個重鎮,幾乎重奪所有大城市。美國在奧巴馬時代一直被指對反對派支援不足,最終特朗普在敍軍今次化武攻擊後,選擇直接放導彈回應。美聯社/《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8/19983522
預審權成角力焦點
1 :
GS(14)@2017-06-22 07:43:35【明報專訊】目前海外機構發行與內地股市掛鈎的產品,包括指數基金及衍生產品等,即使產品的上市或銷售地區不在中國,亦要先經過內地交易所審批。海外投資者均認為預審權是不合常理,因為會令機構失去發行及管理產品的自主性,且過程變得繁複及失去靈活性。
業界料沽空或買跌產品難放行
業內人士稱,中方所謂「不太放心」的金融產品,估計是一些較新興的產品,尤其是涉及沽空或買跌成分產品,例如槓桿及反向產品。但並非所有用作對冲的產品都不獲放行,例如中國對期貨產品已相當熟悉,接受程度也較大。
即使有預審權制度,海外不少買A股跌的產品,最著名的是現金交割的新加坡A50期貨。而美國上市的滬深300看跌ETF(CHAD)非真實持股,而是以報酬互換(return swap)方式運作,因此不用內地交易所審批。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853&issue=20170622
樓市達人分析「後QE」市况 湯文亮施永青好淡角力
1 :
GS(14)@2017-09-28 17:02:55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54&issue=20170928
【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量寬(QE)8年多以來令環球資金氾濫,投資者追捧實物資產保值,影響本港住宅樓價其間勁升逾1.7倍。不過,聯儲局上周宣布下月開始縮表,收回部分資金,將對本港樓市有何影響?本欄今期專訪兩名早年因QE買入不少物業至今勁賺的樓市達人——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及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為讀者剖析港樓去向。兩人好淡看法相反,湯預測,隨着聯儲局縮表及再加息,本港明年底前料加息1厘,拖累樓價下跌10%至15%;施預料,經過多年大印銀紙後,市場資金充裕,料投資者仍偏好物業,樓價短期續升。
明報記者 葉創成
湯文亮表示,2008年第四季金融海嘯爆發後,聯儲局已迅速將息口降至零,當局在2009年3月啟動QE,只是加碼救市,當時本港整體物業市道已有見底回升的迹象,惟不少投資者對此仍半信半疑,擔心會掉頭加息,沒有入市執平貨。他回憶,自己當時判斷,美國失業率高達雙位數,料聯儲局需要長期維持寬鬆的貨幣環境以支持經濟,低息屬長期現象,故此紀惠在2009年購入不少物業,尤其是甲級寫字樓。
另外,施永青於2009年2月接受傳媒訪問時亦曾建議投資者可考慮買樓作長線投資,主要原因是利息奇低,「揸現金無用,不如揸實物」,而在此後數個月隨着中原業務及樓市轉趨穩定,他也坐言起行買入不少物業作長線投資,與湯文亮一樣是過去8年半的QE大贏家。
湯料美息明年底前加1厘 港息跟升
今天,聯儲局終於收水,兩人又如何解讀?湯文亮認為,投資者不應低估聯儲局對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決心,「美國8月失業率已降至4.4%,接近全民就業,與數年前需要休養生息的情況已不一樣。因此,聯儲局於2015年底已開始加息,下月啟動縮表亦是理所當然,因為低息及QE都是非常規的貨幣政策,例如病人的病情很嚴重時當然要食重藥,但當他的體質開始恢復,便應該減少食藥,這樣才能重返常態,否則下次他再大病時,可能食幾多藥都無用!」
根據聯儲局的最新預測,當局下月啟動縮表後,今年底將再加息1次,明年將再加息3次。湯文亮認為,由於美國經濟正穩步向好,上述預測很可能兌現,而隨着當局縮表抽走環球資金,對過去多年停留在本港的熱錢也會有影響,故今後美國每次加息,本港最優惠利率亦會跟隨上調,故至明年底前將加息1厘,拖累樓價掉頭下跌,他分析:「2009年首季以來,為何本港樓價大漲小回呢?因為低息及QE;而目前聯儲局已講明將加息及縮表,未來資產價格是應該下跌的,除非你不相信當局有能力進一步收水才作別論。」
加快發展商補地價 未來供應料增加
另外,過去多年港府手頭上的住宅熟地不足,令市場一度擔心供應斷層,是支持樓價急升的原因之一。惟湯文亮認為,近月港府已減少拍賣及招標住宅土地,改為與發展商達成更多補地價協議,反映官商正在「跳Cha Cha(恰恰舞)」,「你(發展商)肯補地價,我(港府)便減少賣地,你谷我縮」,目標是保持未來5至10年每年有約2萬伙私人住宅供應,港府便有足夠時間填海或開發郊野公園以增加長期住宅土地供應。
事實上,根據運輸及房屋局數據,截至今年6月30日,未來3至4年本港一手私樓潛在供應量高達9.8萬伙,按季增加2000伙,創近13年來有紀錄的新高,這亦是湯文亮看淡本港樓價的另一原因,「過去幾季私樓潛在供應量以每季2000伙遞增,主要反映新盤貨尾積累,而目前9.8萬伙供應其應已足夠滿足未來5年的需求,不是小數目。我覺得過去供應偏低導致樓價飈升,隨着供應日後陸續到位,樓價就會調整」。
縮表令債價跌 資金會否轉買物業關鍵
綜合上述分析,湯文亮預測,本港住宅樓價在明年底前將下跌10%至15%,中原城市指數料重返140點附近;作為比較,施永青對後市卻仍然樂觀,料樓價短期仍然睇升。
施永青指出,樓市永遠既有利淡因素也有利好因素,問題只是到底是哪一因素起關鍵作用而己,就目前市况而言,他相信隨着聯儲局啟動縮表,環球投資者會更傾向增持物業,是支持樓價短期繼續向好的重要因素,「在環球市場層面,經過美國多年來以QE印錢後,目前市場資金非常充裕。聯儲局日後若縮表及進一步加息,對債券價格影響最大,估計不少投資者會減持債券,轉為增持股票及物業,此一資產配置的變化,將是支持樓價繼續向好的壓倒性力量」。
施永青個人投資 物業佔比達35%
至於本港樓市,施永青分析,目前本港銀行體系存款逾12萬億元,較1997年的2.7萬億元增加3.4倍,可見市場資金非常充裕,故即使美國於2015年底以來已加息4次,本港至今仍有條件不跟隨加息。他續稱,即使本港未來1年或需要跟隨美國加息,但歷史數據顯示在加息周期初期樓價往往不跌反升,故加息此一因素料暫不會壓垮樓價。施永青總結道,他個人的投資組合「施房倉」,目前持有35%物業、35%股票、15%債券及現金,以及15%黃金,由於物業仍是最重磅的資產之一,此一行動亦證明他對本港樓市有信心。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7-09-28 17:03:20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035&issue=20170928
【明報專訊】是次訪問湯文亮在銅鑼灣某甲廈的紀惠總部進行,紀惠集團早於2003年已買入該7000方呎的全層樓面,當時呎價僅千多元,同年亦低吸中環美銀中心及遠東金融中心等商廈的多層樓面。湯文亮笑說,雖然有關物業至今已升值數倍,目前有不少買家洽購,惟他無意出售,「我驚『賣咗買唔番』,自用物業應該長線持有,條路一定是這樣行」。
現時紀惠料持有數百億元本港物業,湯文亮透露,當中豪宅、甲廈及商舖各佔約三分之一。雖然他預測本港住宅樓價明年底前將下跌10%至15%,惟他強調,本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愈來愈穩固,故甲廈價格在可見將來仍然看升,「有上海朋友對我說,當地法規限制多,料上海只能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不能威脅香港。我認為在『紐倫港』中,目前紐約只是美國的金融中心,只有倫敦及本港才是國際金融中心;隨着英國啟動脫歐,倫敦的地位亦將受影響,故真正的國際金融中心可能只剩本港。事實上,世界各地的金融專才正湧來本港做生意,故目前本港甲廈空置率低於1%,租金及售價亦屢創新高」。
中外資角力 北水狂掃港股
1 :
GS(14)@2018-02-13 03:04:59【本報訊】環球昨日大跌市,引發中外資金角力。昨日股災由美股周一晚的恐慌式暴瀉觸發,亞洲區以日本及香港市場成為外資提款機,反映外資買賣A股情況的滬股通及深股通亦出現罕見的大走資,單日合共逾百億元人民幣流走;相反,所謂「北水」的內地資金反而買得起勁,累計兩日有近183億元人民幣流入港股。
上海買額佔匯控成交四成
昨日深股通錄22.98億元人民幣走資,為2016年12月開車以來最大額,滬股通則錄73.66億元人民幣走資,合計為96.64億元人民幣,為2015年股災後最多,兩日累計走資129.3億元人民幣。另外,雖然大媽周一大手掃港股撐市後,昨顯然已一手蟹貨,但仍無損港股通昨買貨熱情,昨滬深兩市的港股通南下資金共80億元人民幣,累計2014年11月滬港通開車至今,已有逾萬億元人民幣北水南下港股。大媽昨日掃入匯控(005)、平保(2318)、工行(1398)、建行(939)及中行(3988)為主,匯控上海的北水買額多達35.86億元,佔正股全日成交近四成;相反,港交所(388)、吉利(175)等北水愛股則沽多過買。■記者林靜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80207/20297783
Next Page